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resultados para 20-MUC 5
Resumo:
论述了一种小型化的成形放大(主放)与峰保持电路,主放成形时间常数分为0.5、1、2、3μs等4挡,放大倍数分×10、×100两挡,峰保持时间约6μs。电路主要采用通用集成电路构成,具有价格低、性能好和体积小的特点。
Resumo:
利用 HIRFL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 )产生的 5 5 Me V/ u的4 0 Ar17+ 离子束 ,用由 Cs I(Tl) +快塑料闪烁探测器组成的 Phoswich探测器 ,以 1.5 mm有机玻璃为等效生物组织材料 ,探索了研究等效生物组织中核碎片测量的方法。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探测器对 Z可分辨到 16。元素分辨率为 Z/ ΔZ约为 4 0。
Resumo:
藉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 ,采用“p γ”符合的鉴别原理 ,成功地合成与鉴别了5 8Ni(36 Ar,2p3n)反应产生的核素89Ru ,并研究了它的 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 .实验给出89Ru的衰变半衰期为 (1 .2± 0 .2 )s,测定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 ,提取出了89Ru经缓发质子衰变布居到子核88Mo的 2 + 和 4+ 态的相对终态分支比 (1 0 0∶6 ) .通过与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初步指定了89Ru基态的自旋 宇称 (5 / 2 + 或 7/ 2 ±)和质量过剩 (- 5 9.5MeV) .
Resumo:
用重离子束3 5 Ar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92 Mo ,96Ru和10 6Cd产生了质子滴线附近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2 5 Nd ,12 8Pm ,12 9Sm ,13 7Gd和13 9Dy .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用“p γ”符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肯定的鉴别 .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 :0 .6 0 ( 1 5 )s,1 .0 ( 3)s ,0 .5 5 ( 1 0 )s ,2 .2 ( 2 )s和 0 .6 ( 2 )s.用统计模型理论计算对实验测定的12 5 Nd ,12 9Sm ,13 7Gd和13 9Dy的 ,和从前报道的12 1Ce ,13 5 Gd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能谱和分支比进行了拟合 .提取出12 1Ce ,12 5 Nd ,12 9Sm ,13 5 Gd ,13 7Gd和13 9Dy的基态自旋 宇称分别为5 / 2 ± ,5 / 2 ± ,1 / 2 +(或 3/ 2 +) ,5 / 2 +,7/ 2 ± 和 7/ 2 +.实验初步指认的基态自旋 宇称值与Nilsson能级图的预言值相符间接表明这 6种核素的基态具有大形变 ,形变参数 β2在 0 .3左右 .
Resumo:
现在的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实验中,大规模探测器得到广泛应用,对后继的电子学系统主要要求能量分辨率好,时间响应快,屏蔽特性好,性能稳定,易于控制,高集成度,高密度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采用经过改进的经典的模拟电路与数字控制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将重点讨论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Resumo:
通过发芽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u在5、10、25、50、100mg·L-1浓度下对大麦和玉米的生态毒性效应,比较分析了大麦和玉米对Cu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于发芽试验,当Cu浓度在25~100mg·L-1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明显降低(P<0.05)。而对于幼苗生长试验,在0~5mg·L-1时,Cu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显著作用,在10~100mg·L-1作用下,根长、株高及根干重与Cu2+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在Cu为10~100mg·L-1作用下,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玉米对Cu胁迫比大麦稍微敏感;各项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可溶性蛋白>根伸长>叶绿素>根干重>发芽率>株高>地上生物量。与其他指标相比,可溶性蛋白指标对Cu胁迫最具有敏感性,可作为Cu污染的生物标记物。
Resumo:
目的 :IL - 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融合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方法 :分别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2 2 7Ala、B基因的两端克隆上两个酶切位点HindⅢ ,KpnⅠ。将IL - 2基因突变 ,设计一段linker使之分别与SEA2 2 7Ala和SEB相连并克隆到PET表达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DH5α(DE3) -Pass中表达。结果 :表达的蛋白占总蛋白 15 %。结论 :IL - 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融合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
Resumo:
对最近分离到的一株能合成维生素C前体 - 2 -酮基 -L -古龙酸 (2 -KGA)的新产酸菌V6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为短杆状 ,菌体大小为 0 .8- 1.0× 0 .4 - 0 .6 μm ,菌落为淡黄色 ,好氧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8~ 30℃ ,最适pH为 7.0~ 7.8,GCmol%含量为 5 3.1% ,不含质粒 ,能氧化葡萄糖、山梨醇和山梨糖合成 2 -KGA。 16SrDNA同源性分析发现 ,该产酸菌与以前报道的能合成 2 -KGA的三个属Ketogulonigenium属、Gluconobacter属和Acetobacter属的同源性分别是 98.9~ 99.3%、82~ 83%和 81~ 82 %。基于以上特性分析 ,该产酸菌在分类发育学上宜归为Ketogulonigenium属。
Resumo:
选择排水良好和排水差的牧场作为试验地 ,比较早期 (2~ 3月 )、中期 (5~ 8月 )和晚期 (8~ 10月 )不同施肥时间〔施厩肥含N量为 340kg (hm2 ·a)〕对牧草产量、N吸收、速效N回收和晚期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同时 ,对中期的不同厩肥施用量〔含N量 170~ 6 70kg (hm2 ·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差异进行分析。所有处理厩肥中速效N的总回收率平均为 31% ,变化范围为 2 4 %~ 38%。对于排水良好的牧场 ,早期和中期施肥处理与晚期处理相比 ,有较高的春季收获量和年总收获量 ;而排水差的牧场 ,施肥时间对其影响差异不明显。施肥对紧接着的那次牧草收获量影响最大 ,此后其影响明显减弱。在施厩肥含N量为 340kg (hm2 ·a)的条件下 ,不同的施肥时间安排下土壤中的含N量均 <5mg kg。
Resumo:
ANSWERS-2000是一个以分布式参数、物理学基础、连续模拟农田或流域为尺度的山地规划模型,目的是评价农业和城市最优化经营管理措施(BMPs)对减少沉积物和养分进入地表径流及减少养分从根区流失的影响。该模型是专门为缺乏实测数据,无法对模型所需数据进行校正的流域规划者使用的。模型将整个研究区域模拟划分为面积相同的栅格(1 hm2或更小),假定同一栅格内所有特性(表层和下层土壤特性、植被、地表条件、农作物管理和气象条件)都相同。模型利用不连续的降雨数据,模拟水文过程,在径流事件内以30 s为步长,在径流事件间则以1 d为步长。模型能够预测截流、地面保水力/滞留力、渗透、浸透、沉积物分离和混合粒径等级粒子的运输、农作物生长、植物吸收营养物质、土壤中N、P的动态变化、硝酸盐淋滤及受土壤条件、养分条件、植被和水文条件影响的硝酸盐、铵态氮、凯氏法测定的总氮、磷的流失量。模型采用基于ArcInfo的用户界面,便于数据文件的建立和处理。
Resumo:
在 Markov模型假设的基础上 ,利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1975年 MSS、1985年和 1997年 TM卫星遥感数据 ,在遥感图象处理软件和 GIS软件协助下 ,对遥感影像的计算机监督分类结果 (共分为 13类 )进行处理 ,对 Markov模型的可利用性进行分析与检验 ,得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无后效性 ,符合 Markov模型条件。根据 1985~ 1997年转移概率计算步长 10 a(1985~ 1995年 )的转移概率矩阵 ,从 1975年计算 1985年各景观类型的面积与 1985年各景观类型的实际面积值对比 ,计算得 χ2 >χ20 .0 5(12 ) ;再分别用 1975~ 1985年和 1985~ 1997年的转移矩阵计算 1995年和 2 0 4 7年各景观类型的面积 ,分析得χ2 >χ20 .0 5(12 ) ;对两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得到 χ2 >χ20 .0 5(14 4 ) ;说明两阶段的 Markov转移过程不具同一性 ,属于两个不同的 Markov过程。不同景观类型转移方式对χ2 值的贡献率可以说明其对景观动态的重要性 ,分析结果表明有重要贡献的类型分别为 :阔叶红松林 5 2 .0 0 % >山杨白桦林 2 4 .6 6 % >云冷杉林 11.4 2 % >落叶松林 2 .4 3% ,说明这 4种景观类型的转移方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动态起重要作用 ,尤其以阔叶松林的作用最大 ;同时对 Markov模型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期景观变化预测的可
Resumo:
研究黄土高原旱地小麦(Wheat)和苜蓿(Alfalfa)连作20年后的产量、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磷肥对小麦增产不显著,而对苜蓿则增产显著(增产183.5%);施肥可以延缓苜蓿的衰老,提高产草量;苜蓿地土壤干燥化明显,施用氮磷有机肥后小麦地也出现干燥化趋势;长期施磷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磷素有效性,其中苜蓿地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了13.6%和83.8%,小麦土壤增加了22.9%和367.9%;苜蓿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均呈增加,而小麦地则减少;平衡施用氮磷有机肥能培肥土壤,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在该区采取合理的轮作方式和培肥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Resumo:
使用长白山森林冠层上下得到的湍流及风、温、湿梯度资料,对长白山森林冠层的湍流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冠层内的风速分布遵循指数规律U(Z)/U(h)=exp[α1(Z/h-1)],且α1=2.05;冠层内的动量交换系数满足指数律:Km(Z)/Km(h)=exp[α2(Z/h-1)],且α2=5.2;冠层上Z/h=1.23处,σw/U*,σθ/θ*与稳定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冠层上纵向湍流强度iw明显小于水平方向iu,iv,冠层内,由于大的叶面面积指数(LAI),以及树冠、地面、树干的共同作用,使得iu,iv,iw十分接近且明显大于冠层上的值。冠层上下的惯性区湍流谱仍可用幂指数律描述,但斜率偏离-2/3方律,尤其在冠层内更为明显,谱曲线出现双峰现象,从资料及局地各向同性分析,冠层下的湍流并不遵从局地各向同性假设和Taylor冰冻假设。
Resumo:
2004年8月,对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铺设生态垫与不铺设生态垫的沙丘不同层次(0 cm,5 cm,10 cm,15 cm,20 cm)土壤温度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铺设生态垫后土壤温度的日平均值及各层平均值均比未铺设生态垫的流动沙丘低,铺垫后的沙丘各层日平均温度比流动沙丘分别降低5.5℃,4.0℃,2.4℃,2.1℃,1.6℃。铺设生态垫后土壤不同层次的温差均低于对照地流动沙丘,各层温差分别减小8.8℃,5.0℃,4.5℃,2.8℃,2.8℃,随着土层的加深,温差变化幅度也逐渐减小。研究初步认为,铺设生态垫能够显著降低沙丘表层15 cm以内的土壤温度,显著减缓15 cm以内的土壤温度日变幅。
Resumo: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原因可能有病虫害、地理位置、水分条件、营林技术等,但其中水分条件应该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提早衰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1~5年生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观测水分胁迫条件下樟子松苗木成活与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随苗龄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1~5年生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均在1.5%~1.8%之间。4种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照、20%、30%和40%田间持水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轻度胁迫(40%田间持水量)时对光合特性的各个指标影响不大;随胁迫程度加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导致樟子松苗木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是气孔因素,即在水分胁迫下,气孔的开张度减小,导致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另外,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当其供应不足时,也直接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2年生、4年生的樟子松幼苗在相同的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即生理指标与苗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区别。樟子松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重度胁迫(20%田间持水量,3.5%)条件下没有降低,而在轻度胁迫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有升高趋势;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具有忍耐一定干旱胁迫的能力。综合研究表明:樟子松只有在极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率接近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值:对于1~5年生苗木约为1.7%)才会出现死亡,这对研究水分与樟子松人工林衰退关系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