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resultados para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主要以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辽粳-9木质素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添加实验,分析水稻木质素降解产生的酚酸种类与含量,评价其降解产物对稗草及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稻田土壤中酚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1)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会释放多种酚酸,各酚酸含量变化显著。随着木质素的降解,释放出的酚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木质素降解产生的酚酸含量的变化与其是否来自化感水稻品种无关,而与木质素的浓度有关。 (2)木质素对稗草产生显著抑制效果,且抑制程度与木质素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木质素对稗草的抑制程度随培养时间呈现增强-减弱-增加的变化趋势。木质素对稗草的影响与其来源的水稻品种特性无关。 (3)培养到第四周木质素对细菌和放线菌产生显著抑制活性,并且对细菌和放线菌抑制效应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减弱。木质素对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与其来源的水稻品种和浓度无关。在整个共培养时间内,木质素对真菌种群数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其培养的前30天,随培养时间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强,而后促进作用减弱。木质素的添加量及其来源的水稻品种均对真菌的种群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4)田间条件下,土壤中酚酸的含量随水稻生育期和品种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幼苗期田间土壤中酚酸的含量较多,成熟期最少。而三种土壤游离态酚酸—香草酸、4-香豆酸和阿魏酸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田间土壤中的含量变化不大。生测显示,田间土壤中的游离酚酸含量在水稻整个生育时期都低于酚酸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浓度。稻田土壤中的酚酸含量与水稻品种及生育时期无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介绍了燕麦(Avena sativa L.)的植物学特性、种植区域及营养价值,并对开发燕麦保健食品进行了探讨.燕麦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不仅很高,而且比较平衡;亚油酸含量占脂肪含量的38.1%~52.0%,磷、铁、维生素B2含量也比较丰富,还含有独有的皂甙素.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β-糊精具有降低血脂、保护肠胃、降低血糖的特殊功效.因此,燕麦作为保健食品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光敏色素A (phyA)的特异性基因片段RPA3为探针,利用RNA斑点杂交的方法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及对照农垦58叶片中phyA mRNA的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光周期处理O天时,农垦58S (NK 58S) phyA mR-NA的丰度比农垦58 (NK 58) phyA mRNA的高。光周期处理5天(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及10天(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时,短日照条件下(SD),NK 58S phyA mRNA的丰度均比NK58高。进一步比较3天龄NK58S及NK58黄化苗中phyA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NK58S phyA mRNA的丰度比NK58高,并且两品种均符合黄化苗中phyA对其mRNA丰度的负调控作用。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甲基化水平低的NK58S phyA基因比NK58 phyA基因更活跃地表达,进而导致转录水平与翻译水平上的差异,最终参与调节NK 58S的育性转换。 另外,通过持续远红光和红光照射黄化水稻幼苗诱导叶绿素合成的实验,分析了NK58S与NK58之间光敏色素生物功能的差异。持续远红光高辐照度反应(FR-HIR)由phyA负责调节,持续红光高辐照度反应(R-HIR)由phyB负责调节。实验结果显示:持续FR使NK58S与NK58合成叶绿素的含量在12 h时达到最高,并且NK58中叶绿素合成的相对效应比NK585高。持续R使NK58S及NK58中叶绿素的含量在24小时连续处理下持续增加,而且在此时间进程中,NK58中叶绿素合成的相对效应也都比NK58S高。这些结果说明在NK58S和NK58中phyA和phyB均参与了叶绿素合成的调节,并且phyA,phyB在NK58S和NK58黄化苗转绿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质素是一类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行使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它却是形成造纸污染的主要来源。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分子水平调节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降低木质素的含量或改变组分以培育适合造纸的植物原料树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环保效益。本研究利用反义RNA技术,主要围绕木质素合成三种相关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的基因对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调节的研究,取得如下进展: 1.农杆菌介导法将COMT和CCoAOMT基因的单价和双价的反义表达载体导入烟草,比较了两个甲基化酶的功能。PCR-Southern和Northern点杂交结果表明反义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DNA上,并在转录水平表达。两种反义基因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节的效果显示,CCoAOMT能更有效地调节木质素生物总量的合成,COMT仅特异调节S木质素的合成。表达反义CCoAOMT基因的转基因毛白杨,内源CCoAOMT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均受到抑制,最终引起转基因植株木质素含量普遍降低,最多降低达26.20%,筛选出木质素含量下降10%以上的转基因毛白杨株系8个,为源头治理造纸废水污染奠定了基础。 2. 对克隆的4CL因进行了表达特性分析, RT-PCR分析表明,分离的毛白杨4CL因主要在木质部丰富表达,叶中表达量较少,树皮中不表达。在毛白杨的一个生长季,该基因表达显示明显的双锋特征,该表达模式与木材早材和晚材的发育时期相吻合,表明分离的毛白杨4CL因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4CL因导入烟草和毛白杨,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对转化植株进行筛选,获得批量转基因植株。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分析表明,抑制内源4CL因表达,能有效降低转基因植物中的木质素含量,且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发育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基因毛白杨的茎杆上一些区域呈红棕色,颜色的深度与转基因毛白杨木质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颜色变化可作为转基因植株筛选的一个辅助指标。现已获得木质素含量下降10%以上的转基因株系3个,最多下降达41.73%,可供中试与制浆实验,为培育低木质素环保型毛白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3.为了优化现有的表达框架,使目的基因更有效地调节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应用PCR技术从毛白杨基因组中分离得到C4H(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启动子片段(GenBank注册号:AY351673)。GUS荧光活性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该启动子在一些木质化的组织和器官中特异表达,随着组织成熟度和木质化程度的增加,表达活性逐渐增强,并且该启动子受伤诱导。反义CCoAOMT基因在C4H启动子的调控下,会引起转基因烟草木质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不影响碳向碳水化合物的转换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无明显负效应。这些结果证明了从毛白杨中分离的C4H 启动子可以应用于造纸原料树种材性改良的遗传工程操作。 4.首次从水稻中华10号(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分离了CCoAOMT基因家族的三个成员,对其基因结构及表达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的三个成员与水稻的木质化进程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单子叶植物中的甲基化途径发生机制,为高产水稻抗倒伏和茎杆饲料作物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籽粒的灌浆是将光合器官合成的有机物贮存在籽粒中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决定了籽粒的产量及品质。先前研究表明灌浆籽粒中贮存物质的累积是各种代谢活动和细胞学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但灌浆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水稻是研究籽粒灌浆的优良模式材料,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淀粉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其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为分子机制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发育水稻籽粒的观察表明在开花后6 天,籽粒就已完成了胚的分化和胚乳的细胞化;此后籽粒经历了一个显著的细胞增大过程,并在开花后12 天左右达到成熟籽粒的大小;而籽粒的灌浆过程起始于开花后6 天,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开花后20 天。因此,我们将开花后6 天到20 天的籽粒分为8 个连续的发育阶段进行动态的蛋白质组分析,396个蛋白点的表达在灌浆过程中发生了两倍以上变化。质谱鉴定得到的345 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划分为10 个不同的功能类别。其中新陈代谢类(45%)和蛋白合成/终点(destination)类(20%)两个功能类别中就包括了大多数的差异表达蛋白,预示着这两类蛋白在籽粒发育中的重要性。蛋白功能群的表达分析显示与淀粉合成和乙醇发酵相关的蛋白在发育过程中大幅度的上调,而与碳代谢中心过程(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相关蛋白呈现明显的下调趋势。大多数的功能类或(亚类)也呈现出下调的表达趋势,如细胞生长/分裂类,蛋白合成类,水解类,信号传导类和转录类。蛋白表达分析的结果表明蛋白的表达随籽粒的发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籽粒在不同阶段的发育和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并协调一致,是细胞从生长分裂过渡到以淀粉合成为中心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代谢重点由中心碳代谢向乙醇发酵的转变对于籽粒的发育和淀粉的合成与累积具有重要意义。 籽粒发育的研究表明在长到成熟籽粒大小后(开花后12 天),籽粒的代谢集中到淀粉累积途径上,一直持续到进入脱水期(18 天),绝大多数淀粉合成相关蛋白在这期间到达表达的顶点。为了解淀粉累积关键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部位(胚乳)的发育规律,我们进一步应用DIGE 技术对这一淀粉累积关键时期(灌浆中后期,开花后12 到18 天)的蛋白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细胞学的观察发现胚乳在灌浆后期先后经历了过氧化氢的爆发、半透明胚乳的形成以及胚乳细胞死亡事件。相应的DIGE 分析显示有321 个蛋白点在胚乳的后期发育中发生了显著的表达变化。细胞学的观察结合DIGE 分析显示胚乳的后期发育是一个典型的衰老过程:细胞结构的崩溃;氧化自由基的爆发;脱水干燥;蛋白、脂类和DNA 由同化作用向异化作用的代谢转化。与代谢转化相伴随的细胞营养的重新分配是胚乳后期发育的一个显著过程。DIGE分析全面展示了参与营养重新分配相关蛋白在后期发育中的表达变化,为细胞学中观察到的有机物向淀粉的转化提供了清晰的蛋白水平的证据支持。在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中有2/3 的蛋白是已知的对氧化电位变化敏感的蛋白,表明由H2O2 爆发形成的氧化压力将引起氧化还原调控从而对胚乳的后期发育进行全面的影响。而其中与碳元素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中尤其富含氧化还原电位敏感的蛋白,表明后期的营养重新分配以及淀粉的累积受到氧化还原电位的紧密调控。另一方面,H2O2 的爆发激发了胚乳中的抗氧化体系。由抗氧化蛋白(如thioredoxin、抗坏血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氧化还原敏感蛋白、代谢中间产物以及glyoxalase 构成的抗氧化体系在胚乳后期发育中协同作用调节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从而控制胚乳细胞衰老的节奏。另外,我们发现与RraA 相关的转录本的调控在胚乳发育末期急剧上调,在调控的代谢途径、调控时间以及调控的部位与氧化还原调控相重叠,并且支持RraA 活动有利于胚乳细胞对氧化压力的适应。所有这些结果表明内生的过氧化氢(或氧化自由基)在胚乳的后期发育和淀粉累积中起到核心的调控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个体间的相互识别与响应是植物行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水稻与伴生杂草间识别与响应过程的研究对于阐明水稻与稻田杂草间的生态学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化感和非化感水稻各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水稻在伴生稗草情况下的可塑性响应,并探讨了这一响应行为可能的机制。同时研究了水稻根系分泌物及其化感物质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 盆栽条件下与稗草伴生时,化感品种PI312777、华丰占1号和非化感品种辽粳-9能通过生物量增加而对稗草产生可塑性响应。田间条件下与稗草1:1伴生时,PI312777地上生物量增加了12%,而非化感品种辽粳-9和华粳籼1号地上生物量则分别减少33%和35%;除辽粳-9外,其余三品种水稻繁殖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I312777增加26%。结果暗示化感品种水稻PI312777的竞争优势不仅源于其能向土壤释放比非化感品种水稻更多的化感物质,与稗草伴生时能产生更多生物量也应是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2) 化感品种水稻能对伴生稗草产生以特征次生物质含量升高为表征的可塑性化学响应,表明化感品种水稻在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可塑程度均高于非化感品种水稻。在水培条件下水稻对马唐产生较强的化学响应,显示水稻能通过杂草根系分泌的信息物质对不同杂草进行选择性识别。 (3) 稗草伴生对化感品种水稻生长土壤的速效养分影响不显著,但PI312777生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C显著升高87%,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非化感品种水稻显著不同。表明化感品种水稻与稗草伴生时的可塑性行为不是水稻对土壤营养水平响应的结果,而是对稗草和水稻根分泌物共同影响形成的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间接反馈。 (4) 水稻根系分泌物和阿魏酸、苯甲酸能促进真菌生长,而黄酮和黄酮甙则造成真菌种群数量减少。病原真菌尖孢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生长均受黄酮抑制,水稻根分泌物对尖孢镰孢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水稻能通过根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病原真菌产生化学防御。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稻属(Oryza L.)属于禾本科稻族(Oryzeae Dumortier)。本属包括AA,BB,BBCC,CC,CCDD,EE,FF,GG,HHJJ和HHKK十个基因组,二十余种。其中Oryza officinalis复合体包括BB,BBCC,CC,CCDD和EE五个基因组,九个种。众多的学者对该复合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多倍体物种形成问题许多没有解决,基因组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甚至有些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组成仍未确认。 本文评述了Oryza officinalis复合体中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用基因组原位杂位(GISH)的方法,对该复合体四倍体物种的基因组组成作了验证;对B,C,D和E四个基因组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方法,原位杂交鉴定多倍体基因组的组成以及研究基因组间关系的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 原杂交方法的研究:1)染色体制片: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制片方法,发现压片法适用于大染色体的材料;将酶解/空气干燥法(Fukui et al., 1992)加以改进后,特别适宜于小染色体植物材料的制片。2)根尖储存时间和条件对原位杂交的影响:发现在-20 ℃的酒精(70%)中储存8个月以内的根尖材料,可用于原位杂交;而在-20 ℃的固定液中储藏18个月的根尖,DNA降解严重,不能用于GISH。3)探针标记:比较了随机引物法、缺口平移法和两步标记法(先用随机引物标记后,再用缺口平移法进行标记的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两步标记法是最佳标记方法。 二. GISH鉴定异源多倍体的方法:用两个异源四倍体Oryza minuta和Scilla sinensis (2n = 34)做染色体制片,进行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1)用二倍体亲本基因组之一做探针而不用封阻DNA, 可以鉴别Oryza minuta而不能鉴别Scilla sinensis中的基因组。2)用一个二倍体亲本做探针而用另一个做封阻,能够区分Scilla sinensis的两个基因组;但过量的封阻DNA将可以造成一些实验假象。3)同时用两个亲本的DNA做探针,不仅能够有效分辨不同的基因组,还能够根据交叉杂交程度推测基因组间的分化程度,是鉴别异源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 三. GISH鉴定稻属四倍体的基因组组成:1)Oryza minuta, O. punctata和O. malampuzhaensis的基因组的组成都为BBCC。2)Oryza minuta中B基因组和二倍体O. punctata中的B基因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组内分化。3)O. alta是一个异源多倍体,其基因组组成为CCDD。但C和D之间的分化不彻底,可以认为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异源多倍体。 四. GISH研究B,C,D和E基因组间的关系:1)B基因组和C基因组之间的关系最远;E和C之间的分化同E和B之间的分化程度接近,但E和C之间的分化比E和D之间的分化要小一些;C和D之间的分化不彻底,关系最近。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稻属Oryza隶属禾本科Poaceae,包括20多个野生种和2个栽培种(亚洲栽培稻O. sativa L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 ,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稻属物种可划分为10个基因组(又称染色体组)类型:A, B, C, BC, CD, E, F, G, HJ 和 HK。栽培稻所属的A基因组是稻属中物种数目最多、地理分布最广的基因组类型,由8个种组成。由于栽培稻属于A基因组,故A基因组物种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巨大基因源。数十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对A基因组类群开展了大量涉及形态、细胞、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但由于A基因组物种间遗传关系十分接近,形态上差异小且地理分布重叠,使得A基因组物种的系统发育、物种起源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稻属中分类和鉴定困难较多的类群。本文利用核基因内含子序列,结合转座子插入分析,重建了A基因组的系统发育,估测了各类群的分化时间;与此同时,基于多克隆测序和基因谱系分析,探讨了O. rufipogon和O. nivara遗传关系以及亚洲栽培稻起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A基因组的系统发育 在水稻全基因组数据库搜索的基础上,测定了4个单拷贝核基因(Adh1 及3个未注释基因)的内含子序列,构建了稻属A基因组8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澳大利亚的O. meridionalis为A基因组的基部类群;2)亚洲栽培稻两个亚种O. sativa ssp. japonica 和 O. sativa ssp. indica分别和不同的野生类群聚为独立的两个分支,支持japonica 和 indica为多次起源;3)O. rufipogon和O. nivara在系统发育树上完全混在一起,显示出二者间不存在遗传分化;4)非洲一年生野生种O. barthii是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的祖先,而非洲多年生野生种O. longistaminata与O. glaberrima/O. barthii.亲缘关系较远;5)分子钟方法估测A基因组类群约在2百万年前(2.0MYA)开始分化,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以及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则分别在0.7和 0.4 MYA左右开始分化。此外,通过核基因内含子序列与其它常用片段如ITS,matK等对比分析表明,进化速率相对较快的核基因内含子序列可以有效地用于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 2. Oryza rufipogon 和O. nivara群体遗传研究及亚洲栽培稻起源 对于亚洲野生类群O. rufipogon和O. nivara是合并为一个种还是处理为两个独立的种一直存在争议。在系统发育研究基础上,我们选取4个核基因内含子或5’-UTR区(Waxy, LHS,CatA和1个未注释基因),对采自整个分布区的群体样品进行了多克隆测序,结果表明:1)检测到O. rufipogon和O. nivara均有较高的核苷酸多态性,4个位点上π值和θw值平均分别为0.011和0.014;2)且二者在遗传上没有明显分化,两个类群在4个核基因位点上均检测到大量共享多态(shared polymorphism),未发现固有差异(fixed difference),表明它们历史上可能属于一个大群体,支持将二者作为种内不同生态型或亚种处理;3)基因谱系树表明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indica和japonica分别和不同的O. rufipogon (包括O. nivara)群体聚在一起,进一步从基因谱系角度支持亚洲栽培稻多次起源假说。 3.转座子在群体遗传与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鉴于目前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缺乏具有足够信息量的分子标记用于检测种内遗传变异,我们选取3个核基因中的转座子,通过对取自O. rufipogon和O. nivara整个分布区的37份样品的克隆测序,探讨了进化速率快、信息含量丰富的转座子序列在群体遗传上的应用。结果表明:1)无论在物种水平还是群体水平,转座子能检测到比包括内含子在内的其它DNA区域高得多的遗传变异;2)在物种水平上,异交多年生的O. rufipogon和自交一年生的O. nivara多样性均较高,且2个种间相差很小,二者在3个位点上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值均为0.013,差别主要表现在O. rufipogon杂合位点比例(46.1%)明显高于O. nivara(9.1%),说明交配系统不同并不一定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关;3)是否发生转座子序列插入是有价值的系统发育信息,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上3个基因中的转座子插入进一步证实A基因组基部类群是O. meridionalis;通过叶绿体中3个转座子的插入现象推断了稻族一些四倍体物种,如稻属BC基因组的一些类群的母本来源。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1.水稻多卵卵器的起源:被子植物的卵器中通常只有一个卵细胞。我们在水稻多胚品系胚囊中观察到二卵卵器和三卵卵器,本研究对其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进行了细胞胚胎学观察,揭示了水稻多卵卵器的起源.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系能进行正常的大孢子发生。大孢子母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其它三个退化。功能大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子核被一中央大液泡分隔在胚囊珠孔端和合点端,与此同时胚囊出现不均衡生长,珠孔端迅速膨大,合点端几乎不增大,致使二核末期的胚囊呈倒梨形.紧接着发生第二次有丝分裂,合点端核分裂时纺锤丝与胚囊纵轴平行,而珠孔端核分裂时纺锤丝与胚囊纵轴成4 5度夹角.由此产生的四核胚囊中,合点端一核向胚囊中部或中上部(胚囊珠孔端)迁移,四核胚囊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核分布偏离蓼型的八核胚囊。一种类型是珠孔端四个核,中部与合点各二个核,在胚囊细胞化过程中,珠孔端四核 分化成四细胞卵器,其中卵细胞和助细胞各二个,中部的二核分化成二极核中央细胞,合点 端的二核形成反足细胞。另一种类型是珠孔端六个核,合点端二个核,在胚囊细胞化过程中, 两端各一核向中部迁移分化成二极核中央细胞,珠孔端剩余的五核分化成五细胞卵器,其 中卵细胞三个,助细胞二个,合点端的一核迅速分裂形成反足细胞. 2.水稻同源三倍体TAR的生殖特性:TAR的单穗结实率平均可达10%,核型分析表明此三倍体产生的后代个体仍为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细胞胚胎学初步观察显示TAR为一具兼性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水稻新种质,其胚珠几乎都能进行胚囊的分化,但其中仅有33%的胚囊有较正常的结构,9%的胚囊在散粉前进行胚胎发生,58%的胚囊发育显著异常,表现为极性紊乱、多极核或缺失雌性生殖单位等。 3.水稻亚种间杂种败育的细胞学基础:对普通栽培稻不同品种类型间杂种颖花败育的细胞学基础及雌性败育的过程进行的细胞学研究表明:1)引起杂种颖花败育的原因有胚囊败育,花粉败育、开花时花药不开裂和雌雄异熟.其中胚囊败育而丧失受精能力是引起低结实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开花时花药不开裂和雌雄异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雌雄性细胞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屏障。2)杂种植株的所有大孢子母细胞都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靠近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分化形成胚囊的早期,有的胚囊母细胞在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前便萎缩解体,多数能完成一次或二次有丝分裂形成二核或四核败育胚囊.败育的共同特征是无液泡的分化,细胞质少或退化,在败育胚囊残迹部位,解体的珠心细胞和萎缩的胚囊残溃混杂垛叠.已受精的杂种子房没有观察到胚及胚乳发育的异常.籼粳杂种胚囊败育频率较高. 4.籼粳杂种生殖障碍的基因定位:应用具有1 37个标记位点的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1花药培养获得的127个双单倍体OH)群体构建的R FLP图谱,对控制籼粳杂种颖花败育的基因座位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在第1、3、4、5、6、7、8、1 2染色体上检测到1 0个基因座位,其中第3、12染色体上的2个不育基因位点str3和str12与同一杂交组合F2分离群体中发现的异常分离热点处于相同的染色体区段.stj-6的基因加性效应为负值,有增加籼粳亲和性的作用;其余的不育基因座位皆有增加籼梗杂种不育性的作用. 5.籼粳杂种胚囊败育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利用DH系构建的分子图谱及DH系衍生的2个回交群体定位了引起籼梗杂种胚囊败育的2个互补的主效基因esa-lE1或e1位点)和esa-2(E2或e2位点),它们分别位于第6和第1 2染色体.在不育基因位点,籼稻基因型为EIEle2e2,粳稻基因型为elelE 2E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EIE2,Ele2、elE 2的雌配子体正常发育,携带ele2基因型的雌配子体表现败育.胚囊育性受配子体基因型控制,孢予体遗传背景影响胚囊败育基因的表达.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普通野生稻的基因资源对水稻的育种已经起过并将继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和保存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普通野生稻在我国的分布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野外调查。采集了69个群体,近2000个个体的硅胶干燥叶片。研究了从硅胶干燥的小量叶片中高效率、高质量制备DNA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了44个代表群体,1168个个体的总DNA,建立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总DNA库。随机选取19个引物对29个群体、651个个体的总DNA进行了RAPD扩增。统计出群体和地区内的多态性片段百分比(PPB),RAPDistance和WINAMOVA程序联用分析遗传变异在地区间、地区内群体间和群体内的组成。广西濠江流域5个野生群体的分析结果表明了中下游群体的PPB值显著高于中上游群体。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水流对无性繁殖体的传播影响了沿江分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6个现有原位保护群体的分析结果说明了5个群体值得进一步原位保护,而另一个群体适合异位保护。中国境内29个群体的统计分析揭示出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很大(PPB值从23.29%到46.18%)。广东具有的PPB值最高(79.12%),其次是海南(77.11%)和广西(68.67%)。因而,华南是我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18个群体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了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但群体间业已有较大的遗传分化。从17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引物,成功地鉴定出5个群体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这二者与群体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分状况密切相关。也同时受人类干扰强度的影响。而与群体所处的纬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根据以上结果,普通野生稻原位保护的策略是选取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群体。分布在广东、海南和广西的6个群体,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建议加以原位保护。此外,孤岛状隔离在我国普通野生稻分布区边缘的3个小群体也应立即进行原位保护。此外,原位保护的群体应给予适度的干扰以维系较高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异位保护时,每群体的取样个体数应不少于25株,相邻取样个体间的距离应大于12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近缘物种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人们理解自然界物种多样性产生和变化的前提。近缘物种间通常形态相似,遗传和分子水平的分化很小且常受诸如渐渗杂交、谱系分选、种内重组等微观进化事件的影响,导致植物近缘物种间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极为困难。在过去十多年中,生物技术的革新和理论方法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进化生物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一些重要模式生物与其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分化过程的认识,如人、果蝇、线虫、拟南芥和玉米等。然而,迄今在植物中,许多重要类群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仍不多见,包括在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栽培作物中,如稻属(Oryza L.)。由于属内包含有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稻属向来都是禾本科内备受关注的一个类群。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多基因序列的方法,探讨了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为选择适宜的实验策略和保证序列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利用不同聚合酶扩增自交的栽培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和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不同类型的基因片段,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评估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中产生的非真实变异的状况。我们使用exTaq、exTaq和Pfu混和酶和PfuUltraTM酶三种不同聚合酶扩增了Adh1、GPA1和Waxy三个基因片段。在检测到的非真实变异中,PCR 错误的类型主要为单碱基变异和不同等位基因间重组,其中以单碱基变异为主,且突变类型以转换占绝大多数。比较不同酶扩增错误的结果表明,高保真PfuUltraTM酶对PCR反应错误有显著的改善,在扩增产物的单克隆中几乎检测不到PCR噪音,错误率仅为0.0001%,而exTaq和混和酶的错误率分别为0.096%和0.073%。从不同物种比较结果来看,exTaq酶和Pfu酶混用时在自交的O. sativa ssp. japonica内对PCR错误也表现明显的改善,但在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中改善效应不太明显。在三个不同基因位点上,PCR扩增错误出现频率随扩增区域增长而变大。在PfuUltraTM酶的扩增产物中发现重组最少,exTaq和混和酶重组较多,且混和酶对重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基于不同聚合酶扩增错误对比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由于能保证序列变异的真实性且不遗漏等位基因,核基因的克隆测序较宜于分离杂合个体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基于随机挑取4个叶绿体和10个核基因位点,利用12份Oryza officinalis、8份O. eichingeri和4份O. rhizomatis材料,对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利用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单基因位点序列和合并序列数据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种间呈多歧分支。因此,三个二倍体C染色体组物种可能经快速辐射分化形成。在不同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各分支枝长均很短,也表明C染色体组的三个物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分化出。不同基因间拓扑结构不一致主要受谱系随机分选的影响。此外,C染色体组不同物种间的种间渐渗和不同等位基因重组对系统发育树的冲突也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C染色体组三个物种的辐射分化不排除由于相邻两次物种形成事件间隔时间太近、目前数据量不够而无法分辨的可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系统发育重建困难的类群,利用等位基因构建物种谱系树有助于挖掘不同基因间结果不一致的因素。 基于10个随机选取的核基因序列数据,利用物种水平的取样方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我们研究了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物种O. officinalis、O. eichingeri和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并根据多态性水平和式样,推测了三个近缘种分化的历史。结果表明,在C染色体组的三个近缘种中,仅分布于斯里兰卡的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相对最低(θsil = 0.0038),而间断分布于非洲和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最高(θsil = 0.0057)。与被子植物其他类群相比,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物种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显得较低,O. eichingeri的核苷酸多态性仅约为玉米及其近缘野生种的23-46%和拟南芥的35%。C染色体组内三个野生种相对较低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可能起因于其较小的祖先有效群体。物种形成模型分析表明,O. officinalis和其近缘种从最近共同祖先分化开后可能经历了居群缩减的历史,且自最近共同祖先分开后,三个物种彼此间并无显著的基因交流。基于分子钟粗略估算了C染色体三个物种分化时间,结果表明,三个物种彼此在很短的时期内分开,约0.63-0.68 Myr。同时,O. eichingeri在非洲和斯里兰卡两个地理宗的分异时间约为0.37 Myr,且推测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主要由西非经长距离扩散传播到斯里兰卡。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内蒙流沙地先锋植物沙竹(Psammochloa mongokca)内分离到一株内生细菌,经鉴定定名为Klebsiella oxytoca SA-2 K.oxytoca SA-2兼性厌氧固氮,NH4+抑制其固氮酶合成。部分抑制固氮酶活性;N03 -抑制其固氮酶的合成和活性。 60℃灭活K.oxytoca SA-2整体菌免疫兔子得到抗血清。免疫印迹表明此抗血清具K.oxytoca SA-2种特异性。石蜡切片免疫金银染色结合显微观察发现K.oxytoca SA-2定殖于沙竹叶鞘薄壁细胞和叶片的薄壁细胞内。 K.oxytoca SA-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水稻幼苗,限菌培养21天,根内重新分离的数量达l06 cfu/g.FWroot,但K.oxytoca SA-2在富养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表现为兼性内生菌。 限菌培养水稻(Oryza sativa)幼苗,石蜡切片免疫金银染色结合显微观察研究了的K.oxytoca SA-2的侵染特性.K.oxytoca SA-2可以通过侧根发生处和表皮细胞胞间层进入根内,在皮层薄壁细胞间隙大量定殖,在解体和看似完整的薄壁细胞内也有定殖,在根和茎中柱内K.oxytoca SA-2进入了木质部导管。在根基,K.oxytoca SA-2大量侵入了已解体的内皮层和中柱鞘细胞,植物细胞在K.oxytoca SA-2侵入后解体,可能表现为严格的局部超敏反应。 接种K.oxytoca SA-2 21天,水稻地上苗部分没有发现肉眼和显微可见的病症。与对照相比,接种K.oxytoca SA-2显著促进限氮培养水稻幼苗的生长。由于K.oxytoca SA-2在限碳限氮培养基和水稻幼苗共培养时能分泌NH4+和植物激素,它可能通过向水稻幼苗提供氮素和分泌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而且用固氮酶铁蛋白抗血清进行免疫金银染色发现定殖在根基皮层薄壁细胞胞间层和细胞间隙,木质部导管和茎基木质部导管的K.oxytoca SA-2可以表达固氮酶,固氮参与了K.oxytoca SA-2在水稻幼苗中的内生。 培养基内碳源(苹果酸)和培养温度对K.oxytoca SA-2和水稻幼苗相互作用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K.oxytoca SA-2作为兼性内生固氮菌,能够和植物紧密联合,并在植物体内开拓一个有利的生态位固氮,而且K.oxytoca SA-2可以分泌NH4+和植物激素,在和植物相互作用中使植物受益。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是植物和病原微生物互作中快速合成的一种早期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它在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引发的一系列防御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外源基因导入提高植物体内过氧化氢的含量,可以增强植物的广谱抗病性。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可以催化β-D-葡萄糖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酸,此酶已在数种细菌和真菌中检测到,但在植物和动物中仍未发现。为了尝试将此酶应用于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工程,本研究将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插入具有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新构建为水稻高效表达载体pCAG1301。将此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菌株LBA4404后,转化粳稻(Oryza sativa )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和幼胚,并由筛选出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对所得到的潮霉素抗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GO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为单拷贝或双拷贝插入。利用过氧化氢与淀粉-碘化钾反应显蓝色的特性检测到了转基因植株产生的过氧化氢,证实GO基因表达产生的葡萄糖氧化酶已经在水稻中发挥功能,这是将GO基因转入单子叶植物的首例报道。 基于过氧化氢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没有种属专一性的优点,可以预期所得转基因水稻植株很可能对水稻的多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抗性。已完成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所得转基因水稻植株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