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resultados para IRIDIUM 192
Resumo: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水产动物致病菌,是中国重要养殖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等烂鳃病的病原。本研究以1972年从患"烂鳃病"草鱼上分离的两株冻干柱状黄杆菌G4和G18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将G4株再次分离纯化得纯化菌株,命名为G4R3。对草鱼鱼苗浸泡攻毒结果显示,G4R3的LD50至少比G18的高3个数量级,因此G4R3为"强毒株",G18为"弱毒株"。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柱
Resumo:
盾腹亚纲吸虫被认为是寄生扁形动物中古老的类群,包括盾腹科、多萼科、裂杯科和皱腹科,科间系统发育关系尚存争议。本研究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所有的盾腹吸虫18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了三种盾腹吸虫的相应序列,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多萼科的分类地位不成立,多萼属应还原到盾腹科;盾腹科的盾腹亚科和杯盾亚科均非单系,吸槽列数可能是平行进化特征,不能反映盾腹科各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建议将具有边缘器的吸槽型腹吸盘,以及不具边缘器的吸杯型和皱褶型腹吸盘分别鉴定为盾腹科、裂杯科
Resumo:
以斜带石斑鱼囊胚期胚胎和尾芽期胚胎分别作为检验组和驱动组,构建了石斑鱼囊胚期胚胎和尾芽期胚胎的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文库。以α-tubulin作为检测指标,显示差减效率分别高达28和27。分别取囊胚期胚胎和尾芽期胚胎各192和960个PCR阳性克隆进行斑点杂交,得到15个囊胚期和131个尾芽期的斑点杂交阳性克隆。测序和数据库比对分析表明,囊胚期15个阳性克隆中有11个已知基因的cDNA片段和没有同源性的4个cDNA片段;而在尾芽期的131个阳性克隆中,有123个已知基因的cDNA片段和8个没有同源性的cD
Resumo: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某多氯联苯(PCBs)高暴露地区的妇女、儿童体内PCBs的蓄积水平。方法采集当地某小学中符合条件的50对母子的血液,用GC-MS法进行PCBs含量的测定。结果儿童血液中所测的13种PCBs的浓度最大值为505 ng/g类脂,几何均数为192 ng/g类脂;母亲血液中所测的13种PCBs的总浓度的最大值为461 ng/g类脂,几何均数为176 ng/g类脂;儿童和母亲血液中PCBs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4。结论该地区妇女和儿童血液中检测出较高水平的PCBs,儿童和母亲血液中PCBs含量呈现较
Resumo:
根据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GB/T12990 -91),两次对湖北鸭儿湖生物氧化塘进行了生物监测与评价.共检出原生动物192种,其中植鞭毛虫48种、动鞭毛虫46种、纤毛虫82种、肉足虫16种.试验所得生物学参数,即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参数表明:如今Ⅰ号氧化塘整体状况与1982年相比变化较大,Ⅱ号氧化塘相比1982年也有所变化,但不是很大.其它3个氧化塘,第一次试验结果为从Ⅲ号氧化塘到Ⅴ号氧化塘依次变好;第二次试验结果则按Ⅴ、Ⅲ、Ⅳ顺序变好.两次试验所得此三塘的生物学参数
Resumo:
记述了首次在中国湖北七湖中鉴定到的隶属肉鞭门根足总纲叶足纲表壳目砂壳科砂壳虫属的 2种中国新纪录种 :大尖顶砂壳虫DifflugiaacuminatamagnaDeflandre,192 6和泡利砂壳虫D .pauliiOgden ,1983。利用扫描电镜对两种砂壳虫壳体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大尖顶砂壳虫与指名亚种D .acuminataacuminata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机胶结物模式不同。
Resumo:
2002年4月,在汉江中下游从丹江口坝上至其河口沿途设17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10科26属33种,其中桡足类4科10属11种,枝角类6科16属22种。根据各采样点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采用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不同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并运用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分布呈现出中游高于下游的特征,而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则是下游高于中游;中游上段的属于
Resumo:
本文对不同体重的黄鳝摄食蚯蚓、蝌蚪、蛴螬的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能量转化效率和最大摄食量等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限食试验中 ,黄鳝摄食蚯蚓、蝌蚪、蛴螬的饵料系数分别为 3.2 83.89、7.0 99.0 7、3.393.4 2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 0 .33% 1.0 9%、1.0 9% 1.2 0 %、0 .6 5 % 0 .70 % ;能量转化效率分别为2 4 .9% 2 9.5 %、33.2 % 34.1%、2 8.8% 2 9.1%。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饵料性质 ,与体重(
Resumo:
研究了不同浓度甲基苯丙胺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其动力学过程,并用色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pH8.0,甲基苯丙胺浓度为0.2,2.0,20.0mg/L时,对微囊藻生长分别表现出促进、部分抑制和完全抑制效应;而在pH6.0时,3个浓度的甲基苯丙胺对微囊藻生长均表现出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的甲基苯丙胺促进了微囊藻的生长代谢,而高浓度(20.0mg/L)的甲基苯丙胺则损伤微囊藻细胞,抑制其生长代谢.
Resumo:
利用从滇池蓝藻水华生物量中提取的微囊藻毒素试验溶液,接种滇池沉积物的微生物,研究其在有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易被生物降解,其降解反应服从方程C=A/(1+Be-Ct).当温度在12~25℃,加入的沉积物量为1~10g时,藻毒素粗提液的平均降解反应速率为3.181.13d-1,平均半衰期t1/2为2.661.27d,且藻毒素的生物降解速度随反应温度和沉积物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生物降解是去除滇池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一个重要机制.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赤潮重大项目 ( 39790 1 1 0 )
Resumo:
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上游来水的流速在此减缓 ,随江水而下的大量泥沙在此沉淀 ,将使坝下 (长江中下游 )水中的悬移质浓度降低、粒径改变 ,从而改变水环境容量。利用长江宜昌江段的周年悬移质样及水样 ,研究了悬移质对重金属 (铜、锌、铅、镉及铬 )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 ,悬移质对上述金属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型及Langmuir型等温式较好进行拟合 ;当较高浓度的金属污染物排入江水后 ,在吸附及沉淀的共同作用下 ,浓度明显降低 ;单位悬移质的吸附量随悬移质浓度降低而上升 ,但总吸附量降低 ,从而
Resumo:
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喜马拉雅地区 鱼类的物种分化过程与青 藏高原的隆升有直接的关系,并可用隔离分化假说加以解释. 鱼类的祖先与目前 广布的纹胸 属鱼类和/或 属鱼类相似.在Tethys海封闭、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的初期,纹胸 属鱼类或经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更新世后,随着碰撞的 加深,青藏高原逐步隆起并造就了山区水系的急流环境, 鱼类就是在这种环境因 子的压迫下从类纹胸 属鱼类产生的.目前跨喜马拉雅山分布的原 属就是 鱼类 中最原始的种类.在青藏高原的3次隆升过程中,随着该区域水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6-008-02-03
Resumo:
在山西运城盐池湖区采到的浮游绿藻共 3 3属 80种 (含变种 ) ,其中团藻目 5属 7种 ,四孢藻目 3属 3种 ,绿球藻目 2 0属 51种 ,鼓藻目 5属 1 9种 .该区域的水体根据其含盐量的不同可分为 4种类型 :淡水水体(含盐量 0 .0 1 1 % -0 .0 5% )、混盐水体 (含盐量 0 .0 5% -3 % )、真盐水体 (含盐量 3 % -4 % )和高盐水体 (含盐量4 % -3 4 .7% ) .由于受含盐量的影响 ,浮游绿藻在 4种水体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总的趋势是含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