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resultados para (Fe,Mn)CO3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ossbauer spectra of various mixed oxides LaFe1-xMnxO3 and LaFe1-xCoxO3 (x = 0 to 0.9) are determined and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oth the La-Fe-Mn-O and the La-Fe-Co-O sy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工业生产中NH_3氧化制HNO_3目前仍采用铂网催化剂。我们曾对稀土、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_(1-x)A′_xBO_3型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A,A′是碱土和稀土金属,B是Co,Fe,Mn,Ni等过渡金属元素。这类催化剂不仅活性高,HNO_3的单收率可达98%以上,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其寿命不如铂金.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18例克山病患者及43例健康人心肌 Ba、Ca、Cd、Co、Cr、Cu、Fe、K、Mg、Mn、Na、P、Ti、Zn 和 Se 含量的两个均值向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应分析取最大的两个特征根(其和超过全部特征根之和的85%)绘成二维图,可见:克山病组与健康组分界明确;Se、Zn、Cu、P、Mg 和 K 与健康组关系密切;Ca、Co 和 Na 与克山病组关系密切;Ba、Fe、Mn、Ti、Cd 和 Cr 似乎与两组关系都不密切。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Rare earth elements (RFEs) and major elements of 25 cobalt-rich crus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depths of Mid-Pacific M seamount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and gravimetr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were hydrogenous crusts with average Sigma REE content of 2084.69 mu g/g and the light REE (LREE)/heavy REE (HREE) ratio of 4.84. The shale-normalized PEE patterns showed positive Ce anomalies. The total content of strictly trivalent REEs increased with water depth. The Ce content and LREE/HREE ratios in Fe-Mn crusts above 2000 in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low 2000 m. The change in RE E with water depth could be explained by two processes: adsorptive scavenging by setting matters and behaviors of REE in seawater. However, the Ce abundance took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water depth reflects the constant Ce flux. The Cc in crusts existed mainly as Ce(IV), implying that the oxidative-enriching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kinetic factor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揭示渤海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应用自然粒度下的分级分离浸取方法首次对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氮形态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将沉积物氮中可转化和非转化部分定量区别开,并对可转化态中各形态氮对其循环贡献的大小进行了评估;结合底栖生物的分布初步探计了沉积物中氮与生物生产的关系及底栖生物对氮循环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表层沉积物中IEF-N、CF-N、IMOF-N和OSF-N占TN的比例分别为3.67%,0.31%,0.42%和26.45%,OSF-N是可转化态氮的优势形态。IEF-N 中NH_4~+和NO_3~-具有不同的成岩机制:NH_2~+主要受OC、Es和粘土矿物性质影响,NO_3~-与水体分布密切相关。CF-N含量最小,主要受沉积环境pH值的影响。IMOF-N主要由NH_4~+在Fe~(3+)上的吸附形成,受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控制。OSF-N除与物质来源有关外,受到粘土矿物性质及沉积物粒度的影响。Fe、Mn和Co对IEF-N和IMOF-N的成岩作用影响明显,Cu、Pb和Mo对OSF-N的分布产生影响,二者作用的机理不同。表层样中,约69.15%的氮经过早期成岩作用而埋藏,短期内不再参与循环。氮的埋藏通量与沉积物聚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受温度、Eh、OC、盐度、硫化物含量等因素影响。沉积物中C/N和N/P均呈现异常的低值,前者主要是由于沉积物中保留了大量的无机氮,后者主要因为陆地排放大量磷入海以及磷的埋藏效率高于氮所致。柱状样中,IEF-N基本随深度减小,IMOF-N随深度有突变现象,OSF-N随深度的变化表明了矿化作用进行的程度。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解速率常数有:N>P>C>Si。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深层沉积物。OC/ON随深度减小表明沉积物通过某种机制富集了有机氮。各形态氮在氮循环中作用及渤海氮循环收支。对渤海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的量进行了估算,IEF-N、CF-N、IMOF-N和OSF-N分别为3.657 * 10~8kg,2.794 * 10~7 kg,3.832 * 10~7kg和2.372平共处* 10~9kg;结合室内模拟的氮的界面交换通量,估算其完全释放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5a,0.16a,0.225a和13.94a。各形态氮释放的顺序与其结合牢固程度一致,即IEF-N>CF-N >IMOF-N>OSF-N,其对界面交换的贡献大小则随时间尺度大小发生变化:随时间尺度增加,IEF-N、CF-N、IMOF-N的贡献逐渐减小,OSF-N的贡献逐渐增大,当时间尺度大到足以使四态氮完全释放时,其贡献的大小与各形态氮的量一致即OSF-N(84.6%)>IEF-N(13.0%)>IMOF-N(1.4%)>CF-N(1.0%)。非转化态氮占总氮的 69.15%,其中由于颗粒物包裹导致的“非转化态”氮为49%,说明粒度的影响非常重要。IEF-N和OSF-N主要存在于颗粒物质外层,是循环的主要参与者,CF-N和IMOF-N绝大部分在内层,对循环的贡献很小。水体中再循环的氮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74.4%)比沉积物中再循环氮的贡献 (26.1)大得多,二者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不同,水体再生的营养盐通常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维持初级生产力的平衡,而沉积物中的再生则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强烈的混合作用提高初级生产力。沉积物中氮与生物生产的关系及底栖生物对沉积物氮循环的影响。IEF-N和OSF-N的分布均与初级生产力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沉积物中的IEF-N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氮营养盐的“储存库”对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类似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正反馈机制。IEF-N能对赤潮的发生起加速作用。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氮形态分布具有正的相关性:莱洲湾内IEF-N和OSF-N的分布与该区域高生物量和高密度的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一致,说明在底栖生物活动活跃的区域营养盐的再生和流动是高效而迅速的。生物扰动能加速矿化作用的进行,使沉积物在一定深度范围内NH_4~+含量增加,大型底栖动物的灌溉作用使NO_3~-在深层仍有较高的分布。底栖生物的不同种群对营养盐变化的响应不同。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PH、营养盐(N、P);维生素(B_(12)、B_1)、微量元素(Fe、Mn)、底泥抽提液和赤潮生物骨条藻与微型原甲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型原甲藻增殖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0-30 ℃,28 ℃时有最大生长率;最适盐度为10-35‰,25‰盐度生长率最高;PH 7.18-8.72范围内生长良好,影响不明显。N、P营养盐能促进微型原甲藻增殖生长,N盐以硝态氮效果最好,容易被吸收利用;氨盐为唯一N源时效果较差,浓度超过100uM时则有抑制作用;亚硝酸盐作用不明显。微型原甲藻主要是利用无机磷;有机磷作唯一P源时不能有效地被吸收利用,对微型原甲藻生长不利;维生素B_(12)促进微型原甲藻增殖生长效果明显,B_(12)与B_1综合效果更好;底泥抽提液、微量元素Fe、Mn都能有效地促进微型原甲藻增殖生长;研究证实底泥中腐植酸(HFA)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及抽提液,推测可能还有其他有效成分。研究发现中肋骨条藻有刺激微型原甲藻生长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成分还有待研究。所得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阐明微型原甲藻赤潮成因和机理有重要科学意义。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根据热液活动对海底沉积环境影响的程度,将海底沉积环境划分为三个部分:热液直接作用区(硫化物分布区),热液间接作用区(含金属沉积物区),正常沉积区。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所取得的三个沉积物柱状样(E271、E272、E53)属于含金属沉积物区,以它们为研究对象(E271和E272是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粘土矿物、有机碳氮和无机碳分析,并结合已有的测年数据和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对含金属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氮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沉积物无机组分的物源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富含铁锰的组分主要是非晶质或结晶程度较差的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来自于火山灰蚀变的富铁蒙脱石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含量太少。铁锰氧化物或氧氧化物倾向于集中在细粒的物质中。铁锰含量自下而上的递增趋势反映了热液活动程度增强的趋势。 三个站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都很高,E271、E272 有机碳含量在0.9%-1.5%之间,而E53含量则相对更高,最高可达4.6%。E271、E272自下而上有递增的趋势,它与铁锰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有机质与铁锰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有机碳的沉积通量很低,E271上层为4.06mg/ka•cm2 ,下层仅为0.84mg/ ka•cm2。因此沉积物中高有机碳含量显示的高生产力是一种假像,并不能代表古海水表层生产力很高。 C/N值在三个站位的变化情况各有不同。按照常规的把有机质来源分为海洋表层生物与陆源有机碳来源,那么E271和E53站位总体上水生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居主要成分。E272上层是海洋生物来源占优,下层是陆源生物占优。但是根据热液plume存在细菌和TEP的特性,应该考虑沉积物中有机质是表层生物源和热液影响的生物源。经过假设计算,认为热液影响的生物有机碳源受到热液柱扩散形态的影响,且与热液活动的稳定性有关。因此两相比较,认为该研究区,有机质来源应该选择表生有机碳与受热液影响生物有机碳为两个端元组分。受热液生物影响的程度为E272>E271>E53。 在E272站位沉积物中发现的一些细菌种类与热液喷口区的嗜热细菌相似程度很高,它们可能是随着Plume飘移而迁移,并沉降到沉积物中。它们的存在对有机碳的含量和组成将会产生影响。这是一个热液生物影响沉积物有机碳的直观的证据。 通过Fe、Mn、Al 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趋势,推断出碳酸钙自下而上减小不是因为热液组份的加入对其含量稀释而成的,应该是沉积环境的改变,导致其溶解度增加所致。 在研究过程中,还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鉴于不同方法之间带来的有机碳数据上的误差,建议建立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便于有机碳数据的比较。计算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时,对E271用含水量进行了去压实校正。根据计算,当含水量变化很大时,去压实作用是有必要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东太平洋海隆13ºN附近E53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物学、全岩化学分析及连续提取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的热液活动记录及元素存在形式,并结合已有的测年数据,对研究区域的热液活动过程进行了初步讨论。 E53岩芯分为三层,上层为红褐色沉积层,中层为棕黄色沉积层,下层为灰绿色沉积层。沉积物岩芯的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E53岩芯上层非晶质的铁锰氧化物含量较高,中下段方解石含量较高。根据元素在岩芯全岩及各相态间的存在状况,将常量及微量元素分组讨论。Fe、Mn元素以铁锰氧化物相为最重要的赋存相,且与全岩样品一致,呈现随深度下降趋势。Al、Ti、Ba主要存在于残留相中;K、Na、Mg主要赋存相为碳酸盐相;Ca、Sr同样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微量元素Mo、Co、V、Cu、Zn、Ni、Y和Pb元素主要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且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下降。Th、Sc、Li和Zr的主要存在于残留相中;Cd、U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稀土元素存在形式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要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中,并且呈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下降的趋势;2、次要存在形式为碳酸盐相,随深度增加含量上升并一度超过残留相中的含量;3、在有机结合相和残留相中含量很低,且变化幅度不大。 根据本文讨论结果,结合前人年代数据,认为E53岩芯中记录的为程度逐步加强且在近期保持稳定的热液活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底层水体存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缺氧带。这为研究河口区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所。为了理解长江河口缺氧带存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以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带上覆水体、沉积物及间隙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营养盐及重金属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带可能存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理解长江河口区的物质循环提供科学证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水体中盐度是影响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在高浊度带存在营养盐释放的现象;(2)底层水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当盐度<33 PSU时,营养盐与AOU之间为负相关,影响底层海水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流场;而当盐度>33 PSU时,营养盐与AOU之间存在正相关,影响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颗粒有机质的矿化;(3)溶解态痕量金属存在保守型(Mo、U、Ni)和混合型(Fe、Mn、Cu、Pb、Zn)的分布规律,盐度、浮游生物及溶解氧都是影响溶解态痕量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剔除浊度大于20 NTU的数据,分配系数与浊度为显著正相关;(4)间隙水Fe、Mn剖面表明,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存在剧烈的Fe、Mn还原现象;成岩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间隙水Mn的模拟剖面与实际观测剖面吻合较好。间隙水U剖面显示,控制U分布的主要因素与Fe有关,但是其它因素如有机质含量对U、Mo的分布也有影响;(5)间隙水营养盐剖面显示近岸与远岸存在两种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远岸海域,间隙水营养盐部面主要受早期成岩的控制;而在近岸海域其它过程如氨化及吸附可能是控制间隙水氮剖面分布的主要因素;模拟剖面与NH4+的实测剖面趋于一致,但是同时暗示表层沉积物受到生物扰动;通量计算结果显示,Si、N、P分别占浮游生物每日所需要营养盐数量的15%、10%及0.1%;(6)对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长江河口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异常低,黄铁矿不是影响痕量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导致低黄铁矿化度的原因与长江河口高沉积速率、贫硫、低有机质有关。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藏药材白花龙胆花中17种微量元素(Cu、Zn、Fe、Mn、Co、Ni、Se、Cr、Mg、Ca、K、Na、P、As、Hg、Pb、Cd)的含量作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花龙胆花中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其中常量元素K、Ca、Na、Mg和微量元素Zn、Fe、Mn的含量均较高。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3种秦艽组植物10种微量元素(Cu,Zn,Fe,Mn,Ni,Co,Sn,V,Al,Ti)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元素在3个不同物种内的含量排列顺序基本一致,显示了三者在元素富集方面的相似性。就同一种元素在3个物种内的富集水平而言,以麻花艽根部具有较高含量的元素Cu,Zn,Co,Al和Ti,管花秦艽根部则大量富集了其余5种微量元素,达乌里秦艽对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居中,揭示了不同物种对同一元素富集能力的差异。该研究可为秦艽类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对比青海高原境内不同生境歧穗大黄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特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其宏量元素K、Na、Ca、Mg、P及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结果表明,青海歧穗大黄植物与其土壤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无机元素含量特征,但一致表现为Ca和P在植物的富集,且植物中P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明显增加,Z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传统藏药材香薷中高原香薷种的17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香薷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u、Zn、Fe、Mn、Co、Ni、Se等含量较高,尤其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Na、Ca等宏量元素含量亦较高。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集青海湖地区沙柳河河谷灌丛14种主要植物,采用AAS分析了其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元素Cu、Mn、Co含量有较大的植物种问差异,7种微量元素中Se含量最小,Fe含量最大。元素Mn和Fe、Co、Ni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相互之间具有协同性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测定了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盐藻中10种无机元素K、Na、Ca、Mg、P、Cu、Zn、Fe、Mn、Se的含量.结果表明,稳定期盐藻中K、Ca、Mg、Cu、Zn、Fe、Mn、Se的含量比对数生长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Na、P的含量反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