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resultados para gD
Resumo:
广泛分布于大洋海山上的富钴结壳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在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资源;同时富钴结壳的形成受控于古海洋和古沉积环境,保存了古海洋和古气候的重要信息,记录了其生长时期的海洋和气候的演化历史,因此,富钴结壳又是一种潜在的古海洋学记录。富钴结壳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特征包含了这些重要信息,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富钴结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前人对富钴结壳的研究通常是以结壳表层或整块作为研究对象,掩盖了结壳所记录的几十个百万年不断变化的海洋循环和大陆风化的信息,这严重制约着对结壳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认识。目前,系统的富钴结壳地层剖面研究工作国内外涉及非常少,因此,通过开展富钴结壳完整剖面的地球化学研究才能更好的揭示其所蕴含的古海洋学意义。海洋环境中Os同位素能够提供一些其它同位素如Pb、Nd、Sr所无法给出的重要信息,在示踪物源、古海洋环境、古气候及古陆地风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富钴结壳的Os同位素研究非常薄弱,属于国际前缘研究。富钴结壳的定年方法种类繁多,各具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以较高的精确度和简捷性给出富钴结壳的真实生长年龄,具有较大潜力的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国内外基本处于空白。因此,开展系统的富钴结壳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和Os同位素地层年代学研究,对于了解富钴结壳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示踪不同时期结壳的成矿物质来源,标定富钴结壳的形成时间,揭示古海洋环境及其演化和进一步揭示富钴结壳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中太平洋莱恩海山的富钴结壳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系统宏观观察和显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高精度分层取样分析,系统揭示了各壳层的结构构造、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Sr同位素和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Os同位素地层学方法对富钴结壳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本文研究所用的两块富钴结壳均为典型的三层构造结壳,从底部到顶部依次为致密层、疏松层、较致密层。结壳中矿物结晶程度差,结构单一,主要为胶状结构。结壳内部的显微构造复杂多样。壳层中的显微构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下部致密层构造较为单一,以纹层状构造为主;中部疏松层构造杂乱,以斑杂状构造多见;上部较致密层介于其中,以柱状、树枝状构造为主。结壳的垂直剖面结构构造的变化特征可以反映结壳生长过程中古海洋环境的演变过程,并与其地球化学特征相关联。富钴结壳MP5D17和MP2D06主要由锰相矿物(水羟锰矿为主)和铁相矿物组成,含少量石英、长石、粘土矿物、方解石和磷灰石等次要矿物。 富钴结壳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莱恩海山区不同区域的结壳MP5D17和MP2D06,元素富集特征相似。在海水中的滞留时间较短、具有高分配系数的元素,在结壳中相对富集。富钴结壳中,多数元素的含量在剖面上变化较大,不同构造层组化学组分含量相差明显,这反映了结壳生长过程中海水化学及海洋环境随时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同结壳剖面中元素的变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由于其所处的海山位置不同,不同的古海洋环境条件决定了它们元素分布的差异。富钴结壳剖面中稀土元素具有极为明显富集的特征,结壳生长过程中各种稀土元素的丰度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各壳层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显示轻微的轻稀土富集、强正Ce异常和负Y异常、弱正Eu异常和负Gd异常。 富钴结壳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87Sr/86Sr值在结壳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与结构构造的变化相对应。结壳中87Sr/86Sr变化主要受大陆古老硅铝质岩风化经河流输入和海底年轻的火山岩蚀变输入的影响。结壳的Sr同位素演化与海水的Sr同位素演化趋势差异较大,磷酸盐化作用以及Sr的扩散作用使得富钴结壳不能完好的保存其生长时期周围海水的Sr同位素组成,因此,被广泛使用的Sr同位素地层学不适合作为富钴结壳的定年工具。 通过对富钴结壳MP5D17剖面上各壳层样品进行锇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结壳中187Os/188Os比值变化较大,范围在0.4262~1.0155之间。上部较致密层187Os/188Os较大,中部疏松层较小,下部致密层介于二者之间。结壳中Os同位素组成变化是陆源物质、幔源物质和地外物质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壳剖面的锇同位素曲线具有与80 Ma以来海水锇同位素演化曲线相似的演化趋势。使用Os同位素地层学方法,初步推测富钴结壳MP5D17的生长起始时间约为72 Ma,四个构造层组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2 mm/Ma、1.0 mm/Ma、5.1 mm/Ma和4.0 mm/Ma。研究证实了结壳的Os同位素是一种有效的定年手段,Os同位素地层年代学方法是目前除古生物化石法以外,解决年龄超过15 Ma的富钴结壳年代学的最有效途径。 综合研究表明,中太平洋莱恩海山的厚层富钴结壳为氧化环境下形成的水成成因结壳,是物理化学成矿作用的结果。
Resumo:
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赋存Ni-Mo-PGE、V-U、Se、磷块岩、重晶石(毒重石)、石煤等多种矿产,富含As、Se、Hg、Gd、Pb等多种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元素,产出小壳、海绵骨针、大型双壳节肢动物等多种古生物化石,因而它在矿产勘查、环境保护、地史古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积累阶段,许多科学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方面是因为华南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不统一,缺乏精确的年代学数据;另一方面是因为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程度不高。为了深入认识早寒武世古海洋的环境特征和演化历史,促进统一的早寒武世地层的建立,本论文选择了扬子地台上的贵州遵义早寒武世中南村黑色岩系剖面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认识: (1)中南村黑色岩系剖面从下到上由磷块岩层、富黄铁矿粘土岩层、“破碎层”、硅质(页)岩层、钒矿层、含粉砂黑色页岩层、镍钼矿层、含化石黑色页岩层、黑色页岩层和粉砂质页岩层10个岩层组成,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沉积环境发生了变化,从剖面底部远岸的、砂质输入较少的远海环境逐渐过渡到剖面顶部近岸的、砂质输入较多的近海环境;二是剖面下部的地质活动相对较丰富,除了火山成因“破碎层”和热水成因硅质岩外,还含有三个重要的硫化物矿化层:富黄铁矿粘土岩层、钒矿层和镍钼矿层。 (2)磷块岩主要由碳氟磷灰石和自生石英组成,含少量自生重晶石和含钒伊利石;磷灰石具有“老磷块岩”型REE配分曲线:∑REE高,Ce明显负异常,MREE富集,HREE亏损;磷灰石的硫酸盐硫同位素较大,平均为38.1‰。由此可推测,磷块岩是在分层海洋的上升洋流区的氧含量最小带的沉积物-水界面上形成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吸收了海水中的硫酸盐和REE;磷块岩中磷灰石所记录的早寒武世海水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为36.6±1.6‰。 (3)黑色硅、泥质岩中,微量元素Ba、Ni、U、V和Mo含量总体上较高,元素/Sc值与有机碳/Sc值之间的相关性明显;有机碳同位素组成较低,为-34.3‰~-31.2‰,表明早寒武世海洋可能为具有分层结构、古生产力水平较高、静海缺氧环境等特点的古海洋。剖面上,元素/Sc值向上逐渐降低,13Corg向上变大,有机质中的REE组成向上变为海水型,表明从早期到晚期古生产力水平和缺氧程度在不断减弱。 (4)微量元素U/Sc值、Mo/Sc值,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有机质中的REE特征等参数在硅质岩、“破碎层”、钒矿层、镍钼矿层中均显示明显的异常,暗示它们的形成与热水/热液活动有关。镍钼矿层处的地球化学异常与古海洋历史性调整有关,可作为“前三叶虫统”分阶的标志,其它层位的异常特征可以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
Resumo:
富磷过铝质岩浆是过铝质岩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通常以富P,高ASI[铝饱和指数,Al2O3/(Na2O+K2O+CaO)摩尔比值],贫Fe、Mg、Ca,强烈亏损REE、Th、Y,与稀有金属(W、Sn、Be、Nb、Ta)矿化具有成因联系为特征。富磷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性状及其演化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液态分离、磷酸盐-硅酸盐矿物对平衡对熔体相中磷的制约以及富磷过铝质岩浆-热液体系中微量元素(包括REE)地球化学行为等科学问题尚未得到系统解决,目前更缺乏实验地球化学的直接证据。对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探索,将有助于了解富磷过铝质岩浆体系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揭示磷对微量元素(包括稀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这对于理解过铝质岩浆体系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天然钠长花岗岩为初始物,针对上述内容,开展了不同PTX条件下高温高压下实验研究,获得了如下重要认识: 1) 确定了100 MPa条件下磷对过铝质岩浆液相线温度的影响。随着体系中P2O5的含量增大,液相线温度由1.91 wt%P2O5的780 C降至4.83 wt%P2O5的760C、7.71 wt%P2O5的740 C,即体系中每增加1 wt%P2O5,液相线温度降低约7~10 C; 2) 不同PTX条件下的实验产物中均未见不混溶球粒结构、乳滴结构或流动构造,初步推断富磷过铝质岩浆体系中可能不存在单纯由磷引起的岩浆液态分离现象; 3) 锰铝榴石-磷灰石矿物平衡反应制约着形成过铝质初始岩浆中P2O5含量,熔体相中P2O5含量在750 C的0.47~0.80 wt%、830 C的0.35~2.26 wt%范围内。熔体相中的P2O5含量与ASI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P2O5 wt%=3.5×ASI2-11.3×ASI+9.5 )。锰铝榴石溶解,促使体系中Al2O3活度增大,含锰氟磷灰石的溶解及其端元磷灰石结晶之间的化学平衡,导致熔体相中P2O5的降低,很可能是熔体中P2O5随体系ASI增大而降低的机制。 4) 不同PTX条件下稀有金属元素(W、Sn、Be、Nb、Ta)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Dif/m)<<0.1,预示着W、Sn、Be、Nb、Ta强烈富集在富磷过铝质熔体相中。由此,可推测富P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演化晚期,不太可能分异出富含上述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随着岩浆分异演化的进行,残余熔体相中最终导致绿柱石、锆石、锡石、铌钽矿物等矿物饱和结晶,形成有经济意义的花岗岩型或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5) 不同PTX条件下REE在流体/熔体间的分配系数(DREE)随REE的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降低,构成右倾的平滑曲线,不存在在Nd-Pm、Gd、Ho-Er处的拐点;Y与Ho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系数的比值(DY/DHo)约为1,不受体系温度、压力和P2O5含量变化的影响。上述实验结果揭示,富磷过铝质量岩浆演化至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熔体-流体作用不会导致Y-Ho间的分异,不会引起REE间的分异,因此,富磷过铝质岩浆演化晚期的熔体-流体作用过程不可能是产生稀土“四分组”效应的根本机理。
Resumo:
由于缺乏相应的沉积地层,贵州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恢复一直是学术界的难点问题。夷平面研究的兴起,为陆地地壳抬升、地貌演变等反演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风化壳正是夷平面研究的重要替代对象,尤其是对各类沉积地层不发育的地区。因而,贵州高原各级台地上发育有较为广泛的红色风化壳自然地、就成了主要研究载体。然而一与其它岩类不同,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过程研究并没有得到同等重视,其研究范围和程度均很不充分。显然,要想利用碳酸盐岩风化壳进行夷平面等地质、地貌意义研究,就必需详细了解贵州或中国南方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基本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明确各种对比指标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明确各种测年结果的具体意义,才能真正地通过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获取全省地质、环境演化信息。本论文通过对贵州省岩溶台地碳酸盐岩石灰土、红色风化壳剖面形成地球化学过程的剖析,开展石灰土与红色风化壳之间的关联和差异性综合对比、红色风化壳之间发育程度的比较,以及风化壳剖面尝试性的侧年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以下儿点认识:1、石灰土形成地球化学过程及对比通过矿物组成、粒度分布特征、地球化学方法判别,确定了本文所选石灰土剖面物质来源于下伏碳酸盐岩中的酸不溶物,是碳酸盐岩风化后酸不溶物原地残余堆积的结果。石灰土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都遵循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之两阶段模式:母岩-酸不溶物,大量可溶性物质Ca、Mg、Mn、P、Na淋失,而Si、K·Fe、Al、Ti则相对富集。该过程的矿物组成变化表现为,伴随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的溶解、迁移,硅酸盐相矿物(长石、2:1型粘土矿物等)残余、累积。酸不溶物,土层或土层的演化,K、Si(长石、伊利石)不断淋失,而Al(伊利石、高岭石、三水铝石)、Fe(针铁矿、赤铁矿等)逐渐富集,体现出脱硅、富铝(铁)过程。我们强调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分为两个阶段,但也认识到风化作用是综合的、复杂的:在碳酸盐矿物大量淋失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酸不溶物的风化。石灰土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成因类型。原生石灰土的风化程度总体较低,剖面中还残留一定量的CaCO3,剖面从下到上矿物组成、地球化学各种指标具有逐渐演化的过渡特征。原生石灰上土层演化过程显示出正风化序列,从下到上风化程度逐渐增大、可溶性物质逐渐减少、稳定和相对稳定组分(Al、Fe.、REE)含量不断增大。另外,主量元素的质量迁移系数在剖面中的变化与风化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而次生石灰土不但具有很高的风化程度,而且剖面无过渡特征,显示可能是由遭受强烈风化作用的物质直接转变形成的。剖面中也含有一定量后期加入的碳酸盐,但与高CIA值特征不相匹配;SiO2、Al2O3、Fe2O3组分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与)成化程度无明显关联;REE在剖面岩一上界面出现富集层。2、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形成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石灰土的对比红色风化壳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也遵循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之两阶段模式:母岩一酸不溶物,大量可溶性物质Ca、Mg、Mn、P、Na淋失,而Si、K、Fe、Al、Ti则相对富集。该过程的矿物组成变化表现为,伴随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的溶解、迁移,硅酸盆相矿物(长石、2:1型粘土矿物等)残余、累积。酸不济物一土层或上层的演化,K、Si(长石、伊利石)不断淋失,而Al(伊利石、高岭石、三水铝石)、Fe(针铁矿、赤铁矿等)逐渐富集,体现出脱硅、富铝(铁)过程。石灰土与红色风化壳之间既存在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红色风化壳与原生石灰土一样都具有过渡特征,但后者仅在剖面下部出现一定的过渡层位;原生石灰士的城化程度远低于红色风化壳,仅与后者底部土层相当;原生石灰土不具有红色风化壳之岩-土REE(超常)富集层。总体上,原生石灰土可以作为红色风化壳的前身。次生石灰土与红色风化壳在矿物组成、风化程度等各种地球化学指标等都十分接近(略低),显示与红色风化壳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由红色风化壳物质直接转变,或由酸不溶物已强烈风化的(白云岩)岩粉、碎裂岩风化形成。3、碳酸盐岩风化成土母岩差异性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存在母岩差异性,石灰土母岩差异性较为明显,而红色风化壳的母岩差异性较弱,体现出红色风化壳的均一化特征。石灰土母岩差异性体现为:母岩为灰岩的石灰土剖面主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而白云岩则具有不同的变化;灰岩石灰土Fe3+、Al具有不同的富集、亏损特征,且具有富集层的补偿亏损层,而白云岩石灰上两组分都呈现无补偿层位的相同富集态势;灰岩石灰土剖面出现负Eu异常和具以Gd为中心的倒“V”型MREE稀土富集特征(母岩标准化),而白云岩石灰土无明显Eu异常和具L既E或HREE稀士.富集特征;灰岩和白云岩石灰土的微量元素富集、亏损特征也有所不同,前者从上到下逐渐富集,而后者无明显变化趋势。红色风化壳形成的基本过程、主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无明显的母岩相关性,没有如石灰土剖面灰岩和白云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显示出红土化作用的均一化过程;微量元素中受重矿物影响的元素与母岩类型有一定的关联,但大多数元素的亏损、富集等与具体剖面的微环境关系密切。4、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对比及意义多利指标对比显示所选红色风化壳的风化程度有一定的强弱差别:平坝剖面>湖潮剖面>天龙剖面、大兴剖面>花溪剖面、新蒲剖面,但这种差异性不足以否定各剖面隶属于贵州山盆期广泛夷平面的基本推测。各剖面之间的微弱差异是红色风化壳形成时纬度分带和垂向分带的体现。低纬度的平坝、湖潮、天龙剖面经历的风化作用强于高纬度的新蒲、大兴剖面;高海拔的新蒲剖面风化程度低于海拔低的大兴剖面。5、红色风化壳次生石英裂变径迹测年红色风化壳次生石英裂变径迹方法测年尝试,得到一定的结果和认识:晶形相对较好的石英,是次生的,与母岩中碎屑及成岩阶段没有关联;各剖面上部与中、下部次生石英的诱发裂变径迹的密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可能暗示它们的形成环境不同;名一剖面石英的形成或退火年龄分布较为分散,1.2-25.2Ma,同一剖面的石英年龄也不均一,变化较大;从下到上,年龄值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规律性,与风化作用的正常序列相反。如果能确切其成因,次生石英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将是确定风化壳形成时代及揭示主要风化作用信,却钩有利武器。
Resumo:
The p16 tumor suppressor gene is inactivated by promoter region hypermethylation in many types of tumor.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aberrant methylation of the p16 gene is an early event in many tumors, especially in lung cancer, and may constitute a new biomarker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prevention trials. We detected tumor-associated aberrant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p16 gene in plasma and tissue DNA from 153 specimens using a modified semi-neste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combining plastic 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 or slab gel electrophoresis, respectively. Specimens were from 79 lung cancer patients, 15 abdominal tumor patients, 30 positive controls and 30 negative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btained by 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 was more than 26.6% higher and the same speciticity was kept when compared with slab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 can rapidly and accurately analyze the PCR products of methylated DNA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of cancer patients when compared with gel electrophoresis. This method with the high assay sensitivity might be used for detection of methylation of p16 gene and even to facilitate early diagnosis of cancer patients. (C) 2004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SAPO-11 molecular siev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nonaqueous media. The effects of Si and Al sources as well as solvent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APO-11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hydro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n-dodecane.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XRF, N-2-adsorption, SEM, NH3-TPD, IR-NH3 and Si-29 CP MAS NMR. The SAPO-11 samples synthesized with tetraethoxysilane as the Si source showed higher Si incorporation contents than the SAPO molecular sieves prepared with polymeric Si sources (fumed silica and Si colloidal gel). The rea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Pt/SAPO-11 catalysts synthesized from ethylene glycol and glycerol media with the monomeric Si and Al sources (tetraethoxysilane, aluminum isopropoxide) exhibit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ies than those catalysts with the polymeric Si or Al (pseudo-boehmite) sources, due to the larger external surface area and higher acidity of the former ones. Especially, the catalyst synthesized in an ethylene glycol medium possess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Over this catalyst, 88% conversion of n-dodecane was achieved at a low temperature of 250 degree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