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resultados para 153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青藏高原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其中横断山区由于复杂的地质变迁历史和独特的地貌已成为研究物种多样性的一个热点。全缘叶绿绒蒿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高山植物,该物种的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横断山区的物种分化机制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而且有助于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及新生代晚期气候变化对横断山区物种遗传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对全缘叶绿绒蒿的12 个群体、153 个个体的叶绿体DNA trnS-trnfM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比对校正后该片段的长度为877-962 bp,其中含6 个突变位点和5 个插入缺失(两个7 bp,两个39 bp,一个6 bp)。根据这些变异,可分为12 种叶绿体单倍型(H1-H12)。全缘叶绿绒蒿在物种水平上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π = 0.00152 和θ = 0.00122,单倍型多样性为HE 为0.791,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 为0.46579。中性检测结果显示无论在物种水平还是在群体水平,都没有显著偏离中性模式,说明该物种近期没有经历明显的瓶颈效应或奠基者效应等历史事件。我们从地理上将全缘叶绿绒蒿的群体分为四个地区,即云南、川西、川北和青海地区。AMOVA 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46579,大多数的核苷酸多态性来自群体内(53.42%),其次来自于地区内的群体间(40.44%),而四个地区之间的分化非常小,仅占6.14%。失配分析显示在整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内呈现单峰式样(r = 0.0475, P = 0.07924),这种分布虽然是不显著的,但P 值接近显著的临界,说明可能存在不明显的扩散,但在各个地区内的群体都没有扩散的迹象。 比较单倍型的地理分布和单倍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发现川西和川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这两个地区都拥有比较古老的单倍型,也具有地区特异的稀有单倍型,因此很可能是全缘叶绿绒蒿在冰期时的避难所。云南地区只具有一个古老单倍型H1,这种分布可能是由川西和川北避难所的南迁造成的,也可能该地区自身就是古老单倍型H1 的发源地。青海地区只有两种古老的单倍型,由于冰期后物种有往高纬度迁移的趋势,因此这个地区的单倍型可能是在冰期后由川西和川北迁移过去的。全缘叶绿绒蒿在横断山区单倍型的片段化分布及多个避难所的存在可能与该地区独特的高山低谷相间地貌以及受多次冰期影响有密切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的半灌木,构成该地区沙地优势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固定、半固定沙丘,同时在流动沙丘也有少量分布。它在当地经济价值、防风固沙环保方面均处于无以取代的地位。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日益扩大的严峻态势下,研究其群落地上、地下过程对生境变化的响应不仅对维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的管理措施上有所帮助,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长期变化适应策略。 为此,本项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域,利用异速生长关系确立不同生境油蒿生物量最佳回归方程,并调查、比较了毛乌素沙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三个生境油蒿灌丛地的生物量、土壤和植被的碳储量、生产力和细根周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具体结果如下: 1. 建立并比较了油蒿枝、株两个水平上各部分(不含细根)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式,其中枝形态指标(枝直径BD、枝长BL、叶枝长LBL)与油蒿叶、枝、果各部分生物量的异速关系最好;株水平上冠层面积CA与其叶、枝干、果、粗根各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效果较好。不同生境生物量与其生长变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存在差异。2004年调查的油蒿灌丛生物量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分别是354.8,178.3和30.4 g m-2;各部分(叶、枝干、果、粗根、不同径级细根的)生物量都呈递减趋势。地下根与总生物量比值排序为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不同生境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存在差异,在固定沙丘根可至100 cm,半固定沙丘达90 cm,而在流动沙丘仅为60 cm,这些结果有助于使了解不同生境中的相同物种如何通过自身形态及其生物量调整来适应生境的差异。 2. 不同生境油蒿灌丛地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在P < 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中固定沙丘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分别为224.04和7521 g C m-2,半固定沙丘是119.27和3029 g C m-2,流动沙丘是16.83和2300 g C m-2。可见沙区土壤有机碳远大于植被碳量。 3. 利用最大值减最小值方法、标准取样法和内生长土芯法研究了不同生境油蒿灌丛地的地上、粗根生产力和地下细根生产力。发现各生境生产力、细根周转都随着植被盖度增加而增加,地下根生产力与总生产力之比随着植被盖度增加而减少;不同生境油蒿灌丛地生产力在P < 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2005年总生产力范围在18.23-293.82 g m-2 yr-1之间;细根总周转率在0.16-0.54 yr-1之间。 4. 利用异速生产关系确立不同生境不同水平上油蒿叶面积的最佳回归关系式并对不同生境的比叶面积(SLA)进行了比较,其中枝水平上各生境叶面积与枝直径、枝叶长、枝长相关关系在P < 0.001水平上显著;株水平上各生境叶面积与株高、冠层面积相关关系在P < 0.001水平显著;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SLA由大变小,这可能与生境养分差异有关。 5. 不同生境油蒿灌丛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范围分别在117.99-153.99 mg kg-1、1.49-3.31mg kg-1和0.54-1.96 μmol m-2 s-1之间,它们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依次下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中国北方敏感的生态过渡带,水分往往是制约该区域内植物生存、生长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境内分布大面积的沙地,沙地天然植被以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为主,是重要的沙地牧场。油蒿在新固定沙地上和半流动沙地上长势良好,随着沙地的固定、地表土壤结皮的形成,生长变差,呈现出衰败的迹象。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改变而驱动的自发演替。沙地土壤水分状况通常与降水量直接相关,降水格局影响植物根系层土壤水分的补充,植被、土壤结构及地表结皮、微地形等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引起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配。降水只有克服植被和土壤表层的截留与直接蒸发,并下渗到根系层土壤中,才能有效地补充为土壤水分,进而为植物利用。因此,小雨量的降雨往往对土壤水分的补充,特别是对油蒿根系层土壤水分的补充效果有限。在该地区特定自然条件下,单次降雨雨量多大才能有效地补充沙地油蒿群落的土壤水分?在特定降雨格局下,一年内补充到土壤中且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有效降雨量究竟是多少?这些都直接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和群落的稳定以及长期演替。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借助涡度相关技术对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油蒿群落的蒸散过程及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观测,配合以地面植物群落、土壤物理特性调查,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水文平衡的各个环节,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以及降雨格局对土壤水分的补充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006年全年降水总量为229.4 mm,年蒸散量281.4 mm,降雨、蒸散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间,降雨29次,总降雨量223.2 mm,各次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变异较大。5.0 mm以下降雨16次,累计降雨量14.0 mm,5.0 mm以上降雨对总降雨量贡献大。雨后被植被和地表截留直接蒸发的水分和的有效降雨受降雨特性及其他气象条件共同影响,通常5.0 mm以上降雨能有效补充到油蒿根系层土壤,有效降雨量累计153.9 mm,降雨效率约68.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成熟果实中不同葡萄糖/果糖(G/F)类型的6个桃品种(G/F≈1品种:‘冈山白’、‘山一白桃’和‘燕红’;高G/F品种:‘张黄7号’、‘龙246’和‘临白7号’)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在盛花后74 d或101 d测定了‘冈山白’、‘山一白桃’、‘张黄 7号’和‘龙 246’新梢韧皮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山一白桃’和‘临白7号’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研究成熟果实中不同G/F类型桃果实内G/F差异的部位和时期;分析桃果实内G/F差异的可溶性糖代谢调控机理。 成熟果实中不同G/F类型桃果实中均以蔗糖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积累形式,花后43–85 d蔗糖含量很低,随后持续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花后43–85 d山梨醇有升高趋势,在果实成熟前40 d左右迅速降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早期较高,之后逐渐降低;但两类不同G/F桃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G/F值与果实成熟时相似。叶片中贮藏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整个发育期间,G/F≈1品种叶片中G/F约1-3,而高G/F品种叶片中G/F约为2-7。G/F≈1品种‘冈山白’和‘山一白桃’与高G/F品种‘张黄 7号’和‘龙 246’韧皮部中山梨醇占总可溶性糖47-63%,显著高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G/F为0.8-0.91,且两类不同G/F桃品种间G/F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成熟果实中G/F≈1类型的‘山一白桃’和高G/F值类型的‘临白7号’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山梨醇和淀粉的含量在这两个品种间一般没有明显差异;‘山一白桃’果实中的果糖含量显著高于‘临白7号’果实中的果糖;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山一白桃’果实中的蔗糖明显高于‘临白7号’。‘山一白桃’和‘临白7号’果实中的NAD+依赖型山梨醇脱氢酶(NAD+-SDH)活性低,两者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一般无显著差异。‘临白7号’果实中的NADP+依赖型山梨醇脱氢酶(NADP+-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X)活性一直高于‘山一白桃’,两者NADP+-SDH和SOX的活性分别在花后93-123 d和花后43-93 d有显著差异。‘临白7号’果实中的果糖激酶(FK)活性一般高于‘山一白桃’。花后43-93 d,‘临白7号’果实中的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一般显著‘山一白桃’。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蔗糖快速积累,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淀粉含量迅速降低,同时伴随有SPS和SS活性的迅速升高。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两个品种果实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其果实中的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桃果实中均存在G/F≈1和高G/F现象,光合产物在韧皮部的运输对桃果实的G/F没有显著的影响,果实中G/F的差异主要由于果实内糖代谢差异所导致。‘临白7号’果实中山梨醇向果糖方向的转化能力与‘山一白桃’一般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不同时期较高的NADP+-SDH和SOX活性,使得山梨醇向葡萄糖方向的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山一白桃’,同时,‘临白7号’果实中的FK活性一般高于‘山一白桃’,因此导致‘临白7号’果实中G/F高于‘山一白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建立了沉积物中氯化石蜡(CPs)的分析方法,对莱州湾和该区域主要河流的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萘(PCNs),多溴联苯醚(PBDEs)和CPs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他们在研究区域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和单体分布模式,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在环境中的来源和迁移规律,估算了这三类污染物在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储量,初步评估了莱州湾沿岸的工业排放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莱州湾海洋和河流沉积物PCNs的含量分别为65-470 pg/g dw,52-5100 pg/g dw,平均值分别为260 pg/g dw,1100 pg/g dw。莱州湾沉积物中PCNs的含量较低,与发达国家的背景值相当,主要河流沉积物与其他地区的近海、海湾、湖泊沉积物的含量相当。该区域的PCNs主要以5-Cl和6-Cl为主,为工业来源,主要受化工行业的影响。石化工厂热过程产生的低氯组分可能也是该区域PCNs的一个重要来源。莱州湾的PCNs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而大气沉降来源的贡献不明显。 河流沉积物ΣPBDEs(不包括BDE-209)的含量分别为0.01- 53 ng/g dw,BDE-209的含量为0.74- 280 ng/g dw,平均值分别为4.4 ng/g dw,51 ng/g dw。在组成上,BDE-209占绝对优势,比低溴代BDEs高1-2个数量级,这是由于我国市场上十溴联苯醚是最主要的溴代阻燃剂。ΣPBDEs与亚洲一些地区含量相当,比北美和欧洲一些地区要低;BDE-209含量含量高出北美和欧洲一些地区,处于较高的水平。河流沉积物中BDE-47与-99,BDE-183与-153、-154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且这几种单体质量分数相当,说明莱州湾区域存在五溴和八溴两种工业BDE阻燃剂来源。海洋沉积物中ΣPBDEs的含量为nd- 0.66 ng/g dw,平均值为0.32 ng/g dw,处于较低水平,BDE-209的含量为0.66- 12 ng/g dw,平均值为5.1 ng/g dw,与欧美一些地区相当,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 本研究用电子捕获低分辨质谱(ECNI-LRMS)建立了沉积物中CP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ECNI质谱对SCCP的响应与其氯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的特性,建立SCCP的总响应因子与氯含量的工作曲线,从而建立定量方法。重点改进了传统方法中由于SCCP标准品和样品中氯含量不同所造成的响应因子的差别,不再要求标准品的含氯量与样品一致,从而提高了SCCP的分析效率与方法准确性。实验发现,当SCCP的实际氯含量在51%-63%之间时,二者线性关系良好(r2>0.96)。用不同氯含量的标准参考品测试,误差为8%-43%。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测限分别为25-400 μg/L,20 ng/g。类似地,建立了中链氯化石蜡(MCCP)的分析方法,工作曲线的实际氯含量范围为44-57%,仪器检测限40-600 μg/L,方法检测限为6 ng/g。通过对比样品与标准品的峰形特征,严格控制保留时间来辨别SCCP与MCCP,实验证明由于二者叠加导致的误差:SCCP为8%,MCCP为14%,总体来说,用该方法得到的CPs数据是可靠的。本文所使用的净化方法能实现CPs与大部分有机氯化合物的分离。 用该方法对莱州湾的沉积物的CPs进行定量,除了两个河流样品MCCP的计算含氯量低于工作曲线以外,其他样品的SCCP和MCCP的计算氯含量都在工作曲线的范围之内。河流沉积物中SCCP和MCCP的含量分别为1-1200 ng/g dw,1-3300 ng/g dw,MCCP/SCCP均值为1.2;含量分布变化较大,一些河段受到工业排放的影响,CPs浓度高出均值1-2个数量级,MCCP/SCCP值也显著高出平均值。莱州湾区域大部分河流的CPs含量与欧洲、北美和日本一些地区相当,而一些受到点源污染的河段则处于较高的水平。河流中SCCP的质量分布在不同的站位不一样,在受到点源影响的样品中,C13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大,占优势地位,可能是由MCCP携带的SCCP组分所致。MCCP的质量分布在河流和海洋中没有区别,都是C14占绝对优势。从氯取代的组分来讲,所有样品都是以6-8氯取代为主。海洋沉积物中SCCP和MCCP的含量分别为3-18 ng/g dw,1-13 ng/g dw, MCCP/SCCP均值为0.68,显著低于河流沉积物;SCCP的质量分布较为一致,都是以C10和C11为主。研究发现莱州湾区域SCCP与MCCP来源相似,但迁移规律有的不同。海洋环境中的MCCP可能主要来自水体颗粒的输入,而溶解态输入也是海洋环境中SCCP的重要来源。 对这三类污染物在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储量估算得到PCNs、ΣPBDEs、BDE-209、SCCP和MCCP在莱州湾表层0-10 cm沉积物中的储量分别为0.20t,0.25t,3.95t,6.52t,4.30t。拥有10%的渤海海域面积的莱州湾ΣPBDEs和BDE-209的储量分别占渤海海区总量的18-23%,18-32%,远远超过渤海的平均值。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Vespertilionidae is the largest family in the order Chiroptera and has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temperate and tropical reg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karyotype relationships at the lower taxonomic level in Vespertilionidae, genome-wi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During a recent soil sample survey in Eastern China, a new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Chongming Islands in the southern-eastern area of Shanghai, was discover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nematode combined with molecular data showed that this nematode is a new genus of Rhabditidae, and described as Heterorhabditidoides chongmingensis gen. nov., sp. nov., for that it shares mo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heterorhabditids than with ste-inernematids. For males, the papillae formula of bursa is 1, 2, 3, 3, with constant papillae number in the terminal group, stoma tubular-shaped and about 1.5 head width; cheilorhabdions cuticularized, esophageal collar present and long, median bulb present. For infective juveniles, EP = 90 (80-105) mu m, ES = 104 (92-120) mu m, tail length = 111 (89-159) mu m, and a = 19.1 (15-21). The percentages of the nucleotides A, T, C and G in the ITS1 regions of the new speci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heterorhabditids and other rhabditids.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based on 18S rDNA an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data revealed that the new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species forms a monophyletic group, which is a sister group of the clade comprised of some genera of Rhabditidae. (c) 2008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