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resultados para Alphandery (18..-19..) -- Portraits
Resumo:
本文简述了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NALDI-TOF-MS)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介绍了MALDI-TOF-MS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Resumo:
农业中稀土微肥和养殖业中稀土饲料添加剂的普及,使稀土元素大量进入生物循环。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包括稀土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积累、代谢动力学过程及远期毒性等,迫切需要建立生物样品特别是血液样品的快速、灵敏、准确的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MS)已成为痕量稀土测定的首选方法。
Resumo:
文献型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到文献收集、编制、词表、标引和检索。但具有哪些条件的文献数据库属于高水平的文献库?怎样才能建成高水平、高权威性的数据库?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文献源及文献收集建成高权威性的文献数据库,首要条件是尽量把某专业领域的文献收集全,最好能把95%以上的文献收入库中,使该专业文献库具有很高的文献覆
Resumo:
本文研究了Au(Ⅲ)-KSCN-罗丹明B-阿拉伯树胶水相显色体系和光度特性。缔合物的λ_(max)为59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1.23×10~5L mol~(-1).cm~(-1).Au(Ⅲ)浓度在0.0~8.0μg/25mL时服从比耳定律。所制定的测金光度法,结合巯基棉分离技术,已试用于金精矿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结果
Resumo:
趋磁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环境中的有氧-无氧过渡区。本文研究了青岛汇泉湾沿岸一个海水养殖池塘中两个不同亚区内趋磁细菌的多样性。一个是常年水深在0.5 ~ 3 m,类似潮下带区域;另一个是在落大潮的时候沉积物能暴露在空气中,类似潮间带区域。 在该池塘类似潮下带区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海洋趋磁细菌,最大丰度可达105 cells/cm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菌菌体形态多样,有球形或卵球形、长短杆状、弧状和螺旋状,其中球形或卵球形趋磁细菌占绝对优势。电镜观察还发现该菌磁小体的排列方式呈多样化,大多数呈链状排列,有单链、双链及多链,还有的呈环状或者成簇排列。磁小体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正方体、棱柱体、立方八面体、子弹头状、片状和齿状。用RFLP方法分析了70个克隆,测序得到10条不同序列。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发现9个属于α-变形菌亚纲,1个属于γ-变形菌亚纲,共有8个不同的属,优势种属于未培养的海洋趋磁球菌。所有克隆与最接近的海洋趋磁球菌的相似性并不高(76.4% ~ 89.4%),表明该区域的趋磁细菌为新发现的微生物资源。 而在该池塘类似潮间带区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单一种群结构的趋磁细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菌体形态为球形至卵球形,大小为1.8 ~ 2.3 × 2.0 ~ 2.8 μm,细胞侧生两簇鞭毛,极性趋磁运动,每个细胞内都含有两条磁小体链。统计结果显示,两条磁小体链上的磁小体数目60%都相差1个。单个菌体中磁小体数目从7到31个不等,平均为18个,其中包含19个磁小体的菌体占多数。磁小体的形状多为长方体,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1 + 24 nm和83 + 21 nm,形态因子约为0.83 + 0.09,为单磁畴晶体。能谱显示磁小体的成分为Fe3O4。磁滞回线的测量得到单个磁小体的磁距为2.6 × 10-13 emu。用RFLP方法分析了98个克隆,测序得到3条不同序列,而三条序列之间的相似性都在98%以上,可认为是同一个种,FISH也证实了该处趋磁细菌为单一种群。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处趋磁细菌隶属于α-变形菌亚纲中的一个新属。初步结果显示了趋磁细菌对潮间带环境的适应性。 本文还采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了一株海洋趋磁螺菌,电镜下观察,菌体大小约为3 × 0.8 μm,体内包含一条磁小体链,磁小体形态不规则,大小分布不均。目前,纯化工作正在进行。
Resumo:
性比是反映动物种群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成为种群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种群的性比而言,在不同的物种、或同一物种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都有极大的不同~[1-4]。性比的改变将影响动物的种群结构、家庭组成和交配关系,也影响动物两性的配偶竞争、繁殖投入、繁殖成功以及性二型的分化等~[4-13]。在繁殖过程中,动物可以采用改变性比的方法调节种群的密度和大小[2,14,15]。同时,动物的性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存在季节、年间以及地理变化的差异,而且受环境条件(如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2~4]。捕食风险也是影响性比的主要因素。虽然许多动物出生时的性比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捕食者在捕食猎物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选择性,使其性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6]。对于动物种群性比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其研究的动物包括海蛇尾(Ophiactis savignyi)~[5]、龙虾(Homarus gam- marus)~[6]、射毒蛙(Dendrobates purnilio)~[9]、斑马雀(Taeniopygyia guttata castanotis)~[8]、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17]等。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小哺乳类动物。有关高原鼠兔种群性比的研究,国内学者有过涉及~[18,19],但所作工作多是在高原鼠兔繁殖生态学研究中进行的静态描述,对种群性比的年龄变化,季节和年度变化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尚缺详细的报道。本文通过对高原鼠兔种群性比的年间比较、不同胎次性比的分析和越冬对其性比影响的研究,旨在探讨高原鼠兔的性比变化在其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Resumo:
“敏捷制造”是指企业能抓住瞬息即逝的机遇,快速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顾客能接受的价格的新产品的能力。在敏捷制造企业中,有创新能力和经验的员工是企业的主要财富。敏捷制造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开拓了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开拓同步增长的可行道路,又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起崭新的“战略”依存关系。
Resumo:
流域水环境是流域一切生态过程的基础,也是保障水资源发挥各项服务功能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的自然性质和作用过程受到流域内不断加强的人文活动的强烈冲击。其中,水利大坝对河流的拦截调蓄可以算得上是对河流及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和重要。在河流上修筑水坝后,水库成为流域(河流)景观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河流“水库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由水坝拦截引起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泥砂淤积、地貌侵蚀以及鱼类迴游、水坝建设对生源要素的拦截、水库温室气体等方面,且大多数研究只针对单个水库或几个位于不同流域的独立水库,而对同一流域梯级开发形成的河流—水库体系中水环境演化的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单一水库中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不够。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所有其它重要元素的生物循环过程都与碳密切相关。水体内生物活动与水库水环境变化之间的反馈、水体生态系统与营养元素载荷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响应过程是研究水环境变化的基础。其中,水体内部的元素循环、能量流动、CO2动力学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等都是控制水环境变化的关键过程,碳作为这一切活动的核心元素,对它的研究对认识水环境变化、水生态过程、元素循环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因此,本研究中选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典型的梯级水库作为研究对象,以碳循环为研究主线,于2006年4月、7月、10月和2007年1月对乌江中上游干流已进行梯级开发的六个水库的入库水体、库区水体及出库水体进行一个水文年的采样,对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DIC同位素组成(δ13CDIC)和POC同位素组成(δ13CPOC)以及TN、TP、chla、和藻类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水电梯级开发对河流碳循环的影响,获得以下几点重要认识。这些认识将为我们理解和评价梯级开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河水化学的水库效应:河流梯级筑坝拦截使得水库水体基本水化学特征发生变化。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碳酸盐Ca组Ⅱ型水。河流经水坝拦截后,库区水位抬升,水库水化学性质表现出随季节变化的特征。水库中水体在春季开始出现水温的分层结构,这种状况持续到夏季和秋季,有效地限制了上下层水体的垂直交换。河流水体经水库作用后,出库水体水温、pH值均降低。除冬季外,各水库出库水体水温均低于入库水体和库区表层水体。水体水化学组成因此出现较为明显的上下差异。Na+、K+、Mg2+、Cl-、SO42-经水库作用而部分被吸收或滞留;而Ca2+、HCO3-和NO3-经水库作用后增加。 2、生物作用的水库效应:研究区水库中,洪家渡水库、引子渡水库和索风营以绿藻为主,处于中营养状态;普定水库和东风水库以硅藻为主,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乌江渡水库以蓝藻为主,处于富营养状态。总体上表现为水库库龄与水库营养程度正相关,建库时间越长,水库营养程度越高。 3、碳循环的水库效应:水库作用过程使得出库水体中DIC浓度增加,DOC和POC浓度减少。梯级水库作用使得乌江中上游河流体系DIC输出量增加22.18%,而DOC和POC输出量则分别减少18.19%和70.09%。研究区梯级水库是河流—水库体系DIC的“源”、DOC和POC的“汇”。经梯级水库作用后,乌江中上游河流—水库体系经乌江渡水库每年向下游河流输送的DIC(以C计)、DOC、POC通量分别为263.64 kt、12.40 kt、13.86 kt。 总体上,研究区梯级水库是下游河流DIC的“源”,DOC、POC的“汇”。在水体垂直剖面上,DIC浓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而DOC、POC浓度则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但由于底部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使得部分剖面中底部水体中DOC、POC浓度增加。溶解无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对水库作用过程有良好的响应,水库出库水体中δ13CDIC值比入库水体和库区表层水体均偏负,在库区坝前垂直剖面上,δ13CDIC值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偏负,δ13CPOC值变化规律性较差。从研究结果来看,δ13CDIC值可用于对水库作用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示踪。 4、水库的温室气体释放:总体上,入库水体中溶解CO2分压(pCO2)低于出库水体。河流经水库截留后,水体中pCO2增高,向大气中释放的CO2增加,成为大气CO2的“源”。在水库内部垂直剖面上,水体中CO2分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水库为下层泄水,使得出库水体中CO2分压显著高于大气分压,CO2释放通量平均为水库库区表层水体的6.51倍。由此可见,在研究水库作用过程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影响时,水库泄水的CO2释放问题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Resumo:
沉积物表层几厘米范围经常呈现某些微量金属元素富集的现象,过去常笼统地认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污染不断加剧的证据。但近来的研究却证明强烈的早期成岩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量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再迁移现象,使得其环境记录失真。因此沉积物中元素分布记录不能完全反映对流域输入的物质组成特征。另外,在一定条件下,沉积物中部分金属元素也可再次向上覆水体释放,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湖泊/水库的水质安全,成为埋藏在湖泊深处的一颗“定时炸弹”。各种地球化学过程在沉积物一水界面附近造成的重金属元素的源/汇效应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贵州红枫湖水质季节性恶化事件频繁出现,作为贵阳市饮用水源的阿哈湖水质也开始出现季节性恶化趋势。紧迫的环境问题及重要的科学意义促使我们系统开展了红枫湖、啊哈湖沉积物一水界面微量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两湖都是黔中地区人工水库,具有岩溶湖泊的共性,也具有明显的区别。红枫湖湖水具有典型的岩溶水化学特征,湖水中度富营养化;而啊哈湖受矿山废水的影响,同时由于近年的人工石灰投放等原因,造成该湖湖水具有极硬水、硫酸盐型水特征,矿化度达到600tng/L。我们对上述两湖进行了详细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硫酸盐还原细菌(SRB)及铁还原细菌(DIRB)的计数直观地指示了有机质早期成岩过程中各电子受体依次利用的分带性:即硫还原(锰还原)叶铁还原。孔隙水中硫酸根及溶解铁分布与SRB和D工RB的分布吻合。沉积物孔柱的模拟实验、各类还原性微生物计数及与孔隙水中铁锰、硫酸根分布的综合分析证实了微生物的作用是厌氧环境中各种还原反应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界面附近氧含量的变化是引起水质恶化的基本外因。模拟实验的结果还解释了铁、锰、硫在季节性缺氧湖泊中的循环机理。2.微生物计数及生物大分子分析证实了上层沉积物(0-10厘米)是微生物活跃最为强烈的区域,易降解有机质在此区域被降解。红枫湖沉积物有机质降解持续的深度较深〔达到10cm),而啊哈湖沉积物有机质降解持续深度较浅,仅为4厘米,这主要是由于两湖都是季节性厌氧型湖泊,红枫湖在缺氧季节,有机质厌氧降解所需的电子受体迅速消耗,使得缺氧季节该湖有机质降解速率相对缓慢;啊哈湖受到大量煤矿废水注入,水体及沉积物中硫酸根、铁锰含量异常高,并在厌氧季节里为微生物厌氧呼吸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因而易降解部分有机质在表层迅速被氧化,而且该湖沉积速率相对较慢,有机质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在上层被降解,避免了被掩埋的命运。3.啊哈湖沉积物孔隙水及界面水δ13CDIC及DIC浓度的分析,显示啊哈湖沉积物产甲烷过程很弱或不明显。这主要是受到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抑制。从δ34SSO42-SO42-相关关系及硫酸盐还原菌分布特征,可以在深度上划分为两种还原过程及硫同位素分馏过程:慢速还原阶段(6厘米以下),硫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大,最大分馏达13.71%。分馏因子约为1.024-1.026之间;快速还原阶段(0-6厘米),硫同位素具有明显分馏,最大达到38‰,这与快速还原过程硫同位素分馏较小的规律相反,主要原因是由于表层同时出现有还原态硫的氧化反应.产生较负的δ34S-so41,δ34S-SO42--SO42-的变化反映出混合过程。通过研究我们进一步还推断,采样点沉积物下部还有煤矿硫源的输入。4.两湖沉积物中铁、锰、硫的还原作用发生位置都具有季节性沿沉积深度上下迁移的特性,部分微量金属元素扩散通量因此发生季节性变化。受沉积物中铁锰含量的控制,红枫湖沉积物一水界面铁锰循环作用比啊哈湖弱。啊哈湖锰含量很高,导致界面附近锰的循环剧烈且远强于铁的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部分微量金属在沉积物上层强烈富集。5.通过红枫湖后五沉积物剖面研究,我们发现各种微量元素由于其自身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早期成岩过程对其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的改造程度是不同的。①锰具有明显的向上富集趋势,铁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的后期改造作用就比较弱。②钻、镍分布的后期改造程度与铁相似,从总量来看再迁移程度比较弱。③铜、锌在早期成岩过程中逐渐向沉积物中上部富集,这主要是与铜锌强烈的亲硫性引起的。钥的表层富集现象最为明显,沉积后再迁移效应显著。由其含量在上层沉积物中的两重峰值,可以指示界面剧烈的锰循环及界面下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它的联合控制。6.与红枫湖相比,啊哈湖沉积物金属元素再迁移特征有很大的不同:①通过部分微量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相态分析,各相态微量金属分布主要服从其总量分布特征。②沉积物稀土配分模式明确指示了啊哈湖成湖基底的位置,即沉积物-水界面下18-19厘米以下。③通过Ti、Zr、ΣREE+Y等的分析也显示了成湖前原始基底的存在位置,同时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特征还反映了该湖扩容后陆源输入的减少。④在沉积深度上铁锰及部分微量金属元素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⑤通过相关性分析,Fe与Cu,U、Mn与Pb,C0,Ni,Cd,Zn等都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界面地球化学行为。Fe型元素与Mn型元素分布差异的原因可以简约的概括为:锰的界面循环极为强烈,导致再迁移程度很高;而铁的循环相对较弱,又容易受到上层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抑制,因此再迁移程度不高。此外,由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来的人为石灰投放,沉淀PH不同导致微量金属元素间发生分离,引起下游大坝处金属元素的输入差异。因此,啊哈湖大坝附近沉积物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应受到沉积后再迁移和受 pH控制的煤矿废水输送差异联合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