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resultados para 070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The number of phase levels of a Talbot array illuminato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estimation of practical fabrication complexity and cost. We show that the number it) of phase levels of a Talbot array illuminator has a simple relationship to the prime number. When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pi -phase modulation in the output array, the relations are similar. (C) 2001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070.6760, 050.1950, 050.1980.
Resumo: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rped fiber grating (CFG) for different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positions are analyzed in externally modulated cable television (CATV) lightwave system and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composite second order (CSO) distortion is derived. The analyses gi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position-dependent effect of CFG dispersion compensator, which was found in practical systems. Moreover, the theoretical result is also verified by an experi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heory will be helpful in designing optical CATV fiber links with nodes at proper positions both for intensity amplification and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Resumo:
碳、氮不仅是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要的生态元素。大气中温室气体C02、N2O等浓度的增加使得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温室气体的减缓排放措施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纽带;它是陆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其在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含量与分布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规模,同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转化与迁移又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组成与含量。而土壤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转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对于正确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少全球变化不良影响,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平台。目前,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基于不同地区全球变化驱动因素的不同以及全球变化的潜在反馈作用强度的不同,在全球4个关键地区共启动了15条IG8P陆地样带。以水分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东北样带(NECT:Northeast China Transect)即为IGBP的陆地样带之一。 本文以中国东北样带为平台,基于2001年对中国东北样带科学考察所采土壤样品的实测结果和气候资料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梯度分布及其与土壤、气候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借助C02浓度升高和不同土壤湿度的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作物残体还田的长期定位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作物残体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氮转化的影响,讨论了农田生态系统通过作物残体还田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22.3土4.93 g.kg-1,下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8.9±1.20 g.kg-1。样带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3.52±0.881 g.kg-1,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13.1±0.78%;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1.14±0.250g.kg-l,占下层土壤有机碳的10.9±0.79%。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3,P<0.001)。 (2).不同生态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不同。中国东北样带东部(经度126°~131°)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植被种类极其丰富,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并且多为自然土壤,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较高。但由于采样区局部地理环境、植被结构及人类干扰程度的不同,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异较大,平均为61.9±13.84 g.kg-1和10. 88±2.236g. kg-1。样带中部(经度119°~126°)为松辽平原栎林草原、农田区和大兴安岭山地草甸草原区,属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气候。该区域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盐化或碱化草甸土及风沙土,土壤沙化、碱化严重,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平均为10.5±1.97 g.kg-l和1. 35±0.327 g.kg-1。样带中西部(经度113°~119°)为内蒙古高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域,具有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特征。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局部丘陵区分布黑钙土,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4.6±1.65 g.kg-1和2.07±0.342g.kg-1。样带西部(经度111°~113°)为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区域,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土壤较为贫瘠,其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平均为7.99±1.51 g.kg-1和0.51±0.216 g.kg-1。从总的趋势看,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梯度分布趋势一致,都呈现出随经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局部因土壤退化而出现波动。 (3).样带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全量氮、磷、硫、锌及有效氮、磷、钾、锰、锌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PH、容重、持水量及孔隙度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677(P<0.001)和r=0.712(P<0.001)。但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4).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经度之间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454,P=0.026; r=0.473,P=0.020)。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变异小于表层。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比率不同。总的来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大于土壤有机碳。 (5).短期培养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及干旱胁迫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不大,其变异系数为1.28%;相比较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其变异系数为29.67%。不同土壤湿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异的幅度因CO2浓度升高而降低。 (6).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r=0.695 (P<0.001)和0.636(P<0.001)。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基本一致:沿经度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局部由于土壤退化而出现低谷。样带除东部山区外,其它各部分土壤有效氮都很低,成为其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样带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低于表层,但样带不同部位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下降的幅度不同。总的来看,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和土壤有机碳相似,而土壤有效氮则有所不同。 (7).土壤全氮和有效氮是土壤生化环境中两个重要的因子。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和土壤有机碳、全磷、全硫、全锌、土壤活性碳、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锌、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度等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8).样带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682(P<0.001)和0.688(P<0.001)。而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的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1,P=0.256; r=0.366,P=0.079)。土壤有效氮占全氮的比例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90,p=0.044)。 (9).短期培养试验中,CO2浓度加倍和不同土壤湿度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整个试验中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是5.55%和3.84%),但仍能反映一定的变化趋势。 (10).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玉米残体施入土壤,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提高土壤氮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玉米残体还田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玉米残体还田可以降低土壤NO3--N的累 积,减少肥料氮的损失4.7~5.6%。 (ll).根据国内外文献和我们连续10年作物残体还田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及盆栽试验结果,从减缓CO2排放、增加土壤碳固存、提高土壤生产力入手,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作物残体还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了农田作物残体还田,增加土壤碳固存对于减缓CO2排放、提高土壤生产力的作用与意义。提倡作物残体因地制宜地归还土壤,但作物残体还田后土壤固存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Resumo: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欧亚大陆草原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土壤氮素作为陆地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了解其矿化和可利用性对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草地退化机理,维持草场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草地恢复、重建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多年围封退化样地,分别实施了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作用的人为干扰处理,利用原状土野外培养的方法,在两年时间中,研究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火烧显著影响草原的氮循环过程,季节和年际的气候变化参与调节氮循环对火烧处理的响应。多年围封后的初次人工火烧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一个生长季(2006 年生长季)和其后冬季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但是,火烧处理仅在冬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降低作用;2007 年生长季,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没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个别月份,不同的火烧频率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2006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3.07±0.26 g N m-2 和2.18±0.21 g N m-2;冬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18±0.25 g N m-2 和0.51±0.08 g N m-2;2007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BC)、每年火烧样地(B1)和两年一烧样地(B2)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0.54±0.30 g N m-2 和 0.77±0.24 g N m-2。较为湿润的2006 年生长季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显著高于较为干旱的2007 年生长季,冬季也存在相当丰富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我们推论,长时间围封后的单次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短效的,但是年际间气候变化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影响显著。 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并且与施肥梯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具有累加效应,第一次施肥和第二次施肥后的首次取样,+N5.25 、+N17.5 、+N28.0 三个施肥梯度的样地土壤无机氮含量比未施肥样地分别高出56%、219%、1054%和514%、891%、1811%。施肥处理在2006 年和2007 年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仅在2007 年的个别月份有一定效果。以上结果说明,无机氮肥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但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可能还要受其它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制约。 刈割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作用,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仅在个别月份表现显著效果。2007 年生长季,未刈割样地和刈割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 和1.08±0.35 g N m-2,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推论,长期围封后的单次刈割处理在短期内对生长季的土壤氮动态仅有微弱影响,并且这种效果还可能受水分因素的制约。 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在2007 年生长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作用,但是,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效果,然而,在不同的取样时间,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和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制约,尤其是在水分相对缺乏的半干旱内蒙古草原,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可能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的氮平衡。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长期围封后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人为干扰和环境气候变化对土壤可利用性氮的调节作用,为科学地进行禁牧、割草、人工养份添加等草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Resumo:
论文讲述了采用逆运动学方法用放射性核束~(17)F和~(18)Ne与质子弹性散射的实验准备、设汁方法、实验情况、实验数据处理过程、理论分析处理和得到的结果。弹性散射测量核敞射的角分布,对位置探测器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为了对放射性核束的准确定位,研制了位置分辨为lITlm的高位团置分辨的PPAC。山于质予的穿透能力很强,在半导体硅探测器中的能损很小,实验前,刘。测量反冲质子的探测器PSSD在低能量沉积下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测试,满足质f位置和I能量测量的要求。实验采用初级束流强度约为80nA能量为45Mev/A的~(20)Ne轰击lmm厚的~9Be,反应产物经过500μm厚的Wedge~(27)Al,通过次级束流线的筛选,得到~(17)F和~(18)Ne和少量的~(16)O束流,其能量分别为17.7Mev/A、16.1Mev/A和14.3Mev/A。然后轰击60μm厚的(CH_2)_n靶。用次级束流线装置的两个焦点处的塑料闪烁体测量放射性核束的时间Tl和T2,根据飞行时间差在相同的磁场条件下来鉴别粒子和得到放射性核束的能量。用靶前的两个PPAC和靶后的一个PPAC来确定放射性核束的入射方向、反应点和出射方向,反冲质子的位置由分布于各实验室系角区的五个PSSD来测定。实验数据处理时,根据放射性核束经过基本相同的飞行路径和磁场条件,用T1和T2测到的飞行时间差来确定放射性核束的能量。将入射到PPAC上的弹核粒子位置,经对宏观几何位置矫正后,来确定弹核粒子的入射方向、反应点位置和出射方向。将PSSD测量到的位置谱经与沉积能量相关的修正因子对位置修正后,确定反冲核在PSSD上的几何位置点,跟PPAC测量确定的靶上的反应点位置结合,确定反冲核的出射方向。测量得到的位置经过空间关系换算,由测量到的弹核入射方向、反应点位置和反冲核出射方向,得到弹性散射的实验室系散射角。累计所有测到的事件得到初始的反冲核实验测量角分布。采用逐个事件的方法,用一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归一化,得到实际的实验室系散射角分布。用弹核出射角度随反冲核的出射角度的运动学关系鉴别来自靶中的H和C的散射事件。将实验室系角分布转换到质心系下后,再根据弹核粒子数、单位面积靶核数和测量到的事件数,得到实验测量的质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实验得到的微分截面数据采用零程相互作用的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程序DWUCK4序进行光学势拟合计算,选用较准确描述奇异核性质的CH89参数化的光学势为初始的光学势参数,对光学势参数的组成成分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确定参数搜索的顺序,用跟各参数相关联的自动参数搜索程序ABOD进行分析处理。进行光学模型的理论拟合计算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拟合实验数据,求得光学势参数。参数拟合佳度用残差平方和检验(χ~2检验)。得到~(17)F和~(18)Ne与质子弹性散射的光学势参数。根据得到的光学势参数进行折叠模型分析。得到了,1)~(17)F和~(18)Ne实势相互作用均方根半径分别为,
Resumo:
A multiphase model of metal ion speciation in human interstitial fluid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effect of Pr(III) on Ca(II) speciation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free Ca2+, [Ca(HCO3)], and [Ca(Lac)] are the main species of Ca(II). Because of the competition of Pr(III) for ligands with Ca(II), the percentages of free Ca2+, [Ca(Lac)], and [Ca(His)(Thr)H-3] increase gradually and the percentages of CaHPO4(aq) and [Ca(Cit)(His)H-2]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Pr(III). However, the percentages of [Ca(HCO3)] and CaCO3(aq)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begin to decrease whe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Pr(III) exceeds 6.070 x 10(-4) M.
Resumo:
Co(En)(3)MoO4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ES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methods. It crystallizes in hexagonal space group P (3) over bar C1 with a=1.596 4(2) nm, b=1.596 4(2) nm, c = 0.993 5(2) nm, alpha=beta=90 degrees gamma=120 degrees, M-c=399.18, V=2.192 6(6) nm(3), D-c=1.814 g/nm(3), Z=6, F(000)=1 2181 R-1=0.070 3, R-w=0.220 7. According to separation of anion which acted on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the anion and cation ions formed a typ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
Resumo:
The reaction of anhydrous PrCl3 with Na(C9H7) in 1.2 mole ratio in THF gives [(C9H7)(2)PrCl(THF)](2)1. 1 crystallized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7.808(2), b = 17.796(6), c = 14.070(4) Angstrom, beta = 93.97(2)degrees, V= 1950.3(9) Angstrom(3), Dcalcd = 1.63 g/cm(3) and Z = 2. Each Pr ion is surrounded by two indenyl, two Cl and one THF in a roughly trigonal bipyramid arrangement with average Pr-C(ring) and Pr-Cl distances of 2.81 and 2.84 Angstrom. The reaction of LaCl3 with Na(C9H7) in 1:3 mole ratio gives (C9H7)(3)LaTHF 2, which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a with unit cell constants a = 21.871(8), b = 10.585(3), c = 23.652(7) Angstrom,beta = 114.62(2)degrees, V = 4977.9 Angstrom(3) and Z = 8. (C) 1997 Elsevier Science S.A.
Resumo:
[NH3(CH2)10NH3][ZnCl4], M(r) = 381.51, triclinic, P1BAR, a = 7.296 (1), b = 10.110 (3), c = 12.814 (4) angstrom, alpha = 90.84 (2), beta = 101.17 (2), gamma = 92.52 (2)-degrees, V = 926.13 angstrom 3, Z = 2, D(x) = 1.37 Mg m-3, lambda(Mo K-alpha) = 0.71073 angstrom, mu = 1.925 mm-1, F(000) = 396, T = 298 K, final R = 0.070 for 1237 unique reflections [I > 3-sigma(I)].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layers of inorganic ions sandwiched between layers formed by the paraffinic chains.
Resumo:
[Zn(C12H8N2)2(H2O)2]SO4.6H2O, M(r) = 665.98, triclinic, P1BAR, a = 10.070 (4), b = 12.280 (3), c = 13.358 (2) angstrom, alpha = 109.12 (2), beta = 92.58 (2), gamma = 110.85 (2)-degrees, V = 1433.9 (7) angstrom 3, Z = 2, D(x) = 1.54 g cm-3, lambda(Mo K-alpha) = 0.71069 angstrom, mu = 10.1 cm-1, F(000) = 692, T = 293 K, R = 0.044 for 3985 observed reflections. The Zn atom is 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by four N atoms from two 1,10-phenanthroline (phen) ligand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The intermolecular ring-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en ligands occur in two forms: infinite chains and discrete dimers. Hydrogen bonds further stabilize the structure.
Resumo:
本研究以中国对虾为材料,以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中国对虾杂交育种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试验及其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结果表明以不同地理群体杂交作为基础群体,然后采用系统的选择育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中国对虾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一定的基础。这些试验结果为中国对虾合理系统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其具体结果如下: 1. 试验对中国对虾黄渤海水域乳山湾群体(WYP)和朝鲜半岛南海群体(WKN)的2个群体及其杂交后代不同月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进行了研究,测量体长(TL)、头胸甲长(CL)、头胸甲宽(CW)、第2、3腹节高(HST)、第2、3腹节宽(WST)、体重(BW)和存活率共7个性状,计算各项指标的杂种优势率,并对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其3月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存活率在乳山湾群体(WYP♀)× 朝鲜半岛南海群体(WKN♂)杂交后代出现杂种劣势外,其他指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4.37%~23.96% )。除了存活率外,杂交后代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亲本,乳山湾群体(WYP♀)×朝鲜半岛南海群体(WKN♂)杂交后代高于朝鲜半岛南海群体(WKN♀)× 乳山湾群体(WYP♂)杂交后代,黄渤海水域乳山湾群体高于朝鲜半岛南海群体后代。为确定测量性状与中国对虾体重的相关程度,建立了用体长(X1),头胸甲宽(X2),第2、3腹节宽(X3),头胸甲长(X4),第2、3腹节高(X5)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Y = -2.056 + 0.03X1 + 0.076X2 + 0.078X3 + 0.033X4 + 0.043X5。 2. 中国对虾黄渤海水域乳山湾群体(WYP)和朝鲜半岛南海群体(WKN)2个群体及其杂交后代在4月龄时期的6个生长指标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范围在0.514%到14.95%之间,WYP♀×WKN♂杂交后代在这7个指标中都高于WKN♀×WYP♂杂交后代。5月龄杂交后代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其范围在-9.000%~19.090%之间,但头胸甲长、第2、3腹节处高和存活率3个指标出现杂种劣势。不同杂交组合各个阶段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在杂种优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月龄的增加,WKN♀×WYP♂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率有所增加,而WYP♀×WKN♂杂交后代的却有所降低。ANOVA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在存活率方面与双亲差异不显著。4月龄的分析结果发现杂交后代在WST和BW这2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WYP♀×WKN♂杂交后代在BW指标上与亲本存在显著差异,在WST指标方面与其他3个组合的后代差异显著。5月龄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杂交后代除体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LSD多重比较结果发现,WKN♀×WYP♂杂交后代体重与其亲本WKN存在显著差异。 3. 对2个野生群体——朝鲜半岛南海岸群体(WKN)和黄渤海群体(WYP)和3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群体的养殖一代(FKN),黄海1号(HH1)和即抗98(JK98)进行杂交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JK98 (♀) WKN (♂)组合在存活率方面最高,其余的依次为WYP (♀) WKN (♂),WKN (♀) WYP (♂),FKN (♀)HH1 (♂) 和 WYP (♀) FKN (♂)。而在体重方面FKN(♀) HH1(♂)组合最高,其余的依次为WKN (♀) WYP (♂),WYP (♀) WKN (♂),WYP (♀)FKN (♂) 和 JK98 (♀)WKN (♂)。在所有生长性状方面,JK98 (♀) WKN (♂)在5个组合中是最低的。方差检测结果表明,TL、CL、HST、LL和BW这5个指标在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而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多重比较结果发现JK98 (♀)WKN (♂)组合的TL与其他组合间差异极显著,HST指标与WKN (♀) WYP (♂),FKN(♀) HH1(♂)和 WYP (♀) WKN (♂)这3个组合差异显著,BW指标与WKN (♀) WYP (♂) 和 FKN(♀) HH1(♂)差异显著。 4.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对虾21个半同胞家系,测量了中国对虾21个半同胞(46个全同胞)家系的TL、CL、CW、HST、WST、第1腹节长(FL)、第6腹节长(LL)。利用MTDFREML软件得到生长性状遗传力在0.15~0.35之间,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TL的遗传力为0.34±0.071,CL的为0.30±0.070,CW为0.35±0.077,WST为0.33±0.073,HST为0.33±0.073,FL的最低为0.15±0.044,LL的为0.24±0.059。各个性状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CW和TL以及HST的遗传相关最大,FL和WST的遗传相关最小。 通过以上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的研究,认为单纯的依靠杂交育种来改善中国对虾的育种工作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的育种过程中,以中国对虾不同群体的杂交后代作为基础群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选择育种应该具有更大的潜力。 5. 本试验利用中国对虾F2群体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利用55对AFLP引物组合对F2家系的110个个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检测到532个符合作图策略的AFLP标记。利用卡方检验检测分离位点是否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对于符合3:1比例的分离位点利用F2自交模型构建性别平均连锁图谱,对于符合1:1比例的分离位点利用拟测交理论分别构建中国对虾的雌性和雄性遗传连锁图谱。雌性、雄性和性别平均遗传图谱分别有28、35和44个连锁群,图谱实际长度分别为1090、1617和1772.1 cM。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估计基因组长度为2420 cM,符合与人类基因组相比的对虾类基因组长度。中国对虾雄性遗传连锁图谱比雌性遗传连锁图谱长32.6%,这可能说明中国对虾不同性别存在不同的重组率。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检测认为AFLP标记在中国对虾图谱上分布均匀。本文利用AFLP标记构建的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为中国对虾基因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应该开发微卫星等共显性标记,为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提供条件。
Resumo:
本文根据1999年-2007年间7个航次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资料,探讨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特征,主要包括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等,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为评价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及鱼类补充资源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三峡工程蓄水前春季(1999年5月和2001年5月)共捕获11540个鱼类浮游生物隶属11目18科32种,其中凤鲚(Coilia mys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白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松江鲈(Trachidermis fasciatus)为优势种;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三个类群:①以凤鲚为优势种的河口群组,②以松江鲈和白氏银汉鱼为优势种的沿岸群组,③以鳀和六丝矛尾鰕虎鱼为优势种的近海群组;盐度、深度、溶解氧和悬浮体是影响这一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2.三峡工程蓄水后春季长江口的环境因子总体分布格局没有改变,部分环境因子表现出数量上的差异:溶解氧含量偏低,COD平均值下降,pH值显著上升,盐度升高,河道水域和口门附近悬浮体下降,长江口鱼类生物群聚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三峡工程蓄水后春季(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共采获的25种鱼类浮游生物,总丰度(1 070个)仅为蓄水前(11 540)的10%,4种优势种白氏银汉鱼、凤鲚、松江鲈和鳀贡献了总丰度的94.57%;蓄水后影响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盐度和悬浮体,蓄水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聚类型(河口型、沿岸型和近海型)与蓄水前一致,但沿岸型空间分布区域明显减少,近海型分布区域向河口方向扩展。长江口环境因子中,盐度和悬浮体是蓄水前后鱼类浮游生物群聚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春季四次调查共记录鱼类浮游生物39种,生态类型包括淡水、半咸水、沿岸和近海。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包括鯷、凤鲚、白氏银汉鱼、松江鲈和六丝矛尾鰕虎鱼,2004年和2007年鯷、凤鲚优势地位有所下降。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年度间差异显著,以2004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1999和2001年相异性最高,鯷和凤鲚种群数量变动对其群落变异的贡献率最大,群落相似性以2004和2007年最高,达71.17%。与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下降。1999—2007年间,长江口发生了一系列环境环境条件变化,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干扰带来了长江口鱼类生物群落结构变异。 4.2007年四个航次(春、夏、秋、冬)共捕获鱼类浮游生物6,463个, 隶属12目28科45种, 以鳀科丰度最高, 占总丰度的76.5%。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包括4种生态类型: 淡水型(2种), 半咸水型(14种), 沿岸型(10种)和近海型(16种)。其中, 近海型物种个体数量最多, 占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总丰度的74.55%。鳀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 对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丰度贡献最大。鱼类浮游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白氏银汉鱼在春季占绝对优势, 鳀是夏季优势度最高的种类, 秋季除鳀外, 前颌间银鱼(Hemisalanx prognathus)成为优势种; 鱼类浮游生物丰度高度集中在优势种上, 各季节优势种对总丰度贡献超过89%。群落物种数量、丰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 在夏季最高, 春季和秋季次之, 冬季最低。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群落格局在空间上分为三个不同的群组:河口、沿岸、外海,并且这种分布随长江冲淡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盐度是影响决定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子,而温度则是影响其季节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此外,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也是影响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间变化的重要因子。
Resumo:
本文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典型海湾-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柱状沉积物精确定年的基础上,剖析了胶州湾百年来沉积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对沉积物中氮、磷、重金属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取了其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信息指标,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1. 研究揭示了近百年来胶州湾沉积速率具有区域与年际变化明显这一显著特点。通常,湾内的沉积速率较高,而湾口沉积速率变化很大,湾外沉积速率明显低于湾内和湾口;且随着年代的增加,胶州湾的沉积速率呈上升趋势,如1984年左右,B3站位的沉积速率高达1.17 cm/a,而之前仅为0.30 cm/a左右,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环胶州湾工农业迅速发展导致人为排入的物质的量增加的结果,但从2000年以来由于沿岸环境治理和污控措施的加强,这种境况已经有所改善,沉积速率有减小趋势。 2. 阐明了胶州湾沉积物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意义,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铝磷、铁磷与有机磷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磷的生物可利用性部分,而铝磷、铁磷与闭蓄态磷可用于反映沉积物受污染的程度,沉积物中的有机氮(强氧化剂浸取态氮)作为其优势存在形态,可潜在参与水体氮的循环,参与的量与沉积物粒度密切相关,沉积物中的氮可粗略反映水体的生物量。研究显示,无机磷是胶州湾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在湾内、湾口和湾外,分别占到沉积物总磷的44.57% ~ 94.41%(B3)、44.83 % ~ 95.54 % (D4)和55.09% ~ 95.20 % (D7),铝磷、铁磷与闭蓄态磷与污染程度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沉积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因子。可交换态磷、铝磷、铁磷与有机磷等四种形态磷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和水体中磷酸盐的含量呈正相关,是胶州湾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强氧化剂浸取态(SOEF-N,主要为有机氮)是沉积物可转化氮的优势形态,其含量分别为0.070 mg/g(B3)、0.069 mg/g(D4)和0.049 mg/g(D7),且随沉积物的粒度变细,其含量越高。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与水体中的硝酸盐、浮游植物数量和叶绿素a呈正相关,可粗略反映水体的生物量。 3. 通过系统研究胶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阐明了人为活动对其沉积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胶州湾沉积环境演变的“三段论”论点。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因子和地质累积指数的研究显示胶州湾沉积物的Cd、Pb和Cu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的三种元素,并且重金属在沉积层序的分布特征说明重金属的污染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加重,但在本世纪初,这种状况已经得到较大改善。胶州湾的环境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以前,1980年至2000年左右和2000年后。第一个阶段可以看作是胶州湾环境演变的一个背景值,该段时期内明显的特征是相对较低的沉积速率,较轻的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第二阶段是青岛地区工农业迅猛发展的阶段,加上治污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较少,这段时期胶州湾的环境一度恶化,是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胶州湾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一个阶段,由于各项治污措施的实施,到本世纪初,胶州湾的环境质量较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有了较大的改善。
Resumo:
本文研究了16口虾塘的饲料投喂量、水位、盐度、透明度、水温、pH、溶解氧浓度、NH3-N浓度、水色、对虾体长及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水体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变化。经过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在养殖前4个月饲料的日平均投喂量基本上呈一个倒“U”型。即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饲料日平均投喂量逐渐增大,到养殖60 d左右,饲料日平均投喂量达到了最大值,然后进入一个平台期,平台期大约维持30 d左右,随后饲料日平均投喂量逐渐减少。在120 d~130 d饲料日平均投喂量降到最低点后又逐渐回升。 水位平均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前浅后深,即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位平均值逐渐加深 。 盐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前低后高,即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盐度逐渐升高。 透明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为:早上透明度比下午大,前期透明度比后期大。 水温基本上是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6:30的水温比17:30的水温低。且6:30水温与17:30水温基本上呈平行趋势。 pH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前期较高,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pH逐渐下降,到中期(90d左右)pH降到最低点,尔后又逐渐上升,略呈“V”字形。早上的pH比下午的低。且早上的pH与下午的pH基本上呈平行趋势,间或有较大波动。 6:30时溶解氧浓度的平均值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高。17:30时溶解氧浓度的平均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比较平稳。同时,17:30时溶解氧浓度的平均值高于6:30,养殖前期(前90d)这种趋势更明显。 NH3-N浓度的平均值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高。在养殖后期NH3-N浓度的波动较大。同时,养殖过程中17:30时NH3-N浓度的平均值高于6:30。 6:30时出现9~21号水色,它们出现的比例分别为:9号占0.1%,10号占0.3%,11号占1.1%, 12号0.6%,13号1.5%,14号占3.7%,15号占7.1%,16号占17.5%,17号占22.0%,18号占15.9%,19号占13.7%,20号10.9%,21号占5.8%;17:30时出现11~21号水色,它们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1号占0.1%, 12号占0.3%,13号占1.2%,14号占4.0%,15号占6.0%,16号占17.8%,17号占24.7%,18号占18.1%,19号占11.8%,20号占9.7%,21号5.7%。 在11种典型水色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7种。其中11号水色检出16种,优势种为诺马斜纹藻(占总数47.1%)和菱形海线藻(占总数29.8%)。12号水色共检出16种,优势种为原甲藻(占总数40.85%)和圆筛藻(占总数20.73%)。13号水色共检出16种,优势种为颤藻(占总数45.58%)。14号水色共检出18种,优势种为拟货币直链藻(占总数56.73%)和膝沟藻(占总数12.87%)。15号水色共检出18种,优势种为诺马斜纹藻(占总数64.76%)。16号水色共检出16种,优势种为拟货币直链藻(占总数69.93%)。17号水色共检出14种,优势种为诺马斜纹藻(占总数62.56%)和膝沟藻(占总数15.76%)。18号水色共检出21种,优势种为拟货币直链藻(占总数71.19%)。19号水色共检出18种,优势种为圆筛藻(占总数94.99%)。20号水色共检出18种,优势种为圆筛藻(占总数87.14%)。21号水色共检出15种,优势种为拟货币直链藻(占总数59.80%)和萎软几内亚藻(占总数17.57%)。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位池理化因子中对水色的主要影响因素:17:30PH值、养殖生物量、17:30NH3-N、17:30 透明度、水交换量。 对体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6:30溶解氧、水交换量、17:30水色、饲料投喂量、盐度、17:30透明度、17:30水温、6:30NH3-N。 对对虾本身生物学形状对体重的影响研究表明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下缘刺数目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428**)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头胸甲长(0.290**)和胸宽(0.245**),额剑下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070*)较小;胸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0.7923),但它与额剑上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主要通过其他性状间接影响活体重,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
Resumo:
了解三江源人工草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t ecosystem CO_2 exchange, NEE)的季节变化规律和主要生物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认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生态价值、功能,以及对三江源区的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于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对位于青海腹地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的NEE及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观测,阐明NEE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三江源区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日最大吸收量为2.38gC•m~(-2)•d~(-1),出现在7月30日.日间最大吸收率和最大排放率都出现在8月,分别为-6.82和2.95/μmol CO_2•m~(-2)•s~(-1).在生长季,白天的NE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变化控制, 同时又与叶面积指数和群落多样性交互作用,共同调节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的强度.最大光合同化速率为2.46~10.39μmol CO_2•m~(-2)•s~(-1),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为0.013~0.070μmol CO_2•μmol~(-1)PAR.在碳交换日过程中,NEE并不完全随着PAR的增加而增大,当PAR超过某一值(>1200μmol•m~(-2)•s~(-1))时,NEE随PAR的增加而降低.受温度的影响,生长季的生态系统的呼吸商Q10(1.8)小于非生长季节的(2.6).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温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叶面积指数的显著影响.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并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碳获取.三江源区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较强的碳汇,为-49.35gC•m~(-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