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resultados para NA2O-B2O3-P2O5
Resumo:
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重要过程,与许多火成岩石的形成密切相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采用实验手段研究岩浆的形成、演化一直受到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0.5-2.0GPa、650-750℃和一定水含量条件下,以东准噶尔花岗闪长岩为初始物,进行了花岗闪长质岩浆结晶作用的实验研究。其结果可为东准噶尔地区A型花岗岩的成因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通过对实验产物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获得以下主要认识: (1)熔体的含水量对矿物开始结晶的温度和晶出矿物的形状、颗粒大小有重要影响。相同时间内熔体含水量高时结晶出的矿物自形程度更好、粒度增大;随着熔体含水量的增加,斜长石的液相线温度降低;保持熔体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压力的增加斜长石从熔体中结晶的温度降低。 (2)在压力为0.5GPa、熔体水饱和的条件下,花岗闪长质熔体中斜长石在675℃时开始结晶。结晶的斜长石与原岩的斜长石相比,其成分相对富钠长石而贫钙长石。在温度和熔体水含量一定的条件下,从花岗闪长质熔体中晶出的斜长石随着压力的增加,其钙长石组分增加。 (3)实验产物中的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类,具体以普通角闪石为主。与初始花岗闪长岩的角闪石相比,实验产物的角闪石SiO2含量低,Fe3+很少。结晶形成的黑云母为铁叶云母,在2.0GPa压力时没有黑云母晶出而出现多硅白云母。 (4)花岗闪长质熔体发生矿物结晶后的残余熔体的成分受温度、压力和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残余熔体中SiO2含量随着矿物从熔体中结晶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无斜长石结晶的情况相比,有斜长石结晶时残余熔体的SiO2含量要高。在Na2O+K2O-CaO、FeO/(FeO+MgO)分别与SiO2的协变图中,残余熔体成分均落入A型花岗岩区,反映了它们与A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组成上的近似。因此,本文的实验证明,东准噶尔地区的A型花岗岩浆可以通过花岗闪长质岩浆发生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Resumo:
稀土元素成矿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稀土在中元古代具有大规模暴发性成矿特征。云南武定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为昆阳群因民组出现稀土富集成矿的典型代表。本论文选择迤纳厂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矿床不同类型岩(矿)石和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富稀土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稀土元素成矿时代,揭示昆阳裂谷初期因民组稀土元素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迤纳厂矿床产于昆阳裂谷初期形成的禄丰一武定火山断陷盆地中。早中元古界昆阳群分布于绿汁江岩石圈断裂和小江一易门断裂的夹持地带,呈狭长状展布。迤纳厂矿床赋矿地层为昆阳群因民组上段的硅质白云岩和碱性火山岩(粗面安山岩)。矿体产出形态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均显示矿体与赋矿地层同沉积特征;出现独立矿物氟碳饰矿、独居石及褐帘石,磷灰石、萤石、菱铁矿等矿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稀土,沿矿体走向和垂向稀土元素变化不大。2、矿体顶、底板围岩(石榴石黑云母片岩、钠长黑云母片岩等)的原岩为碱性火山岩(粗面安山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Cs、Rb、K、LRE日及贫Zr、Sr、Ti、Hf、HEE,为早元古代末期一中元古代早期交代富集地慢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碱性火山岩。矿石稀土总量高(645-4443)×10-6,强烈富集轻稀土((La/Tb)N=17.3-81.1),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矿区正常沉积的硅质白云岩和后期侵入的钠长石英斑岩及火山角砾岩,而与矿体顶、底板碱性火山岩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基本一致,暗示稀土成矿物质来源与碱性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3、矿石中微量元素组合及变化特征与现代海底正在喷出的热液和热液沉积物中元素组合有较大的可比性,明显不同与火成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的特征元素组合;在微量元素判别图解(Al-Fe-Mn、Fe/Ti-Al/(Al+Fe+Mn)、U-Th、Y-P2O5等)中,逸纳厂矿石均投影在热水沉积区,矿石的Y/Ho值与黑烟囱值接近,表明成矿流体为高温、还原性质,稀土成矿可能以热水沉积作用方式为主;4、对矿石中主要矿物萤石、菱铁矿、磁铁矿、石英、方解石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矿石沉积时不同矿物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主要受成矿流体中稀土分布特征制约。而后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其稀土元素分布主要受矿物晶体结构控制。同期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块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轻重稀土分异变小,稀土总量增加,条带状矿石中稀土含量最高;矿石黄铜矿6345值变化在一任3%0到2g%。范围,显示慢源硫特征;菱铁矿6r3C(8%-9.1%)、δ18O(-11.17%-15.37)‰指示成矿流体具岩浆来源和有机质的脱梭酸分解作用参与;成矿流体中稀土元素可能主要以(RE(CO3)3F)4-、(既(CO3)3F2)、(RE(F,Cl万等形式迁移,当温度降低时沉淀出氟碳饰矿等稀土矿物;5、矿石和萤石单矿物 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621士110Ma和15:38士43Ma,与矿区碱性火山岩错石的U-Pb年龄1676Ma、因民组顶部石英正长斑岩的错石U-P1。年龄1685Ma基本一致,也与因民组地层年龄1765M。较为接近,反映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期和中元古代早期:这一时间也与一早元古代晚期一中元古代早期昆阳裂谷初始裂陷阶段,大量来自于地幔的碱性火山岩喷发事件相吻合。矿石。Nd(t):-2.87-3.60,萤石单矿物εNd(t):-3.93-5.90,变化范围较窄并全为负值,接近0,指示源区为富集地幔。同时结合矿床形成的构造一地质环境及矿体产出的地质形态,认为逛纳厂稀土铁铜矿床可能是在昆阳裂谷初期,在碱性火山岩浆喷发的间歇期,来自地幔富稀土、挥发份的成矿流体由火山喷流一同生沉积方式形成的矿床。6、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出现的稀土富集、成矿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REE-Fe-Nb超大型矿一床和澳大利亚的olympic Dam Cu-U-Au-Ag-REE超大型矿床,在成矿时代、产出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体现成矿受控于中元古代1.5Ga超大陆聚合前或随后裂解初始阶段伴随的非造山型碱性岩浆或热液作用,稀土来源于超大陆拼合前因板块俯冲交代而形成的富集地幔。
Resumo:
矿化剂在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矿化剂地球化学行为直接影响成矿元素的富集成矿,不同的矿化剂元素可能对金属成矿具有一定的专属性。本文以著名的江西德兴铜厂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和大吉山钨矿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F、Cl与W、Cu成矿的关系。主要的认识如下:(1)F在花岗质岩浆中,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密度、固液相线温度、改变熔体结构,而Cl对熔体结构没有多大的影响。F在流体一花岗质熔体相间,绝大多数配分系数小于1.0,趋向于熔体相中配分,DF随体系中F浓度的升高而增加。Cl在流体一花岗质熔体相间的配分系数均大于1.0,且Dc1 随体系中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Cl强烈地趋向富集于流体相中。(2)Cu在流体一花岗质熔体作用过程中,铜总趋向于流体相中分布(DCu都大于1)。特别是在富Cl流体中Cu浓度较高,说明在富含Cl的热液流体能够从共存的熔体中活化迁移出大量的 Cu,S的加入DCu有降低的趋势。钨趋向于熔体相中富集,其配分系数大多小于1.0。(3)德兴铜厂花岗闪长斑岩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属I型花岗岩类,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岩浆来源于深部,在结晶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围岩物质的混染,这种高铜含量围岩的混染使成矿物质在岩浆中得到富集,有利于铜的活化、迁移。在铜厂岩体不同的蚀变带中,SiO2、K2O、Cu、Mo等从新鲜斑岩甚至弱蚀变带中带出,而在强蚀变带强烈富集,Cl同样有在强蚀变岩石中富集的趋势;而Na2O、Fe从斑岩体中带出,进入流体相中,流体中大量Fe的存在,有利于铜的沉淀、富集成矿。(4)德兴铜厂斑岩体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发生了流体一熔体作用,分异出来的流体是一种相对富氯的流体,同时成矿流体的流向是从岩体中心向接触带方向流动。(5)大吉山花岗岩具有高SiO2、A/CNK值,显示过铝质特点。黑云母花岗岩是壳源花岗岩但又受到慢源岩浆或慢源流体的影响。随着花岗岩的演化(从I→II→III)SiO2、K2O+Na2O逐渐增加,ΣFe、Al2O3、CaO、F含量降低,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矿化剂(F)和沉淀剂(Fe、Ca)。Eu负异常从I至III阶段花岗岩逐渐加强,表明该岩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6)大吉山花岗岩类稀土元素具有“四重效应”配分的特点以及微量元素对玲Rb、Y/Ho、Zr/Hf以及Nb/Ta发生明显分异,暗示在花岗岩岩浆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流体一熔体作用,同时分异出大量富含F、W等矿化剂元素和成矿元素的热液流体,致使钨矿的形成。大吉山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年龄大约在155 Ma。(7)通过对成矿流体和花岗质岩石黑云母、白云母中卤素相对逸度的研究(log(H2O/fHCl)fluid、log(fHF/fHCl)fluid)发现,铜厂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体系是相对富氯体系,而大吉山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体系相对富氟,同时氟可能主要迁移W、Sn、Nb、Ta等金属元素。(8)结合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铜主要以C1的络合物形式存在和迁移,迁移形式主要是CuCl0、CuCl2等。石英脉型钨矿床中,钨主要以钨酸、钨酸盐及其离解形式存在和迁移,如WO42-、HWO4-、NaHWO4、Naw伍.等;在高度富氟的成矿流体中,钨的氟氧络合物(如WO3F-,WO2F42-等)对钨迁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矿化剂类型具有一定的成矿专属性,热液铜矿床主要与Cl、S有 关,而热液钨矿床大多与F有关。
Resumo: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套由硅质岩、泥质岩/页岩或板岩、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组成的沉积建造,并以富含有机质和菌藻微生物等为特征,沉积厚度较大,岩石类型以硅岩为主,称之为“硅岩建造”。硅岩建造中的硅质岩不仅是许多重要矿种(如金、硒、铀、钒、磷、锰、铂族元素、重晶石和黄铁矿等)的赋存层和含矿岩系的重要岩类,而且由于它形成于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下,能够反映出某些沉积相带特殊的地质背景,另外,硅质岩本身就是一种生物岩,对探讨生物成岩、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所以对硅岩建造及其内硅质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本论文选择扬子地块周边寒武系(南秦岭紫阳硒富集区)、二叠系(湖北恩施双河渔塘坝硒矿床)富硒硅岩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等方法从含硒规律、岩石成因、沉积环境、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分别对对两个不同时代或不同层位的富硒硅岩建造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并从矿物学、包裹体成分及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对渔塘坝硒矿床的成因作了探讨。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渔塘坝硒矿区和紫阳硒富集区富硒硅岩建造岩石以硅质岩为主,硅质岩中5102含量范围分别为64.2%-95.84%和63.62%-95.24%。同时包括部分碳质硅质岩丫碳质页岩 和碳、硅板岩及含腐泥层的石煤;渔塘坝硒矿床硅质岩中Se含量大于80ug/g的样品均采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的硅质岩段内,紫阳下寒武统硒富集体中硅质岩中硒的含量最高(可达278ppm)。2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中均含有较高的Cu,Ni、V、As、Sb、Cr,且U/Th>1。在U-Th、Zr-Cr和P2O5-Y相关图以及Fe-Mn-(Cu+Co+Ni)三角图上,两研究区内硅质岩样品点均落于热水沉积区。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的REE总量较低,平均为38.9×10-6,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REE总量除个别较高(达110×10-6以上)外,总体也较低(12.0-37.6)×l0-6;另外,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看,两地区硅质岩均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且Eu从无明显Eu异常到出现正Eu异常。都反映出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特征。从si和O同位素组成来看,两个地区硅质岩的δ3051和δ18O值也总体位于热水成因硅质岩区域内。根据隧石一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算得知,两研究区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分别为46℃-72℃和78.6℃-126.20℃。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均来自热水沉积作用。另外,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中Cr含量较高,且存在腕足类生物化石;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中Ba及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存在叶琳生物标志化合物。结合两地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渔塘坝地区δ13c为正值,可能和上扬子区早、晚二叠世之间多期次喷发的火山活动,造成地球史上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有关;紫阳地区δ13C为负值,说明碳同位素来源于沉积有机物质),暗示两地区硅质岩的成因可能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且在成岩过程中有部分生物的参与。3渔塘坝赋矿硅质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高的负值,表明矿床形成于缺氧的海盆内:紫阳硒富集区形成黄铁矿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4系统研究了渔塘坝硒矿区硒的矿物学,显示硒以自然硒、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及有机吸附四种形式赋存于矿床中。废弃石煤堆中的自然硒矿物,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干预的结果,并非石煤的缓慢自燃的结果。5对研究区成矿流体中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两地区的流体包裹体以原生包裹体为主,数量较多且形态复杂;研究区(渔塘坝硒矿和紫阳硒富集区)成矿流体处于中一低温( 190-250)℃和(120-155)℃条件。渔塘坝硒矿区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内的流体盐度分别为(5.9-10.l)B%和(3.9-4.5)WB%,紫阳硒富集区流体盐度为(1.2-2.8)WB%,后者流体盐度明显低于前者。流体密度经计算分别为0.79-0.79/cm3和0.69-0.969/cm3。重点对渔塘坝硒矿区的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进行了拉曼光谱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包裹体成分以H2O和N2为主,含少量 CH4、C2H4、C2H6、C3H5、C4H6、C4H4和C6H6等成分,说明成矿溶液介质主要为具有还原性质的水溶液,其成矿条件具还原性的特点。6渔塘坝硒矿区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即富硒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90-250)℃、压力平均为60Mpa。成矿早期02、eZ相对较低,乃较高,且fS2/fSe2>l,有利于硫化物沉淀在成矿主阶段,随着硫化物的沉淀,fS2和fSe2相应增大,且fO2较高。高的fO2阻止了硒进入硫化物,而有利于硒化物的形成。 7系统研究了富硒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特征,认为渔塘坝硒矿床中富硒硅质岩主要形成于浅海滞留的盆地沉积环境,紫阳下寒武统硅质岩沉积环境属于深水滞留沉积环境;渔塘坝硒矿床主要形成于拉张的断陷盆地中,紫阳硒富集体则形成于拉张的裂谷环境。
Resumo:
A series of MCM-22/ZSM-35 composites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N-2 adsorption and NH3-TPD techniques. Pulse and continuous flow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se composites in aromatization of olefin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MCM-22/ZSM-35 composites could be rapidly crystallized at 174 degrees C with an optimal gel composition of SiO2/Al2O3=25, Na2O/SiO2=0.11, HMI/SiO2=0.35, and H2O/SiO2=45 (molar ratio), of which the weight ratio of ZSM-35 zeolite in the composite relied on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The coexistence of MCM-22 and ZSM-35 in the composite (MCM-22/ZSM-35=45/55 wt/wt) was observed to exert a notabl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aromatization ability for butene conversion and FCC gasoline updating, possibly due to the intergrowth of some MCM-22 and ZSM-35 la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