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resultados para 3-20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3 年3 月到2006 年3 月,我们对世界上了解最少的鹤类,也是唯一一种越冬和繁 殖都在高原湿地内进行的鹤类——黑颈鹤(Grus nigrcollis)东部种群的野外繁殖生态、越冬 生态和迁徙路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研究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03 年3 月到2005 年6 月,在黑颈鹤的繁殖地点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2°29′-102°59′E, 33°25′-34°00′N)进行,对在若尔盖湿地内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种群现状,繁殖习 性,繁殖季节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利用及牛羊放牧活动对黑颈鹤栖息地利用的影响,繁殖黑 颈鹤鸟巢及筑巢栖息地选择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从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黑颈鹤东部种群重要的越冬地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103o14’55”—103o18’38”E, 27º18’38”—27o28’42”N)进行,对越冬黑颈鹤的越冬习性,栖息 地选择利用,白昼时间行为分配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2005 年2 月-3 月、2006 年3 月,在云南省大山包保护区和贵州省草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8 只黑颈鹤佩戴卫 星发射器,第一次在中国利用卫星技术来跟踪候鸟的迁徙,对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的迁徙 路线进行求证和新的探索,并利用卫星数据进行黑颈鹤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活动特点的分 析。 在2004 年5 月围绕整个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现 状调查中,共统计到黑颈鹤320 只和巢6 个,112 只黑颈鹤(35%)和5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 区内,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水域和沼泽面积较大的两块核心区内,208 只黑颈鹤(65%)和1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区外,主要分布在黄河、白河沿线地区,其中在白河和黄河交界的地 区,记录有163 只黑颈鹤;本次调查中,黑颈鹤利用最多的是在黄河和白河交界处的农 地,其次是沼泽和河岸地带,最少的是草甸和退化草甸;不论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 外,湿地生境都体现了黑颈鹤在栖息地选择时的重要性;在花湖繁殖地,黑颈鹤繁殖种群 和巢在3 年内呈现下降和减少的趋势,湿地面积的缩小和退化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繁殖习性:根据繁殖期间产卵,幼鹤出壳等事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将整个繁殖季节划分 为繁殖前期(到达之日到5 月12 日),繁殖中期(5 月13 日到6 月18 日)和繁殖后期(6 月19 日到离开)。黑颈鹤3 月下旬即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点花湖,首先到达的是带有幼鹤的繁 殖家庭鹤,之后才是集群鹤,这种返回的过程持续到5 月初。在繁殖前期,黑颈鹤种群数 量经历一个增加的过程,在此期间,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较低(27),繁殖黑颈鹤先后经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较为明显的节律性,这可能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辐射和热量的不 均匀分布)有关。 2003 年4 月1 日到10 月13 日,在花湖对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选择和放牧活动对黑颈鹤 取食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区域内,按照从湖心向外的方向,将黑颈鹤繁殖期 间所使用的生境划分为4 种类型,即:湖心沼泽,浅水沼泽,草甸和退化草甸。繁殖期 间,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利用的强度并非一致。湖心沼泽和湖岸沼泽是整个繁殖季节黑颈 鹤青睐的栖息地,是黑颈鹤筑巢和休息的地点,草甸和退化草甸是黑颈鹤主要的取食地 点,但在整个季节内都不是黑颈鹤青睐的栖息地类型,虽然在繁殖后期,在草甸和退化草 甸上活动的黑颈鹤明显增加。在有牛羊放牧时,大多数的繁殖鹤(49.7%)选择在距离湖边 100m 内的区域活动,而非繁殖鹤则主要在0-100m 区域(33.3%)和>400m 的区域(28.1%) 活动,在牛羊集中活动的200-400m 区域,两种鹤都选择避开,牛羊离开繁殖地点后, 黑颈鹤有向远离湖边方向扩散的趋势,多数的繁殖鹤(54.9%)和非繁殖鹤(52.3%)都在 >400m 的区域活动,虽然距离水面的距离在繁殖鹤活动地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但 过度放牧的牛羊的确压缩了繁殖鹤和非繁殖鹤的活动空间。因此,在繁殖地来说,减少沼 泽区域的开发,对特定区域放牧活动的控制,加强沼泽生境的恢复,是保证黑颈鹤成功繁 殖的关键。 2003 年5 月到2005 年6 月,在若尔盖湿地内找到黑颈鹤的巢21 个。黑颈鹤的巢有3 种,分别是芦苇巢(3 个)、地上巢(14 个)和泥堆巢(4 个),地上巢巢参数最小,芦苇巢的巢 参数最大;所有的巢都分布在湿地环境中,包括湖泊,沼泽和河流三种栖息地,巢在这些 栖息地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湖泊中分布的巢最多,湖泊是黑颈鹤筑巢首选的栖息地, 但每年在此类生境中筑巢的黑颈鹤正在减少,黑颈鹤选择避开利用沼泽区域作为筑巢的栖 息地,黑颈鹤对河流区域的利用按照获得性进行;筑巢栖息地周围1 米外的草高和巢的暴 露与否、巢距离水面的距离和巢所在草岛的面积、巢周围的水深成为影响巢址选择的三个 主要生态因子,反映了隐蔽度、筑巢栖息地的质量和到达巢的难易程度是黑颈鹤选择巢址 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微生境中,巢的参数不同,湖泊中的巢参数最大,湖泊中的巢比沼 泽中的巢更长、更宽和更高,而巢周围的水深差距不明显,湖泊中的巢要比河流中的巢短 径大,巢周的水深要比河流中的巢要稍浅,但巢长径和巢高差异不显著,沼泽和河流环境 中的巢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巢周围有一定的水深是巢址选择时最为基本的条件;与其他 地区黑颈鹤的巢比较,若尔盖湿地中的巢要更小,但巢周围的水深要更深,这可能与不同 地点的植被、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人为干扰强度有关;若尔盖湿地内黑颈鹤巢栖息地的选择是黑颈鹤对正在变化中栖息地的妥协结果,保留有适宜于繁殖的小面积沼泽区域对黑颈 鹤的繁殖也很重要。 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的生态进行研究。我们 将整个越冬季节划分为越冬早期(10 月-12 月),越冬中期(1 月-2 月)和越冬后期(3 月-4 月)。保护区内黑颈鹤利用的栖息地划分为4 种类型,即:浅水生境,沼泽区域,草甸和 耕地。首先到达越冬地的仍然是家庭鹤,其次是集群鹤。大山包是黑颈鹤春季迁徙和秋季 迁徙的迁徙中转站,迁徙的高峰在12 月和3 月出现,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在春季迁徙时 经过大山包,并在此停留8 天。大山包也是黑颈鹤的越冬地点,有大约900 只的黑颈鹤在 此越冬。黑颈鹤的配对主要发生在越冬中期,黑颈鹤家庭的解体(Family breakup)发生在繁 殖后期的3 月和4 月间,成鹤以放弃幼鹤离开越冬地而达到家庭的解体。整个越冬季节, 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的利用强度并不是一致的。湿地(浅水区域和沼泽)是黑颈鹤整个冬天 青睐的生境(除了越冬后期对水域区域利用低外),而耕地是越冬早期和越冬中期黑颈鹤的 主要取食地点,在越冬后期,草甸则成为黑颈鹤的主要取食地点。在整个冬天,幼鹤将 72.2%的时间用在取食,将6.8%的时间用在警戒,将18.6%的时间用在修整行为上,用在 其它行为上的时间为2.4%,而成鹤用在这些行为上的时间分配是63.9%,11%,22.8%和 2.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鹤减少取食的时间,与之对应而增加了修整行为的比例,而 幼鹤的各行为变化没有规律性。是否具有越冬经验和不同的生态需求导致了成鹤和幼鹤的 不同时间分配。正是由于具有越冬经验,成鹤能够有效地调整不同行为的分配,幼鹤虽然 没有越冬经验,但在成鹤的照顾下,幼鹤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取食,成鹤和幼鹤采取了不同 的越冬策略。正是具有越冬经验,成鹤的白昼行为分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取食行为 在早晚各自有一个取食峰值,而修整行为在中午最高等,而由于缺乏越冬经验和行为受到 成鹤的影响较大,幼鹤的行为节律规律性不是很强。 2005 年2-3 月和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和贵州草海给8 只黑颈鹤放置了卫星发射器 以确定这两个地点的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和新的繁殖地点。东部越冬种群的黑颈鹤迁徙时间 2-4 天,中途停歇3-4 个点,迁徙平均距离为622 公里,黑颈鹤迁徙时首先飞越金沙 江,向北偏西方向穿过和停歇于四川省的凉山山脉,到达凉山、邛崃山和大雪山脉交界的 地方,然后沿着大渡河河谷向北迁徙,到达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 潘县,以及甘肃省玛曲县的若尔盖湿地内。与1993 年环志证实的迁徙路线比较,黑颈鹤 迁徙时明显避开了海拔较低、人口稠密的四川盆地,选择了沿着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 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飞行,沿着大渡河河谷进行迁徙。2 只黑颈鹤的信号在大渡河河谷区域消失,这个地点对于黑颈鹤的迁徙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到达繁殖地后,黑颈鹤的活动 范围在5 月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小,在8 月份活动范围减小到最小,之后,活动面积又 逐渐增大,并在迁徙前达到最高。在繁殖地,黑颈鹤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不到2km,隔 日的活动范围也不超过3km,结果提示在若尔盖湿地内可能还有更多的黑颈鹤活动。编 号为55984 的黑颈鹤在2005 年11 月和2006 年3 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 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在草海环志的64311 在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度过繁殖季节 后又成功返回草海越冬,而64310 在大山包越冬,在若尔盖湿地内度过夏季,在2006 年 11 月又返回草海越冬,其余两只黑颈鹤返回大山包越冬,结果证实1、黑颈鹤迁徙路线、 繁殖地和越冬地选择的稳定性,2、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存在交流。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黑龙江省拜泉县是我国黑土侵蚀与综合治理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上世纪垦荒初期环境优美、土地肥沃,70年代后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80年代以来大规模生态治理、环境明显改观的典型发展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自然报复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人与环境关系演进的一个小小缩影。本论文以该典型区为研究案例,以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生产力关系分析为研究思路,从遥感、统计资料、调查访问和取样实测等获得原始数据,运用景观指数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统计学和能值分析,综合评价了黑土侵蚀区景观尺度水土流失治理的区域土壤侵蚀控制效应、区域土壤性质恢复效应及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农业效应。旨在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评价探索研究思路,也为该县或同类地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景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经过多年来的大规模生态建设,拜泉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区域景观类型数量和空间配置的变化对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从1989年到2002年,县域耕地面积减少24731hm2,林草地面积、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13568 hm2和1191 hm2,水库和塘坝增加1402座。全县55%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82.2%的农田得到林网的防护,43.7%的景观地表超渗径流得到集蓄,土壤侵蚀模数由9.14 下降到6.50 。进一步的景观结构调整要注意增加林草地等类型斑块的聚集度;调节林网连接度、环度及网眼大小;增加水库塘坝的泻洪与灌溉配套设施等。 (2). 通过拜泉县双阳河流域30个子流域景观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的相关性分析,定量研究了景观结构和土壤侵蚀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田面积百分比、景观聚集度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正相关,灌木林地和草地面积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负相关。梯田、等高垄农田、顺坡垄农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百分比,景观分维数、景观聚集度、景观香农多样性9个结构因子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复相关系数(R=0.931)大于任一单因子相关系数,景观结构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且达到高度相关,9个结构因子与侵蚀模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8 ,侵蚀强度较轻,但大于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标准(2 )。该流域是典型的农业景观,农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71.8%,而且分布比较集中,它是未来土壤水蚀的主要景观要素,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主战场。增加灌草地斑块、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等将是该流域继续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办法之一。 (3). 通过对拜泉县通双小流域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和空间相关性研究,得到下列结论:全碳、全氮、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和容重具有中度的变异性,而砾石含量变异强烈,它能够表征该流域黑土的侵蚀强度。除砾石外,所有土壤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P<0.05)。土壤性状主要与坡位、海拔高程和土地类型有关。全碳、全氮、粉粒和粘粒含量具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容重和砂粒含量在空间上是中度自相关的。无论在农田,还是在整个流域,均有2/3左右的土地存在氮缺乏,容重和砂粒偏高的现象。地形、土地利用、侵蚀和侵蚀治理综合地影响了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异。但过去的土壤侵蚀是最突出的因子。侵蚀治理和土地类型调整在20-30年的尺度上,并没有显著地改善土壤的性质。目前的侵蚀治理对于土壤的移位和流失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短期土壤质量恢复并不令人满意。如何提高土壤质量,将是又一迫在眉睫的任务。为了提高土壤质量,保护林地和草地不被破坏,改变农田的耕作方式等是该流域改善土壤性质的有效管理措施。 (4). 在拜泉县农业系统经济特征和生态建设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大规模生态建设前后时间序列上的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动态。主要结论如下:拜泉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县域生产生活大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农业系统自身的环境压力依然存在;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不高;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但大规模生态治理的农业效应已初步显现;系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有良好的趋向。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次生林作为中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其形成和演替过程中,时刻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明确干扰对次生林,特别是对其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和原因,以及多样性对干扰的响应,对人类利用干扰的正面影响为生产实践服务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东山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次生林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次生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参考。 主要结论:1)2004~2005年两个生长季共采集和鉴定植物378种,分别隶属于78科、215属;2)该地区次生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各次生林类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在3.20~3.60之间;3)依据林分距离居民区和一、二级道路的远近将人为干扰划分为三个水平,即低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高度干扰,基本呈现了受中等水平干扰的林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且该地区的人为干扰主要对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产生影响;4)依据林分郁闭度与受害乔木株数百分比将雪/风灾害干扰划分为三个水平,受各水平雪/风灾害干扰的桦木林在近3年后已基本恢复,多样性水平差异不大,植物多样性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呈现平缓的增加趋势;5)该地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发生方式、发生频度、影响对象、发生面积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林分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东北地区松辽平原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碳氮磷剖面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从北到南依次采集了黑土区的海伦、哈尔滨、德惠、公主岭和棕壤区的昌图、沈阳、大石桥玉米地土壤样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各样点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海伦、哈尔滨和公主岭样点4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显著低于0~40cm土层;海伦、哈尔滨、德惠、公主岭和昌图样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沈阳和大石桥样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表现出随深度而下降的趋势;各样点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20~40cm土层。典型黑土区海伦点0~100cm的SOC储量为213.4t•hm-2, 棕壤区昌图、沈阳、大石桥样点分别为69.9、87.9和73.4t•hm-2,海伦点SOC储量是棕壤区三样点的3倍左右。 土壤全氮、碱解氮、硝态氮及氮储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德惠点在20~40cm土层、沈阳点在40~60cm土层、昌图点在60~80cm土层的全磷含量最低;其他样点土壤全磷、有机磷含量和磷储量总体上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黑土区样点土壤有机磷含量在40cm以下各土层迅速下降,而棕壤区各样点20cm以下各土层差异不显著。除公主岭和大石桥点外, 其他各样点土壤Olsen-P含量在0~20cm 土层显著高于20~40cm土层。 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机磷含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营养元素在纬度上的分异主要受成土母质、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施肥、耕作等人为活动对表层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的影响较大。除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外,土壤碳、氮和磷之间及其与其他基本理化性质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采样条件和培养条件的限制,深海微生物研究的较少,因此目前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海和浅海。而深海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代谢体系,成为新颖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首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深度为1758-3600m南海海底沉积物中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分离和活性菌株的筛选情况,旨在为探索我国南海深海微生物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采用多种分离培养基从6个不同深度(1758、2620、3200、3500、3587和3600m)的南海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225株深海微生物,包括40株放线菌和185株细菌。以分离得到的225株深海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从产蛋白酶、抗真菌、杀虫三个方面进行活性菌株的筛选,研究南海深海沉积物中的微生物资源状况: (1).将分离到的225株深海微生物,同时在10℃、28℃、45℃三个温度下进行产低温蛋白酶、中温蛋白酶、高温蛋白酶的筛选。初筛结果表明:这225株深海微生物大都有大小不同的产蛋白酶能力。10℃有产蛋白酶的有109株,28 ℃产蛋白酶的有160株,45℃产蛋白酶的有117株。筛选到一株在45℃下有较强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B1394,其酶活可达873U/ml,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rDNA序列测定,将B1394定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粗酶液性质研究发现:最适酶活温度60℃,最适pH 8.0, 40℃、50℃和60℃热稳定性较好, Mn2+ 、Mg2+ 、Ca2+对该蛋白酶有激活作用,Hg2+ 、Fe3+ 、Cu2+ 、Zn2+ 、 Fe2+对其有抑制作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几乎完全抑制其活性,推断为丝氨酸蛋白酶。 (2).对其中100株深海细菌和40株深海放线菌,以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靶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的筛选。初筛结果表明:分别有37株和35株深海细菌对立枯丝核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分别占被检测细菌数目的37%和35%;有18株深海放线菌对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占被检测放线菌总数的45%。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的深海放线菌SHA6,其发酵液对包括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内的10种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发酵液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发现SHA6发酵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对SHA6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将其初步定名为为橙色单胞菌(Aurantimonas altamirensis)。 (3).以卤虫为初步筛选模型,对其中的20株深海放线菌进行了杀虫方面的筛选,结果发现有5个深海放线菌菌株表现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其中深海放线菌SHA4发酵液的乙酸乙脂提取物杀卤虫的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g/ml时杀卤虫活性为83%,而在浓度400ppm时,48h可以杀死38%的甜菜夜娥。对SHA4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将其初步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sp)。 总之,本论文阐明了我国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南海深海微生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对抚顺市温道林场20、53和69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探讨了长白落叶松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养分生态学特征;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7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进行5年的施肥(NH4NO3,15 g•m-2•a-1),研究了施肥对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 (1)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生物量分别为33.14 kg•tree-1、311.42 kg•tree-1和408.46 k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为:树干>根>树枝>树皮>针叶。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50.16%~69.20%,随林龄的增长比例增大,而其他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则逐渐减小。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净生产力分别为3.04 kg•tree-1•a-1、9.68 kg•tree-1•a-1和10.21 k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针叶和树干的净生产力最大,分别占整株林木净生产力的40.07%~47.93%和27.32%~40.97%,并且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树枝、树皮和根的净生产力则表现出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 (2)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总贮量分别为308.14 g•tree-1、2021.01 g•tree-1和2485.24 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大小为:Ca>N>K>Mg>P。树干养分贮量的分配比例为19.74%~34.23%,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针叶、树枝和树皮的养分贮量占整株林木养分贮量的比例为35.16%~45.59%,建议在采伐木材时实施去皮、打枝等措施,留下针叶、树枝和树皮在林地中,让其自然分解以使营养元素重新归还利用,对于维持林地的养分平衡和长期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3)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年吸收养分量分别为35.31 g•tree-1•a-1、97.83 g•tree-1•a-1和100.08 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大小为:Ca>N>K>Mg>P。落叶松的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但生长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其养分利用效率逐渐趋于稳定。落叶松的最佳采伐年龄应为养分利用效率保持稳定时的年龄,此时采伐单位干材所带走的林地养分量较少。不同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不同,P的利用效率最高,Mg、K次之,N、Ca最低。不同器官的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树干的养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根、树枝、树皮,针叶最低。随着林龄的增长,树干和根的养分利用效率增大,而树枝和树皮的养分利用效率减小。 (4)落叶松叶片的N再吸收效率为50.76%~55.11%,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增大的趋势;P和K再吸收效率分别为64.38%~68.85%和87.85%~90.62%,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减小的趋势。从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综合判断,本研究区落叶松生长可能受土壤N、P、K供应的限制,3种营养元素的限制作用大小为:K>P>N。 (5)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的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51.94~78.35 kg•hm-2•a-1、17.77~29.43 kg•hm-2•a-1和34.18~48.92 kg•hm-2•a-1,均随林龄的增长而减少,这与林分密度逐渐减小有关。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存留量大小均为:Ca>N>K>Mg>P,年归还量大小为:Ca>N>Mg>K>P。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循环速率为0.624~0.658,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5种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以Mg、N最快,Ca、P次之,K最慢。K的循环速率较低,可能与研究区土壤K含量较低而表现出的K再吸收效率较高有关。 (6)施肥导致落叶松叶片N再吸收效率显著降低,而凋落叶片的N浓度显著增加,从而使凋落叶片的C/N比由80.29降低到60.29。施肥林地凋落叶片C/N比的降低使其分解速率加快,有利于其养分归还土壤,从而加快了系统的养分循环速率,提高了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因此,在人工林经营中,施肥不仅能提高林地生产力,而且对于维持林地养分循环具有积极作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辽东山区森林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与用材林资源,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的天然林已基本绝迹,因此该区的森林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辽东山区森林更新演替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光环境。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阔叶红松林的优势树种;这些树种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在群落演替和森林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论文采用人为控制遮光试验测定了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幼苗对光环境的响应,同时,采用自然光环境试验和人为控制遮光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测定了红松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性。人为控制遮光试验设置的光环境类似于自然中的典型林窗、林缘和林下的光环境;在人为控制遮光试验中,研究材料于2007年4月末栽植于4个不同光环境(全光、全光的60%、30%和15%,分别记为FI、II、LI和WI处理)下,在2007年7~9月测定了树种幼苗的光合生理、叶片特征、生长和冠层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光环境处理区内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具有显著差异,形成一定的光强梯度,而气温,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差异并不显著。全光处理区内的日平均PAR为842.4μmol∙m-2∙s-1,最大PAR为1884.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区。 2)生长在高光强下4个树种幼苗的叶片有较高的光合能力(Amax),随生长光强的下降,Amax显著下降;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也表现出随着生长光强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核桃楸和水曲柳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最大值约为16μmol∙m-2∙s-1,黄菠萝的约为13μmol∙m-2∙s-1,这与温带阔叶树种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在10~15μmol∙m-2∙s-1范围内的结论相符;3个苗龄红松针叶的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1:00~13:00期间。 3)4个树种幼苗的比叶重(LMA)和单位叶面积鲜重(LFA)均随着光环境的降低而下降;三个阔叶树种幼苗的叶长L、叶宽W、叶周长C和单叶面积A均具有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呈增大的趋势,表明叶片通过调节叶片的形态来适应多变的光环境。 4)不同光环境对阔叶树种幼苗的植株冠形和生长有显著影响,而红松幼苗植株冠形和生长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 综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可塑性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核桃楸和黄菠萝较水曲柳能适应更宽的光强幅度;同时,核桃楸和黄菠萝较水曲柳的需光性更强,核桃楸和黄菠萝的需光性差异不大。○2.与3年、5年生红松相比,7年生红松对光强的适应幅度最小;同时,7年生红松的需光性强于3年和5年生红松。○3.本研究结果支持前人的观点:红松在幼年阶段能耐一定程度的遮光,在全光的20%~60%光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年龄的增大,红松的需光性增加。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利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2006年沈阳市三环内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及2001-2006年间的变化,以期对5年的高强度绿化建设进行评价。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基于知识分类方法提取的植被覆盖信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2006年附属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公园绿地可达性。利用2001、2006年两景Landsat TM影像,基于线性混合分解方法提取的植被盖度信息,分析了5年间的绿化建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 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绿化率均较高,分别是28.9%和32.3%。研究区域多层老式居住用地和道路的绿化率只有近20%。新居住用地中高层片块居住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主要是由小块的街区角落开发而成,绿化率只有10.3%;其余的新居住用地的绿化率均高于多层老式居住用地。居住用地高度类型相同的情况下,花园式居住用地比片块式居住用地拥有更高的绿化率。 2) 附属绿地绿化率随距市中心距离的递增梯度反映了城市内外绿化状况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几种主要的城市用地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公共设施(4.16%∙km-1)>多层老式居住用地(3.85%∙km-1)>新居住用地(3.05%∙km-1)>道路(2.36%∙km-1)。新居住用地弱于多层老式居住用地,表明随着旧城改造的持续进行,居住用地的内外两极分化现象可以得到缓解。公共设施用地的内外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城市化进程中慎重对待高绿化率的公共设施用地如高校等迫于地价压力的外迁行为。 3)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只有29.25%的居住用地分布在距最近公园绿地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43.31%的居住用地在5-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建议持续增加公园绿地建设,尤其是在工商业密集区。研究区域尚未出现居住用地绿化环境的马太效应(高公园绿地可达性+高附属绿地绿化率)。 4) 2001-2006年,道路、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及广场的植被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5%-9%),证实了5年间绿化建设力度之大;工业用地的植被盖度几乎没有变化,原因估计是工业用地空间属于非公共空间,不属于公共绿化建设区域。5年间植被增量空间分布均匀,没有针对低绿化覆盖率地区加强绿化建设力度,部分缓解了绿化率的城市内外两极分化现象。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研究尚属空白。传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ata)用材林经营易导致土壤退化,降低土壤的生产潜能。目前许多造林学家正在植物群落水平上应用不同的栽植模式调节土壤系统以改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的土壤质量。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这种调节方式如何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多度、多样性和生物量格局。此项研究选择了立地条件非常相似的3种栽植模式。20年生的一、二代杉木纯林以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对照构成连栽组;13年生8杉木2桤木(AInus creemstoyne)混交林以13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20年生8杉木2火力楠(越动eI勿朋cc了盯创)混交林以20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组成两种混交模式;20年生火力楠纯林以20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构成轮栽组。同时在第一代杉木纯林中抽取了5块样地监测群落的季节变化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多度上,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林后,土壤动物出现了显著性的下降,但是一二代杉木纯林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火力楠轮栽主要促进了大型土壤动物的增加,但火力楠混交对土壤动物没有影响,恺木混交主要促进了双翅目、(虫+齿)目、线虫、线蚓的增加。在多样性上,一、二代杉木之间连栽对土壤动物没有影响,但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林、火力楠混交、火力楠轮栽以及恺木混交均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在生物量上,各对比林型之间均没有发现显著性的差别。从目前的观察看来,多度和多样性的结果支持树种是驱动土壤动物群落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生物量的结果表明栽植模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是有限的,也暗示应用栽植模式来调控土壤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西部干旱区是干旱区研究的天然实验场。塔里木河是西部干早区重要的生态河流。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一若羌段以沙地景观为基质,以河渠、公路、防护林为连接廊道,草地、盐碱地、湿地、耕地为镶嵌斑块,是典型的干旱区河流廊道景观区域,是南疆第一大城市库尔勒与未来重建的新楼兰的唯一景观廊道,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连通作用。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主体的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景观生态特征的认识和景观生态建设方略的探讨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中,注重其理论体系的构建。(1)全面收集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研究框架与原理,阐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新的领域。干旱区多功能景观研究,有着极其广阔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潜力。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揭示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景观生态特征,展望其关键研究领域的前景和方向,其中绿洲研究、湿地研究、廊道研究和景观生态建设研究,各具特有的角度,又有相互的联系,最具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质和潜质。(2)收集卫星影像资料并进行解译(1980年MS航片校正、1990年TM、2000年TM),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以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现状为参照,建立了干早区河流廊道景观区域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结合野外植被和土壤调查,以及相关图件,全面研究了各类研究区景观的土壤和植物生态属性与功能特征。(3)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以及景观类型的转换矩阵,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廊道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与趋势,结合区域水资源、生态及人文变化,对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研究。在区域景观尺度上,构建景观生态空间分析模式,包括格局指数分析、转移矩阵分析和空间过程分析,并以此寻求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4)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确定景观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构建其区划系统。据此划分了三个景观生态功能类型区:①尉犁一卡拉水库段塔里木河一孔雀河中游城镇一绿洲农业区,②卡拉水库一大西海子水库塔里木河下游上中段农垦绿洲区,③大西海子水库一台特玛湖一若羌塔里木河下游下段一车尔臣河下游生态重建和恢复区。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对比不同功能区的景观生态差异;根据不同景观生态功能区,不同宽度的河流廊道缓冲带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以及次一级廊道指数的计算,揭示景观廊道区域相关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廊道效应。(5)根据干旱区景观生态特点,建立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以研究区为案例,提出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塔里木河中下游以河流廊道为特征的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评价分析。(6)在了解廊道区域景观时空变化驱动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生态治理方式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提出塔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大塔里木河”景观生态建设的总体原则(包括减少对沙地基质的干扰,充分利用和适度开发草地资源,保护和恢复湿地景观的多功能性,畅通输水过程以稳定和增加植被覆盖及其多样性与经济性,通过节水灌溉和重视排水减轻次生盐渍化程度),及其相应的景观生态工程设计,确定不同景观生态功能区的景观生态建设与设计的模式与途径(包括生态恢复、生境更新与调整、生态功能重建和生态移民)。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High-speed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e recently used fiber-optical components.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with which the received laser beam can be coupled into a single-mode fiber is noticeably limited by atmospheric turbulence due to the degradation of its spatial coherence. Fortunately, adaptive optics (AO) can alleviate this limitation by partially correcting the turbulence-distorted wavefront.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rovided by Zernike modal AO correction is numerically evalu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first 3-20 corrected polynomials can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fiber-coupling efficiency. The improvement brought by AO is compared with that brought by a coherent fiber array. Finally, a hybrid technique that integrates AO and a coherent fiber array is propo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brid technique outperforms each of the two above-mentioned techniques. (C) 2009 Elsevier Gmb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学位论文由两部分共3章组成。第一部分分别报道2种藏药唐古特瑞香和大果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从2种药用植物共分离鉴定了60个不同的化合物,其中12个为新结构,特别有意义的是发现了2个具有同一新骨架的二萜化合物。第二部分概述了大戟科植物多环二萜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包括第1和2章。在这2章中分别报道了唐古特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和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 Hook. f. Fl)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实验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制备及HPLC等分离方法,从唐古特瑞香的根皮中共分离出32个化合物,通过红外、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鉴定了其中的31个,结构类型分别属于瑞香二萜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苯丙素类及甾体类,其中有三个新的瑞香二萜型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2a-二氢-20-棕榈酰瑞香毒素、1,2a-二氢-5b-羟基-6a,7a-环氧-树脂大戟醇-14-苯甲酸酯及1,2b-二氢-5b-羟基-6a,7a-环氧-树脂大戟醇-14-苯甲酸酯,另外还有13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大果大戟的根部共分离出3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30个,其主要成分为种类丰富的二萜,包括巨大戟烷型、续随子烷型、对映-阿替生烷型、对映-贝壳杉烷型、对映-松香烷型、ent-trachylobane型、对映-异海松烷型及一新骨架五环二萜ent-wallichane型,另外还有香豆素、甾体、三萜和一些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有9个,经波谱分析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5-O-(2E,4E,6E)-癸三烯酰基-3,20-O-二乙酰基巨大戟醇、5-O-(2E,4Z)-癸二烯酰基-3-O-乙酰基-20-去氧巨大戟醇、3-O-(2E,4Z)-癸二烯酰基-5b,6b-氧-交京大戟醇、7-苯甲酰氧基-3,5,15-三乙酰基-续随子醇、ent-trachylobane-3-one-17-oic-acid、3α-羟基-对映-阿替斯-16-烯-14-酮、3α,6-二羟基-对映-异海松-7-烯-2,15-二酮、wallichanol A 和 wallichanol B,其中,wallichanol A 和 wallichanol B属于一新骨架类型的五环二萜。除此以外,另有13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第2部分即第3章,首次概述了大戟属植物中多环二萜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reports the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wo Tibetan medicine plants, Daphne tangutica Maxim and Euphorbia wallichii Hook. f. Fl. Sixty different compounds including ten new compounds and two novel diterpenoids possessing a new carbon skeleton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second part is a review about the progress of studies on the polycyclic diterpeniods of the plant family of Euphorbia. The first part consists two chapters, which expatiate on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D. tangutica and E. wallichii. Thirty-on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 barks of D. tangutica by methods of colum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including reversed phase), preparative TLC and HPLC, and their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as nine daphnane diterpenes, six lignans, nine cumarin derivatives, five phenylpropanoid derivatives, a steroids and a benzoat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IR, MS and NMR. Among them, three are new diterpenes with skeleton of daphnane and the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as 1,a-dihydro-20-palimoyl-daphnetoxin, 1,2a-dihydro-5b- hydroxy-6a,7a-epoxy-resiniferonol-14-benzoate and 1,2b-dihydro-5b-hydroxy- 6a,7a-epoxy-resiniferonol-14-benzoate. In addition, thirteen known ones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Isolation of the roots of E. wallichii yielded thirty compounds, twenty-four of them were elucidated as diterpenoid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skeleton types of ingenol, lathyrane, ent-atisane, ent-kaurane, ent-abietane, ent-trachylobane, ent-isopimarane and a new pentacyclic skeleton ent-wallichane respectively. The remains including a cumarine, a triterpenoid, a steroid and three compounds with small molecule. Nine new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as 5-O-deca-2E,4E,6E- trienoyl-3,20-O-diacetylingenol, 5-O-deca-2E,4Z-dienoyl-3-O-acetyl-20- deoxyingenol, 3-O-deca-2E,4Z-dienoyl-jolkinol-5b,6b-oxide, 7-benzoyl-3,5,15- triacetyl-7-hydroxylathyrol, ent-trachylobane-3-one-17-oic-acid, 3α-hydroxy-ent- atis-16-en-14-one, 3α,6-dihydroxy-ent-isopimarane-7-en-2,15-dione, wallichanol A and wallichanol B,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mong them, wallichanol A and wallichanol B were two notable novel pentacyclic diterpenoids processing a new rearranged carbon skeleton. And more, thirteen ones were firstly reported from this plant.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polycyclic diterpenes from the plant family of Euphorbia for the first time.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学位论文首先报道了为解决低极性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难题而建立的一种衍生化分析方法;然后从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方面分别报道了几种中藏药材的活性成分研究。论文由下述六章组成: 第一章报道了盐酸羟胺衍生化方法在电喷雾质谱 (ESI-MS) 分析中的应用。该方法利用盐酸羟胺和羰基成肟的快速反应,建立了针对三萜酮等含酮或醛羰基低极性化合物的ESI-MS 信号增强技术。此方法不仅可应用于增强羰基化合物的ESI-MS 质谱信号,还可检测化合物中羰基的个数以及辨别涉及羰基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此外,通过简单的氧化反应,还可将该方法拓展到三萜醇、甾醇等含羟基的低极性化合物,增强它们的ESI-MS 信号。对比已报道的相关ESI-MS 增强质谱信号的衍生化方法,此方法有经济、实用、快速和简便的显著特点。 第二章是关于野生羌活及其栽培品种化学成分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对不同产地野生羌活生长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野生羌活不同形态部位和人工栽培羌活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HPLC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都随生长期存在规律性变化,羌活不同形态部位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也有明显不同。这些实验结果有些较好地印证了传统中医的用药理论,有些也对羌活的传统使用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 第三章介绍了几种传统中藏药材的色谱-质谱联用及串联质谱分析。通过GC-MS 方法,从藏药材长花党参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45 个化合物;利用HPLC方法测定了该藏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素的含量(0.7%);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西番莲和射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从西番莲中鉴定了4个黄酮碳苷;从不同产地的射干和川射干中鉴定了8 个主要异黄酮成分,其中包括一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 第四章的内容为藏药材石莲叶点地梅的活性成分研究。从植物石莲叶点地梅(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Mazz.) 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分离和鉴定了6 个化合物,利用MS 和NMR 等现代波谱学技术阐明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4 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androsacin (1)、 ardisiacrispin A (2) 、saxifragifolin A (3) 和20(29)-lupen-3-one (4);一个神经酰胺:4-羟基-Δ8,9(Z)-鞘氨醇-2'-羟基正二十四碳酸酰胺(5);一个甾体类化合物:胡萝卜苷(6)。化合物1为新的13,28-epoxy-oleanane 型三萜皂苷,在其结构表征的过程中,采用LC-MS 进行糖分析,获得了值得推广的好结果。通过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 对HepG2肝癌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 活性最好,其IG50 为1.65μg/mL。 第五章是关于一些传统中藏药材的农药活性筛选。利用Syngenta 公司的活性筛选平台对68 种传统中藏药材醇提物进行了抗菌和除草的生物源农药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筛选的68 种植物提取物中,共有14 种样品表现出明显的除草/杀虫活性,其中水母雪莲花、松萝和茯神木等植物提取物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活性成分还有待进一步追踪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第六章为文献综述,概述了羌活药材的研究进展。对羌活属及药用羌活植物从分类学、本草学、品质评价、人工栽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归纳和总结。 In this dissertation,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signal enhancement method, as well as the work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study, HPLC-MS/MS application, bioassay screening, chromatograph separation an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tabolites in several medicinal herbs have been reported. First chapter expounded a rapid, simple ESI-MS sensitivity enhancem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carbonyl groups in natural products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NH2OH·HCl) as a derivatization reagent. We use the oxime formed during the derivatization reactions and its Beckmann rearrangement intermediates as a means of detecting the carbonyl groups originally present in these triterpenoid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derivatization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this method is simple, specific and can be used to detect carbonyl groups in triterpenoids which have low polarity and are poorly or non-ionizable. Moreover, it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ct hydroxyl groups by using the Dess-Martin periodinane (DMP) to convert primary and secondary hydroxyls into carbonyl groups. Chapter 2 reported an HPLC-MS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unds in both wild and cultured Notopterygium incis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unds varied through different seasons regularly, and in different commercial parts of this herb the content of these compounds also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rts, the content of main chemical constitutes in Silkworm Notopterygium, Bamboo Notopterygium and Irregular-nodal Notopterygium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Striped Notopterygium. This result is tally with the traditionally concept that the quality of Notopterygium, Bamboo Notopterygium and Irregular-nodal Notopterygium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Striped Notopterygium, which means that the quality of rhizomes is better than main root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ultured N. incisum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some growth curve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is plant, but still left some questions unanswered. Chapter 3 discussed the GC/LC-MS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odonopsis thalictrifolis, Passiflora incarnate,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Passiflora incarnate. The main constituent, luteolin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traditional Tibet medicine of C. thalictrifoli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HPLC has revealed that the content of luteolin in this herb is 0.7%. GC-M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d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lower of C. thalictrifolis. More than 60 peaks were detected and 45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ir spectra with that of the standards in the database and literatures. ESI-MS/M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butanol extract of Passiflora incarnat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pseudo molecular ions and fragment ions of the glycosides, four major flavone-C-glycosides have been detected and identified as 7-methoxyluteolin-6-C-β-D-glucopyranoside, vitexin, swertisin and orientin. The isoflavone compounds in theextracts of three samples of B. chinensis collected in Gansu, Sichuan and Hunan, and the extract of Iris tectorum collected in Sichua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OF-HRMS and IT-MS. From the extracts of these herbs, a new isoflavone, identified as 5’,5,6,7-tetrahydroxy-3’4’-dimethoxyl isoflavon, and 7 known o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fragment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molecular formulas given by HRMS and th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cquired by IT-MS. Chapter 4 elucidated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triterpene saponin, androsacin (1), along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Mazz., an herb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stablished as 3β-O-{β-D-glucopyranosyl-(1→4)-O-β-D-xyl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16α-hydroxy-13β,28-epoxy-olean-30-al by analyzing its MS, 1D- and 2D-NMR spectra. Compound 2 was cytotoxic toward HepG2 cancer cell with the GI50 value of 1.65 μg/mL. Chapter 5 described the biogenic pesticide activity screening of 68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e extractions.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bioactive natural compounds from th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for biogenic insecticides use. Based on Syngenta’s bioassay, 14 extractions of th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showed pesticide activities, and some of them had multi-activities on antibacterial and insecticidal. Chapter 6 is a review on the chemical and bioactivity research progress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 and N. forbesii.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分别测定了传能线密度(LET)为125.5、200、700keV/μm碳离子辐照仓鼠V79细胞的存活曲线,由存活曲线确定了上述3种碳离子辐照时V79细胞的失活截面依次为7.86±0.17、10.44±1.11、32.32±3.58μm2。以V79细胞对60Coγ射线的存活响应为参考值,给出了对应于上述3种碳离子照射周%、20%、50%、80%存活水平下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结果表明125.5keV/μm碳离子的RBE值在各个存活水平下都为最大。提示:以存活为生物学终点的RBE最大值在LET值小于200keV/μm的碳离子辐照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