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resultados para Mangshan loes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论文在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分析基础上, 讨论了人工林系统的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燥化──土壤干层的形成与植树造林问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论文从土壤水文学科视角来研究和分析黄土高原森林水文作用的两个重大问题, 即对总径流量和对地下水转化的影响。联系黄土高原与水循环有关的生态属性, 系统阐述了林地土壤下伏干层的发现、 分布、 水文性质及其生物学成因。重点分析了干层因其巨大水分亏缺量阻隔重力水下渗, 阻止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作用。指出森林因其显著拦蓄径流作用, 蓄积水分又难以转化为地下水, 因而具有减少林地出境总径流量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的截流量及其截留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的截流量年均为49.3mm ,截留率为12.5%。枯枝落叶截留的动态过程受大气降水和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也与其自身湿润程度有关。在次降水过程中 ,其截留的过程是当降水开始时 ,截留量增加迅速 ;降水持续到一定时间后 ,截流量的增量变小 ,达到最大值后 ,截流量在此处上下增减。枯枝落叶截留的动态过程可用直线和正弦函数的组合描述 ,且该函数能揭示枯枝落叶截留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对其过程的影响。该模型在计算森林水文及其水土保持效应评价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黄土高原10个试区的攻关资料为基础 ,从区域旱作产量潜势、试区攻关水平和试区所在县的产量现状三个层次 ,详细剖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现状和增产潜力。结果指出 ,该区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目前整体产量水平仅达到试区攻关水平的74.7 % ,达到旱作粮食产量潜势水平的54.2 %。在黄土台塬区和丘陵区中 ,丘陵区的粮食增产潜力较台塬区大 ,前者尚有117.6 %增产能力 ,后者仅56.6%。但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坡耕地的退垦等因素 ,未来30年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粮食供需仍处于负平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以小流域为单元 ,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不同雨水利用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三种不同潜力 ,并探讨了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计算原理和办法 ,结合设立在黄土高原的11个国家攻关试验区小流域 ,初步提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办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山坡道路连接农田、果园 ,对山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山坡道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 ,侵蚀方式主要有沟蚀、泻溜、崩塌、陷穴、悬沟侵蚀与滑坡等。山坡道路网应按照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合理布置 ,其主要防护措施 :①修筑梯田 ,防止坡面径流冲刷道路 ;②将路面整修成拱形以分散径流 ;③在道路内侧修蓄水窑窖 ,拦蓄径流 ;④路面及边坡栽植草灌 ,防止雨水冲刷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详细描述土壤干层现象和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土壤干层的成因 ,即低降水高蒸发、水土流失、植被类型选择失当、群落生产力过高和群落密度过大等 ,指出土壤干层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局部小气候环境趋于旱化、土地退化、植被生长衰退、天然下种更新不良及加大造林难度等 ,最后提出了缓解土壤干层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的意义和重要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对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 1个高级综合指标——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人口状况等 5个基本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30个元素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 ,以及由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所集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评价模型 ,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对该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宏观、综合的分析,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空间集成和专题信息的提取,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评价的宏观定量数学模型,并对研究区一定评价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应用评价。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作为黄土高原半农半牧区重要经济支柱的畜牧业 ,要确保其稳定增长 ,需在提高粮食单产、保障食物安全的前提下 ,保持及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畜牧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态。同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的共同支撑 ,优化协调畜牧业生产中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配套解决和优化畜牧业系统内部矛盾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新构造运动是影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导性因素。第四纪以来 ,受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阶段性。黄土高原地质时期土壤侵蚀的相对强烈期为 :更新世早期 (2 .5~ 2 .4Ma B.P.)、更新世中期 (1.6 7~ 1.43 Ma B.P.)、更新世中晚期 (0 .85 Ma B.P.)、更新世晚期 (0 .10~ 0 .0 7Ma B.P.)和全新世 5个时期 ,其中前 4个时期为自然侵蚀期 ,全新世为人为加速侵蚀期。新构造运动是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构造弧形隆升和断隆带是黄土高原的强烈侵蚀产沙中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观测站长年观测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林地及其开垦地不同侵蚀年限土壤的颗粒组成、>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抗剪强度和容重等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对土壤侵蚀强度影响最大 ,其偏相关系数为 0 .972 8,其次为土壤的粗粉粒含量和抗剪强度。最后对 >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和抗剪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表明林地开垦后侵蚀第 1年和第 7年为土壤侵蚀强度加剧的转折点 ,说明了森林植被在防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方面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径流冲刷试验 ,运用能量守恒原理 ,分析了坡面土壤侵蚀率 (Dr)与径流能耗 (ΔE )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给定土壤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 :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界能量条件 ,以径流能耗作为土壤侵蚀形成的临界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当径流能耗大于 7.387J时坡面开始有侵蚀发生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剥蚀是指由侵蚀动力引起的土壤颗粒从土壤母质移动的过程。细沟剥蚀土粒随着细沟股流中含沙量的增加而减少 ,已有的一些侵蚀模型 (如 WEPP)均提到了这一点。用黄土高原一种典型的粉壤土 ,在 5种坡度、3种流量下进行了细沟侵蚀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 ,分析了黄土高原斜坡及陡坡地、细沟股流剥蚀率随含沙量以及沟长变化的函数关系。这对细沟侵蚀动力过程的研究深入 ,以及对侵蚀过程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坡地的水土流失及磷素在泥沙中的富集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 ,也对下游水体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以不同施磷时间的黄绵土为试验材料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观察了坡地侵蚀土壤水分含量 (SM)与有效磷含量 (APC)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自坡顶向下侵蚀土壤表层 0~ 5 cm与 5~ 10 cm的土壤水分 (SM)呈现出完全一致的波浪状递增趋势。有效磷含量 (APC)的空间变化虽然也为波浪状 ,但其节奏要较水分变化快一倍 ,而且 0~ 5 cm与 5~ 10 cm两层间并不同步 ,下层略有滞后。磷向 2 0 cm以下土层的迁移量极少 ,不同坡位间差别不大。施磷 2 4d以前从坡顶向下有效磷含量 (APC)呈降低趋势 ,而施磷 2 4d以后在坡下则略有富集 ;施磷 6 d以前坡地 0~ 5 cm土层有效磷含量 (APC)较 6 d以后低 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