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resultados para 140.3300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龙门河地区地处湖北省的西部,神农架的南坡,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对其植物与植物群落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龙门河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60科724属1737种,其中种了植物140科692属共1686种。其植物区系有显著的温带性,温带分布属共380属,占总属数的54.9%,这可能和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海拔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还具有古老性,特有属丰富特点,且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 龙门河地区的植被共划分三个自然植被型共16个群系。在高海拔地区保存有较原始的落叶阔叶林,低海拔地区多为人为破坏后的次生类型。这些植被类型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呈现较有规律的分布,依照其垂直分布的情况,可以将该地区植被划为三个带,即常绿阔叶林带低于海拔900(-13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位于海拔900(-1300)-600m之间;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1600(-1300)-2200m之间,无针叶林带在龙门河地区分布。应用TWINSPAN和DCA程序对各调查样地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说明,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环境因子明显相关,但排序轴不能用海拔等单个的因子来解释。对各群落乔木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比后发现,各种指数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及不同海拔高度上没有明显的规律,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混淆了群落成分及结构的结果。 锐齿槲栎林是神农架地区一种重要的落叶阔叶林,其分布广泛,保存较好。通过对锐齿槲栎种群大小结构的研究发现,中等大小的锐齿槲栎个体数量较多,幼苗与幼树的数量在不同样地间变化很大,其大小结构分布图中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锐齿槲栎种群多呈现聚集分布,不同的尺度下其聚集程序不同。在大多数尺度下,幼苗幼树的聚集程度比相同尺度下成体的聚集程序高。幼苗更新是锐齿槲栎更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幼苗的出现与林窗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锐齿槲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同于种内与种间竞争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幼树的死亡。正是由于林窗形成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才使锐齿槲栎幼树得以进入群落上层。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碳、氮不仅是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要的生态元素。大气中温室气体C02、N2O等浓度的增加使得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温室气体的减缓排放措施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纽带;它是陆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其在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含量与分布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规模,同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转化与迁移又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组成与含量。而土壤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转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对于正确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少全球变化不良影响,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平台。目前,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基于不同地区全球变化驱动因素的不同以及全球变化的潜在反馈作用强度的不同,在全球4个关键地区共启动了15条IG8P陆地样带。以水分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东北样带(NECT:Northeast China Transect)即为IGBP的陆地样带之一。 本文以中国东北样带为平台,基于2001年对中国东北样带科学考察所采土壤样品的实测结果和气候资料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梯度分布及其与土壤、气候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借助C02浓度升高和不同土壤湿度的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作物残体还田的长期定位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作物残体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氮转化的影响,讨论了农田生态系统通过作物残体还田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22.3土4.93 g.kg-1,下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8.9±1.20 g.kg-1。样带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3.52±0.881 g.kg-1,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13.1±0.78%;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1.14±0.250g.kg-l,占下层土壤有机碳的10.9±0.79%。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3,P<0.001)。 (2).不同生态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不同。中国东北样带东部(经度126°~131°)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植被种类极其丰富,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并且多为自然土壤,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较高。但由于采样区局部地理环境、植被结构及人类干扰程度的不同,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异较大,平均为61.9±13.84 g.kg-1和10. 88±2.236g. kg-1。样带中部(经度119°~126°)为松辽平原栎林草原、农田区和大兴安岭山地草甸草原区,属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气候。该区域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盐化或碱化草甸土及风沙土,土壤沙化、碱化严重,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平均为10.5±1.97 g.kg-l和1. 35±0.327 g.kg-1。样带中西部(经度113°~119°)为内蒙古高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域,具有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特征。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局部丘陵区分布黑钙土,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4.6±1.65 g.kg-1和2.07±0.342g.kg-1。样带西部(经度111°~113°)为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区域,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土壤较为贫瘠,其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平均为7.99±1.51 g.kg-1和0.51±0.216 g.kg-1。从总的趋势看,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梯度分布趋势一致,都呈现出随经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局部因土壤退化而出现波动。 (3).样带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全量氮、磷、硫、锌及有效氮、磷、钾、锰、锌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PH、容重、持水量及孔隙度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677(P<0.001)和r=0.712(P<0.001)。但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4).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经度之间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454,P=0.026; r=0.473,P=0.020)。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变异小于表层。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比率不同。总的来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大于土壤有机碳。 (5).短期培养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及干旱胁迫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不大,其变异系数为1.28%;相比较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其变异系数为29.67%。不同土壤湿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异的幅度因CO2浓度升高而降低。 (6).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r=0.695 (P<0.001)和0.636(P<0.001)。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基本一致:沿经度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局部由于土壤退化而出现低谷。样带除东部山区外,其它各部分土壤有效氮都很低,成为其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样带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低于表层,但样带不同部位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下降的幅度不同。总的来看,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和土壤有机碳相似,而土壤有效氮则有所不同。 (7).土壤全氮和有效氮是土壤生化环境中两个重要的因子。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和土壤有机碳、全磷、全硫、全锌、土壤活性碳、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锌、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度等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8).样带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682(P<0.001)和0.688(P<0.001)。而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的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1,P=0.256; r=0.366,P=0.079)。土壤有效氮占全氮的比例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90,p=0.044)。 (9).短期培养试验中,CO2浓度加倍和不同土壤湿度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整个试验中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是5.55%和3.84%),但仍能反映一定的变化趋势。 (10).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玉米残体施入土壤,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提高土壤氮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玉米残体还田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玉米残体还田可以降低土壤NO3--N的累 积,减少肥料氮的损失4.7~5.6%。 (ll).根据国内外文献和我们连续10年作物残体还田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及盆栽试验结果,从减缓CO2排放、增加土壤碳固存、提高土壤生产力入手,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作物残体还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了农田作物残体还田,增加土壤碳固存对于减缓CO2排放、提高土壤生产力的作用与意义。提倡作物残体因地制宜地归还土壤,但作物残体还田后土壤固存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青冈林是欧洲、北美东部和日本温带地区最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之一。在我国,水青冈林仅分布在亚热带山地。因此,无论其物种组成,还是其群落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然而,有关我国水青冈林群落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大巴山是我国水青冈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水青冈林。本文通过样方调查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巴山水青冈群落和米心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 巴山水青冈群落7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7科、142属、21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杜鹃花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以及乔木树种的幼树为主;草本层以苔草属植物及普通鹿蹄草占优势。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6个类型及亚型。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在不同层次有所不同。阳坡、半阳坡的物种多样性高于阴坡;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土壤特征的回归关系不同。群落建群种和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更明显地受到环境因子和群落自身特征的双重影响。 巴山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成层明显。根据树冠高度分布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9-27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高位芽植物在群落生活型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巴山水青冈的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中间高度和中间径级的植株数量很少。 米心水青冈群落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4科、140属、19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蔷薇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等占优势;草本层主要由莎草科、菊科和百合科等科组成。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一共划分为18个类型及亚型。除物种丰度外,物种多样性各个指数的顺序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乔木、灌木、竹子的多度和盖度(乔木的盖度以胸高面积代替)均与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 根据树冠高度可将米心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6-22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近半数乔木物种在群落中呈簇生状。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没有地上芽植物。米心水青冈的实生幼苗十分匮乏,幼树以萌生树为主。其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呈递减趋势,幼龄个体数>中龄个体数>老龄个体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建立了沉积物中氯化石蜡(CPs)的分析方法,对莱州湾和该区域主要河流的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萘(PCNs),多溴联苯醚(PBDEs)和CPs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他们在研究区域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和单体分布模式,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在环境中的来源和迁移规律,估算了这三类污染物在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储量,初步评估了莱州湾沿岸的工业排放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莱州湾海洋和河流沉积物PCNs的含量分别为65-470 pg/g dw,52-5100 pg/g dw,平均值分别为260 pg/g dw,1100 pg/g dw。莱州湾沉积物中PCNs的含量较低,与发达国家的背景值相当,主要河流沉积物与其他地区的近海、海湾、湖泊沉积物的含量相当。该区域的PCNs主要以5-Cl和6-Cl为主,为工业来源,主要受化工行业的影响。石化工厂热过程产生的低氯组分可能也是该区域PCNs的一个重要来源。莱州湾的PCNs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而大气沉降来源的贡献不明显。 河流沉积物ΣPBDEs(不包括BDE-209)的含量分别为0.01- 53 ng/g dw,BDE-209的含量为0.74- 280 ng/g dw,平均值分别为4.4 ng/g dw,51 ng/g dw。在组成上,BDE-209占绝对优势,比低溴代BDEs高1-2个数量级,这是由于我国市场上十溴联苯醚是最主要的溴代阻燃剂。ΣPBDEs与亚洲一些地区含量相当,比北美和欧洲一些地区要低;BDE-209含量含量高出北美和欧洲一些地区,处于较高的水平。河流沉积物中BDE-47与-99,BDE-183与-153、-154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且这几种单体质量分数相当,说明莱州湾区域存在五溴和八溴两种工业BDE阻燃剂来源。海洋沉积物中ΣPBDEs的含量为nd- 0.66 ng/g dw,平均值为0.32 ng/g dw,处于较低水平,BDE-209的含量为0.66- 12 ng/g dw,平均值为5.1 ng/g dw,与欧美一些地区相当,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 本研究用电子捕获低分辨质谱(ECNI-LRMS)建立了沉积物中CP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ECNI质谱对SCCP的响应与其氯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的特性,建立SCCP的总响应因子与氯含量的工作曲线,从而建立定量方法。重点改进了传统方法中由于SCCP标准品和样品中氯含量不同所造成的响应因子的差别,不再要求标准品的含氯量与样品一致,从而提高了SCCP的分析效率与方法准确性。实验发现,当SCCP的实际氯含量在51%-63%之间时,二者线性关系良好(r2>0.96)。用不同氯含量的标准参考品测试,误差为8%-43%。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测限分别为25-400 μg/L,20 ng/g。类似地,建立了中链氯化石蜡(MCCP)的分析方法,工作曲线的实际氯含量范围为44-57%,仪器检测限40-600 μg/L,方法检测限为6 ng/g。通过对比样品与标准品的峰形特征,严格控制保留时间来辨别SCCP与MCCP,实验证明由于二者叠加导致的误差:SCCP为8%,MCCP为14%,总体来说,用该方法得到的CPs数据是可靠的。本文所使用的净化方法能实现CPs与大部分有机氯化合物的分离。 用该方法对莱州湾的沉积物的CPs进行定量,除了两个河流样品MCCP的计算含氯量低于工作曲线以外,其他样品的SCCP和MCCP的计算氯含量都在工作曲线的范围之内。河流沉积物中SCCP和MCCP的含量分别为1-1200 ng/g dw,1-3300 ng/g dw,MCCP/SCCP均值为1.2;含量分布变化较大,一些河段受到工业排放的影响,CPs浓度高出均值1-2个数量级,MCCP/SCCP值也显著高出平均值。莱州湾区域大部分河流的CPs含量与欧洲、北美和日本一些地区相当,而一些受到点源污染的河段则处于较高的水平。河流中SCCP的质量分布在不同的站位不一样,在受到点源影响的样品中,C13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大,占优势地位,可能是由MCCP携带的SCCP组分所致。MCCP的质量分布在河流和海洋中没有区别,都是C14占绝对优势。从氯取代的组分来讲,所有样品都是以6-8氯取代为主。海洋沉积物中SCCP和MCCP的含量分别为3-18 ng/g dw,1-13 ng/g dw, MCCP/SCCP均值为0.68,显著低于河流沉积物;SCCP的质量分布较为一致,都是以C10和C11为主。研究发现莱州湾区域SCCP与MCCP来源相似,但迁移规律有的不同。海洋环境中的MCCP可能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而溶解态输入也是海洋环境中SCCP的重要来源。 对这三类污染物在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储量估算得到PCNs、ΣPBDEs、BDE-209、SCCP和MCCP在莱州湾表层0-10 cm沉积物中的储量分别为0.20t,0.25t,3.95t,6.52t,4.30t。拥有10%的渤海海域面积的莱州湾ΣPBDEs和BDE-209的储量分别占渤海海区总量的18-23%,18-32%,远远超过渤海的平均值。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n ancient Y-chromosome haplogroup C-M130 (Hg C) in Asia provides an ideal tool of dissecting prehistoric migration events. We identified 465 Hg C individuals out of 4284 males from 140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populations. We genotyped these Hg C individuals using 12 Y-chromosome biallelic markers and 8 commonly used Y-short tandem repeats (Y-STRs), and performed phylogeographic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ublish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Hg C subhaplogroups have distinct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have undergone long-time isolation, although Hg C individuals are distributed widely across Eurasia. Furthermore, a general south-to-north and east-to-west cline of Y-STR diversity is observed with the highest diversity in Southeast Asia. The phyl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g C supports a single coastal 'Out-of-Africa' route by way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early settlement of modern humans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The northward expansion of Hg C in East Asia started similar to 40 thousand of years ago (KYA) along the coastline of mainland China and reached Siberia similar to 15 KYA and finally made its way to the Americas.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0) 55, 428-435; doi:10.1038/jhg.2010.40; published online 7 May 2010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s an endangered animal group, musk deer (genus Moschus) are not only a great concern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but also of special interest to evolutionary studies due to long-standing arguments on the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associations in this group. Using museum samples, we sequenced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s (1140 bp) of all suggested species of musk deer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ir phylogenetic history through molecular inform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chrome b gene tree is rather robust and concurred for all the algorithms employed (parsimon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distance methods). Further, the relative rate test indicated a constant sequence substitution rate among all the species, permitting the dating of divergence events by molecular clock.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ar topology, M. moschiferus branched off the earliest from a common ancestor of musk deer (about 700,000 years ago); then followed the bifurcation forming the M. berezouskii lineage and the lineage clustering M. fuscus, M. chrysogaster, and M. leucogaster (around 37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interestingly the most recent speciation event in musk deer happened rather recently (140,000 years ago), which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diversified habitats and geographic barriers in southwest China caused by gigantic movement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history. Combining the data of current distributions, fossil records, and molecular data of this study, we suggest that the historical dispersion of musk deer might be from north to south in China. Additionally, in our further analyses involving other pecora species, musk deer was strongly supported as a monophyletic group and a valid family in Artiodactyla, closely related to Cervidae. (C) 1999 Academic Pres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涉及大蹼铃蟾缓激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基因,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其缓激肽为从中国两栖类动物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由1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单链多肽,分子量2180,等电点11.7,多肽氨基酸全序列一级结构为:DLPKINRKGPRPPGFSPFR。制备方法是收集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离心去除沉淀、冷冻干燥后,经凝胶过滤、高压液相反相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即得到。编码大蹼铃蟾缓激肽基因核苷酸序列由cDNA由82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成熟大蹼铃蟾缓激肽为第140-196,224-280,308-364,392-448,476-532,560-616位6个核苷酸重复单元片断,从两栖类动物皮肤中得到的缓激肽基因作为基因工程制备缓激肽的应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测定了懒猴属( Nycticebus) D 环的部分序列和细胞色素b 基因的全序列(1 140 bp) , 分析了 该属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在DNA 水平上, 序列分析结果一致地提供了新的分类学证据: 支持Rata2 jszczak 和Groves 的观点, 即N1intermedus 只是N1 pygmaeus 的成体(Ratajszczak , 1998 ; Groves , 1971) 。对两种 序列的数据做了联合及个别分析, 获得相似的系统树, 支持懒猴属由两个单系群组成: 第一群由N1 pygmaeus 聚成, 第二群由N1coucang 聚成。该结果也提供了新的分子遗传证据, 支持懒猴属由N1coucang 和 N1 pygmaeus 两物种组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 (IRBP)是一种仅在脊椎动物视网膜的光间受体基质 (IPM)中发现 ,并由光受体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较大的单亚基糖酯类蛋白 .由于它能够结合各种异构形式和化学形式的视黄类物质和脂酸 ,因而在视循环中作为转移视黄类物质和脂酸的主要运输工具 ,同时也具有保护视黄类物质免于降解和减少视黄类物质潜在的细胞毒性等作用 .除了上述功能外 ,IRBP在调控视黄类物质定位、新陈代谢以及各方面活性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的特异性功能 ,因而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成分 .目前对此蛋白质基因结构的研究表明 ,IRBP基因是不包括任何高度重复或中度重复序列的单拷贝基因 .牛及人类等大多数哺乳动物及两栖类的IRBP基因都是由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 ,进而编码形成含有四倍重复结构且大小约为 140ku的IRBP .之所以存在此种结构特征的原因及意义还不清楚 ,可能与IRBP结合视黄类物质和脂类有关 .大多数的报道中 ,都认为IRBP具有两个结合视黄类物质的位点即每个IRBP分子可以结合两个分子的视黄类物质 ,而Shaw和Noy等最近提出IRBP包括 3个视黄类物质结合位点 ,由于每个IRBP分子包括 4个重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