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resultados para Ast-R2
Resumo:
长链烷氧基取代苯基卟啉化合物是一类性能良好的充电膜材料及照相感光材料.本文对合成一系列四-(对-烷氧基笨基)卟啉(取代基如式(1)R1=R2=R3=R4=H;(2)R1=C16H33,R2=R3=R4=H;(3)R1=R2=C16H33,R3=R4=H;(4)R1=R2=R3=C16H33,R4=H;(5)R1=R2=R3=R4=C16H33)进行质谱分进,结果表明,当用DEI电离方式时,不仅能给出较大丰度的分子离子峰,而且其EDIMS谱还清楚地反映出卟啉苯环羟基氢取代基团的丢失规律.然而其他电离方式却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2 样品与仪器 部分所用样品承吉林大学王永祥博士赠送.质谱实验在 VG公司生产的 Quattro三级四极串联质谱仪上进行,采用DCI方式进样,但不通反应气故称DEI,离子源温度为100℃,发射电流260μA,用IBM386数据系统采集数据.
Resumo:
The tube diameter in the reptation model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a given chain segment and its nearest segment in adjacent chains. This dimension is thus related to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polymer chains and the nearest approach among chains, without effects of thermal fluctuation and steric repulsion. Prior calculated tube diameters are much larger, about 5 times, than the actual chain cross-sectional areas. This is ascribed to the local freedom required for mutual rearrangement among neighboring chain segments. This tube diameter concept seems to us to infer a relationship to the corresponding entanglement spacing. Indeed, we report here that the critical molecular weight, M(c), for the onset of entanglements is found to be M(c) = 28 A/([R2]0/M), where A is the chain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R2]0 the mean-square end-to-end distance of a freely jointed chain of molecular weight M. The new, compu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number of backbone atoms for entanglement and the chain cross-sectional area of polymers, N(c) = A0,44, is concordant with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polymer chains being the parameter controlling the critical entanglement number of backbone atoms of flexible polymers.
Resumo:
在进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夏牙鲆(P. dentatus)的杂交及回交的基础上,利用染色体计数、AFLP、线粒体DNA和核基因部分序列等分析方法对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和回交子代进行遗传学研究,探讨了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不对称的遗传学基础及其生殖隔离现象,主要结果如下: 1. 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的活力是不对称的,褐牙鲆♀×夏牙鲆♂的正交杂种活力正常,能够正常存活、生长和发育,而反交夏牙鲆♀×褐牙鲆♂的杂种体态畸形,孵出后不久死亡。染色体计数发现正交个体的染色体核型与父母本一致,均为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而反交杂种比亲本缺失了两条染色体,仅为4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表明反交杂种为非整倍体。进一步利用AFLP方法对遗传物质从亲本到子代的传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遗传物质的传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几乎所有亲本的AFLP位点(97.71%)均传递到正交子代。然而,仅有86.64%的AFLP位点从亲本传递到反交子代,反交子代中亲本位点的丢失比例显著高于正交子代和亲本种内交配子代的比例 ( P < 0.05),这可能与反交杂种染色体丢失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杂交组中的偏分离标记高于对照组,尽管经2检验发现其差异并不显著 (P > 0.05)。 2. 对于可以成活的正交杂种进行培育达到性成熟后,利用褐牙鲆和夏牙鲆的精液分别与雌性杂交鲆的卵子进行母本回交实验。通过统计受精率、孵化率及杂交适合度值(CFM,受精率和孵化率相乘获得的结果)评估褐牙鲆和夏牙鲆的杂交可适度,结果表明正交及各回交组中的CFM值均显著低于褐牙鲆自交(P < 0.05)。同时,利用AFLP对回交子代基因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回交中不仅存在亲本位点的丢失(褐牙鲆回交子代-回交1, 3.96%; 夏牙鲆回交子代-回交2, 6.03%)的现象,也存在非亲位点(回交1, 5.63%; 回交2, 3.28%)的现象。而且,两回交组合分别有27.40%和31.18%的AFLP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 3. 利用线粒体DNA 16S rDNA、COⅠ基因及核基因rag1的部分序列对正反交及回交子代的线粒体及核DNA的传承进行分析,发现正反交子代的16S rDNA和线粒体DNA片段的同源性和母本一致,各回交组中16S rDNA和COⅠ基因片段与褐牙鲆的同源性较高 (98%),这表明褐牙鲆和夏牙鲆杂交及回交遵循母性遗传规律。但在回交子代中发现16S rDNA和COⅠ基因具有多种单倍型。褐牙鲆和夏牙鲆的rag1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在正交子代中发现rag1多种单倍型。 4. 进一步利用线粒体DNA的16S rDNA、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对8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计算了其种间的遗传距离。根据这几种鲆鲽鱼的杂交是否可行的试验结果,评价种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可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这8种鲆鲽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可适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r2 = 0.805,P < 0.01),即种间遗传分化越大,杂交成功的可能性越小,这表明鲆鲽鱼类中可能存在物种进化的不亲和钟 (Incompatibility clock)。
Resumo:
海洋生物具有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其中红藻门松节藻科海藻卤代次生代谢产物以其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引起了天然产物化学家的重视。 本论文对海洋红藻多管藻和松节藻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利用各种色谱学方法 (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 和现代波谱学技术 (IR、UV、EI-MS、FAB-MS、HR-ESI-MS、CD、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等),共分离鉴定了100个化合物,发现25个新化合物。 从多管藻中分离鉴定38个化合物 (24个溴酚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 (均为溴酚化合物),包括1个菲并呋喃结构溴酚 (P1), 2个二氢菲结构溴酚 (P2, P3),1个含 5,7-dihydrodibenzo[c,e]oxepine 结构溴酚 (P4)和3个简单溴酚 (P5, P6, P7)。P1 (urceolatin) 属首例报道的具有菲并呋喃结构的天然产物,从该种中分离的化合物P12 和 P13 可能是其生源合成的前体。P2和P3为第二例报道的具有二氢菲结构的溴酚化合物。 从松节藻中分离并鉴定了62 个化合物,其中18 个为溴酚类新化合物,44 个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具有多变的取代基团,包括2 个脲基吡咯烷酮溴酚化合物 (R1, R2), 4 个γ-脲基丁酸溴酚化合物 (R3-R6),5 个酰胺溴酚化合物 (R7, R8, R9, R13, R14),1 个溴酚砜化合物 (R12), 1 个Xanthene 溴酚化合物 (R10)和5 个简单溴酚化合物 (R11, R15, R16, R17, R18)。R1、R2 是首例报道的含有脲基吡咯烷酮片段的天然产物,R10 为首次报道的溴代Xanthene 类天然产物。 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清除DPPH 和ABTS两种自由基活性的筛选。结果发现溴酚类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R3 的IC50 仅为3.3 μM, 其活性强度约为阳性对照BHT (IC50 为82.1 μM) 的24倍。另外,溴酚类天然产物对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R2 的TEAC(Trolox efficency activity capacity)值为5.2 mM,约为阳性对照 (ascorbic acid, 1.02 mM) 的 5 倍。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稠环分子、多羟基和邻位甲氧基等结构特点能有效增强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特殊取代基如脲基、吡咯烷酮等含有氮原子的基团,能有效增强ABTS 自由基清除活性,多羟基、溴代等结构特点也使其活性有所增强。 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海藻卤代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为多管藻和松节藻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sumo:
沉积物再悬浮作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物理现象,对浅海生态系统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强烈的干扰作用。本研究以我国北方重要养殖海湾——桑沟湾为研究对象,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的发生过程以及再悬浮介质-沉积物的源汇转换角色及其与养殖藻类的关系,构建了波流耦合模型和再悬浮颗粒物浓度预测数学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桑沟湾的海湾动力比约为1.54,沉积物具有发生再悬浮的潜在动力条件;推导出波流耦合切应力的计算公式。 2)悬浮颗粒物浓度(SSC)与浊度(NTU)之间符合线性方程SSC=15.908×ln(NTU)+7.0888(n=33,R2=0.7209);碎屑有机碳库是桑沟湾养殖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占总POC库储量的81.87%。 3)沉积物再悬浮的临界切应力在0.059 N/m2左右,耦合切应力与悬浮颗粒物浓度符合方程= 238.06 SSC + 25.215(n=25,R2 = 0.7298);最大剪切深度可达8.81 cm;桑沟湾沉积物再悬浮通量的数量级在10-5~10-6 kg·m-2·s-1之间,再悬浮临界风速约为5.51 m/s,全年约有171天沉积物处于再悬浮状态;构建了沉积物再悬浮颗粒物浓度预测数学模型。 4)桑沟湾表层沉积物总氮的含量范围313.09~1094.44µg/g,有机氮是总氮的主要形态,平均占总氮的60.86%;交换态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形式,平均占无机氮的71.40%,交换态氮中NO3--N的含量最大;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TOC/TN比值为9.38,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无机磷是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平均占总磷的73.33%,钙结合磷是无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性磷的含量占总磷的86.54%,具有很强的释磷潜力。桑沟湾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约为36.17,表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 5)再悬浮过程中沉积物春季表现为氮磷源,释放溶解无机氮和磷酸盐;夏、秋季表现为氮汇磷源,释放磷酸盐而吸附溶解无机氮;冬季表现为氮磷汇,吸附磷酸盐和溶解无机氮。
Resumo:
鱼类胚胎由于其自身结构特征:体积大、含水量高、多室结构等,迄今超低温保存尚未成功。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所造成的冷冻损伤是制约鱼类胚胎超低温保存成功与否的关键,具体表现为渗透压影响、抗冻剂毒性、冰晶损伤等。系统研究并阐明鱼类胚胎冷冻损伤机理,是成功建立鱼类胚胎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基础。本论文主要针对胚胎对渗透压的耐受性、抗冻剂对胚胎的渗透性、降温速率对胚胎内外冰晶形成温度的影响等冷冻损伤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检测胚胎在不同浓度人工海水(0%、25%、50%、75%、1×、2×、3×、4×,渗透压范围0~3740 mOsm/kg)中的孵化率,确定了真鲷不同发育时期胚胎对渗透压的耐受范围,以及心跳期胚胎浸泡不同时间对渗透压的耐受范围。结果显示:①真鲷2-4细胞期、原肠期、10-14体节期胚胎、心跳期和出膜前期胚胎孵化率>50%时渗透压的范围依次为:919~1391 mOsm/kg、919~1391 mOsm/kg、462 ~1391 mOsm/kg、232~1878 mOsm/kg和692~1391 mOsm/kg,表明心跳期胚胎对渗透压变化的耐受范围最广;②在不同浓度人工海水中分别浸泡10 min、30 min、1 h、5 h和10 h后,真鲷胚胎孵化率无显著变化的渗透压范围分别为0~2804 mOsm/kg、0~1878 mOsm/kg、232~1391 mOsm/kg、232~1391 mOsm/kg和919~1391 mOsm/kg;结果表明心跳期胚胎对渗透压的耐受范围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2.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胚胎内部DMSO的浓度,并且分析了胚胎孵化率和胚胎内部DMSO的浓度随浸泡时间变化与外部抗冻剂的关系。结果表明胚胎孵化率随胚胎外部抗冻剂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胚胎内部DMSO浓度随胚胎外部抗冻剂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胚胎孵化率(y1)随抗冻剂溶液浓度(x)的变化进行一元三次多项式回归,当浸泡时间分别为10 min、30 min和60 min时,回归方程依次为:y1 = -2832.7x3 + 575.01x2 - 37.011x + 99.641(R2 = 0.9722);y1 = 30288x3 - 16322x2 + 2077.3x + 27.603(R2 = 0.9876);y1 = 16052x3 - 5985.2x2 - 32.696x + 119.6(R2 = 0.9124)。对胚胎内部DMSO浓度(y2)随抗冻剂溶液浓度(x)的变化进行回归,当浸泡时间分别为10 min、30 min和60 min时,回归方程依次为:y2 = 0.2584e6.7294x(R2 = 0.9876);y2 = 0.2521e10.964x(R2 = 0.9644);y2 = 0.4054e10.95x(R2 = 0.8954)。 3. 利用低温显微镜观察了不同降温速率(20、40、60、80、100、120℃/min)对胚胎内外冰晶形成温度的影响。胚胎外部冰晶形成温度(TEIF)随降温速率的增加显著下降,在降温速率大于80℃/min之后,TEIF随降温速率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减小;胚胎内部冰晶形成温度(TIIF)在降温速率小于80℃/min 时随降温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在降温速率大于80℃/min 时随降温速率的升高而升高;胚胎内外冰晶形成温度差值(TEIF - TIIF)在降温速率小于80℃/min时随降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在降温速率大于80℃/min时随降温速率的升高而减小。 4. 在低温显微镜下观察了真鲷胚胎低温保存中有复活胚胎记录的保存方法在冷冻解冻过程中的冰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①在冷冻过程中,玻璃化法冷冻的胚胎的内部冰晶形成温度(-53.70,-64.33℃)显著低于程序降温法(-17.51,-21.40℃);而且在玻璃化法冷冻的胚胎内部冰晶形成温度高于外部冰晶后形成(-70.30℃),程序降温法中则相反,胚胎内部冰晶形成温度显著低于外部冰晶形成温度(-4.93,-5.00℃);玻璃化法中,40%PG冷冻的胚胎外部溶液出现玻璃化现象,其他组均未出现;②在解冻过程中,各组均出现重结晶现象;解冻后,玻璃化法的胚胎完整率(62.82%)远高于程序降温法(9.21%)。
Resumo:
虾青素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类胡萝卜素,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雨生红球藻在特定条件下大量积累虾青素的能力进行生产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虾青素开发途径,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雨生红球藻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逐步成熟,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该藻的室外规模化培养。受雨生红球藻自身生物学特性和规模培养用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的限制,在规模化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科学和技术问题,集中表现在如防治生物污染困难、培养规模难以扩大等方面。需要构建新型可规模放大的光生物反应器并研究其相关性能,探讨规模化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生物学问题,为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开发进一步提供应用基础。 通过多年的工作,首先构建了用于微藻培养的三种新型的光生物反应器(即柱式、管道、生物幕光生物反应器)。其中,上述柱式反应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高培养液的混合效果;管道反应器理论上可突破管道长度限制,大大超过传统管道反应器的培养体积;生物幕反应器从原理上解决了生物污染的问题,可以使红球藻细胞累积的虾青素含量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将上述三种光生物反应器有机搭配在一起,组成了从藻种、扩大培养、虾青素积累、到敌害生物防治和藻体收获等一整套工艺流程。该工艺技术能够较好的控制红球藻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线、溶氧和pH等相关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并成功实现红球藻的规模化生产,藻粉质量优良。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光线在雨生红球藻藻液中的光衰减特性。通过分析和拟合,研究了光强、光径、藻密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光线通过雨生红球藻藻液时的光衰减方程:I=I0exp[-(0.113+0.94OD750)L]。并利用此方程,结合两种规模化培养光生物反应器(柱式和管道)的构造得出了两种反应器的平均光强方程,分别为Iavg=I0[2αr0+3exp(-αr0)-(1+αr0)exp(-2αr0)-2]/(α2r02)和Iavg=2I0[αr0+exp(-αr0)-1]/(α2r02),其中α= 0.113+0.94OD750,R2=0.9893。利用这两个方程可以在规模化培养红球藻过程中,适时根据太阳光强度的变化调整反应器的入射光强,保证红球藻处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雨生红球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混合营养生长。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24℃和较弱的光强24EM-2S-1条件下,红球藻维持较高的生长速率,可获得较高生物量。室外雨生红球藻的规模化混合营养培养实验表明,在较为寒冷的冬季和春季,混合营养培养能够大幅度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速率和最终生物量,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规模化红球藻培养方式。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比较了本技术与传统的开放池技术在不同季节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效果,前者比后者的年培养天数大约提高了3倍,在每个批次培养中细胞生长所需时间缩短了20%,藻生物量提高了至少1.75倍,虾青素累积所需时间缩短了40%,虾青素含量提高了4倍,全年培养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理论上共提高了35倍),较为成功地构建了一套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模式。
Resumo: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Polysaccharide of Sulfated, FPS)是褐藻细胞间的一类硫酸化多糖,组成复杂,在不同褐藻中变化很大,典型的结构是岩藻多糖硫酸酯,也有由甘露糖、半乳糖、糖醛酸、木糖、葡萄糖、褐藻糖等多种单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杂多糖。研究发现FPS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和抗HIV的作用,成为当今天然药物主攻的重点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主持研究的海洋新药——褐藻多糖硫酸酯,用于临床治疗肾病综合症和中、早期肾衰具有很好的疗效。本论文研究的注射用褐藻多糖硫酸酯是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1:1)体系降解所得的低分子量FPS,并用琼脂糖凝胶(DEAE)色谱柱进行分级制得,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本论文模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别用抗坏血酸-过氧化氢和Fe2+-过氧化氢-抗坏血酸两种体系降解FPS。各降解试剂的比例和浓度是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用抗坏血酸-过氧化氢体系和Fe2+-过氧化氢-抗坏血酸体系降解所得样品的硫酸根、褐藻糖和糖醛酸含量与原料多糖无明显差别,红外光谱与原料多糖一致,表明多糖在降解过程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而所得样品多分散指数在1.49-1.77之间,表明用此法能获得分子量分布范围较窄的低分子量多糖。 本论文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单糖组成,将多糖样品用2 mol•L-1三氟乙酸降解成单糖后,以核糖为内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化,优化分析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245nm紫外检测和使用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各单糖。方法学验证实验,在浓度0.10 mmol•L-1~2.0 mmol•L-1各单糖衍生物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除葡萄糖醛酸外,各单糖衍生物都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褐藻糖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6.2%,95.1%,62.5%,102.0%,94.8%,66.6%,105.1%。此法可以用于FPS中褐藻糖、半乳糖、葡萄糖主要单糖进行含量测定。 本论文对注射用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同时做了原料药的强制降解实验,为原料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制 剂研究提供了依据。
Resumo:
过量氮和磷引起的海水富营养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应,探讨二者的耦合关系对阐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机制意义重大。本论文首次探讨了过量氮和磷引起的富营养化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通过室内系统模拟实验,构筑了过量氮和磷与无机碳体系变化的定量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中国近海典型海域特别是南黄海近十年氮和磷演变引起的无机碳源汇格局变化,获得了以下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 1、不同营养盐(NO3-、NH4+、NO2-和PO43-)对水体溶解无机碳体系均有重要影响,且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异。 在模拟实验中,当NO3-<188 μmol/L,NH4+<126 μmol/L,NO2-<39.5 μmol/L时均可明显提高水体的固碳能力,相应水体中的DIC、HCO3-和 pCO2均较空白对照组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N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其固碳能力减弱,DIC、HCO3-和pCO2出现相反变化。当NH4+>126 μmol/L和NO2->39.5 μmol/L时pCO2增加,向大气释放CO2。在PO43-添加组中,当浓度小于19.5μmol/L时DIC、pCO2较空白对照组下降,水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汇,其固碳能力高于N组。在孔石莼添加组中,各营养盐组水体的固碳能力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相应水体中DIC、HCO3-和pCO2的下降明显。其中,同一营养盐浓度水平下,NH4+组中各无机碳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NO3-和NO2-组,PO43-组的无机碳体系变化幅度低于N组。其中,当NO3-、NH4+和NO2-浓度分别在71 μmol/L,49.7 μmol/L和11.7 μmol/L时,pCO2下降明显,水体表现为大气CO2的强汇。对无机碳各参数的变化量与营养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统计关系: ⊿DIC=-0.937(⊿PO43-)-0.34(⊿NO3-)-0.46(⊿NH4+)+0.11(⊿NO2-)(R2=0.69, n=30,Sig.<0.05) ⊿HCO3-=-1.357(⊿PO43-)-0.35(⊿NO3-)-0.57(⊿NH4+)-0.013(⊿NO2-)(R2=0.76, n=32, Sig.<0.05) ⊿CO32-=0.344(⊿PO43-)+0.16(⊿NO3-)+0.18(⊿NH4+)+0.076(⊿NO2-)(R2=0.69, n=32, Sig.<0.05) ⊿pCO2=-1.321(⊿PO43-)-0.12(⊿NO3-)-0.31(⊿NH4+)-0.032(⊿NO2-)(R2=0.84, n=35, Sig.<0.01) 2.氮、磷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源汇格局影响主要受控于水体浮游藻类对营养盐的利用。 模拟实验各种情况下Chl-a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N组中,当NH4+<126 μmol/L,随着NH4+浓度的增加,Chl-a浓度增加,而高浓度(NH4+>126 μmol/L)的实验组中,Chl-a则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NO2-和PO43-的浓度分别大于39.5 μmol/L和19.5 μmol/L时,水体中Chl-a随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不同的是NO3-添加组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藻类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可能与浮游藻类对过量营养盐的耐受性不同有关。在低浓度时,PO43-组pCO2的下降最为明显,这与 PO43-组Chl-a的含量较高相一致,其次为NH4+,NO3-高于NO2-,可见在实验水体中PO43-对于藻类新陈代谢作用影响明显,从而作用到无机碳上的影响也就最为明显。对各实验水体⊿Chl-a与无机碳各组分作相关性分析发现,⊿Chl-a与⊿pCO2的相关性最为明显(R2=0.75,p<0.0001),这可能是因为浮游藻类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消耗或生成的首先是海水中的游离CO2(即pCO2)。在孔石莼组中,由于大藻对过量营养盐的耐受性较强,因此各组中藻类干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藻类干重的增加以NH4+最为明显,其次为NO3-和NO2-,这可能与其对N盐的优先吸收顺序NH4+>NO3->NO2-有关。加PO43-组中藻类的干重增加量低于NH4+和NO3-组,这与大藻的生理特性有关。对藻类干重增加量⊿m与⊿DIC作相关性发现,二者相关性明显(R2=0.64,p<0.01),这是由于孔石莼光合作用同时吸收HCO3-和CO2为碳源有关。 3、近年来,中国近海由于海水过量氮磷引起的富营养化,可使大部分海域海水无机碳汇强度增加 应用室内模拟获得的无机碳与氮、磷之间的定量耦合关系,估算了过量氮、磷引起的富营养化条件下,中国近海水体无机碳源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由于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导致渤海、南黄海、北黄海和东海每年从大气中多吸收0.197×106t C、0.302×106t C、0.039×106t C和2.233×106t C,东中国近海营养要素的含量的变化及组成比例的时间性和地区性差异是造成各海区碳通量差异的重要因素;对2006年南黄海水文、化学、生物与无机碳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可知水体无机碳体系与营养盐水平密切相关。
Resumo:
本文对真鲷心跳期胚胎对5种常用渗透性抗冻剂(DMSO、甘油、甲醇、丙二醇、乙二醇)和3种非渗透性抗冻剂(PVP、PEG-8000、蔗糖)的耐受性进行了研究。渗透性抗冻剂分6个浓度梯度(5%;10%;15%;20%;25%;30%)和3个时间组(10min;30min;1h)。非渗透性抗冻剂中,PVP、PEG-8000分3个浓度梯度(5%、10%、15%)和2个时间组(10min、30min),蔗糖为4个浓度梯度(5%、10%、15%、20%)和2个时间组(10min、30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渗透性抗冻剂组中,浓度为5%的处理组的孵化率(>90%)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抗冻剂浓度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真鲷心跳期胚胎的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在最高浓度的最长处理时间中胚胎孵化率均降到了0。总体上,真鲷心跳期胚胎对五种渗透性抗冻剂的耐受性从小到大依次为:甲醇 < 甘油 < 乙二醇 < DMSO < 丙二醇。对影响胚胎孵化率的三个因素(抗冻剂、浓度、时间)进行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显著(P<0.05),并且浓度效应 > 时间效应 > 抗冻剂效应。在非渗透性抗冻剂组中,蔗糖组胚胎孵化率未呈显著变化;PVP组随着浓度及时间的增大,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PEG-8000组随着浓度增大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但在两个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相同处理情况下PEG-8000对真鲷心跳期胚胎的毒性要小于PVP。因素效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仅时间效应不显著,且抗冻剂效应 > 浓度效应 > 时间效应。 对所用各种抗冻剂进行了渗透压测量,实验中使用的渗透性抗冻剂(5%-30%)的渗透压值在959-7980mOsm/kg之间,均高于使用海水的渗透压值(919mOsm/kg);使用的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值在316-1040mOsm/kg之间,除20%蔗糖渗透压值(1040mOsm/kg)高于海水外,其他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值均要低于海水。对孵化率与相应的溶液渗透压值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与孵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与孵化率相关不显著。渗透性抗冻剂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方程的曲线拟合度最高,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min = -2×10-8X2 10min - 6×10-5 X 10min + 1.5635 (R2 = 0.713),Y30min= 5×10-8X2 30min-0.0007 X 30min + 2.097(R2 = 0.681),Y1h = 7×10-8X2 1h-0.0008 X 1h+ 2.0397(R2= 0.725)。 在真鲷胚胎对抗冻剂耐受性实验的基础上,挑选五种抗冻剂--10%DMSO、5%甘油、10%甲醇、20%丙二醇、10%乙二醇,浸泡真鲷心跳期胚胎30min后,分别以超速(130℃/min)、快速(20℃/min)、慢速(3℃/min)的速度降温并使用低温显微镜进行观察,依次记录Toif(油球结冰)、Teif(胚胎外部结冰)、Tiif(胚胎内部结冰)等结冰点,Toif值在-9~-23℃之间;Teif值在-21~-35℃之间;Tiif值在-21~-52℃之间。结冰顺序为先油球结冰,然后胚胎外部结冰随之内部马上瞬间变黑形成内部冰晶。随着降温速度的提高,各结冰温度值显著下降。各抗冻剂之间的Teif及Tiif值不同,Toif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进行模拟观察,发现胚胎冰晶形成的顺序与非玻璃化过程不同--先内部结冰然后逐渐蔓延至外部形成外部冰晶,而且模拟玻璃化的内部结冰温度Tiif值(-52.56℃)显著(P<0.05)低于使用低浓度的同种抗冻剂超速降温组的Tiif值(-40.11℃)。在快速及慢速降温组中,20%丙二醇组的Tiif要显著的低于其他组(P<0.05);在超速降温中,甲醇组的Tiif值要显著的低于其他组(P<0.05)。在Tiif小于30℃的实验组中获得形态完整胚胎的比例平均仅有30.77%;在Tiif大于30℃的实验组中获得形态完整胚胎的平均比例高达70.37%,模拟玻璃化组达到100%。各抗冻剂之间,复温后胚胎形态完整率10%甲醇组最高(77.78%);其次依次为10%乙二醇(66.67%)、20%丙二醇(55.56%)和10%DMSO(55.56%);5%甘油组最低(11.11%);推测甲醇的对胚胎的渗透效果要好于其他组。综上推测:使用丙二醇、甲醇作为抗冻剂以及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对真鲷心跳期胚胎超低温保存也许较为合适。 我们对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核DNA损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下一步胚胎遗传物质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为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针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在铺胶方法、电泳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对精子细胞进行预处理,在碱性电泳液中使核DNA双链解链变性后电泳,EB染色lO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每次随机观察50个左右的核DNA。结果表明,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精子核按彗尾长度及荧光强度划分等级,出现损伤的精子核DNA的损伤程度主要为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很少见有完全损伤的真鲷精子核。经5%、10%、18%、20%、25%、30%DMSO冷冻保存后的精子彗星率分别为33.47% ± 8.95%; 35.91% ± 19.44%; 48.95% ± 8.90%; 43.33% ± 11.19%; 55.80% ± 38.94%。鲜精彗星率为31.43 % ± 2.68%。对比真鲷冷冻精液与新鲜精液的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表明仅用30% DMSO冷冻精子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渗透性抗冻剂对胚胎的毒性与其渗透压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丙二醇对真鲷心跳期胚胎毒性最小,甲醇较其他抗冻剂能更好的渗透入胚胎;玻璃化方法能显著降低Tiif值并能更好的保持超低温保存后胚胎的形态完整性,因此,使用丙二醇、甲醇作为抗冻剂以及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对真鲷心跳期胚胎超低温保存也许较为合适。常规使用的用于超低温保存真鲷精子的DMSO(浓度<15%)不会对精子核物质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由于胚胎较精子结构要复杂许多,对于真鲷胚胎损伤机理的研究还有大量工作可以开展。
Resumo:
本文对藻蓝蛋白复合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功效学进行了研究。以Wistar大鼠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藻蓝蛋白复合物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以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42d,分别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肝匀浆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对肝脏切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藻蓝蛋白复合物对血清ALT、AST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著拮抗肝脏MDA的升高,显著提高肝脏GSH-Px含量。出现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点状坏死的大鼠数目极少。从而表明藻蓝蛋白复合物具有显著的保护酒精性肝损伤的功效。
Resumo:
选择青海湖地区的次生芨芨草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草地做对照,研究了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的萌发状况、密度和数量、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趋势非常相似,但是萌发种子累计数量不同;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中萌发种子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660和2460粒·m-2,围栏内萌发种子数比围栏外提高了48.8%;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围栏内外丰富度指数R1分别为17和13,R2为3.693和2.832,丰富度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具有相同的规律,均匀度指数围栏内外分别为0.812和0.857,则是围栏外大于围栏内。围栏内外地上植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围栏内的封育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围栏外的放牧草地,而均匀度指数则呈相反趋势。
Resumo:
对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种籽油保护化学性肝损伤作用进行了研究.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白刺籽油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联苯双酯、藏茵陈阳性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5 d后,用CCl4进行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过氧化脂质(LPO)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刺籽油对血清ALT、AST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著拮抗肝脏MDA的升高,显著提高肝脏GSH-Px含量.表明白刺籽油具有明显的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保健作用.
Resumo: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FC、FJ、FL)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释放速率出现在13:00左右,最小释放速率在4:00前后,且白天的释放速率均大于夜间;CO2释放速率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植物生长期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且均表现为正排放;在整个观测期间(6月30日~1月28日)CO2平均释放速率依次为FC>FJ>FL,矮嵩草草甸植物-土壤系统CO2释放速率为438.34±264.12mg/(m2•h)(FC),土壤呼吸速率为313.20±189.74 mg/(m2•h)(FJ),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为230.34±145.46mg/(m2•h)(FL),植物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26.5%.植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速率与土壤5 cm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628和0.672(P<0.01).整个系统呼吸、土壤呼吸与土壤5 cm温度可拟和为一指数方程,方程为y=168.03e0.10x86x(R2=0.8783)和y=149.69e0.0745x(R2=0.8189).
Resumo:
青海黄芪属新分类群:贵南黄芪Astragalus guinanicus ; 都兰黄芪Ast ragalusclulanensis ;白花松潘黄芪Astragalus polyclandous ;大花多枝黄芪Ast ragaluspolyclaclus ;长苞东俄洛黄芪Ast ragalus tongolensis ; 少毛格尔木黄芪Astragalus goluensis ;多毛多花黄芪Astragalus floridus ;白花丛生黄芪Astragalus confer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