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resultados para 20-GC 2
Resumo: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新型抗疟药物,然而,青蒿素在青蒿中的含量非常低。近年来,随着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基因工程成为提高青蒿素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青蒿进行遗传转化过程中,高效稳定的丛生芽诱导体系是青蒿转化成功的关键。然而,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青蒿丛生芽诱导能力存在退化现象。本文首先研究了滤纸对青蒿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和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而研究了反义鲨烯合酶基因表达对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研究了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加铺滤纸对青蒿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加铺滤纸后青蒿丛生芽诱导率显著提高,丛生芽诱导率能够达到97%左右。在此高效丛生芽诱导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滤纸在青蒿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筛选培养基上加铺一层滤纸,青蒿的抗性丛生芽诱导率能够达到59.7%,其中在12.5%的抗性丛生芽中能够得到抗性生根植株,生根植株PCR检测均为阳性,在部分PCR检测阳性的植株中检测到了GUS的稳定表达。 利用上述改进的青蒿遗传转化体系,我们得到了反义鲨烯合酶基因的青蒿转化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证明了反义鲨烯合酶基因已经整合到青蒿基因组中。RT-PCR检测发现,在转基因株系ASQ3和ASQ5中鲨烯合酶基因在mRNA水平上得到部分抑制,鲨烯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0%左右;青蒿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3.2%和21.5%,结果表明抑制鲨烯合酶表达能够有效促进青蒿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Resumo:
以草原和稀树草原中木本植物多度的增加为特征的草地灌丛化,是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但灌丛化的生态学效应目前仍存在争议。对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特征与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机理,为退化草原恢复与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位于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一个经23年围封恢复、具有明显灌丛化特征的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叶锦鸡儿灌丛及其相邻草本群落下的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无机氮(IN)的差异,确定小叶锦鸡儿灌丛对草原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小叶锦鸡儿灌丛化增加了表层土壤(0-5 cm)粗粒级颗粒的比例,降低了浅层土壤(0-20 cm)的容重,较大灌丛下10-20 cm土层仍存在这种现象。这至少部分归因于灌丛对凋落物的截获积聚,以及小叶锦鸡儿的根系分泌物在质和量上较之草本植物的不同,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发育。 (2)小叶锦鸡儿灌丛斑块引起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无机氮的空间分布的变化。在浅层土壤中(0-20cm),由灌丛斑块内部向外部SOC、TN和IN均趋于降低。随小叶锦鸡儿灌丛大小(存在时间)的增加,0-20 cm和60-100cm土层SOC和TN均有增加趋势。 (3)除表层(0-5cm)外,小叶锦鸡儿大灌丛与邻近草地土壤C/N比值无显著差异。 总之,小叶锦鸡儿灌丛不仅改变了草原土壤的物理性状,而且提高了灌丛下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含量,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C、N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草原灌丛化明显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基于草原约占陆地面积的40%以及全球草地灌丛化普遍存在的事实,这种伴随草原灌丛化发生的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变化可能会对全球碳氮循环和气候有显著影响。
Resumo:
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而具有强氧化性的臭氧浓度升高也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或将对植被生长产生严重威胁。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发育期内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小麦是对臭氧最为敏感的作物之一,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浆期容易发生臭氧污染。本研究以冬小麦为试材,研究了CO2浓度加倍和2oC增温对中国北方不同年代推出的冬小麦品种幼苗生长的效应;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花后短期臭氧胁迫的反应;分别研究了干旱、增温与臭氧污染对冬小麦旗叶光合和产量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 CO2浓度加倍和温度升高加快冬小麦幼苗的生长速率。CO2浓度加倍主要是促进了幼苗的分蘖(+1.54分蘖),而增温加快了发育进程(主茎叶片数比对照多1叶)。不同品种对CO2浓度加倍和增温的响应存在着差异,但与育种年代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从20个品种的总体情况来看,CO2浓度加倍和2.0℃增温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叠加效应。生长较慢的冬小麦品种对CO2浓度加倍的反应越大。 2) CO2浓度加倍显著提高了小麦新展开叶的净光合速率(Psat),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从而显著提高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TE),但不同小麦品种对CO2浓度加倍的反应与其育种年代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增温对冬小麦叶片Psat的效应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gs,而E显著增大,从而导致ITE显著降低,其中,Psat对增温的反应与品种育种年代呈显著正相关(R=0.525, p<0.05),并与叶片比叶面积(SLA)显著正相关(R=0.45, p<0.001)。CO2浓度加倍和增温同时处理时对Psat、gs和ITE的效应显著大于CO2浓度加倍处理。 3) 冬小麦灌浆初期,短时间的臭氧胁迫对旗叶的同化能力带来了显著的负效应,而且光合性能最大的叶片中部受到的抑制最为严重。同化能力的下降导致最终产量的降低。然而,不同品种对臭氧的敏感性存在着很大差异。臭氧对具有较高收获指数和产量的当代品种-烟农19的效应(-19%,p<0.01)明显大于产量较低的老品种-农大311(-8%,p<0.05),主要表现在叶片可见伤害程度较大,旗叶净光合速率受到的负效应较大,籽粒重量以及穗粒数均显著降低。 4) 短期高浓度臭氧胁迫对处于中度干旱胁迫下的小麦植株产生了可见伤害(<20%),但伤害程度明显低于处于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植株(>30%)。短期臭氧处理显著降低了处于较高土壤含水量下的小麦旗叶Psat(-36%),干旱胁迫也显著降低了旗叶Psat(-34%),但臭氧仅使处于中度干旱胁迫下的植株旗叶Psat进一步降低了7.8%。gs的变化趋势与Psat的变化基本一致。臭氧处理结束并复水后,干旱处理植株的Psat与对照基本相同,而臭氧处理过的植株均明显低于对照,其中臭氧处理期间处于良好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植株旗叶Psat显著低于对照,并且随着植株的衰老,其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处理,表明衰老速度加快。而中度干旱胁迫可减轻臭氧对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 5) 正常供水条件下,短期臭氧处理结束2天后,小麦旗叶Psat与对照植株的值接近,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Psat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臭氧处理结束后,植株若遭受干旱胁迫,旗叶Psat显著低于对照。虽然gs的变化趋势与Psat基本一致,但臭氧处理后光合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旗叶光合能力下降、叶片提前衰老,是臭氧处理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而千粒重却显著降低。而臭氧处理后若遇干旱胁迫,旗叶的光合能力以及光合有效期进一步减少,导致不育小花数增多,因此籽粒产量进一步减少。 6) 灌浆期臭氧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导致产量显著降低;2oC升温加快了植株的衰老,然而并没有对产量性状产生显著效应;温度和臭氧两因子对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具有交互效应,但对各产量性状均没有交互效应发生。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不同品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意味着可以通过育种途径来减轻未来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灌浆期臭氧胁迫显著降低冬小麦的产量,环境因子可影响臭氧胁迫效应,但之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保证未来全球变化环境下的粮食安全。
Resumo: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为桑科(Moraceae)构树属(Broussonetia)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岛屿。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树皮纤维品质优良,自古就是造纸的优良原料;叶片可用作饲料;果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环境适应性强,是迅速绿化荒山、荒滩和盐碱地的理想树种。因此对构树这些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日本和国内构树主要分布区域的的10种生态型及杂交构树共23份材料,摸索并改进了构树DNA的提取方法,建立了稳定的SRAP分子标记体系,以杂交构树组培苗为材料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条带信息较高的17对SRAP引物,以这些引物对23份构树材料进行PCR扩增和标记分析。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本实验首次将SRAP技术应用于构树的研究中,建立起构树稳定的SRAP-PCR反应体系;实验中对影响扩增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20 μL 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最适浓度:模板DNA浓度80 ng/(20 μL),Mg2+浓度2.0 mM,dNTP浓度0.6 mM,引物浓度0.8 mM,Taq 酶浓度1.5 U/(20 μL)。 (2)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来的17对SRAP引物对21份不同生态型构树样本(21份材料指的是除两份杂交构树材料外的其它生态型构树,以下同)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43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25.5条,其大小介于100~1,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319条,占总数的72.67%。 (3)用Popgene1.32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Shannon信息指数(I)值为0.2275(0.2042),物种水平的Nei基因多样性(H)值为0.1336(0.1436),表明各生态型构树之间的平均遗传多态性不高,中国大陆各生态型构树Shannon信息指数(I)值仅为0.1675(0.2271),物种水平的Nei基因多样性(H)值为0.1039(0.1540),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构树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中国和日本之间。 (4)用NTSYS-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生态型构树按距离关系远近及分布区域可划分为不同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7附近,对21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可分为两个群体,一类为日本生态型,另一类为中国生态型,表明日本构树与中国野生种构树种源遗传相似性较小。中国各生态型构树在遗传相似系数0.91处可分为5类,总体而言,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构树遗传相似度较高。对杂交构树分析表明,其亲缘关系与日本构树(母本)更接近。 (5)日本及杂交构树的SCAR标记。本研究找到两条日本及杂交构树的特异性条带,回收、测序,再根据序列往里重新设计引物,转变成稳定性更好,更直观的SCAR标记,这为挑选性状优良的日本及杂交构树提供重要的参考,对其育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一条片段经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与拟南芥磺基转移酶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Resumo:
对来自云南昭通、景洪、元阳、潞西和镇康等5个地区的25只雌按蚊,及4只雄按蚊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从使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选择其中扩增谱带清晰的12个引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只有2个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呈单型,其余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多态型。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该29只微小按蚊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5个组,分别对应于它们的地理来源,说明云南微小按蚊群体间的基因流程度不高,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Resumo:
本发明是一种蜜蜂电击振翅反应气味学习训练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捉取蜜蜂,放入冰中1-2分钟待蜜蜂麻醉后,将蜜蜂转移到特制电笼中,每笼20至40只; 2)适应1-3小时后,将装有蜜蜂的特制电笼放入气道箱中开始训练,每次训练时,给气持续时间10秒,电击在给气后5秒时开始施加,持续10秒,间隔20到30分钟进行下一次训练,每笼蜜蜂训练3-5次;3)检测时,给气10秒,无电击,记录蜜蜂的振翅反应。本发明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训练蜜蜂的振翅反应,经过训练的蜜蜂当嗅到特征气味时,就能产生振翅反应。这对于探测特征气味、缉毒缉爆、出入境安检等多项国防及民事安全工作提供了帮助。
Resumo:
The hemizona assay (HZA) in Rhesus monkey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zona-binding ability with sperm motility or with naturally developing oocytes at various maturational stages. Oocytes from unstimulated ovaries were retrieved within 2 hr from monkeys sacrificed for vaccine production (in reproductive season, but with their menstrual cycles not determined). Oocyt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their morphological maturation: 1) Oocytes surrounded by more than one cumulus layer (MC); 2) Oocytes retaining intact germinal vesicle nuclei (GV); 3) Oocytes with 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 showing distinct perivitelline space (PVS); and 4) Oocytes extruding the first polar body (PB1). The mean numbers of sperm bound to hemizona for PBI, PVS, GV, and MC groups were 132.9 +/- 12.0, 71.5 +/- 10.1, 36.1 +/- 4.0, and 20.1 +/- 2.9 (Mean +/- SE), respectively. The four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each other in sperm/egg binding ability (P < 0.01). The number of bound sper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oocyte matur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lso showed that zona-binding ability was also affected by sperm motility. For sperm with 67.7% motility and sperm with 31.2% motility, the average numbers of bound sperm were 43.5 +/- 2.2 and 25.3 +/- 2.9 (Mean +/- SE),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inding ability for sperm with higher motility (P < 0.0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1)The rhesus monkey model can serve as a very sensitive model for studying sperm/egg interaction by HZA; 2) Sperm motilit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erm/egg binding; and 3) Sperm/egg binding ability increases with oocyte maturation. The binding ability is highest when oocytes matured to the PB1 stage, which is also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fertilization. This is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zona maturation'' hypothesis. (C) 1994 Wiley-Liss, Inc.
Resumo:
为了探讨表皮生长因子与男性精子发生的关系,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正常男性精浆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 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二组之间EGF 含量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 < 0105) , 提示EGF 可能参与了男性生殖 系统中精子发生的调控。
Resumo:
本发明是一种动物标本基质的置换方法。1)将动物表面清洗干净,让动物组织冷冻硬化,再将液态高分子材料硅胶均匀的涂抹于所要置换基质的动物部分,放置于干燥阴凉处,让高分子材料变干变硬;2)将上述变硬的动物或动物部分置于水中,使承载毛发的动物部分基质在水中与基质松脱;3)动物部分在内侧均匀涂抹牙托粉,与涂抹的硅胶表面严密接触;阴干;4)放置于有机溶剂中浸泡,去除步骤1)所涂的材料,则动物的毛发就会全部埋裹在步骤3)新涂的人工基质材料中形成动物的表皮形态。本发明使得动物标本的毛发、纹理等细微结构能够保持原状态,不怕潮湿、不会被昆虫蛀咬、微生物侵袭,可以长久保存,且更加栩栩如生。
Resumo:
把1870-2001年来自美国"现代灵长类文献题录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及"中国灵长类研究文献题录"的资料按4个时期(I:1870-1949;Ⅱ:1950-1965;Ⅲ:1966-1977;Ⅳ:1978-2001)分类整理.此外,使用了"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版)".结果如下:(1)1870-2001年共有20 52篇文献,2个文献数量高峰分别出现于1950-1965和1978-2001年;科研部门所发表的论文占54.2%,并随时间而增加;而国外部门则随之减少.(2)2 052篇文献中,超过9%的文献为SCI所收录,其中1966-1977年被SCI收录的文献百分比最高;在全部被SCI收录的文献中又以科研部门的占优势(59.1%);但国外部门则以其30.1%的文献被SCI收录而领先.(3)统计了灵长类研究9个领域文献百分比及其变化,其中1978-2001间生态学和行为、神经生物学、繁殖和饲养快速发展;化石灵长类、形态学和解剖学减少;分类及分布、细胞及分子进化显得不甚突出;在第Ⅱ时期和第Ⅳ时期疾病防治研究相当多;保护生物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Ⅳ时期作者数量最多,但每个作者的文献平均数却不如第Ⅰ时期.一般地说,在SCI收录的作者中以中国作者居多,但在第I时期唯一被SCI收录的作者则是一名外国学者;在第Ⅲ时期外国作者占被收录作者数的60%.
Resumo:
在20℃、25℃下,将大型溞和老年低额溞分别按7+3(B组),5+5(C组),3+7(D组)的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以及用单种培养(10+0(A组),0+10(E组))作为对照,研究了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笛榻峁砻?在混合培养时,大型溞对老年低额溞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20℃、25℃下,单种培养的老年低额溞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大型溞的2.31和1.97,而在混合培养下老年低额溞的种群密度明显低于大型溞,在实验25d后几乎全部死亡。25℃下两种溞的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C组:
Resumo:
通过实验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养殖复合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在养殖周期、日变化上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池的水质明显好于对照池,影响系统水质的主要因子在循环池和对照池中是不同的,其中循环池主要影响因子是生物指标细菌,对照池主要影响因子是氮、磷等化学因子;碱性磷酸酶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20时达到一天的最高;循环池和对照池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循环池碱性磷酸酶的日变化范围是2.81~6.83mmol
Resumo:
根据投喂时间不同,将奥尼罗非鱼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9尾),每组每天饱食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00+14:00、14:00+20:00、20:00+2:00和2:00+8:00(依次用S1、S2、S3和S4表示),并使用Videomex-V影像运动监视系统全天监测奥尼罗非鱼的活动。结果显示,S1和S2组单位体重的摄食量显著低于S3和S4组,S1和S2组无显著差异,S3和S4组也无显著差异;投喂时间对全天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活动节律有明显的影响,S1和S2组的活动节律聚为一类,S3和S4组
Resumo:
土壤蓝藻结皮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沙埋是生长在流动沙丘表面的植物面临的重要的环境因子.实验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干燥沙子不同掩埋时间(0,5,10,15,20,30天)和深度(0,0.2,0.5,1,2cm)对人工藻结皮生物量、叶绿素荧光活性和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体上随着沙埋时间的延长和深度的增加人工藻结皮的F_v/F_m值和胞外多糖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在20天和30天沙埋处理之间,两者在不同沙埋深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量的降低出现在沙埋处理20天和30天,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这2种处理时间之间差异
Resumo:
2001年9月对东洞庭湖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动物4门8纲20科51种.其中,寡毛类2科18种(35.3%),软体动物8科15种(29.4%),水生昆虫7科14种(27.5%),其他动物4种(9.1%).软体动物是东洞庭湖底栖动物的最主要类群(占总丰度的71.1%).其中,腹足类的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 120sa)、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纹沼螺(P.striatulus)和寡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