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resultados para Highland grasslan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分是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气候干旱,特别是过度放牧,导致半干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草地生产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衰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原退化演替主要表现为不同植物种的消长和替代过程。在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被豆科灌木或具根茎和不定根的杂类草替代,丰富的多年生杂类草被一、二年生植物替代。目前,对于上述功能群之间的替代机制,以及草原退化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选取了79年围封的大针茅(Stipa grandis)样地、其外围的自由放牧样地及中德合作项目“ Matter Fluxes in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as influenced by stocking rate (MAGIM) ”的传统平地放牧处理小区为研究对象,从植物-水分关系的角度,利用氢和碳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主要植物种和功能群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放牧的响应,进而揭示放牧干扰下草原退化的机理。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 在干旱年份,雨水仅湿润了大针茅草原0-20cm的表层土壤。土壤中保存的冬季降水贡献了植物可利用水分的30%,而在正常年份只有10%。干旱季节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能够利用土壤60cm以下保存的多年降水,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只能利用生长季的雨水。长期过度放牧使冰草和糙隐子草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多度均显著增加,而羊草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多度显著降低。这种由放牧引起的群落结构与组成的改变,降低了植被对冬季降水的利用,加剧了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依据羊草草原群落植物的生活型和光合类型划分为:C4禾草、C4杂类草、C4灌木、C3禾草、C3杂类草、C3鳞茎类植物和C3灌木七个功能群,各功能群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不同功能群植物在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生态位分离。C4禾草和C3鳞茎类植物主要利用表层水分,而C4灌木则利用深层土壤水分,C3其它功能群介于二者之间。在无放牧和低载畜率下,各功能群植物均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功能群间竞争相对强烈。在较高载畜率下,C3禾草转为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功能群间出现水分生态位的分离,部分地缓解了植物对土壤表层水分的竞争。沿着载畜率梯度,群落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呈现出先增加,尔后下降的趋势。 3. 在放牧干扰下,羊草草原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稳定性碳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为-13.100/00~-27.590/00。不同功能群植物间的水分利用效率有着显著的差异:C4禾草> C4杂类草> C4灌木> C3禾草、C3杂类草> C3鳞茎类植物> C3灌木。C3鳞茎类植物和C4杂类草的水分利用效率随载畜率增加而降低。C3和C4禾草的水分利用效率随载畜率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尔后下降的趋势。群落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主要由占生物量90%的禾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决定。随着载畜率增加,群落水分利用效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性状是植物与环境长期互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内在或外部的特征。目前植物生态学界关于植物性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植物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反映植物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或适应机制;植物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以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内在驱动机制;植物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消长对策,反映植物性状的协同进化机制。 本试验所在地区内蒙古多伦十三里滩为典型克氏针茅草原,水分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我们在当地的围封样地内,采用人工模拟生长季降雨变化梯度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常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模拟降雨量梯度的响应、性状之间的协变关系以及植物性状与地上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研究工作在2005-2006年期间进行。观测的叶片性状包括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氮含量(LNCmass, LNCarea),以地上部分生物量作为年净初级生产力(ANPP)估计,降雨量梯度模拟了两个水平,即对照(接收正常降雨)和增雨。主要结论如下:1) 叶片性状在降雨量梯度上的变化趋势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性状的变化趋势是否有显著的格局取决于物种或特定性状。2) 叶片性状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在功能群水平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Grass功能群对水分梯度的响应敏感性较低,Forb居中,Legume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表明Grass功能群对水分的耐受性比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地克氏针茅草原上目前以禾草类为主的现状,对物种之间的替代有一定的指示性。而群落水平上探讨性状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异趋势,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难以区分环境和系统发育背景对植物性状的影响。3)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协变关系,不同物种因其自身发生背景不同,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总体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但也存在例外。相对而言,对功能性状间协变关系的研究在物种水平或功能群水平上更有意义,而在群落水平上所得结论,可能会掩盖了群落内部不同物种或不同功能群间的信息。4)叶片功能性状与草原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在功能群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再次验证了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同土壤氮元素的动态,共同影响了植物的氮利用策略,进一步影响了初级生产力等和氮元素直接相关植物性状参数。在群落水平上叶片功能性状与生物量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可遵循的规律性,说明叶片功能性状对生物量的作用更多地局限在群落内部的组织层次上发挥作用。5)本研究的虽然从不同的组织层次上探讨了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性状之间的协变关系以及与地上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由于植物性状变化幅度可能与环境梯度密切相关,如果模拟环境梯度不够大,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普遍性。此外,本次野外控制试验时间较短,数据量偏少,本文的结论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研究草地群落发展的初期阶段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及对降雨梯度的响应,同时确定草地群落面对降雨量的波动时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关系,我们在2004-2005年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一个为期二年的实验。我们在降雨梯度内(增雨、对照、减雨)模拟群落物种丰富度(4种,8种和14种)。我们的结果表明,在草地群落早期阶段观测到的物种丰富度及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不同于群落发展成熟稳定时的关系。我们发现:1)无论是在群落水平还是功能群水平,盖度相对物种丰富度都是一个决定群落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2)不同植物功能群表现出不同的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功能群植物的横向扩展能力不同导致;3)在群落水平和豆科固氮功能群,地上生物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禾本功能群和非豆科非禾本功能群的关系不显著;4)降雨量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影响不大;5)在我们实验中,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比那些物种丰富度低的群落较为稳定,我们的研究结果因此支持“保险假说”;6)土壤含氮量和含碳量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补充2004-2005年实验结果,我们在2006年同一个实验样地进行了另一个实验。2006年实验土壤经过翻耕平整,然后选择植物幼苗移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1)物种组成是决定地上生物量一个关键因素;2)降雨量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影响不大; 3)混合群落表现出超产效应,物种丰富度高的群落超产的比例较高;4)在三个水分处理梯度都没有发现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可靠度存在相关关系;5)在所有水分处理样方都发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氮量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土壤含氮量和土壤含碳量与土壤湿度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土壤含氮量和含碳量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人类还不清楚这种现象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回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问题上,补偿作用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为了阐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于2005年夏开始,在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开展了一个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物种去除试验。本研究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元素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氮素是限制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氮矿化是氮循环的关键步骤,因此,本研究重点讨论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提出3点假设:1. 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影响不同;2. 植物功能群去除前后氮矿化速率不同;3.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补偿效应。为了证明这些假设,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和2007年8月份分别进行了室内培养(温度25℃,湿度60%田间最大持水量)用于测量氮矿化速率,同时于2007年6月和2007年8月份进行野外培养用于测量野外条件下的氮矿化速率,并在去除处理2年后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 植物功能群去除数与土壤氮矿化速率呈单峰曲线关系(P<0.05),去除少量植物功能群氮矿化速率上升,去除更多的植物功能群后氮矿化速率下降; 2. 植物功能群去除数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加剧了土壤NO3--N的流失; 3. 多年生非禾草(PF)比其他植物功能群显著降低了氮矿化速率(P<0.05); 4. 短期内(去除处理1年内)在凋落物回填的情况下,去除0个植物功能群与去除全部植物功能群的氮矿化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 5.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在近3年内(2005、2006、2007)土壤碳库、氮库变化较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素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的限制因子,对生态系统过程的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净氮矿化是有机氮素到无机氮素的转变过程,该过程决定了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准确估计土壤的供氮能力可以为确定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并将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政策。氮矿化潜力N0被定义为在最适温度和湿度下,土壤氮素在无限时间内所能矿化的最大量。由于氮矿化潜力是土壤供氮能力很好的指示值,所以对氮矿化潜力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氮素矿化动态和其供氮潜力。   为更好地了解天然草原氮素矿化对全球氮沉降背景以及草原施肥管理模式的响应,我们从2000年起在内蒙古羊草草原开展了长期的氮素添加实验,分别设置对照(N0)、添加5g N•m-2(N1.75)、30g N•m-2(N10.5)和80g N•m-2(N28)四个氮肥添加梯度以及对照(control)、添加100g有机肥•m-2(O100)、添加500g有机肥•m-2(O500)、添加1000g有机肥•m-2(O1000)四个有机肥添加梯度。氮肥添加在相邻并同时进行施肥的两个生态系统类型中展开,即成熟羊草草原(A区,1979年围封)和退化的羊草草原(B区,1999年围封),有机肥添加也同时在与之相邻的C区中展开(C区的土地利用历史与B区一致)。 2002年和2006年,从A、B区中进行氮肥处理后的土壤取样;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样品从2002年C区中获得。土样在最佳温度(25℃)和湿度(60%田间持水量(WHC))下进行了5周室内培养,并用阶段淋溶方法来测定氮肥添加和有机肥添加对土壤氮矿化动态的影响。   氮肥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但累积氮矿化量与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两个区内,氮素添加都显著改变了土壤的累积氮矿化量。最高氮素处理N28相对应于最低的累积氮矿化量,而低氮素处理N1.75却使得累积氮矿化量最高。同时,在N0和N1.75处理中硝态氮的含量高于铵态氮,但在N28处理中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实验还表明大多数氮素添加强度处理在A区比B区有更高的土壤累积氮矿化量。   有机肥添加也显著改变了土壤5周内的累积氮矿化量,并且累积氮矿化量随有机肥添加强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培养5周末时土壤的累积铵态氮的含量与有机肥施加强度之间并没有相关性,但是累积硝态氮的含量有随着有机肥施加强度的上升而增加的趋势。   基于前5周土壤培养所得到的结果,我们选择了氮肥添加的N0,N1.75, N28处理以及有机肥添加的control、O100、O1000处理继续进行了长达15周的培养。培养数据与描述土壤氮矿化动态的一级动力学模型--first-order kinetics: Nm=N0(1-exp(-kt))拟合良好( R2=0.893~0.97)。无论是氮肥添加还是有机肥添加都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氮矿化潜力N0,并且N0随着氮肥或者机肥添加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氮肥处理的土壤来说, N0与氮矿化速率常数k之间反向相关,但是在有机氮处理的土壤中N0与k之间却没有相关性。总的结果显示,经有机肥添加的土壤比经氮肥添加的土样有着更大的氮矿化潜力N0值以及氮矿化速率常数k值,较大的k值暗示着土壤氮素较快的周转速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紧密相关,而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同时凋落物的分解反过来又影响了物种的组成和多样性。本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应用分解网袋法,通过功能群去除产生不同的多样性梯度。研究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实验分为相互补充的三个部分,(一)、分解微环境实验研究了功能群多样性变化引起的分解微环境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二)、凋落物组成实验研究四个功能群的优势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细叶葱(Allium tenuissimum)、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的15种不同组合方式的单种或混合凋落物在相同的分解微环境下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三)、综合分解微环境和凋落物组成两种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从15种多样性组合的去除样方中收集的单种或混合凋落物放回原样方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群多样性,相应地物种多样性高的样方中,其微环境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两个生物特性差异较大的物种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和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在功能群多样性高的样方中与多样性低的样方相比均表现出高的分解速率;混合凋落物的分解具有非加和性效应。混合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其初始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其初始氮、磷含量呈正相关;当混合凋落物在功能群多样性不同的环境中分解时,重量降解速率与环境中的功能群多样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氮流失与功能多样性成正相关。我们的研究表明,群落中凋落物组成和凋落物多样性相比,前者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决定性因素;与地上存活植株的生物学过程相比,凋落物分解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在生物多样性更高的区域,可以显著地增加氮的循环过程,有利于提高群落生产力。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素是影响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对于预测生态系统碳氮平衡显得尤为重要。空气中的游离氮和土壤中的有机氮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和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才能被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直接利用,氮素转化决定土壤氮素有效性。因此,研究环境变化对草原灌丛豆科固氮植物小叶锦鸡儿和草原优势植物种羊草土壤氮素转化重要生物过程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了解草原氮库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可能响应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控制实验模拟环境变化,经过三年的实验处理,研究氮素、水分和CO2浓度变化对小叶锦鸡儿根瘤生长和共生固氮、小叶锦鸡儿和羊草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观察小叶锦鸡儿根瘤形态和数量、测定根瘤长度和生物量以及固氮酶活性、测定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土壤酶活性,探讨小叶锦鸡儿和羊草土壤氮素转化对环境变化响应机理。 结果表明,三年生桶培小叶锦鸡儿根瘤多着生于侧根,以浅黄色的小型球状根瘤为主,其次是棕褐色的棒状和纺锤状根瘤,较大型的褐色Y状根瘤相对较少。添加氮素极显著地抑制根瘤生长发育及其固氮酶活性,这种抑制效应随着水分增加和CO2浓度升高有所减缓。随着水分的增加,根瘤形态多样,根瘤着生部位由主根渐向侧根再向须根发展,根瘤数量和重量也显著增加。水分和CO2浓度升高,固氮酶活性增加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小叶锦鸡儿根瘤生长及其固氮酶活性在加水条件下最好,水分可能是限制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小叶锦鸡儿固氮能力的关键因素。 环境变化影响小叶锦鸡儿土壤无机氮库。添加氮素处理,土壤无机氮库显著增加。添加氮素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降低,铵态氮和无机氮都出现明显的氮固持,但硝化速率增加,可能是由于添加氮素后土壤化学性质改变更利于硝化细菌进行硝化活动。随着水分和CO2浓度的升高,由于植物生长需求更多氮素的供应,土壤无机氮库显著降低。水分和CO2浓度处理对小叶锦鸡儿土壤脲酶活性和净氮矿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氮素的负效应,促使无机氮的转化,使土壤微生物对铵态氮和无机氮的固持减少。但是蛋白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三种环境因子响应均不敏感,脲酶对环境因子的变化最为敏感。小叶锦鸡儿土壤氮素转化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环境因子通过影响土壤脲酶活性以及土壤酸碱度等影响土壤矿化速率,进而影响土壤无机氮浓度和植物可利用氮。 羊草土壤无机氮库与小叶锦鸡儿土壤无机氮库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较为一致,添加氮素羊草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增加,水分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添加氮素使硝化速率显著增大,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降低,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铵态氮和无机氮出现固持现象。水分的增加降低土壤无机氮库,刺激脲酶活性,微生物对铵态氮的矿化作用增加,但是硝态氮的矿化作用受抑制,对净氮矿化没有影响。CO2浓度升高对羊草土壤无机氮库和土壤氮素矿化都没有显著地影响,但是CO2浓度升高在适宜水分下通过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脲酶活性和无机氮的转化。羊草土壤酶活性对氮素和CO2浓度的响应与小叶锦鸡儿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一致。 综上,不同环境因子对氮素转化过程影响不同,氮素添加抑制小叶锦鸡儿根瘤及其固氮酶活性,降低小叶锦鸡儿和羊草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水分和CO2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氮素对固氮酶活性以及土壤净氮素矿化速率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土壤氮素转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工作研究植物源CH4排放,即植物本身生成的CH4,不是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目前对植物是否直接排放甲烷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实验中观测到的植物甲烷排放率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对植物甲烷排放内在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以旱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为对象,测定冷蒿甲烷排放,分析冷蒿甲烷排放的可能存在的外界干扰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冷蒿确实能够排放甲烷,冷蒿甲烷生成可能与活性氧代谢有关。 冷蒿是一种典型的旱生植物,其生长的典型草原中,土壤透气性好并表现为大气甲烷的汇。土壤孔隙间的甲烷浓度不高于大气甲烷浓度,能够通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体内的土壤甲烷量十分有限,植物组织又缺乏吸附甲烷的能力,很难在植物体内累积甲烷。因此,一些实验研究中所提出的植物蒸腾作用和细胞壁吸附作用对冷蒿的甲烷排放并没有显著影响。我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冷蒿能否排放甲烷,无论是野外生长的冷蒿,还是室内无菌培养的冷蒿,都有明显的甲烷排放。通过研究植物呼吸作用与甲烷排放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发现两者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植物在应对环境胁迫时,呼吸电子传递链发生紊乱,导致活性氧的积累,这可能是植物所排放甲烷的主要来源。进而,我们通过活性氧添加实验证实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在内的多种活性氧都能够促进冷蒿的甲烷排放,而抗氧化酶CAT则对冷蒿的甲烷排放具有抑制效果,我们认为这种抑制效果是通过对ROS的清除来实现的。冷蒿体内能够不断产生甲烷的途径可能需要活性氧的参与,植物体内自由基水平的高低,很可能决定了这种植物能否排放甲烷。因此,我们对比了四种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我们在抗氧化酶活性高的物种中没有测得甲烷的排放,而冷蒿和小叶锦鸡儿两种有明显甲烷排放的植物,其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较低。由此我们认为,植物体内的活性氧与植物细胞内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并产生甲烷的过程很可能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降低过氧化毒害的一种适应机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大气CO2 浓度和降水量增加有可能大幅提高中国北方部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进而导致向土壤中输送的有机物相应增加。本研究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内的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向10−20 cm 土层添加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植物凋枯物碎屑模拟有机物输入增加和喷灌模拟降水量提升,同时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和植物生长指标,探讨在增加有机物输入和土壤水分的情况下土壤生物过程的变化及其对土壤碳排放和贮存的反馈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添加可促进植物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并显著提高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能量)和氮(养分)的含量。土壤能量和养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在底物可利用性水平较高时,r−对策微生物(指具有生长迅速、C/N 值较低的微生物群组)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随着底物水平的降低,土壤中K-对策微生物(指具有生长缓慢、C/N 值较高的微生物群组)在群落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进一步导致了微生物功能群代谢活性和特征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提高了有机物添加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潜能,并使细菌在群落水平上的生理剖面特征明显区别于未添加有机物的处理。 研究样地内土壤微生物主要受到底物中的能量(碳)限制,土壤活性有机质库作为可利用性较高的能量和养分的重要来源,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碳周转起着比水分因子更加重要的作用。土壤水分主要影响植物生长和根系活性,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对底物响应的复杂性,但它对地下生物过程的作用程度以底物中能量和养分水平为前提。 利用稳定性13C 同位素示踪技术测量后发现,添加C4-植物凋枯物会加速C3 底物中碳的分解速度。结合有机物添加后土壤有机质库的变化,可以推测植物凋枯物(即能量物质)输入增加会导致土壤原生有机碳的正向激发效应。在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群代谢活性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光合途径(C3 和C4)的植物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组织(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凋枯物添加对地下生物过程,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添加C3-草本凋枯物的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为氨基酸类化合物;而在添加C4-植物凋枯物的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为羧酸类化合物。 本研究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证明了在能量缺乏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物输入增加不但不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而且可能导致土壤原生有机碳的激发效应。在利用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如温度)的关系进行模拟预测土壤碳排放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底物中的能量和养分水平,以及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等地下生物过程对底物水平的适应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它在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 局、功能以及过程方面具有特殊的生态学意义。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自然群落类型,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上人类的过度放牧以及开垦农田,加上气候的变化使得内蒙古草地大面积退化,并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土地利用历史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的水、肥管理措施加快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改善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同时也将对理解未来气候变化对草地群落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本试验进行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历史的草地(围封的天然草地和弃耕的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对比研究,并且讨论了模拟降水增加和氮、磷添加及其互作效应对群落结构、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土地利用历史对草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围封的天然草地比农田弃耕地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植被盖度。历史上草地的垦殖使群落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造成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明显降低,同时,也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使弃耕地在环境的变化下更加脆弱。 2. 水分的添加显著地改善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增水的处理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密度、植被盖度和生产力。同时,添加水分也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对于加快内蒙古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3. 添加氮肥增加了植被盖度和群落的生产力,同时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增加了禾本科草的比例,尤其是增加了围封样地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的盖度,在弃耕地主要增加了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inn.) Gaertn.)的盖度。不同的氮肥梯度之间只对植被盖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功能群水平上,这种差异则存在于对禾本科草盖度的影响中。添加氮肥增大了物种丰富度在时间上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添加磷肥只增加了群落地上生物量,对群落结构和稳定性都没有显著影响。氮、磷肥同时添加增加了草地群落的生产力和植被盖度,在功能群水平上增加了禾草的盖度。二者的共同作用也增大了物种丰富度在时间上的变异,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 4. 同时添加水分和氮肥增加了植被盖度,在围封样地同时增加了禾草和杂类草的盖度,在弃耕地只增加了禾草的盖度;水分和氮肥结合也降低了群落盖度在时间上的变异。同时添加水分和磷肥改善了群落结构,增加了植被盖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在功能群水平上,增加了围封样地杂类草的盖度。同时添加水分和磷肥减小了植被盖度的时间变异,有利于群落的稳定。水分、氮肥和磷肥共同添加增加了植被盖度和群落的生产力,并且比其他处理组合效果更显著。在水、氮、磷共同作用下,禾草和杂类草盖度同时增加。同时添加水分、氮肥和磷肥也降低了群落盖度在时间上的变异。 由此可见,水分是决定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氮素对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起到调节的作用,而磷素只有在水分较为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对群落产生显著影响。水分和养分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改善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增加群落的稳定性,进而加快退化草地的恢复进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欧亚大陆草原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土壤氮素作为陆地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了解其矿化和可利用性对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草地退化机理,维持草场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草地恢复、重建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多年围封退化样地,分别实施了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作用的人为干扰处理,利用原状土野外培养的方法,在两年时间中,研究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火烧显著影响草原的氮循环过程,季节和年际的气候变化参与调节氮循环对火烧处理的响应。多年围封后的初次人工火烧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一个生长季(2006 年生长季)和其后冬季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但是,火烧处理仅在冬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降低作用;2007 年生长季,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没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个别月份,不同的火烧频率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2006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3.07±0.26 g N m-2 和2.18±0.21 g N m-2;冬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18±0.25 g N m-2 和0.51±0.08 g N m-2;2007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BC)、每年火烧样地(B1)和两年一烧样地(B2)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0.54±0.30 g N m-2 和 0.77±0.24 g N m-2。较为湿润的2006 年生长季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显著高于较为干旱的2007 年生长季,冬季也存在相当丰富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我们推论,长时间围封后的单次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短效的,但是年际间气候变化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影响显著。 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并且与施肥梯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具有累加效应,第一次施肥和第二次施肥后的首次取样,+N5.25 、+N17.5 、+N28.0 三个施肥梯度的样地土壤无机氮含量比未施肥样地分别高出56%、219%、1054%和514%、891%、1811%。施肥处理在2006 年和2007 年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仅在2007 年的个别月份有一定效果。以上结果说明,无机氮肥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但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可能还要受其它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制约。 刈割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作用,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仅在个别月份表现显著效果。2007 年生长季,未刈割样地和刈割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 和1.08±0.35 g N m-2,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推论,长期围封后的单次刈割处理在短期内对生长季的土壤氮动态仅有微弱影响,并且这种效果还可能受水分因素的制约。 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在2007 年生长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作用,但是,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效果,然而,在不同的取样时间,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和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制约,尤其是在水分相对缺乏的半干旱内蒙古草原,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可能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的氮平衡。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长期围封后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人为干扰和环境气候变化对土壤可利用性氮的调节作用,为科学地进行禁牧、割草、人工养份添加等草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气体交换、荧光猝灭动力学以及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两个青稞(Hordeum vulgare L.)品种的光合特性及激发能分配。结果表明,青稞的光饱和点1000 μmol m-2 s-1左右。在0~500 μmol m-2 s-1的光强范围里,青稞叶片的光呼吸(Pr)随着光强升高而增加;光强超过500 μmol m-2 s-1以后,光呼吸变化不明显。光呼吸占总光合的比例(Pr/Pm)随光强增强下降。随着光强增强,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的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不断降低而青稞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NPQ)不断升高,说明越来越多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耗散掉。光谱分析表明△PRI 随着青稞叶片暴露于光下的时间迅速增大。因此,我们认为光呼吸不是青稞主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可能是田间青稞耗散过剩光能的主要途径。 通过气体交换、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四种乔木在拉萨和那曲的光合特性及激发能分配。结果表明,四种乔木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 tibetica schneid.),银白杨(Populus alba L.),左旋柳(Salix paraplesia var. subintegra C. Wang et P. Y. Pu),墨竹柳(Salix maizhokunggarensis N. Chao)在拉萨市的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那曲。藏川杨和墨竹柳的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在拉萨显著高于那曲,银白杨和左旋柳的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在拉萨和那曲没有显著差异。四种乔木开放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和天线热耗散(1-Fv′/Fm′)在拉萨和那曲的差异不显著。测量光合时的气温(Tair)拉萨显著高于那曲,除墨竹柳外叶温(Tleaf)也显著高于那曲,墨竹柳的上述两参数在两地间无显著差异。除藏川杨外其余三种乔木在拉萨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高于那曲,气孔限制值(Ls)显著低于那曲,藏川杨的上述两指标在两地间无显著差异。除墨竹柳外,其余三种乔木在两地的光合(Pn)与叶温(Tleaf)成显著正相关。对银白杨和左旋柳来说,低叶温通过降低气孔导度(Gs)从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是造成那曲光合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墨竹柳来说,可能有其他非温度的环境条件影响其气孔导度进而造成气孔限制。此外,叶温可能主要通过非气孔限制来影响藏川杨的光合速率。因此,我们认为在西藏地区不同乔木对海拔高度的响应机制可能不同,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 The stripe-backed weasel Mustela strigidorsa is one of the rarest and least-known mustelids in the world. 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Mustela species remain controversial, though several uniqu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distinguish it from congeners. 2. It probably lives mainly in evergreen forests in hills and mountains, but has also been recorded from plains forest, dense scrub, secondary forest, grassland and farmland. Known sites range in altitude from 90 m to 2500 m. Data are insufficie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abitat and altitudes which support populations, and those where only dispersing animals may occur. 3. It has been confirmed from many localities in north-east India, north and central Myanmar, south China, north Thailand, north and central Laos, and north and central Vietnam. Given the limited survey effort, the number of recent records shows that the species is not as rare as hitherto believed. Neither specific nor urgent conservation needs are apparent.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Habitat use by wintering Ruddy Shelduck (Tadorna ferruginea) in Lijiang Lashihai Lake of southwest China was studied from 1 November 1999 to 29 April 2000. We divided habitats into five types-deep water, shallow water, mudflat, grassland and farmland. Shallow water and grassland, with rich food and easily accessible water, were preferred by wintering Ruddy Shelducks, Farmland was preferred in mid-winter but avoided in early winter and late winter. Even in mid-winter, the feeding Ruddy Shelduck on farmland were not equally distributed in fields and preferred wet fields (just irrigated) and avoided dry fields. In dry fields, the distances to water sources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feeding distribution. Mudflats were only selected in later winter, coinciding with the growth of water-weeds. Deep-water areas were always avoided. Prohibition of human disturbance and retaining shallow water areas and grassland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mitigate conflict between Ruddy Sheldruck and local people.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populations of Black-necked Cranes (Grus nigricollis), the central population, is declining due to habitat loss and degradation,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space use patterns and habitat preferences. We examined the space use and habitat preferences of Black-necked Cranes during the winter of 2007-2008 at the Napahai wetland in northwest Yunnan, China, where approximately 300 Black-necked Cranes (>90% of the total central population) spent the winter. Euclidean distanc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habitat preferences of Black-necked Cranes, and a local nearest-neighbor, convex-hull constru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space us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lack-necked Cranes preferred shallow marsh and wet meadow habitats and avoided farmland and dry grassland. Core-use areas (50% isopleths) and total-use areas (100% isopleths) accounted for only 1.2% and 28.2% of the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We recommend that habitat protection efforts focus on shallow marsh and wet meadow habitats to maintain preferred foraging sites. Core-use areas, such as the primary foraging areas of Black-necked Cranes, should be designated as part of the core zone of the nature reserve. Monthly shifts in the core-use areas of the crane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reserve should be large enough to permit changes in space use. In addition to preserving habitat, government officials should also take measures to decrease human activity in areas used by foraging Black-necked Cra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