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resultados para Iguatemi River Basin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群落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GIS、RS技术对锡林河流域湿地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湿地面积为301.62km2,占流域面积的3%左右。尽管面积相对较小,但是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多样。植被调查数据显示基本确定的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6个,群系68个,区系成分以泛北极种为主,占69%,相对简单;按照水分生态型划分,中生物种占最多,为44.32%;按生活型分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0%以上;科属分布相对复杂,隶属39个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是最大的两个科,所占比例仅有17.30%和12.43%,其他科没有明显的优势性,充分说明湿地优越的生境可以满足多种植物共同生长。 多度分布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分布的重要组分,同时反映了群落结构的特性。以常用的Lognormal、Logseries和Weibull、Exp、Power模型来拟和6个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草甸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分log-相对多度-物种级数和物种-游程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同时,对于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群落区分常见种、偶然种等进行细化,深入分析群落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模型对于log-相对多度-物种级数在整个群落水平上均不能很好的拟和,50%以上的点都落在95%置信区间以外;但是对常见种和偶然种的拟和情况要好,Weibull、Power和Logseris模型分别对典型草甸群落常见种、偶然种和中间种能很好的拟和,而Logseries和Power模型对于踏头群落的常见种和偶然种拟和较好。5个模型都能较好的拟和物种-游程分布,其中K—S检验结果表明:Lognormal模型对于无脉苔草、针苔草和荸荠这类相对湿润环境下的典型草甸群落拟和较好,对于长叶火绒草和密花风毛菊群落Weibull拟和最好,Power 模型拟和箭叶橐吾最好,踏头草甸拟和最好的是Logseries模型,踏头间拟合最好的是Exp模型。不同的拟和模型应用于不同的群落类型,可以看出湿地群落的复杂性和生境的多样性。区分常见种和偶然种的拟合结果表明典型群落和踏头群落表现一致,即Lognormal模型对所有种拟和是最好的,而Power模型对偶然种的拟和是最好的,同时,Lognormal对典型草甸群落的中间种拟和也是最好。从中可以看出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群落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群落的内部仍存在相似的联系,可能跟相似物种的作用有关。 根据湿地表观类型、植被水分状态和航片判别能力,结合实地调查,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将锡林河流域的湿地划分为低湿地草甸、盐化草甸和沼泽三种类型。自1984年以来20多年的时间中,锡林河流域的湿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总的面积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湿地类型发生转化。中上游的低湿地草甸面积减少8.94%,沼泽面积减少30.82%,同时,盐化草甸的面积增加了15.98%。增加的盐化草甸主要是另外两种湿地类型转化而成的,中游水库截流,加速中下游草甸的盐化是锡林河流域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GIS技术依据探讨不同湿地的空间变化,分析沙化对湿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化只对少数湿地有影响,发育良好的湿地即使处在相对强烈的沙化环境下,仍能保持不变。接着,分析了人类直接干扰对湿地变化的影响,缓冲区居民点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位于湿地周边的居民点分布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1980年代,居民点分布在盐化草甸周边的最多,到2004年,居民点在沼泽草甸分布数量为最多,该类湿地水、草和资源最为丰富,人类直接的干扰最大,进而转化成另外两类,减少面积最大。低湿地草甸是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一种湿地,抗干扰能力强,恢复能力也强,因此相对的变化面积较小。以锡林浩特市水库上下游的湿地植被物种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证明了水量减少是湿地数量、结构改变的直接影响因子。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地面积居我国11片重点牧区之首,是我国温带典型草原的核心分布区和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道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地阻止了草原腹地的土壤侵蚀、沙化以及来自中亚和我国西部的沙尘侵害,对于维持整个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干扰锡林郭勒草原发生了严重退化,生产力显著降低,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衰减。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传统的游牧文化和草地利用方式的变迁作为切入点,以锡林河流域为案例,深入分析了社会驱动力在草地退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目的在于揭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农牧业人口的剧增和牲畜数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与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的关系,进而探求锡林河流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同时,近年来由于草地退化速度的加剧和草地退化面积的不断扩张,以及世界许多资源保护计划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失败,人类原始的土著文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持作用,引起了自然和社会科学界共同的关注,本文应用草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以及GIS技术对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原始游牧是锡林郭勒草原历史悠久的草地利用方式,而草原游牧文化则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走向文明和现代化,传统的游牧逐渐地被半定居和定居定牧的方式所取代,蒙古族传统的草原游牧文化也随之走向衰落。本文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锡林河流域已经结束了50多年的游牧利用方式进行考察,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时空格局,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迁对草地退化格局的影响,进而强调了传统的草原游牧文化对于人类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意义。 以1984年和2004年开展的大量草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同期的TM数据,分析了20年来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结果发现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面积达到70%之多,从东南向西北草地退化程度明显加剧。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锡林河流域植被在近20余年来的变化状况表现为:局部恢复,部分地区变化不明显,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恶化的发展势头。通过对位于 锡林河流域的锡林浩特市及其邻近地区的社会驱动因子的分析,并应用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牧业人口和牲畜数量等因子在近35年来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过度放牧是导致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性科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锡林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C、N、P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元素,其可利用性和各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化学计量生态学为研究这几种基本元素间的平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许多研究表明,过度放牧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放牧如何影响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关系的却少见报道。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四种植被类型中的灰脉苔草(Carex appendiculata)、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冷蒿(Artemisia frigid)、克氏针茅(S. krylovii)和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沙地8个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对长期禁牧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中273种植物,其中禁牧与放牧样地中的共有植物种为144个,测定了植物叶片C: N: P化学计量特征以及植株高度、丛幅面积、茎、叶和株(丛)生物量、茎叶比等功能性状,系统地研究了放牧对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 放牧降低了植物叶片的C:N比,但增加了N:P比和C:P比。C:N:P 化学计量比的变化主要受叶片N和P含量变化的影响; 2. 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的响应同时受水分条件的制约。沿水分梯度分布的不同植被类型中,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的响应不同。草甸群落中,植物叶片C含量显著降低,N和P含量显著增加;在草甸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C、P含量减少,N含量显著增加;而在典型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C、N和P含量均显著降低; 3. 在物种水平上,C、N、P含量对放牧的响应分为:显著增加、显著降低和没有显著变化三种类型。放牧影响下,植物叶片N含量和N:P比在显著升高的物种多于显著降低的,而叶片C含量、C:N和C:P显著降低的物种占的比例很小,表明植物对放牧适应策略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4. 过度放牧使植物的植株高度、丛幅大小、株丛数、茎叶比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即植物整体呈现小型化现象,进而导致群落初级生产力、茎和叶生物量下降。轻度放牧对物种的资源分配没有显著影响,单株(丛)生物量和群落茎、叶及总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这与过度放牧的影响正好相反。 5. 过度放牧显著改变了物种的资源分配策略,使生物量向叶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的分配比例减少。资源优先向同化器官分配可能是草地植物对长期放牧干扰的一种重要适应对策。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甲烷(CH4)是增温效应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内蒙古草原是欧亚温带草原的重要类型,具有典型的生态地域代表性。如何理解该区域CH4 交换的时空格局与环境控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源汇特征以及CH4 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草原锡林河流域为对象,首次在国内应用DNDC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模拟干草原和河漫滩湿地的CH4 通量,预测CH4 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对该区域干草原的CH4 吸收进行了区域模拟估算。结果表明: 1.在模型中添加植被生长节律与土壤CH4 吸收的关系函数后,DNDC 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锡林河流域干草原CH4 吸收的大小及其年变化。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状况是影响干草原大气CH4 吸收的主要因素。 2.水位,土壤温度,质地和植被生长节律是控制河漫滩湿地CH4 通量的主要因子。根据有限水位测定值估算模拟周期内全部水位数据的方法能够应用于模拟水位相对比较稳定区域的未知时期水位。经过该修正的DNDC 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捕获锡林河流域河边湿地的CH4 排放通量的大小及年变化。 3.干草原和湿地年CH4 通量对温度变化敏感,而对降水量变化不敏感,其中湿地比干草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 4.温度升高可显著地促进干草原和湿地的日CH4 吸收和排放能力,其CH4 通量的增加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干草原日CH4 通量对降水量增加20% 的响应并不显著,而河漫滩湿地的响应虽显著,变幅却很小且增减程度不同。 5.与2005 年相比,2050 年干草原河漫滩湿地的CH4 吸收和排放量将分别增加10%和77%。锡林河流域CH4 通量对未来气候变化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湿地CH4 排放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大于干草原CH4 吸收的响应。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锡林河流域CH4 源强度。 6. 锡林河流域干草原CH4 吸收量达2.42Gg C•yr-1。干草原CH4 吸收量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各栅格单元(0.01 ×0.01 度)的CH4 吸收量变化为0-404.6 kg C,其中大部分区域CH4 吸收量变化在150-250 kg C•yr-1 之间。草甸草原的大气CH4 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典型草原。干草原CH4 吸收率平均为2.59 kg C• ha-1 •yr-1。干草原CH4 吸收量的空间异质性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温度湿度,植被类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单一变量的关系并不明显。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是我国典型温带草原分布地区,也是我国重点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过度放牧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草原退化加剧,草原生态系统养分输入输出失衡,草地生产力下降。 豆科植物不仅是高蛋白优质牧草,而且具有生物固氮能力,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动物之间的氮平衡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调查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放牧草原生态系统中豆科植物的分布、固氮能力、微生物状况,并探讨了目前草原大量出现的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灌丛在养分供给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豆科植物的分布调查采用样线法在4 种草原植被类型7 个植物群落进行,包括典型草原(羊草群落、大针茅群落及小叶锦鸡儿群落和冷蒿群落2 个退化草原群落)、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河漫滩草甸(灰脉苔草群落)及沙地(榆树疏林群落),除榆树疏林群落仅放牧处理外,其他群落均包括放牧和不放牧对照处理。结果显示,豆科植物共有12 属,16 种。放牧总体上降低了豆科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平均高度、密度、频度)和种类组成,但在退化草原群落中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小叶锦鸡儿在典型草原中分布广、密度大、出现频率高;尤其在小叶锦鸡儿群落放牧样地,出现频度为95%,密度近4 株•m-2。花苜蓿在4 种草原植被类型中均有分布。 典型草原4 个群落在放牧和不放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放牧影响了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呼吸速率,但各群落变化规律不一致。放牧后小叶锦鸡儿分布最为广泛的小叶锦鸡儿群落在放牧条件下微生物碳含量和微生物呼吸速率都显著增加。小叶锦鸡儿灌丛与其他草本豆科植物相比,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呼吸速率较高。土壤水分对微生物呼吸速率以及微生物碳氮含量有重要作用,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采用15N 自然丰度法评估野外条件下小叶锦鸡儿和花苜蓿的固氮百分率,计算结果高于100%,这主要是由野外植物叶片δ15N 值低于室内无氮培养的B 值引起的。15N 自然丰度法是否适用于评估草原植物的固氮能力还有待深入研究,但从野外δ15N 测定中也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优势豆科和非豆科植物之间的δ15N 差异很大。小半灌木木地肤δ15N 值最高,并在放牧后显著下降,杂类草、禾本科大针茅与之变化趋势相同;具有潜在固氮能力的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羊草在放牧后无显著差异或显著增加;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乳白花黄芪和花苜蓿的叶片δ15N 值均为偏低负值,显著低于非豆科植物。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植物的氮利用方式不同,豆科植物和羊草的生物固氮可能同时为受氮限制的内蒙古草原提供氮源。 小叶锦鸡儿灌丛影响了周围土壤的有效氮含量。灌丛内部土壤硝态氮和氨态氮有高于外部土壤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与硝态氮浓度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异系数平均高于50%,土壤资源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异质性。灌丛内部植物体内全氮含量高于灌丛外,而灌丛斑块发育时间对植物化学元素没有显著影响。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及其水文效应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胶东半岛海岸带的夹河流域为案例,利用1979、1990、2000和2009年四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分布数据,对夹河流域土地利用分布与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及其水文效应等问题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夹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土地利用分布受高程、坡度、到河流距离、到居民点距离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显著,而且自1979年以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及独立工矿等建设用地的面积大幅增加。应用LTM模型和CA-Markov模型对夹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并分析和比较两个模型的特征与精度水平,结果表明:CA-Markov模型的原理与技术均较明确,模拟精度整体较高;LTM模型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探索性较强,但模拟精度受驱动力选择、数据制备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案例区模拟结果的精度略低。基于N-SPECT水文分析模型,利用土壤分布数据、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和过去10年(2000~2009年)的年降水数据,以年径流量指标为代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进行模拟及未来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未来20年夹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促使流域年径流量及河口入海通量持续增加的趋势。通过研究认为,为服务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目标,宜于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集成与衔接,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夹河流域土地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段来说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温度和光照。珠江流域地形复杂,东西狭长,气象因子差异较大,地表植被覆盖较好,研究珠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1982-1999年月平均NDVI和气象因子资料,分析了珠江流域植被和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和联合EOF方法研究了珠江流域NDVI和降水在年和年际尺度上的异常关系,利用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NDVI与降水及其他一些气象因子的年际相关及滞后相关。 研究发现,珠江流域植被和气象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性,除温度以外均具有较好的经度方向一致性、纬度方向差异性。植被和气象因子均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年际变化。在1982-1999年期间,流域整体的NDVI在春季和秋季呈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呈下降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降水在夏季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呈下降趋势,整体呈增加趋势,温度夏季呈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呈上升趋势,整体呈升高趋势,光照在春、秋两季呈增强趋势,夏、冬两季呈减弱趋势,整体呈增强趋势。 方差分析发现,珠江流域NDVI和气象因子的年际方差均呈明显东西差异性,在季节上也有较大差异,且NDVI方差较大的季节基本会对应出现一些气象因子方差较大的现象。6-7月NDVI变化较大,降水变化也较大,说明该流域6-7月的植被有可能受当地降水的变化较大影响。早春季节NDVI变化较大,而早春的温度及光照变化也较大,说明早春的植被生长有可能受温度及光照影响较大。 SVD分析发现,NDVI和降水在年内异常上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时间上具有1—2个月的滞后;年际尺度上两者异常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流域东部(下游)异常为负相关,西部(上游)异常为正相关。NDVI和温度年内异常呈空间一致性,时间上滞后温度一个月,年际异常也表现为空间一致性。NDVI和光照在年内异常具有空间差异性,西北高原地区NDVI和光照年内异常反向,其他地区年内异常同向。 NDVI和各气象因子在整个区域上的年际相关分析发现,NDVI和同期降水呈负相 I 珠江流域 NDVI 和气候因子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关,值为-0.2017,NDVI和温度及短波辐射强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很大的不同。流域NDVI和各气象因子年际相关存在明显的空间和季节差异:空间上,流域东部NDVI和降水负相关明显,和温度及太阳短波辐射正相关明显;流域西部NDVI和降水呈弱的正相关,滞后正相关明显,和温度相关不明显;季节上,NDVI在夏季和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在春、秋季节滞后降水、成明显正相关且滞后三个月正相关最为明显。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By using 19 Y chromosome biallelic markers and 3 Y chromosom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 analyzed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31 indigenous Sino-Tibetan speaking populations (607 individuals) currently residing in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 T to C mutation at locus M122 is highly prevalent in almost all of the Sino-Tibetan populations, implying a strong genetic affinity among populations in the same language family. Furthermore, the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of H8, a haplotype derived from M122C, in the Sino-Tibetan speaking populations in the Himalayas including Tibet and northeast India indicated a strong bottleneck effect that occurred during a westward and then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founding population of Tibeto-Burmans. We, therefore, postulate that the ancient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upper-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about 10,000 years ago and developed one of the earliest Neolithic cultures in East Asia, were the ancestors of modem Sino-Tibetan population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曾经记录有(鱼芒)科鱼类4种.国际上近年来对(鱼芒)科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物种数量已达3属22种.我国的(鱼芒)科鱼类也因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类修订而存在许多疑问.基于国内自1960年以来所收集的珍贵标本和记录,确认我国记录有(鱼芒)科鱼类1属3种.它们是: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ongsei Smith)、贾巴(鱼芒)(Pangasius djambal Bleeker)、短须(鱼芒)(Pangasius micronemus Bleeker).在此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我国(鱼芒)科鱼类的种群现状和濒危原因、洄游的性质及洄游群体数量下降原因以及水电站建设对大型洄游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往记录显示,捕获时间都集中于4-5月份,无冬季捕获记录.捕获季节与(鱼芒)科鱼类产卵繁殖季节高度吻合,提示其上溯到我国澜沧江下游应属生殖洄游,而不是索饵洄游.被捕获记录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则数量锐减.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1)下游湄公河对(鱼芒)科鱼类的捕捞压力过大;2)湄公河-澜沧江航运船只对(鱼芒)科鱼类有损害作用;3)由于西南季风变化的影响,澜沧江径流量发生变化,可能间接导致(鱼芒)科鱼类洄游行为发生改变.分析显示,(鱼芒)科鱼类的洄游与3-4月份澜沧江流量呈密切相关规律,提示适合鱼类产卵的雨季及西南夏季风比往年较早到达该地区,从而激发它们较往年提前启动生殖洄游,并且溯河的高度较高.以往的捕获记录还表明,(鱼芒)科鱼类主要洄游至景洪下方的澜沧江河段及支流补远江,上述水域是其喜好的产卵场之一.景洪大桥以下的干支流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因为电站大坝必然会阻断(鱼芒)科鱼类的繁殖洄游,影响其繁殖活动.而景洪大桥上方的干流电站不在(鱼芒)科鱼类正常繁殖洄游通道中,大坝阻隔作用对(鱼芒)科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把补远江建设成为鱼类和水生生物保护区.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4年10—11月,对独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及生境在整个独龙江流域共计设置了26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标本883号。对各采集点渔获物的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1)独龙江干流、支流的鱼类生物量、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2)干流的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支流;(3)除了独龙裂腹鱼、大鳍异齿在整个独龙江流域均有分布外,其余5种鱼类的分布与海拔因子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1 年7 月,于澜沧江下游支流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中采获一尾南鳅属( Schistura) 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一新 种。命名为版纳南鳅( S . bannaensis sp. nov. ) 。其主要鉴别特征:侧线完全;尾鳍叉形,两叶稍尖,下叶稍长于上叶; 胸腹鳍均较短小,胸鳍长约为胸鳍和腹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一半;腹鳍末端后伸不达肛门,其长约为腹鳍基部至 臀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一半;颊部无斑;体侧有4 个醒目的棕褐色宽横斑,由背部延伸至腹面;横斑显著,在侧线 以下较窄,其宽度等于或小于斑纹间距;在侧线以上较宽,其宽度远大于斑纹间距;沿体侧无黑色纵纹。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Mos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diagnostic of the 13 Chinese species of the cyprinid genus Sinilabeo Rendahl, 1932, a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the genus Bangana Hamilton, 1822. Consequently, these 13 species are transferred to Bangana. A revised diagnosis is provided for the now-expanded genus Bangana, and a dichotomous key and taxonomic and nomenclatural notes are included for the following valid Chinese species: B. decora, B. dero, B. devdevi, B. discognathoides, B. lemassoni, B. lippa, B. rendahli, B. tonkinensis, B. tungting, B. wui, B. xanthogenys, B. yunnanensis, and B. zhui. Literature reports, by Chinese authors, of Sinilabeo dero from the upper Irrawady River basin, in Yunnan, are based on misidentifcations of B. devdevi. Sinilabeo cirrhinoides Wu and Lin in Wu, Lin, Chen, Chen and He, 1977, and S. laticeps Wu and Lin in Wu, Lin, Chen, Chen and He, 1977, are junior subjective synonyms of B. devdevi and B. lippa, respectively. Sinilabeo yunnanensis Wu, Lin, Chen, Chen and He, 1977, is an available name, and a lectotype is designated for the species. Bangana zhui ( Zheng and Chen, 1983) is a valid species distinct from B. yunnanensi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male and a redescription of the female of the nematode Philometra clavaeceps Dogiel and Akhmerov, 1959, a parasite of east Asian cyprinids, are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Culter erythropterus Basilewsky and Culler dabryi Bleeker from Liangzi Lake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Gravid females from the fish abdominal cavity, penetrating often into ovaries, occurred in May-June, whereas conspecific males and young mature females on the swimbladder were recorded in January. Philometra clavaeceps seems to have a pronounced annual maturation cycle in the locality. The finding of P. clavaeceps in C. dabryi represents a new host record.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Garra bispinosa, a new species of cyprinid fish from the Irrawaddy River basin in Yunnan, Southwest China is described here. It has a conspicuous, quadrate and forwards pointed proboscis reflected downwards against the snout and anteriorly bilobed with one large, uniscupid and acanthoid tubercle on the distal end of each lobe, a character unique among all other congeners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and further differs from them in having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snout with a deep groove across its tip to form a transverse lobe, 16 circumpeduncular scales, 34-35 lateral line scales, a smaller mental disc (length 38.1-43.8 % of head length), a forwards situated anus (anus to anal distance 25.9-30.6 % of pelvic to anal distance), and a slightly pointed snout.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nematode Camallanus hypophthalmichthys Dogel and Akhmerov, 1959 is redescribed from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the intestine of the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rom Liangzihu Lake (Yangtze River basi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The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al examination made it possible to study in detail the morphology of this so far little-known species and to confirm its validity. The main specific features of C. hypophthalmichthys distinguishing it from the most similar Camallanus spp. is the presence of 3 small caudal processes on the male tail tip, 13-16 longitudinal ridges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valve of the buccal capsul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preanal and postanal genital papillae in the male. This finding represents a new host record, the first record of this parasite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 first documented record of C. hypophthalmichthys from China. Camallanus hypophthalmichthys is considered a specific intestinal parasite of fishes of the cyprinid Hypophthalmichthyin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