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resultados para 2-8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探讨赤潮发生时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atatum)的光合作用生理变化 ,研究了不同无机氮 (N)水平上 ,海水pH值升高对其胞外碳酸酐酶 (CA)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海水pH从 8.2升至 8.7时 ,中肋骨条藻胞外CA被诱导 ,细胞对无机碳的亲和力 (1/Km)提高 ;在pH8 7时 ,高N条件下的胞外CA活性是低N条件下的 3倍 ,1/Km 值也提高了 80 %。单位叶绿素a的最大净光合能力 (Pam)在不同pH和N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单位细胞的最大净光合能力 (Pcm)提高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Tn5 10 87b诱变鱼腥藻PCC712 0 ,筛选不能利用氮气生长、异形胞图式发生变化的突变株。突变株 # 180 1经缺氮诱导 2 4h后无异形胞形成 ,48h后沿藻丝形成少量成熟异形胞 ,占藻细胞总数比例为 2 .8% ,其异形胞发育速度和形成频率均与野生型有显著区别。以ClaⅠ酶切该突变株总DNA、自环化后以电泳冲法转化大肠杆菌 ,回收带有插入位点两侧DNA片段的转座子Tn5 10 87b。经测序确定转座子位于未知功能基因alr0 0 99第 14 8和 14 9碱基之间。为证明突变性状确由a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 3 0 2 710 2 8)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保安湖一围栏区 ( 3.3hm2 )周年采样 ,共获得可供食性分析用的二龄河蟹 36 2只 (壳宽 1.99— 6 .2 4cm)。胃含物分析表明 ,河蟹为杂食性 ,兼具肉食性倾向 ,以底层群落为食 ,食谱极为复杂 ,包括水生大型植物、藻类 ( 47个属 )、原生动物、轮虫、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和颗粒碎屑 ,各大类食物的出现频率分别为 87.3%、82 %、0 .3%、0 .6 %、48.2 %、2 8.2 %、0 .3%、2 8.7%、88.7%。而不可分辨物在食物团中较为常见 ,出现频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0 2 710 2 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KSCX2-1-0 4)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198 9~ 1999年 ,在长江八里江江段对江豚进行了 2 8次往返观察和 8次定点观察。结果表明 ,近 10年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逐年呈明显递减趋势 ,平均每年以 7.3%速率递减 ;1996年后 ,枯水季节江豚不再进行江—湖迁移 ,其活动范围仅限于 2 0km的长江八里江江段 ,较 1993年以前缩短了约 40km。江豚在八里江江段的行为多种多样 ,通过对江豚种群在八里江江段的集群、摄食、逃避、发情与交配、抚幼、歇息和玩耍行为的描述、比较和分析 ,认为长江八里江江段是江豚典型的摄食和抚幼场所 ,同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滇池属长江流域的一个内陆湖泊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每年夏季都出现大面积的水华。但品种单一 ,主要为蓝藻门 ,其中微囊藻是优势种 ,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本实验以富营养化湖泊滇池中的水华蓝藻作为主要原料 ,将其制成干粉后 ,利用双协菌株在 2 8~ 3 2℃条件下对其进行固态发酵 ,培养基质初始水份为 65 %。发酵培养 2d后 ,培养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明显降低 ,6d后 ,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未检出 (最低浓度检测限 1μg/mg)。同时对实验所获得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鳅鮀亚科(Gobiobotinae)2个属8个种10个个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以(鱼丹)亚科斑马鱼为外类群,对鳅鮀及鲤科(Cyprinidae)一些亚科代表种鱼类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鳅鮀鱼类是一个单系类群,与鮈和细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系统发育的角度看,鳅鮀亚科应归属于鮈亚科(Gobioninae).研究结果支持鳅鮀亚科分为异鳔鳅鳅属(Xenophyso-gobio)和鳅鮀属(Gobiobtia).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鱼屯鱼苗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 ,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 ,解决了鱼屯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 3万尾 (体长 0 2 8厘米~ 3厘米 ) ,4 0天后 ,出池鱼苗 2万尾 (体长 2 5厘米~ 3厘米 ) ,成活率高达 6 6 7% ,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 70 % ,后期培育成活率 95 %。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湖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HLA -DR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 ,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 136例、食管癌组 4 2例患者的HLA -DRB1等位基因。SAS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HLA -DRB1 0 90 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 (0 2 5 0 0vs 0 1397,P =0 0 2 8,OR =2 0 5 3,病因分数 =0 12 82 ) ;两者间其余HLA -DRB1等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沙坡头藻结皮中的优势物种——微鞘藻的胞外多糖对沙漠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状况的影响及其光合特性。随着胞外多糖浓度的升高 ,土壤持水量增大 ,土壤水分蒸发速率降低 ,水分在土壤中运动的速率被延缓。藻总水溶性多糖产率为 2 8.82 % ,胞外水溶性多糖产率为 1 6 .0 9% ;多糖产量在稳定期生物量最大时增长最快。微鞘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2 5℃ ,最适光强为 40 0 μE.m- 2 .s- 1,在 0 .3 mol/ L Na Cl浓度下其光合作用活性被强烈抑制 ;微鞘藻的吸收光谱表明它比生长在湿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介绍了鱼类耳石微结构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该系统实现了对鱼类的耳石日轮的自动识别计数和测量日轮宽度 ,并将分析结果自动保存为Excel可识别格式的数据文件。用草鱼微耳石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 ,在随机抽取的 30个样本中 ,有 2 8个样本日轮自动识别的正确率为 1 0 0 % ,其余 2个样本经过手工修改后也能达到对日轮的完全识别。此外 ,采用 768× 5 82像素的BMP格式数字图像测量日轮宽度 ,计算机的分辨率比显微镜提高了约 1 3倍。该系统还可应用于鱼类的鳞片、胸鳍棘和脊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稀有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 3种饱和脂肪酸 (SFA) ,它们是C1 4∶0、C1 6∶0、C1 8∶0。 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它们是C1 4∶1、C1 6∶1、C1 8∶1、C2 0∶1。 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它们是C1 8∶2、C2 0∶4、C2 0∶5 (EPA)、C2 2∶6 (DHA)。SFA占总脂肪酸的2 3 6 3— 2 8 97% ,MUFA占 40 73— 5 4 3 2 % ,PUFA占 9 96— 2 3 1 7% ,EPA占 0 41—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深圳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淡水种类占绝对优势 ,藻类5门32属45种 ,其中硅藻12属18种 ,绿藻1属15种 ,蓝藻7属10种 ,裸藻、金藻各1属1种 ;浮游动物共计37种 ,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14种 ,枝角类2种 ,桡足类8种 ,浮游幼虫及其它4种 ;底栖动物20种 ,分别为环节动物的多毛类7种 ,寡毛类2种 ,软体动物8种 ,甲壳动物2种 ,鱼类1种。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数量和分布的特征是 :藻类细胞密度为2.4×106~1.4×107个/L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食管鳞癌HLA DRB1 , 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 ,以阐述其免疫遗传学特征。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 1 36例、食管鳞癌患者 42例的HLA DRB1 , DQB1等位基因。结果 湖北汉族人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HLA DRB1 0 90 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 (0 .2 50 0比 0 .1 397,P =0 .0 2 8,OR =2 .0 53 ,病因分数 =0 .1 2 82 ) ,HLA DQB1 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