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resultados para G.1.6 Optimization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筛选一株苏芸金杆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的新组合菌G. B529,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组合菌的摇瓶发酵转化率较原菌系提高4.83个百分点,发酵速度快,且具有耐受高浓度(10%)山梨糖的特性。为使G. B529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应用均匀设计方法确立了G. B529的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比,在所实验的范围内,发酵转化率与玉米浆浓度成正相关性,尿素浓度 1.45%佩W/V)时,转化率达最大。其次种液各参数对发酵影响实验确立了判断种子质量高低的方法。结果显示种液中的大菌OD值一1.6 X小菌OD值可以作为种液的质量指数。最后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实验显示适当提高玉米浆、葡萄糖等成分的浓度与降低尿素的浓度及调高pH值均有利于种液质量的改善。同时低接种量、大通气量和选择种龄为14小时均有助于种液质量指数的提高。 新组合菌系在选定的条件下枷3罐中4批发酵显示出很强的发酵能力,平均醇酸转化率较对照提高8.16个百分点,周期缩短10.6小时。其在300M3罐中生产试用行,连续26批次的平均醇酸转化率达87.40%,较生产用菌提高3.32个百分点。平均周期也缩短1.3小时。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bdinical-dose C-12(6+)-beam irradiation on cell cycle and cell apoptosis in hepatocarcinoma cel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HepG(2) cells were exposed to 0-2.0 Gy of either the C-12(6+) beam or a gamma-ray. Cell survival was detected by clonogenic assay. Cell cycle was determined by flow-cytometry analysis. The apoptosis was monitor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ith DAPI staining. p53 and p21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G(0)/G(1) cells in the irradiat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P<0.05). The C-12(6+)-ion irradiation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cell cycle of HepG(2) cells (including promoting G(1)-phase and G(2)-phase arrest) than gamma-ray irradiation. The apoptotic cells induced by C-12(6+) beam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numerous than those induced by gamma-ray (P<0.05). The carbon ions had a stronger effect on p53 and p21 expression than the gamma-ray irradiation. The survival fractions for cells irradiated by C-12(6+) beam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rradiated by gamma-ray (P<0.05).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ombination of ionizing radiation and gene therapy has been investigated.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reports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heavy-ion irradiation and gene therapy. To determine if the pre-exposure to low-dose heavy ion beam enhances the suppression of AdCMV-p53 on non-small lung cancer (NSLC), the cells pre-irradiated or non-irradiated were infected with 20, 40 MOI of AdCMV-p53. Survival fraction and the relative biology effect (RBE) were determined by clonogenic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p53 positive cells in C-12(6+) beam induced AdCMV-p53 infected cells were more than 90%,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gamma-ray induced AdCMV-p53 infected cells. The pre-exposure to low-dose 12C6+ beam significantly prevented the G(0)/G(1) arrest and activated G(2)/M checkpoints. The pre-exposure to C-12(6+) bea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ell to apoptosis. RBEs for the C-12(6+)+ AdCMV-p53 infection groups were 30%-60%,20% -130% and 30%-70% more than those for the C-12(6+)_irradiated only, AdCMV-p53 infected only, and gamma-irradiation induced AdCMVp53 infected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pre-exposure to low-dose C-12(6+) beam significantly promotes exogenous p53 expression in NSLC, and the suppression of AdCMV-p53 gene therapy on NSLC.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A functionaliz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with maleic anhydride (MAH) was prepared using a reactive extruding method. This copolymer was used as a compatibilizer of blends of polyamide 6 (PA6) and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Morphologies were examined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mension of UHMWPE and HDPE domains in the PA6 matrix de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compatibilized blending system. The size of the UHMWPE domains was reduced from 35 mu m (PA6/UHMWPE, 80/20) to less than 4 mu m (PA6/UHMWPE/HDPE-g-MAH, 80/20/20).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Izod impact strength of PA6/UHMWPE/HDPE-g-MAH (80/20/20) were 1.5 and 1.6 times as high as those of PA6/UHMWPE: (80/20), respectively. This behavior could be attributed to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the anhydride groups of HDPE-g-MAH and the terminal amino groups of PA6 in PA6/UHMWPE/HDPE-g-MAH blends. Therm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that the above chemical reactions took place during the blending process. (C) 2000 John Wiley & Sons, Inc.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is paper has observed linewidth narrowing of dark states in rubidium cell by using the Hanle configuration. The reduction of the coherent resonance width under the transition of Rb-87 F-g = 1 -> F-e = 0 is observed and the qualitative explanation about its mechanism is presented. Multiple subnatural width dips are obtained with a linearly polarized laser beam for the transition of Rb-87 F-g = 0, 1, 2. The feature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lope, namely dispersionlike feature, is observed in the transmitted light.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FOB-3, anew type fiber optic biosensor, is designed to rapidly detect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gents or analytes with better stabilit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order to detect Y. Pestis, a sandwich immunoassay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purified antibody against antigen FI immobilized on polystyrene probes as the capture antibody and the monoclonal antibody-Cy5 conjugate as the detector. After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for the stabilit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FOB-3, 50-1000 ng/ml of antigen FI and 6 x 10(1)-6 x 10(7) CFU/ml Y. pestis could be detected constantly in about 20 min, and Y pestis could be detected specifically from Y. pseudotuberculosis, Y. enterocolitica, B. anthracis and E. coli. Then, 39 blind samples, including 27 tissues of mice infected with Y pestis and 12 tissues of healthy mice as negative control, were detected with the FOB-3. 92.6% infected tissu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tissues of healthy mice and the tissues containing more than 100 CFU/ml bacteria could be detected by the biosenso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OB-3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Y. pestis rapidly and directly from the infected animal specimens with the advantage of portability, simple-operation as well 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c) 2006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东海陆架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面积达770 000 km2左右。在末次冰盛期(LGM),东海海平面下降120~130 m左右,绝大部分陆架暴露出海面。而冲绳海槽是第四纪以来一直保持海洋环境的东海深海区。本文以冲绳海槽北部PC-1岩芯为材料,通过分析该孔的孢粉,加上详细的AMS 14C测年,恢复了周边地区24 cal.kaBP以来的古植被,并推测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重点讨论了LGM时期出露大陆架上发育的植被。 PC-1孔(31°27.5′N,128°24.8′E)位于黑潮支流对马暖流东侧,水深590 m,柱长812 cm。孢粉分析按间隔8 cm取样,个别为4~6 cm,共分析了103个孢粉样品。利用9个AMS 14C数据建立年龄标尺,用Calib5.1.0软件进行年龄校正。通过相邻样品深度的线性内插获得每个样品的年龄,采用外延法得到顶部和底部的校正年龄分别为351cal aBP、24 280 cal aBP,孢粉样品的时间分辨率平均为230 a。 根据孢粉百分比和沉积率的变化,可划分出四个带:Ⅰ带(812~715 cm,24.2~21.1 cal. kaBP)、Ⅱ带(715~451 cm,21.1~15.2 cal. kaBP)、Ⅲ带(451~251 cm,15.2~10.8 cal. kaBP)、Ⅳ带(251~0 cm,10.8~0.3 cal. kaBP),分别对应MIS 3末期、末次冰盛期、冰消期和全新世。末次冰盛期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孢粉沉积率较高,此时草本花粉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其上发育了以蒿属为主的草地植被,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冰消期海平面开始回升,松属花粉含量升高,草本植物花粉含量下降;全新世以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栗属-栲属花粉迅速增加,蕨类孢子含量升高,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锐减,孢粉沉积率降低,由于海平面回升,大陆架被淹没,此时孢粉主要来源于日本岛,九州地区生长了以栲属、栎属为主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 叶枝杉属花粉在整个岩芯中零星出现。叶枝杉属植物分布于菲律宾吕宋北部至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气候潮湿的山地林中,该属花粉在岩芯中的出现,可能暗示了黑潮的影响或者是较强的夏季风。 草本植物与松属花粉百分比变化很好的反映了海平面的升降,松属花粉含量较高指示海平面较高。对岩芯中主要类型的花粉百分比进行了频谱分析,显示存在千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有明显的6.8,3.8,2.2,1.6 ka的周期。 孢粉样品中的炭屑统计表明,末次冰消期炭屑含量最高,可能因为末次冰消期降雨量增加,炭屑可被降水带到沉积地点沉积下来;全新世的炭屑浓度较高,尤其在晚全新世,出现了一个峰值,究其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1601,1000,1500,15834,A4,均成功地转化了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并且建立了pRi1601,pRi15834,pRiA4诱导的发根培养。pRi1601,pRi15834的发根诱导率比其它质粒高。太老或太幼的叶片不利子发根的诱导;发根主要从叶脉的伤口处萌发;带顶芽或带侧芽的叶片容易诱导根,但不一定是发根。光照有利于发根的诱导和发根的生长。以每个发根的“绝对生长速率”(Gtowth Ratio,GR)和绝对“侧根”数量(Number of Side Roots,NSR),通过大量的发根系的筛选,建立了8个发根系,1601-L-1, 1601-L-2, 1601-L-3, 1601-L-4, 15834-L-1, 1601-P-I, 16 01-P-2,15834-L-2。Southern分子检测表明,160l-1-1,1801-L-2, 1601-L-3,1601-L-4,1601-P-1,1601-P-2均为转化子。8个建立的发根系之间无论生长或者QHS的合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比较光/暗(16/8hrs),25℃条件下培养的16 01-L-1,1601-L-2,1601-L-3,1601-L-4,1601-P-l,和1601-P-2,其中16 01-L-3的生长最快,160l-L-1的生长最慢;但是,1601-L-1的QHS的含量最高(可达1. 048%),1601-1-3的QHS的含量最低。160Z-L-3,15834 -L-1和2583:1-L-2的生长速率相差不大。用盛有l000mLMS液体培养基的3000mL的锥形瓶扩大培养1601-L -3,15834-L-1和15834-L-2,转速为ll0rlpm,培养过程中发根容易形成发根球(Hairy Root Balis,HRB),HRB的形成严重影响发根的生长和QHs的合成,HpLC分析表明扩大培养发根中QHS的含量比较低。 改变MS基本培养基中的无机离子的浓度,研究不同无机离子对发根生长和QHS的合成的影响。 l、KN03为18.79×10-3M时有利于1601- L-1生长,为14. 84×10-3M时有利于QHS的合成。NH-4N0-3浓度在10.93-12. 49×10—3M范围内有利于1601-L-1生长,在0-20.62×10-3M范围内对QHS的合成影响不大,大于20. 62×lO-3M不利QHS的合成。培养基中NH-4+/N0-3-比值为0. 37-0. 4-0.52:1时有利于发根的生长,比值为0.52 - 0.58:1时有利于QHS的合成。 2、H-2P0-4-浓度为2.498×10-3M时有利于发根的生长在0-2. 498×l0-3M范围内,随着浓度的提高,促进发根的生长。培养基中的H2P4 -的浓度在0-1.249×lO-3M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提高,促进QHS的合成,为1.249×10-3M时QHS的含量最高。 3、培养基中最适16 01-L-1生长的Ca-2+浓度为0.198- 0.766×10-3M,大于或小于该浓度范围,显著地抑制发根的生长。但是,在0-3.695×10-3M范围内,随着培养基中Ca-2+浓度提高,促进QHS的合成,最适Ca-2+浓度为3.695×l0-3M。 4、培养基中不加Mg-2+时,完全抑制发根生长,在0. 142×10-3M-7.506×l0-3M浓度范围内,对发根生长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HPLC和UV分析发根中QHS含量,培养基中不加Mg-2+时,发根中QHS含量最高。 5、培养基中的Fe-2+浓度在0. 25 -1.0×10-3M范围内,同时有利于16 01- L-1的生长和QHS的形成。 6、培养基中最适合予16 01- L-3生长的KI浓度为2.5ppm,大于或小予该浓度均显著地抑制发根的生长,培养基中加入KI明显地降低发根中的QHS的含量。 7、H2BO3对l601-L-l生长影响不大,HPLC分析QHS的含量,培养基中的H3BO3浓度为100ppm和400ppm,QHS的含量分别为1.69mg/g和1.80mg/g(DW)。 8、Cu-2+对1601-L-3的生长影响显著,最适合1601-L-3生长的Cu-2+浓度为1.00ppm,在0 -1.00ppm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基中的Cu+浓度的提高,发根的生物量不断增加。培养基中QHS合成的最适Cu2+浓度为0.05ppm,大于或小于该浓度均显著地抑制发根中QHS的合成。 比较光培养和暗培养对发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明显地促进1601-L-l的生长,暗培养明显不利于发根的生长。最适合于发根生长的温度为25℃,大于35℃显著地抑制发根的生长,影响发根的根尖细胞的正常分裂。 改变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和在发根培养的不同时期给培养基中添加蔗糖,试验结果表明蔗糖作为碳源对1601-L-3和1601-L-1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1)培养基中缺少蔗糖显著地抑制发根的生长。 (2)发根培养的前5天时间内,蔗糖浓度为30- 60glL昀培养基最有利于发根的生长,50glL的培养基中的发根生长最快,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大于60g/L小于30g/L时,发根的生物量增加较少。 (3)发根培养至第15天时,蔗糖浓度为60g/L的培养基最有利予发根的生物量的增加。发根培养至30天时,蔗糖浓度为60-90g/L的培养基,发根的生物量的增加相差不大,但是为蔗糖浓度为30-40g/L的培养基中的发根生物量一倍。 (4)发根培养过程中,分别于第5和15天给蔗糖浓度为30g/L的培养基中添加一次或二次蔗糖,使培养基中的蔗糖终浓度相当于60g/L或90g/L,培养至30天时,添加蔗糖的培养基中的发根的干重生物量相当于不添加蔗糖培养基中的发根生物量一倍,相当于初始蔗糖浓度为60g/L和90g/L培养基中发根的生物量。 (5)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提高,发根干重/鲜重比显著增加。培养基中的蔗糖的消耗量与发根生物量的增加呈正相关,蔗糖消耗越多,发根生物量的增加越大。 比较pH值对发根生长和QHS合成的影响表明,灭菌前pH值在5.O-6.5范围内的培养基适合予1601-L-1的生长,小于5.O不利于发根的生长,pH5.8有利于1601-1-1生长和QHS的生物合成。发根收获时培养基中的pH值一般为4.5-5.2. pH7.O抑制发根的生长,pHl0.O对发根具有强烈的致死作用。发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中的pH值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发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24- 48hrs)使pl:l值为5.8、6.4、7.0培养基降低到pH4. 5-5.2,pH为5.8的培养基有利于QHS合成。 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发根生长和QHS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6、DCR、Litvay培养基有利于1601-L-1的生长,WS、White、B5培养基不利于发根的生长。DCR培养基中的QHS含量最高。 根据三水平试验选用三水平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的原则,选用三水平正交表L7(3-),研究多因子效应对发根生长和QHS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g2+,Fe2+,Mn-2+,NH4NO3,KN03 ,KI,Ca-2+为发根生长的主要因子,NH4N03,KNOs,Mg2+,Ca2+,肌醇为QHS合成的主要因子。 通过TLC分析发根中QHS和其它化学成分,同时比较发根和无菌苗及野生植株的化学成分,发根和无菌苗均能合成包括QHS在内的野生青蒿叶片中的大部分非挥发性的化台 物。 研究青蒿植株在发育过程中QHS的含量的变化以及发根、无菌苗和野生青蒿中QHS的合成,HP分析结果表明,l、不同的单株青蒿之间的QHS量相差很大。2、同一植株幼 叶的QHS含量比老叶的QHS含量高。3、不同单株青蒿之间达到最高QHS含量的时间不一样,开花期或开花之前。4、无菌苗(带根)或者不带根丛生芽均能合成QHS,但是带根的无菌蕾的QHS量比丛生芽中的QIS的含量高。5、不同发根农杆菌转化的发根系1601-L-1和15834-L-1都能合成QH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其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人们对新疆雪莲及它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多,但雪莲的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成熟,在野生状态下,新疆雪莲只能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雪山上,现在由于过度采挖已濒临灭绝。为解决雪莲资源匮乏,提高雪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利用发根农杆菌将黄酮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导入新疆雪莲,产生转基因新疆雪莲毛状根及再生苗,以期提高新疆雪莲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新疆雪莲黄酮类物质的生产。主要结果如下:   1.对克隆到的水母雪莲查尔酮异构酶基因(Smchi)进行功能分析。转Smchi正义、反义烟草的CHI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转Smchi正义的烟草CHI酶活性比对照提高3-6倍,而转反义Smchi基因的烟草CHI酶活性比对照则显著降低。分析不同株系的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的黄酮含量和花色素含量表明,转Smchi正义的烟草积累比对照显著增高水平的总黄酮,其中株系CS-5黄酮含量是对照的6倍,转Smchi反义的烟草则积累较低水平的总黄酮,而且转基因烟草的总黄酮含量与Smchi基因的表达水平和CHI酶活性成正相关。但不论转Smchi基因正义或反义方向的烟草,其花色素含量和对照相比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对转基因烟草的黄酮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烟草中的主要黄酮成分芦丁在转Smchi正义烟草中有很高的积累。   2.发根农杆菌介导法将Smchi基因导入新疆雪莲,得到转Smchi基因的新疆雪莲毛状根。实验发现,35S-chi转基因对毛状根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35S-chi转基因毛状根能够合成显著提高水平的芹菜素和总黄酮,其中根系C46经过35 d培养,能产生32.1 mg/L的芹菜素和647.8 mg/L的总黄酮,分别是对照根系的12倍和4倍;不同根系的Smchi基因表达水平、CHI酶活性和芹菜素含量成正相关。本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新疆雪莲毛状根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3.在1/2MS附加GA1.5 mg/L的培养基上,新疆雪莲毛状根的不定芽再生频率高且不定芽生长健壮。再生苗在MS+BA1.0 mg/L+NAA0.1 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生长量较大,经过20 d的培养,35S-chi转基因新疆雪莲再生苗株系(C17、C27、C46)、对照再生苗(Control-1)和正常试管苗(Control-2)之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增殖倍数都在7倍左右;实验还发现,毛状根再生苗比各自来源的毛状根的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下降了20-30%,但转基因再生苗的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比Control-1和Control-2都有显著提高,其中C46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86 mg/g 干重和37.3 mg/g干重,分别是Control-1的12倍和 2.4 倍,Control-2的4 倍和1.6倍。这些结果表明由毛状根诱导出的再生苗可作为增强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另外一个有效来源。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青蒿素是从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新型抗疟特效药,其生物合成途径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目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组织部位及其调控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紫穗槐二烯合酶(amorpha-4, 11-diene synthase, ADS)作为青蒿素生物合成分支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催化倍半萜化合物的通用前体法呢基焦磷酸环化,生成紫穗槐二烯。本论文通过对ADS 表达特性的分析,研究了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组织特异性及其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启动子功能的研究 从青蒿高产株系001 中克隆得到了2850 bp 的ADS 启动子调控区。通过比较5’RACE 的测序结果与启动子序列,确定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位点上游44 bp,TATA 盒下游27 bp。该启动子序列包含的顺式作用元件有脱落酸应答元件(ABRE )、乙烯应答元件(ERE)、生长素应答元件(AUXRE)等植物激素反应元件,以及低温应答元件(LTRE)、高温应答元件(HSE)等与逆境有关的反应元件,还有与真菌诱导有关的W-box 元件等。将不同长度ADS 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 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获得稳定整合的转基因烟草。经过组织化学、GUS 荧光活性检测及RT-PCR 分析,发现该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很低,无法通过GUS 染色进行观察。GUS 荧光活性检测及RT-PCR 结果表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46 bp 是ADS 基础表达所必需的。高温、低温、干旱、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处理均能促进青蒿中ADS 的表达,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效果较小,与启动子序列分析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二.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以青蒿高产株系001 为材料,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揭示了ADS 的表达特性。RT-PCR 和Western 分析结果表明,ADS 在幼叶和花蕾中大量表达,在老叶和完全开放的花中表达量很低,而在青蒿的根和茎中几乎检测不到ADS 的表达。石蜡切片和整体原位杂交的结果表明,ADS 在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及分泌腺毛中表达,在非分泌的T 型腺毛中不表达。当叶片完全展开后,ADS 只在分泌腺毛中表达,而且随着叶片的生长和老化,ADS 的表达量逐渐减少。另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是同一叶片上的分泌腺毛,有些有ADS 的表达,有些则没有。用强光、低温、高温和水杨酸等因素处理后,有ADS 表达的分泌腺毛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 三.外源水杨酸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 水杨酸处理后,青蒿叶片中的游离态水杨酸含量快速增加,处理后4 h 达到 0.79 μg g-1 FW,是对照的3.5 倍。外源水杨酸能够抑制青蒿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并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的抑制引起青蒿体内活性氧水平的迅速升高。在处理后4 h,青蒿中H2O2 和O2-的含量分别达到对照的2.1 倍和2.4 倍。青蒿素含量在水杨酸处理后的前8 h 缓慢升高,随后升高的速度增加。外源水杨酸处理后8 h 和96 h,青蒿素含量分别达到9.1 mg g-1DW 和13.9 mg g-1DW,比对照高21.7%和75.8%。处理后8 h,青蒿酸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后开始增加。处理后16 h,青蒿酸的含量达到3.6 mg g-1DW,比对照高90%, 随后继续升高,至96 h 达到4.98 mg g-1 DW,比对照高127%。二氢青蒿酸的含量在处理后的8 h 内有所下降,随后缓慢升高。处理后8 h,二氢青蒿酸的含量降低了23.3%,随后二氢青蒿酸的含量开始升高,在处理后96 h,达到7.4 mg g-1DW,比对照高72.1%。外源SA 处理提高了青蒿素及其前体的总含量,在处理后1、2、4 天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1.5 和1.8 倍。Northern 结果表明,水杨酸强烈诱导了青蒿素生物合成基因HMGR、ADS 的表达,但是对FPS、CYP71AV1 的诱导作用较小。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至少通过两条途径诱导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一是通过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促进二氢青蒿酸向青蒿素的转化;二是上调部分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在青蒿田间栽培中,可以在收获前通过喷施水杨酸来快速、有效和低成本地提高青蒿素产量。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碳化合物(Volitale organic compounds, VOC)是大气VOC的主要来源,与对流层大气质量、大气化学密切相关。鉴于温带草地的分布范围很广,草地植物VOC释放潜力某种程度上影响植物源VOC的总释放量。另外,植物源VOC也是光合作用固定碳素的损失方式之一,可能在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想法,本文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实验作为研究内容:1) 温带草地物种水平VOC释放潜力、及其与植物功能群的关系?2) 沙地植物物种水平VOC释放潜力、及其与植物功能群的关系?3) 沙地植物-草地植物VOC释放潜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吗?4) 温带典型草地和退化草地的VOC释放速率如何?在生态系统水平,植物源VOC对温带草地碳循环的贡献多大? 在所测定的175种温带草地植物中,不同植物间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差异很大;除少数物种外,大多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都较低,尤其是典型草地的优势物种。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分类学赋值方法对温带草地植被的可行性,并初步建立了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地植物的VOC释放目录(共277种植物)。另外,温带草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植物功能群(植物生活型和水分功能群)具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植物生活型。总的来说,温带草原的优势生活型(物种),即多年生根茎禾草(或多年生丛生禾草),具有较低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各水分功能群间差异不显著,但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 (温带草原的优势功能群),具有较低的异戊二烯、单萜释放潜力。因此,温带草原退化过程中,那些具有较高VOC释放潜力的植物,重要性将会增加。 沙地植物种类组成非常丰富,不同物种间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变异也很大。另外,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其功能群间关系较密切,不同植物生活型间差异显著;其中也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从生禾草的释放潜力最低,而乔木的释放潜力相对最高;该结论基本与草地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与其水分功能群的关系比较模糊,中生植物具有更高的释放潜力,湿生植物的释放潜力较小。 通过对比沙地植物和草地植物的释放潜力,发现沙地植物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比草地植物高,且这种差异整体上显著。另外,这种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植物生活型、水分功能群间也同样存在。沙地植物比对应的草地植物具有更高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最可能的原因:沙地正午的温度明显比草地温度高,前者实测温度可超过 45 ℃,这种经常性、周期性高温,促使沙地植物采用与草地植物不同的适应策略,即沙地植物通过释放更多的异戊二烯或单萜来减少其可能遭的热胁迫或热伤害,这种长期适应策略,使沙地植物具有更高的萜类化合物释放潜力。 本文还调查了温带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典型草地的标准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分别为0.50 μgC g-1 h-1和0.69 μgC g-1 h-1;退化草地的标准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潜力分别为0.32 μgC g-1 h-1和1.59 μgC g-1 h-1。总的来说,温带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都比较低,尤其是典型草地。整个生长季,典型草地释放的异戊二烯和单萜分别为31.6 mgC•m-2 和 70.4 mgC•m-2;退化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量分别为20.8 mgC•m-2 和 168.8 mgC•m-2。退化草地萜类化合物总释放速率远高于典型草地,尤其是单萜释放能力。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通过改变植被种类组成,对温带草地的异戊二烯和单萜释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温带草地退化将会使草地释放更多萜类化合物。 在温带草地生态系统中,Clost as VOC相对其NPP而言很小,在环境PAR和温度高时,它的贡献率相对较大;Clost as VOC约占典型草地生态系统NEP的5.3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NEP的0.23 %。植物源VOC释放所损失的碳素相对草地生态系统NPP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相对其NEP,Clost as VOC还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草地生态系统Clost as VOC对NPP或NEP的贡献率较小,但考虑到全球尺度植物源VOC的巨大释放速率,它在碳循环中的贡献率仍然不容忽视;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仍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氮素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素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会改变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影响土壤肥力的保持,进而可能造成土壤内氮素渗漏流失。为系统了解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壤氮素转化的特点,本实验采用原位培养顶盖埋管法进行野外培养,每间隔一个月定期取样,于2004年7月-2006年10月在植物所恢复生态学实验站进行了两个试验,1:选择农牧交错区四种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围封样地:FS,放牧样地:GS,弃耕地:AF,和农田:CF),比较土地利用方式之间氮素矿化的异同;2:在施肥样地通过不同施肥处理(F0: 1g N m-2, F1: 1g N m-2, F2: 2g N m-2, F3: 4g N m-2, F4: 8g N m-2, F5: 16g N m-2, F6: 32g N m-2, F7: 64g N m-2) 的土壤氮素转化动态,确定过度放牧的典型草原围封禁牧后,植被恢复过程中最适宜的施肥量。主要结论如下: 1. 与试验初期相比,整个非生长季围封样地、弃耕地和农田的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逐渐降低,培养结束时铵态氮含量分别减少了67.04%,77.31%和70.54%,而放牧地的含量增加1.63%。围封样地、放牧地、弃耕地和农田的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1.61%,376.43%,199.75%和133.16%。非生长季四种土地类型的土壤氮素转化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围封样地、放牧地、弃耕地和农田非生长季矿化速率均值分别为-0.016,0.0429,-0.0051和-0.0030 μg g-1 d-1。硝化速率均值变幅为-0.43-0.17 μg g-1d-1。 2. 与没有冷冻而融化的土壤相比,冻融显著影响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只有在较低的土壤温度条件下冷冻以后,融化才会促进土壤氮素矿化。不同的冷冻时间长度下融化均会促进土壤硝化速率。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影响氮素转化速率的重要因子。 3. 四种土地类型的年日均矿化速率为放牧样地>农田>弃耕地>围封样地,分别为0.25,0.11,0.10,0.06μg g-1d-1,其年平均速率分别为11.65,5.50,5.00和2.46g m-2 y-1,而年日平均硝化速率分别为0.27,0.095,0.097和0.05μg g-1d-1。其中生长季日均矿化速率和日均硝化速率均为其年日均速率的两倍。因此,生长季形成的矿化氮是全年的93%,而形成的硝态氮占全年的86%。四种土地类型年均矿化氮的累积量平均为615.04 kg ha-1,而硝化作用的累积量变幅为230.44-1218.86 kg ha-1。四种土地类型的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变化一致。 4. 不同施肥处理对典型草原土壤氮素转化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少量施肥(F1,F2)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分别减少20.57%,11.18%和17.18%。当施肥量大于F4(8g N m-2)时,随施肥量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增加18%-1191%。除F5(16g N m-2)外,与对照相比,随施肥量增加,土壤矿化速率增加了5-21倍。4 g N m-2 (F3)左右是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合适的施肥量。 5. 氨气挥发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变化一致,其速率变幅为17.65 - 1228.39µg m-2 d-1,其中7月挥发量占全年的37%。与对照相比,少量施肥氨气挥发速率降低了1-2%,施肥量大于F3 (4g N m-2),速率增加了1-4倍。实验期间总的流失量变幅为23.76-84.91mg m-2,而且通过氨气挥发流失量低于土壤全氮的3%。氨气挥发不是典型草原过量氮素流失的主要方式。 6. 氮素限制的典型草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外源氮素添加阈值为:4 g N m-2 (F3)。与对照相比,短期施肥(3年)不会显著影响根系碳储量和土壤碳氮储量。施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显著增加,说明施肥显著刺激硝化作用。典型草原60%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10cm,这里的碳储量占地下储量(0-50cm)的63%以上。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全氮,全碳,无机氮储量降低。而铵态氮储量和可利用的无机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说明植物根系主要吸收利用上层可利用氮素,而且下层氮素矿化速率降低。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模拟运动场坪床结构,研究不同氮肥种类、不同施氮频率、施氮和降雨时间间隔对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草坪生长和无机氮淋洗的影响,并探讨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草坪在不同氮肥管理措施下的氮素去向及环境风险。主要结论如下: 1. 氮肥种类对草坪质量和草坪生长有显著影响。试验前期(春季),草坪颜色和密度质量、草坪草生长速度和草屑全氮含量的排序为尿素 > CU3M(自研包膜尿素)> IBDU(进口缓释肥),而试验后期(秋季)则为CU3M = IBDU > 尿素。草坪合格颜色质量持续时间和成坪速度的排序为尿素 > CU3M > IBDU。在新建草坪选择缓释肥进行早春施肥时,应混施一定比例的速效肥。 2. 施氮频率对草坪外观质量评分、草坪生长速度、草屑总生物量、草屑全氮含量和根系分布状况有显著影响。U6处理的草坪合格颜色质量持续时间最长,增加施氮频率没有降低新建草坪生长速度和草屑全氮含量的波动幅度。 3. 夏季(6~8月)渗漏液体积占全年的比例最高,为75.0%~82.4%。新建草坪初期的淋洗风险较大,渗漏液硝态氮浓度在第1次超过10 mg N•L-1,尿素分6次施用可降低这次的渗漏液硝态氮浓度。在合理施氮量内,草坪成熟后的无机氮淋洗量很小,且草坪对雨水中的无机氮有吸收和过滤作用。 4. 春季施用氮肥的吸收利用率为48.0%~72.6%,草屑吸收量最高,占38.5%~48.7%,地上部吸收量占19.6%~22.1%,根系吸收量在7.3%以下。施肥处理的无机氮淋洗损失量仅为0.23~0.42 g N•m-2,与CK无显著差异,草地早熟禾12 g N•m-2的年施氮量对环境的风险很小。 5. 初秋施氮5 g N•m-2,可以保持草地早熟禾秋季的良好颜色和密度质量,草坪草氮素吸收利用率高达87.4%~99.7%,其中草屑带走量占24.3%~34.2%,地上部吸收量占43.3%~59.6%,根系吸收量占14.2%~19.1%。 6. 施氮和模拟降雨的时间间隔对渗漏液硝态氮浓度有显著影响,间隔6 d和9 d模拟降雨后的渗漏液硝态氮浓度最高,显著高于间隔3 d和12 d模拟降雨的结果。初秋合理施氮的渗漏液硝态氮浓度在1.0 mg N•L-1 以下,环境风险较小。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神农架地区的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是秦巴山地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长期以来其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产品供给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该类森林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正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神农架巴山冷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从其凋落物的数量、养分、能量3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1)凋落物组成及其凋落量的月变化模式;2)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养分年归还量的特征;3)凋落物的能流量及其月变化模式。研究表明: 巴山冷杉天然林的年凋落量为5702.99kg.hm-2,处于亚热带森林年凋落量的范围内;巴山冷杉林的凋落物组成比较丰富,主要有落叶、落枝、球花、球果和其它五部分,其中以落叶为多,占总凋落量的46.00%;凋落量的月变化模式呈双峰型,分别在2006年10-11月和2007年4-5月达到峰值。 巴山冷杉林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大小顺序为:N>K>Ca>P>Mg;N、P、K、Ca、Mg的年归还量分别为:39.1063 kg.hm-2、4.5346 kg.hm-2、13.4367 kg.hm-2、5.4965 kg.hm-2、0.0911 kg.hm-2,以N的年归还量最多;就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年归还量而言,落叶的养分归还量远远大于其余组分的养分归还量,占总归还量的52.65%。因此,不论凋落量还是养分归还量,巴山冷杉林凋落物中的落叶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巴山冷杉林凋落物各组分中,干重热值介于20.60 KJ/g 至22.70 KJ/g之间,灰分浓度介于1.38%至5.94%之间,去灰分热值介于21.34 KJ/g至23.55KJ/g之间,充分表明了灰分对热值的影响。在各组分中,无论是干重热值还是去灰分热值,均以落叶的热值最高。从整年来看,落叶的热值在2006年10-11月和2007年6-7月较高。巴山冷杉林通过凋落物的年能流量为 12500.96 KJ.m-2,以落叶能流量最大,占总能流量的47.72%。通过计算凋落物的能流量占太阳有效辐射的百分数可以得出太阳辐射进入凋落物的转化效率,巴山冷杉林凋落物的能量转化效率为0.61%,这在亚热带和热带森林类型中属于中等水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得水循环和碳循环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湿地的碳汇功能使得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湿地面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但是,与森林、草地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水碳循环控制机制研究的甚少,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碳管理。 本论文基于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涡度相关系统的水碳通量和气象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调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动态特征,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环境控制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变化显著。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蒸散量分别为432、480 和445 mm。非生长季(11 月~次年4 月)对全年蒸散量的贡献约13~16%,表明在湿地蒸散年总量的估算中不能忽略非生长季的贡献。 (2)关于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芦苇湿地蒸散的贡献表明,能量是驱动芦苇湿地蒸散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至月尺度上均起着主导作用;时间尺度越长,能量因子对蒸散变异的解释率越大。仅温度就能解释蒸散月总量变异的95%左右。但是,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水分条件如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对芦苇湿地蒸散的作用逐渐显现。降雨和蒸散的变化虽然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但短时段的降雨可能导致雨后蒸散增强,而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却能导致蒸散量连续下降。 (3)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作物系数(kc)具有显著日间变异的事实,发展了耦合气温、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影响的芦苇湿地日作物系数模型,弥补了国际粮农组织建议的蒸发散估算模型FAO56 缺乏适宜湿地作物系数的不足。 (4)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呈单峰型季节变化,2005~2007 年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为834、894 和872 g C m-2 yr-1,非生长季芦苇湿地的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量为102~136 g C m-2 season-1,占全年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12~16%。这说明,非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通量不可忽视。温度是小时至月尺度的生态系统呼吸控制因子;同时,生物因素也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呈指数函数关系,二者间的响应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5 cm) 为20~25%时,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潜力(Reco,10)最大。生态系统呼吸的日值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对数正相关,而与冠层高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并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5)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12.9~4.2 g C m-2 day-1 之间。一般在5~9 月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最大的月份为6、7 月,而净碳排放最大的月份为4、10 月。2005~2007 年的年碳收支分别为-55、-230 和-53 g C m-2 yr-1,呈碳汇。 (6)不同时间尺度的净碳交换控制因子不同。小时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参数(α、Amax 和Reco)随温度指数上升,而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光响应参数的这种显著季节波动表明,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不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参数视为常数,应该考虑采用光响应参数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来反映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动态。日尺度上,温度是芦苇湿地碳交换的主要控制因子,湿地净碳交换在15℃左右由正值变为负值,芦苇湿地由碳源变为碳汇。除温度外,饱和水汽压差对日尺度净碳交换波动也有影响,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U 型),当饱和水汽压差在0.8 kPa 附近时,芦苇湿地净碳吸收达到最大。月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净碳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依然是温度,二者间表现出“非对称响应”特征。 (7)对芦苇湿地碳交换各组分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碳交换均受总光合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物来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