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resultados para Sphaenorhynchus caramaschii sp. nov.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买麻藤纲的系统演化位置数百年来一直是国际植物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买麻藤纲是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但另有人认为该纲与裸子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尽管存在争议,但是麻黄属(麻黄科)一直被公认为买麻藤纲的基部类群。由于其在植物界中的特殊位置,解剖学、形态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与古植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经对该属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在对买麻藤纲系统发育和演化位置进行研究时,我们意识到麻黄属的历史记录问题不仅是对麻黄属进行其他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令人满意的地解决麻黄属的历史记录,必须弄清以下核心问题:①麻黄属的起源时间是什么? ②麻黄属的化石记录怎样? ③早期麻黄植物的多样性怎样? 我们在全世界搜集了麻黄属的全部化石文献,这给我们对该属历史记录进行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了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这为我们对其历史记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在对该属进行深入的研究后,结合对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的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麻黄科下原有的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的属征以及模式种的形态特征与麻黄属非常接近。似麻黄属与麻黄属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时代不同,异麻黄属和麻黄属的差异在于异麻黄属的分枝式样兼具对生和互生。在综合对比后,将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归并入麻黄属中。 (2)根据繁殖器官的特征,对麻黄属下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整理,结果发现,目前可以确认的麻黄属化石种共有7个,分别是Ephedra chenii (Cao et Wu)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antiqua (Heer)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xingxuei (Tao et Yang)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lanceol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divis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ov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以及E. tenera Liu, Li et Wang sp. nov.。其余的种由于性状不明确或缺乏繁殖部分的特征而被暂时搁置一边。 (3)在1.25亿年前,麻黄属在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叶片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叶脉式样等四个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1.25亿年前,麻黄属叶片的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45毫米,比现代植物的大(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2毫米);叶片的叶脉式样中在同时具有现在植物的平行脉和汇聚脉之外,还有分叉脉出现。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主要为鳞片状和披针形,这比现代植物窄;叶片的形态主要有四种类型(卵形、裂叶、披针形以及鳞片状),比现代植物中的两种类型(披针形和鳞片状)复杂。将1.25亿年前多样的麻黄属与现代麻黄植物对比,表明在过去的1.25亿年期间,麻黄属的演化过程为:性状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对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对现代麻黄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得出的时间为8-32 百万年,而近期基于rbcL、rps4 以及ITS序列和麻黄属化石种子以及麻黄粉的分析,得出麻黄属的起源时间为1.1亿年。我们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给出的可靠的直接证据表明,麻黄属植物早在1.25亿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当时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说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可能会更早。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辉木植物是莲座蕨目在晚古生代最重要的成员,广泛分布于当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晚石炭世-二叠纪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目前欧美植物区晚石炭世的辉木植物已经研究得非常深入和全面,但相对来说二叠纪的辉木植物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其非茎器官的研究要薄弱得多。中国山西太原西山煤田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产有丰富的辉木植物各种器官化石,这就为深入了解二叠纪辉木植物的形态、解剖以及辉木植物的系统发育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材料。本论文利用国际上研究煤核时广泛采用的揭膜法,深入研究了山西煤核中2种分散保存的辉木植物器官:羽轴-山西枝蕨(新种)和生殖羽片-山西始莲座蕨(新种)。由于目前尚无有关二叠纪具解剖构造的辉木植物羽轴的详细研究的报道,因此,山西枝蕨(新种)是国内外目前为止第一种研究得最详细的二叠纪具解剖构造的辉木植物羽轴,它与欧美植物区枝蕨属已有的几个种(均为晚石炭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背腹扁状,后者则为两侧扁状;前者具较发育的鳞片,后者一般没有;前者的表皮下方有一条含有较大的单宁质细胞的薄壁组织带,后者没有;前者的内维管束呈“C”形,较大,位于正中央,后者的内维管束一般呈“W”形,较小,位于一侧。山西始莲座蕨(新种)是目前为止国内第一种(世界第二种)详细研究的二叠纪具解剖构造的两侧对称形的辉木植物聚合囊,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华夏植物区两侧对称形的莲座蕨目聚合囊(包括印痕-压型化石和具解剖构造的矿化化石),它与欧美植物区始莲座蕨属已有的2个种(均为晚石炭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聚合囊囊托维管化,后者的囊托中无维管组织存在;前者的孢子囊侧壁细胞在近顶端呈明显的径向伸长状,后者的孢子囊侧壁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在孢子囊的上下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孢子很小,数量多,纹饰简单,后者的孢子大,数量少,纹饰复杂。总的来说,本文所研究的二个新种与欧美植物区同属其它种之间的区别要大于后者彼此之间的区别,这可能是由于处于不同的植物地理区,经过长期地理隔绝和平行演化的结果。本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二叠纪辉木植物非茎器官解剖构造的认识,而且对今后开展华夏植物区二叠纪辉木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演化以及整体植物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以河北围场县广发永化石点早中新世地层中的球果和果实、浙江宁海县杜岙化石点早上新世地层中的半矿化化石木、云南寻甸县金所和先锋化石点晚上新世地层中的丝炭和褐煤化木材为研究对象,对这三个化石点数百个植物大化石的形态或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鉴定出6个新的化石种,4个新记录种,7个未定种;其中2个化石属为我国新记录。根据其结构特征探讨这些化石类群与相关化石和现代植物的系统关系。并依据其现代亲缘种生长的生态和气候范围,对化石点沉积时期的植被和气候类型进行了推测。 果实中含有多种有价值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信息,对于种子植物的演化和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河北围场县发现大量保存较好的松科球果和姜科化石,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松科植物和姜科植物解剖结构,以及探讨其系统演化提供难得的机会和直接的证据,同时为该化石地的植被演替和地层对比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学证据。对河北围场县广发永化石点球果和果实的形态研究,鉴定出三种松科球果化石种和一种姜科植物。分别为围场松(Pinus weichangensis sp. nov.)、围场云杉(Picea weichangensis sp. nov.)、围场铁杉(Tsuga weichangensis sp. nov.)以及化石Spirematospermum属未定种。其中围场云杉、围场铁杉球果在形态上与相应现代类群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代表已灭绝的种类。Spirematospermum属未定种为一绝灭类型,是该属在我国的首次记录。这四种化石类群发现,反映早中新世化石该化石点气候与现代完全不同,为湿润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浙江省在地质结构上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是环太平洋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海县属于浙东南区属华南地层区,其第三纪地层嵊县群在该区分布广泛,其古植物研究仅限于孢粉和叶化石。本报告中首次对该层铜岭祝组的木化石进行了报道。对浙江宁海杜岙化石点早上新世地层中化石木样品的解剖研究,鉴定出三种木材类型,为史马库栎型木Quercus shimakurae、Liqumdambar cf. hisauchi和蔷薇科未定种。前者与现代栎属槲栎类、后者与枫香树属分别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我国首次报道栎属和枫香树属化石木。 云南现今复杂的地势地貌,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植被类型是经历了长达数百万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第三纪时期由于大陆板块运动导致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对接和碰撞,其地壳构造运动异常活跃。其第三系陆相地层广泛分布于古生代褶皱区的200多个互不相连的中、小型盆地及中、新生代断陷和拗陷型山间盆地中,并蕴涵了丰富的植物化石,为我们研究植被和植物演化提供了众多的证据。本次研究基于云南中部寻甸县金所煤矿和先锋煤矿的大量褐煤化和丝炭化材料,为进一步恢复云南晚第三纪气候和植被提供更多的依据,尤其是丝炭材料保存了木材精细而真实的结构,为木材准确鉴定和演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根据对云南金所和先锋化石点晚上新世沉积中褐煤化材料和丝炭样品解剖结构的研究,鉴定出8种化石木,包括2种裸子植物,5种双子叶植物和1种单子叶植物;分属5科7属。化石类群包括松属(Pinus)五针松组未定种Section Cembra sp.、云杉属未定种Picea sp寻甸含笑Michelia xundianensis sp. nov.、多角含笑 Michelia angulata sp. nov.、Lithocarpoxylon cf. radiporosum、Castanoradix sp.、寻甸珍珠花Lyonia xundianensis sp. nov.、竹亚科未定种Bambusoideae sp根据现今这些化石对应类群的生长和分布的气候区域,沉积时期的气候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二十世纪初,前人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动物化石,其中以狼鳍鱼最具代表性,科学家将在该地区发现的化石生物群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热河”这一名称得名于该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建国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物学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而且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又有大量的鸟类以及恐龙的化石被发现。该地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古生物宝库。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时代测定的结果认为该地区的时代为白垩纪早期。 与发现众多、研究深入的动物群相比,在该地区开展的植物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植物类群就有苔藓、蕨类、银杏、苏铁、松柏类和被子植物。其中,银杏、苏铁、松柏类尤为丰富。理论上,被子植物也正是从该生物群所代表的白垩纪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近年来在热河生物群中就有不少关于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报道,如古果属A rchaefructus和里海果属Hyrcantha等。传统上认为,买麻藤目植物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却将该类群推离了被子植物,而作为裸子植物高等类群松柏类的姐妹群对待。但是,在热河生物群中的一些新买麻藤目植物的化石标本与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化石标本的发现却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证据。如近年来,我国学者已经在该生物群中报道的麻黄科下的2属4种。这些发现的类群都与买麻藤植物的基部类群麻黄属密切相关。这种新发现带来的证据或许可以为被子植物起源这一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在对前人关于买麻藤目植物化石标本的研究进行整理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部分化石与前人发表的一个种Ephedrites chenii在标本的形态学特征方面完全相同。但是在对该类群及其所在的属与麻黄的现代类群作对比研究后发现,该种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完全符合麻黄属的特征,因此将该类群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对待。另外,根据前人对该种在种加词的命名上的修改,我们将该新组合命名为Ephedra cheniae。 在调查该生物群中的买麻藤植物时,我们发现在部分化石类群中出现了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新性状,比如在麻黄科类植物中发现了互生的分枝方式,并据此命名一个新的单种属Alloephedra xingxuei。为了探讨互生分枝这一性状对于麻黄科的分类意义,我们调查了国内外不少标本馆中的标本,并在野外做了取样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少现代麻黄的枝条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枝发育不均衡,表现为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分枝能够正常发育而另一侧发育迟缓甚至不发育,这种不均衡的发育造成了在现代麻黄中出现了类似互生的分枝状况。在整理前人对麻黄分枝方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野外类群形态学性状的调查,我们认为由于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延迟或不发育而引起的类似互生的性状是较为广泛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属一级的分类依据,而只能作为种一级的分类依据对待。因此我们将AHoephedra xingxuei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Ephedra xingxuei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其他的买麻藤目化石标本,在对买麻藤目以往的化石记录了解以及对这些标本形态学性状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新发现的化石标本放置在麻黄科麻黄属中作为新种对待,并根据其叶片以及苞片的特征分别将他们命名为披针叶麻黄(Ephedra lanceoleta)、裂叶麻黄(Ephedra divisa),卵叶麻黄(Ephedra ovata)以及双苞麻黄(Ephedra bibracta)。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被子植物的化石标本。该标本中具有5个离生的心皮、分枝方式兼具侧生和二叉分枝两种、并具有多裂的叶片。在辽西地区同时代发现的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共有两个,分别是Archaefructus和Hyrcantha。其中前者具有许多个离生的螺旋状排列在可育枝的顶端1cm内的子房/心皮,而后者只有2-4个子房/心皮。在对我们新发现的化石标本与这两个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在叶片形态、分枝式样、果实大小、果实构成、果实排布、心 皮数目等形态学特征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的化石标本描述了一个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新形态,并根据其具有五个心皮以及多裂的叶片的特征,命名为裂叶文采果Wentsaia divisa gen.&sp. nov 由于我们有幸能在辽西同时发现了买麻藤植物的化石标本和被子植物早期类型的标本,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讨论二者在起源关系方面的机会。在对二者的营养器官特征、繁殖器官结构组成、繁殖器官性别构成以及对二者生活环境理解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买麻藤目植物的早期类型与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就目前的证据而言,尚无法推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性状上的演化关系,而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的积累。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现代的陆地植被当中,石松类为草本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高等植物的低等部分。然而在陆地植物起源和发展演化的早期阶段,石松类是陆地植被的重要成分。石炭纪时期石松类处于最繁盛时期,多生长成为高大乔木,形成森林,是陆地植被的优势类群,也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作为演化历史最长的陆地植物之一,石松类在泥盆纪时期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泥盆纪成为石松类演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研究泥盆纪石松类对认识石松类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是作者在博士期间多个工作之中的两个内容,对采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晚泥盆世石松类Haskinsia标本以及采自湖南醴陵的晚泥盆世石松类Lilingostrobus longifolius标本进行了研究。 我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标本中发现了具有三角形叶片的简单叶。泥盆纪石松类Haskinsia属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其叶由叶柄和三角形或戟形的叶片组成。综合标本的其它特征我们将这些标本归入Haskinsia colophylla这个种中。俄罗斯学者曾在与我们相同的采集地点采集了相似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为Pseudolepidodendron igrischense,经过仔细对比后我们认为俄罗斯学者的标本也应归并入H. colophylla。同时根据Haskinsia属分布于早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的特点,我们对采集地点的地层时代进行了修订,认为其地层时代要比俄罗斯学者认为的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要早。 我们在标本中还首次发现了Haskinsia colophylla这个种的孢子囊。在此之前,Haskinsia 属内的H. colophylla和H. sagittata由于具有相类似的叶而被认为可能是同一个种。由于仅在H. sagittata中发现了孢子囊(椭圆形/卵形)而没有发现H. colophylla的生殖结构,无法确切地区分这两个种。我们在标本中发现了着生于孢子叶腹面的圆形孢子囊。这一发现使我们确认了H. colophylla与H. sagittata的区别,这两个种都是有效种。 我们还对采自湖南醴陵望仙桥水库剖面晚泥盆统岳麓山组地层的部分石松类标本进行了研究。该石松类被命名为Lilingostrobus longifolius。它为木本石松类,茎为二岐分枝,叶在茎上螺旋形排列,叶为长披针形,具有中脉。孢子叶球顶生,呈长锥形,顶端钝圆,孢子叶在孢子叶球上呈紧密的螺旋形排列,每轮约6-8枚。孢子叶分化为孢子叶梗和孢子叶片。孢子叶梗与穗轴近垂直,水平向外延伸后向上弯曲成孢子叶片,叶片至少长45mm,超过孢子叶球长度的一半,孢子叶片与营养叶同型。孢子囊长椭圆形,着生于孢子叶梗的上面。Lilingostrobus longifolius为异型孢子叶球,分为大孢子叶球和小孢子叶球。茎轴具有外始式的初生木质部以及呈放射状的次生木质部。管胞次生壁具有梯纹加厚,加厚的横棒之间有纵向的条状物,即“威廉姆森结构”。Lilingostrobus longifolius具有孢子叶分化明显的孢子叶球因而被归入广义的水韭目。根据其管胞类型和孢子叶球特点,我们认为其可能与Sublepidodendron属亲缘关系较近。 通过对Lilingostrobus longifolius的孢子叶球以及解剖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它代表了晚泥盆世石松类中较为先进的一个类群,这种类群在石炭纪时期得到大规模发展。 结合晚泥盆世其他具有生殖结构的石松类,我们认为晚泥盆世时期石松类的生殖结构类型丰富多样,而且远比中泥盆世石松类生殖结构复杂。这个时期石松类的发展为其在石炭纪的进一步演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这个时期石松类植物的叶舌与孢子类型关系中,包括四种类型,即不具叶舌产生单型孢子类型,不具叶舌产生异型孢子类型,具叶舌产生单型孢子类型以及具叶舌产生异型孢子类型。这与现代石松类仅具有两种类型即不具叶舌的类群孢子囊产生同型孢子,而具叶舌的类群孢子囊产生异型孢子有很大的差别。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黄胡蟑属Vespula一新种,即云龙黄胡蜂Vespula yunlongensis sp.nov.新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ree new and two known species of the Drosophila (Sophophora) obscura species-group are reported from Yun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The sinobscura species-subgroup is newly established by D. sinobscura, D. hubeiensis and D. luguensis sp. nov.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obscura group in and around China is discussed, and a key to 10 Chinese species of the obscura group is provid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A total of 38 Amiota (s. str.) species (about 40% of the world total) are reported from southern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23 new species, i.e. sinuata species-group: aculeata Chen and Aotsuka, sp. nov., subsinuata Chen and Aotsuka, sp. nov., xishuangbanna Chen and Aotsuka, sp. nov.; basdeni species-group: brevipartita Chen and Gao, sp. nov., curvispina Chen and Gao, sp. nov., lipingae Chen and Gao, sp. nov., huae Chen and Gao, sp. nov., longispina Chen and Gao, sp. nov.; taurusata species-group: asymmetrica Chen and Takamori, sp. nov.; femorata Chen and Takamori, sp. nov., yixiangensis Chen and Takamori, sp. nov.; alboguttata species-group: ailaoshanensis Chen and Watabe, sp. nov., arcuata Chen and Watabe, sp. nov., dehiscentia Chen and Watabe, sp. nov., jizushanensis Chen and Watabe, sp. nov., latitabula Chen and Watabe, sp. nov., luguhuensis Chen and Watabe, sp. nov., nozawai Chen and Watabe, sp. nov., paraspinata Chen and Watabe, sp. nov., shangrila Chen and Watabe, sp. nov.; and ungrouped: fuscicata Chen and Zhang, sp. nov., wangi Chen and Zhang, sp. nov., wuyishanensis Chen and Zhang, sp. nov. A key to all species from southern China is provided. The Amiota fauna of southern China at the species-group level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ix geographic regions. The subgenus Amiota is assumed to have originated and produced many species-groups in the Oriental region of East Asia, and then the basdeni, alboguttata and rufescens species-groups might have spread to Europe and North-Central America throughout the Palearctic region of East Asia and both the apodemata, sinuata and nagatai species-groups to tropical regions of South-East Asia.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Drosophila (Sophophora) subpulchrella Takamori and Watabe, sp. nov., of the D. suzukii subgroup in the D. melanogaster species group, is described from Japan and southern China, and compared with its sibling species, D. pulchrella Tan et al. distributed i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云南贡山黄胡蜂属Vespula 1 新种, 即贡山黄胡蜂Vespula gongsha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了采自我国云南省的螳螂3新种, 即张氏斧螳Hierodula zhangi, sp. nov短脊斧螳H. brachynota sp. nov.和云南始螳E. yunnanensis, sp. nov.。图5参8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文记述了云南蚜茧蜂科(Aphidiidae)2新种:昆明前突蚜茧蜂Lysaphidus kunmingensis sp. nov.和马龙少毛蚜茧蜂Pauesia malongensis sp. nov.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描述了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发现的蛙属1新种: 版纳蛙Rana bannanica sp. nov., 并从外部形态和核型上与东南亚相近种进行了比较。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小波鱼属(Microrasbor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prinidae) Danioninae 亚科,小型鱼类,目前包括5 个种,其中库氏小波鱼(Microrasbora kubotai)分布于泰国,盖氏小波鱼(M. gatesi)、红身小波鱼(M. rubescence)、 娜拉小波鱼(M. nana)分布于缅甸,小眼小波鱼(M. microphthalma sp. nov. )分 布于中国。本文对该属鱼类5 种45 尾标本的9 个可数性状和12 个可量性状 进行分析比较,并描述该属鱼类一新种。主要结论如下: 1. 小波鱼属的主要鉴别特征:体小型、短而侧扁;眼大而突出,眼径是 眼间距的150 %;口小、亚上位;下颌无须,前端腹缘宽钝;背鳍鳍 条8–10、其中分支鳍条5–7;臀鳍分支鳍条8–13,臀鳍前长/体长约 60-71 %;尾鳍深叉形;鳞片大而薄,不易见,易脱落,横列鳞数目 7–71/2,侧线缺失;沿体侧中轴线一模糊条带,周围具分散黑色素(大 的个体在背部具模糊的网状纹);第四胸肋基部一大孔,其侧面可见。 2. 基于外部形态特征,利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和方法对小波鱼属鱼类进行 系统发育研究。分支系统学结果证明小波鱼属的单系性是成立的,小 波鱼属鱼类可能具有的分化顺序是:小眼小波鱼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物 种;红身小波鱼是第二个分化出来的物种;库氏小波鱼是第三个分化 出来的物种;娜拉小波鱼与盖氏小波鱼是最晚分化出来的物种。 3. 小眼小波鱼的主要鉴别特征:背鳍前鳞 15–16,背鳍前长是标准长的 60–68%,臀鳍前长是标准长的65–71%,眼径是头长的27–38%,眼径 是眼间距的70–93%,背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根据以上特征,将其 描述为小波鱼属一新种。 4. 小眼小波鱼在中国瑞丽江(伊洛瓦底水系)支流南畹河被发现。该种 鱼为国内该属鱼类的首次记录。 5. 小眼小波鱼生活于平缓山间溪流,食性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主。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3年4月,于怒江二级支流镇康县境内的大叉河中采获一批墨头鱼属(Garra)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怒江墨头鱼(G.nujiangensis Chen and Yang,sp.nov.).该新种主要鉴别特征:围尾柄鳞12~14:侧线鳞48~50:在小个体中有一对微小的吻须;背鳍分支鳍条8~9;侧线上鳞5~6,侧线下鳞3~4;体高小于头长;臀鳍起点处的小于眼后至吻端的距离;腹鳍前长为体长的50.0%~53.7%;肛门前长为体长的58.9%~63.9%:体宽为体长的16.7%~19.6%:体高为体长的19.2%~22.6%.本研究证实,在缺须的墨头鱼属的一些物种中,如高体墨头鱼(G.alticorpora)和怒江墨头鱼(G.nujiangensis),其幼体中往往具有一对很小的吻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