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resultados para C. reticulata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丁香属隶属于木犀科,分布于东南欧和东亚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是丁香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植物志》(61卷,1992)记录了我国野生丁香种类16种;《Flora of China》(15卷,1996)记录了中国原产丁香种类16种,并认为全世界大约有20种。丁香属属下分类等级划分分歧较大,很多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花叶丁香、四川丁香等种类是根据栽培植物描述的,没有指定模式标本,给分类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丁香属很多分类群的性状变异非常复杂,仅根据有限的标本很难做出合理的分类处理。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和标本,同时进行野外居群取样和性状观察,对各类群的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分类价值,并运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为各类群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结合性状分析和地理分布等证据,做出分类处理。 作者查阅了国内外16个标本馆的近2000份标本,其中模式标本约70份。对我国12个省市的40余个居群进行了取样和观察,采集标本500余份,涉及了《中国植物志》61卷收录的除了藏南丁香以外的所有类群。通过对9个复合体的40余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叶片类型、叶柄长度、花序着生类型、花冠大小、花丝长度、花药颜色在不同类群间差异明显,可以用作划分种的依据;叶片形状、叶片毛被、花序轴毛被、花冠管形状等性状在有些复合体内的居群间呈现连续的变异,只能用作种下等级(亚种)的划分;叶片大小、花序轴形状、花药着生在花冠的位置、蒴果是否被皮孔等性状在不同复合体的居群间呈现间断或连续的变异,视不同情况可以用作种间或种下等级的划分依据,或作种内变异处理;而叶脉、花色、花萼齿裂、花冠裂片形状等性状在居群间差异不大,不适合用作分类依据。 在性状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丁香属划分为2组2系12种13亚种,其中短花冠管组有1种3亚种;长花冠管组的顶生花序系有5种5亚种,侧生花序系有6种5亚种,并指定了各组和系的模式种;编制了属下各组、系、种和亚种划分的检索表,对12种13亚种进行了形态描述、标本引证,给出了地理分布图和生境,并提出了分类处理依据。文中对巧玲花、皱叶丁香、红丁香和云南丁香等复合体内的一些分类群进行了归并,做出4个新组合:S. pubescens ‘Meyer’、S. villosa subsp. wolfii、S. yunnanensis subsp. sweginzowii和S. yunnanensis subsp. tomentella,处理了11个新异名(S. fauriei H. Lév.、S. julianae C. K. Schneid.、S. meyeri var. spontanea M. C. Chang、S. pinetorum W. W. Sm.、S. wardii W. W. Sm.、S. oblata var. donaldii R. B. Clark et J. L. Fiala、S. afghanica C. K. Schneid.、S. protolaciniata P. S. Green et M. C. Chang、S. tibetica P. Y. Bai、S. reflexa C. K. Schneid. 、S. wilsonii C. K. Schneid.)。作者指定了3种4亚种(S. reticulata subsp. reticulata、 S.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S. pubescens subsp. microphylla、S. oblata subsp. dilatata的后选模式,并对其它10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文中还提出了分类处理原则,对我国丁 香属的分布及各地方植物志的记载进行了评述,并对丁香属的分布格局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作者还对13个分类群的16号材料进行了染色体观察,发现除了毛丁香有染色体2n=48外,其它均为2n=46,其中朝阳丁香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对小叶巧玲花不同异名(包括小叶蓝丁香、小叶巧玲花与小叶蓝丁香的杂交种)的材料进行染色体观察时,发现它们之间差异很小,进一步佐证了作者将其合并的合理性。另外野生的花叶丁香(华丁香)与栽培的花叶丁香在染色体数目上也无差异,支持了作者认为二者为同物异名的观点。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近缘物种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人们理解自然界物种多样性产生和变化的前提。近缘物种间通常形态相似,遗传和分子水平的分化很小且常受诸如渐渗杂交、谱系分选、种内重组等微观进化事件的影响,导致植物近缘物种间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极为困难。在过去十多年中,生物技术的革新和理论方法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进化生物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一些重要模式生物与其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分化过程的认识,如人、果蝇、线虫、拟南芥和玉米等。然而,迄今在植物中,许多重要类群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仍不多见,包括在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栽培作物中,如稻属(Oryza L.)。由于属内包含有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稻属向来都是禾本科内备受关注的一个类群。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多基因序列的方法,探讨了稻属C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为选择适宜的实验策略和保证序列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利用不同聚合酶扩增自交的栽培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和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不同类型的基因片段,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评估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中产生的非真实变异的状况。我们使用exTaq、exTaq和Pfu混和酶和PfuUltraTM酶三种不同聚合酶扩增了Adh1、GPA1和Waxy三个基因片段。在检测到的非真实变异中,PCR 错误的类型主要为单碱基变异和不同等位基因间重组,其中以单碱基变异为主,且突变类型以转换占绝大多数。比较不同酶扩增错误的结果表明,高保真PfuUltraTM酶对PCR反应错误有显著的改善,在扩增产物的单克隆中几乎检测不到PCR噪音,错误率仅为0.0001%,而exTaq和混和酶的错误率分别为0.096%和0.073%。从不同物种比较结果来看,exTaq酶和Pfu酶混用时在自交的O. sativa ssp. japonica内对PCR错误也表现明显的改善,但在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中改善效应不太明显。在三个不同基因位点上,PCR扩增错误出现频率随扩增区域增长而变大。在PfuUltraTM酶的扩增产物中发现重组最少,exTaq和混和酶重组较多,且混和酶对重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基于不同聚合酶扩增错误对比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由于能保证序列变异的真实性且不遗漏等位基因,核基因的克隆测序较宜于分离杂合个体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基于随机挑取4个叶绿体和10个核基因位点,利用12份Oryza officinalis、8份O. eichingeri和4份O. rhizomatis材料,对稻属C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利用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单基因位点序列和合并序列数据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稻属C色体组三个近缘种间呈多歧分支。因此,三个二倍体C色体组物种可能经快速辐射分化形成。在不同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各分支枝长均很短,也表明C色体组的三个物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分化出。不同基因间拓扑结构不一致主要受谱系随机分选的影响。此外,C色体组不同物种间的种间渐渗和不同等位基因重组对系统发育树的冲突也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C色体组三个物种的辐射分化不排除由于相邻两次物种形成事件间隔时间太近、目前数据量不够而无法分辨的可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系统发育重建困难的类群,利用等位基因构建物种谱系树有助于挖掘不同基因间结果不一致的因素。 基于10个随机选取的核基因序列数据,利用物种水平的取样方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我们研究了稻属C色体组三个近缘物种O. officinalis、O. eichingeri和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并根据多态性水平和式样,推测了三个近缘种分化的历史。结果表明,在C色体组的三个近缘种中,仅分布于斯里兰卡的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相对最低(θsil = 0.0038),而间断分布于非洲和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最高(θsil = 0.0057)。与被子植物其他类群相比,稻属C色体组三个物种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显得较低,O. eichingeri的核苷酸多态性仅约为玉米及其近缘野生种的23-46%和拟南芥的35%。C色体组内三个野生种相对较低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可能起因于其较小的祖先有效群体。物种形成模型分析表明,O. officinalis和其近缘种从最近共同祖先分化开后可能经历了居群缩减的历史,且自最近共同祖先分开后,三个物种彼此间并无显著的基因交流。基于分子钟粗略估算了C色体三个物种分化时间,结果表明,三个物种彼此在很短的时期内分开,约0.63-0.68 Myr。同时,O. eichingeri在非洲和斯里兰卡两个地理宗的分异时间约为0.37 Myr,且推测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主要由西非经长距离扩散传播到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