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resultados para Olózaga, Salustiano de, 1805-1873 biografías
Resumo:
通过对多年生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在四个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克隆生长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水平(土壤养分)、干扰和群落性质影响间隔物(spacer)长度的变化.在第一和第四海拔梯度中(土壤养分较丰富)间隔物长度较短,而在第二和第三海拔梯度中(土壤养分较贫乏)间隔物长度较长,说明其能对资源水平和生境优劣作出反应.(2)分枝强度(branching intensity)随资源水平的增加而上升.(3)在高海拔、寒冷和资源较丰富的生境中,其生物量的投资偏向于地下部分生物量,说明黄帚橐吾的资源分配方式受到环境资源条件和群落性质的影响.
Resumo: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数控自动编程专家系统的自然语言接口的实现.该自然语言接口是以我们研制的数控自动编程专家系统为背景,运行在 SUN3/4 工作站的 UNIX 下和 IBM/AT 机的 DOS 下,用 C语言编程.该自然语言接口由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语用分析、目标生成和图形仿真五个模块及相应的知识库构成.该接口能够接受数控编程系统所需的对工件的英语自然语言描述并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语言现象.
Resumo:
本文用 Petri 网的一个子类——时间事件图对流水车间型和作业车间型的柔性制造系统(FMS)建模并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可行排序的判定条件及系统中托盘数量配置与系统生产率的关系,对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生产周期、工件驻留时间、在制品库存等给出了定量描述.这些结果为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Resumo:
分配模型认为疏水性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吸附过程是一种分配的过程[1,2],平衡分配系数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Weber和Huang[3,4]提出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的三端员模式.认为无机矿物表面和无定形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以相分配为主,而凝聚态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吸附则表现为非线性的.Pignatello和Xing[5,6]指出双模式吸附模型可将土壤有机质分为溶解相和孔隙填充相两个部分;认为有机污染物在溶解相上的吸附是一个分配过程,而在孔隙填充相中的吸附则服从兰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表现为非线性.可以肯定土壤有机质是引起疏水性有机物非线性吸附过程的主要组分.因此,本研究利用现代分析方法表征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定量研究多环芳技烃化合物菲和萘在吸附剂上的等温吸附过程;探讨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等温吸附与吸附剂中有机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Resumo:
Ultrafine zeolite Y crystals (ca. 100-200 nm) have been successfully grown on metakaolin microspheres (< 100 mu m) for which goo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was observ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