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resultados para 165-1002D
Resumo:
通过采集武汉市郊农田表层土壤,用GC-ECD法分析了土壤中HCH(六六六)、DDT(滴滴涕)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HCH残留低于DDT,∑HCHs介于0.18~18.90 ng.g-1,平均值为1.97 ng.g-1,∑DDTs介于1.82~165.34 ng.g-1,平均值为31.41 ng.g-1;残留水平较高的是p,p′-DDE、p,p′-DDD和p,p′-DDT.部分表层土壤中的∑DDTs超出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自然背景值.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郊土壤中HCH及DDT的含量处于低浓度
Resumo:
将鲫鱼IRF1基因的ORF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相连,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并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IRF1基因的细胞株。同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包含鲫鱼IRF1 C端165个氨基酸的多肽,制备了抗鲫鱼IRF1的多克隆抗体。进一步从RNA和蛋白水平证明,在稳定转染IRF1基因的细胞株中IRF1能够组成型的过量表达,并且IRF1的过量表达伴随IFN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强。同时PolyI:C的诱导能使稳定表达IRF1的细胞中干扰素系统基因STAT1和IFI58的表达显著增强。研究
Resumo:
比较了鱼类养殖前后 ,地下水中正磷酸盐 (o P)浓度、碱性磷酸酶活性 (APA)在不同大小颗粒之间的分布、溶解态APA对pH、温度、CuSO4、ZnSO4、EDTA 2Na与表面活性剂 (CTAB与TritonX 10 0 )的应答方式及其动力学特征。养鱼之后 ,玻璃缸水中碱性磷酸酶表现出明显较高的活性 ,且以溶解态为主要存在形式 ,这种效应与鱼类的品种有关 ,溶解态APA的最大反应速度 (Vmax)与米氏常数 (Km)均明显提高 ,最适温度与pH值以及对于Zn2 + 的应答方式亦发生明显改变 ,颗粒结
Resumo:
东湖沉积物磷酸酶在较高的pH范围内表现出较高活性 ,故为碱性磷酸酶 .东湖与严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且与间隙水和表层水中正磷酸根浓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此外 ,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亦极具变化 ,除在沉积物表面显示较高催化效率之外 ,较深层面 (约距表面 8- 12cm)亦有类似峰值 ,这一结果补充说明了湖泊沉积物磷循环的另一活跃区域以及相应的生物化学机制 .
Resumo: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B1等位基因与胃腺癌及其临床特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等位基因序列分析技术 ,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省汉族健康人 136例、胃癌组 6 3例的HLA DRB1基因。内镜活检、Giemsa染色和 (或 )外周血ELISA检查胃黏膜Hp感染情况。SAS软件数据处理。 结果 HLA DRB10 90 1、12等位基因均与湖北省汉族人胃腺癌呈正相关 ;HLA DRB115等位基因则呈负相关。携带及非携带上述各等位基因患者 ,分
Resumo:
将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Jameson)精子与“全鱼”GH基因重组体pCAgcGH和pCAgcGHc的线性DNA混合,温育30min,经6次、27、10kV脉冲电处理后,与卵子受精,得到若干贝苗。从贝苗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表明,部分受体带有外源基因,当与精子温育的外源基因浓度分别为2μg/mL,6μg/mL及18μg/mL时,相应贝苗携带外源基因比率分别为56%,20%和50%。即在此范围内,基因转移的阳性率与外源基因的浓度呈正相关。
Resumo:
本文记述了鲴亚科的一个化石新属新种Eoxenocyprisliui,标本产于黑龙江省桦南县附近的中新世地层中。它与现生鲴亚科鱼类的区别是:头长大于体高,口端位,鳃盖长大于高,背鳍起点至吻端距较其至尾鳍基距为大,臀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小于其至尾鳍基的距离。对新生代晚期东亚淡水鱼类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从中新世到上新世东亚大陆和日本列岛存在一个相同的淡水鱼类区系。这一区系在中国东部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在日本自更新世中期以后却发生过较大的演替。
Resumo:
研究了太平湖水库的浮游藻类与营养类型。共发现藻类175种。绿藻门的种类最多(87种),占种类总数的50%。硅藻和蓝藻次之(分别为34和33种),各占19.4%和18.8%。其它5门藻合计21种,仅占种类总数的11.8%。根据营养型分析结果,太平湖目前水质优良,属中营养型水体;但是藻类的优势种类和总氮含量两项指标已达富营养水平,而且微囊藻(Microcystis)水体较多出现,表明该水体已有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含磷量较低(总磷0.012mg/L)是浮游藻类进一步大量繁殖的限制因子。为防止水质恶化,除了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