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resultados para 330-U1377A
Resumo:
报道了中国鲤蠢目纽带科绦虫1新纪录属和1新纪录种,即梭形纽带属Atractolytocestus Anthony,1958及该属矢梭形纽带绦虫A.sagittaus(Kulakovskaya et Akhmerov,1965)。梭形纽带绦虫与该科中国已记录的纽带属和许氏属绦虫的区别分别在于其卵巢后有卵黄腺存在;卵黄腺在子宫和卵巢侧面连续大量分布,睾丸向后延伸到子宫两侧,头节球状或圆锥状。细颈许氏绦虫Khawia tenuicollis Li,1964的分类学地位在该报道中被重新讨论。
Resumo: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 SW 12 ) ; 国家重大环境课题“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K99 0 5 3 5 0 1); 973项目(2 2 0 2CB412 3 0 0 );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课题(2 2 0 3 16)资助
Resumo:
为探讨华鳊属鱼类种间和种内居群间的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 ,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 ,结合传统分类方法 ,获得该属鱼类不同地理居群共 2 2 4尾标本的 32个测量性状和 7个可数性状数据 ,并做主成分分析。在可数性状上 ,海南华鳊各居群间无差异 ,但明显不同于其他种类 ;四川华鳊与大眼华鳊差别明显 ,与伍氏华鳊之间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 ;大眼华鳊的乌江和珠江居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伍氏华鳊各地理居群差异不明显。在可量性状上 ,四川华鳊和大眼华鳊的乌江居群都明显区别于其他种或居群 ,而大眼华鳊的珠江居群与伍
Resumo:
<正>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水产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17—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33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来自台湾、美国的30位华人代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桂建芳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词,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Resumo:
由于Kinneret湖周围的诸多盐泉被人为地导入其下游的约旦河,使得Kinneret湖水的盐度逐渐下降,这对作为主要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资源的Kinneret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对湖水中的细菌来说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湖水盐度的变化导致细菌种群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观察到盐度与细菌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湖水水质保护对策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湖水管理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Resumo:
运用分形理论得到了描述鱼类形态的基本关系式,既扩展了传统上对鱼类形状描述的思路,又回答了鱼类体长-体重关系式W=bLa在实际运用中长期存在的量纲不和谐问题。还对体长-体重函数关系的普适性、参数a和鱼类生长发育过程的阶段性、鱼类肥满度定义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Resumo:
利用化学诱变法获得了蓝藻聚球藻10%CO2生长需求的突变株N150。突变株N150具较高的无机碳运输速率和无机碳库,表观光合作用对外源无机碳的亲和性与已知的其它高二氧化碳需求突变株有显著区别。突变株N150的突变缺陷主要在不能适应低CO2条件。当有Na+(100mmol/L)存在时,突变株可恢复在较低CO2浓度(1%)下生长的能力。
Resumo:
用16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银鲫(3N=156~162)、彭泽鲫(3N=162)和缩骨鲫(3N=150)3个三倍体鲫鱼品系及野鲫(2N=100)的线粒体DNA。有6种酶在种系间和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银鲫共存在4种单倍型,彭泽鲫2种,野鲫3种,缩骨鲫1种。彭泽鲫和银鲫拥有相同的常见单倍型,缩骨鲫的单倍型属于野鲫的常见型。根据限制性位点的变异数据,计算了单倍型间的相似性、核苷酸多样性、品系内核苷酸多样性和品系间的遗传距离,确定彭泽鲫属于银鲫的一个地方品系,缩骨鲫属于野鲫的一个地方品系。
Resumo:
初步分析了具尾蓝隐藻(ChroomonascaudataGeitler)的藻蓝蛋白,其吸收光谱为一双峰曲线,两个吸收峰分别为590nm和640nm。按A.N.Glazer等关于隐藻藻蓝蛋白分型的意见,具尾蓝隐藻的藻蓝蛋白属于Ⅱ型PC-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