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resultados para Punic War, 2nd, 218-201 B.C.
Resumo:
测量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10.25MeV 到118.75MeV,能量步长为250keV.用能量自关联函数方法从激发函数中提取了各反应产物的平均衰变宽度,利用同时考虑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转动特性和衰变特性而发展了的Ericson核反应统计理论,讨论了19F+27Al耗散反应中双核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Resumo:
完成了114MeV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分析了反应产物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讨论了反应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随时间演化过程中角分布所表现出的耗散特点.从实验上提取了反应产物各元素的角分散参数并作了角分散参数的理论拟合,讨论了角分散参数的物理意义以及角分散参数与耗散反应产物的电荷数Z之间的依赖关系.
Resumo: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物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Resumo:
Excitation function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B, C, N, O, F and Ne emitted from the dissipative reaction of (19) F+(27) Al have been measured at incident energies from 110.25MeV to 118.75MeV in steps of 250keV. The moments of inertia of the intermediate dinuclear system formed in the reaction are extracted from the energy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the products. Comparing the moment of inertia extra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the calculated one by using the sticking limit, it indicates that the formed dinuclear system has a large deformation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Resumo:
放射性束流(RIB)装置拓广了实验核物理在同位旋(T_z)自由度上从稳定核直到滴线核的广袤空间。通常,位于β-稳定线及其附近的核,N/Z在1-1.5范围变化,其分离能E_s无论对于质子还是中子,总是在6-8 MeV之间;对于远离稳定线的非稳定核,N/Z可在0.5-4范围变化,如~9C的N/Z = 0.5,~(10)He的N/Z = 4,而且分离能E_s是在0-40 MeV之间变化的,开展对这些远离β-稳定线非稳定核性质、结构的研究是目前核物理的前沿之一。核反应总截面σ_R是表征原子核性质特征的一个基本物理量,从实验测得的核反应总截面中可以得到有关核结构和核内核子分布的信息。在由放射性束流所产生奇异核的结构与各种反应机制研究中,反应总截面的测量更是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具有奇异核结构如晕核的一个典型的物理特征就是其反应总截面要比稳定核大得多,Tanihata等人最早就是通过对放射性束流的相互作用截面的测量发现了具有奇异结构的核,即中子晕核。由于反应总截面的测量对探测器的要求不高,而且数据分析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因而反应总截面的测量已经成为放射性束核物理的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实验手段。中子晕核以及中子皮核的发现促使人们去寻找质子晕核和质子皮核,由于最后一个质子的结合能非常小只有136,keV,并且有较大的电四极矩,因而使得~8B成为质子晕的最大热门候选核,有关~8B是否具有质子晕核结构的问题,许多实验科学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回答;而目前有关另外一个质子晕候选核~9C的实验数据非常少,目前还没有人从实验上对~9C是否为质子晕核这一问题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非常有必要测量~9C和~8B的反应总截面。对反应总截面进行研究的一个非常有用理论就是Glauber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库伦效应的多次散射理论。它是一种基于自由核子-核子(N-N)碰撞的与核物质密度相关的理论,因而能够从实验测量到的反应总截面中提取核物质分布的信息。该理论对中低能区的反应总截面描述却有一个缺憾:理论值比实验值都要小。本论文主要描述了利用透射法测量了中能区同中子素核~9C、~8B、~7Be及~6Li与~(28)Si的反应总截面,并介绍了重离子碰撞以及描述重离子性质的几种常用理论。在论文里对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理论包括半经验的Shen公式、Glauber模型、BUU模型以及SHF理论。如果将~9C和~8B当成具有正常核结构来处理,半经验的Shen公式和Glauber模型(HO密度分布)的理论计算值总是比实验值要小得多;对于Glauber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差异,Ozawa等定义了一个差值因子d,方德清等人对轻核系统的d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般认为,正常核的d值在20%以内,而对于具有晕或皮奇异结构的核,其d值则超过30%,甚至可达50%,因此可根据一个核的d值是否超过30%而且比相邻核的d值明显大这种半经验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核是否具有奇异结构;利用d值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9C和~8B都具有奇异核结构;对于BUU模型用同样的方法引进差值因子d值,对于~9C和~8B有相同的结论。用SHF理论计算得到B和C同位素的密度分布结果显示,~9C和~8B的密度分布比相邻的同位素扩展都要大得多。为减小Glauber模型计算的反应截面与实验值的差别,本论文还对Glauber模型的输入密度形式进行了修改,在原单一HO分布基础上加一个高斯分布的尾巴,并对丰质子的同中子素核~9C、~8B、~7Be及~6Li与~(28)Si靶以及~(12)C和丰中子的C同位素核~(13-16)C与~(12)C靶的反应截面重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在中能区的计算值比原来单一密度分布的计算结构有明显改善。
Resumo:
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土样用土壤分析筛进行浓缩,并以萌发法分析土壤种子库萌发种子数量和动态.结果表明,孔径0.25~2 mm的土壤分析筛分离土样中萌发种子可达萌发种子总量的85%~97%,而小于0.25 mm的土样中未发现种子.因此,用0.25 mm孔径大小的土壤筛对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土样进行大规模浓缩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A:未退化草甸;B:轻度退化草甸;C:中度退化草甸;D: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种子库在实验室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数量分别为:A 1 194~3 744粒/m2,平均2 421.3粒/m2;B 5 376~1 0912粒/m2,平均7 786.7粒/m2;C 2 304~1 3216粒/m2,平均8 695.5粒/m2;D 4 768~12 352粒/m2,平均8 125.9粒/m2.除样地A外,其它3个样地的可萌发种子数量差异不大.单子叶植物种子在培养到d 10左右开始萌发,双子叶植物在5~7 d内开始萌发,前者3 wk后基本不再萌发,后者5 wk左右停止萌发.4个样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主要集中在第2~3周,并表现出近似单峰型格局.图1表3参39
Resumo:
在通过 LEDESS模型对辽河三角洲景观规划预案所导致的生态后果进行模拟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经济效应的斑块生态经济指数 ,以 GIS为工具 ,对各预案可能导致的区域生态经济效应进行了空间分析 ,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预案 A(生境调整 )和预案 B(生境管理 )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水禽生境 ,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 ,而且使区域综合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改善。预案 C(农业开发 )尽管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导致的生境损失 ,其综合的生态经济效益与现状相比还有所下降。另外 ,模拟结果还表明 ,无破碎化的芦苇沼泽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高的一类生境类型 ,是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经济最好的契合点。最后 ,在区域生态经济效应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景观规划预案进行了总体评价。
Resumo:
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 LEDESS)对辽河三角洲的 3个景观规划预案 ,即湿地调整、生境管理和农业开发可能导致的地表覆盖物、自然生态单元等立地环境以及保护物种生境适宜性等区域生态后果进行了评估 ,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 ,预案 A通过湿地调整措施不仅补偿了芦苇湿地的损失 ,还将部分不适宜生境和边境生境转变核心生境 ,相当程度上优化了保护物种丹顶鹤和黑嘴鸥的生境质量。预案 B通过一系列生境管理措施 ,减轻了生境破碎化因素的影响 ,从而也显著改善了丹顶鹤生境质量 ,对黑嘴鸥生境质量也有一定改善。预案 C大规模农业开发如能控制一定规模 ( 80 0 0 hm2 )并采取一定合理模式 (滚动开发 ) ,能相当程度上减轻农业开发对物种生境的影响 ,即使不采取生境补偿措施 ,对丹顶鹤、黑嘴鸥核心生境也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还表明 ,区域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是对丹顶鹤生境质量重要的干扰因子 ,而滩涂农业开发和水产养殖强烈地干扰了滩涂植被正常的演替过程 ,从而影响着黑嘴鸥等滩涂鸟类的生境适宜性。
Resumo:
在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进行景观规划“预案”设计以及相应的生境分析基础上 ,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 LEDESS-model)对指示物种丹顶鹤和黑嘴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空间模拟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大规模农业开发的背景下 ,预案 A通过湿地调整及生境补偿措施 ,不仅可以维持湿地生境面积“无净损失”( No-net-loss) ,而且可以相当程度地提高指示物种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 ;预案 B通过一系列减轻生境破碎化影响的生境管理措施 ,也显著地提高了丹顶鹤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 ,但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的改善不如前者显著 ;预案 C的模拟结果说明采取“滚动”开发模式 ,可以有效减轻区域农业开发对物种生境的负面影响 ,在本研究限定的开发规模下 ( 80 0 0 hm2 ) ,对指示物种丹顶鹤、黑嘴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
Resumo:
在半湿润地区中等肥力土垫旱耕人为土上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杂草和作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不同施肥及杂草处理对氮肥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杂草吸氮量随吸氮量增加而降低;在不同杂草处理全生育期不清除杂草(A)、越冬前清除杂草(B)、返青期清除杂草(C)和拔节期清除杂草(D)的各个处理中,A、B、C和D杂草吸氮量分别占农田植物(作物+杂草)地上部分总吸氮量的1.98%、1.39%、3.99%和3.82%。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35 kg N.hm-2时产量最高,达5 645.1 kg.hm-2,施氮量高于135 kg N.hm-2时,产量趋于稳定。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从不同杂草处理看,以全生育期不清除杂草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43.8%,返青期清除杂草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26.3%,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利用效率以越冬期清除杂草处理最高,为42.8 kg.kg-1N,全生育期不清除杂草处理最低,为40.6kg.kg-1N;氮肥生理效率以返青期清除杂草处理最高,为57.5 kg.kg-1N,显著高...
Resumo:
根据黄土高原13条流域的降雨资料,分三种雨型即局地强对流条件引起的小范围、短历时、高强度的局地性暴雨(A型暴雨),峰面型降雨夹有局地雷暴性质的较大范围、中历时、中强度暴雨(B型暴雨),峰面型降雨引起的大面积、长历时、低强度暴雨(C型暴雨);选用流域面雨量离差系数Cv、流域降雨不均匀系数η和流域最大点与最小点降雨量比值系数α三种指标,分析了次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Resumo:
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科尔沁沙地由东至西50年的年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年降水量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16.18、-5.09和-4.50bars,即A、B和C处理)对樟子松2年生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脂膜相对透性(RC)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和膜保护酶(SOD酶和POD酶)的影响。不同水分处理对樟子松幼苗针叶内的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的作用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幼苗的SOD酶呈现微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SS、SP和Pro)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3种水分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的幅度最大,A处理分别是C处理的1.8倍和2.4倍,脯氨酸的含量持续积累;随干旱胁迫加重,MDA、RC和O2.-产生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O2.-产生速率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樟子松幼苗通过体内的生理生化机制,尤其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A处理针叶内的自由基大量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Resumo: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与群落分布的地下水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Hill的多样性指数H0,H1、Hill的均匀度Eh、Hill指数的均匀度E′1与海拔、湿润系数、Thornthwaite指数、降水量、地下水位、放牧干扰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Renyi的多样性指数N0,N1、Heip修正的均匀度Ep、Alatalo修正的均匀度E′h与经度、温暖指数、冷暖指数、Thornthwaite指数、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位、放牧等干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呼伦贝尔沙地的完工-海拉尔沙带,樟子松林、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科尔沁沙地的油松林、羊草草甸草原、丛生禾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各群落类型随着沙质荒漠化过程的逐渐加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其递减趋势分为旱生沙化系列、湿生沙化系列、盐水至水生系列。按各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递减顺序可分为6个级别,6个级别所含的群落类型分别对应着稳定沙地(A、B),固定沙丘(C),半固定沙丘(D),半流动沙丘(E),流动沙丘(F)。
Resumo:
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空间规划应该具有协调和整合空间发展的功能.而不仅仅是部门性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应该关注地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增长;应该关注不同利益人之间共识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分析一定地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和先后顺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空间规划实践的一些新动向:a)重新分配空间规划的权利和职能;b)注重全纳性的参与;c)重视空间规划的协调与整合;d)强化空间规划的环境维度;e)增强空间规划的灵活性。基于此对我国的空间规划实践得到几点启示;a)空间发展的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相结合;b)形成适合于我国的规划参与机制;c)在增强规划约束性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性;d)强化区域层次的空间规划;e)突出空间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