32 resultados para Acartia danae, c5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海洋鱼类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发展。然而,许多养殖鱼类的品质如抗病力、口味等与野生种类相比大为降低。饵料对于鱼类品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浮游动物,特别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桡足类是野生鱼类的天然活饵料。哪些桡足类适于作养殖饵料,如何获得、从何处获得桡足类,人工培养是否可行,能否通过加入桡足类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是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工作。 开展有潜在开发价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培养的基础研究,进而开展大量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生态学参数。 本论文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之间,在胶州湾采集不同的桡足类种类,通过室内比较培养实验,选定双刺纺锤水蚤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研究培养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水体增殖培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对与其生活策略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筛选: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年不同季节共采集11 种桡足类,在室内自然温度、自然海水(盐度30-32)下长时间培养,粗略筛选出能够经受实验室人工养殖水体生活的种类有: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对上述种类的成体和子代幼体分别测定其对不同盐度、温度的耐受能力。培养结果表明:18℃室温下,强额拟哲水蚤幼体在盐度20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11天;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在培养温度低于20℃时,只能存活10天;25℃室温下,当盐度低于20时,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存活时间不超过9天,子代的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太平洋真宽水蚤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培养,幼体在不同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不适宜长期培养;双刺纺锤水蚤在全年8-24℃的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保持了24-85%的存活率,雌体和子代在盐度10-35的范围内都能存活,最终结果表明双刺纺锤水蚤是其中最适宜进行人工培养的种类。 繁殖: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培养条件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成体培养,亚心型扁藻对雌体存活有利,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亚心型扁藻在高温条件下的饵料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肋骨条藻,中肋骨条藻对产卵有利,二者混合优势互补;预饥饿处理的双刺纺锤水蚤恢复到最高产卵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一直保持较低的产卵率;该种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15-20℃;在10-25℃温度范围内的平均产卵率差异并不显著。 生长及发育:对双刺纺锤水蚤幼体培养条件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中,微绿球藻是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粒径小( 4 m)的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不能保证双刺纺锤水蚤后期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阶段,22℃以下采用微绿球藻 + 亚心型扁藻 + 中肋骨条藻的食物搭配,22℃以上需加入粒径在4m左右的等鞭金藻。 世代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实验,证明在相同饵料的情况下,温度对双刺纺锤水蚤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5-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在温度条件为15、18、20、22、25℃下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5.5, 18.5, 13, 11.5, 9.5天。 群体培养:研究了适宜的微藻饵料种类搭配比例以及总饵料浓度对种群日均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按含碳量2:1:1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达到最高增殖率的混合饵料浓度范围在1.0-4.0 μg C ml-1之间;25℃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等鞭金藻按含碳量2:1:1:2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日均增殖率在混合饵料总浓度为1.0 μg C ml-1 时最高,低于和高于此浓度都会降低日增值率。 度夏机制:针对野外大面调查发现双刺纺锤水蚤在高温季节的胶州湾内仍然存在的事实(传统观点认为该种在夏季从水体中消失,通过休眠卵度夏),本论文从基础生态学研究出发,根据胶州湾夏季的温度和叶绿素浓度资料,设计实验研究了高温和饵料浓度对成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发现,饵料浓度对高温下雌体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15g Chla l-1浓度下的雌体在28℃都可以保持产卵状态,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在50%以上;各处理中的卵都很快孵化,并保持了60%以上的孵化率;高浓度组15 g Chla l-1和10 g Chla l-1,无节幼体都能发育至成体,低浓度5 g Chla l-1处理组中,28℃下,不能发育至桡足阶段,而25℃下也只能发育至C4期。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双刺纺锤水蚤产生休眠卵。在胶州湾自然环境中发现该种全年存在。胶州湾中的双刺纺锤水蚤在夏季能够在不产生休眠卵的情况下安全度夏。
Resumo:
The influence of diatoms on the reproduction and naupliar development of Acartia bifilosa was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comparing initial in situ values and laboratory-food treatments. Egg production by A. bifilos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one diatom diet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Pt) and by two non-diatom diets (Platymonas subordiformis: Ps and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No). It was less affected by the other diatom diet (Skeletonema costatum: Sc) or by two mixed-food treatments (D-mix and DG-mix), composed of two diatoms (Pt, Sc) and four species (Pt, Sc, Ps and No), respectively. The negative effect of Pt was eliminated when adult copepods were offered mixed-food die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atching success values observed in filtered seawater and in algal exudates, indicating that diatoms did not produce active dissolved toxic substances under the different food concentrations tested. The mortality rate of nauplii was higher with Pt than the other diets, suggesting that this diatom specie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egg production, hatching success and naupliar survival simultaneously. Compared to other diets, No and Pt were not beneficial food sources for reproduction and for female and larval survival. (c) 200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从2份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献血员血清(CX1、CX2)、第一代感染HCV猕猴血清(CX3)、第二代感染HCV猕猴血清(CX4)中提取RNA, 用自行设计的HCV 5^非编码区和核心区C5^NTR-C区引物进行逆转录PCR, 经扩增克隆并序列分析, 结果显示: CX1 cDNA全长779bp, CX2 cDNA 778bp, CX3 cDNA 776bp, CX4 cDNA 777bp。CX1株和CX4株均在5^NTR nt-216有一C的插入, CX3和CX4区nt385-387处的3个碱基缺失; CX1株与CX2、CX3、CX4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8.07%、96.15%、95.25%; CX2与CX3、CX4的同源性分别为96.28%、95.76%; CX3与CX4的同源性为97.56%。
Resumo:
本文叙述了2.4-二甲基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的鉴定。测定了Gd(2.4-GH_(11))_3的单晶结构,此外还合成了(2.4-GH_(11)K.TMEDA及K_2C_8H_8·3THF并也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在所合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属于C=C双键的吸收峰,表明分子中配位体以η~5形式的大π键体系与稀土金属离子结合,在Ln(2.4-GH_(11))_2Cl·TMF和Ln(2.4-GH_(11))Cl_2·GH_THF的红外光谱中,于1060波数附近出现一强而宽的吸收峰,即化合物中有四氢呋喃分子络合。化合物的室温NMR谱有四个吸收峰,2.4-二甲基戊二烯配位体可能为η~5平面∪或W构型。化合物的水解'H-NMR谱与质谱都证实水解产物为2.4-二甲基-1.3-戊二烯。它是-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水解所得的唯一产物,它表明化合物中的配位体确为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2.4-GH_(11))_2Cl·TMDA配合物晶体结构是应用低温X-射线衍射技术用Nicolet R_3 M/E型四园衍射仪LT-1低温装置并利用重原子法测定的最小二乘法精修至收敛时的一致性因子R=0.055. Rw=0.057。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22(4)A, b=9.242(3)A, c=15.956(5)A. β=106.70(3)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呈平面∪构型。钾离子与四甲基乙二胺二啮体结合形成的络合阳离子和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相间排列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分子。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明显分为中间与外端C-C键两组。外端组C-C键双性质较强键长较短。表明C3具有负电荷的共振杂化体贡献较大。分子中K-C键最短的是K-C(1.5)。而不是具有较多负电荷的C3-K键。这可能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K_2C_8H_8·3THF的晶体结构是采用与前者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它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63(3)A, b=13.157(4)A, c=9.443A, α=87.51(2)°, β=114.93(2)°, γ=76.81(2)°. V=1111.6A, R=0.051. 晶体中负二价的环辛四烯阴离呈平面构型,具有中心对称性,两侧与两中心对称相关的钾离子连接,相邻的非等效的钾离子间通过两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相连接,从而形成了无限链状结构的分子。环辛四烯反映了Huckel的4n+2芳香性规则。该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以桥键形式与两个钾离子同时连接。而这种形式的桥键在其它化合物中似还未发现。Go(2.4-GH_(11))_3的晶体结构亦是采用与前述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其晶体为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2.541A, b=12.853A, c=8.432A, α=91.44°, β=108.61°, γ=117.97°, V=112.54A~3. 结构测定表明,Gd(2.4-GH_(11))_3分子具有C_3h对称性。三个配位体阴离了的九个带负电荷的碳原子近似以三帽三角棱柱形式与钆离子配位。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亦分为而组。外端C-C键较中间C-C键强,键长较短,亦表明C3具有较多的负电荷。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本身近似呈平面∪构型。C2,C4偏离由C1 C3 C5三碳原子构成的平面0.067A。方向上远离中心钆离子。可能在此以离子性为主的化合物中,钆离子与不带电荷的C2 C4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排斥性质。与Nd(2.4-GH_(11))_3不同的是,在Gd(2.4-GH_(11))_3分子中,Gd-(C(1,5)键最短,而不是Gd-C(3)键。这可能是由于钆离子的半径较小,化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较大所致。
Resumo:
基于描述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详细阐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并对影响势垒变化的平均径向速度做了修正.根据该理论,计算了C5+-He和He2+-He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微分截面,并分别与Kamber等人和Mergel等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Resumo:
A synchrotron is designed for tumour therapy with C6+ ions or proton. Its injector is a cyclotron, which delivers C5+ or H-2(+) ions to the synchrotron. After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the single-turn injection, the multi-turn injection and the stripping injection, this paper chooses the stripping injection method.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synchrotron lattice is optimized.
Resumo:
Several zeolite catalysts such as SAPO-11, ZSM-11, ZSM-12, etc. were selected to convert I-hexene to branched hexenes in this work. Pore size of the zeolite cataly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yiel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ranched isohexenes. And the zeolite catalysts with the pore size of 0.6nm are optimum to produce dimethylbutenes (DMB). SAPO-11 zeolite is a suitable skeletal isomerization catalyst,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on of methyl pentenes. Under 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WHSV=1.0 h(-1), H-2/hexene=8, T=250 degreesC, P=0.2 MPa, the yield of skeletal isohexenes remains above 80% at the prolonged time-on stream of 80 h, accompanying low C5-, C7+ products and low carbon deposition on the catalyst.
Resumo:
1.黑麂和费氏麂卫星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和染色体定位 麂属动物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快速的物种辐射,并且种间染色体数目存在巨大差异,是研究动物核型进化和物种起源的理想模型。近二十年来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上证实染色体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染色体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但研究提示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可能介导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因此,着丝粒卫星DNA的克隆、分析序列以及染色体定位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麂属染色体核型演化规律,还可能揭示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上述研究工作已经在赤麂、小麂和小麂台湾亚种开展过。但是,尚无有关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卫星 DNA 克隆、序列分析以及染色体定位研究的报道。 在本研究中,我成功地克隆了黑麂的卫星DNA I、II和IV,分别命名为BMC5、BM700和BM1.1k,并且从费氏麂中克隆了卫星DNA II,命名为FM700。对这些卫星DNA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并将这些克隆探针分别与黑麂、费氏麂、贡山麂和小麂的染色体杂交。研究结果表明: 1)黑麂的卫星DNA I(BMC5)与小麂卫星DNA I(C5)序列高度相似,并且在小麂、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染色体上的大部分串联融合位点处均有分布,因此卫星DNA I可能代表着染色体发生串联融合后保存下来,来源于麂属动物祖先染色体着丝粒的一种卫星DNA。卫星DNA I在这四种麂属动物染色体上的分布也表明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与赤麂的核型演化过程相似,很可能从一个2n = 70的共同祖先通过一系列的串联易位进化而来。 2) 将卫星DNA II(BM700和FM700)克隆探针分别杂交到黑麂和费氏麂的染色体上,只检测到几对间隔分布的信号。这提示在核型进化过程中不同卫星DNA间可能发生了广泛的重组,从而导致卫星DNA II大量丢失。大部分重组断裂位点可能位于卫星DNA I 与卫星DNA II之间,或者在卫星DNA II 区域内。 2.六带犰狳重复序列家族的克隆、序列分析和染色体定位 六带犰狳属于犰狳科、贫齿目,是六带犰狳属中唯一的一个代表物种。系统发育研究认为贫齿目与非洲兽总目是有胎盘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两个类群。C显带结果揭示六带犰狳30%的基因组是由组成性异染色质构成的,并且C带分布的位置也较复杂,提示在六带犰狳基因组中存在多种重复序列元件。 为了研究六带犰狳异染色质的组成,我从六带犰狳的基因组中克隆了七种位点特异性的重复序列。根据测序结果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将这些重复序列分为五个重复序列家族。其中AMD-EcoRI 837与AMD-BglII 811的序列相似,都是由大小约116 bp的单位组成,分布在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同时在一些染色体臂也有分布。AMD-EcoRI 832,AMD-EcoRI 836和AMD-EcoRI 934是特定染色体的重复序列,并且都分布于着丝粒区域。另外,AMD-BglII 634,AMD-EcoRI 731两个克隆都属于长散在分布重复序列(L1),倾向于分布在G带阳性、富含AT碱基的区域,并且这两种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与C带阳性的非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域很相似。本研究提供了六带犰狳异染色质区域的部分基因组信息,并且这些重复序列家族也可以用于研究六带犰狳及其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Resumo:
1. 反刍动物核型演化研究 反刍亚目是偶蹄目中最大的亚目,包括鼷鹿下目(鼷鹿科)和有角下目(叉角 羚羊科、长颈鹿科、麝科、牛科和鹿科)。许多物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如: 牛,羊,鹿和麝,等)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如麂类动物)。对反刍动物进行 细胞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为动物遗传育种和驯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合理 建议,也可以为生物演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和理论阐释。种间染色 体涂色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物种间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同源性,已经成为比较 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首选技术。通过构建物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图谱,分析保守的 同源染色体片段在不同物种、不同类群核型中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可以推导各 类群可能的祖先核型并重建伴随物种形成所发生的基因组结构变化(包括染色 体重排的类型、速率和核型演化的趋势等),为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细 胞遗传学证据。 本研究首次通过种间染色体涂色技术,利用小麂染色体特异探针,大规模 建立了小麂与牛科、鹿科及长颈鹿科代表物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关系,阐明了其 核型演化中所发生的染色体重排,并以染色体重排为特征,构建了反刍动物各 类群的核型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1) 有角下目动物的共同祖先核型为2n=58, 牛科2n=60 的祖先核型和鹿科2n=70 的祖先核型都由共同祖先核型经过染色体 分离演化而来;2)与鹿科动物的核型相比,麝科动物与牛科动物的核型比较保 守,更接近共同祖先的核型,二者共有更多的核型特征;3)在有角下目的绝大 多数类群中,罗伯逊易位是导致核型多样化的主导染色体重排方式;鹿科的麂 亚科是个例外,染色体间不断地串联融合使其核型发生了迅速而极端的变化, 导致现生各种极大的核型差异;4)长颈鹿的核型演化较为复杂,除了广泛的罗 伯逊易位外,还涉及到其它类型的染色体重排,如,着丝粒位置变化、串联融 合及染色体内部倒位。现在,黄牛的基因组序列已拼接完毕,鹿、羊的基因组 测序正在进行,本论文中构建的反刍动物间的染色体同源图谱有助于将已有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向其它反刍动物转移。 2. 麂属动物染色体演化研究 鹿科的麂属动物以快速的物种辐射、迅速而极端的核型演化和不断的新种 发现成为染色体重排与物种形成研究的理想模型。已有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证明 麂属动物的祖先核型为2n=70,染色体间的串联融合是导致其核型迅速演化, 染色体数目急剧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关于麂属动物核型演化,还有很多问 题没有解决,如,黑麂、贡山麂、费氏麂核型演化中串联融合的类型没有确定, 导致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比较BAC 定位技术首次构建小麂-黑麂、小麂-贡山麂、小麂 -费氏麂、小麂-毛冠鹿染色体间的比较BAC 图谱,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串 联融合假说”的内容,对麂属动物的核型演化提出了新的阐释:1)在毛冠鹿、 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的核型演化中所发生的串联融合均为着丝粒-端粒型融 合;2)黑麂1p+4 染色体的演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主要涉及染色体易位和 臂间倒位;1p+4 的存在使雄性黑麂具有独特的X1X2Y1Y2Y3 性染色体系统, 1p+4 可以看作新的Y染色体(neo-Y),将是哺乳动物性染色体起源研究的理想模 型; 3)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各自有独特而稳定的基因组结构和核型特征, 支持它们各自为独立的种。此外,实验中筛选出的70 个麂类着丝粒特异的或 C5 样的重复序列克隆将有助于研究麂类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类型、组成、结构、 演化及导致串联融合频繁发生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