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resultados para EC84-406
Resumo:
目的 探讨唐古特大黄中五种蒽醌衍生物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色谱柱为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与结论 唐古特大黄中五种蒽醌衍生物的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第4年增长趋势变缓,且两年生唐古特大黄已符合药典要求.
Resumo:
选择风火山地区受到人为干扰的高寒草甸,对处于不同干扰梯度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用样带法进行调查.共调查5条样带,50个样方.统计植物的科属组成,计测其群落盖度、频度指标以及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对不同干扰梯度上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寒草甸随着人为干扰的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科、属、种组成趋向单一;群落中起显著作用的物种趋向是高山嵩草→高山嵩草和矮嵩草→早熟禾和扇穗茅→早熟禾→羊茅和早熟禾;按照植物种群的重要值对干扰梯度的响应,该地区植物种群可被划分为3类响应模式,即忍耐型种、敏感型种和扩展型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随着干扰增加而降低.干扰梯度与有机质含量、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均呈显著相关,但是与全钾和速效钾相关关系不明显.
Resumo:
2002年4~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对高原鼠免的种群进行标志重捕,用眶下取血法对樗的鼠免各取血样100μL,使用8对引物对血样中的DNA微卫星序列进行扩增。结果每对引物所扩增的产物都具有明显的多态性;结合野外行为观察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基本上对当年出生幼体的父权进行了准确的确定;从中发现高原鼠免的交配体制为多配制,其家庭中存在等级制度,处于统治地位的雄性的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处于从属地位的雄性个体。上述工作表明微卫星技术在动物行保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在高原鼠兔社会动态、亲缘关系和行为进行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sumo:
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河上游大西沟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调查表明,该地区现有种子植物406种,隶属198属,46科。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世界分布型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种的组成以温带亚洲分布为主。区系成分的分析结果说明,该地区植物区系是东天山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植物区系特征。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山地植物区系和垂直变化的特点,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于山地中部。与周围地区的共有程度分析表明,尽管东亚分布型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的份额很小,但是在植物区系的形成和起源上,与我国北方森林和草原区系有很大的历史渊源性,明显不同于中亚荒漠植物区系。
Resumo:
测量了喀斯特地区乌江、沅江两大水系的河流枯水期的主元素、Sr^2+离子浓度和Sr同位素比值。这些河流的化学组成代表了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河水的化学组成。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有高的溶解盐,TZ^+变化范围为:2.1~6.3meq/L,高于全球河流的平均值(TZ^+=0.725meq/L)。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和HCO3^-为主,其次为Mg^2+和SO4^2+,Na^++K^+和Cl^-+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5%~10%。这些河流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其自流盆地的地质特征控制。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乌江水系河流具有较高的Sr浓度(1.1~9.70mol/L)和较低的^87Sr/^86Sr比值(0.7077~0.7110),与流经碎屑岩地层的沅江水系的清水江河流中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090~0.7145)及较低的Sr浓度(0.28~1.32mol/L)形成鲜明的对比。流域盆地的地理岩性控制了河水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对河水的化学计量分析表明河水化学组成受碳酸盐岩溶解控制,而碳酸盐岩主要受碳酸和硫酸作用而溶解。乌江流域受硫酸作用特别明显,表明硫酸主要来源于燃煤或流域盆地硫化物矿物氧化而形成的大气输入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比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3个主要来源为:石灰岩、白云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同时估计了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速率.结果表明流域盆地的碳酸盐岩风化速率远远高于许多世界大河。岩石风化过程中硫酸的出现或土地的过度使用或土壤植被的退化等都可能是导致流域的碳酸盐岩风化速率如此高的原因。
Resumo:
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毒重石矿床的顶、底板硅质岩及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部分样品的硅、氧、锶及钕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 赋矿硅质岩为叠加在正常陆源沉积背景上的生物及热水混合成因硅质岩; 矿体底板、顶板与顶板上覆地层中硅质岩的沉积环境不同。矿体底板硅质岩沉积于受同生断裂控制的热水喷口的附近, 类似于洋中脊附近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硅质岩沉积于热水活动明显减弱的环境, 类似于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基本没有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 沉积于盆地边缘的构造环境; 而矿床在时间上形成于盆地强烈扩张的高峰期, 在空间上产于盆地内内生作用(火山作用或热水活动) 与外生作用(沉积作用) 相互叠加所形成的“礁硅岩套”。矿体硅质岩围岩记录了热水盆地的完整发育历史, 并显示出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活动的密切关系。
Resumo:
以云蒙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河防口低角度正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黑云母)的变形特征和形成环境分析,获得了该断层带上的构造热演化环境:温度为780~860℃,压力约为7.3×10^8-8.6×10^8pa。提出云蒙山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机制是,在区域伸展背景下,处于半固结状态的云蒙山花岗岩在东南侧卷入河防口-水峪伸展型韧性剪切带,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之后,该韧性剪切带在隆升过程中不断向浅层次过渡,形成了一些浅层次的脆性伸展变形构造。
Resumo:
月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夕卡岩-热液脉型铁、铜、金多金属矿田。月山岩体与金属矿床成因密切相关。通过对月山岩体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月山岩体是在区域拉张环境下,由亏损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硅酸不饱和高钾碱性玄武岩浆经AFC机制形成的。
Resumo:
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大体沿塔里木板块西南边缘大断裂展布,受克孜勒陶-库斯拉甫NNW向断裂控制,目前已发现20多个矿床(点)。通过对该矿化带中铁克里克、塔木、阿帕列克和卡兰古4个典型矿点的流体包裹体的系统温压测定和模拟计算,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的矿床类型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4个矿床成矿压力范围分别为45~65MPa、33~45MPa、36~54MPa和33~45MPa,对应的戍矿深度平均值分别为5.85km、4.24km、4.94km和4.34km,都属于浅成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特征.
Resumo:
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性质,并为解释区域大地构造的性质和演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新元古代板溪群(包括下部马底驿组和上部五强溪组)地层在主元素成分上无明显区别,总体上以中等SiO2含量和K2O/Na2O比值以及较高的(Fe2O3^·+MgO)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如PAAS或NASC)和上陆壳相似,以轻稀土富集、显著的铕负异常和重稀土平坦为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铁镁族元素的含量中等。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了研究区元古宙浊积岩很可能代表了一套活动大陆边缘弧后沉积盆地的产物。陆内裂谷盆地模式对于解释新元古代华南地区的构造性质和演化可能并不合适。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的拼接以及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形成可能发生在约0.8Ga左右的晋宁(雪峰)造山运动期,而不是全球Grenville造山期末的四堡(东安)运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