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resultados para Drusius, Joannes, 1550-1616.
Resumo:
<正> 保护生态学从1969年沿用开始,一直作为一个概念和术语,没有发展成为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范畴和方法论的独立学科。直到1993年由George W.Cox编辑,由Wm.C.Brown Publishers出版的《保护生态学:生物圈和生物存活》(Conservation Ecology:Biosphere and Biosurvival)才奠定了保护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该书中G.W.Cox将传统生态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了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全书短小精悍,结构明快,共352页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生态学的概念,介绍了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接着介绍了"绝灭生态学"(The ecology of extinction),作者回顾了过去及近代生物的绝灭率,绝灭物种的生活史足迹等,认为:近代物种绝灭率由于人
Resumo:
以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 1,2 ,4 三氯苯 (TCB)胁迫对萌发大豆种子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10 0~ 30 0 μg·g-1TCB胁迫初期 (1~ 3天 )促使萌发大豆种子呼吸强度升高及其峰值提前出现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 )及过氧化氢 (H2 O2 )的积累显著增加 ,同时伴随丙二醛 (MDA)含量升高 ,显示发生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TCB胁迫 1~ 6天使活性氧清除酶功能紊乱 ,其中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升高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开始上升后转为下降 .在萌发大豆种子受TCB胁迫伤害过程中 ,活性氧代谢失衡造成的膜脂质过氧化将起着重要作用 .
Resumo: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藤本植物金银花在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的生长反应和积累特性,结果表明,Cd对金银花生长未造成显著影响,甚至低浓度(5和10mg·L-1)Cd具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表现为植物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当Cd处理浓度达到50mg·L-1时,植物的株高和根长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耐性系数均>0.8,表明金银花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当Cd处理浓度为25mg·L-1时,金银花地上部中Cd含量达到286.12μg·g-1,而富集系数均>1,说明金银花具备Cd超富集植物的特征,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Resumo:
利用多时相多数据源遥感影像数据(航片、TM影像及SPOT-5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例,从海拔和坡位2个方面来探讨喀斯特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垂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林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300~1350 m及1450~1550 m的区域内,变化是最大的;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219~1300 m及1350~1450 m的区域内,变化最大。景观格局在山脊和谷底内变化相对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林地斑块;景观格局在陡坡和缓坡地区的变化相对较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该区域中变化较大的为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300~1500 m的山脊和谷底区域内,景观斑块类型发生的变化较大。该区域应作为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关注的区域。
Resumo:
在辽宁省昌图县前双井镇以引进的 6个无性系新品种杨树为材料 ,用乡土杨富杂Ⅱ号为对照作栽培比较试验 ,观察其生长量、抗寒性、感病性、感虫性等指标 ,用评分法评价各品种综合表现的优劣 .结果表明 ,N 119杨各项指标明显地超过对照 ,并优于其它品种 ,可扩大栽培 ;赛路杨生长量明显地超过本地乡土杨 ,且感病性、抗寒性等方面等于或接近对照 ,有一定的引种价值 .
Resumo:
在历史旱涝记载资料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重建了湖北省3个区域近500年来的干湿气候变化序列,并比较分析了各区域干湿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准周期性及跃变现象。结果表明:在3个区域中,鄂东区1570~1770、1890~1950年两个时段偏湿,1470~1520、1790~1830年则偏干;鄂北区偏湿时期主要在1470~1530、1710~1750、1850~1910年三个时段,1470~1530、1770~1830年则偏干;鄂西南区有1550~1610、1650~1710、1830~1890、1930~1990
Resumo:
本文研究了在4.0GPa 和1550℃下非晶玻璃转化成翡翠的晶化过程中,时间参数对翡翠的结晶度及硬度的影响.发现在该实验条件下晶化时间在15min 内得到的翡翠有两个硬度值.由结晶度曲线可知,要使非晶全部转化成翡翠,晶化时间至少要>15min.另外,还利用断面的 SEM 分析观察了翡翠的晶粒编织、生长情况,并就翡翠的成核及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翡翠的结晶及生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本实验发现当翡翠的结晶生长完成时,其编织还在进行,增加高压下的保温时间,有利于翡翠形成紧密的编织,能更好地改善翡翠的宏观质地.此外,根据人工翡翠及天然翡翠的晶粒编织情况的对比,表明要达到天然翡翠的质地,需要减少成核数,增加晶体的生长速度,才能得到与天然翡翠同样的微观编织结构.
Resumo: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SCS)方法研究了乙烯-乙烯醇(EVA)共聚物,得到了羟基(-OH)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SCS参数:在苯酚+重水(80/20W/W)中参数为S_1=42.77±0.08ppm,S_2=7.155±0.06ppm,S_3(s)=-4.08±0.02ppm,S_3(t)=-3.09±0.02ppm,S_4=0.48±0.03ppm,S_5=0.26±0.05ppm,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时参数为S_1=44.97±0.61ppm,S_2=7.40±0.00ppm,S_3(s)=-4.51±0.17ppm,S_3(t)=-3.13±0.00ppm,S_4=0.63±0.04ppm,S_5=0.36±0.00ppm,同时利用所得到的SCS参数对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进行了归属。
Resumo:
按硬玉分子组成配料,在1350~1550℃的高温下灼烧,然后淬火到室温得到具有硬玉组成的玻璃,在5.0GPa,1450℃下晶化,合成了宝石翡翠,其尺寸可达到(?)12mm×6mm。并通过差热分析及高压下的淬火分析研究了翡翠在常压下及高压下的熔点变化,利用淬火、退火及老化实验研究了人工翡翠宝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人工翡翠宝石的热稳定性与天然翡翠相同。
Resumo:
In addition to 10 known compounds (7-16), one new brominated diterpene, 10-hydroxykahukuene B (1), two new sesquiterpenes, 9-deoxyelatol (2) and isodactyloxene A (3), one new brominated C-15-acetogenin, laurenmariallene (4), and two new naturally occurring halogenated sesquiterpenes (5 and 6) that were previously obtained as intemediates in a biomimetic synthetic study of rhodolaureol and rhodolauradiol 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organic extract of the marine red alga Laurencia mariannensi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new compounds 1-4 were evalu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