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resultados para Ley 816 de 2003 - Artículo 2
Resumo:
2002年3月份我们对贵阳市大气的气态汞形态进行了采样分析。大气气态总汞用Tekran537A大气自动测汞仪采集测定。活性气态汞用镀KCl扩散管采集,热还原法分解并以冷原子荧光法(CVAFS)分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贵阳市气态总汞平均浓度为7.09ng/m^3,活性气态汞平均含量38.3pg/m^3。气态总汞浓度远高于全球背景浓度值;活性气态汞浓度稍高于欧洲和美国的边远地区。活性气态汞浓度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α<0.01)。由于大气相对湿度较高,活性气态汞只占气态总汞的0.5%。原子态汞和活性气态汞的基本来源是燃煤释放。
Resumo:
对溶液化学(pH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殖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pH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率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加,高岭土对HA的吸附率呈现增加趋势;由于溶液中高岭土的含量>>腐植酸含量,HA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随HA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的趋势。
Resumo:
以莱茵衣藻为材料,研究了Cu2 + 的生物积累P吸附过程以及Cu2 + 对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衣藻对Cu2 + 的生物吸收P吸附速率在10 分钟内达平衡;1. 0 mgPL 的Cu2 + 对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小, 5. 0、10. 0、20. 0 mgPL 的Cu2 + 对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大,40. 0 mgPL 的Cu2 + 可完全抑制衣藻的光合作用。Cu2 + 在衣藻细胞内的生物积累和由此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Resumo:
腐殖化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首次用于我国泥炭的古气候研究,较好的记录了红原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对红原泥炭14 C 测年和腐殖化度分析,获得了距今12 000 年较高分辨率红原地区气候变化记录:11. 815~10. 9 kaB. P. ,气候干冷;10. 9~5. 6 kaB. P. ,气候湿暖;5. 6~3. 9 kaB. P. ,气候干冷;3. 9~1. 7 kaB. P. ,气候干冷、湿暖波动;1. 7~0 kaB. P. ,气候干冷。总体而言,大约5. 6 kaB. P. 是红原地区由早中全新世的湿暖气候向晚全新世干冷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同时,红原泥炭记录的降温事件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反映了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Resumo: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Dynamic Flux Chamber , DFC) 与高时间分辨率自动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于2002 年7 月和2003 年3 月对红枫湖地区土壤/ 大气界面上汞交换通量进行了测定. 夏冬2 季土壤2大气汞的交换通量分别为(2714 ±4011) ng·(m2·h) - 1 ( n = 255) 和(516 ±1914) ng·(m2·h) - 1 ( n = 192) . 夏季汞交换通量和光照、气温及土壤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4 、0183和0180 ,而冬季分别为0188 、0156 和0159. 对比研究表明:暖季土壤向大气的释汞通量远高于冷季;2 个季节光照、温度等气象因素对土壤/ 大气界面间汞交换均有重要的影响.
Resumo:
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测定是矿床研究和对比的基础。然而近几年来,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矿床采用不同的定年方法得出了相差十分悬殊的成岩成矿年龄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此,笔者在分析了不同定年方法适用性的同时,强调了在金矿定年中要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重视不同地质体与成矿的先后关系,确定标志性地质体,选择合适的定年方法,测定标志性地质体和矿体的成岩成矿年代,使成岩成矿年代互为限定,得到高质量的年代学数据。
Resumo:
利用XRD、TEM/EDS和连续提取实验研究了土法炼锌固体废渣中重金属的矿物学特征及不同粒度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特征。与通常发现的重金属一般富集在小粒径废渣中的情况不同,本工作所研究的废渣样品中大粒径废渣与细粒径废渣相似,甚至有更高的金属含量。化学形态研究表明,冶炼过程形成的矿物(或玻璃质)集合体和堆积后的风化过程形成的次生矿物是废渣中重金属存在的主要化学相。同时发现Pb的殖渣态很少(0.39%-15.75%),而Zn的残渣态较高(14.3%-46.2%),这可能与冶炼工艺所形成较多Zn的硅酸盐矿物有关。尽管可交换态Pb、Zn在不同相态中的相对比例非常小(Pb 0.03%-1.30%;Zn 0.03%-3.30%),但其绝对含量却比一般土壤或沉积物要高(Pb1.5-385μg/g;Zn3-590μg/g)。由于重金属可交换态有比其他化学相态更高的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对环境有较大的潜在影响。废渣样品的微束分析表明,Pb在废渣中见有金属Pb存在形式或呈纳米金属Pb颗粒包裹于其他矿物或铁合金及熔球集合体中。同时不排除有Pb的碳酸盐矿物存在的可能。而以硅锌矿Zn2(SiO4)、锰硅锌矿(Zn,Mn)2[SiO4]和纤维状的丝锌铝石Zn8Al4[(OH)8(SiO4)5]·7H2O等矿物形式存在以及Fe、Mn等的铝硅酸盐形式存在的Zn,可能是导致Zn的残渣态较高的原因。与连续提取法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Resumo:
铊是典型的毒害金属元素。土壤铊主要有自然风化和人为排放两大来源。世界范围内,铊在土壤中的含量为0.2~1.0mg/kg。贵州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化区土壤中的铊十分富集。土壤中铊的生物有效性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土壤中浓HNO3可提取铊的“环境不稳定相态”含量14~124mg/kg,占土壤中铊的环境总量(21~282mg/kg)的60%~70%,而NH4Ac提取的可交换相态含量较低,为0.6~4.8mg/kg,仅为“环境不稳定相态”含量的1%~4%,水溶相态含量则更低,为0.01~0.22mg/kg。土壤铊具有被植物体优先吸收富集的特性。铊在甘蓝卷心菜中的含量高达120~495mg/kg(DW),其吸收富集系数为1~10.7。因而,铊是一个易从污染土壤迁移至食物链中不可忽视的有毒元素.
Resumo:
测定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表层C02释放通量,同时还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湿度。研究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全年土壤表层C02释放通量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关系;当温度>20℃时,土壤表层C02释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
Resumo:
对海南二甲金矿和广东河台金矿形成的动力学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动力变形中发生了明显的力学2化学耦合作用。云母矿物变形强烈,塑性变形,定向拉长显著。黑云母发生了褪色作用,从褐色变成浅褐色甚至无色;白云母干涉色从鲜艳的蓝色变为黄色,甚至无色。随试验温度、压力条件的升高,岩石、矿物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演变。动力变形还使岩石和矿物中的元素呈现化学迁移和富集作用:云母矿物中的杂质容量降低,导致铁质释放;硫化物矿物的反射率增高,成矿元素特别是Au 在其不同部位发生一定的变化。自然金颗粒在析出过程中,与Si 、Fe 分离而纯化。动力变形中成矿元素(特别是Au)的迁移、富集等效应是通过压溶作用实现。
Resumo:
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新关寨附近的土法炼锌不仅导致植被的破坏,而且使附近土壤中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积累,Zn达到162.23-877.88mg/kg,Pb为37.24-305.56mg/kg,Cd为0.50-16.43mg/kg,大大超过了当地的土壤背景值;而且重金属含量(特别是Pb和Zn含量)与土壤中的Fe2O3和Al2O3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土壤中铁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化学形态研究表明,Pb和Zn在土壤中主要表现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残渣态,而Cd的情况与Pb和Zn完全相反,其形态以可交换态为主。本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用含碳量表示)较低,仅为57.00-388.00μg/g,而且与土壤重金属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是与Zn的相关系数高达-0.7801,反映出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土壤微生物DNA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GGE(变性梯度胶电泳)反应后的基因片段非常一致,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并没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基因损伤,另一方面也表明,土壤本身有强烈的固定重金属能力,抵御了重金属对土壤生物的进一步毒害。
Resumo:
在湖泊沉积物实验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泥炭中硅藻的提取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在金川泥炭中首次发现了硅藻,根据其形貌特征确定了科属,发现研究区硅藻以生活在浅淡水中的舟形藻科为主,该类硅藻可能具有一定的季节意义。
Resumo:
龋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口腔疾病。国内外大量研究与观察证明饮水氟化是最安全、投入产出比最佳的预防龋齿的公共卫生措施。在广州,1965 年开始进行饮水加氟试点,龋病发病率曾降低约50 % ,停止加氟后,龋病发病率再次上升。目前广州已成为全国龋病病情最为严重的城市。考虑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中的糖增加而粗纤维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不足,城市供水正由以含氟较高的地下水为主转为以含氟较低的地面水为主,这种趋势将使我国龋病问题日益严重。在牙医严重不足,公众缺乏口腔卫生、牙齿保健知识的情况下,饮水加氟是最安全、有效、经济的防治措施。推广饮水加氟的工作,应当在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下,积极稳妥地进行。
Resumo:
喀斯特石漠化是荒漠化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明确的科学目标和强烈的国家需求而具有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但因研究时间较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根据对西南喀斯特环境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野外观察,简述了对喀斯特石漠化现状调查、成因机制、预警及生态建设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和认识。喀斯特石漠化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石漠化的环境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特别是自然与人为过程),石漠化的生态学过程与恢复重建,以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等。
Resumo: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明显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构造带中的脉状方解石为富碳酸盐流体活动的产物。文章通过对这种脉状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构造流体的来源及其与成矿流体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区北东向构造带中脉状方解石的稀土含量范围较宽(∑REE:5.47l×10^—6~56.788×10^—6)、稀土配分模式为相似的轻稀土富集型、存在较强的铕负异常(δEu:0.439~0.742)。结合地层、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蛾眉山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碳、氧同位素组成,认为控矿构造带中方解石稀土为同源构造流体的结晶产物,构造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成矿流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