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resultados para RADON 226
Resumo: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秦岭苔类植物的区系研究,第二部分是中国剪叶苔属Herbertus的分类学修订。 秦岭位于我国的中部,东经104º30´~112º52´,北纬32º50´~34º45´N,约76 500 km2。它主要位于陕西省的南部地区,并包括了河南、甘肃和湖北的部分县、市。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海拔3 767米。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也是我国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 本研究包含了对自19世纪开始对秦岭苔藓植物的主要采集活动的回顾,和截止2008年以来对秦岭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报道的总结和分析,且首次给出了一份秦岭地区详细的苔类植物的名录,并包括了各个种在秦岭地区的详细分布。根据目前的研究,现已知秦岭的苔类植物有226种(包括种下单位,以下同),其中角苔纲1科3属6种,苔纲30科59属220种;提出了1个新异名:Radula constricta Steph.被处理为Radula lindenbergiana Gottsche var. atypa Massalongo的异名;并提出了1个新组合Metzgeria pubescens var. kinabaluensis (Kuwah) F.X. Li & Y. Jia;发现秦岭新分布的苔类有78种。根据种数,秦岭地区苔类的优势科为光萼苔科(34种),其次为耳叶苔科(23种),裂叶苔科(23种)和羽苔科(19种)。 通过对这些种地理成分的统计,发现秦岭苔类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5.05%;其次是东亚成分占到31.78%,这两种地理成分在秦岭占了很大比例,高达66.83%。热带成分相对较少,有22种,占到10.29%。对于苔类来说,中国特有成分在秦岭地区较多,已知有34种,占到15.89%。说明秦岭地区苔类地理成分以温带为主,热带成分占少量比例,且秦岭地区的特有性也比较高。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剪叶苔属Herbertus S. Gray的分类学修订。剪叶苔属隶属于剪叶苔科,是一个古老而自然的类群,广泛分布于热带和南北温带地区。剪叶苔属植物由于其叶横生或近于横生,侧叶2裂,腹叶2裂或部分不对称3裂,并具假肋,叶细胞具大的三角体而明显区别于苔类的其它属。虽然这个属的概念比较清楚,但在属内种间的划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是苔类中分类较混乱的一个类群。剪叶苔属种的概念多基于叶片形态,包括裂瓣的顶端细胞和假肋的形态及叶基盘边缘附属物的形态。但这些形态特征具很大的可塑性,性状不稳定,造成该属种的概念很模糊。目前全世界剪叶苔属约100余种。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尚不确定,《中国苔藓志》中报道了中国有25种l亚种,但Juslen在2006年对亚洲剪叶苔属的修订中,提到中国分布的仅有6种。二者的研究中都存在有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对有些种还有争议;且他们的研究中引证的标本都很少,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本研究着手于中国的剪叶苔属,从模式标本入手,从模式标本入手,结合对前人文献中引证标本的查阅,并检视了全国各大标本馆收藏的大量该属的普通标本,对于分类归并上有争议的种,采用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对中国的剪叶苔属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分类学修订。期望通过本研究,明确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东亚乃至世界剪叶苔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一份翔实的资料。共查阅了剪叶苔属26个种的模式标本,并检视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和深圳仙湖植物园馆藏的大量该属植物标本,约600余份。 通过本研究,提出2个新异名:将H. buchii Juslén和H. longispinus var calvs Massalongo处理为H. dicranus (Taylor) Trevis.;将樱井剪叶苔H. sakuraii (Warnst.) S. Hatt.(原并入H. dicranus)和H. minimus Horik.(原并入H. dicranus)重新提出;发现1个中国新分布:H. setigerus (Steph.) H. A. Mill.;确认中国的剪叶苔属17种1亚种:剪叶苔H. aduncus (Dicks.) Gray,剪叶苔纤细亚种H. aduncus subsp. tenuis (A. Evans) H. A. Mill.et E. B. Bohrer,H. armitanus (Steph.) H. A. Mill.,南亚剪叶苔H. ceylanicus (Steph.) Abeyw.,长角剪叶苔H. dicranus (Taylor) Trevis.,高氏剪叶苔H. gaochienii Fu,广东剪叶苔H. guangdongii P.J. Lin & Piippo,卵叶剪叶苔H. herpocladioides Scott. et. Miller,红枝剪叶苔H. huerlimannii Miller,细指剪叶苔H. kurzii (Steph.) H. A. Mill.,长肋剪叶苔H. longifissus Steph.,长刺剪叶苔H. longispinus Jack et Steph.,H. minimus Horik.,长茎剪叶苔H. parisii (Steph.) H. A. Mill.,多枝剪叶苔H. ramosus (Steph.) H. A. Mill.,樱井剪叶苔H. sakuraii (Warnst.) S. Hatt.,短叶剪叶苔H. sendtneri (Nees) Lindb.和H. setigerus (Steph.) H. A. Mill.。本研究还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H. armitanus、长角剪叶苔H. dicranus和多枝剪叶苔H. ramosus的孢子形态。对于剪叶苔属的修订,还需要更多模式标本的借阅,随着研究深入,剪叶苔属的种类可能会有大量的减少,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也将会有一定的减少。
Resumo:
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维管植物共158科,931属,近4000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种子植物l3l科,877属,3770余种。暖温带植物区系有很强的温带性质,各类温带成分共548属,而各类热带成分仅226属,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R/T)的比率为0.31。运用TWINSPAN和DCA对全国34个植物区系进行了数量分类排序,结果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受山地海拔高度的强烈影响这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根据暖温带森林植物的特点,修订了Raunkiear生活型系统。暖温带森林植物以地面芽植物(H)占较大的优势,占暖温带全部种类的33.9%;其次是地下芽(G)植物,占l 9.7%;全部高位芽植物占27.5%,绝大部分为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主要由这些生活型组成的暖温带植物生活型总谱基本反映了暖温带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中纬度地区地面芽植物群落气候特征。 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7个植被亚型,约50个群系。辽东栎群落是典型的地带性森林群落。应用TWINSPAN和DCA程序将68块暖温带部分地区辽东栎群落样地和83块北京山区辽东栎群落样地分别划分为1 5个和14个群落类型。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多样性奇测法、Shannon-Wiene 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Heip均匀度指数、AIatalo均匀度指数等常用的多样性测度方法,分别对暖温带和北京山区辽东栎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多样性作为一个整体与DCA第1轴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暖温带辽东栎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第1轴的复相关系数为0.7左右,北京山区较高,为0.8左右。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为:随海拔的升高和纬度的降低,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水热条件在辽东栎水平分布范围内、人类活动和水分因子在辽东栎垂直分布范围内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灌丛、辽东栎萌生丛、辽东栎林、辽东栎纯林、混交林,符合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的动态规律。 对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1400-1600m之间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划分的1 5种群落类型中,以位于海拔1500-2300m之间的落叶阅叶混交林和栎类混交林的群落多样性最高,在海拔2300-3600m之间,群落多样性趋于单调下降,反映了热量的不足在这一海拔高度范围成为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
Resumo:
本研究利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法,测定了西双版纳城子片断化季雨林和补蚌沟谷雨林7条样线上70个科226种林下植物叶片δ13C值,并以此为表征研究了片断化雨林植物WUE边缘效应,结果表明: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下植物叶片δ13C值与世界范围内其他热带雨林的研究结果相近。补蚌样地的植物叶片δ13C值显著低于城子样地植物叶片δ13C值,说明水分条件是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常绿植物的δ13C值显著低于落叶植物,由此可推知常绿植物的WUE显著低于落叶植物;乔灌草和藤本植物叶片δ13C值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藤本>灌木,乔木>草本。 方位对边缘效应的影响不容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相比,边缘的产生对四面影响最大,北面最小。森林边缘对植物WUE的影响深度至少进入林内30m。 侵入物种所占比例在林缘较大,而进入林内锐减。有些植物δ13C值与距离显著负相关,说明这些植物对水分条件敏感(如假海桐,木奶果),若小气候条件继续变干,他们有在林缘消失的危险;有些相关不显著(如冬叶、锡金粗叶木、小叶藤黄),则植物对水分条件不敏感,这些物种在边缘产生后对环境条件变化影响不敏感,不会因森林片断化而迅速灭绝。
Resumo:
以人浓缩白细胞来源的CD14+单核细胞为前体,建立体外快速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MACS磁珠分选系统,收集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以rGM-CSF、rIL-4联合分化2天诱导不成熟DC,再将分化后的细胞以rTNF-α、IL-1β、IL-6、PGE2共同活化2天得到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分化2天的不成熟DC具有吞噬能力,且表型HLA-DR、CD40、CD80表达在80%以上,CD83、CD86基本小表达,成熟后的DC能够激活T细胞增殖,HLA-DR表达增高,CD83、CD86表达占85%.
Resumo:
下载PDF阅读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之一.将人工合成全长人PTH(hPTH(1-84))的核苷酸序列插入pThioHis A载体中,然后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实现了rhPTH(1-84)的原核表达.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初步确定1:40接种.LB+30% M9盐溶液的发酵培养基,37℃培养至OD600nm=0.8时,加入终浓度为0.6 mmol/L的IPTG,诱导8 h的较优发酵程序.
Resumo:
一种高效热调谐共振腔增强型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Resumo:
http://www.jstage.jst.go.jp/
Resumo: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GULP1基因的两个SNP(rs2004888和rs45225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这两个精神分裂症易感的SNP是否也符合神绎发育假说,我们检测了791个正常人的这两个SNP的基因型并测量它们的脑容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SNP和脑容量无关,说明GULP1的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存在更加复杂的机制.
Resumo:
患儿男,10岁,因"双侧隐睾"就诊.患儿系足月、顺产、5岁时发现头颅大,经医院诊断为脑积水.几岁时做双侧隐睾手术.患儿身高120 cm.头颅发育不规则,颜面不对称,自小严重的智力低下,说话不清.
Resumo:
目的:应用眼镜王蛇毒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眼镜王蛇Oh-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Oh3,佐以脂质体制成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同源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制备mAb.结果:获得了2株分泌抗眼镜王蛇毒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5、 F1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分别为3.2×10-1、 6.4×10-1,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28×10-4、 2.56×10-4.结论:成功地制备了2株眼镜王蛇毒m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