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resultados para VER2 IAA
Resumo:
以先锋与对樱桃的种间杂交种F8的组培苗为试材进行离体再生,研究建立了F8叶片再生体系,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及IAA的培养基芽再生效果最好,在1~7 mg/L 6-BA、0.5~3.0 mg/L IAA的浓度组合中,离体叶片均可以再生。其中3.0 mg/L 6-BA+2.0 mg/L IAA组合叶片离体再生效果最好,再生频率可达90%,叶片平均再生芽数可达5.22个。
Resumo:
以水曲柳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在不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核苷(ZR)3种内源激素,探讨不同细胞分裂素质量浓度和配比对水曲柳组培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年采收的水曲柳种子,消毒、浸泡处理后,播出种胚,可以解除水曲柳种子的休眠。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细胞分裂素都抑制了组培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但却可以解除组培苗顶端优势,诱导腋芽生长。与此同时,腋芽发生率与内源激素ABA、IAA和ZR质量分数不存在相关性,而与IAA/ZR比值存在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IAA/ZR比值的减少有可能有利于腋芽的诱导。
Resumo: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under shear in the melt of iPP was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It appears that shearing from 200 to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enhanced the kinetics, but the shear effect was not obvious if the melt of iPP was sheared only at 200.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relax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crystallization, and that spherulite growth rates increased with shear rates and were governed by relaxation. The effect of flow on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can be understood by considering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order due to flow results is an effective change of the melt free energy. The Laurizen-Hoffman theory and the DE-IAA model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shear-induce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iPP excellently.
Resumo:
以红藻中的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和海膜(Halymenia sinensis)为材料,观察了红藻幼苗的早期发育,通过组织培养构建无性繁殖系,并初步探讨了红藻无性繁殖系的发育及分化机理,为海藻无性繁殖系的获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在室内进行了角叉菜的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细胞培养,并观察其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早期发育是相似的,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分裂阶段、盘状体阶段和直立体形成阶段。 切段组织培养表明,红藻无性繁殖系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为切段组织经过培养可直接形成再生植株;另一种为切段组织经培养脱分化,诱导出愈伤组织或类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或类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继续发育即可形成再生植株。 通过切段组织培养,获得了龙须菜和真江蓠再生植株。在PES培养液中,添加6-BA(0.25 mg/L)对龙须菜切段组织再生新枝的诱导有促进作用,诱导率可高达84.4%,高浓度的IAA或6-BA(4 mg/L)对切段组织有损伤作用。实验证明伤口大小对切段组织再生新枝有影响,且伤口太大对再生新枝的形成不利。龙须菜的切段组织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极性。 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出海膜类愈伤组织—丝状体。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IAA 和 6-BA)对海膜丝状体的诱导无促进作用。海膜切片在消毒海水中培养即可获得丝状体。海膜丝状体的外植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健康的藻体; 另一是盘状体,其丝状体的诱导率分别为80% 和90%。筛选出了丝状体适宜的生长条件:13-23℃,10-15 μE•m−2• s−1,12h:12h(Light: Dark),其中18℃为最佳生长温度。高的光照强度(50 μE•m−2•s−1)对丝状体产生损伤作用。 红藻无性繁殖系的发育途径,根据其获得途径也有两种情况。经过切段组织培养直接获得的无性繁殖系,是切段切口处已分化的细胞表现其全能性,恢复分裂能力,再生新枝,切段表现出极性。极性的上端产生新枝,下端形成固着器,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经过愈伤组织和类愈伤组织获得的无性繁殖系,是切口处已分化的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类愈伤组织,附着在基质上后,再分化形成盘状体,按照孢子的早期发育途径,形成直立体幼苗。 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对龙须菜正常藻体及无性繁殖系发育过程中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检测出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推测这两个蛋白可能与龙须菜切段组织再生有关,其中30 KD的蛋白仅在再生新枝中表达,150 KD和125 KD的蛋白仅在正常生长的龙须菜和龙须菜切段的极性下端中表达。 根据高等植物中与萌芽、分生组织以及愈伤组织发育相关的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了五对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扩增检测及DNA测序分析,对红藻无性繁殖系早期发育相关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Resumo:
生长素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植物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水生和陆生植物中,对其它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海藻生长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迄今尚未以对提取、纯化海藻中生长素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海藻生长系的定量分析也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少量文献报道了个别海藻中生长素的含量。本论文通过较系统的实验,首次确定了一整套海藻生长素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首次测定和报道了我国有代表性的部分海藻中生长素的含量及组成。在分析比较现有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海藻中的生长素,以萃取法和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的初步方案,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该方案中各关键步骤(包括前处理、提取、脱色、萃取纯化、碱液洗涤及柱层析纯化等)的具体操作条件进行了优选,从而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提取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海藻生长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运用已确定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对我国青岛海区的红、绿、褐三大类共16种有代表性海藻的生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生长素IAA含量为1.1~46.9ng/g FW,其中褐藻绳藻中生长素的含量在16种海藻中最高,为46.9 ng/g FW,是海藻肥的较佳资源种;鼠尾藻的含量最小,只有1.1 ng/g (鲜重)。运用TLC方法对所有海藻提取样品中生长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大多数样品只有1个IAA显色点,其Rf值在0.43~0.48之间;鼠尾藻、海黍子和孔石莼样品未检出生长素;海带、蜈蚣藻和小珊瑚样品中除有IAA显色点外,还有1~2个其它斑点,这些斑咪的显色牲与吲哚类物质相同,是吲哚类生长素。
Resumo:
1植物名称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 ex Boott)。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NAA 0.5 mg•L~(-1) (单位下同)+6-BA 1+2,4-D 0.5;(2)继代培养基:MS+NAA 0.5+6-BA 0.5+2,4-D 2;(3)芽分化培养基:MS+6-BA 1+NAA 1;(4)生根培养基:1/2MS+ IAA 3。以上培养基中均附加3%蔗糖和0.7%琼脂,pH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