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resultados para 514
Resumo:
红山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型规模的矽卡岩矿床。通常,矽卡岩体就是铜矿体或铜矿化体,主要呈似层状、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大理岩与角岩接触带或局部在角岩中,未见其与侵入岩直接接触。通过对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石榴石、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解石等典型矿物以及大理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发现矽卡岩的最主要组成矿物石榴石的δ^18OSMOW范围为6.2—8.3‰,反映了矽卡岩可能直接继承隐伏斑岩体的氧同位素组成。根据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5.5—7.1‰)所计算的磁铁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SMOW为13.1—14.7‰(400℃)或12.5—14.1%。(500℃),暗示有富集δ^18O的CO2溶入到成矿流体中。硫化物的δ^34SCDT范围4.45—6.20‰,说明矿床具有高度均一的硫源,并且在硫化物的结晶沉淀过程中,流体中硫同位素分馏很弱。由此推测主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34S∑S为5.6±0.6‰。矿床中的大理岩的δ^13CPDB为2.0—2.2‰,δ^18OSMOW为24.0—24.8‰,说明大理岩是由海相碳酸盐岩经重结晶作用而成。成矿晚期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脉的δ^13CPDB范围是-2.4—1.7‰,δ^18OSMOW范围是16.3—22.4‰,表明其C和O主要来源于大理岩。总之,我们推测红山矽卡岩很可能主要是由中酸性岩浆浅成侵位时局部同化碳酸盐围岩所形成的一种富含钙质成分的次生岩浆就位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构造薄弱带冷凝固结而成,矽卡岩型矿化与深部斑岩型矿化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Resumo: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OH)和分析型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贵州产70kN和日本进口120kN、210kN三类瓷绝缘子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和产品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产品的主化学成分为siO2、Al2O3。矿物相有刚玉、英来石、石英和长石。产品除含有偏光显微镜可分辨的晶体外,在电镜下还见有微米级以下的显微矿物。不同等级的产品,不但结晶相含量不同,晶体大小、分布状态各有特征。指出贵州产70kN产品应控制K20含量,并用部分工业氧化铝替代铝矾土,通过调整工艺提高结晶相的含量。
Resumo:
伟晶岩形成和演化中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物理化学性质、过铝质富挥发分岩浆体系岩浆液相不混溶、流体相出溶事件的相对时间尺度以及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中稀土和其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稀土“四重效应”机制和微量元素分异及控制因素等)是目前过铝质岩浆体系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了解伟晶岩形成和演化的全过程,有助于了解挥发分(H_20、F、B、P)对过铝质岩浆体系物理性质以及对REE和其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影响,这对于理解过铝质岩浆体系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选择著名的新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由于它具有完美的分带特征,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各结构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伟晶岩成因和演化过程以及讨论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由于LCT型伟晶岩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矿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性等特点,因此利用全岩样品研究伟晶岩往往因取样没有代表性而被大多数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所否定。考虑到这点,本文系统采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磷灰石、电气石、碱性长石、石英矿物,部分结构带的石榴石、绿柱石、锂辉石矿物以及伟晶岩冷凝边和蚀变围岩的全岩样品,通过各结构带磷灰石矿物化学组成和~(87)Sr/~(86)Sr比值测定,电气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和硼同位素组成分析,碱性长石中磷含量的电子探针分析和碱性长石-石英矿物对的氧同位素体系研究以及蚀变围岩和冷凝边的化学组成分析,本文较为详尽系统地探讨以上所有的问题。通过本次多年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f1) 富挥发分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样品存在稀土“四重效应”和Y-Ho、Zr-Hf、Nb-Ta、Sr-Eu元素对的显著分异,表明在过铝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含氟流体相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稀土“四重效应”机制被认为是含水流体相与过铝质岩浆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Irber 1999;Bau 1997),而不是独居石、磷钇矿、石榴石矿物等矿物的早期结晶引起的残余熔体稀土含量的异常变化。由于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带磷灰石以及与其共生的石榴石、绿柱石、碱性长石、锂辉石矿物均存存明显的稀土“四重效应”以及相同电价、相似离子半径的不相容元素间存在显著的分异,并结合最近赵振华等(1999)和Sba and Chappell(1999)报道S型花岗岩全岩和单矿物(磷灰石、独居石、长石、黄玉等)均存在稀土“四重效应”这一现象,本文研究提出,稀土“四重效应”是富挥发分过铝质岩浆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机制既不可能由含稀土的副矿物早期结晶引起残余熔体相中REE含量变化的结果,也不能定性地归因于流体相与熔体相相互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流体/熔体之间分异的结果,而很可能与伟晶岩岩浆形成之前某些过程密切相关,S型花岗岩岩浆在液相线以上存在硅酸盐熔体与高盐熔体(或卤水相)的不混溶液相分离有可能是过铝质岩浆体系产生稀土“四重效应”的主要原因。(2) 由于Sr~(2+)与Eu~(2+)具有相同的电价、相似的离子半径,根据经典的地球化学原理,它们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各种地质过程中其它们具有紧密的一致性。阿尔泰3号伟晶岩磷灰石中Sr/Eu比值具有二歧变化现象,其中I、Il、III和IV带磷灰石具有低的Sr/Eu比值(16:0~111.2),而V、VI、VII带、核部带和IV带中的一个磷灰石则显示较大的Sr/Eu比值(主要在246.6~514:9范围,其中IV带的一个磷灰石该比值在10000以上)。对世界范围内的过铝质花岗岩统计表明,过铝质岩浆岩的全岩样品中的Sr/Eu也呈现二歧变化,由此本文提出Sr/Eu比值是指示过铝质岩浆体系中岩浆流体相出溶的有效地球化学参数,大于300的Sr/Eu比值是Eu~(2+)强烈分配进入流体相的地球化学标志。(3) 阿尔泰3号伟晶岩I、II、III带电气石矿物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分布在-41.11‰~-30.90‰之间,V、VI、VII带电气石矿物硼同位素组成(δ~(11)B)在-15.23‰~-9.20‰范围,IV带电气石硼同位素分布于-39.19~13.10‰范围,如此大的硼同位素分馏无法根据实验研究获得的熔体/流体相间的分馏系数进行合理解释。我们的研究表明岩浆成因电气石的B同位素组成与电气石化学组成具相关性,随电气石Y位上AI、Li阳离子数的增大,δ~(11)B值显示明显增大的趋势。阿尔泰3号伟晶岩最初形成的结构带中电气石的B同位素组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低值之一(-41.1l~39.01‰),指示形成伟晶岩脉的初始岩浆可能由含非海相蒸发岩的泥质岩经变质深熔作用形成,或是伟晶岩岩浆在上侵定位过程中同化了含非海相蒸发岩地层的结果。本次研究利用电气石-白云母和电气石-四硼酸盐矿物间的同位索分馏以及熔体相-流体相间的同位索分馏,合理解释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电气石B同位素分馏过程,并首次获得伟晶岩形成、演化过程中B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全程图谱。(4)伟晶岩岩浆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否存在由过磷引起的液相不混溶现象未见确凿的岩石学和实验地球化学证据。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糖粒状钠长石带(II带)明显由两种不同组构的岩性组成,而且该带是3号脉主要的Be矿化带,也是P、REE最重要的沉淀场所。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梳状结构带和I带的碱性长石具较高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2 wt%和0.22 wt%),随着岩浆的演化进行,从III带到核部带,碱性长石中P含量逐渐增大(平均值由0.21 wt%增至0.50 wt%),而II带碱性长石中异常低的P含量(平均值为0.08、wt%)是该带大量磷灰石矿物饱和结晶,导致残余熔体相中P极度亏损所造成的,而不是晚期出溶的岩浆热液交代形成的。根据Watson (1978)、Ryerson and Hess(1980)在液相线以上温度下实验研究获得的微量元素在不混溶的基性和酸性液相中分配特征,以及Webster et a1.(1997)对德国Ehrenfriedersdorf矿区伟晶岩石英中熔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在其演化的早期将出现由磷引起的液相不混溶作用,它对伟晶岩成岩和Be的成矿具有重大的影响。
Resumo:
Titania-silica (Ti/SiO2) and silica-titania-silica (Si/Ti/SiO2) catalysts were:prepared by chemical grafting using TiCl4 and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s precursors and SiO2 as support. The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 Raman and visible Raman spectroscopies, XRD and the epoxidation of styrene; Ti/SiO2: catalyst grafted with only titanium species is not very active for epoxidation using H2O2 (30%), but is active and-selective when one uses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The catalyst graf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shows better epoxide selectivity. Si/Ti/SiO2 catalyst, the titanium-silica grafted further with TEOS, is active and selective for the epoxidation of styrene using either dilute H2O2 or TBHP, possib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grafting of Ti/SiO2 with TEOS modifies the coordination structure of titanium and makes the titanium sites of Si-O-Ti-O-Si species less hydrophilic. A characteristic band at 1085cm(-1) due to Ti-O-Si species is detected for the grafted catalysts by UV 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 Reaction between TiCl4 and SiO2 at high temperatures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Ti-O-Si species. Better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o epoxide,is found for the catalysts with more Ti-O-Si specie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ctive sites are the highly isolated Ti-O-Si species. For Si/Ti/SiO2 catalyst, the gas phase O-2 can participate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tyrene when H2O2 is present ana:ii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benzaldehyde. (C) 2000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