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resultados para 1,2,3,4-Tetramethylbenzene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脉冲爆轰发动机作为一种新概念热力推进装置,以其优越的热力性能、简单的系统结构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可能在未来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通过开展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脉冲爆轰发动机热力循环过程中波的运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理清了其工作循环中进气-点火-爆轰排气等过程运行的规律及特点,并探讨了设计脉冲爆轰发动机装置所必需解决的燃料与氧化剂混合、快速起爆、安全充气等一些关键技术。首先,理论上研究了分析脉冲爆轰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推力性能和循环频率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探讨了影响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针对脉冲爆轰发动机工作循环的特点,系统研究了其循环过程的各种波系的产生、运动和相互作用等流动特征以及实现循环过程的具体途径,其具体内容包括:(1)设计了可行有效的燃料与氧化剂强化混合装置,利用孔板和螺旋射流冲击成功地产生了混合效果良好的可燃混合物;(2)利用高温射流点火机制,实现了在一定混合比和初始压力下的可燃混合气体的快速起爆;(3)研究了爆轰波结构和化学反应区结构对爆轰传播过程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运动可燃混合气体中爆轰波的传播过程;(4)在研究爆轰产物的排放过程中,对不同初始运动速度的可燃混合气体作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理清了它的运动规律,并探讨了安全进气的时机与条件。最后,在应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并装配了一台使用液体燃料的脉冲爆轰发动机模型试验装置,经调试成功地实现了连续的脉冲爆轰循环,运行频率达到5~10Hz,也验证了由对脉冲爆轰发动机中波过程的研究得到的特殊规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蛋白质芯片,又称蛋白质微阵列,是继基因芯片之后又一对生物医学研究乃至人类健康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生物芯片。目前,蛋白质芯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走出基因芯片的阴影,在蛋白质芯片的制作和检测中借用了很多基因芯片技术。许多在基因芯片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低丰度信号的检测、不同的点样质量带来的干扰和基于标记方法的检测技术问题,也同样在蛋白质芯片上出现,并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蛋白质分子与DNA分子之间的巨大差异。基于椭偏光学成像技术的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目前蛋白质芯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椭偏光学成像技术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光学检测技术,目前国际上尚未发展出适合于其检测特点的蛋白质芯片技术。本文研究的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生物技术,它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1)芯片设计;(2)配基装配;(3)芯片反应器;(4)芯片信号采样和处理;(5)芯片数据库。本文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前三部分内容,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研制了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建立了高通量蛋白质芯片制备方法;发展了多种芯片表面改性和配基固定方法;开展了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文研制了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建立了化学格式化法高通量蛋白质芯片制备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蛋白质芯片能够满足椭偏光学成像技术定量检测的要求,而且这两种蛋白质芯片与本实验室早期发展的生物活性探针和多元蛋白质芯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系列,使之不但能够简单方便地进行低通量蛋白质检测,而且也具有了高通量蛋白质分析的能力。本文建立的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把微流控芯片和微阵列芯片二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以微型流动控制见长的微流控芯片被设计成微阵列芯片的微型点样仪与微型高效率反应器,而以并行分析见长的微阵列芯片成为微流道系统的专用传感器件,并且实现了在同一微型分析系统中进行蛋白质芯片的制备与检测。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改变了阵列式生物芯片整体反应模式,使得芯片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通过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进行蛋白质芯片制备与检测,显著降低了试剂和样品的消耗,缩短了检测时间,把检测灵敏度提高到了纳克/毫升量级。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的微流道蛋白质芯片系统,使得蛋白质芯片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本文针对椭偏光学成像技术的检测特点、不同的芯片设计和配基发展了多种表面改性及配基固定技术,实现了配基分子共价连接、抗体分子定向固定、混合硅烷膜层对硅基底的表面改性以及混合烷硫醇SAM对金基底的表面改性。这些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配基分子在蛋白质芯片表面上的稳定性,较好地保持了配基分子的生物活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本文在上述关键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还成功地开展了无标记蛋白质芯片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在一块蛋白质芯片上进行乙肝五项指标同时检测;通过蛋白质芯片对病毒一噬菌体进行了直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和乳腺癌标志物定量检测已经能够达到临床免疫检测的水平;还通过无标记蛋白质芯片技术同时研究了多对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模型化分析获得了相互作用动力学常数。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高体积份数、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刚度预测为目标,本文的工作要点如下:1.根据三维链网模型理论,完善三维链网模型数值模拟软件,成为模拟非均匀介质,特别是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2.研究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变分布的统计规律,检验了将增强纤维简化为一维构元的可行性。得到了短纤维应变平均值与纤维轴线所在方向宏观线应变的关系,导出刚度张量的显式表达式。3.研究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应变分布的统计规律,针对材料经历宏观纯体积变形和纯剪切变形两种典型变形方式,分别计算了颗粒与基体应变平均值、应变涨落与宏观应变的关系,导出了复合材料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可以预测增强体任意分布、任意加载方式下材料的刚度。4.研究了增强颗粒刚度比、体积份数、相对尺寸、排列方式、几何形状等因素与材料应变分布统计参数的关系,并推断这些因素对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成果为多年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论文汇编。植物群落生态学是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科的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森林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全球变化的对策等均极大地依赖于植物群落生态学理论的指导。该成果提出群落生态学一些新理论和群落结构和动态定量化和模型化描述的一些新方法,对发展学科理论和完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方面:1、完善了群落波动理论,解释植物群落波动的性质指出森林群落波动的生态学原因、特性和类型;2、提出植物群落边缘效应理论,阐明了植物群落边缘效应的机理、性质、强度和类型,以及边缘效应理论的应用;3、提出植物群落动态的干扰体系理论,阐明其内容和范畴,定义了人类干扰体系的几个主要概念,阐明干扰的现象和性质,区分人类干扰和人类破坏的界线;4、完善群落组织结构理论,指出其结构概念是在群落水平上衡量各种群的综合组成结构,提出可定量测度的综合指标。方法方面:1、提出森林群落稳定性测度的方法;2、拟合群落均匀度测定公式;3、建立多种群生态位重叠测定公式、修正种间联结测定公式并阐明其与取样方法;5、提出马尔柯夫线性模型的非线性分解;6、提出边缘效应经度测定公式;7、建立群落波动强度测定公式;8、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拟计算机软件;9、建立植被生态学数据分析软件;10、进行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种群生物量和生产力测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详细研究在我国华南泥盆系地层中发现的一种新的原真蕨植物—原蕨属(新属)propterophyton gen. nov.并详细探讨原真蕨植物的分类问题。 原真蕨植物在早期陆地维管植物系统发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处于原始的裸蕨植物和进步的真蕨植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兼具这两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原始蕨植物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往往由于化石材料的奇缺和破碎,限制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因而研究工作的进展一直十分缓慢。近二十多年来,一方面随着原裸子植物的确认和原裸子植物纲(progymospermopsida)的建立,一些所谓的原真蕨植物经研究后被转移到这个新钢里。另一方面,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的古植物学家对新发现的不少珍贵的原真蕨植物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使人们对这类灭绝植物的认识得以深化,并就它的分类问题,古植物学家不断提出新的见解。 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原蕨属的标本十分丰富,保存完整。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使我们对这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由此涉及到对整个原真蕨植物的认识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出一个有关原真蕨植物的新概念。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际植物学界人士近二十多年来对原真蕨植物研究的资料,本文拟把原真蕨植物归入原真蕨亚纲(primofilices)置于真蕨纲(Filicopsida)之下,与真蕨亚纲(Filices)并列。 大部分原蕨属的标本采自湖北省汉阳县米粮山采石场。化石层位于上泥盆统珞珈山群的下部,距该群底界与下伏中志留统地层之间的假整合面大约有9米。该层为—巨大的粘土岩透镜体,夹在厚至巨厚层的石英砂岩中。依据分散孢子组合的资料,这种植物的地质时代不会晚于晚泥盆世早期,即弗拉斯期(Frasnian)。另有一部分标本则采自湖南市长沙县跳马涧。其时代大约是中泥盆世晚期,即吉维特期(Givetian)。 原蕨属的化石主要保存为炭化的压型标本,部分黄铁矿化。这些标本经过精心修整,采用多种技术处理,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出了这种植物主要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的特性。 泥盆原蕨(proptrophyton devonicum sp. Nov.)由根状茎、蕨叶和不定根三部分组成。根状茎横生地下,以细而少分枝的不定根固着于土壤中。蕨叶中仅有一枚直接由根状茎顶部生出,余为侧生,以螺旋排列为主。蕨叶由三次羽状分枝的枝系组成,单轴,不具叶片。成对的羽片在叶轴两侧互生。小羽片也以同样的方式成对互生在羽轴两侧。从而形成一种立体生长的四列式蕨叶。小羽片多为六次等二岐式分枝,没有蹼化。生殖小羽片顶部生出成对孢子囊。估计每枚小羽片上可以生长六十四个孢子囊。幼小的孢子囊圆至纺锤形,下垂。成熟的孢子囊弯眉形,直立。两个孢子囊在小羽片顶部排列成山羊角状。四个孢子囊成两对着生,形成一束。孢子囊沿囊壁内面纵裂,不具环带。孢子同型,具三裂缝。蕨叶具轴有两侧对称的维管结构:两个椭圆柱状的维管束在一侧相连,形成一个v字型结构。在维管束的另一侧具有原生木质部腔(lacuna)。后生木质部管胞放射状相连,具有梯形,椭圆形至圆形的具缘纹孔。成对的小羽片迹由两个维管束不相连的一侧交互产生。皮层分为具薄壁组织的外层和具后角组织的内层。表皮上的气孔器很小,散生,气孔与轴行,无副卫细胞。 泥盆原蕨的蕨叶由不具叶片的枝系组成,立体方式生长。小羽片等二岐式分枝。根状茎顶部直接生长一枚蕨叶。孢子囊定生,纵向开裂。这些属于裸蕨植物的原始性状,明显地不同于真蕨植物。但根、茎、叶的初步分化、蕨叶的单轴生长和羽片在叶轴两侧排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蕨叶轴内两侧对称的维管结构,表明泥盆原蕨已部分发展到真蕨植物的水平。由此可见,原蕨属即具有裸蕨植物的原始性状,又具有真蕨植物的进步性状,属于一种典型的原真蕨植物。 综合原蕨属及其它原真蕨植物如指蕨属(pseudosporochnus),羽裂蕨属(Rhacophyton)和十字蕨属(Stauropteris)的特征,归纳出原真蕨植物的孢子体具有以下主要性状:(1)植物体由茎、蕨叶和不定根组成。(2)茎直立或匍伏生长,具放射状对称的内部结构。(3)不定根自茎生出,有的也从叶柄或叶轴生出。(4)蕨叶由完整的羽状分枝的枝系组成。由此形成的蕨叶与枝系在形态上的差异不甚明显。(5)蕨叶单轴式生长,一次多次羽状,呈背腹状或至少叶轴具备背腹性。(6)羽片和小羽片成对的或单个的侧生在轴两侧,形成立体或平面生长的蕨叶。(7)小羽片等二岐式分枝,不具叶片。(8)叶轴和羽轴具两侧对称的,中始式的维管结构。(9)孢子囊远端位着生,无环带,具简单的开裂机制。(10)孢子多为同形,稀有大小两种。简言之,原真蕨植物是一类蕨叶由羽状枝系组成,不具叶片和孢子囊不具环带的原始的真蕨植物。 这种原真蕨植物的新概念为原真蕨植物的分类和蕨叶的起源提供新的解释。 裸蕨植物与原真蕨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出现根、茎、叶的初步分化,在系统发育中达到一个新的演化水平。但是,原真蕨植物的蕨叶仅由枝系组成,还没有形成叶片,孢子囊叶不具环带,这些特征在系统发育中又低于真蕨植物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因此,有无蕨叶叶片和孢子囊有无环带作为区分原真蕨植物和真蕨植物的主要标志。原真蕨植物应以蕨叶未形成叶片和孢子囊不具环带为特征。而真蕨植物则至少应以有叶片的蕨叶或孢子囊具环带为特征。 原真蕨植物,原裸子植物和原始楔叶植物都起源于裸蕨植物,是共同生活在泥盆,演化水平彼此接近的三大分类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叶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不同。这里又涉及到蕨叶起源的问题。 历史人们认为蕨叶(复合叶)起源于一个等二岐式分枝的侧枝。但根据已发现的化石资料,特别是原蕨属所表现的性状,蕨叶可能直接起源于具有完整的至少一次羽状分枝枝系的植物。枝系的扁化和蹼化则发生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具叶片的枝状复合蕨叶。而仅仅由一个等二岐式分枝的侧枝起源的叶则应归属于简单的枝状叶。本文所讨论的原裸蕨子植物和原始楔叶植物的叶,就是在茎上螺旋排列或轮生的单叶。在蕨叶中,只有小羽片才是由等二岐式分枝的侧枝起源,排列在羽轴两侧。因此,在系统发育中,原裸子植物和原始楔叶植物的茎及其着生的单叶与原真蕨植物的复合蕨叶是同源的。而单叶则与小羽片同源。 根据上述对原真蕨植物的概念和蕨叶及单叶起源的观点,结合化石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两方面的性状,特别是以生殖器官的性状作为分类的依据,纵观几十年来原真蕨植物的分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原真蕨植物的分类,受材料限制,研究的程度不够深入,基本上仅以解剖性状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这一时期归属原真蕨植物的“蕨状植物”包括原始蕨类(protopterids),枝木类(cladoxylaeans)和合生蕨类(coenopterids)这实际上是一个庞杂的类群,包括了后来分出的原裸子植物,原始楔叶植物以及真蕨植物。 第三个阶段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由于美国 C. B. Beck博士的重大发现和深入研究的结果,不仅确立了原裸子植物是一类处于裸蕨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而且为古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即化石植物的正确分类也必须依据形态学和解剖学两方面的证据。生活在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的原裸子植物既有原始维管植物自由孢子生殖的特征,又具有裸子植物木材的组织特征,即次生木质部的管胞具有典型的松柏类的圆形具缘纹孔。一些所谓的“蕨状植物”经过细致地研究被证实应属于原裸子植物,从而被转移到原裸子植物纲内。 六十年代中期,比利时古植物学家 S. Leclercq 和西德古植物学家H. J. Schweitzer 发现芦形木(Cala-mophyton)的维管结构为枝木形。因而将原来归属于原始楔叶植物叉叶目(Hyeniales)的芦形木和叉叶(Hyenia)转移到枝木目中,作为蕨状植物看待。对此,国际古植物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由于这两种植物的生殖器官业已分化为原始的孢子囊梗,而且单叶的排列也由螺旋着生演化到假轮生的水平。 在此期间,合生蕨植物的自然分类的问题日趋被人重视。 第三个阶段开始于本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有关原真蕨植物分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芦形木等属的正确的分类位置和如何对合生蕨植物进行更接近于自然的分类。 枝木目(Cladoxylales)目1 9 2 7年建立以来,主要包含了一些生活在早石炭世的植物。这些植物的轴具有多维管束的组织结构。而植物体的整体形态不详。归入此目的有具枝木型维管结构的中泥盆植物指蕨,帚枝木(Cladoxylon scoparium )和芦形木都显示出相似的掌状分枝的外形.但是指蕨的叶为羽状蕨叶,小羽片两侧排列,孢子囊纺锤形,成对顶生,纵向开裂。而帚枝木和芦形术的叶为螺旋排列在茎上的单叶。芦形木的孢子囊已形成了雏形孢囊梗。帚枝木的生殖器官最初被认为是扇状深裂叶具边缘着生的孢子囊。但是1 9 8 0年Scheitger 和Giestn重新研究后,发现它的生殖结构类似芦形木,为原始的孢子囊梗。帚枝木,芦形木和叉叶的单叶与原其蕨植物的蕨叶不仅形态上截然不问,而且在排列上已趋向于轮生。与此同时,孢子囊梗已初步形成。这些性状表明这些植物与楔叶植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本文不仅赞同J.E.Skog 及L. P. Banks (1973年)和W.N. Stevart (1983年)将芦形木和叉叶仍归回原始楔叶植物叉叶目,而且将蒂枝木也归入同—个目内。另外,指蕨属根据蕨叶和孢子囊的性状应属于原真蕨植物。到此为止,枝木目(狭义的)只包括具有多维管束的硅化轴的器官属,其分类位置不明。 合生蕨目(Coenopteridales)历来被认为是原真蕨植物的主要代表。过去对这类植物的认识主要建立在解剖材料上,特别是依据叶轴维管结构的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目也是一个庞杂的类群。随着合生蕨的生殖结构的不断发现,人们对这类植物的分类,逐渐转移到以孢子囊的性状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本文赞同根据孢子囊的结构,特别是依据环带的形态结构,把该目中的五个科Botryoptoridaceae, Anacboropteridaceae, Sermaytaceae, Tedeleacoae 和 Psallxochlaenacoae转移到真蕨亚纲的真蕨目(Filicales )内。另外本文还对比了该目中的孪生蕨科(Zygopteridaceae )的几个属的囊群,孢子囊及环带的性状与莲座目(Marattiales )中莲座科的一个化石属和一个现代属(Angiopteris )的生殖器官的性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建议将孪生蕨科移至莲座目。Iridopterids曾被认为是合生蕨植物。根据新的研究资料, lridopterids 与原始楔叶植物的关系比与其它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合生蕨植物中的羽裂蕨属和十字蕨属因蕨叶不具叶片和孢子囊不具环带,似应归入原真蕨亚纲,置于各目的目下。至此为止,合生蕨植物分别归属不同类群而使该目趋于解体。 原真蕨亚纲包括四个目(指蕨目Pseudosporochnales,原蕨目Propterophytales,羽裂蕨目Rhacophytales,十字蕨目Stauropteridales)六个属( Pseudosporochrmus, Propterophyton, Rhacophyton,Protocaphalopteris, Chlidanophyton, Stauropteris) 代表两条演化路线。指蕨目独自代表一条路线。蕨叶为两度空间生长的二列式蕨叶,即单个羽片侧生在叶轴上,与现代蕨叶相似。但与现代真蕨植物之间的演化关系不详。原厥目,羽裂蕨目和十字蕨目代表另一条路线。蕨叶为立体的四列式蕨叶,即成对的羽片侧生在叶轴上。在后一条演化路线中,原蕨目处于较原始的水平。原蕨属可能直接起源于一种与裸蕨植物Pertica 相近似的祖先。羽裂蕨目较为进化。而十字蕨目则达到极为特化,即蕨叶高度简化,出现异形孢子的水平。真蕨亚纲的祖先植物可能自后一条路线中产生。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为申请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章以种子(胚珠)为线索,详细描述8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其中之一与叶,叶轴和含有原位花粉的花粉器官连接,因此作为整体化石植物描述。 七种脱落的种子分属不同的器官属。其中,五种是新发现的,它们是;—个新属种一太原类紫杉(Parataxospermum taiyuanense gen.et sp.now.);二个新种—小肥籽(pachytesta parva sp.nov)和小柄肉籽(Ssr-cospermum petiolulatum sp.nov.);一个比较种—瘦冠籽(Stephanospemum cf. akenioides);一个未定种—双籽(Diplotesta ap.)。此外,订正了二个种—薄角籽(Cornucarpus tenucupsis(Halle))和小心籽(Cardiocarpus(?)minor(wang)) 同其它器官连接的种子,作为整体植物定命为,原始隐羽羊齿(新属、种)(Cryptogigantonoclea primitivagen.et sp.nov.)并根据其叶和叶脉类型该属归到大羽羊齿目(Gigantonomiales (= Gigantopterjdaies)。 根据描述,文章对上述各种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分别进行了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作者祥细地阐述了分类的依据,评价了各种有关的系统发育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为了深入地进行研究,作者改进了一些旧的研究手段,采用了某些新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复原了原始隐羽羊齿的小羽片和大部分种子的形态,此外还有少数种子的内部结构也被复原:2)用分支系统分析和图论方法对肥籽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重新,探讨:3)把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结合起来观察大孢子膜和花粉的结构,过去这些结构通常需要采用的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才能观察;4)改用无毒溶剂进行快速撕片,以避免损害人体;5)初步探索了一套制作定厚连续切片的方法。此外,文章还就大羽羊齿的系统位置,种子的分类,华夏植物群和其它植物群的比较,以及某些新技术的优劣进行了讨论。论文原文为英文,全文约合36万印刷符号,附有四十幅图版。 此外还有三个附录: 1)插图8幅;2)表9个.3)同图论分析有关的计算公式,原始数据和许算机计算结果。为了得到连续的三雏形象,还有一组由计算机复原的隐羊齿种子的连续旋转图象。本节译由英文翻译而成,但有些部分按中文习惯作了增删。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桦木科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详细的总结;在钻研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系统学资料,使得花序、花、花粉、叶表皮等各类性状能够在属间进行比较,根据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的演化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对桦木科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对各属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起源地、起源的时间和散布的途径;在第四章,作者试图回到遥远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从描绘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古地理和古气候背景入手,分析了在这种背景下桦木科植物所发生的空间辐射以及植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形态进化,以求得对桦木科植物起源、散布和分化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对桦木科组以上的等级作了分类处理。全文包括五个部分,主要的结论如下: 1、分支分析:广泛阅读桦木科、壳斗科和南青冈科的文献,详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所藏的桦木科植物的标本。首先以壳斗科和南青冈科作为外类群对各类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由22个性状组成的数值矩阵;接着又对上述的22个性状作了和谐性分析,结果有7个性状的CN>O,2,其中3个性状在调整性状状态后被保留,有4个性状在颠倒极性和调整性状状态后仍不和谐被去除.最后得到由18个性状组成的矩阵,该矩阵和谐性检验的结果是:所有性状的KN值和CN值均为O,将此矩阵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进行分支分析,得到一个相同的分支图。分支图用了19个演化步数,与矩阵的最小步数相同,较好地反映了桦木科植物的属间关系。分支图说明:桤木属是从桦木科植物的祖先中最早分出的一个分支,几乎保留了祖先所有的原始性状;桦木属和桤木属近缘,但并非姊妹群;榛届在桦木科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桦木科植物的原始类群向进化类群演化的中间纽带;虎棒子属是榛属向鹅耳枥属和铁木属进化过程中分化出的一支;铁木属和鹅耳枥属为姊妹群,在桦木科植物中演化水平最高。 2、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分析是以经典分类、系统发育和古植物学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根据生物进化的时、序、空相互统一的观点来讨论的。 根据Takhtajan (1978)对世界植物系的分区,认为:东亚区分布6属、13组、77种,占桦木科植物全部种类的59%,为第一分布中心;大西洋一一北美区分布5属。8组、20种,为第二分布中心;环北方区分布5属、8组,35种,是桦木科植物分化的重要地区。在中国,根据吴征镒(1979)对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认为:中国一一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一一喜马拉雅亚区在种数,组数和属数的分布上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四川及其毗邻省区分布6属、52种,占全部中国种类的70, 3%,是中国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桦木科最早的化石记录是具多个角萌发孔并有带状加厚的桤木粉,发现于日本桑托期.随之这类花粉和另外一种花粉类型:副桤木粉(有微弱带状加厚的三孔粉)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地层中便开始普遍起来;可能的桤木属植物的叶子发现于白垩纪最晚期,而可辨认的果序的记录则开始于古新世. 8孔的具带状加厚的桦粉最早见于日本的坎佩尼期,而缺少带状加厚的拟桦粉最早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梅斯特利克蒂期,以上两类花粉均和现代桦木属植物的花粉相似;可归于同一个化石植物Betula leopoldae的叶子、雄花序,果序和果实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基于果实化石的榛属植物的最早记录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古新世;被认为和榛属有亲缘关系的绝灭属——古鹅耳枥属的叶子,果序和雄花序的化石发现于古新世和始新世;开始见于中国梅斯特利克蒂期的拟榇粉和最早发现于苏格兰古新世的米勒三孔粉也均和榛属植物有关。基于可辨认的花粉和果苞的化石,鹅耳枥属和铁木属分别在晚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有了最早的化石记录. 最后根据化石证据和现代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以四川为中心的中国中部地区是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中心;最早的桦木科植物生活在晚白垩纪桑托期,桤木属、榇属、桦木属可能在白垩纪最晚期或古新世时就已经出现了,而最迟不晚于中始新世;鹅耳枥属和铁木属的形成均不晚于晚始新世,到渐新世时,除虎榛子属外,桦木科其它各属均广泛分布在北半球。 3、进化分析: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在古地理和古环境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1)地球板块相对稳定;(2)气候相对一致,区带环流是大气环流的基本成份; (3)恐龙绝灭,哺乳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变得重要起来; (4)风媒和虫媒植物共荣。桦木科植物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起源的。桤木属蒙自桤木组和桤木组最早从祖先类群中分化出来,接着一方面较缓慢地向欧洲散布,并在古新世到达欧洲;另一方面,向中国东北地区散布,然后迅速地扩散到了北极地区,通过白令陆桥在白垩纪最晚期到达了北美。从北美西北部和从欧洲通过大西洋北极陆桥散布到北美东部的桦木科植物在始新世时汇合,形成第二个分化中心。虎榛子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植物的大量分化很可能是从全球气候恶化的渐新世开始的,并在分化的同时伴随着其它的桦木科植物向南迁移。桤木属在渐新世时就散布到了当时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加里曼丹岛;桤木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中新世时散布到了墨西哥和中美洲;第四纪冰期加速了桦木科植物的南移,桤木属到达非洲北部和南美洲,桤木属和鹅耳枥属到达台湾岛均发生在更新世。 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桦木科植物经历了一系列的形态演化,作者将这些演化归纳成34个进化趋势。为了对桦木科植物可能祖先的大概轮廓有一个认识,我们又从34个进化趋势中总结出桦木科植物的11个原始特征,并且认为这些特征中的大多数应该是它的祖先拥有的。 (1)裸芽有柄。 (2)气孔器为轮列型或无规则型。 (3)木材具管胞,导管有螺旋加厚,为梯状穿孔。 (4)雌、雄花序共生成总状花序,雄花序位于上部。 (5)花序两性。 (6)雄花序有梗、裸露过冬。 (7)小聚伞花序由多个花组成,苞片多数。 (8)花两性,有花被,子房3室。 (9)花药药室木分离,花丝也不分叉。 (10)花粉粒4-5孔;孔具孔室;孔间有带状加厚;外壁较厚,在孔处翘起并加厚。 (11)具翅坚果小型。 本文提出桦术科植物不可能起源于现存的壳斗科植物,而两者有可能共祖,它们共同的祖先和正型粉类复合群有关,可能来源于正型粉类复合群的某些成员,那么‘正型粉类复合群是否就是金缕梅目和壳斗目进行的中间链环呢?’本文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而未作回答。 4、系统分类:根据分支分析和表征分类的结果,桦木科是非常自然的一个类群,科内表现出从原始到高级的演化次序并具有三条主要的演化路线。因此,将桦木科划分为三个族与科内的三条演化线相一致,比较符合其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按照各属的变异程度,进一步在桦木族和鹅耳枥族之下分别设立两个亚族。此外在桦木科植物属之下共确立了13个组。桦木科组以上的系统排列为: Betulaceae S. F. Gray Trib. 1. Betuleae Subtrib. 1. Aln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 Alnus Mill. Sect. 1. Clethropsis ( Spach ) Endl. Sect. 2. Alnus Sect. 3. Cremastogyne H. Winkl, Sect. 4. Alnobetula W. D. Koch Subtrib. 2. Betulinae Betula L. Sect. 1. Betulaster ( Spach ) Regel Sect. 2. Betula Sect. 3. Costatae Regel Sect. 4. Chinenses ( Nakai ) Z. D. Chen comb. et stat.nov. Sect. 5. Humiles W.D.Koch Trib. 2. Coryleae Aacheraon Corylus L. Sect. 1, Acanthochlamys Spach Sect. 2. Corylus Trib. 3. Carpineae A. DC. Subtrib. 1. Ostryops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Ostryopsis Dence. Subtrib. 2. Carpininae Ostrya Scop. Carpinus L. Sect. 1. Distegocarpus ( Sieb. et Zucc. ) Sarg. Sect. 2. Carpinu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精族隶属于广义的百合科,通过对其研究历史的回顾,指出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即(1)族的概念和范围不清、(2)属间的界限模糊、(3)族内各属的系统排列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形态、解剖、胚胎、孢粉和细胞方面对族内各类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一些实验工作,本此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工作,对黄精族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 一, 形态本文通过黄精族各属大量标本,尤其是国产类群标本的认真研究,并结合6个多月的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本族植物21个形态性状及其状态在属间和属内的分布,指出了一些性状的稳定性及其系统学价值, 二,解剖本文对黄精族5属17个种的茎、根状茎及子房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同时对7属41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镜观察,并对5属12种的叶表皮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1)七筋姑属花葶的维管柱缺乏纤维鞘,这和本族其它类群不同.(2)扭柄花属、黄精属、竹根七属和鹿药属植物子房中具草酸盐针晶,而七筋姑属和万寿草属未发现这种晶体.(3)本族植物的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但邻近细胞及其周壁的形状在不同类群中是不同的,据此我们将本族叶表皮划分为七个类型,并认为叶表皮邻近细胞呈多边形、周壁直是黄精族叶表皮最基本的形式. 三,胚胎本文对黄精族3属4种植物以及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进行了胚胎学研究,其中小玉竹(Polygonatum humile)和铃兰得到了完整的胚胎学资料,实验结果显示(1)黄精族植物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胞质分裂均为连续型,胚乳发育为核型;(2)小玉竹的胚囊发育方式为葱型,鹿药(Smilacina japonica)为英地百合型.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和长蕊万寿竹(D. bodinicri)为蓼型,铃兰为葱型或英地百合型;(3)周缘细胞的有或无在小玉竹,鹿药和铃兰中是不稳定的. 四,孢粉本文对6属42种植物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萌发孔的类型和数目在本族中不稳定,系统价值不大;(2)花粉外壁纹饰比较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性状.我们将黄精族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划分为9种类型.并认为孔穴型是一种原始类型,其它类型是由它演化而成, 五,细胞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性状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黄精族植物有五种原始染色体基数:七筋姑属x=7;万寿竹属和扭柄花属x=8;黄精属x=9:鹿药属和舞鹤草属x= 18;竹根七属x=20. 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工作,对黄精族的各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包括万寿竹属、扭柄花属、七筋姑属、黄精属、竹根七属、鹿药属和舞鹤草属的黄精族是一个单系类群. 2.本文赞同Dahlgren et al.(1985),Tahktajan (1987)对黄精族系统位置的处理,即它与铃兰族,蜘蛛抱蛋族和沿阶草族关系较近,且共同组成铃兰科.相比之下,黄精族是该科中比较原始的一个族. 3.本文在性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20个比较稳定、系统价值较大的性状,并指出了它们的演化趋势;同时总结出黄精族原始类群应具有如下特征:(1).具细线形根状茎;(2).地上茎具分枝;(3).叶茎生;(4).具腋生的圆锥或总状花序;(5).花为三基数,花被片离生;(6).花被片具多条开放型脉;(7) .胚珠多数;(8).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型;(9).厚珠心胚珠;(10) .花粉外壁具覆盖层. 4.本文认为黄精族植物可分为三支:一是以染色体基数x=9及其衍生的类群,包括黄精属,竹根七属、鹿药属和舞鹤草属;二是以x=8为基数的一支,它包括万寿竹属和扭柄花属;三是七筋姑属单独形成的一支,它的染色体基数x=7.同时认为万寿竹属是本族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 5.本文认为东亚北方是黄精族植物起源地. 6.本文赞同汤彦承(1978.见汪发缵、唐进1978)对卵叶扭柄花(Streptopus ovalis (Ohwi) Wang et Y.C.Tang)的分类学处理,而不赞同汪发缵、唐进(1983)把金佛山鹿药(Smilacina jinfoshanica Wang et Tang)从鹿药属转隶至黄精属的观点. 7.本文认为鹿药属和舞鹤草属亲缘关系较近,但区别特征明显,从而不赞同LaFrankie (1986),李恒(1990)将二者合并的观点。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博士后工作期间主要参与“15万年以来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围绕环境演变内容从事现代过程和过去过程的动态研究。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1)现代表土花粉学研究,其目的是查明现代表土花粉的组合特征及其与植物生态环境和植被的数量关系,以便建立花粉一植被,花粉--气候的数量关系。(2)古生态,古植被的研究.利用地层中保存的化石花粉,结合现代表土花粉一植被,花粉一气候的定量转换函数,重建第四纪晚期,尤其是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3)现代冰缘过程,冰缘沉积的研究,冰缘现象是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产物,通过现代冰缘现象及其环境要素的研究,确立冰缘现象的特定环境指示意义。(4)古冰缘现象及其古环境的研究。通过对古冰缘现象的研究,结合现代冰缘过程及其环境特点,重建第四纪晚期以来中国气候带的空间演化特征。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铃兰族隶属广义的百合科,辖白穗花、吉祥草、铃兰、夏须草、万年青、开口箭和蜘蛛抱蛋七属.除开口箭属和蜘蛛抱蛋属外.其余5属皆为单型属。属间界限明确,但系统关系模糊.本文针对上述特点及存在问题,开展了下述工作: 一、形态: 根据大量的栽培植株观察和标本研究,对族内各属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报道了开口箭属的一个新种,对一些性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重要性作了评估。 二、解剖: 本文对族内各属花维管束、根部和茎部的管状分子、叶片维管束和叶表皮特征等资料进行了综合,为系统发育研究积累资料。 三、花粉: 本文对铃兰族,特别是蜘蛛抱蛋亚族2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将蜘蛛抱蛋亚族的花粉划分为椭圆形具单槽、球形具单槽、球形无萌发孔沟三个类型,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为单槽,无萌发孔沟,椭圆形,球形。花粉形态与花结构和核型特征密切相关。 四、染色体: 本文对蜘蛛抱蛋属13种植物进行了核型报道,对各属染色体资料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分析.除夏须草属染色体数目为2n=40外,铃兰族其余各属染色体数目为2n =38 (36),核型分为单型性和二型性两大类,染色体数目、核型类型和花部式样密切相关.x=19为族内染色体原始基数,x=18为派生基数.核型演化趋势由对称→不对称演化,单型→二型性演化,此外,对核型进化的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运用系统学原理,本文对铃兰族内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 1、夏须草属为族内异质类群,建议将其从族内移出。其余各属构成一单系类群。 2、开口箭属和蜘蛛抱蛋属下皆可分为两大类群,且各具相关性状。 3、开口箭属内两大类群表现为复系关系。具单型性核型并具远极单槽花粉的开口箭种类与万年青属单系发生,而具二型性核型、无萌发沟孔花粉的开口箭种类则与蜘蛛抱蛋属成单系关系。 4、铃兰族与沿阶草族系统位置接近,与黄精族则稍远。 5、无可靠证据支持Hutchinson (1934)认为天南星科起源于铃兰族内蜘蛛抱蛋亚族的观点。 此外,本文选用2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族内各属叶绿体DNA中rbcL基因片段的PCR产物进行酶切处理,计确定76个酶切位点,包括19个突变位点,并对RFLP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染色体和孢粉学证据基本吻合。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牡丹复合体(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Complex)属芍药属牡丹组,为中国特有的落叶亚灌木,野生类型均为濒危种,仅局限分布于以秦岭为中心的较小区域。由于分布区有限,个体数量少,栽培历史长,育种广泛,种间极易杂交,网状进化的广泛发生,使得该复合体分类混乱。本文选取牡丹复合体6个野生种以及2个近缘类群,采用分别基于核酸印迹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细胞核核糖体基因片段ITS/18s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分析技术。选取18种内切酶对特异片段进行酶切消化。共得149个酶切位点,其中67个为变异位点,占45.0%。其中编码区(2.Okb,含18s,5.8s,26s)有突变位点29个,占该区段长度的1.4%;非编码区(490bp,含ITS-1,ITS-2)有突变位点38个,占该区段长度的7.8%。由此,可明显比较二者进化的保守程度和进化速率。两段间隔区的变异程度也存在差异。ITS-1为6.0%.ITS-2为9.9%。这说明构建系统树时二者的选用应得到综合考虑或加权。在复合体内不存在长度变异,即无缺失或插入发生,暗示了该复合体各种之间亲缘关系的紧密。根据Neighbor-joining法并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关系图,结果如下:(1)卵叶牡丹(神农架红花类群)与紫斑牡丹分化较早,考虑其与复合体内其它各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支持将其定为新种的观点;(2)神农架白花类群与与卵叶牡丹亲缘关系非常相近,这一结果支持了来自其它分子和表型分析的结果;(3)延安牡丹与紫斑牡丹亲缘关系极近,但与矮牡丹关系较远,是否为上述两个种的杂交种,目前为止尚无充分的证据,作为存疑种处理;(4)川牡丹和矮牡丹进化关系密切,这一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加之其地理分布式样的不连续性说明了它们的古老和残存性质,这可进而推广至本复合体乃至整个牡丹组。我们认为现存的分布格局可能是地理与气候演化的产物,估计牡丹组的野牡丹复合体从本复合体分化出去的时间约为310 - 750万年前。由于基因间协调进化的不均一作用和该类群杂种的早期起源限制了核糖体基因在追溯其网状进化历程上的作用,这符合基因转换的梯度理论。最后讨论了nrDNA得到的基因树与其它的基因树和种系树之间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丁香属Syringa是木樨科Oleaceae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大多数种类花形美丽,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本文以标本检查为主,结合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植物地理学几个方面对丁香属进行了分类研究。 一.形态学:丁香属分类的主要性状为:单叶或复叶、圆锥花序的着生位置、花冠管的长短。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为:单叶--羽状深裂--羽状复叶,圆锥花序由顶芽抽生--圆锥花序由侧芽抽生,长花冠管,雄蕊不伸出花冠管--短花冠管,雄蕊伸出花冠管。 二.孢粉学:本文首次对丁香属的花粉形态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所取材料为各组、系、亚系的代表种。孢粉学的研究表明,本属花粉形态一致。均为近球形,极面观3裂圆形,三(拟)孔沟,沟边缘不加厚,外壁分层明显,外层厚于内层,半覆盖层,粗网状纹饰。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的表面纹饰可区分为6种类型:1).网眼小,网脊细、较直而使网眼呈多边形,网脊下小柱不明显,2).网眼稍大,网脊细、直,网脊下小柱不明显,3),网眼较大,网脊细、稍弯曲,网脊下小柱可见,4).网眼大,网脊细而弯曲, 网脊下小明显,5).网眼小,网脊细、弯曲而使网眼呈不规则扁长形,6).网眼较大,网脊粗、直,网脊下小柱不明显。顶生花序系Ser. Villosae (Schneid.) Rehd. 以1型为主,侧生花序系Ser. Syringa从2-4型,羽叶丁香系Ser, Pinnatifolia Rehd,为5型,短花冠管组Sect.Ligustrina Rupr.为6型。其变化规律与形态学上的系统演化关系相—致。 三,细胞学:本文对丁香属部分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初步的结果显示,本属的染色体基数为n=23或24,这两种情况在不同的组、系都存在。本属为异源多倍体起源,由陵花目中染色体基数为n=ll和n=12的祖先类群通过杂交形成,并由于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整倍性变异,而产生n 2或n=24的变化。 四,分类修订及系统位置和演化趋势: 本文在查看了本所标本馆全部丁香属的标本、考证了约22个种的原始描述以及部分模式标本和模式照片的基础上,对该属分类作下列修订:1.将华丁香Syringa protolaciniata、花叶丁香S.x persica、 裂叶丁香S.x laciniata、阿富汗丁香S.afghanica 四个种从欧丁香亚系中移出,置于羽叶丁香系Ser. Pinnatifolia,2.改欧丁香系Set. Vulgares和巧铃花系Ser. Pubescentes为亚系等级,均置于侧生花序系Ser. Syringa中,3.恢复山丁香Syringa potaninii Schneid.、小叶丁香S.micropylla Diels、关东丁香s.patula (Palibin) Nakai、光萼丁香S.juliana Schneid.、朝鲜丁香S.dilatata Nakai,并作为种的等级,毛萼云南丁香S.yunanensis Franch.f.pubicalyx (Jien ex P.Y. Bai) M.C. Chang仍作变种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丁香属分为2组3系2亚系: 组1.长花冠管组Sect.l. Syringa:系1.顶生花序系Ser.1.Villosae(Sch- neid.)Rehd.;系2.侧生花序系Ser.2. Syringa,亚系1.欧丁香亚系Subser.1.Syring,亚系2.巧铃花亚系Pubescentes(Schneid.)Rehd.;系3.羽叶丁香系Ser.3. Pinnatifoliae Rehd. 组2.短花冠管组Sect.2. Ligustrina Rupr. 各分类单元的命名,仍沿用已有的名称。 结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丁香属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类群。在木樨科中,本属与女贞属的关系密切,由女贞属裂果女贞组Sect. Sarcocarpion (Franch.)Mansf.衍生而来。属内演化趋势始为长花冠管组的顶生花序系,而后是侧生花序系、羽叶丁香系,短花冠管组为本属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类群。 五.植物地理学:丁香属为旧世界温带分布型属,分布区连续。约28种5变种9变型。除2种产于欧洲,1种产于阿富汗、巴基斯坦,1种产于朝鲜,1种产于日本外,其余种类均分布于中国。其中,中国西南地区丁香属的种类、原始类型及其在该地区所占比例均显示是丁香属现代分布中心和起源演化中心,并由此沿三条主线向周围扩散。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项研究工作是在“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题目下由六个主要的研究部分构成 基本上是根据产自中国的化石所提供的形态学上的证据来探讨与现代植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1)早二迭世山西组松柏类及相关类群的研究 2)山西省上石千峰组晚二迭世种子植物的研究 3)煤核植物科达类在演化上的意义 4)晚泥盆世植物Polypetalophyton wufengensis的研究 5)种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化石证据的研究 6)早泥盆世似种子植物的研究。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桂西那坡县种子植物区系的成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的分析,以探讨区系的性质和特点,为研究广西植物区系和滇、越、桂植物区系提供宝贵的资料。   本区系有裸子植物9科、13属、17种,被植物164科、876属、2138种。科的分析表明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居首位,次为热带分布。特征科有樟科、木兰科、壳斗科、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大戟科等共21科,它们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科。   属的分析显示热带分布占70.75%,居首位;温带分布占18.6%;东亚分布占8.7%;我国特有分布占2.2%;缺乏中亚分布成分。热带分布中以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居多,占27.6%,其次是泛带分布,占18.8%。   种的分析表明以中国特有分布居第一位,占45.1%;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占31.6%;居第三位是东亚分布,占13.8%。   那坡植物区系特有现象十分显著,共计东亚特有科有8个,中国特有属有17个,中国特有种有774个,其中56种为那坡特有种。   分析结果表明那坡种了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热带北缘性质,具有很强的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2)特有现象显著;(3)岩溶特性明显;(4)地理成分复杂;(5)起源古老。   本区系分析所依据的植物名录由作者汇编而成,绝大部分种名有标本引证,且经专家审定,同时还溶进作者两次野外考察的心得,为到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一份该地区的植物名录。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冷杉属是松科中的第二大属,在北半球有着广泛的分布区,从温带的高纬度地带到亚热带(偶达热带地区)的山地,呈间断不连续的分布。虽然一些学者曾对冷杉属进行过大量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但该属复杂的变异式样至今仍困扰着植物系统学家们。本论文是在腊叶标本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形态学、解剖学、分子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进行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的分析研究。现得到以下初步结果。1.对冷杉属叶角质层内表面胞间凸缘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分为4种类型: 1. 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2直且发达的单凸缘;3不发达的单凸缘;4双桥型凸缘。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绝大部分种类都是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类型(日本一种除外),而分布于北美的种类则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2. 叶横切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皮下层细胞的发育状况和树脂道的位置与大小在Sect. Balsamea中稳定,皮下层细胞的缺失和不发育、树脂道大且中生在该属中可能反映原始状态。 3. 本研究首次发现nrDNA ITS的长度在属下有较大的变异,变异幅度1700 bp-2500 bp,分析得出引起这一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TS1中有以GGCCACCCTAGTC为核心数目不等的重复序列的存在,并讨论了ITS长度的变异在冷杉属和松科系统演化中的意义。 4. nrDNA ITS的RFLP分析结果和5种冷杉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以Keteleeria davidiana为外类群)表明A. bracteata与Sect. Balsamea总是聚在一起,亲缘最近;A. kawakamii应属于Sect. Momi。 5. 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冷杉属的多样性中心在北美西南部、而种类分布最大多的地区为东亚、种群分化最强烈的地区为我国的横断山脉。根据冷杉属的系统发育、化石资料和现代冷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冷杉属可能起源于白垩纪的高纬度地带。 6. 结合ITS RFLP和ITS序列的分支分析结果以及某些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资料,重建属下分类系统,将冷杉属分为8组2亚组。探讨了各组间的亲缘关系,认为Sect. Balsamea是冷杉属中的原始类群,Sect. Balsamea是与Sect. Balsamea亲缘最近,形态上十分特化的类群。来自ITS的分析结果为摒属下亚属的划分和将A. kawakamii自Sect. Balsamea中移出,放入Sect. Momi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经过标本和文献考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本文对冷杉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学修订,包括44种17变种1亚种,系统排列如下: 组1. 树脂冷杉组Sect. 1. Balsamea Engelmann。该组包括8种4变种:Abies balsamea, A. lasiocarpa, A. sibirica, A. sachalinensis, A. fraseri, A. koreana, A. nephrolepis, A. veitchii, A. bracteata。 组3. 日本冷杉组Sect. 3. Momi Franco。 亚组1.日本冷杉亚组Subsect. 1. Firmae (Franco) Farjon et Rushforth。该亚组包括6种3变种:A.holophylla, A. homolepis, A. firma, A. beshanzuensis, A. chensiensis, A. pindrow, A. beshanzuensis var. ziyuanensis, A. chensiensis var. ernestii, A. chensiensis var. salouenensis。 亚组2. 鳞皮冷杉亚组Subsect. 2. Squamatae E. Murray。该亚组包括12种6变种:A squamata, A. delavayi, A. nukiangensis, A. recurvata, A. spectabilis, A. mariesii, A. kawakamii, A. forrestii, A. fargesii, A. fansipanensis, A. fanjingshanensis, A. yuanbaoshanensis, A. delavayi var. fabri, A. delavayi var. motuoensis, A. spectabilis var. densa, A. forrestii var. georgei, A. forrestii var. ferreana, A. fargesii var. faxoniana。 组4. 冷杉组Sect. 4. Abies。该组包括7种1变种1亚种:A. alba, A. cephalonica, A. nordmanniana, A. nebrodensis, A. cilicica, A. pinsapo, A. numidica, A. nordamanniana ssp. equitrojani, A. pinsapo var. marocana。 组5. 太平洋冷杉组成Sect. 5. Amabiles (Matzenko)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仅一种:A. amabilis。 组6. 高贵冷杉组Sect. 6. Nobilis Engelmann。该组有2种1变种:A. procera, A. magnifica, A. magnifica var. shastensis。 组7. 大冷杉组成Sect. 7. Grandes Engelmann, emend.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包括4种2变种:A. concolor, A. grandis, A. durangensis, A. guatemalensis, A. concolor var. lowiana, A. durangensis var. coahuilensis。 组8. 墨西哥冷杉组Sect. 8. Oiamel Franco, emend.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包括A. religiosa, A. vejarii, A. vejari var. mexicana, A. hickel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