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resultados para 188-1165C
Resumo:
向日葵原产北美,通过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形成许多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是一种集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油料作物于一体,经济价值很高的资源植物,产量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对向日葵种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加速新品种的选育,是当前向日葵研究工作的重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检测生物的遗传多态性已成为现实。本论文以向日葵生产中使用的基因型为实验材料,使用RAPD技术在向日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分析以及向日葵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采用RAPD 技术对我国21个向日葵基因型和11个国外的向葵基因型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8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有效引物,在32个基因型中共扩增出188条DNA片段,其中164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总数的87.2%。使用NTSYS软件计算32个基因型间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将32个向日葵基因型明显地聚成A、B两大类群。A类群包括21个国内向日葵基因型,并聚成了A1、A2二个亚类。B类群包括11个国外向日葵基因型,并划分为B1、B2两个亚类。根据聚类结果作出的遗传树谱图反映了所研究的向日葵基因型的亲缘关系。 在杂交种A15种子纯度鉴定中,从180个RAPD随机引物中扩增筛选出3个可将亲本和子代区分开的引物OPD09、OPD12和OPK12。OPD09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OPD09-1470bp、OPD09-870bp;OPD12产生母本特征带OPD12-1230bp,OPK12产生父本特征带OPK12-1540bp、OPK12-940bp,上述谱带均在子代中出现。以单引物(OPD09)和双引物(OPD12和OPK12)产生的这两组特征谱带作为分子标记分别对杂交油葵种子纯度进行鉴定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并与大田纯度检测结果基本符合。 实践表明,用RAPD对向日葵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Resumo:
水分条件不仅影响半干旱区群落的组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功能。处于不同水分条件生境下群落的优势物种在水分利用和同化物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特征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导致群落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不同的响应,进而影响到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于全球变化下碳动态和格局的分析。本研究选取了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区沿水分梯度的四个代表群落,在野外实验测定并结合长期定位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BIOME-BGC模型对代表群落的长期净初级生产力(NPP)动态进行了模拟和模型验证。通过分析该地区1953~2005年气候变化趋势,推测了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情景,进而模拟了气候变化下四个群落长期NPP动态的响应。 野外实验分析表明,在四个群落中,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单峰曲线关系,与温度和蒸气压亏损(VPD)成反比,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面积也会影响到光合能力。四个群落由于水分与土壤条件的差别,净光合速率随VPD与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增减幅度。将日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大致在6:00~8:00左右的低温高湿阶段,10:00~16:00的高温低湿阶段,16:00以后的低温低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变为高温低湿阶段过程中的适温适湿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影响羊草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水分与土壤状况下,羊草的光合特性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总体说来水分仍是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 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羊草群落NPP平均值为197.76 gC m-2 (SE=7.11),大针茅群落NPP平均值为198.95 gC m-2 (SE=6.41),贝加尔针茅群落NPP平均值为210.41 gC m-2 (SE=7.87),克氏针茅群落NPP平均值为144.92 gC m-2 (SE=4.64),四个群落NPP平均值为188.01 gC m-2 (SE=3.72)。 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在1953~2005年间都明显增加,而降水变化很大。温度增加下(P0T1)NPP平均下降14.2%,降水增加下(P1T0)NPP平均增加13.2%,温度与降水都增加情景下(P1T1)NPP平均下降2.7%。在半干旱区,降水是NPP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温度通过影响了植物的呼吸与蒸散作用对NPP产生影响。 由于生境水分条件差别和优势物种功能特征差异,四个群落在气候变化中表现出对温度与降水不同的敏感程度,这与水分胁迫系数WSI、碳胁迫系数CSI变化密切相关。克氏针茅群落由于所处生境水分条件差,水分胁迫系数高,对降水的依赖程度最大;贝加尔针茅群落一方面处于较好的水分生境,具有相对较小的水分胁迫系数,另一方面,由于具有高碳氮比,维持呼吸消耗的光合产物比例低,碳胁迫系数远低于其它三个群落,未来气候变化下NPP较其它三个群落仍较高。
Resumo:
捕食和避免捕食在动物生存和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我们自1990年3月至.1992年元月观察黑长臂猿(Hylobatesconcolor)对人类和非人类捕食者的一系列反映.在遇到人类(观察者)后,据离观察者的远近和受惊程度不同,它们表现出5种回避方式.而在遇到非人类捕食者时,成年雌雄性一起将捕食者引开,以保护其后代个体免遭捕食.文中还对这些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了讨论.成年雄性是群体的主要保护者,成年雌性在群体保护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个体的邀免捕食行为又有所不同,特别是幼体.
Resumo:
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云南省西北部纳帕海,采用路线调查结合瞬时扫描行为取样法,对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的时间分配及其与年龄、集群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说明,黑颈鹤越冬活动主要足以觅食为主,占日间时间的(76.81±9.1)%.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行为的节律性较为明显,具有适应高寒气候的特点.集群形式对成鹤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集群和家庭中活动的成鹤红觅食、警戒和争斗中存在显著差异(F1.76=0.27、0.77,U=2779,P=0.001-0.000).年龄是影响鹤群行为的因素之一.幼鹤相比成鹤有较多的觅食时间和休息时间,警戒行为比例较低(F1.76=0.04-2.59,U=188-2779,P=0.006-0.000),且小受集群形式的影响.随着越冬期间的早、中、晚3个时期的环境变化,黑颁鹤的时间分配有显著变化(F2.36=4.63-26.54,x22=5.29-13.68,P=0.0016-0.000).不同越冬地的黑颈鹤行为存在差异.气候、食物资源和人为影响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Resumo:
目的 获得树 CXCR4 的cDNA 序列,探讨其是否可以支持HIV-1 病毒和细胞的结合。方法 设计 相应的引物, 用RT- PCR ,基因克隆,DNA 序列分析技术。结果 获得了全长为1059bp 树 CXCR4 (tsCXCR4) 基因 的cDNA。发现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的CXCR4 (hCXCR4) 基因的cDNA 有9218 % 的相似性,由此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 有9619 % 相似性。与hCXCR4 功能相关的关键位点完全相同,tsCXCR4 的N 端第7 和12 位点为酪氨酸,第14、15 和 32 位点为谷氨酸,胞外环第183 ,188 为精氨酸, 第193、262 位点以及跨膜区97 位点为天冬氨酸。结论 树 的CX2 CR4 很可能会作为HIV-1 的辅助受体。
Resumo:
在云南及邻近地区野外考察中,获蝴蝶标本12000余号,初步鉴定有432种,隶属于11科、188属。并对云南蝶类区系及地理分布作了初步分析。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