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resultados para 146-889
Resumo:
三组成年懒猴(Nycticebus coucang bengalensis)日均摄入量能值分别为210.19kJ/kG, 177.222kJ/kG和161.608kJ/kG; 日均消化能分别为191.89kJ/kG, 155.131kJ/kG 和146.783kJ/kG。据统计学方差及t测验分析表明:I—Ⅱ组之间和I—Ⅲ之间的日 均摄食量能值及日均消化能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 明: I组所饲喂的配 合饲料的组成优于Ⅱ、Ⅲ组并可做为懒猴 的长期用配方。表4参8
Resumo:
黑长臂猿(H y lobates concolor) 是现生11 种长臂猿中其系统地位最低的灵长类。历史时期 长臂猿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的大部省区。自公元4 世纪以来, 它们的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分 布区从北到南, 从东到西急剧缩小, 现黑长臂猿缩小到只在海南岛、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 已 分化为6 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5 亚种中, 海南亚种(H. c. hainanus) 现今仅20 余只, 是最 濒危的一个亚种; . 北部湾亚种(H. c. nasu tus) 50 年代曾在广西西南部发现, 60- 70 年代已绝 迹; 指名亚种(H. c. concolor) 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滇南和滇中哀牢山。滇南约有100 余只, 滇中哀牢山可能有40- 60 群, 180- 240 只; 景东亚种(H. c. j ing d ong ensis) 为滇中无量山的 特有亚种, 现有100- 116 群, 430- 500 只; 滇西亚种(H. c. f u rvog aster) , 只分布在滇西南的 沧源、镇康、云县和耿马等地, 约有26- 42 群, 100- 150 只。现今, 黑长臂猿的分布区已不足 1 000Km 2, 总数量约1 000 只, 为高度濒危的灵长类动物。造成黑长臂猿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热 带和南亚热带原始森林的被破坏和缩小、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境破碎和恶化、过度猎捕和长臂 猿自身的生物学弱点。目前, 中国的黑长臂猿已在9 个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
Resumo:
用产于日本的D. paralutea和产于昆明的D. trilutea三龄幼虫的脑神经节作染色体制片,进行C-带染色观察。其正常染色体与亚组种D. takahashil的染色体十分相似,染色体数均为2n=8。发现在所有的分裂细胞中几乎都包含1对微小染色体。图4参1
Resumo:
2001 年7 月,于澜沧江下游支流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中采获一尾南鳅属( Schistura) 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一新 种。命名为版纳南鳅( S . bannaensis sp. nov. ) 。其主要鉴别特征:侧线完全;尾鳍叉形,两叶稍尖,下叶稍长于上叶; 胸腹鳍均较短小,胸鳍长约为胸鳍和腹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一半;腹鳍末端后伸不达肛门,其长约为腹鳍基部至 臀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一半;颊部无斑;体侧有4 个醒目的棕褐色宽横斑,由背部延伸至腹面;横斑显著,在侧线 以下较窄,其宽度等于或小于斑纹间距;在侧线以上较宽,其宽度远大于斑纹间距;沿体侧无黑色纵纹。
Resumo: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cattle, we analyzed the complete mtDNA D-loop sequences of 84 cattle from 14 breeds/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 and west China, together with the available cattle sequences in GenBank. Our results sh
Resumo:
云南茶园内常见的6个茸毒蛾种类,以茶茸毒蛾、皱茸毒蛾和蔚茸毒蛾危害为主。茶茸毒蛾在茶园中1年发生4-5个世代;生长时期完成1个世代需要61.2-71.5d;越冬代长达146.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