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resultados para isótopo 13C
Resumo:
本文对256株胶州湾海洋链霉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并选取10株典型菌株进行化学筛选,获得2株有研究价值的菌株。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得纯化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结构解析。通过与其他5株活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并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两株菌的分类地位。 采用液体扩散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八叠球菌、隐球菌、白色念珠菌、Mucor miehei (TÜ 284)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 (TÜ57) 8株受试菌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结果22%的菌株显示出对至少一种受试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Æ ³ 8 mm)。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抑菌活性特点,选择M024、M028、M042、M083、M086、M095、M097、M124、M134和M226 10株链霉菌进行化学筛选。考察了8种培养基和4种培养条件,结果发现菌株M095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6.5、28℃和95 r/min条件下,菌株M097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7.8、 28℃、95 r/min(条件Ⅰ)和M2+培养基、pH 7.8、 35℃、110 r/min(条件Ⅱ)条件下,可供进一步研究。 对菌株M095(24 L规模)和M097(Ⅰ为30 L规模,Ⅱ为14 L规模)进行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柱层析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ESI-MS、E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解析,鉴定出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发现菌株M095产生一抑菌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全霉素,首次证实该全霉素具有抑制丝状真菌的作用;菌株M097主要产生10个化合物,其中8个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另外两个化合物中,Aloesaponaria Ⅱ为首次从微生物野生菌株(wild strain)中获得,化合物Cui D为一新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 经分子鉴定,初步认为本实验分离的7株活性海洋链霉菌分属于4个链霉菌类群,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认为菌株M095可能为灰色链霉菌的变种,M097可能为球孢类群中的一个新种。
Resumo:
利用取自热带太平洋边缘的5个柱状岩芯Ph05-5、WP3、MD2908、Z14-6和WP7,通过对其微体古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成分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分别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群落特征、碳酸盐旋回、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古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演化以及高分辨率东亚夏季风指标,并探讨了碳酸盐旋回、古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演化、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控制机制,以及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在热带太平洋边缘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控制机制。 西菲律宾海Ph05-5岩芯和台湾东南部WP3岩芯中CaCO3和钙质超微化石碳酸盐溶解指数、初级生产力指标的变化显示约190 kyr BP以来CaCO3含量整体上都表现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太平洋型”旋回特征,但菲律宾以东海区在末次冰期(MIS 4~2期)内部又显示出间冰段含量高、冰段含量低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碳酸盐旋回的主要控制因素在菲律宾以东海区是碳酸盐溶解作用,而台湾东南海区则是初级生产力变化引起的钙质生物输入量的波动。 西菲律宾海Ph05-5岩芯中190 kyr BP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δ18O值在末次间冰期(MIS 5e)和全新世明显低于末次冰期(MIS 5d~2)和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超微化石δ18O值与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值都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超微化石的δ18O平均值重于表层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odes rubber,轻于中层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超微化石δ13C值变化与其绝对丰度变化表明西菲律宾海区大约在MIS 6和MIS 5e期,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相当稳定且显著低于其它各时期;约从MIS 5d期开始表层初级生产力显著上升,并一直持续到末次冰期;在MIS1、2期,表层初级生产力有所下降,但仍高于MIS 6和MIS 5e期。 Ph05-5岩芯中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和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北缘约190 kyr BP 以来,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冰期(MIS 6期和5d~2期)浅,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深,MIS5e期是最近两个冰期旋回中营养跃层和温跃层深度最深的时期。F. profunda百分含量初级生产力转换方程计算结果和与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的变化显示冰期初级生产力高,间冰期和全新世初级生产力低, MIS5e期初级生产力最低。此外,Δδ13C C. wullerstorf-coccolith和Δδ13C C. wullerstorf-N. dutertrei差值的变化也说明190 kyr BP以来冰期表层输出生产力高于间冰期,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MIS5e期为生产力输出的最低值期。上层海水结构和生产力的上述变化特征与现代La Niňa事件爆发时的海洋环境相当类似,该海区MIS5e期可能是La Niňa事件频繁爆发的一段时期,可以与现代La Niňa现象类比。同时,根据Wyrtki提出的信风张弛理论推测MIS5e期,由于La Niňa事件的频繁爆发黑潮主流应该是增强的。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WP7岩芯中250 kyr BP以来的初级生产力在间冰期明显低于冰期,间冰期生产力相对稳定,冰期(MIS6,4和2)生产力升降幅度较大;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冰消期内生产力的降低是相对缓慢的,而间冰期向冰期过渡时生产力的增加是迅速的。初级生产力指标的交叉频谱分析显示出偏心率、斜率、岁差(半岁差)、30kyr和50kyr周期。说明暖池区晚第四纪以来古生产力变动除了受全球冰量变动控制以外,低纬区的岁差驱动也是主要控制因子。约250 kyr BP以来古生产力的变化与Vostok冰心的CO2记录在30kyr周期上高度相关,低CO2值与高生产力相对应,印证了大洋初级生产力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的“吸收者”的角色,30kyr周期是赤道太平洋地区生物生产力ENSO式变化特征的体现,这也证明了低纬地区生物泵在控制大气CO2浓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岁差周期段,底栖有孔虫U+B含量和N. dutertrei δ13C代表的生产力变动领先于有孔虫δ18O代表的冰体积变化约2.6~7kyr(0.5kyr,2.6 kyr,4.2 kyr, 7kyr),表明在千年时间尺度上日射是该区生产力变化的直接驱动力,两极冰体积变化(δ18O)没有明显的影响低纬气候波动。 对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区WP7、Ph05-5、WP3和Z14-6四个岩芯中晚第四纪以来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表明,F. profunda百分含量分布并非简单受水深控制,而是由海水上层复杂的生态因素所决定;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曲线与浮游有孔虫N. dutertrei氧同位素曲线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N. dutertrei 氧同位素越轻,对应的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越高;冲绳海槽中部的Z14-6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的主控因子是黑潮流的强弱变化;WP7和Ph05-5两个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与低纬地区暖池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6800 yr BP以来台湾东北部MD2908岩芯中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与太阳黑子数量呈明显的反相关关系,而且3700 yrBP以来更为明显。由于F.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与该地区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量密切相关,所以推测6800 yr BP以来东亚夏季风受太阳活动影响,其中的纽带是IZCT的纬向位置变动。
Resumo:
海洋生物具有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其中红藻门松节藻科海藻卤代次生代谢产物以其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引起了天然产物化学家的重视。 本论文对海洋红藻多管藻和松节藻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利用各种色谱学方法 (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 和现代波谱学技术 (IR、UV、EI-MS、FAB-MS、HR-ESI-MS、CD、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等),共分离鉴定了100个化合物,发现25个新化合物。 从多管藻中分离鉴定38个化合物 (24个溴酚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 (均为溴酚化合物),包括1个菲并呋喃结构溴酚 (P1), 2个二氢菲结构溴酚 (P2, P3),1个含 5,7-dihydrodibenzo[c,e]oxepine 结构溴酚 (P4)和3个简单溴酚 (P5, P6, P7)。P1 (urceolatin) 属首例报道的具有菲并呋喃结构的天然产物,从该种中分离的化合物P12 和 P13 可能是其生源合成的前体。P2和P3为第二例报道的具有二氢菲结构的溴酚化合物。 从松节藻中分离并鉴定了62 个化合物,其中18 个为溴酚类新化合物,44 个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具有多变的取代基团,包括2 个脲基吡咯烷酮溴酚化合物 (R1, R2), 4 个γ-脲基丁酸溴酚化合物 (R3-R6),5 个酰胺溴酚化合物 (R7, R8, R9, R13, R14),1 个溴酚砜化合物 (R12), 1 个Xanthene 溴酚化合物 (R10)和5 个简单溴酚化合物 (R11, R15, R16, R17, R18)。R1、R2 是首例报道的含有脲基吡咯烷酮片段的天然产物,R10 为首次报道的溴代Xanthene 类天然产物。 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清除DPPH 和ABTS两种自由基活性的筛选。结果发现溴酚类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R3 的IC50 仅为3.3 μM, 其活性强度约为阳性对照BHT (IC50 为82.1 μM) 的24倍。另外,溴酚类天然产物对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R2 的TEAC(Trolox efficency activity capacity)值为5.2 mM,约为阳性对照 (ascorbic acid, 1.02 mM) 的 5 倍。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稠环分子、多羟基和邻位甲氧基等结构特点能有效增强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特殊取代基如脲基、吡咯烷酮等含有氮原子的基团,能有效增强ABTS 自由基清除活性,多羟基、溴代等结构特点也使其活性有所增强。 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海藻卤代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为多管藻和松节藻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sumo:
研究海洋沉积有机物的早期成岩过程是海洋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全球碳循环不可缺少的核心课题。本文通过模拟有机物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降解实验,研究了海洋藻类有机物在富含粘土沉积物中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及有机物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的变化。通过为期245天的培养实验,我们分析测定了总有机碳(TOC)、脂肪酸、长链烷烃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总有机碳和单一脂肪酸化合物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粘土、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微生物活动,化合物分子结构、有机物来源等是影响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因素。藻类有机物在富含粘土沉积物中的降解是一个快速过程,其降解速率可以用简单的早期成岩公式(-dGt / dt = ∑kiGi)很好的描述。应用该模型计算了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的降解速率常数。其中脂肪酸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011-0.119 d-1,低于已报道的用未添加粘土的海洋沉积物培养实验得到的速率常数值。该研究实验显示,粘土对沉积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对有机物的降解过程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长链烷烃的降解速率常数比脂肪酸稍高,为0.013-0.158 d-1,该值与已报道的经水体降解后沉降到海洋沉积物中残余长链烷烃的降解速率常数相当。TOC,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的降解在氧化环境下比在还原环境下快。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的降解不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分子结构特征也是很重要的控制因素。脂肪酸化合物双键数目越多,降解的越快;长链烷烃的碳链越短,降解越快。沉积有机物的早期成岩过程对总有机碳及不同化合物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具有不同的影响。在245天的培养实验过程中,总有机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有所降低,但变化范围不大且受环境影响较小。而几种主要脂肪酸的δ13C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14:0和16:1的δ13C值降低,18:1的δ13C值升高,而16:0和20:5的δ13C值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在利用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碳稳定同位素研究有机物来源及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时,应考虑到早期成岩作用对其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Resumo: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真菌因其代谢可以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近来已经有许多关于海洋生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次生代谢的报道,为寻找发现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对一株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和一株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 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系从青岛近海采集的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e Grev中分离得到。红树林内生真菌Fs系从采自中国南海红树林植物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中分离得到。对这两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发酵培养,对真菌培养物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用甲醇和乙酸乙脂进行提取。将提取液经减压蒸干后经HPLC检测,两部分基本相同,合并进行化学分离。 对发酵提取物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重结晶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EI-MS、FAB-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HMBC等),结合甲醇解等化学转化方法鉴定了其中4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Chaetomium sp分离鉴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EN1 (命名为Chaetopyranin)、EN2 (命名为Chaetofuranin)。从Fs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Fs1。 对大部分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化合物EN1对3株细胞系SMMC-7721, HMEC和A-549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8.5, 15.4, 39.1 μg/mL。同时一些已知化合物特别是苯甲醛类衍生物对A-549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这些在以前文献中未见报道。
Resumo:
本文采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分析法,进行了29个调查站的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水的混合强度是决定#delta#~13C-DIC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表层海水中,海-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delta#~13C-DIC影响较大;在中、底层海水,特别是底层海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对#delta#~13C-DIC影响较大。
Resumo: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PTPs)家族中的一个经典的非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是目前公认的一个新颖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靶点。寻找PTP1B的高活性抑制剂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双-(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烷(BDDPM)是从松节藻醇提物中分离鉴定出的溴酚类化合物,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它具有极强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IC50=2.4μmol/L)。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模型(STZ-DM)对富含BDDPM的松节藻醇提物进行动物实验,发现中、高剂量组同样表现出惊人的活性,降糖效果优于阳性对照临床药物文迪雅,并呈剂量依赖性。于是拟采用STZ-DM大鼠模型对单一组分BDDPM进行药理、药效学等体内降糖活性研究,但体内动物实验需要30g以上BDDPM,所以首先要解决药源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天然海藻提取分离和化学合成两种途径来解决BDDPM制备的问题。 首先本文尝试从松节藻中提取分离BDDPM的制备方法。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和重结晶等纯化手段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BDDPM,并借助IR,MS和NMR等技术确定了其化学结构。最终从常温风干的50kg松节藻干样品中分离得到7.8g BDDPM。由于松节藻藻体构成复杂,给分离纯化BDDPM带来极大困难,致使分离纯化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并且原材料松节藻的采集也易受季节和原料短缺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从天然海藻中分离纯化的方法不适宜用于BDDPM的制备。 本文的重点是对BDDPM(4e)的化学合成途径进行研究。本文通过5步合成法(Friedel-Craftz酰基化反应、苯环逐级溴代、羰基还原、羟基脱保护)成功地合成了BDDPM,合成总产率为23.6%。同时本文采用上述合成路线获得了四个系列共计20个溴酚系列衍生物(4e为目标产物BDDPM,其余19个为溴酚系列衍生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合成的20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MSEI和IR进行了结构鉴定。合成的20个化合物在体外活性筛选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合成的目标产物4e具有与天然分离纯化获得的BDDPM同等效率的PTP1B抑制作用。 另外,通过比较四个系列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间的差异,对此类溴酚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羰基官能团的存在会明显降低此类化合物的PTP1B抑制率;2.化合物中的羟基官能团被甲氧基保护后,PTP1B抑制活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3.化合物苯环上溴原子取代基数目增多时,其PTP1B抑制率也会随之增强。但是,筛选结果中也有少部分化合物的PTP1B抑制作用与上述规则相违背。因此,本文总结的初步构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加以验证。 最后本文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经过5步反应成功地制备出了30g BDDPM,为后续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Resumo:
海洋微生物拥有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途径,其中海洋生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日益受到天然产物化学界的重视。本论文以菌丝体生物量、发酵产物重量、抗菌与细胞毒活性、薄层色谱分析结果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等为评价依据对采自青岛沿海的13株海藻内生真菌在四种液体培养基上的静置发酵产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中选择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EN-13(分离自褐藻囊藻Colpomenia sinuosa)和杂色曲霉A. versicolor EN-7(分离自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两株真菌进行了30升规模发酵(分别采用GPYM培养基和PDB培养)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对分离得到的大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 发酵提取物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EI-MS、FAB-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等)并结合化学方法从两种菌株发酵提取物中鉴定了5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菌株A. niger EN-13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发现9个新化合物,包括2个鞘酯类化合物(AN-1~2)、3个萘并-γ-吡喃酮类化合物(AN-3~5)、3个苯乙基取代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AN-17, AN-19~20)和1个甾体Diels-Alder加成产物(AN-21),另有1个新的天然环二肽(AN-27)被分离鉴定;从菌株A. versicolor EN-7分离鉴定了24个化合物,发现2个新化合物,为蒽醌AV-12与AV-17,另外,从前一菌株(A. niger EN-13)中鉴定的2个新鞘酯类化合物(AN-1~2)在A. versicolor EN-7中也被再次分离到。 对大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化合物AN-1、AN-5和AN-20具有弱或中等强度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活性,AN-4、AN-5、AN-21显示了弱或中等强度的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活性,AV-12、AV-17显示了弱的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活性。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筛选中,AN-5显示了中等强度的活性,其EC50为109.3 mM,与阳性对照BHT相近(EC50为81.8 mM)。其它部分已知化合物在抗菌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筛选中也显示了弱或中等强度的活性。在针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中,所测样品均未显示显著活性。
Resumo:
植物有机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受植物生长期间气候环境因子的影响,包含了大量的环境信息。要真正理解植物体同位素组成所包含的环境信息首先要研究植物体同位素组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2002年和2003年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门源县境内隶属于19科41属51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研究高寒草甸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年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影响δ~(13)C值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所测植物的δ~(13)C值分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29.2‰~-24.9‰之间,平均值为-26.9‰,说明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均通过C3途径实现,这可能与该研究区较低温度有关。研究发现一年生植物δ~(13)C值明显低于多年生植物,而且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δ~(13)C值之间的差异在2002年(t=-3.031,P〈0.01)和2003年(t=-3.567,P〈0.001)均能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多年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能更好的适应该地区寒冷干燥的低温环境。两年间植物δ~(13)C值有明显不同,2003年显著低于2002年(t=6.786,P〈0.001)。通过分析两年间环境因子的变化认为植物叶片δ~(13)C值的年间变化主要是由于降水的变化引起的,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植物种δ~(13)C值年间变化差别很大,反应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在植被恢复中应选用植物δ~(13)C值随环境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的物种,因为此类物种能够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应该地区环境的变化。
Resumo:
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75% ethanol extract of Nitraria tangutorum seed.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1H NMR,13C NMR and ESI-MS and comparison with literature,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daucosterol(1),4-hydroxypipecolic acid(2),quercetin(3),allantoin(4),1,2,3,4-tetrahydro-1-methyl-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5) and L-tyrosine(6).Compounds 1,2,3,5 and 6 were isolated from Nitraria tangtorum for the first time.
Resumo:
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反相硅胶RP-18分离及纯化技术,从辐状肋柱花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得到7个水溶性成分,经^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异荭草苷、芒果苷、Swertipunicoside、当药醇苷、异牡荆苷、当药黄素、和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除异荭草苷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Resumo:
根据笔者实测的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00余种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及参阅已经发表过的国内外不同地区的C4植物名录,整理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 500余种植物中的C4植物.得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共有9科32属的52种植物属于C4植物,禾本科(Gramineae)18属24种,藜科(Chenopodiaceae)9属20种,苋科(Amaranthaceae)1属4种,菊科(Compositae)2属3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各1属1种.同时归纳了52种C4植物的生活型以及地理分布区.
Resumo:
Stable carbon isotopes of organic matter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0~5 cm, 5~15 cm, 15~25 cm, 25~35 cm, 35~50 cm, 50~65 cm)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Haibei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δ13C valu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δ13C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0~5 cm layer showed the lowest value, -25.09‰; while 50~65 cm soil layer possessed the lowerδ13C value, -13.87‰. Based on mass balance model of stable isotopes,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C4 carbon source te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dicated that alpine meadow might have undergone a successive process from C4-dominated community to C3-dominated one. However, changing δ13C values in atmospheric CO2 overtime and different process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formation (or eluviation) might somewhat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δ13C values. In this case, mass balance model would underestimate C3 community and overestimate C4 community.
Resumo: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玛多县境内高寒地区20个科、38个属、62种植物叶片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来确定植物群落的光合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62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介于-28.6‰和-25.2‰之间,说明这62种植物均属于C3植物,没有C4植物或CAM植物.植物这种光合型的分布与该研究区的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低温是该区没有C4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同时光合型的分布也反映了植物对独特地理环境的适应.
Resumo:
Using the measurement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s in leaves as a tool to investigate photosyn-thetic pathway of 102 plant species grown at an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at the foot of the Qilian Mountain, Qinghai,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δ~(3)C values of plants have a narrow range from -28.24‰ to -24.84‰, which means that none of the species examined belongs to C_4 and crassulaceous acid metabolism (CAM) photosynthetic pathway and all of these species perform photosynthesis through the C_3 pathway. This is likely due to a long-term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s at the alpine meadow 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