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resultados para DIMETALLOFULLERENES SC-2-AT-C-84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Near-infrared to UV and visibl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was observed in single-crystalline ZnO under an 800 nm infrared femt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ystal reveal that the UV and VIS emission band are due to the exciton transition (D0X) bound to neutral donors and the deep luminescent centers in ZnO,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the pump power of the femtosecond laser reveals that the UV emission belongs to three-photon sequential band-to-band excitation and the VIS emission belongs to two-photon simultaneous defect-absorption induced luminescence. A saturation phenomenon and polarization-dependent effect are also observed in the upconversion process of ZnO. A very good optical power limiting performance at 800 nm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two- and three-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ZnO crystal were measured to be 0.2018 cm GW(-1) and 7.102 x 10(-3) cm(3) GW(-2), respectively. The two- and three-photon cross sections were calculated to be 1.189 x 10(-51) cm(4) s and 1.040 x 10(-80) cm(6) s(2), respectively. (c) 200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morphology of materials resulting from laser irradiation of the single-layer and the multilayer amorphous Ge2Sb2Te5 films using 120 fs pulses at 800 nm was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the single-layer film, the center of the irradiated spot is depression and the border is protrusion, however, for the multilayer film, the center morphology changes from a depression to a protrusion as the increase of the energy. The crystallization threshold fluence of the single-layer and the multilayer film is 22 and 23 mJ/cm(2), respectively. (c) 200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HMPB)为配体的多氮杂环金属配合物M(HMPB)2(M=Co,Ni),利用元素分析、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新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和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HMPB配体通过N和O原子与中心金属以二齿形式配位,中心金属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红外特征吸收谱带位于400~2 500 cm^-1,形成金属配合物后,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CN振动峰和C─O特征吸收有明显改变,同时确定了配位键M─N和M─O的特征峰位置;配合物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峰位于335~345 nm。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成果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思想指导,应用和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优化,并以鼎湖山、鹤山、小良、尖峰岭定位站为基点,根据需要设立其他附点进行研究,充分保证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1、提出了热带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限制因子理论,即水热环境在季节上的不协调性导致了退化生态系统在雨季的水土流失和旱季所形成的严酷生境限制了生态系统的恢复;2、推导了林内外雨滴动能和蒸散的理论计算公式,从而丰富了森林生态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并应用此公式研究了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在成活与成林后的冠层结构是否会加大大气降水对林地地表的冲刷以及不同森林类型水热耦合状况;3、建立了热带原始林和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的C素输入输出模式;4、建立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能量结构与能量流动评估体系,研究发现热带亚热带森林能量趋向于平衡态时,土壤能量会出现有透支的波动。成果在理论上填补了中国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研究的空白,实践上指导了我国南方近亿亩山地丘陵的植被重建和森林植被管理。成果总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稻属(OryzaL.)是禾本科稻族(Oryzeae)中最大,也是分布最广的属,由于其包括亚洲栽培稻这一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对该属各方面的研究都相当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也是如此。然而,由于该属分布跨及亚、非、美、澳各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材料不易得到,故研究常缺乏系统性,属和属内一些种的界限仍然存在争议,属下组间特别是几个孤立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一直不很清楚,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也很有限。为此,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目前稻属各分类系统,指出了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和存在分歧,同时对稻属系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通过l7种野生稻的核型分析和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在稻属尝试性的应用,从染色体水平探讨了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的关系以及稻属内物种间的关系;通过对lO个属28种稻族植物cp DNA上的trnK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分析,并综合其它证据,对稻属与近缘属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主要的结论如下: 一、 17种野生稻核型研究表明: 1)所有种的间期核属染色中心型(chromocentertype),染色中心较少或多,形状规则或不规则,散布于全核;前期染色体固缩特性属于近基型(proximal type),2)Sect.Oryza所有种的核型很相似,均为n=5m+5sm+2t,其中第四对和第十对为st染色体,第十对为随体染色体,Sect. Brachyantha和SeCt. Padia的核型与前者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随体染色体的位置和染色体的大小。0. brachyantha的核型特点并不支持将该种置于Sect. Oryza的观点。 对携带BC和CD基因组的四个种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组成并非是二倍体染色体组成的叠加,说明其形成后发生了二倍化的分化,综合各方面证据, 我们支持携带BC基因组的两个四倍体种属双系起源, 而携带CD基因组的四倍体之起源与亚洲携带C基因组的物种有关的观点。3)对国内8个居群的药用野生稻(0.officinalis)核型研究表明,所有居群均为二倍体,未发现以前学者所报道的四倍体类型。药用野生稻为一多型种,通过初步的形态学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斯里兰卡分布的根茎野生稻O.rhizomatis很可能是药用野生稻这一多型种适应于季节性干旱环境的一个生态型。4)以前学者认为稻属可能源于x一5的次级多倍化,我们不支持这一观点,从整个稻族所有属以及近缘的稻亚科其它三族的染色体基数来考虑,我们认为其祖先类群更可能的染色体基数为x-6。 二、原位杂交结果:1)确定了13个种的45s rDNA的位点数,其中所有携带A基因组的物种除亚洲栽培稻和O_ rufipogon之位点数有1和2的分化外,其余种皆为一个位点;B基因组也含一个位点,C基因组的两个种各含3个位点, BC基因组的两个种均具三个位点,E基因组含二个位点,携带CD基因组的稻种分别携带3和5个位点,其中位点有大小之分;2)利用C基因组作探针,B基因组作封阻DNA,在四倍体CD(O.latifolia)的染色体制片中确立了带C基因组的染色体。 三、用PCR-RFLP技术对稻族lO个属28个种的trnK基因的酶切位点变异进行了分析,发现:(1) trnK基因PCR扩增产物长度约为2575bp,没有明显的长度变异,l7种内切酶处理,共得到72个酶切位点,占整个trnk基因全长的13.98%,72个酶切位点中52个为突变位点,33个为信息位点,利用52个突变位点,构建了28个种的树系图。(2)分支分析表明,稻族的lO个属共分为两组,一组为O.ryza和Porteresia,一组为其余的8个属;该结果明显不同于经典的族内划分。根据稻族各属现在的分布格局,认为稻族是禾本科早期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类群,由于生境的相似,趋同演化和网状进化事件可能比较频繁,稻族的亚族划分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Porteresia coarctata, Rhynchoryza subulata,Leersia perieri三种以前曾被置于稻属,根据分支图,后两种位于分枝图的第二支,与稻属各种分化较大,而P.coarctata与稻属聚在一起,说明两者在锻汰基因的变异式样是相似的。综合各方面资料,我们认为P. coarctata可能是稻属适应于海滩耐盐环境的一个特化的类群。 (3)稻属的Sect. 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Oryza与Ser.Latifolia仅在一个酶切位点上有差异,说明其间关系非常密切,Sect. Padia中的两个系Ser. Meyerianae和Ser.Ridleyianae与Sect.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 Oryza与Ser. Latifolia有明显分化,两个孤立类群O brachytrntha f770.scl71echteri与Ser. Ridleyi聚在一起。 这一结果与Vaughan(1994)将两孤立种和O.ridteyi复合体同置于其系统中的Sect. Ridleyanae是吻合的。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万寿竹属(Disporum Salisbury)隶属于广义百合科广义黄精族(Liliacear s. l.-Polygonateae s.l ),分为Sect. Disporum(东亚,约20种)和Sect. Prasartes(北美,6种)两个组。对于Sect. Disporum,日本的研究者者进行了大量的形态学、细胞学、胚胎学、生态学和物种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但研究的地域主要局限于日本和尼泊尔等地,种类也主要是D. sessile(只分布于日本),D. smilacinum(分布于中国烟台,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日本)等中国不产或少产的种,或者在整个东亚都有分布的广布种,如D. cantoniense。对于只分布于中国则涉及很少,如D. bodinieri,D. longistylum,D. megalathum, D. hainanense, D. acuminatissimum, D. jinfoshanense等。尽管Hara于1988年对东亚的Disporum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修订,但是对Disporum的认识混乱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因此,正本清源的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D.bodinieri的文献考证和标本订正 结合文献考据和标本鉴定两方面的工作,认为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在Flora of China Vol. 24 (2000)的分类处理,接受了Hara(1988)的观点,但是对国内的标本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鉴定处理,其仍然被鉴定为D. bodinieri,但这些标本并不属于单一的分类学实体,而是包含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和D. longistylum (Lévl. et Vant.) Hara两大类群,需作重新鉴定。 D. bodinieri和D. longistylum的形态学性状有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所有被鉴定为D. bodinieri的标本中,真正的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只占到10%,产生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中国植物志》第15卷(1978)的影响。 b) 发现并描述了一个新种:Disporum jinfoshanense X. Z. Li, D. M. Zhang et D. Y. Hong 该种与山东万寿竹D. smilacinum A. Gray相似,具卵形或椭圆形叶,顶生花序,花被片白色,开展,基部稍具浅囊;不同之处在于其茎高15(-20)cm,叶子3-4片,集中于茎上部,叶柄明显,长2-4mm,花被片内表面密布短柔毛。 c) 基于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 通过前期的性状研究,文献考证,标本订正以及发表新种,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形态学数据。为了验证对D. bodinieri标本订正的正确性,我们利用PAUP软件采用UPGMA算法对标准化的形态学数据进行运算。获得的树状图显示:新种D. jinfoshanense和D. viridenscense、D. smilacinum聚在一起,如实反映了形态的相似性,说明该树图可信;被错误鉴定为D. bodinieri的标本和正确鉴定为D. longistylum的标本聚在一起,说明前面的判断是正确的。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花是被子植物最关键的创新(innovation)性状。在被子植物的不同类群中,其形态多种多样,尤其以基部真双子叶植物的花形态最为丰富。大量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核心真双子叶植物起源之前,几个与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亚家族均发生了大尺度的基因重复事件。因此,在被子植物的不同物种中,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组成并不相同,并且它们经历了不同的进化历史,这意味着这些基因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调控花的发育。基部真双子叶植物,作为基部被子植物和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对于我们理解被子植物花的进化,揭示核心真双子叶植物花的起源以及基部真双子叶植物花多样性分化的分子机制非常重要。本文以基部真双子叶植物三叶木通为研究材料,着重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 花器官发生过程的观察。三叶木通的花为雌雄同序的单性花。而且,根据成熟花的形态,三叶木通的雌花和雄花都只有一轮花被器官,即三个花瓣状的萼片。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1)在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在萼片和雄蕊原基之间,确实没有花瓣原基或另一轮萼片原基发生。2)雌花和雄花都是以两性花的方式发生发育的。3)单性花是由于在花发育的最后阶段,雌花中雄蕊或者雄花中心皮的退化而产生的。 2. 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应用5’/3’ RACE的方法,我们从三叶木通不同发育阶段的混合花芽中共分离到九个与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 AktFL1、AktFL2、AktAP3_1、AktAP3_2、AktAP3_3、AktPI、AktAG1、AktAG2和AktSEP3。 3. A类MADS-box基因的进化。由于A类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序列结构的改变,再加上取样的限制,使得A类基因间的进化历史一直不能被很好的理解。因此,本文对A类基因的研究从构建该基因亚家族的系统发育树开始。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扩大在基部真双子叶植物和被子植物其它重要类群的取样,我们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上反映了现存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2)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A类基因由三个分支组成:euFUL、euAP1和AGL79,它们是通过发生在核心真双子叶植物起源之前的两次几乎同时的基因重复事件产生的。3)在基部真双子叶植物中,山龙眼目、毛茛目和黄杨科的A类基因各形成一支。而且,在这些类群内,发生了多次小尺度的独立的基因重复事件。4)来自单子叶植物的FUL-like基因明显地构成一个单系,并且包括三个分支:OsAMDS14、OsMADS15和OsMADS18。它们是由于两次不连续的基因重复事件产生的。5)不同类型的A类基因产物在C末端拥有不同的保守基元。6)从基因组结构上看,所有的A类基因都拥有八个外显子和七个内含子。7)通过对三叶木通中两个FUL-like型基因(AktFL1和AktFL2)表达式样的观察,我们发现它们在叶原基和发育早期的花原基以及发育着的花器官中都有表达。此外,A类基因表达式样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中该类基因的祖先可能具有广泛的功能,既在营养器官中表达又在生殖器官中表达 。 4. B类基因表达式样的保守性和多样性。通过对B类基因的系统发育和表达式样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三叶木通中的三个paleoAP3基因是通过两次基因重复事件产生的。2)在木通科或木通属内,PI型基因并没有发生基因重复事件。3)RT-PCR结果表明,AktAP3_1在雌花中的表达量比雄花中高,而AktAP3_2则在雄花中的表达量比雌花中高。AktAP3_3和AktPI在雌花和雄花中的表达水平相似。4)原位杂交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发育着的雄蕊和心皮中表达。此外,AktAP3_3和AktPI还在萼片中表达,可能参与花瓣状萼片的发育。 5. 三叶木通C/D和E类基因的序列结构和表达分析。通过序列结构分析,我们发现,与其它被子植物AG同源基因编码的MADS-domain蛋白一样,AktAG1和AktAG2在MADS结构域的N末端都拥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的延伸,AktAG1为20个氨基酸;AktAG2为7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分析表明AktAG1和AktAG2主要在发育着的雄蕊和心皮中表达,说明它们具有决定生殖器官发育这一保守的功能。 AktSEP3属于AGL9型的E类基因。该基因在所有花器官中都有表达,说明和其它被子植物的E类基因一样,AktSEP3在三叶木通中对于所有花器官的发育都是必需的。 6. 各类MADS-domain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对三叶木通中上述MADS-domain蛋白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1)AktSEP3的C末端具有转录激活功能。2)三个AktAP3蛋白与AktPI蛋白都能够形成异源二聚体,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能力并不相同。3)AktSEP3蛋白可以与AktFL1、AktPI、AktAG1和AktAG2形成异源二聚体,充分体现了E类基因产物作用式样的保守性。4)AktFL1与AktPI、AktSEP3和AktAG2也能形成异源二聚体,这与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euFUL型蛋白在作用式样上是非常相似的。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探讨了三叶木通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在三叶木通的三轮花器官中,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相似的是:E类(AktSEP3)基因在每一轮花器官中都起作用;此外,A类(AktFL1)和B类(AktAP3_3和AktPI)基因在花瓣状的萼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类似于拟南芥的第二轮;B类(AktAP3_1、AktAP3_2、AktAP3_3和AktPI)和C/D类(AktAG1和AktAG2)基因在雄蕊的发育过程中起作用;C/D类(AktAG1和AktAG2)基因对心皮的发育起作用。与拟 南芥等模式植物不同的是:1)虽然原位杂交分析表明,AktFL1、AktAP3_3、AktPI和AktSEP3都在花瓣状的萼片中有 不同程度的表达,但是它们的蛋白质产物AktFL1与AktSEP3和AktAP3_3与AktPI都只能形成较弱的异源二聚体。而 且,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在三叶木通中没有找到euAP1型的A类基因,只有两个FUL-like型的A类基因。它们的功能 与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中的euFUL型基因相似。因此,AktFL1很可能与其它调控因子共同作用负责花分生组织的形成;AktFL1/AktAG2则可能在花发育的后期起作用。那么,三叶木通花瓣状萼片的发育是否需要AktFL1/AktSEP3和 AktAP3_3/AktPI的参与,还是另有其它转录因子的参与,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2)虽然在三叶木通中,雄蕊的发 育同样需要B、C/D和E类基因的参与,但是由于小尺度的基因重复事件,在该物种中只拥有三个paleoAP3型基因,而没有euAP3型基因。而且,由于复制拷贝间的亚功能化,AktAP3_1/AktPI主要参与雌花的发育过程;而AktAP3_2/AktPI主要参与雄花的发育过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的苦苣苔科-长蒴苣苔族存在两个古老又难以界定的大属:唇柱苣苔属Chirita和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唇柱苣苔属至少有140种,其中75%以上的种分布在中国南部。尽管Wood和王文采(中国种)已经作出较为全面的修订,但唇柱苣苔属的界定以及属下再划分仍然存在争议。传统分类一直认为唇柱苣苔属非单系类群,尤其与长蒴苣苔属、小花苣苔属、文采苣苔属以及报春苣苔属等近缘属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还需进一步研究。长蒴苣苔属已经被拆分为三个不同的属,其中的狭义长蒴苣苔在我国有20多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标本研究、野外考察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形态学 通过大量的标本观察及野外考察,发现唇柱苣苔属及其近缘类群营养性状变异非常复杂。然而,营养体变异受环境饰变大,不适合作为划分组和属等较高级分类单元的主要依据,是区分近缘种的主要分类依据。在生殖器官中,一些性状,如子房和蒴果形状和大小,在唇柱苣苔属和其近缘属中存在大量的过渡类型,不宜将单独或2-3个性状作为主要分类依据。同时笔者发现两个新种,即长萼唇柱苣苔(C. longicalyx J. M. Li & Y. Z. Wang)和匍匐唇柱苣苔(C. prostrata J. M. Li & Y. Z. Wang)。匍匐唇柱苣苔属于钩序唇柱苣苔组,系多年生植物,致使我们国家分布的钩序唇柱苣苔组扩大为两种。它的特殊习性以及极其有限的分布区表明,它是一个在不利的生境下偶尔幸存的残遗种。 2.分子系统学 首先通过对两个DNA片段ITS和trnL-F数据以及它们的联合数据进行最简约分析和贝叶斯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演化来研究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和小花苣苔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小花苣苔属和唇柱苣苔组(唇柱苣苔属)Chirita sect. Gibbosaccus构成一个单系群,强烈支持小花苣苔属归并到唇柱苣苔组(唇柱苣苔属)中,而且二者形态性状极其相似。上述事实说明唇柱苣苔组(唇柱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与麻叶唇柱苣苔组Chirita sect. Chirita关系较远。研究一些关键地区植物的物种形成,将提高对这些地区植物区系发生与发展的认识,喀斯特地区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独特与关键的地区。特产于这种干湿交替、温度变化显著的特殊生境里的的类群,如唇柱苣苔组和小花苣苔属,存在着非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后笔者建议把小花苣苔属置于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里,而不是将该属单立出来。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选择唇柱苣苔属的其他近缘属,通过对两个DNA片段ITS和trnL-F数据以及联合数据进行最简约分析,旨在揭示在唇柱苣苔属内的系统发育及其和周边近缘属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结果表明狭义长蒴苣苔属、朱红苣苔属、报春苣苔属、文采苣苔属以及小花苣苔属都置入唇柱苣苔属内。其中,报春苣苔属、文采苣苔属以及小花苣苔属和唇柱苣苔组具有相似的柱头,在系统树上,也构成一个单系分支。虽然许多学者认为柱头形状是很重要的分类性状,也是唯一用来界定唇柱苣苔属的,但是非常不可靠的,因而唇柱苣苔属至少分成两个属。 文采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无论从分子上还是从形态上都得不到证明是单系类群,应该归并到唇柱苣苔属中;而报春苣苔属很可能是最近从唇柱苣苔组里分化出来的类群。 东南长蒴苣苔和朱红苣苔属植物形态十分相似,除了营养体差别不大外,他们还具伸出花筒外的柱头和小而尖的花冠裂片等共同特征,分子树上也组成一个单系,为东南长蒴苣苔归并到朱红苣苔属提供了强有力的分子证据。 在狭义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 s. str.两个组中,Didymocarpus sect. Elati的一个种D. citrinus与长蒴苣苔组Didymocarpus sect. Didymocarpus构成姐妹群关系。二组植物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又与圆唇苣苔属Gyrocheilos构成姐妹群关系。因此,虽然我们的数据支持圆唇苣苔属与长蒴苣苔属近缘,但是不支持圆唇苣苔属作为一个亚组放在长蒴苣苔里。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稻属(OrvzaL.)是禾本科(Poaceae)中的重要植物类群,包含20多个野生种和两个栽培种,共有十个基因组类型,即A,B,C,E,F,G,BC,CD,HJ和HK,蕴藏了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考虑到该属现存物种中的多倍体都是由二倍体杂交起源的,因此,弄清二倍体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对于正确理解整个稻属的进化历史至关重要,同时也为稻属及其近缘类群的进化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学研究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基础。迄今,对稻属各基因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特别是对A、B和C基因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稻属基部类群的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来自不同二倍体基因组的6个稻属物种为研究对象,以近缘属Leersia中的L,tisserantti作外类群,通过对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序列数据的详尽分析,探讨了稻属二倍体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问题,基因树与基因树之间冲突的机理,以及利用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序列做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已完成的水稻两亚种(O.sativaL.ssp. indica和O.sativaL.ssp.japonica)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并扩增出遍布核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142个单拷贝核基因片段。通过对全部基因位点的合并分析,我们得到了一棵有完全分辨并得到显著统计支持的系统树。分别提取各基因的外显子区、内含子区和第三密码子进行合并建树时发现,除了合并外显子区的MP分析以外,所得系统树的树形均不变,说明这棵树基本上不会因为选取基因组不同区域或碱基位点而改变,尽管不同区域或碱基位点受到不同的选择约束力。以基因为单位进行放回式抽样也强烈支持合并建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育估计并没有受到少数特殊基因的支配。为了考察基因组内物种取样对建树的影响,我们增加了2个A基因组物种以及C基因组的另外两个物种,随机选取其中的62个基因位点进行扩增和测序(增加的O.sativa的序列来自BGI-RIS数据库)。将全部II个物种62个基因位点的序列合并建树分析,得到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均未改变。我们进一步评估了合并数据的系统误差,结果发现,合并数据的系统发育重建也未受到系统误差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所得到的系统树反映了类群真实的进化关系。 为了深入探讨以往研究中出现相互矛盾的系统发育关系的原因,我们对142个基因位点分别做了单独的建树分析,并用系统发育网络方法分析了数据中基因之间系统发育信息矛盾的集中位置及其矛盾程度。基于单基因的建树分析及系统误差分析,我们排除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直接造成基因之间信息冲突的可能性。基于溯祖理论( Coalescence theory)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稻属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世代间隔较短的连续分化事件,由于祖先居群较大引起基因的谱系分选,进而使得在利用现有物种基因序列来重建这些分化事件时基因树不能正确反映物种树,且呈现出基因组水平的基因树冲突现象。这两次间隔较短的连续分化事件分别对应了稻属中两次物种快速分化过程,整个稻属基因组的多样性几乎都是在这两次物种快速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随机抽样分析表明,需要大量的分子序列数据才能正确分辨稻属二倍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关系(若取95%的概率,则至少需要120个基因或50kb的随机碱基位点)。本研究用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合并数据克服了谱系分选对构建系统树所带来的“噪音”,在存在广泛单基因系统发育信息矛盾的前提下获得了对物种树的正确估计,这充分证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在解决快速分化类群的进化关系问题中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本文所采用的142个核基因,我们初步探讨了利用多基因序列数据构建系统树时如何进行模型选择和插入缺失编码等问题,并评估了数据缺失对基因组水平系统发育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合并数据而言,混合模型比单一模型能更好的拟合数据的进化模式;找到合并数据中异质性的根源并做出适当的数据分割是成功运用混合模型的关键;某些模型成分在提高模型对数据的适合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要考虑位点之间以及谱系之间的突变速率异质性。我们认为,在设置模型时,最复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把握数据中最重要的进化特征远比简单的增加模型的复杂度重要。插入缺失的编码分析表明,编码后显著增加了对A基因组和B基因组聚为一枝的支持,但对稻属基部类群的分辨状况改善不明显。另外,我们通过去除数据缺失比例较大的类群来降低数据缺 失对系统发育推断的影响,结果所得的系统发育关系不变,支持率也仅有极微小的变化,说明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数据由于具有丰富的系统发育信息,因而对数据缺失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药用青蒿的遗传转化,即根癌农杆菌和发 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参数的研究。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 分子调控。三、倍半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一、药用青蒿的遗传转化。建立了Ri质粒介导和Ti质粒介导的两种转基因系统, 其中Ri质粒介导青蒿转基因系统的建立是国际上首次报道;以GFP基因为报 告基因,首次获得高效表达的青蒿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丛生芽,并对GFP基 因的表达进行了组织和细胞水平的定位。此外,对影响两种转基因系统的主要 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上述研究为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为探索提高青蒿植株或组织和器官中的青蒿 素含量,首次以棉花中克隆的杜松烯合成酶和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的 cDNA 为 目的基因导入青蒿,对青蒿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分子调控研究的尝试。 通过已建立的两种转基因系统,将从棉花中克隆的杜松烯合成酶和法呢基焦磷 酸合成酶的 cDNA 导入青蒿,获得转基因发根和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源 基因的表达能够影响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其中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的过量 表达能够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提高转基因发根和植株中的青蒿素的含量。 转基因发根F-26系中青蒿素含量最高达3.01 mg/g.DW,与对照相比青蒿素含量 提高3~4倍;转基因植株的青蒿素含量最高达10.08 mg/g.DW,与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的青蒿素产物提高2~3倍。此外,研究还表明,在转基因的发根C -37株系中,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可能相应地促进青蒿转基因 发根自身的法昵基焦磷酸基因的表达。 三、倍半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采用 RT-PCR 技术,从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 幼叶中克隆了 HMGRII 亚基因家族的一个新的成员 HMGR-c2(GenBank accession No.AF 096838Southem);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至少以 两个拷贝以上形式存在于马铃薯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HMGR -c2的 表达在幼苗期无组织特异性,广泛地存在于根、茎、叶等组织中。以青蒿001 株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青蒿苗期的λgtll cDNA文库,以PCR筛库方 法从青蒿中克隆一个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cDNA (Artfps2 GenBank accession No. AF136602)和一个HMGR cDNA(GenBank accession No.AF142473);以青蒿 025株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青蒿苗期部分质粒文库以 PCR 筛库方法从 青蒿中克隆一个法昵基焦磷酸合成酶 cDNA (Artfpsl GenBank accession No.AF112881);此外,还从青蒿中克隆了倍半萜合成酶的 cDNA 片段(GenBank accession No.AF156854)。其中青蒿倍半萜合成酶基因的克隆是目前国际上本研 究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之一。至此,本研究已将与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 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基因基本克隆,这无疑将加速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基础和应 用研究的进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分离和筛选了5种能有效防治采后果实病害的拮抗菌。其中,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iermondii(Cast) Langeroret Guerra)从引种拮抗菌中筛选获得,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912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 hansen)从桃果实伤口上分离获得,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s (Saito) Skinner)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sp.)从桃果实表面分离获得。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些拮抗菌对桃、油桃、苹果、梨和柑桔等我国主要水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并对其可能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 Sx108 CFU/mL的C.guiliermondii和P.membranefaciens悬浮液可完全抑制病菌孢子浓度为5x104个/mL时桃和油桃果实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ex Fr.) Vuill.)在25℃,15℃和3℃下的发生。lx108 CFU/mL的C.albidus和Trichosporon sp.悬浮液可完全抑制孢子浓度分别为lx105个/mL和5x104个/mL时苹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和青霉病(Penicillum expansum)在23℃-25℃和1℃下的发生。C.albidus和Trichosporon sp.对梨灰、青霉病也有一定抑制效果。B-912对柑桔果实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核果类果实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cola)也有极好的抑制效果。生物防治效果与拮抗菌的浓度成正比,与病菌孢子浓度成反比。 2.拮抗酵母菌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都能迅速在果实伤口定殖,接种酵母菌48 h后,数量可增加20倍以上。拮抗菌和病菌孢子的接种时间与生物防治效果有关,先接种拈抗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地好于同时或后于病菌接种的效果。 3.温度对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活力没有明显影响,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冷藏条件下,拮抗酵母菌都有同样的抑菌效果。但拮抗细菌B-912的抑菌效果与温度有一定关系。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细菌拮抗作用的发挥。 4.拮抗菌能与常规的果实采后处理措施如钙处理、化学杀菌剂、冷藏和气调贮藏相结合。酵母菌与2% CaC12配合能明显地增强其抑菌能力;拮抗菌与低浓度的杀菌剂如扑海因混合使用,可达到高浓度杀菌剂的抑病效果;C.albidus和Trichosporon sp.对果实采后气调贮藏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们在气调下对采后苹果、梨的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比冷藏条件下的好。 5.细菌B-912的抑菌机理与其产生抗菌素有关,B-912的滤液在in vitro上能有效地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在invivo上也能明显地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机理则较复杂,但主要与病菌竞争营养有关,同时,C.guilliermondii和P.membranefaciens对软腐菌的抑制还通过产生水解酶如β-1,3一葡聚糖酶和几丁酶与病原菌直接作用,并参与诱导寄主产生抗性等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角质层是果实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一个屏障,既能调节果实自身的生理活动,也能增加对病原菌入侵的抵抗力,在果实贮藏保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法,重点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及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角质层在果实贮藏保鲜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1)壶瓶枣果实在冷藏和气调下软化率、品质、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2)即时冷藏和延迟冷藏下,桃果实好果率、品质、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3)采前喷施氯化钙或油菜素内酯对甜樱桃单果重、品质、果肉细胞壁结构以及耐贮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1)与冷藏(-1±1 ºC)相比,气调贮藏(10% O2 + 0% CO2, -1±1 ºC)能够显著降低壶瓶枣软化率,更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较高含量的果肉细胞壁物质和较低含量的角质层物质。(2)与延迟冷藏(25 ºC,48 h后转入0 ºC)相比,即时冷藏使“八月脆”桃果实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好果率,显著减慢TA含量下降,能保持较高含量的果肉细胞壁物质和角质层物质,但对SSC和Vc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3)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CaCl2(1%,m/v)能够增加“红灯”(6.94%)的单果重,对甜樱桃果实的品质指标(硬度、SSC、TA)和细胞壁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4)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0.15 mg•L-1油菜素内酯能增加“红灯”(3.68%)和“大紫”(8.61%)的单果重,降低“红灯”果实的自然腐烂率,并不影响果实的品质指标(硬度、SSC、TA)。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1)与冷藏(-1±1 ºC)相比,气调贮藏(10% O2 + 0% CO2, -1±1 ºC)更利于壶瓶枣果实贮藏保鲜;(2)与延迟冷藏(25 ºC,48 h后转入0 ºC)相比,即时冷藏(0 ºC)更利于“八月脆”桃果实贮藏保鲜;(3)气调贮藏和即时冷藏通过调节果实角质层和细胞壁代谢等途径发挥作用。气调贮藏会降低壶瓶枣果实角质层物质含量,增强其透气性,减少壶瓶枣酒软发生;但即时冷藏会延缓“八月脆”桃果实角质层降解,维持角质层物质较高的含量以及结构完整性,以充分发挥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减缓果实的软化进程,维持果实硬度和品质;(4)采前适当浓度的钙或油菜素内酯处理对增加甜樱桃单果重,降低自然腐烂率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品种中的作用效果有差异。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综述了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研究的理论、方法、最新进展和主要成果。从2001年6月5日到10月15日,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一个典型草原群落放牧地段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并同期观测相应的环境因子,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呼吸的相关性外推出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同时,采用碱液吸收法对该草原群落和一个沼泽化草甸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比对测定,比较在不同生境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另外,重点比较了两种常用的土壤呼吸测量方法——碱液吸收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典型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测量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草原群落,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均呈不规则的波动曲线;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高度相关,与温度尤其是土壤温度以及地下生物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和地上生物量及绿色生物量之间几乎没有关系。 2.草原群落和草甸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均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底和7月底,它们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2.8~1738.9 mg C﹒m-2﹒d-1 和 354.6 ~2235.6 mg C﹒m-2﹒d-1,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785.9 mg C﹒m-2﹒d-1 和1349.6 mg C﹒m-2﹒d-1,草甸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草原群落; 3.土壤水分是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主要限制因子,但对草甸群落的土壤呼吸变化却基本没有影响;草甸群落中,地上总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速率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地上部分绿色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而在草原群落中,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上活生物量或地上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均很弱。 4.在草原群落,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为60.7% - 93.3%,平均为82%; 5.碱液吸收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63),它们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分别为从249.3~1795.1 mg C﹒m-2﹒d-1和从312.8~1738.9 mg C﹒m-2﹒d-1,平均值分别为634.2 mg C﹒m-2﹒d-1和802.7 mg C﹒m-2﹒d-1,碱液吸收法的测量值是气相色谱法的约1.4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两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垦和放牧)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垦后30年后,与天然草原相比,在休闲年份0~20 cm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没有显著下降,但开垦导致土壤易分解碳下降了24%。土壤易氧化碳受季节性水热因子的驱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动态。因此,土壤易分解碳的较土壤碳库的其他组分对开垦更敏感,是表征土壤管理措施引起有机质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草原开垦后,土壤-植物系统氧化大气甲烷的能力明显提高,农田和天然草原CH4平均吸收通量分别是48.9 和 29.0 μg C m-2 h-1,开垦后增加了1.7倍。开垦没有改变CH4吸收通量 “夏季高秋季低” 的季节变化规律(由降水决定);开垦使N2O的平均释放通量增加了47%,农田和天然草原N2O平均吸收通量分别是56.6 和 38.6 ugN m-2 h-1;开垦同时也增大了通量的变异幅度;但没有改变N2O季节变化规律,只是出现高峰的时间较天然草原推后约10天左右。 2.开垦后的农田土壤在模拟添加厩肥后,刺激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使CO2的释放量增加了5-7倍。试验期间总体排放的CO2中,约60%来源于羊粪,40% 来源于土壤。两种土壤即羊草顶级草原土壤(高碳高氮)和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土壤(低碳低氮),在CO2的释放总量和释放比例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添加厩肥均造成两种土壤碳库的净碳损失,并且退化草原土壤(7.0%)的土壤净碳损失要大于羊草草原(2.6%)。说明与开垦后的高C土壤相比,在已经退化草原的低C土壤上施厩肥将趋向于土壤更大的净碳损失。 3.自由放牧22年后,羊草草原0~10 cm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分解碳分别下降了14.1%、27.9%和22.0%;大针茅草原0~5 cm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27.6%和38.2%。两类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季节变化受水热因子的驱动,大针茅草原季节波动出现高峰的时间较羊草草原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表征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碳素的动态变化时,要敏感于土壤总有机碳。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各碳素组分影响不明显。在表征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的影响指示上,MB-C/ Org-C和Lab-C/ Org-C要比MB-C和Lab-C更加敏感。这说明在研究放牧对草原土壤碳库影响时,不同的草原类型应使用不同的指标来表征其变化。 内蒙古羊草草原是大气CH4的汇,自由放牧增加土壤对CH4的吸收。CH4平均吸收通量增加了27%,但CH4吸收的季节变化形式没有改变;放牧使。自由放牧还增大了N2O的排放通量,将原来N2O源、汇的双重功能改变为单一的源功能;放牧使N2O平均释放通量增加了1倍;放牧显著增加了羊草草原向大气排放CO2的量(p<0.05),并且年度排放量范围也有所增大。 4.草原羊尿斑土壤的pH和NH4+浓度在施后显著升高,但土壤微生物C和N没有明显变化,尿斑N素会发生大量的流失。粪斑和厩肥斑中各有46%和27%的N素分解后转移到植物中。羊草种群斑块上粪尿斑引起CO2和N2O通量的变化,要大于星毛委陵菜种群斑块。与植被类型的影响相比,羊粪尿斑尤其是尿斑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更大。尿斑既降低了土壤对CH4的吸收,又增加了CO2和N2O的释放,使粪尿斑上相当于CO2的净排放量比对照土壤增加了15%。 在内蒙古草原中等放牧条件下,家畜粪尿斑在放牧草地上的覆盖面积约只有2%,与未被家畜排泄物覆盖的草原土壤 相比,粪尿斑对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总体收支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内蒙古草原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重点,应放在家畜的食性食量对温室气体的影响以及厩肥的科学利用上。但随放牧强度的加大,家畜排泄物覆盖草地的面积将大大增加,加之放牧生态系统中家畜瘤胃代谢产生的的大量温室气体,其对草原温室气体的核算将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得水循环和碳循环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湿地的碳汇功能使得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湿地面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但是,与森林、草地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水碳循环控制机制研究的甚少,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碳管理。 本论文基于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涡度相关系统的水碳通量和气象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调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动态特征,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环境控制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变化显著。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蒸散量分别为432、480 和445 mm。非生长季(11 月~次年4 月)对全年蒸散量的贡献约13~16%,表明在湿地蒸散年总量的估算中不能忽略非生长季的贡献。 (2)关于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芦苇湿地蒸散的贡献表明,能量是驱动芦苇湿地蒸散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至月尺度上均起着主导作用;时间尺度越长,能量因子对蒸散变异的解释率越大。仅温度就能解释蒸散月总量变异的95%左右。但是,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水分条件如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对芦苇湿地蒸散的作用逐渐显现。降雨和蒸散的变化虽然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但短时段的降雨可能导致雨后蒸散增强,而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却能导致蒸散量连续下降。 (3)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作物系数(kc)具有显著日间变异的事实,发展了耦合气温、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影响的芦苇湿地日作物系数模型,弥补了国际粮农组织建议的蒸发散估算模型FAO56 缺乏适宜湿地作物系数的不足。 (4)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呈单峰型季节变化,2005~2007 年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为834、894 和872 g C m-2 yr-1,非生长季芦苇湿地的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量为102~136 g C m-2 season-1,占全年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12~16%。这说明,非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通量不可忽视。温度是小时至月尺度的生态系统呼吸控制因子;同时,生物因素也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呈指数函数关系,二者间的响应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5 cm) 为20~25%时,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潜力(Reco,10)最大。生态系统呼吸的日值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对数正相关,而与冠层高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并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5)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12.9~4.2 g C m-2 day-1 之间。一般在5~9 月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最大的月份为6、7 月,而净碳排放最大的月份为4、10 月。2005~2007 年的年碳收支分别为-55、-230 和-53 g C m-2 yr-1,呈碳汇。 (6)不同时间尺度的净碳交换控制因子不同。小时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参数(α、Amax 和Reco)随温度指数上升,而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光响应参数的这种显著季节波动表明,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不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参数视为常数,应该考虑采用光响应参数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来反映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动态。日尺度上,温度是芦苇湿地碳交换的主要控制因子,湿地净碳交换在15℃左右由正值变为负值,芦苇湿地由碳源变为碳汇。除温度外,饱和水汽压差对日尺度净碳交换波动也有影响,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U 型),当饱和水汽压差在0.8 kPa 附近时,芦苇湿地净碳吸收达到最大。月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净碳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依然是温度,二者间表现出“非对称响应”特征。 (7)对芦苇湿地碳交换各组分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碳交换均受总光合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物来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