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resultados para ACTIVIN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文昌鱼是头索动物,被认为是现存的与脊椎动物最接近的无脊椎动物,经常被看作是分析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青岛文昌鱼的GDF8/11、ACTIVIN和NM23-Bbt2基因,并对这些基因在不同胚胎发育时期和不同成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进化情况。 文昌鱼GDF8/11的基因组全长为9.9 kb,包括五个外显子和四个内含子,比其他物种多出两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在多出的第三个内含子中,我们分离出一个可能的转座因子,这表明这个内含子可能来源于转座子。文昌鱼GDF8/11 cDNA编码一个419个氨基酸的前体多肽,这个前体多肽与软体动物、硬骨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MSTN以及哺乳动物和斑马鱼的GDF11具有高同源性。系统分析表明文昌鱼GDF8/11位于脊椎动物MSTN和GDF11的根部,这个结果证实MSTN/GDF11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并且文昌鱼GDF8/11可能就是他们的共同祖先,产生MSTN和GDF11的基因复制事件发生在脊椎动物分离之前和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分离之后或者分离时。RT-PCR结果表明GDF8/11基因在新受精的细胞、早原肠胚和刀形胚胎中表达,这与哺乳动物中的情况不同。这表明GDF8/11在文昌鱼中除了调节肌肉生长外还可能拥有其他的功能。 文昌鱼ACTIVIN的基因组序列长为6.1 kb,启动子大约长为447 bp,其基因组包括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严格遵守GT…AG的原则。文昌鱼ACTIVIN基因编码一个410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前体蛋白包括信号肽、N-末端结构域和C-末端结构域。文昌鱼ACTIVIN基因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脊椎动物比较发现ACTIVIN基因比较保守,特别是C-末端生物活性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ACTIVIN基因分别聚在一起,文昌鱼的ACTIVIN则位于脊椎动物ACTIVIN分支的根部,这表明文昌鱼ACTIVIN基因可能是脊椎动物ACTIVIN同源基因的祖先基因。 文昌鱼NM23-Bbt2 cDNA包括一个编码17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表明文昌鱼NM23-Bbt2与其他物种高度保守,他们都包含高度保守的基元,并且这些基元在NM23的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T-PCR分析表明文昌鱼NM23-Bbt2在所检测的组织和胚胎发育时期中的非特异性的表达模式。系统分析表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NM23-H2分别聚在一起,而文昌鱼NM23-Bbt2位于脊椎动物NM23-H2分支的根部,这表明文昌鱼NM23-Bbt2可能是脊椎动物NM23-H2同源基因的祖先基因。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结构比较表明五个外显子和四个内含子的基因组结构可能产生在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分离之前。
Resumo: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员,参与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包括DNA,氨基酸的合成,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一碳单位供体循环,调节DNA,蛋白质甲基化等。叶酸的许多功能都和叶酸结合蛋白有关,体内有多种跨膜形式的叶酸结合蛋白,比如Folbp1,RFC,HCP等。以前的研究表明这些不同的叶酸结合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分泌型叶酸结合蛋白是另外一类叶酸结合蛋白,在人类,小鼠,猪中都有序列报道,但是其功能却知之甚少。 我们在非洲爪蛙中鉴定出一个全新的分泌型叶酸结合蛋白并命名为Secreted Folate Binding Protein(sFBP)。在胚胎和转染细胞系中我们都证明该蛋白是分泌性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发现sFBP能够结合叶酸。在胚胎早期这个基因表达于粘液腺和神经板区域,神经管闭合后在神经管、粘液腺、眼睛,头部以及鳃弓都有表达。特异morpholino 阻断sFBP翻译后发现粘液腺发育异常,神经管闭合缺陷,前后体轴聚集延伸运动受到抑制,尾芽期胚胎表现出体轴缩短,无眼,小头或无头的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显微注射sFBP morpholino 的胚胎神经板区域细胞发生凋亡,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一系列粘附分子表达异常,神经细胞的正常分化也受到抑制。通过显微移植实验我们还发现抑制sFBP的翻译后,神经嵴细胞的正常分化和迁移都受到抑制。但是,显微注射叶酸及其类似物或者显微注射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或者亮氨酸甲基转移酶都不能挽救阻断sFBP造成的表形,由此提示sFBP可能不是通过叶酸传统的参与营养合成或者甲基化的途径发挥作用。我们发现注射sFBP morpholino可以抑制Islet-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Islet-1的表达区域与sFBP类似。共同注射Islet-1 mRNA和sFBP morpholino可以极大的挽救sFBP morpholino的表型。最后通过morpholino特异阻断Islet-1的表达后,我们发现其表现出与sFBP morpholino类似的粘液腺发育缺陷,神经板细胞凋亡,小头无眼的表形。由此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员,参与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包括DNA,氨基酸的合成,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一碳单位供体循环,调节DNA,蛋白质甲基化等。叶酸的许多功能都和叶酸结合蛋白有关,体内有多种跨膜形式的叶酸结合蛋白,比如Folbp1,RFC,HCP等。以前的研究表明这些不同的叶酸结合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分泌型叶酸结合蛋白是另外一类叶酸结合蛋白,在人类,小鼠,猪中都有序列报道,但是其功能却知之甚少。 我们在非洲爪蛙中鉴定出一个全新的分泌型叶酸结合蛋白并命名为Secreted Folate Binding Protein(sFBP)。在胚胎和转染细胞系中我们都证明该蛋白是分泌性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发现sFBP能够结合叶酸。在胚胎早期这个基因表达于粘液腺和神经板区域,神经管闭合后在神经管、粘液腺、眼睛,头部以及鳃弓都有表达。特异morpholino 阻断sFBP翻译后发现粘液腺发育异常,神经管闭合缺陷,前后体轴聚集延伸运动受到抑制,尾芽期胚胎表现出体轴缩短,无眼,小头或无头的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显微注射sFBP morpholino 的胚胎神经板区域细胞发生凋亡,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一系列粘附分子表达异常,神经细胞的正常分化也受到抑制。通过显微移植实验我们还发现抑制sFBP的翻译后,神经嵴细胞的正常分化和迁移都受到抑制。但是,显微注射叶酸及其类似物或者显微注射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或者亮氨酸甲基转移酶都不能挽救阻断sFBP造成的表形,由此提示sFBP可能不是通过叶酸传统的参与营养合成或者甲基化的途径发挥作用。我们发现注射sFBP morpholino可以抑制Islet-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Islet-1的表达区域与sFBP类似。共同注射Islet-1 mRNA和sFBP morpholino可以极大的挽救sFBP morpholino的表型。最后通过morpholino特异阻断Islet-1的表达后,我们发现其表现出与sFBP morpholino类似的粘液腺发育缺陷,神经板细胞凋亡,小头无眼的表形。由此我们认为sFBP结合叶酸后可能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信号,并且Islet-1可能在sFBP的下游发挥作用。 神经嵴是脊椎动物特有的一群多潜能干细胞,产生于表皮和神经板的边界,在原肠运动之后这群细胞通过表皮间充值转换从神经管背侧迁移到不同的区域,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外周神经系统,色素细胞,软骨等。神经嵴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精细调控过程。目前理论认为最初由一些分泌性信号分子又叫形态生成素比如BMP,Wnt,FGF,Notch等通过不同浓度梯度的相互作用调节一组在表皮和神经板边界的转录因子(Msx、Pax3/7、Zic1、Dlx3/5等)的表达,即边界决定。这些边界决定因子进一步在预定形成神经嵴的区域激活神经嵴特化基因比如Slug/Snail、FoxD3、Twist、Sox9/10的表达完成神经嵴的特化(Specification)。 Nkx6.3是Nkx6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RT-PCR显示其呈现母源性表达。特异抗体显示Nkx6.3蛋白第9期在整个胚胎都表达,大部分蛋白集中在细胞核,有少部分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神经板时期主要定位于神经嵴区域的细胞膜上。过表达Nkx6.3会影响细胞粘连分子的表达,由此干扰正常的胚胎原肠运动和Activin诱导的动物帽聚集延伸运动。显微注射Nkx6.3特异morpholino阻断其蛋白表达会抑制神经嵴的marker基因Wnt8,Fgf8,Pax3,Msx1,Zic1,FoxD3,Slug的转录,阻碍神经嵴的发育。在动物帽中单独注射Nkx6.3可以在mRNA水平上诱导Wnt8、Fgf8另一方面抑制BMP4的表达进而诱导神经嵴基因Pax3,Zic1,Slug的表达。报告基因实验也显示Nkx6.3能够激活Wnt信号而在动物帽中抑制BMP信号。Nkx6.3蛋白功能域分析发现其EH1结构域(domain)参与对Wnt8信号的激活,而EH1结构域和HD结构域之间的连接区域(linker domain)参与对FGF的激活和对BMP的抑制。进一步在动物帽和胚胎中分析发现Nkx6.3对Wnt8的激活依赖于FGF家族受体信号但是不依赖于Fgf8。有趣的是4细胞时期过表达Nkx6.3促进Fgf8和Wnt8 mRNA表达,但是抑制边界决定基因Msx1、Pax3和神经嵴特化基因Slug的转录。在32细胞时期显微注射Nkx6.3可以在内源神经嵴发生区域抑制Slug的表达,而异位却诱导Slug的mRNA。我们发现与动物帽中对BMP的调节不同,在胚胎中,过表达Nkx6.3会强烈的激活Smad1蛋白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即BMP信号被激活,高的BMP信号会抑制神经嵴的发生。另外我们发现过表达Nkx6.3在胚胎中抑制Dlx5而在动物帽中却不影响Dlx5的表达水平,Morpholino阻断Dlx5会抑制Msx1、Pax3和Slug的表达。BMP信号和Dlx5在动物帽和在整体胚胎中对Nkx6.3的不同响应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过表达Nkx6.3在2个系统中对神经嵴基因Slug相反的影响结果。
Resumo:
人胚胎干细胞(ESC)的成功分离培养,吸引大批人对干细胞生物学的关注,特 别是ESC 在再生医学及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的潜在价值。然而在人ESC 临床应用 之前需要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大量的预实验研究,从而评价其应用的安全性、有 效性及存活效率。因此,从其它物种建立稳定而可用的ESC 系也是必不可少的。ESC 能无限地自我更新并保持多潜能性,但控制其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现在仍然知之甚少 且物种间存在差异,了解ESC 的自我更新有利于提高建系率、改善培养体系及定向 分化体系。本文一方面对ESC 分离培养及自我更新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 一方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4 株稳定的兔ESC 系,能在体 外进行长期的培养并保持ESC 的多潜能Markers 及正常的XY 或XX 核型,具有碱性 磷酸酶活性、表达Oct-4、SSEA-1、SSEA-3、SSEA-4、TRA-1-60 及TRA-1-81。与人 和小鼠ESC 相似,兔ESC 表达多潜能基因(Oct-4、Nanog、Sox-2 及UTF-1),并表 达了与ESC 自我更新相关的信号通路(FGF、TGFβ及WNT)的许多基因。从形态 来说,兔ESC 与灵长类ESC 相似,但兔ESC 具有较快的增殖能力,与小鼠ESC 相类 似。在体外及体内兔ESC 均能分化成代表原始三胚层的各种细胞类型及组织。2) 从 受体抑制实验及生长因子的联合加入可以得出结论FGF 及TGF 信号通路对维持兔 ESC 的多潜能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结果与人ESC 相类似。也表明FGF、TGF β及WNT 信号通路在兔ESC 的自我更新中都起着作用,而且他们之间可能形成了信 号调控网络,相互之间有着正负反馈作用。FGF2+Activin A 或TGFβ1+Noggin 的无 饲养层无血清培养体系不仅能显著抑制兔ESC 的分化,且能维持其长期的自我更新。 但与小鼠不同,TGFβ信号通路能影响其增殖能力,而对其多潜能性的维持并没有作 用。这就更说明了兔比小鼠更适宜成为人类疾病临床治疗之前的模型动物。3)四种 猕猴细胞系(MOF、MESF、MFG 和CMESF)可作为饲养层比MEFs(小鼠饲养层 细胞)更好或同等好支持猕猴ESC 的生长,保持其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的多能性。 而卵泡颗粒上皮样细胞(MFGE)不能支持猕猴ESC 的自我更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饲养层支持ESC 生长能力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基因表达种类以及表达量上的差异而导 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