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resultados para QZ 241
Resumo:
对牛山湖5个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进行了RAPD指纹和PCR-DGGE指纹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如下:1)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引物,共获得93条谱带,多态率为58%;各站点所得谱带平均为67条,其中Ⅰ站最少,为61条,Ⅴ站最多,为74条;2)PCR-DGGE指纹图谱共含102条谱带,其中原核生物56条,真核生物46条,谱带总数以Ⅲ站、Ⅳ站和Ⅴ站较多,Ⅰ站和Ⅱ站较少;3)Ⅱ站的总磷、叶绿素、化学耗氧量、硬度及电导率最高;各站点间溶氧和pH差异较小.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浮游生物
Resumo:
土壤蓝藻结皮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沙埋是生长在流动沙丘表面的植物面临的重要的环境因子.实验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干燥沙子不同掩埋时间(0,5,10,15,20,30天)和深度(0,0.2,0.5,1,2cm)对人工藻结皮生物量、叶绿素荧光活性和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体上随着沙埋时间的延长和深度的增加人工藻结皮的F_v/F_m值和胞外多糖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在20天和30天沙埋处理之间,两者在不同沙埋深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量的降低出现在沙埋处理20天和30天,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这2种处理时间之间差异
Resumo:
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由水平流碎石床湿地、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好氧塘和兼性塘等不同生态工程单元组合而成的5组8套小型处理系统对藻类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并根据适宜水力负荷下各系统除藻效率的季节变化研究了各种组合形式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8m3/(m2.d)时,各处理单元对藻类生物量的去除效率均达到最高;好氧塘+下行流湿地系统和水平流碎石床系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各生态工程组合系统的除藻效率在夏季最高,对藻类的去除率均超过94%;冬季最低,藻类去除率变动范围为3
Resumo:
以18S-ITS1为分子标记,对我国8省市自治区的19个螅状独缩虫种群的研究表明:在34,46,241,305和322等5个位点上碱基的变化情况将它们沿珠江和长江分水岭分为南北两大种群。进一步分析得出这种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可能是以下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纪时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珠江和长江分水岭的形成导致了螅状独缩虫的隔离分化;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对螅状独缩虫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Resumo: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雌核发育和人工转性鲢、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用长江天然鲢、鳙群体作为对照分析.在雌核发育鲢中,共得到187条带,其中19条为多态带,占10.16%,而对照组鲢共扩增205条带,有32个多态座位,占总带数的15.61%.在雌核发育鳙中共产生232条带,其中11条为多态带,比例为4.74%,而在对照组中共产生241条带,25条为多态带,比例为10.37%.遗传距离分析表明,雌核发育鲢和鳙的平均值分别为0.102和0.023.而对照组鲢和鳙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
Resumo:
作者对四种牛首科吸虫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相对长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假扇盘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1st+2t=6,吴氏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2sm+1t=7,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7m=7,范尼道佛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6m+1sm=7。其中,■假扇盘吸虫、吴氏似牛首吸虫和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为首次报道。
Resumo:
用RAPD技术对稀有鲫近交 10代及 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从多样性指数来看 ,近交 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 2 2 6个RAPD位点中 ,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 0 .2 911~ 0 .32 35间 ,表明自然群体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近交 10代与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十分明显。野生群体间在 11~ 19个位点上的表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总遗传多样性的 91.33%来自群体内 ,8.6 7%
Resumo:
作者对两性融合生殖鱼和雌核发育银鲫脱膜卵受精的精核发育进行了观察,并采用鱼类卵子无细胞系对以上两类卵质提取物体外诱导经Triton—X100处理的精子及其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两性融合生殖型脱膜鱼卵中精核通过解凝最终形成原核,而在雌核发育的银鲫脱膜卵子中部分精核体积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始终没有观察到原核的发育;在体外诱导实验中,经Triton—X100处理的精子在两类卵质提取物中充分发育,都出现了类似体内原核的状态。该现象提示在银鲫卵质中存在有促使精核形成原核的因子,但在正常受精状态下,由于银鲫
Resumo:
于1979年7月在武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汊采集水草,经研究发现须根上栖息的轮虫体内有一种专门攻击萼花臂尾轮虫和双棘臂尾轮虫的凹口虫,经鉴定系一新种,其主要特征为,传布子长椭圆形,两端较尖小,中间稍微凹;体前方有锥形的钻孔器,后端有3—5根长尾毛;大核香肠状,小核一个,椭圆形,伸缩泡一个,居中偏后。营养子圆球形,直径78—141μm,大核肾形,小核和伸缩泡各一个,亦具尾毛;裂子数为2—32个。寄生。致死轮虫,并在轮虫躯壳内完成其生活史。能形成次级包囊和抵抗性包囊。
Resumo:
1979—1990年,作者在长江中下游江段,对白鱀豚的行为作了47次航行观察。根据观察记录,对白鱀豚出水呼吸时所表现的集群,抚幼、觅食、求偶、玩耍、歇息、逃避等行为,作了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Resumo:
以机械方法挑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间杂交受精卵的雌核,得到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将这种单倍体胚胎的囊胚细胞核移植到大鳞副泥鳅去核卵中,获得了243个原肠胚胎,其染色体鉴定表明,29.6%的核移植体的染色体发生了加倍。在另一实验组中,从769个核移植卵得到了5尾2cm以上的个体。尾鳍染色体鉴定、肌肉LDH同工酶电泳和形态鉴别表明,这5尾核移植体为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