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resultados para 14-135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录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油菜甾醇类物质(Brassinosteroids, BRs)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拟南芥中,BR可直接结合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激酶BRI1去激活BR的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为更好的了解水稻中BR信号的转导机理,我们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了OsBZR1的功能并鉴定了一些与OsBZR1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RNAi干涉降低植物体内OsBZR1的表达可导致植株矮小,叶片直立,BR敏感性降低并改变一些BR响应基因的表达水平。此外我们利用酵母双杂交发现14-3-3蛋白可与OsBZR1发生相互作用,而去除推定的14-3-3结合位点的OsBZR1则不能与14-3-3蛋白在酵母和植物体内发生相互作用。去除14-3-3结合位点的OsBZR1转入拟南芥bri1-5突变体中可部分恢复bri1-5的表型而转野生的OsBZR1则对bri1-5的表型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我们发现去除OsBZR1的14-3-3结合位点可影响OsBZR1在细胞内的分布,能增加OsBZR1在细胞核内的分布,这表明14-3-3蛋白至少可通过降低OsBZR1核内的分布来抑制OsBZR1的功能。这些结果有力的证明了OsBZR1和14-3-3蛋白在水稻BR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功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14-3-3蛋白家族结构非常保守,被认为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各组织器官中。已有研究表明,14-3-3蛋白可以和上百种蛋白进行相互作用,作为许多细胞进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多个调控网络。植物14-3-3蛋白家族包括两大类:Epsilon group和Non-epsilon group。我们对这两类蛋白序列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两类蛋白有明显的更小亚类分布,并且不同的亚类包含有不同的模体。从对水稻和拟南芥中的14-3-3基因的分析结果来看,这两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外显子数目明显不同,我们认为这两类蛋白有着不同的进化历史。达尔文正选择在蛋白进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两类蛋白受到的正选择进行分析,分别发现了一些受到正选择的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在两类蛋白的进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14-3-3基因包含8个成员:GF14a、GF14b、GF14c、GF14d、GF14e、GF14f、GF14g和GF14h。我们选取其中的OsGF14c作为研究对象,对水稻14-3-3的功能做一定探讨。OsGF14c基因位于水稻8号染色体上,cDNA全长1154bp,编码25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酵母同源基因BMH2有71%的同源性,我们将OsGF14c转入BMH2缺陷型酵母中,发现可以互补酵母14-3-3缺陷的表型。同时对OsGF14c所做的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蛋白本身在体外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GFP融合基因稳定表达结果显示,OsGF14c定位在细胞质中。为了更好的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我们通过构建的过表达载体异源转化拟南芥,得到纯合体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胁迫和激素处理。激素、PEG8000、LiCl和甘露醇处理的植株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表型,而NaCl、KCl处理后的植株表现出盐敏感的表型。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从物种和景观两个组织水平上研究了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基于锡林河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各环境因子的专题数据,利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锡林河流域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锡林河流域野外调查数据,运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重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mc Correspondence Analvsis,CCA)方法分析了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锡林河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各环境因子的专题数据,研究了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植被类型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样地的样方调查数据.采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放牧压力对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基于多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建模和对比等方法,研究了定居放牧方式下植被状况空间变化规律及植被状况时空变化与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锡林河流域各个环境因子都具有自己的空间特征尺度,共同形成多尺度等级体系,按特征尺度的大小可以分为如下3个组: ·小尺度组(15km左右):有机暖、全N的较小的特征尺度 ·中尺度组(30~50km):T1,碳酸钙含量.PER、全N和海拔高度的较小的特征尺度 ·大尺度组(100km左右):ANNR,PER、全N和海拔高度的较大的特征尺度多尺度等级的生态学意义是它反映生态变量异质斑块的镶嵌和包含特征,环境因子多尺度等级体系反映共性,具有普遍性:反映生态关系,具有生态学意义。 2、对物种空间异质性的Mantel检验和半方差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产即羊草、糙隐子草和星毛萎菱菜在锡林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呈现随机特征,而大针茅和冷蒿则表现为十分显著的格局特征。按分布格局的显著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冷蒿>大针茅>星毛萎菱菜>糙隐子草>羊草。理论半方差图显示大针茅和冷蒿的空间自相关域分别为30.447公里和30公里。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是受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它们自身的生理生态特征综合决定的,物种自身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机制,而自然与人类活动这两种因素在空间的交错配置决定了物种适应性反应的方向和程度,从而综合导致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 3、对锡林河流域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CCA分析和交叉半方差方法分析显示:1)气候因子(11个指标)、土壤性状因子(3个指标)和地形因子(3个指标)对物种分布的贡献率分别为11.2%、9.5%和11%,三者总和为31.7%。2)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空间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几乎都在135。和157.5。两个方向上具有相对明显的相关性,从锡林河流域来看,这两个方向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地形从东南往西北的变化梯度方向。 4、对锡林河流域14个植被景观指数进行的PCA分析表明,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空间分布的物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斑块的数目和大小方面,其次是在斑块的多样性方面,并可将它们分为4个组,分别反映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的不同特征: ·第一组:NP、PRD、LPI、MPS、PSSD和TE,主要反映景观斑块在数量和大小方面的特征; ·第二组:SHDI、SIDI、SHEI和SIEI,主要反映景观斑块的多样性特征; ·第三组:PSCV和[J].主要反映景观斑块之间的相互邻接程度; ·第四组:MSI和AWMSI,主要反映景观斑块的形状特征。 MPS和PSSD两个指数与环境因子无论是在相关系数的性质还是显著程度上都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它们与纬度(LAT)及可能蒸散率(PER)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经度(LNG)、海拔高度(ALT)、年平均降水量(ANNR)及土壤有机质含量(0RG)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平均形状指数(MSI)只与LA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和扩散毗连指数与任何一个环境因子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5、锡林河流域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CCA排序方法分析表明,气候因子(11个指标)、土壤性状因子(3个指标)和地形因子(3个指标)对植被分布的贡献率分别为19.8%、11.1%和14.5%,三者总和为45.4%。环境因子在植被和物种两个水平上的贡献率表现了相似的特点,自然环境因子不能完全解释植被的空间分布,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 6、放牧压力对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 ·牧压对温带典型草原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牧云的增大,属于原生群落物种的羊草与大针茅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减小,空间自相关尺度逐渐增大;而对于退化过程中的入侵物种冷蒿和星毛萎菱菜,其空间分布的随机性逐渐增大.空间自相关尺度也呈增大趋势。在牧压胁迫超过一定水平时,冷蒿空间分布的自相关尺度开始下降,而星毛萎菱菜的空间分布格局则表现出强烈的随机性。 ·物种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反映群落演替过程较为稳定的特征,适用于不同放牧条件下 群落之间的比较。 7、利用遥感数据对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表明: ·定居放牧方式下,NDVI随定居点距离的变化格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草场处于原生阶段,NDVI不随距离变化;第二阶段,定居点附近开始局部退化,NDVI随距离增加而增大:第三阶段,退化区域扩大,NDVI不随距离变化。 ·在草场局部退化阶段,NDVI随距离的变化呈对数函数规律,定居点的放牧区具有放牧半径、原生NDVI值、NDVI变化率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NDVI对数规律以及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可以推测定居点的总载畜量。 ·锡林河流域从87年到85年NDVI值降低最大的区域为流域的中部和南部,这与这一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MVA, a novel C-type lectin-like protein that induce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as purified from the venom of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It consists of two subunits, alpha (15,536 Da) and beta (14,873 Da). The matur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a (135 amino acids) and beta subunits (123 amino acids) were deduced from cloned cDNAs. Both of the sequences show great similarity to C-type lectin-like venom proteins, including a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 The cysteine residues of TMVA are conserved at 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flavocetin-A and convulxin, including the additional Cys135 in the alpha subunit and Cys3 in the beta subunit. SDS-PAG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ed that native TMVA exists as two convertible multimers Of (alphabeta)(2) and (alphabeta)(4)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63,680 and 128,518 Da, respectively. The (alphabeta)(2) complex is stabilized by an interchain disulfide bridge between the two alphabeta-heterodimers, whereas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alphabeta)(4) complex seems to involv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lphabeta)(2) complexes.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