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resultados para Etica griega s.I-II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three metallocene-catalysed short-chain-branched polyethylene (SCBPE) fraction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branch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 (M-w = 20,000 and M-w/M-n < 1.15) are used and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CH3 per 1000C) are 1.6, 10.4, 40 respectively. The regime I - II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re 119.8C, 115.9 degreesC, 113.3 degreesC with the decreasing of degree of branching. Increasing the branch content decreases the rate of secondary nucleation, i,relative to the rate of surface spreading and so increases the range of supercooling over which regime I exists. The rate of bulk crystallization for both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egree of branching. Both Ozawa Equation and Kissinger Equation are invalid for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SCBPE fractions,that means the effects of the branched chain on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re more complex than expect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Bd), isoprene(Ip) and styrene(St) has been examined using the six catalyst systems composed of lanthanocene, (C5H9Cp)(2)NdCl(I), (C5H9Cp)(2)SmCl(II), (MeCp)(2)SmOAr'(III), (Ind)(2)NdCl(IV), Me2Si(Ind)(2)NdCl(V) and (Flu)(2)NdCl(VI), and methylaluminoxane(MAO)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can be used to form the polyisoprene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 to 10 thousand and cis-1,4-unit contents of 41 to 47%. (I), (II) and (III) of them can be also used to form the polybutadiene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0 to 20 thousand and cis-1,4-unit contents of 62 to 78%.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s from (II) to (V) are still active for St polymerization and (II) of them gives a syndio -rich random polystyrene. It is noteworthy that (II) and (III) are active for homopolymerization of Bd, Ip and St in the sam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早期的性别分化。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外部性征的性别分化是在变为仔是后第35天开始的,而内部性征则是在变为仔虾后的第76天观察到生殖腺原基向精巢和卵巢的分化。促雄腺(Androgenic gland)是控制甲壳动物性别分化的一个重要器官。到目前为止,已在软甲类的多数目中报道了促雄腺的存在。不同种类促雄腺的分布位置不同,外部形态也有很大差别。中国对虾的促雄腺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的肌肉间,于片状覆盖在精荚囊与射精管连接处。当用苏木精染色时,由于其嗜碱性比较强,整个腺体被染成深蓝色。扫描电镜观察可见,中国对虾的促雄腺具有葡萄串状的外形,它是由许多葡萄形的亚单位组成的,这些亚单位的大小、形态各异组织学观察的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的促雄腺由两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第一类细胞,数量少,核的嗜碱性很强,被苏木精染成深蓝色,核仁不易分辨;第二类细胞,数量大,核比较膨大,嗜碱性较弱,核质疏松,具有明显可见的核仁。不同大小的虾中,腺细胞的排列方式不同。随着对虾的发育成熟,腺细胞逐渐由索状排列变为成团排列,说明促雄腺的形成存在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利用手术破坏促雄腺或用促雄腺匀浆液浸泡仔虾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促雄腺的功能,中国对虾促雄腺的存在与否对于雄性外部性征的发育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破坏促雄腺的雄虾的交接器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但是,未观察到促雄腺对对虾内部性征发育的影响,这可能与进行手术时对虾所处的发育期有关。利用促雄腺的匀浆液浸泡仔虾,对雄虾交接器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温处理对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随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用热处理方法成功地诱导了中国对虾三倍体,最高诱导率达75%,并对三倍体群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对虾三倍体的群体中,雌体的巢存在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卵巢,生殖细胞停留在卵原细胞阶段,没有进一步发育;另一种类型的卵巢,生殖细胞由卵原细胞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情况与对虾的类似。对卵巢处于发育的第II或第III期的中国对虾以及卵巢发育处在第I、II、III期的几纳对虾的血液和卵巢中法呢烯酸甲酯(MF)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和凡纳对虾中均存在MF。凡纳对虾血液和卵巢发育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是通过血液中法呢烯酸甲酯含量的提高来实现的。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法呢烯酸甲酯与甲壳动物繁殖之间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浮游动物作为海洋食物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其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的方向和效率。胶州湾作为一个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海湾,是研究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模式港湾。因此,深入研究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时空分布特点对了解该海湾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历史变化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海区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本文根据2004年1月-12月用浅水I型和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每月一次的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2004年胶州湾浮游动物共74个种,分属于暖温带近岸种和暖温带近海种。浮游动物丰度周年波动范围1006-15571 ind./m3,全年平均5187 ind./m3。在胶州湾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大(高),秋冬小(低)。多数月份浮游动物丰度在湾内大于湾外。物种多样性在湾北和湾南较低,在湾中心和湾外较高。 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强壮箭虫、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等。双刺纺锤水蚤全年都是优势种,小拟哲水蚤除了4月其余月份都是优势种。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冬、春季(12月、1-5月)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等;夏季(6-8月)太平洋纺锤水蚤代替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成为优势种;秋季(9-11月)优势种更替频繁,9月为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10月为太平洋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长尾住囊虫,11月为拟长腹剑水蚤、长尾住囊虫、近缘大眼剑水蚤和强壮箭虫。 双刺纺锤水蚤与中华哲水蚤在4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5604ind./m3和493 ind./m3。长尾住囊虫6月丰度1809 ind./m3为全年最大。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在7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1667 ind./m3、4000 ind./m3、775 ind./m3。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强壮箭虫在8月丰度最大,分别为389ind./m3和192 ind./m3。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分别在3、8月大量出现,丰度分别为194 ind./m3、358 ind./m3。拟长腹剑水蚤全年有7、10月两个高峰。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主要在湾北密集;中华哲水蚤密集区趋向于湾中心和湾外;近缘大眼剑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异体住囊虫和强壮箭虫等分布广泛,不同月份密集区不同。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70年代相比,2004年的物种数基本不变,但物种组成稍有不同;优势种丰度大大降低。与90年代相比,2004年物种数有所增加,其中水母类增加了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浮游动物的丰度和优势种的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不变。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与渤海相似,但与黄海有所差异;胶州湾优势种的丰度大于渤海,且高峰期比渤海提前一个月。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能量代谢指动物在进行生理活动(如摄食、消化以及动物的活动等)时所消耗能量的总和,一般以动物的呼吸率利排泄率来估计动物的能量代谢。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闸明生物能量代谢的基木规律以及与环境闪子的关系。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 ippmarum)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养殖贝类,关于其能量代谢的研究却较少,这种状况妨碍了菲律宾蛤仔养殖生态理论的完善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对菲律宾蛤仔呼吸率和排泄率的基本规律(能量代谢与体重的关系、能量代谢的昼夜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饵料浓度、水温、栖息底质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体重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小同。实验川菲律宾蛤仔分三种大小:l(干肉重为0.07-0.14g)、ll(干肉重0.27-0.34g)、III(干肉重0.45~0.63g)。温度包括:26℃(八月)、20℃(十月)、1 5℃(十二月)、9℃(一月)。实验共设四个饵料浓度:2.28±0.25,6.454±0.44,10.284±0.82,15.414±1.56mgTPM/L(TPM,总颗粒物),饵料中POM(颗粒有机物)含量都为4.68±1.64 mg/L。常温下菲律宾蛤仔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大而增大。15℃、20~C、26℃时蛤仔呼吸率与干肉重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aW~b,a值变动范围为0.1076-0.3309;b值变动范围为0.239l~0.8381;蛤仔排泄率与干肉重也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N=aW~b,a值变动范围为14.213~68.362:b值变动范围为0.3673-1.1 532。9℃(饵料浓度为2.28±0.25mgTPM/L)、20℃(饵料浓度为10.284-0.82mgTPM/L)、26℃(饵料浓度为6.454±0.44mgTPM/L)时不同体重蛤仔氧氮比差异显著,其它情况下不同体重蛤仔氧氮比差异不显著。2.常温下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受饵料浓度的影响,不同大小蛤仔受饵料浓度的影响程度不同。I组蛤仔呼吸率受饵料浓度的显著影响,II组III组蛤仔呼吸率只在9℃(一月)和26~C(八月)时受饵料浓度的显著影响。26℃时影响最显著,26℃时I组蛤仔在饵料浓度为2.28±0.25,6.45±0.44,l0.28±0.82,15.4l±1.56mgTPM/L时呼吸率分别是O.086,0.146,0.073,0.093(mlO_2/h);ll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呼吸率分别是0.138,0.214,0.J 26,0.12l(mlO_2/h);I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呼吸率分别是0.129,0.266,0.186,0.192(mlO_2/h)。菲律宾蛤仔呼吸率在饵料浓度为6.45±0.44 mgTPM/L时最高,蛤仔呼吸率在其它饵料浓度时都会降低。菲律宾蛤仔排泄率在饵料浓度为10.28±0.82 mgTPM/L和15.4l士1.56mgTPM/L时显著高于其它浓度组,9℃时这种趋势更明显,9℃时饵料浓度为2.28±0.25,6.454±044,lO.284±0.82,15.41±1.56mgTPM/L中I组蛤仔排泄率分别是4.297,2.874,8.003,6.658(μgNH_3-N/h);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排泄率分别是4.011,3.609,10.427,12.732(μgNH_3-N/h);I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排泄率分别是2.28 l,6.452,10.283,15.417(μgNH_3-N/h)。3.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受自然温度的显著影Ⅱ向。I组蛤仔在9℃、15℃、20℃、26℃时呼吸率平均为0.057,0.085,0.039,O.099;II组蛤仔在上述四个温度中呼吸率平均为0.08,O.128,0.089,0.149(mlO_2/h),I组和II组蛤仔在9℃和20~C时呼吸率较低,在26℃时呼吸率最高。III组蛤仔在上述四个温度中呼吸率平均为0.09,O.1 59,O.143,O.193(mlO_2/h),在9℃时llI组蛤仔呼吸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组。温度为9℃、15℃、20℃、26℃时l组蛤仔排泄率平均为5.458,13.169,4.946,11.138(μgNH_3-N/h):II组蛤仔在上述温度中排泄率平均为7.695,23.578,8.319,23.90l(μgNH_3-N/h);III组蛤仔在上述温度中排泄率平均为11.738,27.443,15.658,35.407(μgNH_3-N/h),蛤仔排泄率在15℃和26℃时均高于9℃和20℃。4.摄食状态与饥饿状态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不同。26℃时蛤仔静止状态呼吸率平均为0.336(m102/g干重.h),摄食状态呼吸率平均为0.656(ml0_2干重.h),摄食状态呼吸率比静止状态平均升高了0 32(ml0_2/g干重.h);26℃时蛤仔静止状态排泄率平均为39.471(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排泄率平均为88.08(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排泄率比静止状态排泄率平均升高了48.6(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代谢率平均是静止状态的2~3倍。根据摄食引起的呼吸率和排泄率升高量得出每氧化产生lμgNH_3-N需0_2量平均为7.05μl。5.人工控制温度对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影响。不同大小蛤仔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温度5℃、10℃、l 5℃、20℃、26℃,I组和II组蛤仔呼吸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0℃~l5℃和20℃~26℃这二个温度变化范围内呼吸率变化最大,在20℃~26℃时I组蛤仔呼吸率变动范围为O.85~1.04(m10_2/g干重.h)、II组蛤仔变动范围为0.57~0.86(ml0_2/g干重.h)。III组蛤仔呼吸率只在5℃~l0℃时明显增高,变动范围为0.09~0.5l(m10_2/g干重.h),在10℃~26℃范围内变化不大。I组和II组蛤仔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动幅度较大,在5℃~26℃范围内其排泄率变动范围为10.32~81.53(μgNH_3-N/g干重.h);而 III组蛤仔排泄率只在5℃~1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排泄率变动范围为6.75~23.77(μgNH_3-N/g干重.h),在15℃~26℃范围内几乎不变。III组蛤仔的适温范围比I组和II组蛤仔广。菲律宾蛤仔在5℃和10℃时氧氮比变化明显,变动范围为2.76~11.44,在15~26℃时变化不大。6.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的日节律性,呈正弦曲线型变化。蛤仔夜问代谢率明显升高。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867(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O.504(m10_2/g干重.h);I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438(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0.36l(m102/g干重.h);II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409(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0.252(m102/g干重.h)。在22:00-23:00菲律宾蛤仔呼吸率最高。7.底质环境对菲律宾蛤仔的代谢率有明显影响。在饥饿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呼吸率平均为l 406(m10_2/g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平均为O.963(ml0_2/g干重.h);摄食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呼吸率平均为1.59l(m102/g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平均为1.115(m10_2/g干重.h)。在饥饿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78.934(μgNH_3-N/g 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巾排泄率平均为45.043(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87.12l(μgNH_3-N/g干重.h),在无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58.354(μgNH_3-N/g干重.h)。蛤仔在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和排泄率都明显升高。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壳聚糖是甲壳质脱去乙酰基的产物,本身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经过磺化引入硫酸根功能团,改变了其理化性质,授予化合物重要生理功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抑制病毒,降糖,降脂,抗凝血,防治血栓、溃疡和肾衰等方面的作用,国内外对其开发十分活跃。本文对壳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二种方法制备出二个不同含硫量和分子量的样品,分别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毒副作用小,动物对其具有很大耐受性,小鼠i.g和i.p给药的一日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10g/kg和2.5g/kg。该衍生物具有极显著的降血糖和增强免疫作用;在同等剂量下,对防治血栓和抗凝血有一定作用,但不显著;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效果不明显。作为药用的壳聚糖原料应预处理,纯化后原料分子量在20万-30万道尔顿范围,然后采用ClSO_3H/DMF, ClSO_3H/浓 H_2SO_4磺化方法得到硫酸酯衍生物,其 SO_4~(2-)含量分别为 21.6%, 30.5%,取代度分别为 0.44, 0.68。由 IR、 NMR及无素分析证实壳聚糖分子引入了 SO_4~(2-),取代位点发生以 C_3和 C_6位点。本文对壳聚糖硫酸酯降糖和增强免疫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壳聚糖硫酸酯具有天然多糖的非细胞毒性特点,可能通过诱导白介素-I、II,活化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增强细胞免疫,促进行液免疫;并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葡萄糖的代谢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研究发现,壳聚糖硫酸酯具有剂量依赖生物活性,随首剂量增加,降糖、增强免疫、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抗凝血和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都增大,随着分子量减小和磺化程度提高,这些药效作用都有所增强。通过本研究工作确定了壳聚糖磺化衍生物进一步开发成为新药的可能性,对深入开发利用甲壳质资源、促进我国海洋药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采用化学方法诱导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Jay)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的多倍体。采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抑制虾夷扇贝极体释放,研究了诱导三倍体的实验条件、技术工艺以及三倍体虾夷扇贝幼虫的生长和培育方法。结果表明,使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可诱导17.3%-100.0%的三倍体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筛选并优化了生产中操作简便、高效、成活率高的诱导条件,并研究出在扇贝三倍体诱导中批量获得受精卵、处理及培育的技术工艺,对扇贝三倍体的规模化诱导及培育等生产性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报道了采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秋水仙素(colchicine)、6-DMAP以及咖啡因(coffeine)等药物抑制虾夷扇贝第一极体(PB_1)释放、PB_1和第二极体(PB_2)释放以及抑制第一次卵裂等方法诱导四倍体的结果。结果表明,CB、6-DMAP和秋水仙素抑制扇贝第一次有丝分裂诱发四倍体的比例低于25%,而采用CB抑制PB_1可有效地诱导产生四倍体,从授精后42min提前到15-22min开始处理,抑制PB_1的放出有助于提高四倍体的比例,在12 ℃,处理开始和终上时间分别在授精后20-22min和60-62min时,面盘幼虫四倍体率最高,为56.5%。对CB处理抑制受精卵PB_1释放的处理组胚胎的染色体分离状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对照组受精卵具有19条四分体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I期(meiosis I)和减数分裂II期(meiosis II),放出PB_1和PB_2,受精卵的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处理组受精卵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出现了“三级分离“、“联合二级分离“和“独立二级分离“等特殊的分离类型,初步分析了CB抑制第一极体放出的机理。对三倍体虾夷扇贝的繁殖潜力和卵子的大小进行了观察研究,三倍体扇贝具一定的繁殖能力,三倍体雌贝平均产卵3.26 * 10~6个,而相同壳长二倍体贝为1.45 * 10~7,三倍体产卵量仅为二倍体产卵量的22.5%。三倍体卵子产出后,形状不规则,卵子平均直径为87.25μm,比二倍体大11.7%,卵子体积比二倍体大39.4%。利用CB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诱导了虾夷扇贝的四倍体,诱导率为41.5%。首次报道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anicus (Selenka)多倍体诱导的结果。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海水成功地使海参分别单独产卵、排精,从而准确地控制了海参的人工授精后处理的时间。采用0.2、0.4mg/L CB 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以及10、20、30和40mg/L 的6-DMAP 分别抑制PB_1、PB_2放出的方法诱导了仿刺参的多倍体。研究了诱导的药物浓度、处理时间以及处理开始时间等,同时对幼体的成活率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药物均可诱导仿刺参产生三倍体和四倍体,从效果上看,采用CB抑制PB_1诱导,到达小耳幼体时,可产生9.7%-21.3%的四倍体。6-DMAP抑制PB_2放出诱导三倍体,三倍体诱导率介于7.5%-25.8%之间。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Roles and distributions of various forms of nitrogen in biogeochemical cycling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urfac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I, II and III)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 in > 65%, 35-65% and < 35%, respectively. The ratios of different forms of nitrogen contents between each two of the three regions indicated that the nitrogen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 increasing. The quanta of exchangeable forms of nitrogen were similar in the three regions, while their releasing time increased from regions I to III, indicating that the cycle of nitrogen in fine-grained sediments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Nitrogen burial fluxes were also similar in these regions, while the burial efficiency increased from regions I to III. The highest burial efficiency was 30.21% in region III, indicating that more than 70% of nitrogen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urface sediments could be released to take part in biogeochemical recycling. When all the four forms of exchangeable nitrogen (nitrogen in ion exchangeable form (IEF-N), nitrogen in weak acid extractable form (WAEF-N), nitrogen in strong alkali extractable form (SAEF-N) and nitrogen in strong oxidant extractable form (SOEF-N)) were released to take part in recycling, their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were 80% (SOEF-N), 11% (IEF-N), 6% (SAEF-N), 3% (WAEF-N)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that SOEF-N was the predominant on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biogeochemical cycling was the highest. (c) 2004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须花藤Genianthus laurifolius (Roxb.) Hook. f.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羽扇豆醇乙酯(I)、大黄素甲醚(II)、β-谷甾醇(III)、6,23-二烯-5,8-过氧麦角甾-3-醇(IV)、7,8β-epoxysinogenin-α-D-oleandropyranoside(V)、常春藤配基(VI)、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VII)和胡萝卜甙(VIII)。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新鲜苜蓿叶片密集的食物斑块,测定和检验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功能反应模型及其机制。苜蓿叶片大小可调节根田鼠口量,进而控制其瞬时摄入率;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的口量(S)与其瞬时摄入率(I)为渐进函数关系,属II型功能反应,回归方程为I=0.094S/(0.001+S);根田鼠收获率(B)随其口量(S)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回归方程为B=0.095/(0.001+S);最大处理速率的测定值与模型预测值极为近似;瞬时摄入率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存在极显著(P < 0.01)的线性回归关系。结果验证了植食性哺乳动物II型功能反应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其瞬时摄入率动态,收获与咀嚼间的竞争可调节其收获率及瞬时摄入率的假设。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已有制造工艺及标定技术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大型铰接并联六维测力平台的测量精度,本文基于螺旋理论和影响系数原理,引入符号函数建立了Stewart结构大型铰接六维测力平台的摩擦模型。文中提出了关节摩擦对铰接并联六维测力平台测量精度的影响矩阵及I、H类误差表达式,绘制了在不同外载和关节摩擦系数条件下,六维测力平台的I、II类误差曲线,并总结丁关节摩擦和平台自重对测力平台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为具有普通球形铰链人型Stewart平台六维测力下台精度的提高和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研究结构变形对大型六维力传感器精度的影响,基于螺旋理论及影响系数方法,并借助位姿解建立了考虑结构整体变形条件下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测量误差模型,推导出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测量的I,II类误差表达式,分析了在不同外载下,六维力传感器Ⅰ,Ⅱ类误差,总结了结构变形和平台自重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为具有普通球形铰链大型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标定方案的选择和精度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担负着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源以使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得以顺利准确运行的重任。毫米波雷达交通检测器作为获取路面信息的一种方式,因其特有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是围绕一个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检测系统的研究课题进行的。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在于: (1) 结合毫米波车辆检测雷达的应用背景,首先阐述毫米波车辆检测雷达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中路面信息采集各种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同时给出采用毫米波车辆检测雷达系统进行交通信息采集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2) 针对毫米波车辆检测雷达的具体应用需要,在提出车辆检测雷达的工作原理,阐述毫米波车辆检测雷达的系统构成和整体框架结构之后,分别从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数字脉冲压缩原理和基于一维距离像的车辆目标识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根据实际应用提出了车辆检测雷达系统的性能技术参数要求,确定了系统实际的工作频段和工作体制,分析了线性调频系统的组成原理,对系统主要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误差估计。 (3) 分析了几种简单形状目标的散射特性,对典型车辆的雷达截面积进行了粗略的工程估算。对宽带雷达杂波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幅度为韦布尔分布、功率谱为高斯分布的杂波模型I模拟地杂波,幅度为瑞利分布、功率谱为高斯分布的杂波模型II来模拟气象杂波。 (4) 介绍了一维距离像的基本概念和获得一维距离像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一维距离像的基本特性。通过对基于位置信息的全程相关检测方法和基于能量积累的几种滑窗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在宽带雷达信号检测中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宽带雷达的检测方法,即相邻脉冲重复周期相关检测(IPCD)方法。当采用多脉冲积累后,其检测能力比能量相加脉间非相干积累EAD检测平均提高2dB。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上芒岗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系怒江大断裂西南段,龙陵~瑞丽大断裂(F_1)南东盘,上芒岗次级断裂(F_4)之中。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沙子坡组(P_(1s))和中侏罗统勐嘎组(J_(2m))。矿石主要有两种类型,硅质矿石和粘土质矿石;前者主要由石英和少量黄铁矿所组成,金品位平均为2 * 10~(-6);后者主要由伊利石、高岭石和黄铁矿所组成,金品位一般为2 * 10~(-6) ~ 4 * 10~(-6)。矿石中金星次显微状态,主要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Ba。矿床以强烈的黄铁粘土岩化为特征,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即是金矿化作用过程。根据热液蚀变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生成序次,将金矿化作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I);镁贝得-白云石阶段(II);辉锑矿-石英阶段(IlI):黄铁矿-高岭石-伊利石阶段(IV);网脉状石英阶段(V)。其中黄铁矿-高岭石-伊利石阶段(IV)是金矿化的主成矿阶段。该矿床属于卡林型金矿床。由石英流体包裹体获得不同成矿阶段的温度为,成矿阶段I:210~170 ℃、成矿阶段III:190~160 ℃、成矿阶段V:173~144 ℃。伊利石-水氢同位素温度计测得成矿阶段IV的温度为165 ℃。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以K~+、Na~+和Cl~- (F~-)为主,其次为Ca~(2+)、Mg~(2+)和HC0_3~-,由早到晚K~+、Na~+和Cl~-降低,而Ca~(2+)、Mg~(2+)和HC0_3~-升高;气相组分以C0_2为主。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富F,其含量高达8.03 * 10~(-3) mol/kg,正是由于成矿热液富含F,Al才可以与F形成络合物进入热液迁移,即Al成为活动组份,从而形成该矿床所独特的强烈粘土岩化蚀变。稀土元素特征方面,矿石和赋矿地层下二叠统沙子坡以及中侏罗统勐嘎组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十分相似,均为右倾型,但是两者的稀土元素总量不同,前者的相对较高。矿石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但是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与勐嘎组泥岩相比,粘土质蚀变岩和矿石更加富集轻稀土元素,并且更富Eu。这些特征表明,粘土质蚀变岩和矿石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而不是风化作用的产物;矿石与赋矿地层在物质来源上有亲缘关系。不同矿段、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矿石和蚀变岩的Au、Ag、As以及Sb的含量同步变化,这表明在整个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流体来源统一,且在成矿体系起主导作用。不同类型的矿石及蚀变岩中Au与Al_20_3,和TFe的含量呈正相关,表明黄铁粘土岩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铅同位素~(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9.12~39.54、15.85~15.95、19.75~20.33;沙子坡组(P_(1s))岩石铅同位素比值分别为:38.407~37.868、15.921~15.589、22.685~22.367;孟嘎组(J_(2m))岩石铅同位素比值分别为:39.499~39.222,15.821~15.772、19.207~18.709。在铅同位素组成相关图中矿石与地层铅的投影点分别集中成群分布。矿石铅与地层铅呈线性分布,而且矿石铅的集中区位于沙子坡组铅集中区和勐嘎组铅集中区之间。这些特征表明矿石铅系由沙子坡组铅和勐嘎组铅混合而成。成矿热液的δ~(18)O由早到晚逐渐升高,I、III、IV、V阶段流体的δ~(18)O值分别为-4.2‰,+0.59‰;+0.76‰,+1.98‰,表现出明显的漂移特征;而δD则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变化范围为-82.5 ~ 79.48‰。由此认为成矿热液系大气降水起源。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还说明,成矿热液的演化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应用CHILLERR软件包,对上芒岗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进行化学反应途径数字模拟。所展示的成矿作用过程为:大气降水沿断裂带下渗,加热循环,获取成矿物质(但不排除有深源成矿物质加入的可能性);形成起始成矿热液:T = 200℃ P = 228.8bar;pH = 4.4;fs_2 = 10~(-9.89); fo_2 = 10~(-41.28);aAu(HS)_2~- = 10~(-9.64),aAuCl_2~- = 10~(-17.86);富含F、Al和Au,贫As、Hg、Zn、Cu和Pb。成矿热液在构造作用的驱动下,上升进入上芒岗断裂上部含水构造破碎带,并与下渗雨水混合而淬冷,形成沿上芒岗断裂呈线状分布的早期硅化石英岩(成矿阶段I),成矿热液与下渗雨水之比为16:l(成矿阶段I);继而热液扩散进入下盘破碎带,与白云岩反应,形成矿体下盘的白云石化,水:岩比为193:l(成矿阶段II)。此后成矿热液上升充填裂隙空间,由于热传导而缓慢冷却,成矿体系的温度由189 ℃降为165 ℃,形成含辉锑矿的梳状石英脉(成矿阶段1II)。成矿热液继续上升进入上盘碎屑岩破碎带,停积于构造揉皱的泥质岩,并与之反应,形成上芒岗矿床金矿化的主体—粘占土质矿石,水:岩比为29:1(成矿阶段IV)。最后成矿残液逐渐冷却, 同时伴随C0_2的起泡,形成晚期石英网脉(成矿阶段V),至此热液金矿化过程结束。由上述可见上芒岗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初始)成矿热液与下渗大气降水混合(I) → 成矿热液与沙子坡组白云岩反应(II) → 成矿热液缓慢冷却(III) → 成矿热液与勐嘎组泥质岩石反应(IV) → 成矿热液冷却沸腾(V)等5个演化阶段。模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芒岗金矿床的热液成因。上芒岗金矿床成作用过程化学反应途径数字模拟与地质事实高度吻合,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再现了上芒岗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由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过程化学反应途径模拟结果,归纳出上芒岗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模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伟晶岩形成和演化中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物理化学性质、过铝质富挥发分岩浆体系岩浆液相不混溶、流体相出溶事件的相对时间尺度以及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中稀土和其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稀土“四重效应”机制和微量元素分异及控制因素等)是目前过铝质岩浆体系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了解伟晶岩形成和演化的全过程,有助于了解挥发分(H_20、F、B、P)对过铝质岩浆体系物理性质以及对REE和其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影响,这对于理解过铝质岩浆体系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选择著名的新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由于它具有完美的分带特征,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各结构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伟晶岩成因和演化过程以及讨论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由于LCT型伟晶岩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矿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性等特点,因此利用全岩样品研究伟晶岩往往因取样没有代表性而被大多数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所否定。考虑到这点,本文系统采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磷灰石、电气石、碱性长石、石英矿物,部分结构带的石榴石、绿柱石、锂辉石矿物以及伟晶岩冷凝边和蚀变围岩的全岩样品,通过各结构带磷灰石矿物化学组成和~(87)Sr/~(86)Sr比值测定,电气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和硼同位素组成分析,碱性长石中磷含量的电子探针分析和碱性长石-石英矿物对的氧同位素体系研究以及蚀变围岩和冷凝边的化学组成分析,本文较为详尽系统地探讨以上所有的问题。通过本次多年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f1) 富挥发分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样品存在稀土“四重效应”和Y-Ho、Zr-Hf、Nb-Ta、Sr-Eu元素对的显著分异,表明在过铝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含氟流体相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稀土“四重效应”机制被认为是含水流体相与过铝质岩浆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Irber 1999;Bau 1997),而不是独居石、磷钇矿、石榴石矿物等矿物的早期结晶引起的残余熔体稀土含量的异常变化。由于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带磷灰石以及与其共生的石榴石、绿柱石、碱性长石、锂辉石矿物均存存明显的稀土“四重效应”以及相同电价、相似离子半径的不相容元素间存在显著的分异,并结合最近赵振华等(1999)和Sba and Chappell(1999)报道S型花岗岩全岩和单矿物(磷灰石、独居石、长石、黄玉等)均存在稀土“四重效应”这一现象,本文研究提出,稀土“四重效应”是富挥发分过铝质岩浆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机制既不可能由含稀土的副矿物早期结晶引起残余熔体相中REE含量变化的结果,也不能定性地归因于流体相与熔体相相互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流体/熔体之间分异的结果,而很可能与伟晶岩岩浆形成之前某些过程密切相关,S型花岗岩岩浆在液相线以上存在硅酸盐熔体与高盐熔体(或卤水相)的不混溶液相分离有可能是过铝质岩浆体系产生稀土“四重效应”的主要原因。(2) 由于Sr~(2+)与Eu~(2+)具有相同的电价、相似的离子半径,根据经典的地球化学原理,它们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各种地质过程中其它们具有紧密的一致性。阿尔泰3号伟晶岩磷灰石中Sr/Eu比值具有二歧变化现象,其中I、Il、III和IV带磷灰石具有低的Sr/Eu比值(16:0~111.2),而V、VI、VII带、核部带和IV带中的一个磷灰石则显示较大的Sr/Eu比值(主要在246.6~514:9范围,其中IV带的一个磷灰石该比值在10000以上)。对世界范围内的过铝质花岗岩统计表明,过铝质岩浆岩的全岩样品中的Sr/Eu也呈现二歧变化,由此本文提出Sr/Eu比值是指示过铝质岩浆体系中岩浆流体相出溶的有效地球化学参数,大于300的Sr/Eu比值是Eu~(2+)强烈分配进入流体相的地球化学标志。(3) 阿尔泰3号伟晶岩I、II、III带电气石矿物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分布在-41.11‰~-30.90‰之间,V、VI、VII带电气石矿物硼同位素组成(δ~(11)B)在-15.23‰~-9.20‰范围,IV带电气石硼同位素分布于-39.19~13.10‰范围,如此大的硼同位素分馏无法根据实验研究获得的熔体/流体相间的分馏系数进行合理解释。我们的研究表明岩浆成因电气石的B同位素组成与电气石化学组成具相关性,随电气石Y位上AI、Li阳离子数的增大,δ~(11)B值显示明显增大的趋势。阿尔泰3号伟晶岩最初形成的结构带中电气石的B同位素组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低值之一(-41.1l~39.01‰),指示形成伟晶岩脉的初始岩浆可能由含非海相蒸发岩的泥质岩经变质深熔作用形成,或是伟晶岩岩浆在上侵定位过程中同化了含非海相蒸发岩地层的结果。本次研究利用电气石-白云母和电气石-四硼酸盐矿物间的同位索分馏以及熔体相-流体相间的同位索分馏,合理解释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电气石B同位素分馏过程,并首次获得伟晶岩形成、演化过程中B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全程图谱。(4)伟晶岩岩浆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否存在由过磷引起的液相不混溶现象未见确凿的岩石学和实验地球化学证据。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糖粒状钠长石带(II带)明显由两种不同组构的岩性组成,而且该带是3号脉主要的Be矿化带,也是P、REE最重要的沉淀场所。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梳状结构带和I带的碱性长石具较高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2 wt%和0.22 wt%),随着岩浆的演化进行,从III带到核部带,碱性长石中P含量逐渐增大(平均值由0.21 wt%增至0.50 wt%),而II带碱性长石中异常低的P含量(平均值为0.08、wt%)是该带大量磷灰石矿物饱和结晶,导致残余熔体相中P极度亏损所造成的,而不是晚期出溶的岩浆热液交代形成的。根据Watson (1978)、Ryerson and Hess(1980)在液相线以上温度下实验研究获得的微量元素在不混溶的基性和酸性液相中分配特征,以及Webster et a1.(1997)对德国Ehrenfriedersdorf矿区伟晶岩石英中熔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在其演化的早期将出现由磷引起的液相不混溶作用,它对伟晶岩成岩和Be的成矿具有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