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resultados para southern Yellow Sea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7年夏季对黄海冷水团及邻近海域共48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以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科考研究。所调查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达2194 ± 1598 inds./10cm2,其中北黄海17个站位平均丰度为3408 ± 1578 inds./10cm2,南黄海31个站位平均丰度为1529 ± 1121 inds./10cm2。调查站位平均生物量为1839 ± 1289 g dwt/10cm2,其中北黄海站位平均生物量为2760 ± 1340g dwt/10cm2,南黄海平均生物量为1335 ± 902g dwt/10cm2。在分选出的共18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中,丰度上均以自由生线虫占绝对优势,达总量的88%,且在南(88.3%)、北黄海(87.7%)基本无差异。在生物量上,同样以自由生线虫贡献最多(42%),多毛类居次(22%),其他生物量较多的还有桡足类(13%)和甲壳类幼体(12%)。在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上,分布于沉积物表层0-2cm的小型底栖动物占79%,次表层2-5cm占17%,最底层5-8cm仅占4%。统计分析表明研究站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与沉积物叶绿素a、有机质含量、中值粒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沉积物粉砂粘土含量显著负相关。 同年秋季搭载开放航次对黄海5个站位、东海3个站位、南海2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以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三个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均丰度以黄海最高,达2132 ± 946 inds./10cm2,东海次之,为1954 ± 2047 inds./10cm2,而南海仅156 ± 56 inds./10cm2;三海域的平均生物量依次为2193 ± 1148 g dwt/10cm2、1865 ± 1555 g dwt/10cm2和212 ± 22 g dwt/10cm2。在分选出的共14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中,丰度上均以自由生线虫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量的85%、89%、85%。在生物量上,黄海以自由生线虫贡献最多(33%),多毛类居次(18%);东海二者比例相近(约37%),而南海则以多毛类占绝对优势(56%),线虫居次(25%)。在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上,三个海区差异较大:分布于沉积物表层0-2cm的小型底栖动物在黄海高达90%,东海仅46%,在南海为63%。统计分析表明,本研究站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及脱镁叶绿素a含量和底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与本航次之后在广东湛江和海南以东的南海海域开展的908调查结果形成了鲜明对照,后者的小型底栖动物及线虫丰度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近海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大。 本文利用微宇宙实验方法,来确定不同浓度梯度的Cu、Pb以及Cu/ Pb混合重金属污染物对青岛湾小型底栖动物(主要是线虫)的影响。加入污染物后,分别在1、3、7、14、21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Cu和Cu/Pb混合高浓度实验单元组的线虫丰度除在第21天有较明显减少外,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基本没有变化,分析可能系高浓度Cu的固定作用从而使小型底栖动物无法腐烂降解造成的。同一时间尺度上,各重金属污染物实验单元的线虫丰度均高于(或接近于)空白对照组,较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实验单元的线虫丰度高于(或接近于)较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物实验单元,Cu/Pb混合低浓度实验单元的线虫丰度高于同一时间尺度Cu低浓度和Pb低浓度实验单元。推测是由于采样点的线虫群落中存在对Cu和Pb的耐受种或者“机会种”造成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调查我国黄、东海浮游细菌(包括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生态分布状况,对其在春秋两个季节不同水文状况下与浮游植物叶绿素、无机盐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功能分离纯化了6株海洋聚球蓝细菌,并对其遗传多样性及捕光色素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 春秋两季黄东海异养细菌丰度大致相当,异养细菌丰度在105-106 Cell ml-1左右。春季异养细菌丰度总体表现为随离岸越远先逐渐降低后略微增高的趋势,秋季异养细菌丰度有离岸越远逐渐增高的趋势。 春季黄东海异养细菌转化率和水体异养细菌生产力与温度呈正相关;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秋季的水文状况较春季较复杂,不同区域的水团对异养细菌有显著影响。 春、秋季,聚球蓝细菌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在4-98%(平均值42%)和在4-93%(平均值30%)之间。 胶州湾浮游细菌的年季变化研究表明,海洋浮游细菌在一年的变化有明显规律。浮游细菌丰度随温度变化呈正相关。 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在黄海海域分离到的3株聚球蓝细菌都属Marine Cluster I,它们都含有捕光色素藻红蛋白PE。在东海分离到的3株聚球蓝细菌中,ECS01和ECS02含有捕光色素藻蓝蛋白PC, ECS01和ECS02与Synechococcus sp6301近缘关系很近。ECS03含PE,并且与在日本海分离到的MBIC10089独立成枝。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基于北黄海114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来探讨沉积物粒度组成、分布特征与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类型主要有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五种类型,少数站位含有砾石。砾石则主要分布在长山列岛附近海域、大连湾口及其东南近海;砂主要分布在123.3°E以东的海域和长山列岛附近海域;粉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大连湾外海;粘土的含量较低,含量大于30%的区域仅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大于16%的区域有向北和东北延伸的趋势,在大连湾至广鹿岛近海沉积物粘土含量也大于16%。 根据对沉积物粒度各粒级的因子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物的Folk分类和Pejrup分类,将北黄海划分成五个主要沉积环境分区,分别受山东半岛沿岸流、黄海暖流、强潮流场、长山列岛和辽东沿岸流控制。北黄海中西部沉积物主要受山东半岛沿岸流影响,经过本区的黄海暖流限制了山东半岛沿岸流携带的细粒物质向东和向北的扩散和运移,研究区东部沉积作用的主控因素是潮流,长山列岛中部海域受附近岛屿剥蚀物影响,大连湾外海受辽东半岛沿岸流控制。研究区西南部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和南北不对称性,其形成主要受控于山东半岛沿岸流和黄海暖流及其相互作用,潮流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数值预报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黄渤海温跃层形成演化的机制,同时通过对比数值实验研究海区各主要影响因子对黄渤海热结构的作用。模式采用Leendertse(1973-1979)三维数值模式,在黄渤海海域考虑风、潮、波浪的涡动混合作用,同时考虑热平流以及热面热通量等的综合作用,选用了一个合理的垂直湍流扩散系数计算方案,对海区温度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出,潮流的涡动混合作用在浅海以及底层作用较大,风浪的涡动混合主要在于上混合层,海面热通量和海水透明度直接影响到温跃层的强度、深度及厚度,海流的热平流及海底地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 Hansen)作为目前已开发利用的6种主要磷虾资源之一,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北部及其临近近岸海域。在黄海,太平洋磷虾是黄海海洋生态系统中大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和重要功能群的组成种类,它还是黄海生态系统中鱼类等上层营养级生物的重要饵料。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组成以及数量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黄海经济鱼类的资源动态,从而影响到整个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II)——“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21号——“黄、东海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机制研究”,在2006年4月到2007年8月的八个黄海调查航次中,通过网采固定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海域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繁殖和发育策略、以及成体的摄食、代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 种群生态分布:本文根据200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两次黄海大面调查和2006年9月-2007年8月六次黄海断面调查所获得的样品,研究了太平洋磷虾在南黄海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机制,并探讨了其生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春季,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种群主要分布在33 °N-36 °N、50 m-75 m等深线之间的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152.90 ind. m-3,卵丰度非常高,成体丰度较低,仅占种群总数量的8.72%。调查海域的平均成体丰度为0.35 ind. m-3。种群组成以幼体为主,占到种群的90.85%。春季是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的高峰期。秋季,种群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335.38 ind. m-3,成体丰度显著高于春季,调查海区成体的平均丰度为7.73 ind. m-3。成体和未成体以99.5%的总比例在种群中占绝对数量优势,卵和幼体都非常少。秋季太平洋磷虾种群处于稳定期。春季成体的体长显著大于秋季,春季成体全长以13-18 mm为主,而秋季成体的全长主要是9-13 mm。 春季,太平洋磷虾成体具有昼夜垂直迁移行为,白天主要停留在底层水域,夜间少部分成体会上升到中上层水域,但是大部分成体仍然停留在深层。幼体从C3期开始就具有一定昼夜垂直迁移行为,F2—F5期幼体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已经非常明显。由于从表层到底层叶绿素a浓度逐渐降低,因此,太平洋磷虾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可能与摄食有关。 太平洋磷虾成体的分布是与海水温度紧密相关,南黄海太平洋磷虾成体比较适宜生活的水温是8-16 °C。春、冬季水温较低,成体分布范围较广。夏、秋季表层水温急剧升高到20 °C以上,太平洋磷虾成体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丰度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另外,秋季在近长江口的北部海域有大量成体分布。 繁殖和发育:自2006年9月到2007年8月的一年内,在黄海进行了七个航次的太平洋磷虾现场培养产卵实验,结果表明: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在3月—6月份都具有产卵行为,4月份达到产卵高峰期。单个雌体的最大产卵量为617 egg female-1,出现在4月份。8月、9月和12月在南黄海均未发现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太平洋磷虾具有二次产卵行为,并且第一次产卵量要高于第二次。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与其干湿重紧密相关。成体干重低于5.0 mg,湿重低于26.0 mg,均不具有产卵能力。在产卵高峰期,太平洋磷虾的干湿重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发育主要遵循下面的发育途径:卵 → 无节幼体 → 后期无节幼体 → 原溞状幼体 → 溞状幼体F1(0' 7, 1' 7) → 溞状幼体F2(1' 4'' 7, 3' 1'' 7) → 溞状幼体F3(5'' 7) → 溞状幼体F4(5'' 5) → 溞状幼体F5(5'' 3) → 溞状幼体F6(5'' 1)。太平洋磷虾在15 °C下的幼体发育速度明显快于4 °C。15 °C下幼体发育到C1期只需5.6 d,而4 °C下则需要16.1 d。 摄食和代谢:2006年9、10、12月和2007年3、8月,在南黄海的五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成体摄食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8月和9月份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比较低,主要摄食水体中的微型浮游动物,从而由于营养级级联作用,致使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升高。12月和3月,太平洋磷虾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有着很强的摄食活动,使得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大量降低,当然太平洋磷虾也可能会同时摄食水体中微型浮游动物。 2006年9、12月和2007年3月,在南黄海的三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现场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3月份的耗氧率是172.92 μg ind.-1 d-1,是9月份和12月份的6倍还要多。太平洋磷虾在9月和12月的耗碳率和体碳日损耗量相近,且都较低。3月份太平洋磷虾的代谢非常旺盛,体碳日损耗量达到2.70 % d-1,每日的耗碳率为62.9 µg C ind-1 d-1。9月和12月份太平洋磷虾代谢的氧氮比都较低,分别是11.3和7.0,太平洋磷虾成体的主要代谢基质是蛋白质。3月份的氧氮比为35.1,太平洋磷虾成体代谢主要以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南黄海1997~2006年10年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对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影响控制因素、演变趋势,并对海域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获得了以下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 1.系统获得了南黄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揭示了影响和控制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因素 南黄海表层海水中重金属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6、0.37、6.21 μg/L,低于其它中国近海海水,而高于水交换较好的深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模式(除Pb外)表现为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其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含量较高,区域分布呈现“高Cd-Cu-Hg-Zn区”,“高Pb-Cu-Zn区”以及“高Pb区”三个地球化学分区。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比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的浓度低,南黄海重金属主要受沉积物粒度控制,即在细粒度高的南黄海中部区域重金属(除As外)的含量较高,粗粒度的近岸区则较低,区域分布呈现“高Cd-Cu-Pb-Zn区”,“高Hg低As-Cu-Zn区”以及“高As低Cd-Hg-Zn区”三个地球化学分区。 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影响了南黄海海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重金属分布是径流、大气沉降、pH、盐度和重金属自身性质等各种影响因子耦合的结果。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因子Pb>As>Hg>Cd>Zn>Cr>Cu,其中Pb和As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排放,污染状况相对较重,Cr和Cu几乎没有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沉积物的粒度是控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次要的因素包括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沉积速率以及重金属存在形态等。 2.首次获得了南黄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演变趋势 近10年来南黄海表层海水中,Zn呈上升趋势,As、Cd、Cu、Pb基本稳定变化不大,而Hg则呈略下降趋势。Zn的线性上升趋势明显,在近岸水域和中央水域中其浓度和公元年的统计关系分别为y=0.9524x+0.0034(R=0.97)和y=0.8622x+0.0299(R=0.95)(其中y为Zn的浓度,x为年度,取1997~2004)。近10年沉积物中重金属年际变化较小,浓度变化在多年均值的±(10%~30%)之间变动。As、Cd、Cu、Hg、Pb、Zn的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7.17±1.70、0.108±0.024、17.61±1.65、0.024±0.008、18.44±4.26、70.53±5.73 mg/kg,除了Hg随公元年呈较好的线性增加(y=0.0033x-6.50,R=0.75)外,其它重金属未显现出有明显的演变趋势。 近百年来,南黄海重金属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第一个阶段的60年可以看作是南黄海未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一个时期,该段时期内明显的特征是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受径流输入不均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规律性不强;第二阶段是南黄海近岸工农业迅猛发展的阶段,由近岸传输到这一海域的重金属量增加,南黄海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增加,沉积物质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一阶段是人类活动影响南黄海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黄海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呈降低趋势,与中韩两国减排及治污措施有关。近几年,南黄海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较20世纪末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3. 初步阐明了南黄海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危害和潜在生态风险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等方法对南黄海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重金属污染程度海区占研究海区面积的38.7%,中等生态风险的区域则占了研究海区面积77.8%,但均未发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与生物量的分布有明显的关系,总体表明,南黄海沉积物中的重金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较低,南黄海沉积物质量良好。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胶质类浮游动物尤其是水母类在近岸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球科学家们的关注。这种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很多海域或海湾出现水母类大量繁殖的现象而引起的,这种现象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入侵等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给人们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当水母大量出现时,由于它们与鱼类存在食物和捕食竞争,使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锐减;由于它们会堵塞和撕破渔业生产网,干扰了人们的渔业生产活动;另外水母增多增加了海滨游泳爱好者被蛰伤甚至死亡事件发生的频率,对旅游者们的娱乐行为造成不便。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报道了许多水母大量繁殖并对经济社会或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在北海水母数量爆发的频率与气候相关的事实表明了该海域将要面临一个更多的胶质类浮游动物的未来。所有这些都表明海洋中水母的生态学问题仍旧是全球的一个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许多海湾和海区有关水母生态学问题的研究上,均已取得方方面面有意义的进展。但在我国,由于对水母功能群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大型水母来讲它们被认为是渔业生产的副产品或者‘垃圾’,在渔业拖网捕获后把它们直接扔入海中并不去研究;对于小型水母来讲,因为它们为非饵料生物,并且有易碎,粘糊糊等难操作的特点,对浮游生物网同步采集到的水母的研究力度远不如对其他浮游动物类群的研究力度,因此我国对水母功能群生态学的研究基础相当薄弱。 本论文基于以上背景对黄东海大型和小型水母类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对其生物量或丰度等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1)利用浮游生物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很低,且主要分布在50 m等深线以浅海域,各水母类群以及优势种类的季节更替非常明显。比较不同海区的小型水母的丰度水平及其占浮游动物丰度的比例,发现黄海的小型水母丰度水平最低,为0.8(0.04–1.3)ind. m-3,只占浮游动物丰度的 < 0.5 %,表明小型水母在黄海海域并非占优势的功能群。(2)在中国黄东海采集的沙海蜇和在日本采集的越前水母的COI基因序列差异(0.2%)处于种内水平,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两者为同一个种类,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我国大型水母沙海蜇的分类地位可初步订正为:Nemopilema nomurai Kishinouye, 1922(Scyphozoa:Rhizostomeae:Rhizostomatidae)。(3)利用渔业底层拖网的方法对黄东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总生物量及各优势种类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共鉴定到11个种(类),其中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洋须水母(Ulmaridae genus sp.)以及多管水母(Aequorea spp.)为黄海的优势种(类),沙海蜇(只在东海北部)和霞水母(Cyanea spp.)为东海的优势种(类);这四个种(类)的湿重随着伞径的增大成冪增长的方式。大型水母平均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3月份水母总生物量最低,为4.6 ± 9.4 kg km–2,春夏季随着海水表层温度的升高,大型水母的生物量逐渐增加,9月初水母的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为22891 ± 25888 kg km–2,随后随着海水的温度下降,生物量也逐渐下降。洋须水母的生物量在10月份达到最高值(2780 ind. km–2,1807 kg km–2),主要在黄海中部出现。多管水母在5月份丰度最高,为8262 kg km–2,且主要分布在30N以北海域。 聚焦大量爆发的水母种(类)沙海蜇和霞水母,基于实测的拖网资料,提供了该种可见的浮游阶段1周年的地理发生和生物量数据;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类)表现了不同的季节出现和生物量格局:首先是黄海出现的沙海蜇(5–12月在黄海出现),5月份少量幼水母体在黄东海的交界处出现,6月它们的分布范围在南黄海扩大,到8月末及9月初沙海蜇几乎遍布黄海,其生物量和丰度以压倒其他大型水母类的优势形成“bloom”(生物量占所有大型水母的96.7%,丰度占93%,在南黄海平均生物量20446 kg km-2,平均占渔获物生物量的86.1 %),10月份至12月,沙海蜇的生物量逐渐减少甚至为零,其分布区域也向北回缩。其次为东海出现的霞水母(5月–10月):霞水母在5月初达到生物量的高值(平均生物量为380 kg km-2),其伞径随纬度的升高而变小,8月至10月其生物量骤然下降。这两个种类的生物量高值分布在温度或潮汐锋区。结合水文条件及沙海蜇和霞水母关键的生活史策略推测了黄东海该种浮游阶段的生活史模型。 最后,通过对黄海8、9月份沙海蜇生物量的最高峰或暴发时期的呼吸率,摄食率进行估算,获得其每天对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潜在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6年9月在对沙海蜇最大捕获率的情况下,沙海蜇的摄食率为8.37(0.12–37.83)mg C m-2d-1,假设都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时每天对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11.2%(0.17–50.6%),134.1%(1.98–605.7%)。因此在沙海蜇暴发期间对浮游动物的潜在的消耗非常大,甚至为毁灭性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文利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观测计数法和[甲基-<'-3>H]胸腺嘧啶示踪法对春秋两季节中国黄、东海异养细菌生态分布及其生产力状况,以及异养细菌及其生产力与浮游植物叶绿素、无机氮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春秋两季节黄东海海洋异养细菌丰度大致相当,异养细菌平均值在5~7×10<'8>Cell/l范围之间.春季异养细菌丰度总体表现为随离岸越远先逐渐降低后略微增高的趋势,秋季异养细菌丰度有离岸越远逐渐增高的趋势.秋季黄、东海海洋异养细菌生产力明显高于春季,并且秋季异养细菌的生长率也高于春季.秋季异养细菌生产力与初级生产的比值明显高于春季,且东海高于黄海.春季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叶绿素及无机氮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秋季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叶绿素相关性在东海有较显著相关性,在黄海该相关性比东海低;异养细菌生物量与NO<,3>ˉ和DIN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该相关性在黄海明显高于东海.异养细菌在一年的变化有明显规律,冬季最低,秋季和春季相当.在一天当中,异养细菌数量变化有一定规律性,且其变化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变化有一定关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论文采用国际GLOBEC现有的研究思路:现场观测-过程分析-模型研究.生物资料分析根据黄海春、秋季两个航次的海上调查,分析了跨海洋锋区的中华哲水蚤和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模型研究中首先对渤海环流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潮余流、密度余流是渤海春末夏初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场是导致整个渤海春季环流改变的重要因素,发现风场随时间的交替变化也是影响渤海环流数值模拟结果的关键因素.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趋磁细菌在黄海、东海的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分布广泛,形态上以球菌为主,部分地区有杆菌、螺旋菌。在青岛汇泉湾发现大量的海洋趋磁细菌,趋磁球菌占优势,最大丰度可达105 cells/cm3。 透射电镜观察潮间带趋磁细菌以球菌或卵球菌占绝对优势;潮下带菌体形态多样,有球形或卵球形、长短杆状、弧状和螺旋状,其中球形或卵球形趋磁细菌占优势。电镜观察还发现磁小体的排列方式多样化,大多数呈链状排列,有单链、双链及多链,还有的呈环状或者成簇排列。磁小体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正方体、棱柱体、立方八面体、子弹头状、片状和齿状。 PCR-RFLP分析RT收集潮间带得到的三个菌株同属于α-变形菌亚纲中的未培养的趋磁球菌,三者之间相似性都在98%以上,可能都属于同一个属。潮下带RT收集,测序分析得到10个菌株。发现9个属于α-变形菌亚纲,1个属于γ-变形菌亚纲,共有8个不同的属,优势种是MRT-81和MRT-82。目前尚未获得这些细菌的纯培养。 结合电镜观察的结果发现,潮间带形态单一,属于同一个属;潮下带形态多样,属于8个不同的属。电镜结果跟RFLP的结果一致。结合区域特点我们分析潮间带水深大约0.5-1 m,在大潮最低潮时可能暴露于空气中,且受潮汐的影响,物化环境变化较大。潮下带水深常年>2 m,物化环境比较稳定。这可能是造成两个区域多样性差别的主要原因。 我们得到的所有的序列与未培养和已纯培养的海洋趋磁球菌的16S rDNA相似性都不高于94%,两优势菌群与纯培养的MC-1相似性都不高于88%,可能为新发现的海洋趋磁细菌资源。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南黄海位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北与北黄海相通,南与东海相连,是奠基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一个多旋回盆地的叠覆。 目前研究表明,南黄海兼跨中朝、扬子和华南3大构造单元,区域构造复杂,是我国近海唯一未获得工业性流油的海域,我国在该区与韩国尚存在海域及油气资源的划界争议问题。对南黄海开展研究,从开展理论研究、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出发都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在该区的勘探与研究成效不高,认识较浅,故应加大对该区的研究力度。 本文收集了南黄海重力与磁力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处理。通过对这些海洋重磁资料的常规处理,本文得到了该地区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及磁异常的上下延拓图、导数异常图等常规成果图件,对研究区重磁异常进行了分区和特征解释;应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方法对重磁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常规处理结果,对研究区的断裂系统进行了讨论;初步探讨了南黄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并获得如下几点结论: 1)研究区中断裂十分发育,优势走向为NE—NEE向,是太平洋板块挤压作用的结果,同时,研究区内不同方向(如NE、NW、EW和NS向等)的断裂相互交错,互有切割,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的迹象; 2)证实了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的存在,其在靠近济州岛时表现的更为破碎;黄海中央断裂带为一条,走向为NNW,向南逐渐变为NW向延伸; 3)南黄海盆地是一个自晚元古代以来不断迁移叠合、并经多次改造而使原貌小完整的序列残留盆地,具有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游动物物种组成、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的变化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黄海生态系统中如何描述这个过程,并使它易于模拟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基础。谁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的基础?哪些种类在生态系统中起关键作用?这些问题在黄海这样的温带陆架边缘海区很难回答,原因是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季节变化显著。因此,在对黄海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进行模拟时,需要应用既准确又简便的方法来对浮游动物群落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在对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理海洋学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方法被确定用来进行黄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模拟。 根据浮游动物的粒径、摄食习性和营养功能,黄海浮游动物被分为6个功能群:大型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Giant crustacean,GC)、大型桡足类功能群(Large copepods, LC)、小型桡足类功能群(Small copepods,SC)、毛颚类功能群(Chaetognaths)、水母类功能群(Medusae)和海樽类功能群(Salps)。GC、LC和SC是按照粒径大小而划分的功能群,他们是高营养层次的主要食物资源。毛颚类和水母类是两类胶质性的肉食性浮游动物功能群,他们与高营养层次竞争摄食饵料浮游动物;海樽类与其他浮游动物种类竞争摄食浮游植物,而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却不能有效的传递到高营养层次。本文研究报道了浮游动物各功能群的时空分布、基于浮游动物动能群的黄海生态区划分、饵料浮游动物功能群的生产力、毛颚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以及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摄食生态学。 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1 g m–2,GC、LC和SC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9, 44 和 26%。高生物量的LC和SC功能群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近岸海域,而GC主要分布在远岸站位。夏季,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3.1 g m–2,GC贡献了73%。GC、LC和SC主要分布在黄海的中部海域。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8 g m–2,GC、LC和SC的贡献率相似,分别为36, 33和23%,高生物量的GC和LC分布在黄海中部,而SC主要分布在远岸站位。GC和LC是冬季浮游动物生物量(2.9 g m–2)的优势功能群,分别贡献率了57%和27%,高生物量的GC、LC和SC都分布在黄海的中部海域。与GC、LC和SC相比,毛颚类生物量较低,主要分布于黄海的中北部海域。水母类(本文中指小型水母类)和海樽类斑块分布明显,主要分布于黄海沿岸和北部海域。属于不同功能群的约10个种类为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控制着浮游动物群落的动态。 春季,黄海可以被分成4个浮游动物生态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中心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近岸海域,与第一个生态区相对应,LC和SC在分布中心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夏、秋和冬季,黄海分别被分成3、4和3个生态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中心均位于黄海的中部海域,均与各季节的第一个生态区相对应,GC和LC是分布中心生态区的优势功能群,对分布中心起主要的控制作用。黄海冷水团(YSCBW)在GC、LC和SC的空间分布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海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生态区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生态区中起控制作用的优势功能群类别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我们将饵料浮游动物功能群细化为0.16–0.25 mm、0.25–0.5 mm、0.5–1 mm、1–2 mm和 >2 mm5个粒径组。应用生物能量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生产力。结果表明: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5月份最高,为91.9 mg C m–2 d–1,其次是6月和9月,分别为75.6 mg C m–2 d–1和65.5 mg C m–2 d–1,8月、3月和12月较低,仅为42.3 mg C m–2 d–1、35.9 mg C m–2 d–1和27.9 mg C m–2 d–1。根据这些结果,黄海浮游动物年次级生产力为18.9 g C m–2 year–1。0.16–0.25 mm和 0.25–0.5 mm 两个粒径组对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贡献率为58–79%,即相对应的SC功能群的周转率(P/B, 0.091–0.193 d–1)要高于GC和LC。 黄海毛颚类功能群的优势种类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纳嘎箭虫(S. nagae)、肥胖箭虫(S. enflata)和百陶箭虫(S. bedoti)。我们对这四种箭虫的生产力和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摄食压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海毛颚类总的生物量为98–217 mg m–2,总的生产力为1.22–2.36 mg C m–2 d–1。黄海毛颚类的生物量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6.35–14.47%,而生产力仅占浮游动物总生产力的2.54–6.04%。强壮箭虫和纳嘎箭虫是黄海毛颚类功能群的绝对优势种,控制着黄海毛颚类群落的动态。黄海毛颚类总的摄食率为4.24–8.18 mg C m–2d–1,对浮游动物现存量和生产力总的摄食压力分别为为0.94%和12.56%。黄海冬季,浮游动物的现存量和生产力为0.4 g C m–2和0.026 g C m–2d–1,而毛颚类的摄食压力却达到了全年的最大值,为1.4%和20.94%。因此,毛颚类的摄食可能对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造成重要的影响。通过不同体长组箭虫的摄食率可以推断,黄海毛颚类全年主要摄食小型桡足类,对SC功能群的摄食压力最大。但是在夏季黄海冷水团形成的月份,毛颚类对前体长为2 mm的LC功能群中的种类摄食压力也较大,但此时,由于优势种中华哲水蚤进入滞育阶段,因此毛颚类的摄食会对其种群数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华哲水蚤在春、秋季的摄食率分别为2.08–11.46和0.26–3.70 µg C female–1 day–1,与微型浮游生物的现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春季,在黄海的北部,中华哲水蚤通过摄食微型浮游生物吸收的碳量能够满足其代谢和繁殖需求,而在黄海的南部和秋季黄海冷水团锋区附近,中华哲水蚤必须通过摄食其他类型的食物资源来维持其代谢和生殖需求。较低的摄食率、无产卵以及种群中CV期桡足幼体占优势表明,秋季中华哲水蚤在黄海冷水团区域内处于滞育状态。中华哲水蚤优先摄食微型原生动物,并且春季中华哲水蚤总的生长效率(GGE, 3–39%)与食物中微型原生动物的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微型原生动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因较低的产卵率(0.16–12.6 eggs female–1 day–1)而导致的中华哲水蚤较低的总生长效率(13.4%),可能就是由于其食物中的必需营养成分含量不足(或缺乏)造成的。 本文从生物量的角度,对黄海浮游动物各功能群的时空分布、生态区划分进行了研究报道,对GC、LC和SC功能群的生产力、毛颚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和中华哲水蚤的摄食生态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结果为黄海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基础资料。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搞清楚黄海水母类对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和海樽类在食物产出模型中产生的负效应的程度,浮游动物各功能群的组成、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模式的长期变化,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温度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对水下通讯、潜艇活动及渔业养殖、捕捞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科学数据库”在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110ºE-140ºE,10ºN-40ºN)的多年历史资料(1930-2002年,510143站次),基于一种改进的温跃层判定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温跃层特征量的时空分布状况。同时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对中国近海,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水文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海洋水文环境对逆温跃层的影响。最后根据历史海温观测资料,利用EOF分解统计技术,提出了一种适于我国近海及毗邻海域,基于现场有限层实测海温数据,快速重构海洋水温垂直结构的统计预报方法,以达到对现场温跃层的快速估计。 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和风应力的影响,20°N以北研究海域,温跃层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温跃层最浅、最强,冬季相反,温跃层厚度的相位明显滞后于其他变量,其在春季最薄、秋季最厚。12月份到翌年3月份,渤、黄及东海西岸,呈无跃层结构,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从1月到3月份,也基本无跃层结构。在黄海西和东岸以及台湾海峡附近的浅滩海域,由于风力搅拌和潮混合作用,温跃层出现概率常年较低。夏季,海水层化现象在近海陆架海域得到了加强,陆架海域温跃层强度季节性变化幅度(0.31°C/m)明显大于深水区(约0.05°C/m),而前者温跃层深度和厚度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小于后者。20°N以南研究海域,温跃层季节变化不明显。逆温跃层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10月-翌年5月)。受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东南沿海区域逆温跃层持续时间最长,出现概率最大,而在山东半岛北及东沿岸、朝鲜半岛西及北岸,逆温跃层消长过程似乎和黄海暖流有关。多温跃层结构常年出现于北赤道流及对马暖流区。在黑潮入侵黄、东、南海的区域,多温跃层呈现明显不同的季节变化。在黄海中部,春季多温跃层发生概率高于夏季和秋季,在东海西部,多跃层主要出现在夏季,在南海北部,冬季和春季多温跃层发生概率大于夏季和秋季。这些变化可能主要受海表面温度变化和风力驱动的表层流的影响。 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对中国东南沿海逆温跃层结构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长江冲淡水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夏季转向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基本再现了渤、黄、东海海域主要的环流、温盐场以及逆温跃层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通过数值实验发现,若无长江、黄河淡水输入,则在整个研究海域基本无逆温跃层出现,因此陆源淡水可能是河口附近逆温跃层出现的基本因素之一。长江以及暖流(黑潮和台湾暖流)流量的增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使逆温跃层出现概率及强度、深度和厚度增加,且暖流的影响更加明显。长江对东南沿海逆温跃层的出现,特别是秋季到冬季初期,有明显的影响,使长江口海域逆温跃层位置偏向东南。暖流对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逆温跃层结构,特别是初春时期,有较大影响,使长江口海域的逆温跃层位置向东北偏移。 通过对温跃层长期变化分析得出,黄海冷水团区域,夏季温跃层强度存在3.8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及18.9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此变化可能主要表现为对当年夏季和前冬东亚地区大气气温的热力响应。东海冷涡区域,夏季温跃层强度存在3.7年的年际变化,在El Nino年为正的强度异常,其可能主要受局地气旋式大气环流变异所影响。谱分析同时表明,该海域夏季温跃层强度还存在33.2年的年代际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期,温跃层强度由弱转强,而此变化可能与黑潮流量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海洋水温垂直结构的统计预报结果显示,EOF分解的前四个主分量即能够解释原空间点温度距平总方差的95%以上,以海洋表层附近观测资料求解的特征系数推断温度垂直结构分布的结果最稳定。利用东海陆架区、南海深水区和台湾周边海域三个不同区域的实测CTD样本廓线资料,对重构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重构与实测廓线的相关程度超过95%的置信水平。三个区重构与实测温度廓线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9℃,0.52℃,1.18℃,平均重构廓线误差小于平均气候偏差,统计模式可以很好的估算温度廓线垂直结构。东海陆架海区温度垂直重构廓线与CTD观测廓线获得的温跃层结果对比表明,重构温跃层上界、下界深度和强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51m、1.36m和0.17℃/m,它们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4.7%、8.9%和22.6%,虽然温跃层深度和强度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但其绝对误差量值较小。而在南海海区,模型重构温跃层上界、下界和强度的平均绝对预报误差分别为4.1m、27.7m和0.007℃/m,它们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1%、16.8%和9.5%,重构温跃层各特征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虽然南海区温跃层下界深度平均绝对预报误差较大,但相对于温跃层下界深度的空间尺度变化而言(平均温跃层下界深度为168m),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6.8%。因此说模型重构的温度廓线可以达到对我国陆架海域、深水区温跃层的较好估算。 基于对历史水文温度廓线观测资料的分析及自主温跃层统计预报模型,研制了实时可利用微机简单、快捷地进行温跃层估算及查询的可视化系统,这是迄今进行大范围海域温跃层统计与实时预报研究的较系统成果。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华哲水蚤是黄、东海浮游动物关键种,连接初级生产与较高营养级,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依据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黄海9个航次、胶州湾11个航次现场调查数据以及大量室内实验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繁殖、种群补充以及油脂积累的季节变化,期望初步阐明中华哲水蚤在黄海的种群动态及驱动因素、并构建其生活史概念模型。 3、4月份,黄海与胶州湾中华哲水蚤的生殖腺普遍发育成熟、产卵率较高,中华哲水蚤种群进入繁殖、种群补充的活跃期,恰好可以利用此时较好的食物条件。5、6月份,中华哲水蚤在黄海近岸海区仍表现出较高的产卵率,而陆架海区的中华哲水蚤生殖腺成熟度、产卵率逐渐降低,种群逐渐表现出度夏特征—C5占优势、积累大量脂类。整个夏季,中华哲水蚤的繁殖率、种群补充率在整个黄海都较低,尤其在黄海冷水团区:中华哲水蚤生殖腺停滞于未成熟的GS1-GS2期,产卵率为零。10月,中华哲水蚤在冷水团边缘潮汐锋区的繁殖、种群补充活跃,或许可以解释秋、冬季近岸种群的恢复。11月之后,随着垂直混合的加强,黄海冷水团逐渐消失,此时陆架区的中华哲水蚤种群结束度夏过程,并以较低的繁殖率进行种群补充,直到次年3、4月份食物环境转好,中华哲水蚤种群出现新一轮繁殖、补充高峰。本文依据中华哲水蚤雌体密度、产卵率、孵化率等计算了中华哲水蚤的种群潜在补充率,我们发现,陆架区种群仅在3、4月份出现较强补充以及冬季的微弱补充,而近岸海区除夏季外,于各个季节均可进行比较活跃的种群补充,其中春季种群补充规模、强度最大;整体来看,春季是黄海中华哲水蚤种群补充的最重要时期。 本文详细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繁殖与各种环境、雌体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1、统计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与海区食物条件(浮游植物生物量、纤毛虫丰度)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与油囊体积无关;在饥饿培养条件下,中华哲水蚤只能维持3-6天的产卵,而添加食物2-7天内,即可逐渐恢复产卵;体内积累油脂在饥饿过程中有所消耗,不过仍然不能阻止产卵率的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繁殖的能量所需主要来自于近期摄食,而体内储存脂类可能主要用于代谢所需,是应对不利条件的一种能量缓冲。2、统计分析表明:产卵率与雌体前体长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可能由于体长较长的雌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怀卵量;产卵率与温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温度可能通过调节中华哲水蚤的代谢率、体长等间接影响到产卵率。3、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发现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与其生殖腺成熟度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统计关系,这为通过保存样品估算产卵率以及长期历史样品、数据间的比较提供了可能。 春季硅藻水华是黄海及其邻近海域的重要季节性特征。本文针对硅藻水华与中华哲水蚤繁殖的关系进行了多次现场研究,我们发现,硅藻水华因其发生海区、硅藻优势种类不同而对中华哲水蚤繁殖具有复杂多样的影响。2006年3月,胶州湾东部海区发生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水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显著增高,但其孵化率相对较低(50%左右);2007年2月,胶州湾东部发生环纹劳德藻(Landeria annulata)水华,中华哲水蚤卵的孵化率在各种处理下均接近100%;2006年4月,黄海东北部发生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水华,产卵率与孵化率均处于调查海区的中等水平;2007年4月,黄海中部海区发生中肋骨条藻水华,中华哲水蚤在此次调查海区平均产卵率高达27.8 卵/雌体/天,远远高于以往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孵化率、幼体存活率也普遍较高;此次硅藻水华对于黄海陆架区中华哲水蚤的种群补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硅藻水华对中华哲水蚤繁殖的影响表现出种类、海区特异性,其具体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了黄海中华哲水蚤C5期油脂积累的区域、季节变化,并探讨了油脂积累对中华哲水蚤的生理、生活史的可能作用。黄海近岸区的C5期油囊体积常年较小,而陆架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在陆架区,C5期是中华哲水蚤度夏种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油囊体积与度夏过程有密切联系:最大油囊体积(可占前体部体积的30%以上)出现于度夏准备期(5、6月),随着度夏过程的进行,油囊体积因代谢而不断消耗,至12月时,油囊体积降低到与近岸种群无异。次年4月以后,油脂积累可能随食物条件转好而再次开始积累。我们认为黄海中华哲水蚤所积累油脂除了可以为休眠提供能量以克服较长时期食物缺乏之外,还可能是休眠的诱导因素,对其生活史具有重要意义。 黄海近岸海区与陆架海区在水团特征、中华哲水蚤种群丰度与结构、繁殖特征、种群补充、油脂储存策略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分别讨论了这两个区域中华哲水蚤的生活史。黄海陆架海区中华哲水蚤在全年共有4-5个世代:11月末,中华哲水蚤结束度夏过程,种群中占优势的C5期个体开始蜕皮为成体、逐渐成熟、繁殖,由此产下的子代可称之为G0,此世代在食物条件较差的冬季发育成熟后可以产下G1;G1于3月初发育成熟,恰逢春季较好的食物条件,于是在3月初-5月中旬很可能发育G2、G3两个世代;假若陆架区食物环境适宜,5月中旬后很可能产生新的世代—G4;G3与G4两个世代的混合种群共同进入度夏过程,期间,一小部分C5蜕皮为成体,大部分C5保持滞育状态;至12月冷水团消退后,G3、G4世代C5蜕皮、成熟,开始新的生活周期。中华哲水蚤生殖腺成熟度、油囊体积的季节变化与上述概念模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另外,这两个参数简单易用、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尝试应用于气候变化与桡足类关系等长期研究中。 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黄海陆架区的中华哲水蚤种群,对近岸种群的关注较少,本文初步探讨了近岸种群的种群补充、世代情况。相对于陆架区,黄海近岸区中华哲水蚤的生活史更为复杂,区域差异较大。近岸海区中华哲水蚤产卵率、种群周转率较高;同时,近岸海区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该区域的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对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近岸海区中华哲水蚤种群的生态学、生活史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diatom flora in a 164 cm long sediment core obtained from Jiaozhou Bay (Yellow Sea, China)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trace the response of diatom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The sediment core was dated by Pb-210 and Cs-137 and represented approximately 100 years (1899-2001 A.D.). The flora was mainly composed of centric diatoms (59-96%). The concentration of diatoms declined sharply above 30 cm (after similar to 1981 A.D.), while the dominant species changed from Thalassiosira anguste-lineatus, Thalassiosira eccentria, 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 Coscinodiscus concinnus and Diploneis gorjanovici to Cyclotella stylorum and Paralia sulcata. Species richness de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cell abundance of warm-water species increased. We argue that these floral changes were probably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in combination with eutrophication resulting from aquaculture and sewage discharge. (c) 200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