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resultados para terrestrial turtles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EM) project, part of the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PEIS) project,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monitor, and assess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degradation, and their impac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ystem primarily employs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 sensor on th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EOS-) Terra/Aqua satellite,as well as those from ground observations at five site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systems in China. From the preliminary data analysis on both annual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water, heat and CO2 fluxes, we can confirm that this system basically has been working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latent flux and CO2 flux are much greater in the crop field than those in the grassland and the saline desert, whereas the sensible heat flux shows the opposite trend. Different data products from MODIS have very different correspondence, e.g. MODIS-derive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measured ones, but LAI and NPP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ground measuremen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lgorithms used to process MODIS data need to be revised by using the local dataset. We are now using the APEIS-FLUX data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which can simulate the regional water,heat, and carbon fluxes. Finally, we are expected to use this model to develop more precise high-order MODIS produc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water-heat transfer process between land and atmosphere in Haibei alpine meadow area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observed. A multi-layer coupling model for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was present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paid to the moisture transfer in leaf stomata under unsaturated condition. A profound investigation on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urbulent transfer inside the veget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a revised formula of water absorption for root system. The present model facilitates the study of vertically distributed physical variables in detail.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Kinesia humility meadow in the area of Haibei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Station, CA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observat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to study the mig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wo drop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in matrix liquid under temperature gradient field. Pure soybean oil and silicon oil were used as matrix liquid and the drop liquid, respectively. The information on the motions of two drops was recorded by CCD camera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s to analyze the trajectories and velocities of the drops. Ou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upon two drops approaching each oth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arger drop on the motion of the smaller one became significant. Meanwhile the smaller drop had a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larger one all the time. The oscillation of migration velocities of both drops was observed as they were approaching. For a short period the smaller drop even moved backward when it became side by side with the larger one during the migration. Although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behavior of two drop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ere are also apparent differences. 2006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 Thermocapillary migration; Drop; Interaction; Oscillation 1. Introduction A bubble or drop will move when placed in another fluid with temperature gradient. This motion happen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variation of interfacial tension with temperature. Such a phenomenon is already known as Marangoni migration probl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gravity science, bubble dynamics and droplet dynamics became a hot point problem of research because this investig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basic research as well as for applications in reduced gravity environment, such as space material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o on. Young et al. first investigated the thermocapillary migration of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水热传输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特别考虑了叶片气孔为非饱和水汽条件下的交换情况,结合修正的根系吸水公式,发展了一个多层陆气耦合模式.利用该模式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试验站地区矮嵩草草甸陆气水热交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湍流交换的物理过程,给出了沿高度分布的各物理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环境流体力学――它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李家春

用于大气环流模式的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研究进展 戴永久,曾庆存,欧阳兵

植被-陆面过程耦合模式的动力框架 欧阳兵

第二部分均匀下垫面的陆面过程

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研究 李家春,姚德良,沈卫明

阿克苏地区陆面蒸发的数值研究 沈卫明,姚德良,李家春

塔里木盆地陆气水热交换数值模拟 姚德良,沈卫明,李家春

植物固沙区土壤水热运移耦合模型研究 姚德良,李家春,沈卫明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tercycling and heat balance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D.L.Yao,W.M.Shen and J.C.Li

在植物耗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的数值模拟 姚德良,邱克俭,冀伟,孙菽芬

干旱地区陆面过程耦合模式及其应用 李家春,姚德良,沈卫明

Modelling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B.Ouyang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过程的耦合模型(BCM)及其数值模拟 欧阳兵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能流的瞬态分析 欧阳兵

第三部分非均匀下垫面的陆面过程

Turbulence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J.C.Li

非均匀下垫面上大气边界层的研究进展 徐大鹏

非均匀植被的群体蒸发 徐大鹏

第四部分 区域尺度以上的陆面过程与水文模型

Sensitivity of IAP two-level AGCM to surface albedo variations Z.H.Lin,Q.C.Zeng and B.Ouyang

估算区域蒸发的能量法研究 聂松媛,徐丰

用卫星数据估算区域水资源蒸发研究 聂松媛

负轮分析法在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聂松媛

第五部分 陆面过程观测的指标体系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index system in ecology J.C.Li

陆面过程的观测指标体系研究 欧阳兵,李家春,姚德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ool boiling of degassed FC-72 on a plane plate heater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in microgravity. A quasi-steady heating method is adopted, in which the heating voltage is controlled to increase exponentially with time. Compared with terrestrial experiments, bubble behaviors are very different, and have direct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Small, primary bubbles attached on the surface seem to be able to suppress the activation of the cavities in the neighborhoods, resulting in a slow increase of the wall temperature with the heat flux. For the high subcooling, the coalesced bubble has a smooth surface and a small size. It is difficult to cover the whole heater surface, resulting in a special region of gradual transitional boiling in which nucleate boiling and local dry area can co-exist. No turning point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ition from nucleate boiling to film boiling can be observed. On the contrary, the surface oscillation of the coalesced bubble at low subcooling may cause more activated nucleate sites, and the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may keep constant or even fall down with the increasing heat flux. Furthermore, an abrupt transition to film boiling can also be observed. It is shown tha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CHF increase with the subcooling or pressure in microgravity, as observed in normal gravit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parabolic flight campaign regarding the contact angle and the drop interface behavior of sessile drops created under terrestrial gravity (1g) or in microgravity (mu g). This is a preliminary study befor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sessile drops evaporation under microgravity. In this study, drops are created by the mean of a syringe pump by injection through the substrate. The created drops are recorded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extract the drops contact angles. Three fluids have been used in this study : de-ionized water, HFE-7100 and FC-72 and two heating surfaces: aluminum and PTFE. The results obtained evidence the feasibility of sessile drop creation in microgravity even for low surface tension liquids (below 15 mN m (-aEuro parts per thousand 1)) such as FC-72 and HFE-7100. We also evidence the contact angle behavior depending of the drop diameter and the gravity level. A second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drop interface shape in microgravity. The goal of the these experiments is to obtain reference data on the sessile drop behavior in microgravity for future experiments to be performed in an French-Chines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MPACHT).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植被与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关系研究,虽然古老却又包含许多新的涵义,而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则是近年来发起于GCTE,并拓展到IGBP其它核心项目的研究热点.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工作有:将全球变化作为主线,以单个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o)为对象,研究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别利用气温和降水指标,拓展Kira指标形成生物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以及建立水热积指数,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结合生物群区和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的的我国生态地理区划;在熟悉IGBP陆地样带的科学计划并总结其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最后,粗略分析r生物性多样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问题。 1.植被一环境(气候)分类:指标、系统和模型 植被一气候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当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工作。从单一因子的或多因子简单组合的分类指标,如Koppen,Box指标等,到以可能蒸散为基础的综合分类指标,如Penman,Thornthwaite, Holdridge,Budyko,Kira指标等,科学家们发展了众多的植被一气候分类系统和模型,如Koppen.Thornthwaite,Holdridge. Kira. Box. Neilson.Woodward, Budyko, Prentice系统,以及Holdridge,Uvardy,Matthews. Olson. Bailey.Woodward.Prentice. Box模型,为现今植被一气候关系的研究以及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大气C02增加对潜在植被变化的响应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物种的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m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 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 1月均温(Tl)、’7月均温(T7)、极端最高气温(TMAX)、极端最低气温(TMIN).≥10℃积温(AT)和年降水量(PREC),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r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0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3.宏观尺度上的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1)用气温、降水指标研究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能够在气象台站直接、方便地测试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指标,与其它水热气候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用它们来研究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可行且有用的。利用全国68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记录,计算得出了中国各植被地带、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指标和温雨系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IS作出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并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散点图,均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总结可得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综合孢粉,古生物等资料信息,前人确定在全新世中期中国存在一个大暖期,其中稳定暖湿的鼎盛阶段在7.2—6,0 Ka.B.P.,其时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平均高于现在100 mm,通过数学处理,利用生态信息系统恢复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大陆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参考孢粉、古植物和他人研究资料及现代植被气候关系,恢复编制了大暖期鼎盛阶段中国大陆的植被区划图,与现代植被区划相比较,东部各个植被带在大暖期盛时表现出明显的北迁,温带植被的迁移幅度大于亚热带和热带植被;西部的植被带出现了经向西迁,西北部的草原范围扩张,荒漠缩小;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植被带仍有不同程度向北迁移的表现。这可为预测与阐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2)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并得出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以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试图利用大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可能蒸散和土壤水分平衡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水热积指数,并应用年平均气温.水分盈亏值和水热积指数三个气候变量来限定植物群落组合,构成一个圆形的生命-气候图式.根据全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8个植被地带和26个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水分盈亏和水热积指数,绘制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及散点图,较好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并得到了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等值线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热量梯度,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区分均较明显;土壤水分盈亏曲线的等值线则比较零乱;综合了热量和水分差异的水热积指数,其等值线与热量梯度和水分梯度均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植被类型的对应也较好。这是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的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待于增加机理性的内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Biome(生物群区)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此概念及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评述了9个重要的世界陆地生物群区分类系统,并根据中国的植被分类和区划,尝试划分了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所需要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5.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包括气候指标如与植物耐寒性有关的绝对最低温度(TMrN),最冷月平均气温(TJAN),最冷月日平均温度的最大值(MXT)和最小值(MIT);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AT);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包括最冷月降水(PJAN),最热月降水(PJUL),年降水量,年降水的统计标准差(PSD)和变异系数(年变率PCV);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VEGET)、,植被区划类型(VEGED)、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植物区系类型(FLORA)、动物区系类型(FA UNA).植物特有属的丰富度(EDGENUS)以及度量植物多样性的植物种丰富度(属数GENUS、种数SPECIES);土壤指标如土壤类型(SOILT),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酸碱度(SOILPH)、土壤表层阳离子交换量(SOILEXC)等;地形和地貌特征如经度(LONG)、纬度(LAT)和海拔高度(ALT),利用模糊聚类的手段,综合进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采用四级区划,即:生物大区(biodomain) -生物亚区(subbiodomain) -生物群区(biome) -生物区(bioregion).全国划分为5个生物大区,7个生物亚区和1 8个生物群区。 I北方森林大区 I A欧亚北方森林亚区 I Al南泰加山地寒温针叶林 IA2北亚针阔叶混交林 II北方草原荒漠大区 II B欧亚草原亚区 II Bl内亚温带高草草原 II B2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il C亚非荒漠亚区 II Cl中亚温带荒漠 ⅡC2蒙古/内亚温带荒漠 III东亚大区 III D东亚落叶阔叶林亚区 m DI东亚落叶阔叶林 III E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 III El东亚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III E2东亚常绿阔叶林 ⅡI E3东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E4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 IV旧热带大区 IV F印度一马来热带森林亚区 IV Fl北热带雨林、季雨林 IV F2热带海岛植被 V亚洲高原大区 vG青藏高原亚区V Gl青藏高寒灌丛草甸V G2青藏高寒草原V G3青藏高寒荒漠V G4青藏温性草原V Gs青藏温性荒漠IGBP陆地样带:科学计划与最新进展 作为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交叉项目(Interproject)的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已成为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发展和新研究方法之一。它以一系列综合性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为基础,是由沿着一个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强度等)的梯度上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所构成研究区域,并配合以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其地理范围为1000 km或更大的长度,数百公里的宽度,以涵盖大气环流模型(GCM)运作的最小单元。本节论述了IGBP陆地样带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样带的类型、一般设计和选择标准,国际上IGBP样带的初步设置,包括①经受土地利用变化的潮湿热带系统;②从北方森林到冻原的高纬度地区;③从干旱森林到灌丛的半干旱热带地区;④从森林或灌丛过渡到草地的中纬度半干旱地区,以及其它的一些样带和PAGES核心计划中的PEP样带,主要内容有样带设置的原因、研究内容和主要样带特点等,并总结了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6.中国东北样带(N ECT)的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0与130030’之间沿北纬43030’设置,长约l 600 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本文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大暖期)的植被分布格局。NECT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7.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和管理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最根本的途径,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而就地保护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定义和类型划分及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本身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条件与现状的基础上,诊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的限制因素及有利条件。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保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降水量以80%保证率的280mm计算为宜,则径流园林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65%;高效农牧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75%,最大不超过80%。同时表明在毛乌素沙地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 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点及诸气候要素建立了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27个省区农业生产力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模型较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 根据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综合模型、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计算了我国自然植被及农作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我国自然植被与农作物对全球变化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可能的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及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区。 根据叶面积指数、标准化差植被指数建立了中国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13组森林植被生产力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相符较好。通过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该模型在总体上优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表明基于NDVI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我国森林植被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快速监测与预测我国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陆地样带研究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 IGBP)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入注目的创新之一。目前,国际上已经设立了15条陆地样带,而且正在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现有关于陆地样带的研究报道多集中在环境梯度分析、气候变化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及环境变化与植被变化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而关于陆地样带环境梯度变化上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东北样带为平台,研究北纬43。31' - 44041',东经125018’-115。31'范围内,即由湿润到干旱的环境梯度变化系列,羊草主要形态特征、种群密度、生物量、种子生产、生物量分配比例等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初步探讨了中国东北大尺度环境变化对羊草种群的影响及羊草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规律。 在本研究的环境变化系列上,羊草种群外部形态的突出变化是种群植株高度由东至西沿降水量逐渐下降的梯度逐级递减,而且植株高度与生长季前期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旗叶外,羊草种群各叶片长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长春地区种群叶片长度远远大于其它种群,阿巴嘎旗地区种群叶片长度远远小于其它种群,其它8个种群叶片长度变化不大,呈平缓波动状态。除长春地区羊草叶片宽度显著大于其它种群外,其它9个种群间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是处于波动状态。这说明羊草的各形态特征对该梯度环境变化的反映是不同的。 在该环境梯度上,羊草种群总密度、营养枝密度和生殖枝密度具有非常相似的变化趋势,均为由东至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最大值都在长岭种马场地区。而且,无论是种群总密度,还是营养枝和生殖枝密度均与9月份平均温度显著相关,这是因为秋季高温对地上部分的营养物质向地下根茎转移及地下根茎芽的形成有利,丰富的物质积累和发育良好的地下根茎芽是翌年种群具有较高密度的保障。在本研究的10个种群中,除长春地区种群生殖枝分化率显著低于其它种群外,各羊草种群生殖枝分化率相对稳定,而且羊草种群生殖枝分化率与环境梯度上各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在本研究中,种群总生物量、营养枝生物量、生殖枝生物量和个体生物量等指标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由东至西或由湿润到干旱,除生殖枝生物量在最东端的各种群中呈增加趋势外,种群总生物量和地上群体生物量(营养枝生物量和生殖枝生物量)均呈逐级盘低走势,而且干燥系数和生长季前期的降水量是决定总生物量和地上群体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地下根茎生物量表现为从湿润的长春市地区到半干旱的绍根地区呈缓慢盘低,而后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迅速增加,但至最干旱的阿巴嘎旗地区又迅速下降。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植物根系生物量增加能使植物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羊草种群个体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除长春地区种群个体生物量远远大于其它9个种群外,各羊草种群个体生物量虽有所差异,但变化不大,基本水平波动状态。个体生物量的相对稳定是羊草能适应各种变化生境的重要保障,而且在该实验梯度上个体生物量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种群密度变化来调节的。 在本研究梯度上,虽然各种子生产指标有一定的变化,如锡林郭勒草原定位站种群和阿巴嘎旗种群的种穗长度、结实数和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均较低等,但这些指标的变化与由东至西的降水量递减等气候因子变化是不一致的,如结实数、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和种子重量等基本呈波动状态,只是在实验梯度的西端才有明显的下降。这说明在本研究的环境梯度系列上,环境因子对羊草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可能是其自身遗传因素,这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 在本研究的环境梯度上,由东至西或由湿润到干旱的气候变化系列上,羊草种群根茎、营养枝、生殖枝和种子生物量分配比例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是羊草种群根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随降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增加。在水资源有限的生境下,大比例的根茎生物量分配能增加根系对地下水分的吸收,同时有利于物质和能量在根部的贮藏,这种机制能确保植物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生存。相反,羊草种群地上营养枝生物量分配比例由东至西逐渐下降,减少营养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可以降低营养枝水分蒸腾量,协调根部水分吸收和枝条蒸腾的关系,保持整个植物体的水分平衡。羊草种群生殖枝和种子生物量分配比例均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这说明降水充足和严重干旱均不利于羊草有性生殖体的生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是羊草种子生产的理想地域,这也可能是羊革能在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大面积分布的原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地区,西北干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对其周边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一地区研究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并模拟预测其可能的潜在分布范围,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广泛收集了西北干旱区优势种和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资料,共选择128个植物种,利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计算各植物种的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PE)、降水量(P)及可能蒸散率(PER),分析植物种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并将所有植物种进行经验归纳分类。随后,对这砦植物种及其气候信息进行TWINSPAN定量分类,并与经验分类结果相比较,得出西北干旱区128种植物的生态气候分类,分属于以下几大类型:高寒草甸、森林一草原过渡带、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高寒荒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17个生态气候类型: 1)高寒草甸:异针茅。 2)森林一草原过渡带:牛尾蒿、鬼箭锦鸡儿、沙棘。 3)草原a:沙蒿。 4)草原b:长芒草、百里香(变种)、多叶隐子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 5)草原c:羊茅、小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线叶菊、华北岩黄芪、廿青针茅、碱蒿、内蒙古沙蒿、裂叶蒿、狭叶锦鸡儿、山竹岩黄芪、女蒿、小蓬、两伯利亚杏、沙地柏、角果碱篷、霸王、糙隐子草。 6)草原d:紫狐茅、紫花针茅。 7)草原一荒漠草原a:包括沙竹、琵琶柴、吉尔吉斯针茅。 8)草原一荒漠草原b:华北米蒿、差巴嘎蒿、星星草、长芒针茅、铁竿蒿、柠条锦鸡儿。 9)荒漠草原: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羊草、冷蒿、中亚紫菀木、刺旋花、老瓜头、木贼麻黄、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盐地碱蓬、冰草、蓍状亚菊、油蒿、木蓼、刺针枝蓼、长枝木蓼、中间锦鸡儿、尖叶盐爪爪、黄花琵琶柴、松叶猪毛菜、珍珠猪毛菜、东方针茅、囊果碱蓬、四合木、白滨藜、短脚锦鸡儿。 10)草原化荒漠,荒漠a:川青锦鸡儿、优若藜、苦艾蒿、无芒隐子草、沙冬青、籽蒿、地白蒿、菭草、齿叶白刺、绵刺、盐角草、多枝柽柳、盐生假木贼。 11)草原化荒漠.荒漠b:蒿叶猪毛菜、短花针茅、芨芨草、灌木亚菊、博乐蒿、小蒿、喀什蒿、南山短花菊、盐爪爪、木本猪毛菜、针茅、细枝盐爪爪。 12)草原化荒漠.荒漠c:白梭梭、白羊草、无叶假木贼。 13)干旱荒漠a:戈壁短花菊、荒漠细柄茅、刺蓬、沙生针茅、多花柽柳、细枝柽柳。 14)干旱荒漠b:梭梭柴、铃铛刺、天山猪毛菜、帕米尔麻黄、座花针茅、旱蒿、克氏狐茅、短叶假木贼、准格尔沙蒿、长穗柽柳、刚毛柽柳。 15)高寒荒漠植被:匍生优若藜。 16)干旱荒漠c:粉花蒿、白杆沙拐枣、膜果麻黄、花花柴、灌木紫菀木、裸果木、合头草、塔里木沙拐枣。 17)超干旱荒漠植被:沙拐枣、胡杨、盐穗木、灰杨、盐节木、圆叶盐爪爪。   综合分类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种的生态气候类型与实际生境相符,但也有少数植物种有明显偏差,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某些种的分布范围超出了西北干旱区,在东北、华北、甚至全国范围内分布,所计算的植物种的气候范围本身存在局限性;其次,西北干旱区的研究资料如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分布点的气象资料等有许多缺失:最后,由于文献中对某些植物种分布范围的描述比较笼统,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理分布界限,使得植物种所对应的分类结果与其真正所属的植 被类型有一些偏差。   本文还进一步在这128种植物中选取了10种分布明确、资料齐备的代表性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根据它们的降水和生物温度指标,模拟预测了它们的可能潜在分布区,包括其主要中心分布区和最大可能分布区,并与实际分布范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潜在分布区的分布范围与实际调查所得资料所处范围基本一致,特别是中心分布区的预测图,而最大可能分布区与实际有一定误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气候在大尺度上决定着植被的分布、结构和组成,植被结构和生理状态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植被的反射率、粗糙度以及水分通量进而影响气候,这样形成了气候一植被的相互作用。在植被一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功能型是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它可以在详尽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理特征的同时,有效削减植被的复杂性。植物功能型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以及陆面过程模型和动态全球植被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我国植被-气候的相互作用和区域尺度的全球变化研究,还需要一套特定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   本论文根据我国植被生态学和植被分类的研究背景,结合植被.气候相互作用和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一套适宜于中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划分方案。首先,根据中国植被和气候特征,筛选并确定了影响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理属性以及植被分布的6个关键的植物功能特征:然后,根据这6个特征,对植物进行功能型划分,得到了29类植物功能型:再根据我国植被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选定了其中的18类作为我国的植物功能型。这套功能型包括了7类‘树’功能型,6类‘灌木’功能型和5类‘草’功能型,其中含有4类高寒植物功能型,专门用于描述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并根据需要设置了2类‘裸地,功能型。   根据我国气候一植被分布定量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BIOME1和Box体系的研究结果,选定7个环境变量作为限制我国植物功能型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最冷月平均气温、最暖月平均气温、大于50C的有效生长积温、大于OºC的有效生长积温、Priestley-Taylor系数(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的比值)、降水量、最暖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采用半峰宽法初步确定每个植物功能型的环境限定因子取值范围。并根据这套植物功能型及其环境参数建立了适宜于我国的生物群区体系,从而得到了我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the Chinese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Biomes,CNPB)。 为了验证这套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将BIOME1和中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CNPB)对中国植被在当前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分布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套体系可以更有效地模拟中国植被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分布,特别是对青藏高原植被描述的详细程度有实质性的提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物候反映的是植物(包括农作物)和环境(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物候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的物候研究大多是针对木本植物,对于草本植物的研究则相对缺乏,而且草本植物的物候节律表现出较木本植物更为复杂的特征,不但受温度影响,亦受到水分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克氏针茅草原建群种羊草和克氏针茅自1985~2003年19年的物候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物候特征及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探究了两种植物返青期和枯黄期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克氏针茅草原近20年来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体表现为温度升高、降水量降少、土壤水分含量减少。与以往物候研究结果不同的是,羊草和克氏针茅返青期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却显著滞后。相关分析显示返青前期土壤水分是导致返青滞后的主要原因。对于枯黄期的相关分析同样显示水分因子是制约两种植物生长季结束的关键因子。在检验现有返青期和枯黄期物候模型对于典型草原适用性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应用广泛、计算简便的CTM(Cumulative Temperature Model)模型作为改进返青期物候模型的基础,在其中加入了水分的影响,使得改进返青期物候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典型草原植物返青期,模拟误差小于7天。同时,构建了考虑水分和温度共同影响的枯黄期模型。改进后的物候模型提高了DCTEM(Dynamic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Model)模型的模拟精度。 基于耦合改进物候模块的DCTEM模型对影响生态系统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EP(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和AET(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的因子加以分析。结果显示,降水量是影响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其对于NPP、NEP、AET以及土壤异养呼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生长季长度变化对于克氏针茅生态系统功能呈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其影响程度仅次于降水量。 为了量化在实际的气象条件下单位生长季长度变化所引起生态系统NPP、NEP和AET的变化幅度,设置了三个引起生长季长度变化的物候模拟情景(动态枯黄情景、动态返青情景、动态起止情景)以及对照情景。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情景下植物生长季长度变化对于生态系统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动态枯黄情景下由于草原枯黄期使整个生长季每延长一天NEP增加3.11%,NPP为0.34%,对于AET的影响最小为0.06%;动态返青情景下,由于草原返青期波动使得整个生长季延长一天则NEP增加1.54%,NPP为0.15%,对于AET的影响最小为0.01%;在动态起止情景下,生长季延长一天则NEP增加3.37%,NPP为0.39%,对于AET的影响最小为0.06%。总体而言,由于枯黄期引起的生长季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程度比由于返青期引起的程度高。此外,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要素对于物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几种模拟情景下,NEP受到生长季变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NPP,AET受物候变化影响最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三峡库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是当地主要的点源污染源,对周围植物群落产生了巨大危害,而植物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正常功能的实现。本研究按照与点源污染源的距离为梯度,通过在三峡库区兴山县白沙河磷化工厂周围布设了32个植物群落固定样地,并以点源污染无法影响到的植物群落为对照,进行样地的野外群落学调查;在每个样地取不同种植物叶片100克左右和样地0~20cm土壤500克,以石灰滤纸法同步进行大气氟化物的取样。样品带回室内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氟化物含量、植物叶片氟的累积量和土壤水溶性氟的含量。同时在野外调查时使用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植物最大光化学效率即Fv/Fm的值。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研究了(1):点源污染对三峡库区陆生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2):点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对植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3):不同物种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污染胁迫响应的差异。结果如下: 点源污染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的马尾松林和柏木林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污染区来说,对照区中物种重要值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许多物种的重要值在污染区与对照区有明显的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铁仔(Myrsine africana)、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等对照区重要值较污染区为高,黄檀(Dalbergia hupeana )、菱叶海桐(Pittosporum truncatum)、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等污染区的重要值较对照区为高。群落中有些物种比如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天然更新也受到污染的影响。 污染区土壤pH值大多低于对照区,但是与离污染源距离的相关性不强。污染区有些物种比如马尾松、柏木等叶片中的全氟含量与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明显正相关。但是另外有些物种氟的累积量受点源污染的影响不显著,比如菱叶海桐、翅柃(Eurya alata)等在污染严重的样地内生存状况仍然很好。 在距离点源污染近的样地内,大多数物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值显著下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马尾松和柏木等的Fv/Fm值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都是随着离污染源越来越近而逐渐降低。根据污染区相对对照区Fv/Fm值下降幅度的不同,把植物划分为三种类型:对污染敏感型如柏木、铁仔、檵木等,中等敏感型如油桐(Vernicia fordii)、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不敏感型如山胡椒(Lindera glauca)和 蝴蝶花(Iris japonica)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人类还不清楚这种现象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回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问题上,补偿作用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为了阐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于2005年夏开始,在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开展了一个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物种去除试验。本研究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元素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氮素是限制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氮矿化是氮循环的关键步骤,因此,本研究重点讨论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提出3点假设:1. 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影响不同;2. 植物功能群去除前后氮矿化速率不同;3.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补偿效应。为了证明这些假设,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和2007年8月份分别进行了室内培养(温度25℃,湿度60%田间最大持水量)用于测量氮矿化速率,同时于2007年6月和2007年8月份进行野外培养用于测量野外条件下的氮矿化速率,并在去除处理2年后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 植物功能群去除数与土壤氮矿化速率呈单峰曲线关系(P<0.05),去除少量植物功能群氮矿化速率上升,去除更多的植物功能群后氮矿化速率下降; 2. 植物功能群去除数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加剧了土壤NO3--N的流失; 3. 多年生非禾草(PF)比其他植物功能群显著降低了氮矿化速率(P<0.05); 4. 短期内(去除处理1年内)在凋落物回填的情况下,去除0个植物功能群与去除全部植物功能群的氮矿化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 5.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在近3年内(2005、2006、2007)土壤碳库、氮库变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