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resultados para Enfants de 2 à 11 an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_(350))与伯胺N_(1923)的正庚烷溶液在(Na,H)Cl介质中对Zn(Ⅱ)的协同萃取。用等摩尔系列法和斜率法以及IR和~1H NMR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PNH_3Cl)_(3/2)·ZnCl_2·P_(350),协萃反应平衡常数1gK_(BC)=2.10,协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1gβ=0.46,计算了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函数,还从萃取剂的结构探讨了中性磷酸酯在协萃过程中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对CaS:Ce~(3+)磷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CaS:Ce~(3+)的发光强度随Ce~(3+)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最佳浓度为1.001×10~(-3)mol。对应于新的单一热释发光峰(426K)的陷阱参数为,陷阱深度E=1.01eV,逃逸频率因素S=1.2×10~(11)s~(-1),磷光体的热释发光满足二级动力学过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相转换法制备了平均孔径小1μm 的新型含酞侧基可溶性聚芳醚酮(PEK-C)微孔滤膜,讨论了膜液组分、添加剂含量、凝固浴温度等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该膜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从化学传感器与催化之关连的角度论述了两学科共通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诸如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与反应行为,贵金属添加剂的作用,固体表面的改性及精细结构的控制等。前言众所周知,所谓化学传感器就是检知化学成分并获得电信号或光信号的装置。这里,化学传感器必须具备两项功能:一是对化学成分存在与否的检知功能(receptor),二是检知后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功能(transducer)。这其中利用了很多化学现象与材料物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用脉冲衰减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测量了六种不同稀土离子浓度的Sm_xLa_(1-x)P_5O_4晶体的~4G_(5/2)→~6H_J(J=5/2,7/2,9/2,11/2)四个能级和七种不同稀土离子浓度的Dy_xY_(1-x)P_5O_(14)晶体的~4F_(9/2)→~6H_J(J=15/2,13/2,11/2,9/2)四个能级的荧光寿命和荧光强度。结果指出,在这类晶体中,Sm~(3+)和Dy~(3+)的荧光寿命随着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变短,存在着严重的荧光浓度猝灭现象。最后还讨论了浓度与寿命,寿命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Stokes drift is the main source of vertical vorticity in the ocean mixed layer. In the ways of Coriolis - Stokes forcing and Langmuir circulations, Stokes drift can substantially affect the whole mixed layer. A modified Mellor-Yamada 2.5 level turbulence closure model is used to parameterize its effect on upper ocean mixing conventionally.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ing surface heating with wave breaking, Stokes drift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ocean mixed layer, especially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As expected, Stokes drift elevates both the dissipation rate and the turbulence energy in the upper ocean mixing. Also,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heating, wave breaking and wind speed on Stokes drift is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to assessing the Stokes drift into ocean mixed layer studying. The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are supporting numerical experiments quantitatively.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与时空分布的特点,对于了解该湾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历史变化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2004年每月一次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查发现浮游植物共142种,分属于6门53属,其中硅藻门40属113种,占总物种数的79.6%;甲藻门10属24种,占总物种数的16.9%;其它为金藻门1属2种,裸藻1属1种,绿藻1属2种。浮游植物丰度周年波动范围为11.12-14602.39×104cells/m3,全年平均为1857.55×104cells/m3。全年丰度最高的藻为环纹劳德藻(Lauderia annulata),出现在2月份,而全年的丰度最高值也出现在2月份。在胶州湾中,硅藻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97.44%,最高为99.95%,最低为82.55%。浮游植物的丰度的周年变化: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2月份和10月份,是典型的温带海域双高峰的分布形式。 胶州湾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分析,采用Kikvidze等(2002)提出的确定优势种数量的计算方法,再依据各物种的优势度排序最终确定优势种。其中在多样性最低的6月和10月,优势种数目均为1种,分别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而在多样性指数较低的1月、2月,优势种数目分别为2和3;而在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5月、7月、11月,由于分布相对比较分散,所以优势种数量较多。这说明这个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分析时确定优势种的目标。优势种出现频率较多的种类为中肋骨条藻(1、3、4、5、8、10、11、12月)、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7、8、9、11、12月)、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2、3、5、7月)、加拉星杆藻(Asteronella kariana)(1、2、3、5月)、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5、11、12月)、扭鞘藻(Streptothece thamesis)(7、8、9月)、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cs)(4、5、7月)、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5、11、12月),对这些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 对2004年胶州湾的浮游植物数据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后,发现可以将胶州湾划分为三个海区:湾南与湾外海区、湾中西部海区、湾东海区。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异毛虫科(Paraonidae)和海稚虫科(Spionidae)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中两个常见的科,其成体在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底栖动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近海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种类极为常见,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但由于此两科种类个体小,采集和鉴定困难,在中国一直没有系统的分类学研究。 本论文选择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的3000余号成体标本为主要研究材料,结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全国各海域的补充采集标本和从其它单位借用的标本,在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比对某些种类模式标本的基础上,首次对此两科的中国种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学和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如下: 1. 本文记述了中国海域异毛虫科4属18种,其中包括3新纪录种;海稚虫科16属39种,包括7新种,10新纪录种。各鉴定种类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特征描述,并附有形态学结构图。对罕见种类的标本和保存状况较差、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可靠分类学信息的标本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拍摄有电镜照片。 2. 对中国海域有关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种类记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澄清了部分种类特别是一些常见种类分类学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和混淆。(1)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反复比较检查标本,认为以前我国文献记录的海稚虫科奇异稚齿虫属的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Ehlers, 1901)实际包括3种,即扭鳃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inaequibranchia (Caullery, 1914)、枫香树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coora Wilson, 1990和冠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cristata sp. nov.,其中扭鳃奇异稚齿虫和枫香树奇异稚齿虫在中国海属首次记录,冠奇异稚齿虫为一新种。枫香树奇异稚齿虫主要分布于黄海,其分布南界为121°30′ E, 34°30′ N, 扭鳃奇异稚齿虫分布于南海,其分布北界为114°00′ E, 21°45′ N,冠奇异稚齿虫分布区域较广,从长江口到南海的沿岸水域均有分布。奇异稚齿虫是分布在智利、南加利福尼亚、西墨西哥(可能还有安哥拉)的种,在我国海域未见分布。(2)将在我国北方沿海非常常见但长期被记录为鳞腹钩虫Scolelepis (Scolelepis) squamata (Müller, 1806)(海稚虫科)的标本重新鉴定为一个新种,即红纹腹钩虫Scolelepis (Scolelepis) daphoinos sp. nov.;鳞腹钩虫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水域,在我国海域未见分布。(3)明确了中国海Prionospio steenstrupi复合体种类。此复合体所包含的种类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分类学研究时极易混淆。在已有的文献记录中,该复合体中国种类包括两种,玛氏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malmgreni Claparède, 1870和西沙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sishaensis Wu & Chen, 1964。本文将该复合体中国种类修正为5种,分别是包氏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bocki Söderström, 1920、开普敦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dubia Maciolek, 1985、太平洋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pacifica sp. nov.、欢乐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paradisea Imajima, 1990和西沙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sishaensis Wu & Chen, 1964。现在大多数分类学者认为玛氏稚齿虫是一个不可鉴定种,该种的原始描述可能包括数种,且模式标本已丢失。(4)将中国海记录的矮小离稚齿虫Apoprionospio pygmaea (Hartman, 1961)更正为卡米拉离稚齿虫Apoprionospio kirrae Wilson, 1990;将中国海记录的科氏光稚虫Spiophane kroyeri Grube, 1860更正为深蓝光稚虫Spiophanes fuscatus sp. nov.。 3. 比较研究了中国海域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的区系特点,详细分析了两科中国海种类的组成。认为中国种类在区系组成上属于印度-马来区系,异毛虫科中国海特有种较少,仅2种,占该科中国种数的11%;而海稚虫科中国海特有种较多,共9种,占该科中国种数的23%。中国海异毛虫科种类组成和日本、俄罗斯附近水域的组成较为相似,中国海海稚虫科种类组成和日本、澳大利亚附近水域的组成较为相似。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褐虾总科包括褐虾科和镰虾科,是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而且很多褐虾种为常见的经济种,其中中国北方海域最常见的为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 Rathbun, 1902,另外黄海褐虾Crangon uritai Kim & Hayashi, 1999在黄渤海也较为常见。在东海和南海,污泥疣褐虾Pontocaris pennata (Bate, 1888)和拉氏爱琴虾Aegaeon lacazei (Gourret, 1887)在底栖生物拖网时常可采到,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我国对褐虾总科的研究很少,亟需对我国海域的褐虾进行全面的系统分类学和地理分布研究。 本论文所依据的标本主要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的约1600号褐虾类标本,标本主要采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也有部分标本采自日本海、南极和北极等海域,并得到国外同行专家惠赠的褐虾类标本约100号,同时也检查了其它单位保藏的少量标本。 本论文主要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褐虾科14属25种,其中1个新种,6个新记录种,镰虾科1属7种,其中2个新种,3个新记录种。参照历史文献与现在研究结果,中国海域的褐虾类至少有211属44种。 本文通过对约1700号标本的详细检查,总结了各个属和种的分类学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对各属的分种均附有详细系统的检索表,对鉴定的32种褐虾均附有详细的背面整体图和侧面整体图以及附肢等的局部形态图,并对各种进行了中文名称的考订。 本研究是我国首次关于褐虾总科的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研究结果将改变我国在褐虾总科研究报道方面的薄弱现状,并为此动物类群的多样性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澄清了分类学上存在争议的疑难种,发现了3个新种,报道了9个新记录种,阐明了我国褐虾总科的区系特点。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海州湾前三岛周围海域为研究地点,开展了栉孔扇贝岛屿生态增养殖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调查了海区的地理、水文、水化学环境以及饵料供应能力;现场测定了栉孔扇贝的滤水率,根据扇贝实际生长情况结合水动力学因子评估了该海域的养殖容量;监测了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污损生物附着情况;利用免疫学指标揭示了各种养殖方式下栉孔扇贝的健康状态;研究了不同水温、扇贝规格对敌害生物捕食的影响;优化了该海域栉孔扇贝的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查明了前三岛海域理化环境、生物资源等现状。前三岛海域水质优良,生物资源丰富,虽然饵料浓度相对较低,但是该海域海流畅通,水交换条件好,较高的流速可以弥补饵料浓度的不足,适合开展栉孔扇贝增养殖。由于各项理化因子随着时间和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养殖模式等进行相应调整,才能获得更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2.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前三岛海域深水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生理生态学特征,评估了养殖容量。周年监测了海域的环境因子和栉孔扇贝的生长情况,利用生物沉积法,现场研究了各时期扇贝的滤食作用。结果表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在当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生长迅速,夏季生长相对缓慢,周年平均软组织生长速度为11.29 mg/d,平均干贝壳生长速度为48.84 mg/d,扇贝能够于次年年初达到商品规格(6cm)。不同时期栉孔扇贝的滤水率之间差异显著,滤水率随水温的升高和扇贝规格的增大而增加。利用改进的Incze等(1981)的养殖容量模型,评估了该海域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各时期沿着海流方向适养区域长度分别为:4.0,4.6,4.7,5.1,4.5和3.2 km,平均为4.35 km。 3.揭示了不同养殖水层栉孔扇贝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于2007年夏、秋高温季节监测了5个不同水层(2, 5, 10, 15, 与 20 m)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研究表明各水层栉孔扇贝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15 m(78.0%)和20 m(86.7%)成活率要明显高于2 m(62.9%),5 m(60.8%),和10 m(66.8%);夏季(7~9月)各水层壳高生长速度有较大差异,其中10m (205.0 μm/d)与20 m(236.9 μm/d)要显著高于2,5,和15 m,而秋季(9~11月份)20m生长速度最低,5m水层(262.9 μm/d)要显著高于其他水层;不同水层扇贝软组织生长情况与壳的生长情况类似;扇贝血淋巴SOD活性随着水深的加深而增大,15 和 20 m 养殖的栉孔扇贝ACP活性要高于其他水层,这表明深水养殖栉孔扇贝健康状态要优于浅水层。 4.比较研究了筏式和底播两种养殖方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要低于其他季节,扇贝死亡也基本集中于夏季高温季节。除了2008年春季壳高以外,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都要高于底播养殖。实验结束时筏式养殖的成活率(54.6 ± 12.3 %)要显著地低于底播养殖(86.8 ± 3.5 %)。由此可见,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底播养殖提高成活率,然后转为筏式养殖以提高生长速度,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5.研究了日本蟳和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的捕食机制。现场研究表明,成年日本蟳可以捕食壳高小于5.0 cm的栉孔扇贝,捕食强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而壳高大于5.9 cm的栉孔扇贝则可以免遭日本蟳的捕食;与栉孔扇贝相比,日本蟳更倾向于捕食贻贝;室内模拟研究表明水温低于10 ℃时,日本蟳对大规格扇贝的捕食作用不明显。相同温度条件下,室内实验日本蟳的捕食强度要低于现场,但其温度系数(Q10)差别不大。室内试验表明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也有很强的捕食作用。提出了提高底播栉孔扇贝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扇贝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不连续分布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自1982年以来北部亚种(A. i. irradians)和南部亚种(A. i. concentricus)被先后引进到中国,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和适宜温度范围广的特点,迅速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对于传统的表型选择来说,标记辅助选择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低遗传力性状和后期表达的性状,能增强选择效率,提高选择的准确度,缩短育种周期。本文通过构建海湾扇贝微卫星富集文库获得大量的微卫星DNA序列,筛选多态的微卫星标记构建了海湾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生长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本研究利用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海湾扇贝微卫星DNA,吸附(AC)15和(AG)15探针的尼龙膜捕捉并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片段,菌落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阳性克隆率达到40%,测序比对后获得521个独立的阳性克隆,其中微卫星506个,小卫星15个。微卫星中,完美型248个,占49.0%,非完美型216个,占42.7%;复合型42个,占8.3%;AG/TC重复占大多数(356个,70.4%),AC/TG重复有150个(29.6%)。设计合成了382对引物,利用38个海湾扇贝个体对其中1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不同位点扩增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7个不等,期望杂合度和观测杂合度的范围分别为0.198~0.813和0.083~0.833,实验结果表明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适合大规模筛选微卫星标记。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海湾扇贝1个野生种群和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8个位点共扩增得到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38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0,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1和0.46。相比于野生群体(美国),养殖群体(北卡罗来那、浙江和胶南)的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都有所降低,在封闭环境下养殖19代的浙江群体等位基因数丢失最严重,共有9个等位基因丢失(25.7%)。经过多代人工养殖后,海湾扇贝养殖与野生群体之间和养殖群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胶南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而胶南群体与浙江群体的遗传距离已经超过了胶南群体(北部亚种)和北卡罗来那(南部亚种)群体的遗传距离,这种分化将有利于海湾扇贝的杂交选育。 利用167个微卫星标记和1个壳色标记,以海湾扇贝2个全同胞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了海湾扇贝的性别遗传连锁图谱。整合的雌性连锁图谱含有118个标记,覆盖了16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含有的标记数目从4到16个不等,平均每个连锁群上有7.4个标记,图谱总长度为761.0 cM,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8.55 cM,图谱的覆盖率为73.5%;整合雄性连锁图谱含有126个标记,覆盖了17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含有的标记数目从211个不等,平均每个连锁群上有7.4个标记,图谱总长度为729.1 cM,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6.75 cM,图谱的覆盖率为74.7%。雌性亲本的重组率高于雄性,雌雄亲本共享标记间的重组率比值为1.18:1。偏分离标记在性别间呈现不对称分布,雄性亲本的偏分离高于雌性亲本,可能与雄性亲本来源于亚种间杂交的遗传背景相关。 利用海湾扇贝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在两个作图家系中对5个生长性状的QTL进行了定位,5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Pearson相关系数均超过0.781,总重、壳长、壳宽、壳高和壳重的QTL(LOD > 2.0)的数目分别为8、6、6、7和6个。这些QTL成簇分布于CC5家系的LG1、LG3、LG4、LG8和CC10家系的LG1、LG3、LG6、LG8、LG9连锁群,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方差为5.5%到29.2%,QTL成簇分布现象说明这些生长相关的性状可能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家系特异性QTL暗示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下存在不同的主效QTL。本研究定位的QTL,尤其在两个家系中共享的QTL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区间。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蓝子鱼科鱼类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广泛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域。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来在我国海域采集并收藏的以及部分补充采集的蓝子鱼标本,参考国际最新研究资料,对我国海域蓝子鱼科鱼类进行分类和动物地理学研究,共记录中国海域蓝子鱼科鱼类1属2亚属11种。经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中国沿海蓝子鱼科鱼类的多样性问题。国内曾有13种蓝子鱼的分布记录,其中蠕纹蓝子鱼Siganus vermiculatus和暗体蓝子鱼S. punctatissimus仅以前的学者做过名录形式的记载,并无标本收藏,本文中不做介绍。此外尖嘴蓝子鱼Siganus unimaculatus也可能存在于中国海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确定在中国海域有分布的蓝子鱼为11种,约占世界总种数(27)的40%多,种的多样性较高。 2. 形态学比较研究说明,蓝子鱼在体形、体色、牙齿、头骨、椎骨、耳石等特征方面存在种间差异,可作为蓝子鱼科鱼类分类的有效鉴别特征。对于外部形态极其相似的种,可借助内部解剖特征相辅助予以区分。 3.对蓝子鱼动物地理学特点研究分析结论如下:a.中国海域存在的11种蓝子鱼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没有地方特有种。b.长鳍蓝子鱼和褐蓝子鱼在我国东海、台湾海域和南海均有分布,褐蓝子鱼在黄海北部亦有分布,种群数量较大;其它9种,除凹吻蓝子鱼仅分布于南海外,均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海域,种群数量较小。c.中国海域蓝子鱼种类组成与邻近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海域比较相似,中国分布的种类在这些海域均有分布,且分布于这一区域而中国没有记录的有5种。与日本相比,种类组成也比较相似,中日共有种达9种,仅分布于中国海域2种,仅分布于日本海域1种。 4. 作者参照国际最新研究结果和较为公认的分类系统Nelson(1994),将蓝子鱼科置于刺尾鱼亚目,而不再使用国内学者长期惯用的蓝子鱼亚目。蓝子鱼科包括一属蓝子鱼属Siganus Forsskål, 1775,两亚属:蓝子鱼亚属Siganus Forsskål, 1775 和罗蓝子鱼亚属 Lo Seale, 1906,同时使全部种名的变动和确定与国际最新研究结果(Woodland, 1990; 2001)取得一致。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以稳定氮同位素(δ15N)技术为基础,对长江口海域氮的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研究。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水体中氮的稳定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006年长江干流以及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的溶解态硝酸盐和悬浮颗粒物的δ15N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内其δ15N值的变化研究水体中氮的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其环境行为,从而对该海域的氮循环机制进行探索。主要结果如下: 稳定氮同位素的分析准确与否,预处理过程是关键。不同形态、不同水体中氮的预处理方法不同。本文以传统的蒸馏法为基础,对适合海水中溶解态硝酸盐的氮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并改进,并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的验证,效果较好。此外,对淡水体系中溶解态硝酸盐的氮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方法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氮同位素分析方法也进行了研究,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水体中氮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δ15N技术在河口氮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依据上述方法,对2006年2、5、8、11月份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的溶解态硝酸盐δ15N值(δ15N-NO3-)进行分析。研究发现,δ15N-NO3-分布范围在0.4‰到6.5‰之间,平均为3.5‰,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内所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不同。口门内,δ15N-NO3-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长江径流输入影响,来源单一。最大浑浊带,δ15N-NO3-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保守混合行为较差,说明该区域的影响作用复杂,不同季节水体中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存在差异。外海区,δ15N-NO3-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与生物对硝酸盐的吸收程度变化相一致,反映了生物作用在该区域的影响显著。 同样在2006年2、5、8、11月份本文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δ15N(δ15Np)组成进行了研究。δ15Np值分布在0.6-8.2‰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其变化趋势与陆源输入和水体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关。口门内,表层水体中δ15Np的变化主要受长江径流的陆源输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较弱;最大浑浊带,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氮受微生物的降解活动影响明显,各季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颗粒物分解作用;外海区,陆源输入减弱,悬浮颗粒物的δ15Np值主要受微藻的同化吸收作用以及一定程度的颗粒物分解作用影响。 长江口海域水体中溶解态硝酸盐和悬浮颗粒有机氮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转化作用,二者之间δ15N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和环境信息。总体而言,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δ15N-NO3-的分布水平较δ15Np略低,二者之间的分馏ε总体偏正。其中,δ15N-NO3-与δ15Np的最低值均出现在2月份,说明该季节水体溶解态硝酸盐和悬浮颗粒物都可能受到一致的外源输入影响,其内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较弱。5月份和11月份水体中的δ15N-NO3-值和δ15Np值均各自水平相近,说明在这两个季节溶解态硝酸盐和悬浮颗粒物都可能受到程度相近的外源输入或生物吸收作用的影响,分馏ε偏负程度较大。8月份δ15N-NO3-值较低而δ15Np值较高,分馏ε在四个季节中最大,可能是该季节程度较大的颗粒物分解作用影响所致。 2006年长江干流表层水体中溶解态硝酸盐及悬浮颗粒物的δ15N组成也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二者季节变化规律相近,丰水期(5、8月份)δ15N值较高,而枯水期(211月份)较低。δ15N-NO3-与δ15Np之间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其空间分布趋势相同,自长江上游至下游δ15N值逐渐升高,说明二者均受到相似的氮来源影响;长江上游氮的来源均以大气沉降和农业源(无机化肥和土壤有机氮)为主,而中、下游水体氮的来源则都偏重于工业及生活排污的贡献,随着人类活动程度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升高,硝酸盐及悬浮颗粒有机氮的来源发生变化,其δ15N值相应增加。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iliat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easonal dynamics in a solar saltern of the Yellow Sea were studied based oil 4 sampling dates and 8 stations with salinities from 27.7 parts per thousand to 311.0 parts per thousand.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fixative used (Lugol's and Bouin's) were tested at the first sampling date. Fixative type and fixative concentra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iliate abundance and blovolume, with 1% Lugol's giving the best result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using live observations and protargol staining techniques revealed a total of 98 morphospecies from 8 sampling stations. There was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but this tended to be less distinct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as the dominant ciliate group shifted from oligotrichs to heterotrichs. Ciliate abundance varied from 4.40 x 10(1) to 2.11 x 10(5) cells l(-1) and biomass ranged between 2.39 and 9.87 x 10(3) mu g Cl-1 (at a salinity of 147.6 parts per thousand). Both abundance and biomass decreased abruptly when salinity exceeded 100-150 parts per thous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dynamics of ciliate abundance and biomass were regulated by both salinity and by season, but those of diver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alinity and bo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C) 2009 Elsevier Gmb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