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resultados para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广泛的标本室研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全面的形态学性状分析研究,据此对国产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分类学修订;还开展了叶表皮形态、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就这些性状在十大功劳属植物中的分类价值以及属下系统发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如下: 1. 形态学特征 在对国内、外18 家标本馆1500 余份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的查阅及40 余个县针对性的野外居群考察基础上,对十大功劳属植物形态性状(包括前人使用过的)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数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最后确认叶柄长度、小叶形状、小叶宽度、锯齿类型、花梗与苞片的相对长度、苞片和外萼片形状、中萼片与内萼片的相对长度、花序类型、苞片形状、外萼片形状、花瓣顶端是否裂等性状在种内变异稳定,是比较可靠的分类学性状。然后,利用这些可靠的形态学性状对国产十大功劳属下种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2. 叶表皮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12个亚组53 个种及两个其它属近缘植物(Ranzania japonica and Nandina domestrica )叶表皮特征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光镜下叶表皮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少数为近多边形,垂周壁为波状或近平直;电镜下根据叶片下表皮的角质层突起及气孔特征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10 种类型,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叶表皮性状对理解该属的属下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3. 孢粉学研究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9个亚组18 个种植物的花粉特征的观察,发现花粉形态在属内变化比较一致,对于讨论属内组间、亚组间和种间的演化关系意义不大。 4. 种子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个组9个亚组的24个种及一个相关种Nandina domestica 种子形态特征研究,发现种子形态(特别是种皮纹饰)在十大功劳属内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纹饰(网眼形状、网脊等)可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9 个类型。 5.分子系统学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15 个种,基于44 种十大功劳植物和6 种小檗属植物ITS 序列分析,显示该属可分成4 大支,基本上支持前人的4个组的划分。但就中国种类而言,尽管有几支能被明显的划分,但总体上组下关系仍不明确。另外,以M.polydonta、M.Longibracteata、M.paucijuga 为主的一支与美洲种类聚在一起,这说明这一支所代表的种类与美洲种类有较近的关系。 6. 分类处理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对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与《中国植物志》相比:发现新分类群2 个,新等级4 个,增加新异名3个,省级新分布1 个,并对4 个种进行了补充及订正描述。并对一些疑难类群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确认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共包括38 个种,2个亚种。同时基于叶表皮、种子形态、分子序列等证据,对十大功劳属下系统进行了讨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杉科(Taxodiaceae)五属六种植物--杉木属(Cunninghamia)的杉木(C. lanceolata)、水松属(Glyptostrobus)的水松(G. pensilis)、落羽杉属(Taxodium)的池杉(T. ascendens)、水杉属(Metasequoia)的水杉(M. glyptostroboides)、柳杉属(Cryptomeria)的柳杉(C. fortunei)及日本柳杉(C. japonica)为材料,进行了以下研究: 1、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在统一条件下测定了上述植物叶的精油成分及各成分百分含量。共检测到七十余种成分,包括α-蒎稀(α-pinene)、龙脑(borneol)、乙酸松油酯(terpinyl acetate)、杜松烯(cadinene)等十六种共有成分和其它分布各异的成分。 2、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从杉木中提取、分离、纯化了5个双黄酮成分,鉴定为一类3'-8"联接的化合物,分别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长叶世界爷双黄酮(sequoiaflavone)、银杏双黄酮(gingetin)、榧黄素(kayaflavone)和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 3、用薄层层析法检测上述5个双黄酮成分在6种植物中的分布,发现每一植物均含有这五个已知化合物。 4、根据以上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以下问题: 1)、杉科植物精油成分及其组成特点; 2)、杉科植物双黄酮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3)有关柳杉与日本柳杉关系的化学证据; 4)有关水杉归属的化学证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质素是一类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行使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它却是形成造纸污染的主要来源。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分子水平调节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降低木质素的含量或改变组分以培育适合造纸的植物原料树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环保效益。本研究利用反义RNA技术,主要围绕木质素合成三种相关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的基因对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调节的研究,取得如下进展: 1.农杆菌介导法将COMT和CCoAOMT基因的单价和双价的反义表达载体导入烟草,比较了两个甲基化酶的功能。PCR-Southern和Northern点杂交结果表明反义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DNA上,并在转录水平表达。两种反义基因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节的效果显示,CCoAOMT能更有效地调节木质素生物总量的合成,COMT仅特异调节S木质素的合成。表达反义CCoAOMT基因的转基因毛白杨,内源CCoAOMT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均受到抑制,最终引起转基因植株木质素含量普遍降低,最多降低达26.20%,筛选出木质素含量下降10%以上的转基因毛白杨株系8个,为源头治理造纸废水污染奠定了基础。 2. 对克隆的4CL基因进行了表达特性分析, RT-PCR分析表明,分离的毛白杨4CL基因主要在木质部丰富表达,叶中表达量较少,树皮中不表达。在毛白杨的一个生长季,该基因表达显示明显的双锋特征,该表达模式与木材早材和晚材的发育时期相吻合,表明分离的毛白杨4CL基因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4CL基因导入烟草和毛白杨,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对转化植株进行筛选,获得批量转基因植株。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分析表明,抑制内源4CL基因表达,能有效降低转基因植物中的木质素含量,且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发育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基因毛白杨的茎杆上一些区域呈红棕色,颜色的深度与转基因毛白杨木质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颜色变化可作为转基因植株筛选的一个辅助指标。现已获得木质素含量下降10%以上的转基因株系3个,最多下降达41.73%,可供中试与制浆实验,为培育低木质素环保型毛白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3.为了优化现有的表达框架,使目的基因更有效地调节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应用PCR技术从毛白杨基因组中分离得到C4H(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启动子片段(GenBank注册号:AY351673)。GUS荧光活性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该启动子在一些木质化的组织和器官中特异表达,随着组织成熟度和木质化程度的增加,表达活性逐渐增强,并且该启动子受伤诱导。反义CCoAOMT基因在C4H启动子的调控下,会引起转基因烟草木质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不影响碳向碳水化合物的转换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无明显负效应。这些结果证明了从毛白杨中分离的C4H 启动子可以应用于造纸原料树种材性改良的遗传工程操作。 4.首次从水稻中华10号(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分离了CCoAOMT基因家族的三个成员,对其基因结构及表达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的三个成员与水稻的木质化进程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单子叶植物中的甲基化途径发生机制,为高产水稻抗倒伏和茎杆饲料作物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籽粒的灌浆是将光合器官合成的有机物贮存在籽粒中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决定了籽粒的产量及品质。先前研究表明灌浆籽粒中贮存物质的累积是各种代谢活动和细胞学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但灌浆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水稻是研究籽粒灌浆的优良模式材料,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淀粉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其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为分子机制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发育水稻籽粒的观察表明在开花后6 天,籽粒就已完成了胚的分化和胚乳的细胞化;此后籽粒经历了一个显著的细胞增大过程,并在开花后12 天左右达到成熟籽粒的大小;而籽粒的灌浆过程起始于开花后6 天,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开花后20 天。因此,我们将开花后6 天到20 天的籽粒分为8 个连续的发育阶段进行动态的蛋白质组分析,396个蛋白点的表达在灌浆过程中发生了两倍以上变化。质谱鉴定得到的345 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划分为10 个不同的功能类别。其中新陈代谢类(45%)和蛋白合成/终点(destination)类(20%)两个功能类别中就包括了大多数的差异表达蛋白,预示着这两类蛋白在籽粒发育中的重要性。蛋白功能群的表达分析显示与淀粉合成和乙醇发酵相关的蛋白在发育过程中大幅度的上调,而与碳代谢中心过程(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相关蛋白呈现明显的下调趋势。大多数的功能类或(亚类)也呈现出下调的表达趋势,如细胞生长/分裂类,蛋白合成类,水解类,信号传导类和转录类。蛋白表达分析的结果表明蛋白的表达随籽粒的发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籽粒在不同阶段的发育和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并协调一致,是细胞从生长分裂过渡到以淀粉合成为中心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代谢重点由中心碳代谢向乙醇发酵的转变对于籽粒的发育和淀粉的合成与累积具有重要意义。 籽粒发育的研究表明在长到成熟籽粒大小后(开花后12 天),籽粒的代谢集中到淀粉累积途径上,一直持续到进入脱水期(18 天),绝大多数淀粉合成相关蛋白在这期间到达表达的顶点。为了解淀粉累积关键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部位(胚乳)的发育规律,我们进一步应用DIGE 技术对这一淀粉累积关键时期(灌浆中后期,开花后12 到18 天)的蛋白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细胞学的观察发现胚乳在灌浆后期先后经历了过氧化氢的爆发、半透明胚乳的形成以及胚乳细胞死亡事件。相应的DIGE 分析显示有321 个蛋白点在胚乳的后期发育中发生了显著的表达变化。细胞学的观察结合DIGE 分析显示胚乳的后期发育是一个典型的衰老过程:细胞结构的崩溃;氧化自由基的爆发;脱水干燥;蛋白、脂类和DNA 由同化作用向异化作用的代谢转化。与代谢转化相伴随的细胞营养的重新分配是胚乳后期发育的一个显著过程。DIGE分析全面展示了参与营养重新分配相关蛋白在后期发育中的表达变化,为细胞学中观察到的有机物向淀粉的转化提供了清晰的蛋白水平的证据支持。在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中有2/3 的蛋白是已知的对氧化电位变化敏感的蛋白,表明由H2O2 爆发形成的氧化压力将引起氧化还原调控从而对胚乳的后期发育进行全面的影响。而其中与碳元素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中尤其富含氧化还原电位敏感的蛋白,表明后期的营养重新分配以及淀粉的累积受到氧化还原电位的紧密调控。另一方面,H2O2 的爆发激发了胚乳中的抗氧化体系。由抗氧化蛋白(如thioredoxin、抗坏血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氧化还原敏感蛋白、代谢中间产物以及glyoxalase 构成的抗氧化体系在胚乳后期发育中协同作用调节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从而控制胚乳细胞衰老的节奏。另外,我们发现与RraA 相关的转录本的调控在胚乳发育末期急剧上调,在调控的代谢途径、调控时间以及调控的部位与氧化还原调控相重叠,并且支持RraA 活动有利于胚乳细胞对氧化压力的适应。所有这些结果表明内生的过氧化氢(或氧化自由基)在胚乳的后期发育和淀粉累积中起到核心的调控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选择了北京市香山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长安街和北京化工厂4个功能区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 (L) Beauv)、毛白杨 (populus tomentosa Carr)、丁香(Syringa Oblata)、野牛草(Buohloe dactyloides (Nutt) Engelm)4种植物;采集植物样品105个、土壤样品40个;测定了各样品的镍(Ni)、锌(Zn)、铜(Cu)、镉(Cd)、铅(Pb)、铬 (Cr)、硫(S)7种元素含量;通过对样品元素含量的直观分析、回归分析、主成份分析(PCA),得出以下结论:各样品各元素含量的最高值或异常值多出现在化工厂内,其次是长安街、动物园、北京植物园无;各功能区各样品各元素含量大小顺序多是:化工厂><长安街>动物园><北京植物园:表明化工厂内土壤、植物受污染的程度较重,其次是长安街,动物园稍轻,北京植物园则较洁净。土壤中7种元素分布特征是:S > Zn > Pb > Cr > Cu > Ni > Cd;植物中7种元素分布特征是:S > Zn >< Cu > Pb > Cr >< Ni >< Cd。7种植物样品对S、Zn、Cu、 Cd具较大的富集系数;对Ni、Pb、Cr具较小的富集系数;说明前者比后者在土壤—植系统中较易迁移。7种植物样品对S均具积累效应;毛白杨叶对zn,毛白杨叶、枝、国槐皮对Cd,野牛草对Cu也都具积累效应。国槐各器官元素含量分配是:皮含量>叶含量>枝含量;毛白杨各器官元素含量分配是:叶含量>枝含量;表明植物各器官中,枝元素含量较低。对元素含量回归分析,发现植物各器官元素含量间具显著性正相关系;植物中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绝大多数呈正相关。前者说明植物各器官生长发育的正相关性;后者说明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正相关性。对元素含量的主成份分析和样品排序,揭示出采自同一功能区的样品大都可形成一集团,但尚存在交叉、重叠和过渡的样品;化工厂集团多处在排序图Z1轴左边,长安街集团多处在Z2轴上方,北京植物园集团多处在Z1轴右边或Z2轴下方。可明确得出,化工厂土壤、植物污染较重(元素含量较高),其次是长安街;动物园污染稍轻,北京植物园较洁净的结论。还可知,化工厂、长安街某些样点污染较轻;而北京植物园、动物园某些样点污染较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植被与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关系研究,虽然古老却又包含许多新的涵义,而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则是近年来发起于GCTE,并拓展到IGBP其它核心项目的研究热点.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工作有:将全球变化作为主线,以单个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o)为对象,研究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别利用气温和降水指标,拓展Kira指标形成生物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以及建立水热积指数,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结合生物群区和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的的我国生态地理区划;在熟悉IGBP陆地样带的科学计划并总结其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最后,粗略分析r生物性多样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问题。 1.植被一环境(气候)分类:指标、系统和模型 植被一气候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当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工作。从单一因子的或多因子简单组合的分类指标,如Koppen,Box指标等,到以可能蒸散为基础的综合分类指标,如Penman,Thornthwaite, Holdridge,Budyko,Kira指标等,科学家们发展了众多的植被一气候分类系统和模型,如Koppen.Thornthwaite,Holdridge. Kira. Box. Neilson.Woodward, Budyko, Prentice系统,以及Holdridge,Uvardy,Matthews. Olson. Bailey.Woodward.Prentice. Box模型,为现今植被一气候关系的研究以及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大气C02增加对潜在植被变化的响应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物种的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m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 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 1月均温(Tl)、’7月均温(T7)、极端最高气温(TMAX)、极端最低气温(TMIN).≥10℃积温(AT)和年降水量(PREC),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r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0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3.宏观尺度上的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1)用气温、降水指标研究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能够在气象台站直接、方便地测试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指标,与其它水热气候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用它们来研究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可行且有用的。利用全国68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记录,计算得出了中国各植被地带、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指标和温雨系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IS作出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并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散点图,均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总结可得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综合孢粉,古生物等资料信息,前人确定在全新世中期中国存在一个大暖期,其中稳定暖湿的鼎盛阶段在7.2—6,0 Ka.B.P.,其时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平均高于现在100 mm,通过数学处理,利用生态信息系统恢复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大陆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参考孢粉、古植物和他人研究资料及现代植被气候关系,恢复编制了大暖期鼎盛阶段中国大陆的植被区划图,与现代植被区划相比较,东部各个植被带在大暖期盛时表现出明显的北迁,温带植被的迁移幅度大于亚热带和热带植被;西部的植被带出现了经向西迁,西北部的草原范围扩张,荒漠缩小;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植被带仍有不同程度向北迁移的表现。这可为预测与阐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2)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并得出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以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试图利用大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可能蒸散和土壤水分平衡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水热积指数,并应用年平均气温.水分盈亏值和水热积指数三个气候变量来限定植物群落组合,构成一个圆形的生命-气候图式.根据全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8个植被地带和26个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水分盈亏和水热积指数,绘制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及散点图,较好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并得到了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等值线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热量梯度,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区分均较明显;土壤水分盈亏曲线的等值线则比较零乱;综合了热量和水分差异的水热积指数,其等值线与热量梯度和水分梯度均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植被类型的对应也较好。这是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的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待于增加机理性的内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Biome(生物群区)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此概念及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评述了9个重要的世界陆地生物群区分类系统,并根据中国的植被分类和区划,尝试划分了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所需要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5.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包括气候指标如与植物耐寒性有关的绝对最低温度(TMrN),最冷月平均气温(TJAN),最冷月日平均温度的最大值(MXT)和最小值(MIT);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AT);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包括最冷月降水(PJAN),最热月降水(PJUL),年降水量,年降水的统计标准差(PSD)和变异系数(年变率PCV);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VEGET)、,植被区划类型(VEGED)、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植物区系类型(FLORA)、动物区系类型(FA UNA).植物特有属的丰富度(EDGENUS)以及度量植物多样性的植物种丰富度(属数GENUS、种数SPECIES);土壤指标如土壤类型(SOILT),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酸碱度(SOILPH)、土壤表层阳离子交换量(SOILEXC)等;地形和地貌特征如经度(LONG)、纬度(LAT)和海拔高度(ALT),利用模糊聚类的手段,综合进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采用四级区划,即:生物大区(biodomain) -生物亚区(subbiodomain) -生物群区(biome) -生物区(bioregion).全国划分为5个生物大区,7个生物亚区和1 8个生物群区。 I北方森林大区 I A欧亚北方森林亚区 I Al南泰加山地寒温针叶林 IA2北亚针阔叶混交林 II北方草原荒漠大区 II B欧亚草原亚区 II Bl内亚温带高草草原 II B2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il C亚非荒漠亚区 II Cl中亚温带荒漠 ⅡC2蒙古/内亚温带荒漠 III东亚大区 III D东亚落叶阔叶林亚区 m DI东亚落叶阔叶林 III E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 III El东亚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III E2东亚常绿阔叶林 ⅡI E3东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E4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 IV旧热带大区 IV F印度一马来热带森林亚区 IV Fl北热带雨林、季雨林 IV F2热带海岛植被 V亚洲高原大区 vG青藏高原亚区V Gl青藏高寒灌丛草甸V G2青藏高寒草原V G3青藏高寒荒漠V G4青藏温性草原V Gs青藏温性荒漠IGBP陆地样带:科学计划与最新进展 作为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交叉项目(Interproject)的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已成为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发展和新研究方法之一。它以一系列综合性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为基础,是由沿着一个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强度等)的梯度上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所构成研究区域,并配合以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其地理范围为1000 km或更大的长度,数百公里的宽度,以涵盖大气环流模型(GCM)运作的最小单元。本节论述了IGBP陆地样带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样带的类型、一般设计和选择标准,国际上IGBP样带的初步设置,包括①经受土地利用变化的潮湿热带系统;②从北方森林到冻原的高纬度地区;③从干旱森林到灌丛的半干旱热带地区;④从森林或灌丛过渡到草地的中纬度半干旱地区,以及其它的一些样带和PAGES核心计划中的PEP样带,主要内容有样带设置的原因、研究内容和主要样带特点等,并总结了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6.中国东北样带(N ECT)的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0与130030’之间沿北纬43030’设置,长约l 600 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本文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大暖期)的植被分布格局。NECT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7.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和管理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最根本的途径,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而就地保护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定义和类型划分及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本身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三峡库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是当地主要的点源污染源,对周围植物群落产生了巨大危害,而植物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正常功能的实现。本研究按照与点源污染源的距离为梯度,通过在三峡库区兴山县白沙河磷化工厂周围布设了32个植物群落固定样地,并以点源污染无法影响到的植物群落为对照,进行样地的野外群落学调查;在每个样地取不同种植物叶片100克左右和样地0~20cm土壤500克,以石灰滤纸法同步进行大气氟化物的取样。样品带回室内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氟化物含量、植物叶片氟的累积量和土壤水溶性氟的含量。同时在野外调查时使用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植物最大光化学效率即Fv/Fm的值。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研究了(1):点源污染对三峡库区陆生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2):点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对植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3):不同物种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污染胁迫响应的差异。结果如下: 点源污染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的马尾松林和柏木林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污染区来说,对照区中物种重要值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许多物种的重要值在污染区与对照区有明显的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铁仔(Myrsine africana)、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等对照区重要值较污染区为高,黄檀(Dalbergia hupeana )、菱叶海桐(Pittosporum truncatum)、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等污染区的重要值较对照区为高。群落中有些物种比如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天然更新也受到污染的影响。 污染区土壤pH值大多低于对照区,但是与离污染源距离的相关性不强。污染区有些物种比如马尾松、柏木等叶片中的全氟含量与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明显正相关。但是另外有些物种氟的累积量受点源污染的影响不显著,比如菱叶海桐、翅柃(Eurya alata)等在污染严重的样地内生存状况仍然很好。 在距离点源污染近的样地内,大多数物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值显著下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马尾松和柏木等的Fv/Fm值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都是随着离污染源越来越近而逐渐降低。根据污染区相对对照区Fv/Fm值下降幅度的不同,把植物划分为三种类型:对污染敏感型如柏木、铁仔、檵木等,中等敏感型如油桐(Vernicia fordii)、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不敏感型如山胡椒(Lindera glauca)和 蝴蝶花(Iris japonica)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父本贯月忍冬(Lonicera sempervirens.L) 、母本盘叶忍冬(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及其子代台尔曼忍冬(Lonicera×tellmanniana Hort. Späth)为试材,研究了整个生长季3种材料的生长与光合特性。结果显示:子代台尔曼忍冬在花期和单株花序数方面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3种材料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父本贯月忍冬的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藤茎长、基茎以及盛花期时的生物量和子代差异不显著,但在实验结束时生物量显著低于子代;母本盘叶忍冬各种指标除Fv/Fm外均显著低于子代,表现出了极弱的生长特性;子代台尔曼忍冬生长期能持续到8月下旬,虽然超中优势(HOMP)明显,但只在单株总叶面积、叶片数和盛花期单株花序数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超亲优势。我们认为台尔曼忍冬在观赏效果方面形成杂种优势的主要生理基础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光合能力的提高,而是在生长前期显著高的总叶面积使子代形成足够多的同化物质,在其内部分配机制的影响下,子代把大量的同化物质用于花芽分化,而在盛花期后,由于子代的生长期较长,以及较强地耐高温胁迫能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形成同化物用于花芽分化,而使得子代在花期和观赏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贯月和盘叶忍冬。因此,在生长早期采取一些增加总叶面积的栽培措施将有助于改善贯月忍冬和盘叶忍冬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We report improved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es for the genom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both with multimegabase contiguity, or almost 1,000-fold improvement over the drafts of 2002. Tested against a nonredundant collection of 19,079 full-length cDNAs, 97.7% of the genes are aligned, without fragmentation, to the mapped superscaffolds of one or the other genome. We introduce a gen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for plants that does not rely on similarity to known genes to remove erroneous predictions resulting from transposable elements. Using the available EST data to adjust for residual errors in the predictions, the estimated gene count is at least 38,000 - 40,000. Only 2% - 3% of the genes are unique to any one subspecies, comparable to the amount of sequence that might still be missing. Despite this lack of variation in gene content, there is enormous variation in the intergenic regions. At least a quarter of the two sequences could not be aligned, and where they could be align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SNP) rates varied from as little as 3.0 SNP/kb in the coding regions to 27.6 SNP/kb in the transposable elements. A more inclusive new approach for analyzing duplication history is introduced here. It reveals an ancient whole-genome duplication, a recent segmental duplication on Chromosomes 11 and 12, and massive ongoing individual gene duplications. We find 18 distinct pairs of duplicated segments that cover 65.7% of the genome; 17 of these pairs date back to a common time before the divergence of the grasses. More important, ongoing individual gene duplications provide a never-ending source of raw material for gene genesis and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mbers of the grass famil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正> 近年来,在我国福建省养鳗场,发生一种新的鳗鲡(Anguilla japonica)流行病。虽然此病不像细菌性的爱德华氏病(Edwardsielliasis)那样普遍。但一旦发生此病,全场鳗鲡就毁灭性地死亡。使养鳗者经济蒙受严重损失。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鱼病工作者关注。1991年7月,在福建省“S”养鳗场暴发此病,死亡严重。我们把病鳗(尚未死亡)空运回本所实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正> 一. 绪言我国池塘养鱼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饲养的种类有鱿(草鱼),青、鲢、鳙、鲤、鳊、鲮等,通常称为“家鱼”,而生长在池塘里的其它鱼类如刺鳅(Mastacembelus aeuleatus),黄鳝(Monopiterus albus),鳗鲡(Anguilla japonica),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白鲦(Hemiculter lauciscu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Elopic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infra- and component communities of intestinal helminths of carp Cyprinus carpio were investigated in six lakes in the flood plain of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Eight species of helminth parasites were recorded. The intestinal helminth communities were species rich in Niushan and Tonghu lakes where the digenean Asymphylodora japonica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whereas in Qinggang and Yanglan lakes a species-poor helminth community had only one species, Khawia sinensis.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within localities was highest in Qinggang and Yanglan lakes, and was high between communities where K. sinensis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The rich composition of these helminth communities may be because China is the heartland for carp while the poor helminth composition of those in Qinggang and Yanglan lakes may reflect the poor fauna there. It is suggested that species compositions of intestinal helminth communities of carp may be diversified in lakes in the hood plain of the Yangtze River. (C) 1999 The Fisheries Society of the British Isl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采集自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生态类型中的,以及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HMAS)等国内主要标本馆的非褶菌目木材白色腐朽菌,小薄孔菌属(Antrodiella Ryvarden & I. Johans.)、耙齿菌属(Irpex Fr.)、容氏菌属(Junghuhnia Corda. emend. Ryvarden)和齿耳属(Steccherinum Gray)四属真菌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照现代分类学方法对四属白腐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记载了每种的寄主、国内分布及研究标本,并对每种与其相似种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讨论。我国范围内共记录及描述小薄孔菌属(Antrodiella)15种,耙齿菌属(Irpex)2种,容氏菌属(Junghuhnia)7种,齿耳属(Steccherinum)12种。其中,共发现新种4个,分别是:柄生小薄孔菌Antrodiella stipitata H.S. Yuan & Y.C. Dai,柏生小薄孔菌Antrodiella thujae Y.C. Dai & H.S.Yuan,亚圆孢齿耳菌Steccherinum subglobosum H.S. Yuan & Y.C. Dai和尖囊齿耳菌Steccherinum subulatum H.S. Yuan & Y.C. Dai;发现中国新记录种4个,分别是:柔韧小薄孔菌Antrodiella duracina (Pat.) I. Lindblad & Ryvarden,日本容氏孔菌Junghuhnia japonica Núñez & Ryvarden,集刺齿耳菌Steccherinum aggregatum Hjortstam & Spooner和圆孢齿耳菌Steccherinum hydneum (Rick) Maas Geest.。对四属中的代表性种类和重要种类进行了rDNA ITS片段序列测定,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PHYLIP3.6对Antrodiella属和Steccherinum属中的种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探讨了Antrodiella等上述四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与Irpex相比,Junghuhnia和Steccherinum 与Antrodiella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Irpex和Steccherinum两个属虽然都具有齿状子实层体结构,但其亲缘关系较远。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多孔菌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之一,本研究对广西主要林区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根据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 结果显示,广西地区的多孔菌共有15科,60属,140种。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新种,分别是菌索容氏孔菌Junghuhnia rhizomorpha H.S. Yuan & Y.C. Dai和小孔大孢卧孔菌Megasporoporia microporela X.S. Zhou &Y.C. Dai;发现7个中国新记录种:萨拉氏灵芝Ganoderma sarasinii Steyaert,唐氏胶囊革菌Gloeocystidiellum donkii S.S. Rattan,线浅孔菌Grammothele lineata Berkeley & M.A. Curtis,粉状捷克革菌Jacksonomyces furfurellus (Bres.) Sheng H. Wu & Z.C. Chen,半伏容氏孔菌Junghuhnia separabilima (Pouzar) Ryvarden,非洲纵隔担孔菌Protomerulius africanus (Ryvarden) Ryvarden和日本芮氏孔菌Wrightoporia japonica Núñez & Ryvarden;78种为广西地区新记录种,占该地区已报道种类的55.7%。 依据分类学的研究结果,对广西地区的多孔菌的种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33.3%),其次为皱孔菌科Meripilaceae(10%),优势属为多孔菌属Polyporus(7.9%%)和针层孔菌属Phellinus(5.7%);属的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属(68.3%)和热带–亚热带分布属(23.3%)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成分(35%)和世界广布种(30%)为主。 经研究表明广西地区共有森林干基腐朽病原多孔菌21种,食用多孔菌菌有5种,药用多孔菌32种,工业用多孔菌17种,多孔菌资源较丰富。 对重要种类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 (L.:Fr.) Fr.进行了固体培养研究,结果显示木蹄层孔菌的营养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培养pH值为7,最适培养碳源为蔗糖,最适培养氮源为蛋白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采用热解吸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对沈阳市主要绿化树种银中杨(Populus alba × berol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榆树(Ulmus pumila)、皂角(Gleditsia japonica)、丁香(Syringa oblate)和水腊(Ligustrum obtusifolium)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排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并估算了这6种树的BVOCs排放通量;同时采用开顶箱法研究了高浓度CO2(700 µmol•mol-1)、O3(80 nmol•mol-1)及二者复合作用下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BVOCs排放规律。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6种绿化树种BVOCs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且夜间几乎均不排放异戊二烯。 (2) 不同树种排放的BVOCs组成明显不同,银中杨、垂柳和蒙古栎以排放异戊二烯为主;油松主要释放α-蒎烯;榆树、皂角和丁香以释放柠檬烯为主;水腊在不同时段其BVOCs组成情况变化较大,主要释放异戊二烯、柠檬烯和α-蒎烯;其中银中杨和垂柳的BVOCs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树种。 (3) 在实测数据基础上,估算出沈阳市6种主要绿化树种银中杨、垂柳、榆树、皂角、丁香和水腊在自然条件下的B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104.86tC,168.66tC,3.56tC,1.27tC,4.07tC和1.33tC。 (4) 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条件下,树木BVOCs释放规律和排放物组成受植物种类和生长季的影响;单独提高大气CO2或O3浓度可显著影响树木BVOCs的释放,二者的复合作用对BVOCs释放的影响主要介于两者单独作用的结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