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resultados para desertified grasslan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大范围、实时、准确地监测典型草原地区草场退化或健康状况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保育、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起传统的群落学研究方法,遥感技术对于监测大尺度的植被状况具有无可争议的优越性,并且已经被广泛引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中。本项研究系统地分析、综述了过去用非遥感手段对放牧和草场退化的关注和研究,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于植被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途径(植被指数)、有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本文提出草场退化状况或整体健康状况可以由基干相互独立的层面表示,而过去监测植被变化主要依赖的NDVI等植被指数只能监测草原植被的个别层面(总量层)。 本文以草场放牧退化比较典型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了大量的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群落样方调查和遥感技术的监测草场健康状况的新方法。本文引入主成份分析方法(PCA),从包含12个反映群落各方面信息的变量中提取出3个有特定生态学意义的主成份,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组合,得出一个能比较敏感、全面反映群落健康状况的新指标-草场健康指数(GHI)。 从6波段的植被光谱反射数据中比较理想地提取出2个主成份:可见光因子和红外光因子。表征群落总量、放牧退化的主成份和GHI与样方光谱反射值有相当的相关性,由此得到GHI与可光、红外光因子的回归模型。 应用此模型到卫星遥感数据(TM),得到GHI影像,并与同一数据的NDVI影像作对比研究,发现GHI在反映放牧等人为干扰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效应方面比NDVI有明显的优点。此外,GHI影像对植被分布格局,特别是斑块结构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应用GHI到历史TM数据,对所研究地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农牧业的变迁模式等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还发现有较长放牧史的过度放牧区的植被类型没有沿牧压梯度的规律性分布,而是呈随机斑块分布模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和草甸草原是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地区的三种主要植被类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替代、温室、网室、自然降水接移、养分添加等多种方法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研究了这些变化对上述草原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气候变暖及其诱导的土壤养分释放速率增加对植物群落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在种种植物群落在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我国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 2. 在群落说平上,气候变暖直接或间接使地上生物量提高17%~90%,但在种群水平,不同种群对模拟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很强的个性,而不具普遍性,不同种群反应的大小、方向不同。因此由在不同群落进行研究得出的推论只有部分是可能的,并且即使观测到相类似的反应,它们内在的机制也很可能是不同的。 3. 气候变化显著地影响着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但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响应不同。在温度升高降水变化不大或升高的情景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将加快;在气温上升,降水明显下降的情景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将降低。 4. 草甸草原土壤碳素释放过程和氮素矿化过程对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气候变暖将促进土壤有机碳的释放,使草甸草原土壤成为碳源,同时加速氮素矿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浓度。 5. 在中小尺度上,海拔样带所是应用时空替代原理,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理想平台,生物量是综合反应气候变化对土壤-植物系统影响的敏感指标。 6. 草原土壤有机碳和氮在2m~3m的小尺度上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自相关尺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N2O、CO2和CH4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改进后的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内蒙古半干旱原N2O、CO2和CH4交换通量的具体应用。就用此观测系统,于1998年5月至2000年2月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主要人类活动(放牧、家垦)对N2O、CO2和CH4交换通量强度及季节变化的影响,同时对水分、地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主要温室气体N2O、CO2和CH4通量观测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是观测内蒙古半干旱草原N2O、CO2和CH4交换通量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后的观测系统其准确性和再现性基本可以满足研究要求,但箱法的局限性也导致对CO2及不同牧压下草原N2O通量的观测很难得到客观准确的结果。 农垦对内蒙古草甸草原N2O、CO2和CH4通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农垦显著增大了草甸草原N2O排放通量,但对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无显著影响;在植物生长旺期之前,农垦对草甸草原CO2排放通量无显著影响,在植物生长旺期及之后的小麦成熟期,农垦明显增大了CO2的排放。农垦还使得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农垦对CH4通量的强度及季节变化均无显著影响。 连续两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研究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CO2和CH4通量的影响应结合水分条件来考虑。不同牧压下冷蒿-小禾草草原CO2排放能量受水分条件的显著影响,水分条件改变了CO2通量的季节变化。丰水年CO2排放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正常年份放牧强度对CO2排放通量强度无显著影响。两年的观测均发现不同的放牧强度对CO2通量的季节变化没有影响;土壤-植被系统吸收CH4的能力在不同放牧强度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放牧率下年际间CH4通量变化很大,正常年份比丰水年吸收通量大。同时分析了温度与不同放牧强度草原CH4通量的关系,认为影响放牧条件下冷蒿-不禾草草原CH4吸收通量的主要因子是地表以下10cm土壤温度。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放牧和开垦目前是内蒙古草原最主要的两种人类生产活动,采用静态箱一气象色谱法对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原主要温室气体(CH4、N20和C02)地-气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同时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对放牧生态系统碳素收支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对开垦前后内蒙古草原CH4吸收和NzO排放的季节、昼夜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牧压梯度下内蒙古草原碳的损失进行了估算。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垦是大气CH4的汇,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植物系统吸收大气CH4的能力增强。测定期间,农田与邻近的天然草原CH4平均吸收通量为23.38和24.57 ugCm'2h.1;尽管农业活动改变了草原CH4地.气交换通量,但是通量的量级仍是由当地季节性变化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其CH4吸收通量具有强烈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秋季高,夏季低”的特点;耕作使得土壤-植物系统CH4吸收通量的季节变化趋于平缓。 2.内蒙古天然草甸草原是大气N20的源。测定期间的平均排放通量为1.922ugNm'2h.1,通量范围为-0.484~7.425 ugNm.2h.1;天然草原N20排放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特征,排放通量出现两个高峰期,整个生长季表现为高(5月中旬)一低(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一高(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低(8月下旬至9月)的趋势;农垦增强了土壤.植物系统排放N2O的能力。观测期间平均排放通量为2.914 ugNm'2h-l,比天然草原高52%,排放通量的季节规律性减弱,整个生长季呈现波动性变化,通量变化与天然草原相比趋于平缓。 3.内蒙古冷蒿小禾草草原与天然草甸草原一样,起着CH4汇、NzO源的功 能。主要温室气体CH4、N2O和C02的地.气交换通量受水热因子控制,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时间尺度对于讨论不同放牧压力下甲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放牧率处理9年后,土壤吸收甲烷的能力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放牧对草原N20排放通量影响显著,依次是轻度放牧<围栏封育<中度放牧<重度放牧;放牧增大了C02排放通量,观测期间四种处理间C02通量差异显著,C02排放通量四种处理依次为:围栏封育<轻牧<重牧<中牧。 4.对内蒙古草原放牧条件下碳收支状况的研究表明,冷蒿-小禾草草原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存在由碳库(积累碳)向碳源(释放碳)转化的可能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在于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遍性和它所引起的生态学效应。空间异质性不仅在生态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也是生态系统管理和景观规划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对鄂尔多斯高原(37038,~40052'N,106027'~111028'E)沙地草地的主要景观单元一沙地和风蚀沙化梁地植被与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格局与动态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实验研究。 在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景观中,通过对两条相互垂直的Skm样线上植被盖度、植物物种数的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揭示了植被的依赖于空间尺度的自相关特征和等级结构;沙地景观植被结构以小尺度空间变异占优势,植被斑块多集中在5-10 m的尺度上。对植被盖度低于20%的流沙斑点或斑块沿样线分布的空隙度分析表明流沙斑点或斑块呈适度聚集的格局。植被盖度和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随空间尺度和生境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植物群落内风蚀沙化斑块中的植物再生动态和克隆植物沙鞭的克隆生长观测实验表明,克隆植物的存在有利于风蚀沙化斑块的固定,跨越不同斑块边界的克隆植物的生长导致了斑块间的物质能量流动,从而影响了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动态。 在风蚀沙化梁地中,梁坡处的土壤最为瘠薄,土壤颗粒组成以中细沙为主,这反映了风沙活动在梁坡处形成的沙粒堆积。相应地,梁坡处是以油蒿为优势种的沙生植物群落,与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冷蒿(Artemisiafrigida))群落截然不同。从梁顶到梁底,植物群落受控于较大尺度上的与地形有关的环境梯度,因而其在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占优势。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探讨碳素的失汇(missing sink)问题,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将土壤呼吸从“chamber”水平的测量放大到整个生态系统或更大尺度。而温度、水分和植被状况都是对土壤呼吸有重要影响的因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些因子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极有可能与土壤CO2排放之间形成正反馈。温带草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目前非常缺乏有关土壤呼吸的研究资料。因此,在2001年生长季,我们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南部集水区设定了一条东西长约160km、南北宽约30km的样带,从中选择了11个不同的植物群落,采用碱液吸收法周期性地对这些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同步测定,并对土壤呼吸的时空动态及其与温度、土壤水分和植被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①锡林河流域南部集水区的土壤呼吸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异。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各群落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但低温时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各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与温度变化不完全同步,表明温度并不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唯一因子 。   ②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在各群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春小麦群落的Q10值高于草原群落,说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水分对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有重要影响,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Q10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依据不同土壤层次的温度得出的Q10值各不相同,基于变化幅度大的浅层土壤温度和气温得出的Q10值较小,而根据变化幅度小的深层土壤温度得出的Q10值较大。   ③水分对各群落的土壤呼吸也有较大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生长旺季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它季节。从各群落的具体情况来看,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明显受制于群落的水分供应状况。水分供应状况比较好的和水分变化幅度小的群落中,土壤呼吸与水分之间没有显著的函数关系,而水分相对欠缺的群落则存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消除温度的影响后,这种线性关系显著增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芨芨草群落中,土壤呼吸与表层水分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这与芨芨草根系分布较深,能够利用土壤中较深层次的水分有关。   ④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与植被之间的关系与各群落内水分状况以及植被对水分的利用机制有关。所有群落土壤呼吸速率随着绿色活体生物量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且在水分供应充足的群落和植被较为耐旱或能够利用深层土壤水的群落中,这二者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数关系,其它群落中相关关系不够显著。由于植被立枯量大小反映了水热的综合状况,所以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随立枯量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指数方程来表示。   ⑤土壤呼吸在锡林河流域南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水分和植被状况的影响。总体来看,土壤水分含量高、地上生物量(包括绿色活体生物量)大或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高的草地群落,其土壤呼吸速率也较高。基础呼吸速率对于改进土壤呼吸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预测精度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低、水分状况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大、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高的地方,基础土壤呼吸速率也相应较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生态地理背景论草地畜牧业产业在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黄土高原要实现生态与生产双赢的目标,契机是退耕还林还草,突破口是建立能兼顾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地形地貌、水热分布及自然植被特征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实施以农为主或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方略,均有悖于黄土高原生态地理背景。而草地畜牧业产业的生产要素及其过程在较大程度上吻合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地理背景,具有生态的适应性和生产的有效性,应作为黄土高原优化的生态生产范式建制中的主导产业。未来黄土高原产业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农业和林业作为补充和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此外,未来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家畜养殖应以舍饲为主。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在3—149年的时间尺度上,对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特征和土壤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时间尺度的延伸,土壤全C、全N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全K、全Na和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全P变化趋势不明显;此外,表层( 0~10 cm)土壤Ca0含量呈下降趋势,深层( 20-30 cm,40-50 cm)则呈增加趋势。演替过程对土壤养分动态影响的程度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弱;2)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在演替的中间阶段最高,后者对应于中等土壤养分水平;3)在演替的早期阶段,植物群落优势种往往具有稳定的土壤种子库,CR-生活史对策和S.繁殖对策,在贫瘠的土壤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而具有较强的水平扩展能力和克隆繁殖能力,C-生活史对策、对土壤C,N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多年生植物在演替中后期占据群落的优势地位。此外,在所涉及的物种生物学特征中,多年生生活史,C-、CR-、SC-、SR-、S.对策,以及R-、W-、Bs-、VBs-和V-繁殖对策等在非优势物种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4)C-、 SC-对策,克隆能力,多年生生活史,水平扩展能力,种子的动物传播方式,秋季开花,荚果、坚果等特征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壤全C,全N和全K含量正相关; 而S一、SR-、R-、CR-对策,一、二年生生活史,种子繁殖,S.繁殖对策,以及胞果、蒴果等特征的比例与土壤全Na,Ca0含量和土壤pH正相关。在演替过程中出现的物种均属草本植物生活型,因此,草原可能是黄土高原上受制于大尺度环境条件(显域生境)下的优势植被类型(特别是降雨量不超过550 mm的地区)。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几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和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探讨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六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6 13C)和氮含量的季节动态、种间差异及其与植被恢复过程的关系。六种优势植物分别是猪毛蒿( Artemisia scoparia),出现在演替的先锋阶段: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出现在演替的第二阶段;长芒草(Stipabungeana)、万年蒿(Artemisia gmelinii)和茭蒿(Artemisia giraldii),出现在演替的第三阶段; 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n)出现在演替的顶级阶段。六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比率分别是-26.89±0.66‰,-26.24±0.48‰, -26.21±0.49‰, -26.86±1.09‰, -27.61±0.39‰和-15 .81±1. 79‰;氮含量分别是2.36±0.63%,2.38±0.29%,2.0±0.29%,2.0±0.25%,1.50±0.37% 和1.24±0.19%。白羊草、长芒草、茭蒿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氮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猪毛蒿和铁杆蒿叶片氮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白羊草叶片δ 13C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而其他5个优势种叶片δ 13C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δ 13C值和氮含量特征表明:处于演替顶级阶段的优势种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产量较低,但光合作用动态对土壤水分的季节波动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相反,处于先锋阶段的优势种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叶片净光合产量较高,光合作用对土壤水分波动的可塑性较低。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种无论是在叶片δ 13C,氮含量均存在差异。优势种叶片δ 13C和氮含量季节动态反映了不同物种在环境(主要指土壤水分)波动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对策。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非最高光和能力)和最高光合可塑性的物种将成为黄土高原自然植被顶级植物群落中的最终统治者。 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牧草生产力基础 遵循生产-生态兼顾的原则,在黄土高原197个区县土地利用方式重新规划的基础上,对支撑黄土高原畜牧业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牧草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规划的牧、林、农、果用地占生产用地的比例分别是草地44%、林地22%、基本农田20%、果园14%; 197个县区预测的总牧草生产潜力达1,0488,1028t.y-l,可载畜1,0488,1028个羊单位.y-1。按1999年不变价格计算,黄土高原预测的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524,4051万元.y-1,是1999年畜牧业总产值的5.3倍,超过1999年黄土高原农业总产值14 %。农业人口人均预测畜牧业产值大于1000元的区县占59%;小于1000元的区县占41%。此外,黄土高原预测的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147.2234亿元RMB.yr-1。畜牧业、果业、林业和基本农田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是46%、27%、14%和13%。随着畜牧业产业链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产业发展布局的日趋合理,黄土高原畜牧业生产总值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黄土高原优化的生产.生态范式建制中的主导产业。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为草原区向荒漠区过渡的地带。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上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引起了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流动沙丘面积由1950s年占沙地总面积的2%增加到1990s的近50%。因此浑善达克沙地成为我国研究土地退化、防治沙尘暴的重点地区,本文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浑善达克沙地草地退化原因、自然恢复潜力、恢复过程、适宜物种选择,以及社区生存、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种子库中含有大量的种子,在退化草地自然恢复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这些种子在摆脱人和牲畜干扰的前提下,可以萌发、定居并形成植物群落,使退化草地恢复;当地表达到一定程度的植被覆盖,可有效减少沙尘暴的危害。土壤种子库中的植物种类与地上植被有极显著的相似性(P<0.05),这是地上植被形成稳定群落的基础。种子库中的物种组成影响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反之,恢复演替也制约着种子库组成和幼苗建立。   2)退化沙地草地围封后,对不同恢复阶段草地的群落学调查表明,该地区自然恢复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围封2年的恢复早期,流动沙丘向半固定沙丘转变;围封3-5年的恢复中期,半固定沙丘向固定沙丘转变;围封6年后的恢复后期,为固定沙丘稳定发展阶段。根据生活型及植物种类随恢复演替的变化规律,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可归纳为:沙米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群落→黄柳(Salix gordejevii)+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群落→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 + 冰草群落→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 sabulosa)疏林+冰草群落。在围封禁牧下,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然恢复,因此制约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人为和牲畜的干扰,只要排除了这种干扰因素,浑善达克大面积的退化沙地草地完全能够借助自然力实现生态恢复。   3) 浑善达克沙地3种生境下84种植物叶片渗透势值和含水量,表现出不同功能型上的差异。总体变化趋势为: 深根系 > 浅根系;灌木 > 乔木 > 草本;分布在湿地和丘间低地的植物叶片渗透势和含水量较高,而生长在沙丘上的植物叶片渗透势较低,需要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不同植物具有独特的水分利用特性,使它们能共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这些不同植物功能型表现出的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表明浑善达克天然分布的植物群落发育有完善的利用水资源的能力,能够保证在很大降水波动条件下分布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构成该特殊类型生态系统很强的恢复潜力。另外,浑善达克沙地沙丘的存在是该类生态系统恢复弹性较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4)本地种与引入种在生理生态上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在相似的太阳辐射和叶片温度下,引入种旱柳的叶片水势较高,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则较低。这表明它的光合潜能在改变环境中没有正常发挥。同时,引入种较低的最大光化学效率进一步表明它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较低。当土壤水分可利用程度降低而导致水分竞争时,引入种很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在生态恢复中,应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种,大量使用本地种。   5) 生态恢复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为了充分认识当地社区的参与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调查了当地居民自本实验开展以来的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和生产效益等变化。在生态恢复中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是保证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发挥“自然力” 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出发,在生态恢复中应注重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在管理方面,要以解决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有很多因子调控植物群落中哪些物种存在或是哪些缺失,评价这些因子中某些因子的重要性因为因子间潜在的交互作用而变得十分复杂。已经有很多人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这个系统的植物群落易受多种相互交互的因子影响,其中包括干旱、动物粪尿斑、放牧家畜的采食以及物理干扰等。一些研究认为在大气条件一致的区域内,牧压对群落施加的影响可以超越不同地段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成为控制群落特征的主导因子。因而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的演替主要是由在一定放牧压力维持下不同植物种群的消长来实现的。但是对于在多个因子相互作用下的内蒙古草原的演替机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采食伴随着土壤养分的变化交互到一起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动态和组成。本论文采用野外和室内可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物种冷蒿(小半灌木、直根系、C3植物,在重度放牧区占统治地位)和糙隐子草(小丛生禾草、须根系、C4植物,中度放牧区的下层优势钟)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草原放牧演替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内蒙古草原退化的机理,并对内蒙古草原潜在的恢复措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本文提出三个假设:第一,退化草原土壤养分亏缺,因此养分利用率高的物种将占优势,并成为优势物种;第二,在轻度刈割或是不刈割条件下,糙隐子草的竞争能力将加强,施肥也将有利于增加糙隐子草的竞争能力;第三,冷蒿高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放牧忍耐力决定冷蒿在过度放牧样地占统治地位。 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 通过三年的恢复,在原过牧区并没有发现很低的氮素养分,恰恰相反,土壤的微生物态氮和土壤无机氮含量较高。冷蒿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低(以每形成100g碳所需的养分量计算),但在退化草原却是优势物种。因此否定了第一个假设。恢复四年后,糙隐子草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恢复过程中糙隐子草并没有成为优势种。同样的,温室内模拟放牧试验的结果与野外数据结果相符。即:同冷蒿相比,糙隐子草在各氮水平和各刈割强度下始终是一个弱的竞争者。在分析竞争能力时,施氮和刈割之间有交互作用。刈割对两物种竞争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在所有刈割强度下,冷蒿对糙隐子草的相对竞争力下降。因此部分支持第二个假设。冷蒿高的种间竞争能力(高的生物量、高的氮产量、高的氮素吸收速率以及高的氮素回收率)决定其在退化草原成为优势种。此外,冷蒿能够成为重牧地段的优势物种可能也归因于其很强的空间拓殖能力、避食机制、干旱的忍耐能力、根系的生态位分异、高的种子生产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它感作用。而糙隐子草能够较经济的利用养分和具有较好的放牧抗性是它能与冷蒿在一定的放牧压力下共存的原因。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第三个假设。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碳化合物(Volitale organic compounds, VOC)是大气VOC的主要来源,与对流层大气质量、大气化学密切相关。鉴于温带草地的分布范围很广,草地植物VOC释放潜力某种程度上影响植物源VOC的总释放量。另外,植物源VOC也是光合作用固定碳素的损失方式之一,可能在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想法,本文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实验作为研究内容:1) 温带草地物种水平VOC释放潜力、及其与植物功能群的关系?2) 沙地植物物种水平VOC释放潜力、及其与植物功能群的关系?3) 沙地植物-草地植物VOC释放潜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吗?4) 温带典型草地和退化草地的VOC释放速率如何?在生态系统水平,植物源VOC对温带草地碳循环的贡献多大? 在所测定的175种温带草地植物中,不同植物间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差异很大;除少数物种外,大多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都较低,尤其是典型草地的优势物种。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分类学赋值方法对温带草地植被的可行性,并初步建立了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地植物的VOC释放目录(共277种植物)。另外,温带草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植物功能群(植物生活型和水分功能群)具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植物生活型。总的来说,温带草原的优势生活型(物种),即多年生根茎禾草(或多年生丛生禾草),具有较低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各水分功能群间差异不显著,但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 (温带草原的优势功能群),具有较低的异戊二烯、单萜释放潜力。因此,温带草原退化过程中,那些具有较高VOC释放潜力的植物,重要性将会增加。 沙地植物种类组成非常丰富,不同物种间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变异也很大。另外,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其功能群间关系较密切,不同植物生活型间差异显著;其中也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从生禾草的释放潜力最低,而乔木的释放潜力相对最高;该结论基本与草地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其水分功能群的关系比较模糊,中生植物具有更高的释放潜力,湿生植物的释放潜力较小。 通过对比沙地植物和草地植物的释放潜力,发现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比草地植物高,且这种差异整体上显著。另外,这种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植物生活型、水分功能群间也同样存在。沙地植物比对应的草地植物具有更高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最可能的原因:沙地正午的温度明显比草地温度高,前者实测温度可超过 45 ℃,这种经常性、周期性高温,促使沙地植物采用与草地植物不同的适应策略,即沙地植物通过释放更多的异戊二烯或单萜来减少其可能遭的热胁迫或热伤害,这种长期适应策略,使沙地植物具有更高的萜类化合物释放潜力。 本文还调查了温带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典型草地的标准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分别为0.50 μgC g-1 h-1和0.69 μgC g-1 h-1;退化草地的标准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分别为0.32 μgC g-1 h-1和1.59 μgC g-1 h-1。总的来说,温带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都比较低,尤其是典型草地。整个生长季,典型草地释放的异戊二烯和单萜分别为31.6 mgC•m-2 和 70.4 mgC•m-2;退化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量分别为20.8 mgC•m-2 和 168.8 mgC•m-2。退化草地萜类化合物总释放速率远高于典型草地,尤其是单萜释放能力。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通过改变植被种类组成,对温带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温带草地退化将会使草地释放更多萜类化合物。 在温带草地生态系统中,Clost as VOC相对其NPP而言很小,在环境PAR和温度高时,它的贡献率相对较大;Clost as VOC约占典型草地生态系统NEP的5.3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NEP的0.23 %。植物源VOC释放所损失的碳素相对草地生态系统NPP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相对其NEP,Clost as VOC还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草地生态系统Clost as VOC对NPP或NEP的贡献率较小,但考虑到全球尺度植物源VOC的巨大释放速率,它在碳循环中的贡献率仍然不容忽视;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仍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作为陆地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土壤氮素矿化和可利用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决定着未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并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长远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土壤中大部分氮以有机态存在,有机态氮必须经过转化成为无机态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氮素矿化是将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的生物化学过程,决定着土壤中氮素的可利用性。理解氮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包括矿化,硝化作用)过程,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草地退化机理,为草地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的典型羊草草原区,选取了1979年围封(没有割草和放牧利用)、1999年围封(没有割草和放牧利用)和长期自由放牧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羊草草地,分别代表人为干扰强度从小到大的梯度,利用室内和野外原状土培育实验两种方法,研究了人为干扰强度和环境因子(温度和水分)对土壤无机氮转化的影响。 室内实验: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在室内对原状土柱进行培养,观察这些因子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无机氮库(NH4+-N和NO3−-N)在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下具有显著差异。但是,经过室内培养,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铵化速率表现出显著差异。(2)温度对铵化、硝化和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但是当培养温度低于5℃时,无论培养时间多长净氮矿化的累积和净氮矿化速率之间差异皆不显著。温度高于15℃的三个温度之间净氮矿化的累积和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极显著。(3)土壤湿度对净硝化和净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但是对铵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当土壤水分限制硝化细菌的活性时,硝化速率对于水分的增加显得更加敏感。(4)培养时间对铵化、硝化和矿化量的积累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铵态氮积累的量较少,但是硝态氮的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积累的量很多。(5)我们的研究表明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之间对净氮矿化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野外试验:在三种不同土地利用历史的草地,利用顶盖埋管原位培育法测定土壤的无机氮库、净硝化、铵化和净氮矿化的季节动态。2004年5月开始,每隔30天一次,到11月结束。结果表明:(1)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NO3--N和NH4+-N含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自由放牧样地与围封25年样地季节趋势基本一致,围封5年样地各月间NO3--N和NH4+-N含量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2)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草地无机氮的季节动态两两比较发现,NO3--N浓度在6、7和9月差异极显著;而在8月三个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NH4+-N浓度在5月、7月和8月三个样地之间都达到显著水平,在6月、9月和10月情况有所不同,6月自由放牧地与围封25年间差异不显著,而这两个样地与围封5年的样地差异达显著水平,9月围封25年和围封5年两个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自由放牧样地之间差异显著;10月情况又有变化,是自由放牧样地与围封5年的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围封25年样地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3)土壤无机氮库和氮素的矿化/硝化速率都存在明显且比较一致的季节动态,但是在个别月份也有较大差异,总的趋势是围封25年的样地硝化速率高于围封5年和自由放牧样地。上述结果表明:在温带典型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库和矿化有着重要影响;各样地之间土壤氮素库和矿化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温度、水分、无机氮库和土壤基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基于静态箱式法,在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围栏与自由放牧样地对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子进行连续两年野外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围栏内外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季动态差异不大,日动态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一般出现在午间11:0014: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1:003:00。从整个生长季节来看,土壤呼吸作用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底,随后逐渐降低。整个观测期间围栏与放牧样地土壤呼吸作用平均值分别是219.18 mg CO2•m-2•h-1和111.27 mg CO2•m-2•h-1,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明显高于放牧样地,可能与土壤含水量改善和生物量增加有关。对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因子分析表明,放牧使土壤含水量和相对湿度明显降低,而对气温、大气CO2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并不大,且放牧使羊草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明显增加,而对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温、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其中土壤含水量和气温是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净光合速率是主要的生物因子。尽管放牧改变了土壤呼吸速率,但土壤呼吸作用各影响因子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没有改变,只是发生了量的变化。选择目前常用的土壤呼吸作用水热因子模型,在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分别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土壤呼吸作用主要受温度调控,然而,随着温度升高和水分增加,温度单因子模型不能模拟水分对土壤呼吸作用的激发作用。在干旱半干旱的典型草原区,土壤呼吸作用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而如果把温度的调控作用考虑进去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围栏样地,水热双因子线性模型的相关系数高于其它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作用82%以上的变化情况,而对于放牧样地来说,指数模型、指数-乘幂模型和指数-Arrhenius方程的相关系数(R2=0.87-0.88)高于线性模型(R2=0.73-0.79)。 在温室实验中,通过模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种羊草不同密度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采用根系生物量梯度外推法对羊草种群根呼吸作用与微生物呼吸作用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羊草根系呼吸速率在生长初期最大, 达到33.5 mg CO2•gDW-1•h-1, 随着植物生长逐渐降低而趋于稳定, 在1.1~2.0 mg CO2•gDW-1•h-1之间变动。整个生长季节根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总量比例从9.7%逐渐上升到52.9%,平均值为36.8%。尽管随着生长根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但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却使根呼吸作用所占比例不断升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被与大气间CO2通量的长期观测能够使人们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科学地位的理解。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涡度相关技术是评价植被/大气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内蒙古羊草草原通量站为试验平台,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羊草草原围封样地2003~2005年开路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在建立生态系统尺度CO2通量观测基本方法论的前提下,集中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呼吸作用以及碳吸收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控制机制,初步建立了内蒙古羊草草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估算的基本方法,可为生态系统过程模拟与模型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率谱和协谱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对高频湍流信号的响应能力可以满足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实际观测要求。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系统对比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在CO2通量长期观测中仪器性能稳定,可以满足CO2通量长期观测的客观需要。坐标旋转校正是复杂地形条件下CO2通量测定理想的倾斜校正途径。能量平衡闭合的测试仅可以作为数据质量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不能作为CO2通量数据质量评价的绝对标准并用于数据校正。 2. 按照CO2通量吸收的高峰特征划分,正常降水年,内蒙古羊草草原CO2通量同时具有一个吸收高峰和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而极端干旱年蒙古羊草草原的CO2通量具有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2005年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净生态系统交换下降主要是降雨量减少的影响。 3.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CO2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小时尺度上,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交换主要由光合有效辐射控制,而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降雨量和物候相的变化是调节生态系统碳通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最大的生物量和LAI出现的时间和最大的NEE出现的时间相吻合,但是降雨量的变化可以改变这种关系。 4. 在内蒙古羊草草原区>3mm的降雨被认为是对生态系统有效的。土壤含水量(0~20cm)在一次有效降雨事件发生后,约1~2天后才会发生响应, 2003年和2004年,NEE在 >3mm的降雨事件发生后,NEE开始增加,4~6天后达到高峰。随着降雨的结束,NEE在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10天后达到初始值的60~70%。 5.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的季节动态是控制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变化模式的重要环境要素,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水分条件也可能成为生态系统呼吸的主导因素,生态系统呼吸在干旱条件降低。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荒漠化是困扰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的四大沙地也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从生态学角度提高对沙地的认识,探明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对于了解沙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对沙地的植被特点、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退化沙地的恢复策略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植被调查发现,浑善达克沙地的稀树疏林草地景观由草本层、灌丛和榆树疏林构成,彼此呈相间排列、交替出现的格局。在丘间低地以地带性的草本层植物占优势,灌丛主要出现在沙丘和丘间低地的过渡地段,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榆树(Ulmus pumila)是沙地的优势树种,占沙地乔木的95%,榆树疏林主要在固定沙地稀疏分布,占沙地榆树总量的84%。胸径10-25 cm的榆树占60%,幼树少见,这和放牧干扰有关。沙地的稀树疏林草地是不同于周围草原地带的隐域植被,带有明显的超地带性,同时因受地带性气候的影响,兼有地带性特征。 在碳循环方面,为了估测沙地植被的碳存储潜力,我们对浑善达克沙地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整个沙地被分为六种生境,分别求算生物量,然后汇总。对于其中的榆树生物量建立了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的平均生物量为21.30 Mg ha-1,其中丘间低地的贡献为65%。从生活型上看,草本层的贡献占优势,而榆树的贡献很小,仅为10%。平均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2.9。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浑善达克沙地的生物量要高出90%,表明沙地植被是草原地带内的隐域植被,特殊的土壤水热条件使它具有更高的碳存储潜力。沙地的大范围恢复将使该碳库通过碳获取得以实现。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反映植被碳固定的能力。为了了解稀树疏林草地NPP的特点,我们对浑善达克沙地六种生境的NPP分别进行了求算,然后汇总。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的平均NPP为11.06 Mg ha-1 yr-1,各生境的贡献不同,以丘间低地的贡献最大,达65%。生活型上看,草本层植物占优势,乔木的贡献仅为1.3%。地下/地上NPP为1.7,降水利用效率达10.9。浑善达克沙地稀树疏林草地的NPP比草地生态系统的平均值高59%。NPP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植被是和周围地带性草原植被存在显著差别的,这种高生产力将伴随沙地的恢复而实现,并有可能对沙地地区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为了探索荒漠化防治的新途径,在浑善达克沙地巴音胡舒嘎查开展了为期5年的退化草地恢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以地养地”的模式可以使退化草地充分利用潜在恢复力进行自然恢复,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开辟高效地,种植高产玉米,在草地得到恢复的同时,牲畜仍然有充足的草料供应,牧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种适合半干旱地区环境条件的恢复模式比在同样地区造林要有效和经济。据此,文章最后探讨了当前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和今后荒漠化防治应采取的策略。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凋落物的分解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内蒙古多伦县)的半干旱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草原生态系统为背景,针对凋落物分解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过程和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内容包括该生态系统中几种常见植物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在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凋落物的混合效应(即非加性效应)及其机制,全球变化引起的土壤有效N、P和降水增加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等。 通过对克氏针茅、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Trin.)、双齿葱(Allium bidentatum Fisch.)、野韭(Allium ramosum L. Sp. Pl.)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Gaertn.)的叶、茎、根凋落物的研究发现,叶和茎的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初始N和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系的分解速率与初始C/N比呈显著负相关。根系凋落物一般比叶和茎凋落物分解速率快,而且具有更快的养分周转速率。有些凋落物混合在一起分解后对分解速率产生了混合效应(混合凋落物的实际分解速率偏离于基于组分凋落物计算的预期分解速率),同时它们对养分(主要是N、P、Ca、Mg)的固定或释放被延后。混合效应发生与否以及混合效应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组分凋落物的特点,而与凋落物多样性的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混合凋落物对养分动态的负作用,能降低退化生态系统遭到干扰后养分的损失,而且养分释放时间的延后有助于某些植物更好地生长,有利于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植被结构的改善。 由于凋落物的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重大,凋落物的化学组成很可能对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非加性效应起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初始N、P含量的凋落物(同一物种)混合在一起分解后产生了正的非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的强弱与组分凋落物初始N、P含量的差异大小有关。而且,非加性效应与P含量差异大小的相关性比与N的强,这可能与研究地点土壤中P的含量相对更为缺乏有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化学组成在有些情况下确实与非加性效应有关。 通过施肥和浇水试验,研究了全球变化引起的土壤有效N、P和水分的增加对具有不同生活型和化学组成的两种优势草原植物,即双齿葱和克氏针茅凋落物分解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向土壤中添加N肥或N、P复合肥,在短期内(100天)加速了这两种植物的分解速率。高质量凋落物(双齿葱)的分解更容易受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而低质量凋落物(克氏针茅)的分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更敏感。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增加会提高分解凋落物对养分的固定,有利于退化生态系统中养分的保持。双齿葱对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的碳循环和养分动态的贡献,比克氏针茅要更大。研究结果提示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养分动态进行模拟时,需要对不同化学组成的凋落物分别加以考虑。 本文还探讨了土壤有效N长期增加后对两种优势草原植物(克氏针茅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凋落物分解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区分了由土壤有效N增加引起的凋落物质量改变的间接作用和土壤状况改变的直接作用。结果发现,土壤有效N长期增加后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显著加速了分解凋落物对养分的固定,这可能是由于凋落物质量对分解的促进作用和土壤状况对分解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的原因所造成的。向土壤中添加N素后,地上部植被生产力不可避免的会提高,尽管短期内会加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但从长远来看,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不会产生影响,所以估计土壤有效N增加后最终会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碳储量。 通过本研究,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内蒙古多伦县)半干旱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验证了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非加性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证明组分凋落物的初始化学组成对这种非加性效应确实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说明全球变化对不同植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因研究时间长短的不同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草原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为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非加性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对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过程的认识和模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