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resultados para Northwestern Yunnan
Resumo:
白牛厂矿床是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除银储量(>7000t)达到超大型规模外,铅、锌、锡储量均达大型规模,同时伴生大量的分散元素(In、Cd、Ge、Ga等)。矿床位于滇东南个旧和都龙矿田之间,赋存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西北缘的中寒武统细碎屑岩系之中,北西面以弥勒断裂与扬子地块分界,南西以红河断裂为界与哀牢山断块毗邻,南连越北古陆,东部文麻断裂与南岭褶皱系连为一体,区内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均较复杂,各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对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自80年代后期被发现以来,已有多家单位和个人在该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在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矿床与花岗岩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在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系统的显微镜鉴定,并对部分矿物做了电子探针定量及面扫描分析,详细研究了矿床成矿元素特征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取得以下结论性成果: 1. 银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形成阶段。银主要以硫盐或复硫盐矿物的形式出现,方铅矿是主要的载银矿物。原生银矿物明显分为两组:一组为Ag的黝铜族矿物和Ag的锑硫盐矿物,产于方铅矿的内部或与方铅矿连生形成文象状连晶,与方铅矿具有相似的物源,属热水沉积成因;另一组为Ag的锡硫盐矿物,产于方铅矿边部,往往伴随锡石、黄锡矿、辉锑锡铅矿产出,可见黄锡矿交代锡石形成镶边结构,暗示了其岩浆热液成因。 2. 花岗岩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白牛厂矿区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及高钾低钠特点,属铝过饱和钙碱性岩,与花南改造型花岗岩相似,属同碰撞S型花岗岩,成岩物源主要是基底变质岩重熔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浆,Ag、Pb、Zn、Sn等成矿元素含量较高;与矿石稀土元素对比研究表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与矿区东南部穿心洞、对门山和阿尾矿段矿石相似,而与矿区西北部白羊矿段矿石相差较大,暗示后期岩浆叠加改造作用主要发生在矿区东南部诸矿段。 3. 矿床含矿沉积建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与中国大厂、个旧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加拿大沙利文矿山的条带状富电气石热液沉积岩和加拿大Agnico-Eugle矿山的铁建造中的条带状燧石岩以及现代海底热水沉积物对应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比研究,为白牛厂矿床含矿沉积建造提供了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指出该区中寒武世可能发生了广泛的热水沉积事件。 4. 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系统的铅、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中寒武世热水沉积成矿期金属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是由下地壳古老变质岩淋滤出来的;燕山期花岗岩也在矿区东南部叠加改造较强的部位提供了Sn等部分金属成矿元素及硫。碳、氧同位素及矿石稀土元素反映矿床早期成矿流体源于深部岩浆,晚期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浆。 5. 矿床分散元素特征。分散元素In、Cd、Ga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3.21×10-6、389.8×10-6、10.18×10-6,初步估计该矿床In、Cd、Ga储量分别大于180t、20000t、600t,闪锌矿是分散元素In、Cd、Ga主要的载体矿物。 6. 可能的矿床成因模式。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长期以来多种地质作用综合的产物,具有多来源、多期次成矿特点,经历了广泛且具有重要成矿意义的中寒世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作用,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形成了层状、似层状矿体,燕山期岩浆热液在矿区东南部对矿床强烈叠加改造,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应属“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Resumo: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在野外地质和岩矿鉴定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的绿泥石、鲕状黄铁矿、磁黄铁矿异构交生体、铁闪锌矿的“黄铜矿疾病”等矿物和特殊组构,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电子探针、拉曼光谱和X光衍射等微束分析,结合对该矿床的黑云母Ar-Ar年代学、锡石TIMS法U-Pb年代学研究,基本明确了矿床各个成矿期次的具体成矿特点,丰富和完善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有: (1)绿泥石与锡矿化同为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绿泥石的形成温度(231~304oC)和环境(还原环境)表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的还原环境。 (2)鲕状黄铁矿为热水沉积期的特征矿物,是Fe、Zn、S等成矿元素的主要物源。 (3)磁黄铁矿主要在区域变质晚期,由黄铁矿(主要为鲕状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辣子寨矿段单斜磁黄铁矿的出现,说明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温度在该矿段以中低温为主。 (4)铁闪锌矿的“黄铜矿疾病”主要是黄铜矿交代铁闪锌矿的结果,其中的Fe主要来自变质期形成的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而Cu主要来自岩浆热液。 (5)自然铋、自然银、锡石、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广泛共生,且交代、穿切其他矿物,表明岩浆热液期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Bi+Ag+Sn+Cu+Pb。在该矿床首次发现的自然铋和自然银,指示岩浆热液期为低硫、中低温的还原环境。 (6)利用远红外(IR-Laser)阶段加热技术,获得黑云母的低温段和高温段坪年龄,分别为179.0± 5 .0Ma和195.7± 6.6Ma。在黑云母组构显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179.0± 5 .0Ma大致代表了变质成矿作用的年龄。 (7)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多成因复成矿床,其形成主要经历了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三个过程。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鲕状黄铁矿,可能是后期成矿作用中Fe、Zn、S等成矿元素的主要物源。变质改造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晚期区域变形-变质作用有关,形成了大量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能对应于造山后伸展事件。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有关,发生大规模的锡、铜、银、铅、铋矿化。 另外,本次研究在该矿床中首次发现了自然铋、自然银等自然元素,其矿床成因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Resumo:
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台坳内,赋存于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岩系中,是我国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之一。该矿床包括一系列与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相关但成因有一定差别的矿床,被统称为“大红山式”铁铜矿床。该矿床经济价值巨大,铁、铜储量均达超大型矿床规模,但其研究程度较低,多停留在矿区地质特征层面上,地球化学研究较为薄弱。本次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大红山层状铜矿床中各类岩石的岩相学特征,对特征矿物做了电子探针定性和定量分析,挑选火山质岩石中锆石做定年分析,系统分析了岩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了硫化物的硫和铅同位素,并选取了与富集型硫化物相关的石英脉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分别做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红山群曼岗河组火山喷流-沉积年代约为1687±8Ma,即形成于早-中元古代,因此不可能遭受如前人所说的吕梁运动改造作用。在700 ~ 800Ma左右,即晋宁运动期本区遭受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以及流体蚀变改造作用。 2.层状铜矿中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片岩、白云石钠长石岩和白云石大理岩。黑云母片岩中主要矿物为黑云母、钠长石、铁白云石和石榴子石;白云石钠长石岩中主要矿物为钠长石、铁白云石、石榴子石及少量的黑云母;白云石大理岩中主要矿物为铁白云石,含少量的钠长石和黑云母。岩石原岩恢复表明,三类岩石原岩为火山物质、泥质沉积物和喷流热水沉积混合组成,其中黑云母片岩以泥质为主,包含火山质物质和喷流热水沉积物质;白云石钠长石岩以火山物质和喷流热水为主,含少量的泥质;白云石大理岩以热水喷流沉积为主。 3.本区至少遭受过三期变质作用:区域高温变质作用、流体蚀变改造作用和变形变质作用。区域高温变质作用变质温度最高可达可达660℃,主要集中在600 ~ 630℃之间,形成压力约为4.9 ~ 5.0Kbar。三期变质改造使原岩发生了绿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和部分高场强元素发生了迁移;流体蚀变改造富集了早期的贫铜矿胚,使之形成工业矿床。 4.硫化物硫同位素研究显示,其δ34S值为-0.6 ~ +10.9‰,主要集中在+5.0 ~ +10.9‰之间。这一组成表明富集型硫化物大体继承了早期硫化物硫源特征,并在改造过程中富集重硫。早期硫化物硫源主要来自岩浆硫和海水无机还原硫。硫化物铅同位素范围为:206Pb/204Pb= 18.985 ~ 23.318,均值为21.222;207Pb/204Pb=15.581 ~ 15.904,均值为15.747;208Pb/204Pb=39.803 ~ 45.652,均值为42.540。显然,本区硫化物具有极高含量的放射性成因铅,部分放射性成因铅含量稍低的样品与前人所圈定的改造型矿床的硫化物铅同位素范围较为吻合。分析认为,本区硫化物铅同位素代表了两种不同铅源的混合,即早期硫化物的普通铅和围岩中的放射性成因铅。硫铅同位素示踪以及矿相学研究表明,本区早期铜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而晚期富集型铜矿铜质继承了早期铜质,同时也不排除晚期流体中所带来的铜质。 5.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改造型流体中包括三种流体体系:①中-低盐度H2O-NaCl±KCl±FeCl3 ±CaCl2流体,盐度范围为0.53 ~ 24.59 % NaCl equiv.,密度为0.80 ~ 1.16 g/cm3;②高盐度高密度H2O-NaCl±CaCl2流体,盐度为31.2 ~ >59.76% NaCl equiv,密度为1.14 ~ 1.45 g/cm3;③纯液相CO2流体,流体密度为0.77 ~ 1.09 g/cm3。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0 ~ 456℃之间,主要集中在150 ~ 260℃和260 ~ 456℃两个温度区间。方解石碳、氧同位素范围分别为-5.6 ~ -3.1‰和12.4 ~ 15.5‰。综合分析表明,流体主要来自海底下伏岩浆房的出溶或喷流的高温高盐度流体,部分与海水混合。流体在热液改造过程中活化富集了早期硫化物,经过短距搬运而沉积形成了晚期富集型硫化物。 6.本次研究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机制为:早-中元古代,本区的陆内裂谷作用为火山喷发提供了构造条件,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形成了早期的贫铜矿胚。元古代末期,本区遭受了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和流体蚀变改造作用,使原先的贫铜矿胚得到活化富集,形成了工业矿床。
Resumo:
老厂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昌宁—孟连裂谷的次级澜沧断陷盆地中,昌宁—孟连裂谷是三江成矿带南段的重要成矿段之一,其大地构造位于保山―掸邦微陆块东缘,兰坪—思茅盆地、临沧地块西缘,属东特提斯构造域,是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大陆巨型缝合带的组成部分。 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始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至今已605年。古时炼银弃铅,最高年产白银30万两。解放后主要开采古人废弃的高铅炉渣,并对深部原生矿体进行了初步勘探,90年代至今对深部银铅矿体进行了详细勘查,深部矿体是矿床主要的开采对象。它以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富银(铅锌矿石中平均含量为629×10-6,方铅矿中平均2069×10-6)、伴生元素多(In、Se、Te、Ga、Cd、Bi)、规模大(In、Se、Te、Cd已达大型规模)、含Sn等特征而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它是“三江”成矿带南段最具代表性的铅银矿床类型之一,也是昌宁—孟连裂谷内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虽然前人已从矿床地质、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方面对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过研究,但研究工作较为零散,在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花岗斑岩与成矿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年代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而查明了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揭示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初步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查明了硫化物的物质组分及形成阶段。闪锌矿以高铁(早期平均11.51%,晚期平均8.41%)为基本特征,并伴生多种特征的微量元素,早期闪锌矿是Fe、In的主要载体,Cu、Cd、Mn则主要富集在晚阶段闪锌矿中;方铅矿是Ag的主要载体,其早期富Ag、Te、Bi,含Se、Cu,中期主要富Ag,晚期以含As、Bi为特征;其它硫化物成分较单一。 2.揭示了伴生元素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矿床伴生元素含量高,闪锌矿中Cd平均4293.19×10-6,In平均555.37×10-6,方铅矿中Te平均143.81×10-6,As、Se、Bi、Ga含量也很高。初步估算金属储(万吨)量分别为: Ga 0.097,Cd1.84, In0.13,Se0.06 ,Te0.15,Bi1.28,As4.31。闪锌矿是Ga、In、Cd主要载体,Te、Bi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Se则主要在铅锌、黄铁矿石中富集。 3.首次获得了精确的成矿年代学数据。单颗粒闪锌矿—黄铁矿Rb-Sr法获得矿床成矿年龄t=(45±3.6)Ma,(87Sr/86Sr)i=0.70977±0.00034。证实了矿床成矿与隐伏花岗斑岩关系密切,矿床形成是三江成矿带南段对喜马拉雅碰撞造山成矿运动的响应。 4.首次系统研究了花岗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花岗斑岩具高硅、超钾、富碱、贫钠和低镁、钙、铁、磷的特征,岩石为过铝质岩石;其轻稀土富集、Eu为弱负异常、基本无Ce异常、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较高的锶初始值和较低εNd及高的Nd模式年龄,与三江地区富碱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加厚下地壳重熔,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物质的加入,为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 5.首次探讨了容矿沉积建造及矿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碳酸盐岩轻稀土富集、Eu正异常及Ce异常和其微量元素特征与热水沉积岩石相似,表明了碳酸盐岩的热水沉积成因,同时矿石及其硫化物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也指示了在早石炭世矿区发生了广泛的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6.查明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成矿元素研究显示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征,Pb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Pb可能来自不同地层岩石的淋滤, S同位素组成显示其可能主要来源于海水对下伏火山岩地层的淋滤与海水硫酸盐的还原,花岗斑岩岩浆也可能提供了部分S。C-O、H-O同位素和矿石及其硫化物稀土元素反映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岩浆,晚期主要来源于喜山期花岗斑岩岩浆热液。 7.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老厂矿床是长期以来多种地质作用下的综合产物,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阶段多期次特点。经历了早石炭世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和喜山期花岗斑岩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热水成矿作用下形成了以黄铁矿为主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喜山期富碱花岗斑岩岩浆热液流体携带了大量的Cu、Mo、Ag、Pb等成矿元素,在它的叠加改造作用下形成了老厂银多金属矿床。总之矿床为火山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Resumo:
滇东南地区北西以弥勒-师宗断裂与扬子地块分界,南西以红河断裂为界与哀牢山断块毗邻,南连越北古陆,东部文麻断裂与南岭褶皱系连为一体,是我国重要的锡、银、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分布着个旧、白牛厂和都龙三个超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在这三个大型矿床附近各分布着一个大花岗岩体,个旧和老君山岩体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对于薄竹山岩体、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周边矿床和与临近白牛厂矿床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对薄竹山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并且借助铅同位素,对薄竹山岩体接触带矿床和白牛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作了分析,阐明这些矿床的形成与薄竹山花岗岩体的关系。 薄竹山花岗岩体分两期侵入,第一期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同碰撞阶段;第二期主要为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的伸展环境。与第一期相比,第二期花岗岩更加富硅富碱、贫钙贫镁,稀土配分曲线显示Eu亏损更加强烈,更加富集Rb、Ta、Tb、Y,而亏损Ba、Sr、La、Ce等元素。Sr-Nd同位素显示,两期花岗岩可能分别来源于中元古界地壳和太古宙古老基底。 薄竹山岩体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均一,其接触带矿床矿石铅与岩体长石铅分布趋势一致,所以接触带矿石铅可能主要由薄竹山岩体提供。对于白牛厂矿床,除个别样品外,矿区内西北白羊矿段和东南部其他矿段矿石铅组成一致,说明整个白牛厂矿区的矿石铅来源比较单一,并且与薄竹山附近矿化点矿石具有相似的铅同位素分布范围,说明两种矿石铅来源可能相同,都来源于薄竹山花岗岩浆。白牛厂矿区内赋矿地层铅与矿石铅同位素演化趋势完全不同,所以赋矿地层不可能为矿石铅的重要来源。 综合薄竹山岩体及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我们发现白牛厂矿区内矿石铅主要来自薄竹山岩体,主要为矿区内隐伏岩体提供。白牛厂矿床早期可能发生过喷流沉积作用,但没有带来大量银、铅、锌等成矿物质,后来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带来大量银、铅、锌等成矿物质,形成了现在的白牛厂矿床。
Resumo:
滇西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是我国著名“三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金顶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及其周围的铜多金属矿床构成了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多金属大型矿集区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兰坪中新生代盆地的演化、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以及盆地演化与矿集区形成的藕合关系;同时对盆地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的沉积环境以及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的沉积环境属浅海局限台地相,沉积时古海水的温度介于26.7℃-32.1℃,反映上三叠统三合洞组沉积时兰坪盆地处于炎热的热带区;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属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大陆岛弧环境,原始物源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属典型的大陆型盆地;盆地演化经历了三个原型盆地即裂陷盆地(T2-J1)、坳陷盆地(J2-K1)和走滑盆地(E-N)的演化过程,三个原型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明显受特提斯洋演化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制约;矿集:区内矿床的成矿物质源自地壳(盆地基底和盆地地层)、成矿流体为盆地热卤水:沥自盆地生油岩地层的有机质参与了成矿作用;矿集区矿床形成时间为56Ma左右或3OMa左右,两时间分别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和后续的强烈挤压阶段的时间相一致;中新生代兰坪盆地演化过程也是多金属大型矿集区形成的过程。在裂陷和坳陷盆地演化阶段是大型矿集区形成的预备阶段,形成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和成矿流.体通道及矿石堆积场所;走滑盆地演化过程中,强烈的构造活动等使区内成矿能量快速积聚,同时进一步富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进一步汇聚以及形成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和矿石堆积的场所,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时和后续的强烈挤压阶段分别发生成矿作用,最后形成多金属大型矿集区。
Resumo:
稀矿山式铜矿是指赋存在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的铜铁矿床,其大地构造背景属于元古代裂谷带,大陆裂谷是超大型铜等多金属矿形成和分布的有利环境,在裂谷下部常发育异常地慢和岩浆源,裂谷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使矿床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其演化时间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便于多期成矿作用相互叠加、矿质的高度聚集。稀矿山式铜矿以落雪矿区稀矿山矿段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因民落雪大乔地一稀矿山、滥山、磨子山,滥泥坪6-4巷、白锡腊和拖布卡地区。该类矿床广布于康滇地轴南段东川、武定一罗茨、元江、易门狮子山、金沙江南岸的花生坪、红门厂等地,已知中型铜矿床1处(稀矿山)、中型铁矿床2处(鹅头厂、笔架山)、小型铜(铁)矿床多处,上世纪90年代易门狮子山该类矿床的发现,表明该类矿床在东川-易门具找矿潜在远景。本文通过对东川矿区稀矿山式铜矿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包裹体、同位素及同位素定年等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东川矿区地层(包括其下覆基底)和晋宁期碱基性岩中Cu等成矿元素背景值较高,且在蚀变过程中均能析出Cu等成矿元素。矿床中Cu等成矿物质来源复杂,以深源为主,部分来源于地层(因民组紫色层和落雪组白云岩)及基底地层:矿区内的退色蚀变作用可能是混合流体碱质交代改造作用的结果,对铜矿形成影响明显,是铜矿化的标志;2.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高盐度、高密度Na,(K+)Ca2+-SO42-(Cl-)型,以深部岩浆水为主,混有大量海水和变质水。矿床中发现了富NZ包裹体,可能是矿床形成时,深大断裂活动、碱基性岩浆带来地球深部(上地慢和下地壳)物质并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氧化一去挥发分作用过程中所形成;3.铁矿体被铜矿体包围,铁矿石被铜矿细脉穿插,说明铜矿化的形成晚于铁矿化。黄铜矿单矿物的Re-05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其成矿年龄为826士230Ma,接近矿区碱基性岩年龄,与昆阳裂谷内其它类型铜矿成矿时代相当,均属于晋宁-澄江期;4.东川矿区晋宁一澄江期碱基性岩侵入活动明显,常作为因民组复杂角砾岩胶结物和岩脉(体)产出,多分布于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构造附近,明显受南北向小江深大断裂走滑运动引起的右行旋扭及其派生构造控制,与“落因破碎带”和“铜矿分布”较吻合,均为“Z”字形。表明东川矿区铜矿形成与深大断裂及其派生次级构造和,宁-澄江期碱基性岩侵入活动关系密切;5.昆阳裂谷内的多数铜矿同位素成矿年龄多集中在9.0亿-6.5亿年之间,属于晋宁-澄江期,与Redina大陆裂解时限相当。表明裂谷内铜矿床的形成可能与Rodinia大陆裂解有关。因此,总结东川稀矿山式铜矿成矿模式为沉积(Fe、Cu)-热液叠加(Cu)改造:晋宁-澄江期,小江深大断裂发生走滑运动,在东川矿区造成右行旋扭及其派生构造,形成“Z”,字形落因破碎带,同时来自深源(下地壳或上地慢)碱基性岩浆侵入,不仅带来了大量Cu等成矿物质,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热源,促使地层水(落雪组白云岩和因民组紫色层)循环,与富碱(Na和K)岩浆水混合,形成富碱中高温高盐度流体。因民组紫色层与其底部角砾岩接触带,具有较高的空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在这种混合流体作用下,地层中Cu等成矿物质析出,叠加改造了初始铜矿化最终形成稀矿山式铜矿。
Resumo:
本论文在前人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北衙金矿床及其相关的富碱侵入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讨滇西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成岩过程及富碱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的流体分异,北衙金矿床的成因,最终揭示北衙金矿床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主、微量(包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Pb、Sr、Nd、C、O、S及He-Ar等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滇西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来源于EM-II型富集地慢,源区的交代富集过程与古特提斯洋壳的俯冲有关,俯冲板片的含水流体对上覆上慢楔的交代是滇西富碱侵入岩(相当于A型花岗岩)含水的原因,这次富碱岩浆活动是一次滞后的弧岩浆活动;富碱中、酸性岩浆由碱性玄武质岩浆混染约20%的主要来自变质基底的地壳物质演化而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具备岛弧岩浆的氧化条件(即fogfo2>FMQ+2,FMQ代表铁橄榄石一磁铁矿一石英氧缓冲),并在其上升演化过程中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具有较大的An、Cu成矿潜力。2.北衙金矿的矿化时代33.0±1.5Ma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的成岩时代(32-34Ma)一致。3,成矿早期流体或初始流体具有富碱岩浆在变质基底内分异的流体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Isr≈0.722390,ε Nd(t)≈-2.8)、矿区及外围富碱斑岩的平均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590,207Pb/204Pb=15.606,208Pb/204Pb=38.770)、与相关富碱斑岩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岩浆热液的C、O同位素组成(δ13C≈-5%0,61、尧11%0)、以及壳一慢混合He-Ar同位素组成(3He尸He;1 .80-1.94 Ra,3He/3 6Ar=1 .19 * 10-3-3.93火10·3)并显示明显的He-Ar分异(4oAr*/He=0.34-0.75),且以高温、高压、高盐度、富c02为特征,说明初始流体主要在变质基底内由富碱岩浆分异而来;初始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降低发生富co2相和盐水相的分离,成矿元素优先分配进入富COZ相,逐步演化为成矿阶段流体;成矿阶段流体在去气或与大气降水混合过程中释放出其中的成矿元素。4.约80%的成矿金属来自富碱岩浆,其余部分主要通过岩浆流体从变质基底摄取。结论:北衙金矿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Resumo:
铊是一种低温元素,可形成富铊矿床。主要呈独立矿物红铊矿、斜硫砷系铊矿、Imhofite等形式存在。在卡林型金矿中Aa-Tl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成矿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富铊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层中的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部分可能来自深部。从而建立了富(含)铊矿床形成的三阶段成矿模式。铊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富铊矿床的开发利用是导致环境铊污染和地方性锭中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