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resultados para A9-7D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具有复杂的生存机制,以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植物在干旱的荒漠条件下的生存,与其特殊的种子萌发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机制能够确保植物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进行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对极端环境具有最大的忍耐力,而萌发的幼苗对环境胁迫的忍耐程度最小。在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往往具有特殊的萌发机制使萌发出的幼苗能够度过对外界的敏感期,对于植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该地区具有水分短缺,蒸发强烈,风沙剧烈和生境异质性高的特征。本文假设生长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的植物也发展出了“适时适地”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应对策。为了验证以上的假设,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生长的两种优势固沙禾草——流动沙丘上生长的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和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调查、温室控制实验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的方法,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对沙丘环境的适应对策,主要对比它们在种子休眠、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过程中对沙丘生境适应性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 (1)新成熟的沙鞭和赖草的种子为适应冬季低温而发展出生理性的内生休眠——非深度生理休眠。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分别需要经过4周和8周的低温层积处理(3-5ºC)来完全打破休眠。另外,划破种皮或者部分切除胚乳也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这进一步证明两种植物的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然而,切除胚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它们的幼苗生长。由非深度生理休眠、温度和损伤种皮/胚乳调节的部分萌发机制能够确保两种植物的种子即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只有部分种子萌发,从而分散植物生存的风险性。 (2)毛乌素沙地的小量降水(无法触发萌发)使种子经常遭受湿润-干燥的交替胁迫过程。种子先在湿润条件下吸涨1d或者2d,然后在室温下干燥0-8天。尽管在经历反复吸涨和自然干燥脱水后仍能够保持萌发能力,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和各自的对照相比,沙鞭种子萌发率相同而萌发速率降低;赖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降低,部分种子进入休眠状态。沙鞭和赖草萌发出的幼苗可能由于没有后续降雨或者因沙蚀而遭受干燥胁迫,但是其幼苗在生长早期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干燥,再次湿润后部分幼苗能够恢复生长。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干燥的“极限点”不同:当幼根长度为1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60d和30d;当幼根长度为4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14d和7d。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和生长早期的幼苗的耐干燥性特性可能是它们对降雨量和降雨时间都不可预测的沙地生境的生存策略之一。 (3)不同的沙埋深度影响沙鞭和赖草的种子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都需1-2 cm的浅层沙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逐渐降低,强迫休眠率逐渐升高;萌发率与出苗率和沙埋深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休眠率和沙埋深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沙鞭种子出苗的最大沙埋深度是8 cm,而赖草的则为4 cm。因强迫休眠而没有萌发的种子对维持一个长期的土壤种子库来说具有生态学优势,这些种子暴露在合适的萌发土壤深度时具有生长出幼苗的潜能。 (4)沙鞭和赖草的种子都具有大小的差异性,种子大小对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在不同沙埋深度的出苗具有不同的影响。沙鞭的三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4.489 ± 0.012 mg (4 – 4.9 mg);中,5.457 ± 0.012 mg (5 – 5.9 mg)和大,6.415 ± 0.011 mg (6 – 6.9 mg)。赖草的两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3.083 ± 0.026 mg (3 – 3.5 mg)和大3.955 ± 0.028 mg (3.6 – 4.0 mg)。在相同的沙埋深度下,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的出苗率都显著高于小种子。和小种子相比,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由于贮藏更多的能量,所以在相同深度的沙埋中具有出苗率更高的生态优势,而大量小种子在沙埋中不能萌发,可以作为种子库保存在沙层中,这样就分散了一次性大量萌发给植物带来的冒险性。 (5)沙鞭和赖草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沙埋,其幼苗忍耐沙埋的能力与沙埋的相对深度(沙埋比例)和幼苗年龄有关。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沙埋能力不同:沙鞭的2周龄幼苗可以忍耐达到株高100%的沙埋,而其1周龄幼苗只能忍耐75%的沙埋。赖草的1周龄和2周龄幼苗都只能忍耐75%的沙埋。沙埋之后,沙鞭和赖草幼苗的生物量,根/茎比以及根和茎的长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赖草幼苗不能忍耐完全沙埋可能是限制它在流动沙丘上分布的一个原因。 (6)降雨量和降雨频率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沙鞭和赖草在不同沙层的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需要的最小降雨量不同:在一次浇水相当于5 mm降雨量后,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率都超过50%;但是使沙鞭和赖草的出苗率能够达到50%的降雨量分别为10 mm和15 mm。沙埋中的沙鞭和赖草种子的出苗对降雨的响应具有以下特征:两种植物种子的出苗随降雨量或者降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沙鞭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和降雨频率的显著影响,但是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赖草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降雨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由非深度生理休眠,种子大小,干燥-湿润循环,沙埋和降雨调节的种子萌发和出苗机制确保了自然条件下沙鞭和赖草每次只有少量种子萌发和出苗,从而分散了两种植物在沙丘上的生存风险。 根据沙鞭和赖草在沙丘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本文为毛乌素沙地通过植物固沙恢复受损的沙地生态系统的种子飞播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神经干细胞(NSC)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脊髓损伤(SCI)后再生修复的理想材料和基因载体。我们探讨了Lentivirus介导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基因工程NSC移植治疗SCI的可行性,以期为SCI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以及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试剂与来源:DMEM/F12、B27、N2(Gibco公司),bFGF(Sigma公司),Nestin抗体、NF-200抗体、GFAP抗体(武汉博士德公司),羊抗鼠NT-3抗体(USB公司),超信号West Pico化学发光底物试剂盒(Pierce34079ZZ)、人胚肾293T细胞购自武汉大学保藏中心,携带NT-3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Lentivirus的各种质粒由美国迈阿密大学Oudega M教授提供。2.实验动物:Wistar大鼠由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二、实验方法1.NSC的分离培养:取孕14d的Wistar胎鼠皮层组织,分离筋膜和血管,反复剪碎,再用200目细胞筛过滤,转入DMEM/F12,加B27添加剂、bFGF(20ng/ml);6~7d传代。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使用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作为指示器蝌蚪在明通河各种水样品中暴露7d。采心脏血制片。在对照组中, 微核率分别为4.40‰和4.68‰ 1/4明通河污水组诱发蝌蚪的微核率是17.01%。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1参18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厚颌鲂仔鱼的摄食、耐饥饿和恢复生长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仔鱼在孵出后2~3d开口摄食,卵黄囊在之后的2d耗尽,饥饿仔鱼在12~13日龄达到不可逆点(PNR);(2)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在卵黄囊耗尽时达到最高,保持在80%以上的时间为7d;(3)仔鱼在PNR后死亡率急剧增加,PNR后第3d仔鱼全部死亡;(4)经恢复生长试验,延迟3d投饵对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延迟3~6d投饵对仔鱼全长生长影响不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四种胁迫条件下微囊藻衰亡过程以及衰亡过程中生长生理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以及胁迫30d后转入正常培养后的微囊藻的生长变化过程.将对数生长期的微囊藻分别转入氮饥饿、磷饥饿、黑暗及10℃低温等胁迫条件下培养,测定光密度OD680、叶绿素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黑暗和低温条件下,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黑暗条件下25d后微囊藻衰亡,低温条件下仅需7d;与物理因子引起的胁迫相比,在营养胁迫条件下,微囊藻在胁迫前期均表现出生长趋势.N饥饿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本研究中,将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黄杆菌菌苗(FKG4)经腹腔注射免疫草鱼,以注射灭菌PBS作对照,分别在免疫后1、7、15和28d,提取受免鱼和对照鱼肝脏、脾脏和头肾3种组织中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白介素8(IL-8)、Ⅰ型干扰素(IFNⅠ)等6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RP在受免鱼肝脏中的表达于免疫后1、7d显著高于对照鱼,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0.1,1.0,10.0μg/m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及总磷含量,并且检测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2d后,细胞活力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高浓度MC-RR处理降低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暴露2d后仅为对照的45.57%;低浓度MC-RR处理在后期增加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4d后,细胞内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中、低浓度毒素处理细胞7d后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云南滇池中分离得到一株溶藻细菌DC21,经鉴定为葡萄球菌属的1种(Staphylococcussp.),可溶解铜绿微囊等9种藻.试验表明,经过滤、离心沉降及高温灭菌处理的滤液,均能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说明其溶藻作用的因子之一为该菌的胞外分泌物,且这种物质具有热稳定性.细菌DC21使藻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试验的第1d,受试藻的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高,但在第7d,这两种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受试藻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说明该菌促使其发生了膜脂过氧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2年5~6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分数批收集到长江野生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亲本,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瓦氏黄颡鱼的胚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囊仔鱼、晚期仔鱼和幼鱼3个阶段。初孵仔鱼淡黄色,肌节40对,平均全长5.2mm。水温20~22℃时,孵出后第3d口张开;第7d开始摄食;第9d卵黄吸尽,此时鱼苗平均全长12mm,卵黄囊仔鱼阶段结束。晚期仔鱼阶段的仔鱼,胸鳍、尾鳍、臀鳍、背鳍、腹鳍先后发育,至鳍褶消失时晚期仔鱼阶段结束。经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整体连续切片,研究了鳜鱼不同发育时期的头肾结构,并利用原位PCR方法检测了B淋巴细胞在鳜鱼头肾中的分布。在孵化后第1d观察到了肾组织,主要由肾小管组成。尔后头肾的发育经历了三个结构和功能的转变。第一个阶段为孵化后第1d到第7d,头肾作为滤过性器官存在,由肾小管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第二个阶段从第8d到第36d,是一个功能混合型阶段,头肾中既有肾小管,又有造血组织;随时间推移,肾小管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剧增。紧接着进入第三个阶段:肾小管完全消失,头肾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嗜铬细胞,头肾作为淋巴-肾上腺组织而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微囊藻毒素RR在大型沉水植物苦草根、叶组织中的积累作用 ,通过ELISA方法检测发现 ,苦草可以吸收MC RR ,其吸收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 ,根的吸收作用强于叶。第 7d叶对MC RR的吸收已经达到平衡 ,而根对MC RR的吸收在处理第 16d时还在上升。苦草根和叶对MC RR的最大吸收量分别可达到 14 83± 0 12 μg/g FW和0 32± 0 0 2 6 μg/g FW。在 0 0 0 0 1mg/L的低浓度下 ,苦草根和叶对MC RR的吸收量分别为 0 5 9± 0 0 83pg/g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耳石日轮鉴定了 1998年采自长江九江江段和 1999年分别采自长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草鱼仔鱼的日龄 ,并依据日龄推算了仔鱼的孵化期和估计了日生长率。采自九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仔鱼的平均日龄分别为 10 .7d ,8.8~ 16 .0d和 7.0d。石码头江段仔鱼中 ,5月 16日样本的日龄稍高 (16 .0d) ,其余样本的日龄比较接近 (8.8~ 9.5d)。采自石码头江段的所有仔鱼的体长平均生长率为 0 .11mm·d-1,特定生长率为1.32 %。各批次仔鱼的体长与其日龄的相关性通常很差 ,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患暴发流行性发病鳜鱼的脾、肾、肝、鳃组织细胞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直径为 12 0 150nm的二十面体病毒粒子 ,其截面呈六角形 ,有囊膜。将病鱼内脏与 10倍体积的PBS缓冲液制成组织匀浆液 ,过滤除菌后感染对数生长期的草鱼肾细胞。结果表明 ,该感染液在 2 8℃条件下 ,培养 36 4 8h ,生长旺盛的草鱼肾细胞开始出现CPE ,5 7d感染的单层细胞逐渐脱落死亡。该细胞病毒悬液具有感染性 ,可持续稳定地进行传代培养。感染细胞的病毒培养液 ,经差异离心纯化 ,负染制片 ,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的病毒粒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一种快速评价有毒化学品对稀有鲫慢性毒性的试验方法。选择<3d龄的稀有峋鲫幼鱼开始暴露,试验药物为国际标准参比毒物CU(+2),Cr(+6),Zn(+2)和PCP;试验温度为25±1℃,每天更换试验液一次,试验持续5d。以现存量为测试指标,Cu(+2),Cr(+6),Zn(+2)和PCP对稀有鲫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20,2500,100,40ug/L;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40,5000,200,80ug/L,与7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相接近。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鲫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从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介绍在静置换水曝露下,毒物和废水对网纹溞的7d慢性试验方法。内容包括:网纹(?)的选择、采集和培养;试验条件的要求和控制;试验设计,操作要求和试验指标等。并介绍试验报告的格式,统计学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