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resultados para 3H depos
Resumo:
DMSO是一个很好的配位体,有氧原子和硫原子两个配位原子,通过这两个配位原子,DMSO可以和许多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的离子发生络合,形成稳定的金属络合物。稀土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角过氯酸盐、卤化物,高铼酸盐六氟磷化物等,曾有人进行了研究,它们的光谱研究表明,二甲亚砜是通过氧原子同稀土络合,O、N、S三原子的络合能力是O>N>S。在稀土硝酸盐的二甲亚砜的络合物中,由于即存在DMSO的配位,也存在硝基的配位,所在情况比较复杂。它们的振动光谱研究了可以在1967年Ramalingan和1977年Kawcuno的工作中得知一些,前者研究了La、Ce、Pr、Nd、Sm、Gd、Ho、Yb、Y九个元素的络合物,后者研究了La、Nd、Er、Yb、Lu五个元素的络合物,所有络合物的光谱数据都很不完全,他们都认为DMSO与NO_3都与稀土离子络合,并肯定是通过氧原子络合,但是对于NO_3的络合方式没有一致的结论。Ramalingan等认为络合物分子中,硝根既有双基配位,又有单基配位,和X光衍射实验的结果不相符,Kawano通过研究全氘化二甲亚砜(DMSO-d_6)的稀土硝酸盐络合物,认为三个NO_3都是通过两个氧原子同稀土相配位,是双基配位基。硝基的配位方式是一个长期争论的振动光谱问题,不少学者曾对硝基的各种振动模式的谱带位置和吸收强度进行探讨,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在络合物中氧与稀土离子的络合键Ln-O的振动频率位置问题,亦存在争论,Kawanv认为这个配位键的振动频率在180 cm~(-1)附近,但是日本的岩濑秋雄等人,在研究稀土高氯酸盐的二甲亚砜络合物时,则认为400 cm~(-1)附近的谱带为Ln-O的振动频率在研究稀土的无水硝酸盐的红外光谱的工作中。A.Walker等人也把180 cm~(-1)谱带归属为Ln-O络合键。J.R.Ferraro等人在研究Ln(NO_3)_3·3DBP络合物时,也认为Ln-O配位键在180 cm~(-1)附近,但是我们考察了他们的数据与稀土动量L的关系,未发现四分组现和“斜W”效应。我们研究了除P_m 以外的十四个稀土元素并Y的硝酸盐DMSO络合物的付氏变换红外光和激光拉曼光谱,4000 cm~(-1)-80 cm~(-1)的红外光谱图和4000 cm~(-1)-50 cm~(-1)的拉曼光谱图提供了较完整的数据,除了肯定了NO_3和DMSO都以氧原子与稀土络合外,还肯定了NO_3的配位方式和利用红外数据区别不同类型的配位的方法找出了金属离子配位数不同的光谱特征,做了Ln-O络合键的振动频率的归属及其与稀土物化性质间的规律关系。根据DMSO的简正坐标计算结果,可以归属出DMSO及其络合物的许多谱带,其中S=0伸缩振动频率在990-1018 cm~(-1)之间,随原子序数增加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Gd络合物以后,分裂为三条谱带。C-S的伸缩振动移问低波数,变化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但无明显的线性变化,C-S-O变形振动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约16 cm~(-1),与原子序数无关,C-S-C变形振动移向高波数5 cm~(-1),与原子序数无关。此外,在~3000 cm~(-1)是Vc-H,~1400 cm~(-1)是CH_3变形振动频率谱带,~950 cm~(-1)是CH_3摇摆,络合后上述谱带变化不大,可见络合对CH_3基团的振动无大的影响。通过考察S=0振动频率变化,可以看出十配位络合物和九配位络合物之间的光谱区别在于十配位络合物S=0伸缩振动仍为一条谱带,而九配位络合物的S=0振动频率则分裂为两条谱带。已知十配位的Ln-O多面体为双帽正多棱柱,九配位络合物则为三帽三角柱,考虑到氧原子的不同,前者为C_(2v)对称性,后者为C_3对称性,不同配位数的络合物所显示谱带分裂不能用对称性来说明,因为这两种群均没有简并的群表示,利用X光衍射数据计算了La和Yb的络合物中DMSO间氧原子的距离,可以看出,十配位络合物中DMSO的配位氧原子间距离大,而九配位络合物中氧原子间距离小,两者之间相差近两倍。所以S=0振动频率分裂可能是相同基团因距离近而产生了振动耦合。利用此结果可以区分不同配位数的络合物,这种现象,在以往的DMSO络合物的研究中没有发现。硝基离子属于D_(3h)群,有四个振动模式,其中三个是红外活性,分别为V_2(A")=823-817 cm~(-1),V_3(E')=1368-1355 cm~(-1),V_4(E')=702-718 cm~(-1),V_1、V_3、V_4是拉曼活性的,络合以后,NO_3对称性变为C_(2v)群,有六条红外谱线,同时也是拉曼活性,其中N-O伸缩振动在1460 cm~(-1) (A,S),No_2反对称伸缩振动在1340-1329cm~(-1)(B,S),NO_2,对称伸缩振动在1037.7 cm~(-1)附近,NO_3的对称面内弯曲振动在817 cm~(-1)(A,S),反对称面内弯曲振动在767.7 cm~(-1),NO_3的面外变形振动在710 cm~(-1)(B_2 W),由此可知硝基在络合物中确实参加了配位。存在络合物中的三个硝基的配位类型在红外上如何区别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单基配位基和双基配位基同属C_(2v)对称性所以在基频上很难区别,Lever等人在研究过渡金属络合物中发现,No_3的组频1750 cm~(-1) (V_1+V_4)在络合以后发生了分裂,双基配位基分裂在22-66cm~(-1)范围,而单基配位基则在5-26cm~(-1)范围,可以以此来区别NO_3的配位类型,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络合物,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于稀土络合物中发现,这个组频分裂现象在络合物中普遍存在,分裂在25-44.4cm~(-1)范围,所以络合物的硝基是双基配位体,在此波数区间内只有分裂很好的两个峰,所以可以断定无单基配位的硝基存在,这与X光衍射实验结果相一致,分裂距离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但无“斜W”效应。Ce和Lu的络合物分裂较小。由此可知这种方法适用于稀土二甲亚砜络合物。对有可能归属为Ln-O配位键的180 cm~(-1)和400 cm~(-1)附近的两条谱带进行考查,~400 cm~(-1)附近的谱带随原子序数增加总趋势增加,在Gd络合物开始分裂为两条,这条谱带与稀土离子总角动量L之间存在“斜W”效应,Shyama P. Sinha在研究稀土元素的性质时发现,稀土很多性质都具有“斜W”效应。其中包括配位键振动频率。利用V=1/(2πC)(F/(-1~n))~(1/2),用乙酰丙酮络合物的F_(Ln-O)近似计算V_(Ln-O)可以算得V_(Ln-O)在400.8-418.49cm~(-1)范围,所以可以认为~400 cm~(-1)附近的谱带可以归属为Ln-O键伸缩振动。~200 cm~(-1)的谱带在S_m络合物以后分开,此谱带亦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但无“斜W”效应,Kawano把它们归属为Ln-O,J.R.Ferraro在研究Ln(NO_3)_3(TBP)_3时,也认为Ln-O键伸缩振动在此位置,但也无“斜W”效应,这条谱带能否归属于Ln-O键,有待寻找更进一步的证据。通过稀土二甲亚砜络合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NO_3的组频在1750 cm~(-1)谱带在络合以后发生了分裂,分裂范围在25-44.4 cm~(-1),从而证明了NO_3为双基配位基。DMSO的S=0伸缩振动频率和Ln-O键伸缩振动在Gd络合物后出现分裂,因而可以利用此结果可以区分两种不同配位数的络合物,通过考虑振动频率同稀土物化性质L间的关系及近似计算,初步可以确定Ln-O键振动频率在~400 cm~(-1)附近。有“斜W”效应存在。
Resumo:
关于Cr(III)阳极氧化为Cr(VI)的过程,在工业应用方面已有许多工作,但对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对Pt电极和PbO_2电极上的这一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首次得到了Cr(VI)在这两种电极上阳极形成的真实动力学数据,并提出了与实验基本相符的反应机理。用“分解极化曲线法”和稳态极化曲线的测量,得到了[H_2SO_4]和[SO_4~=]恒定的不同浓度Cr_2(SO_4)_3溶液中Cr(VI)在光滑Pt电极上阳极形成的真实动力学数据,可用如下方程式来表达:在较低电位下φ = a + 0.25 log i_2 - 0.23 log [Cr(III)]在较高电位下φ = a' + 0.48 log i_2 - 0.44 log [Cr(III)]同时得到了氧的阳极发生的动力学数据,Tafel线性区的斜率接近于2.303 RT/ΔF (Δ ≈ 0.5)。动力学方程式的推导与实验的比较表明,在光滑Pt电极上Cr(VI)是由Cr(II)通过“活性氧”的氧化形成的,提出了如下反应机理:H_2O → (OH)_(ad) + H~+ + e~- 2(OH)_(ad) → (O)_(ad) + H_2O 2(O)_(ad) →O_2 (OH)_(ad) + [Cr(H_2O)_6]~(3+) → (CrO_2)_(ad) + 3H~+ + 5H_2O (CrO_2)_(ad) + H_2O → (CrO_3~-)_(ad) + 2H~+ + e~- (CrO_3~-)_(ad) + H_2O → HCrO_4~- + H~+ + e~- 2HCrO_4~- <-> Cr_2O_7~(2-) + H_2O 在[H_2SO_4]和[SO_4~(2-)]恒定的不同浓度Cr_2(SO_4)_3溶液中,测得了Cr(VI)在Δ-PbO_2电极上阳极形成的动力学数据:在较低电位下φ = a + 0.28 log i_2 - 0.30 log [Cr(III)]在较高电位下φ = a' + 0.55 log i_2 - 0.51 log [Cr(III)]氧的极化曲线的Tafel线性区斜率也为2.303RT/ΔF (Δ approx= 0.5)。PbO_2电极和Pt电极上分解极化曲线的比较表明,Cr(VI)在前一电极上阳极形成的过电位远低于在后一电极上,这可能是两电极上电流效率显著差别的原因。测得了PbO_2电极上不同过电位下电极反应的有效活化能,其数值均在10 Kcal mol~(-1)以上,且随着极化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在动力学处理中可以忽略扩散的作用,交流阻抗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溶液pH的增大或[H_2SO_4]的减小会降低Cr(VI)阳极形成的过电位,使反应加速。在[H_2SO_4]和[SO_4~(2-)]恒定的不同浓度Cr_2(SO_4)_3溶液中,测得了在不同电位极化下PbO_2电极的阻抗频谱。在较高电位下阻抗谱呈现明显的两个半圆,表明电极过程包括了中间吸附物的形成。求得的吸附电容Cad比双层电容Cd大1-2个数量级;Cd比通常光滑电极表面的Cd大得多,这可能与SO_4~(2-),HCrO_4~-, Cr_2O_7~-以及[_((SO_4))~((H_2O)_2) Cr_((SO_4))~((OH)_2) Cr_((SO_4))~((OH_2)_2)]~(2-)等阳离子的特性吸附有关。从动力学的推导与实验的比较得出,在PbO_2电极上Cr(VI)也按“活性氧”机构形成,可能的机理如下:H_2O → (OH)_(ad) + H~+ + e~- (OH)_(ad) + H_2O → (O)_(ad) + H_3O~+ + e~- 2(O)_(ad) → O_2 [Cr(H_2O)_6]~(3+) + (O)_(ad) → (CrO_3~-)_(ad) + 4H~+ + 4H_2O (CrO_3~-)_(ad) + H_2O → HCrO_4~- + H~+ +e~- 2HCrO_4~- <-> Cr_2O_7~(2-) + H_2O.
Resumo:
以西双版纳地区三个热带雨林片断和一个原始热带雨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内至林外、以及林窗内小气候要素的水平和垂直梯度变化规律、小气候边缘效应及其与林缘方位之间的关系、林缘空气流动规律、边缘效应深度、片断后林内生境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利用林墙太阳辐射理论,计算分析了各方位林缘的可照时数。根据Monteith的植物叶面热量平衡方程讨论了叶温度理论模拟方法,计算和分析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能量平衡中各分量通量。主要结果如下: 1.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方位林缘可照时数一般比水平面减少,只有南向林缘在春、秋分日及北向林缘在夏至日的可照时数与水平面相同。在夏半年,北向林缘可照时间最长,东西向林缘次之,南向林缘最短;在冬半年,南向林缘可照时间最长,与水平面相同,东西向次之,北向林缘最短。年可照时数以南向林缘最长,北向林缘最短。 2.片断化热带森林的小气候边缘效应影响深度在北向林缘深至林内15m、在南向林缘深至林内25m。林外小气候水平梯度大于林内,这种梯度变异尤以林缘附近(-10m 10m范围)最大。统计世界各地研究结果,发现生物和物理环境的边缘效应深度变化于10 500m之间,但主要发生在100m范围内(占87%)。随着边缘效应深度增加或片断面积减小,正方形森林片断受林缘影响面积的百分率增加。圆形森林片断受边缘效应的“蚕食”作用最小,而狭长或不规则森林片断受边缘效应影响最大。 3.在南向林缘外侧10m范围内存在太阳辐射和温度较高地带;林窗边缘林墙壁面有显著得热力效应和水汽效应,尤其在北向边缘更显著。 4.林缘2/3H(H为林缘树高)高处以下及其以上(林冠层及上方)存在一反向双环流,在林冠层处其强度相对较弱。 5.片断化森林对外部变化抵御能力变得更为脆弱,林内环境由湿晾转向干暖,森林生态功能降低。 6.林缘植物叶温表现出气温型(Ta>Tl)、中间型(Ta=Tl)和辐射型(Tl>Ta)三种类型。林缘处草本植物与乔木、藤本植物之间的叶温差异显著,草本比乔木、藤本高约5℃。 7.叶面积指数在林缘最低和在林内25m处最大,林缘叶角小于林内,而在25m处散射光透过系数则最小。
Resumo:
由于近年来有害微生物的肆虐和人们防病抗菌意识的增强,社会对各种新型抗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抗菌不锈钢是一种兼具良好机械和抗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发和推广抗菌不锈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两种抗菌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抗菌不锈钢的深入研发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采用覆膜法研究了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广谱性,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对供试的17株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了较强的杀灭作用,证明其具有抗菌广谱性。两种材料对非孢子(或芽孢)产生菌的杀灭作用强于孢子(或芽孢)产生菌。但是,两种材料对产气肠杆菌均无杀灭作用。 2.考察了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杀菌率随时间和菌浓度的变化情况。两种材料分别在作用3h时和9h时,对菌体浓度为1×107CFU/mL的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杀菌率均达到99.5%。对菌体浓度≤1×107CFU/mL的大肠杆菌在24h内均可全部杀灭。 3.随打磨次数的增加,抗菌率没有变化,表明打磨不影响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抗菌率不受温度的影响,0~37℃之间,未观察到抗菌率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 4.从抗菌不锈钢中溶出的铜在杀菌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与添加了终浓度为1mmol/L的EDTA的菌液作用后,杀菌率分别降为46.8%和38.8%,因为EDTA络合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间接表明铜离子在杀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两种抗菌不锈钢中O2-的产生速率分别为0.117 nmol•min-1•g-1和0.107nmol•min-1•g-1,显著高于普通不锈钢(0.062 nmol•min-1•g-1)。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96 nmol/g和1.93 nmol/g。显著高于普通对照的1.08 nmol/g,表明存在脂肪酸被氧化的现象。这些结果为抗菌过程中存在O2-的氧化杀菌作用提供了间接证据。 6.通过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细胞外形多发生变化,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漏出,有的菌体完全溶解为碎片,显示两种不锈钢对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态的显著影响。随作用时间延长,菌液中钾离子浓度亦显著升高,在3h时,分别达到2.57mg/L和2.79mg/L(普通对照为1.61mg/L)。 7.在巯基氧化实验中,添加终浓度为5 mmol/L的L-cys,作用8h,铁素体的抗菌率降为11.1%,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半胱氨酸可能被氧化成胱氨酸,表明抗菌不锈钢可能对还原性酶具有氧化作用。 8.提取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菌的DNA,凝胶电泳观察并未出现smear现象。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尚不能检测到抗菌不锈钢对细菌遗传物质的氧化切割作用。 关键词: 抗菌材料 抗菌不锈钢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O2-
Resumo:
在维生素 C 二步发酵中,第二步发酵为混菌发酵。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为产酸菌,巨大芽孢杆菌为伴生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纯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其在混菌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种子液的组成和生物量影响 2-酮基-L-古龙酸的合成。在发酵过程中,采采取适宜的调控措施有利于产酸。Na~+和 H~+可诱导对数生长期的巨大芽孢杆菌发生自溶,Na~+诱导的自溶作用可被 Ca~++抑制。200mM Na~+ 可抑制 2-酮基-L-古龙酸的合成。H~+可抑制稳定期的巨大芽孢杆菌衰亡。本文建立了简便易行的巨大芽孢杆菌的筛选模型,并获得两株耐低 pH 和 2-酮基-L-古龙酸的突变株 Bn 和 B5,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混合培养,发酵转化率可分别提高 4.1%和 3.8%。Bn和 B5 生长的最适 pH 值为 6.0~8.0,可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长,表现为延迟期缩短,稳定期延长。苏云金芽孢杆菌 B529 作为伴生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的新混合菌系,具有抗污染、稳定高产的特性。B529 和巨大芽孢杆菌释放的分子量在 30~50kDa 和 >100kDa 的组份均可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其中 30~50kDa 的组份是促进产酸的关键物质。二菌所释放的活性物质经 Sephadex G-150 柱层析呈现不同的洗脱图谱,说明二菌释放的活性物质成分可能不同。B529 的培养上清液可增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细胞酶活力和 L-山梨糖胶氢酶的活性。新混全菌系的最适发酵条件被确定,在4M~3 发酵罐中连续被批发酵,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 6.4%,发酵周期缩短 7.3h。
Resumo:
本文旨在分别研究重离子束及MMC在诱导细胞的DNA损伤效应中一些具体的分子机制,为治疗的进行以及相关辅助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探索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重离子束辐射诱导的DNA损伤效应及p53在其中的激活,第二个是MMC诱导的DNA损伤效应及p53和BRCA1、H2AX等分子在其中的角色。 1. 12C6+离子束诱导HeLa细胞DNA损伤效应为了研究HeLa细胞经过12C6+ 束辐照之后的DNA损伤效应,及这个过程中p53激活的分子机制。我们运用中性单细胞电泳技术,检测了HeLa细胞经过4Gy 12C6+ 束辐照0h、3h、6h和12h之后DNA的损伤情况,以及0.5Gy、1Gy、2Gy和4Gy 12C6+ 束辐照0h后的DNA损伤情况。同时运用细胞生长实时监测仪监测了HeLa细胞在经过0Gy、0.5Gy和1Gy 12C6+ 束辐照之后的生长变化,并运用AO/EB双染检测了辐照24小时后的凋亡情况。另外,利用8mmol/L的caffeine(抑制ATM和ATR)和20μmol/L的wortmannin(抑制ATM和DNA-PK)处理HeLa细胞后再进行1Gy 12C6+ 束辐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53的表达。结果显示,12C6+ 束辐照可造成HeLa细胞的DNA损伤,损伤随剂量升高而升高但随时间降低;并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而且辐照后p53表达升高,但经过caffeine或者wortmannin预先处理的细胞p53均没有显著升高。我们的结论是:12C6+ 束辐照可造成HeLa细胞的DNA损伤并诱导损伤修复及凋亡等效应,损伤效应相关的分子p53被激活,并且激活依赖于ATM。 2. MMC诱导的DNA损伤效应在这一部分研究中,首先,我们利用与上面相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p53在MMC诱导的DNA损伤效应中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MMC诱导的DNA损伤效应并不依赖于p53。另外,我们还探讨了, BRCA1在FANCD2的γ-H2AX依赖性转移中的作用。MMC可造成DNA的ICL(interstrand cross-link)损伤,ICL可通过FA(Fanconi Anemia)通路进行修复。FANCD2是FA通路的核心分子,在DNA产生ICL时被各种分子修饰然后转移到损伤部分,这个过程的涉及到ATR、γ-H2AX及BRCA1等,本文试图探讨BRCA1在其中的作用方式。研究中,我们监测了不同处理(包括对照、caffeine(可抑制ATR)、MMC及MMC +caffeine)的HCC1937(BRCA1缺陷型)和MCF7(BRCA1野生型)细胞的生长;并用Western blot检测MMC处理之后HCC1937细胞γ-H2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MC和caffeine均可以抑制HCC1937的生长,但caffeine和MMC+caffeine的抑制效果是一样的;MMC和caffeine均可以抑制MCF7的生长,且MMC+caffeine处理比仅进行caffeine处理的抑制作用强;MMC处理之后,HCC1937的γ-H2AX表达显著升高。我们的结论是,在FANCD2的γ-H2AX依赖性转移中,H2AX的磷酸化并不依赖于BRCA1,不过,BRCA1和ATR应该参与一个相同的分子事件,可能是FANCD2的磷酸化。这个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Resumo:
本文在碎裂反应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子核的团簇结构以及晕核的特性。由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提供的6He和6Li次级束与Be靶的反应,用24单元的CsI(Tl)阵列探测器测量了6He和6Li的碎裂产物的能量以及小范围内的角分布。用脉冲形状的方法鉴别出了6He与6Li的轻带电粒子碎片。通过重构不变质量谱的方法得到了RGM预言的6He和6Li的3核子共振态。拟合实验数据发现6Li在Ex=22.9MeV和Ex=30.3MeV出现t+3He团簇共振态,6He在Ex=19.2MeV和Ex=29.8MeV出现t+t团簇共振态。并且与理论以及其它的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这是在实验上首次通过重构不变质量谱的方法直接观测到6He和6Li的三核子共振态。比较了6He和6Li的碎片产生几率,结果表明丰中子的6He产生丰中子碎片的几率要比6Li大,而产生缺中子碎片的几率要比6Li低,结论与BLE的计算是一致的。通过比较6He和6Li反应产生3He和3H的截面角分布,发现丰中子核反应容易产生丰中子的碎片这种现象在前角区更为敏感,随着角度的增大差别逐渐变小。因此前角区的3H与3He的发射产额比是一个鉴别晕核的灵敏探针。用双碎片关联和电粒子产额估算了6He碎裂各出射道的分支比,还估算了6Li碎裂成双带电粒子出射道的相对比例。由出射道的分支比估算了自由发射的中子质子比,并且与QMD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晕核的自由发射中子质子比要比稳定核大,这也可作为鉴别晕核的一种探针。另外用同位旋相关的BLE(Boltzmann-Langevin Equation)模型计算了轻丰中子核反应中子团簇集团产生的截面,发现3,4n团簇的截面最大,其中4n的产生截面与实验值相近。还计算了丰质子核反应的轻带电粒子发射的同位旋效应,发现质子晕核反应中轻带电粒子的产额相对于稳定核会突然的增大。这也为寻找和判断晕核结构提供了新的手段
Resumo: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奇奇核~(166)Lu、~(168)Lu和奇中子核~(87)Zr的高自旋态的研究工作,对它们高自旋态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且首次对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系统学规律进行了总结。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66,168)Lu高自旋态的研究在最近有关形变奇奇核高自旋态的研究工作中,随着实验上π1/2-[541](direct X)vi_(13/2)带自旋的确定,人们发现除了130区的兀h_(11/2)(direct X)vh_(11/2)和160区的兀h_(11/2)(direct X)vi_(13/2)组态带低自旋旋称反转以外,π1/2~-[541](direct X)vi_(13/2)带的低自旋也是反转的,该转动带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很大的兴趣并得到很广泛的研究,为了通过π1/2~-[541](direct X)vi_(13/2)带与已知自旋和宇称的基态和一些低激发态相连,确定该转动带的自旋,人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实验上自旋的确定,使得研究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低自旋旋称反转的系统学规律成为可能。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前的研究结果中,~(166)Lu的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能级摆动规律与相邻奇奇核该组态带的能级摆动规律严重不符,澄清该疑点是我们重新研究该核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以前~(168)Lu的研究工作中,只在~(168)Lu中发现两个带,但其中只有晕带的组态得到指定,根据带结构和旋称劈裂的大小估计另一个带极有可能是π1/2~-[541](direct X)vi_(13/2)带。为了澄清以上这些疑点和得到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系统学规律,我们重新研究了。~(166,168)Lu的高自旋态。另外(h_(11/2)_p(i_(13/2))_n组.态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物理现象,但在以前的有关~(166)Lu的结果中对(h_(11/2))_p(i_(13/2))_n组态带白旋的确定与该组态带低自旋旋称反转系统规律相反,这也是我们对~(166)Lu重新研究的一个原因。实验是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分别利用入射能量为97MeV和92MeV的~(19)F束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52)Sm(~(19)F,~5n)~(166)Lu和~(154)Sm(~(19)F5n)~(168)Lu布居了~(166)Lu和~(168)Lu的高自旋态。用十台HpGe探测器组成的探测阵列进行γ-γ符合测量,对~(166)Lu和~(168)Lu分别记录了约1.27 * 10~8和0.25 * 10~8个两重和两重以上的符合事件。在~(166)Lu中,共发现了五条转动带,根据它们的顺排在0.28MeV均没有出现上弯,意味着它们的中子均占居i_(13/2)轨道,同时根据在~(165)Lu和~(167)Lu只发现基于9/2~-[514]、7/2~-[404]、1/2~-[541]、1/2~+[411]和5/2~+[402]轨道的转动带及在~(165)Yb和~(167)Hf中晕带均为5/2~+[642]的事实,那么由上述质子轨道和中子轨道组成的转动带是本文发现的五条带的最可能的侯选者。本实验中观察到的五条转动带分别基于7/2~+[404](direct X)5/2~+[642]、9/2~-[514](direct X)5/2~+[642]、1/2~-[541](direct X)5/2~+[642]、5/2~+[402](direct X)5/2~+[642]和1/2~+[642](direct X)5/2~+[642]轨道的转动带。和以前的数据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改进:(A)在以前的结果中,包括2000年新发表的有关~(166)Lu的文章,他们均把本文~(166)Lu纲图中(5)和(6)退激系列归属于π1/2~-[541](direct X)v5/2~+[642]转动带,而在本文中通过符合关系一个新的退激系列(7)被发现,根据(6)和(7)之间的符合关系、带交叉频率、γ射线强度和B(M1)/B(E2)的比值等关系,本文认为新发现的退激系列(7)与(6)组成新的π1/2~-[541](direct X)v5/2~+[642]转动带.以前的结果的错误在于把属于1/2~-[541](direct X)5/2~+[642]转动带的α = 0与1/2~-[541](direct X)5/2~+[642]转动带的α = 0误归于一个带,这就澄清了原文献中π1/2~-[541](direct X)v5/2~+[642]转动带能级摆动规律与相邻奇奇核该组态带能级摆动规律不符的疑点,同时把原文献中误归于π1/2~-[541](direct X)v5/2~+[642]转动带的那一个退激系列(5)重新指定为1/2~+[411](direct X)5/2~+[642]带(α = 0);(B)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跃迁能量系统学和运用顺排相加性规则对以前实验中建立的9/2~-[514](direct X)5/2~+[642]和7/2~+[404](direct X)5/2~+[642]带的自旋进行了重新指定,把它们的自旋在原文的基础上加1个单位,澄清了以前的有关~(166)Lu结果中对9/2~-[514](direct X)5/2~+[642]组态带自旋的确定与该组态带低自旋旋称反转事实相反的疑点;(C)新发现了基于9/2~-[541](direct X)5/2~+[642]组态的转动带。在~(168)Lu中,共观察到了四条转动带,分别是π1/2~-[541](direct X)v5/2~+[642]、7/2~+[404](direct X)5/2~+[642]、 9/2~-[514](direct X)5/2~+[642]和7/2~+[404](direct X)5/2~-[523](本文新建立的带)带,本文对其中晕带7/2~+[404](direct X)5/2~+[642]的K值取值与原文献中的取值不同,并根据能量系统学和带头激发能指出不同的原因。 除以上所述外,本文还给出了~(166)Lu和~(168)Lu各γ射线的强度、转动参数A、较强γ射线的DCO值、分支比和B(M1)/B(E2)等实验值。基于实验和理论预期的B(M1)/B(E2)比值的比较、各带带交叉行为、顺排相加性、带头激发能和转动参数A对各带的组态和自旋进行了指定。最后通过对实验上对~(162,164)Tm、~(174)Ta和~(176)Re的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p-n剩余相互作用信息的提取,指出奇质子核中1/2~-[541]带的带交叉频率相对相邻偶偶核的延迟约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其原因是由于p-n剩余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包含了对效应和形变变化的CSM模型能够解释另一半的偏离),可以定性的认为正是由于形变、对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剩余p-n相互作用三者相结合导致了整个的1/2~-[541]带中带交叉频率的偏离。旋称反转机制综述和πh_(932)(direct X)vi_(l3/2)组态的系统学首先对导致旋称反转的各种机制做一简单回顾,同时对ππh,u2⑩vi,钔组态带系统学规律做一简单总结,总结了πh_(11/2)(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跃迁能量系统学规律。在最近,随着~(162)Tm、~(164)Tm、~(174)Ta和~(176)Re等几个奇奇核中半退耦带1/2~-[541](direct X)vi_(13/2)的自旋通过实验方法的确定,人们惊奇的发现在上述这些核~(162)Tm、~(164)Tm、~(174)Ta和~(176)Re)中半退耦带1/2~-[541](direct X)vi_(13/2)在低自旋区都是旋称反转的。人们就会很自然的回头去看那些在该区已经布居1/2~-[541](direct X)vi_(l3/2)组态带的那些核,结果发现对于该组态带的自旋的指定是很杂乱无章的,有些自旋的确定即不符合能量系统学又与顺排相加性规则相悖,如在~(172)Ta和~(178)Re中(值得指出的是有关这两个核的文章均是在十年前发表的),自旋的指定明显与最近发表的该区πhg_(9/2)(direct X)vi_(13/2)组态带自旋不符,本文通过能量系统学和顺排相加性对~(172)Ta和~(178)Re的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自旋做了修改,分别增加了3h和h。本文通过对最新结果~(162)Tm、~(164)Tm、~(170)Lu、~(170,174,176)Ta、~(176)Re、~(180)Ir)和以前的结果(~(172)Ta和~(178)Re)及本文的结果(~(166,168)Lu)对上述12个核的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S(I) = E(I)-E(I-1)- E(I + 2)-E(I + 1)-E(I - 1)-E(I - 2)]/2~I的变化图的分析,继A ≈ 130区7πh_(11/2)(direct X)vh_(11/2)组态带和A ≈ 160区πh_(11/2)(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系统学规律以后,首次总结出A ≈ 170区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的系统学规律:反转点的自旋随N的增加而增加,随Z的增加而减小,与πh_(11/2)(direct X)和πh_(11/2)(direct X)vi_(13/2)转动带的系统学规律很相似,即反转点自旋均随中子和质子单调地变化。通过对各种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三轴形变、科里奥利力、带交叉与自反转和p-n相互作用在奇奇核中都有可能导致旋称反转,包含有p-n相互作用的粒子-转子模型在πh_(11/2)(direct X)和vh_(11/2)、πh_(11/2)和π1/2 ~-[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中的旋称反转上取得了某些成功,表明p-n相互作用在解释奇核低自旋反转现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验上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旋称反转点与文献中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得出p-n相互作用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π1/2~-[541](direct X)vi_(13/2)组态带症称反转点变化主要原因的结论。过渡区核~(87)Zr的高自旋态研究在A≈80区,许多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数都处在28和50两个满壳层之间,对于这些核而言,任何一种核子数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核形状的显著变化。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40≤Z≤45的核来讲,N=46是变形核向球形核变化的转折点。在40≤N≤50区,对Zr(Z=40)同位素系列中诸原子核能级结构伴随中子数改变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将会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形状变化的过程。我们所研究的~(87)Zr含有47个中子,就处于这个过渡区。实验是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利用入射能量为118MeV的~(32)S束通过~(58)Co(~(32)S,3pn)~(87)Zr熔合蒸发反应布居。~(87)Zr的高自旋态,实验用的靶为附有Ta衬的厚度1082μg/cm~2的~(59)Co箔。用7台HpGe探测器组成的探测阵列进行γ-γ符合测量。同时采用一个小平面光子探测器探测低能γ射线。本实验记录了约1.5 * 10。个两重以上的符合事件,建立了自旋直到37/2和43/2的能级纲图。研究的结果表明:~(87)Zr与相邻同中子奇A核的正宇称低激发能级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而与相邻奇A核同位素相比,结构变化明显, 这可能表明在该核区对核形变的影响中子占主要地位,质子影响较小。激发能随中子变化的比值图呈阶梯状,认为R ≈ 1.5,R_x ≈ 2.0和R_x ≥ 2.2分别代表核形变的三个区域,即球型核、过渡区核和形变核。通过与相邻(Z,N + 1)偶偶核低激发态能级相比较的方法对各低激发能级组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估计,发现随自旋的增加,出现了各能级组态之间的混杂。
Resumo: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科尔沁半干旱风沙草原2007年9月1日-26日的蒸散量和微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得到数据分析了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状况,探讨了潜热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2.7%,处于国内外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的中上水平。30m in的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数据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潜热通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时刻最高,净辐射与潜热通量每日峰值同时出现,温度、饱和差的峰值比潜热通量峰值滞后2~3h,潜热通量峰值时刻的空气相对湿度处于一日内最低,此季潜热通量平均日总量为5.44M J.m-2,相当于2.21mm蒸散量,潜热日总量与净辐射日总量呈指数关系。
Resumo:
研究了4种营养缺陷型产纤维素酶菌的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 ,它们原生质体形成条件均以0.2mol·L-1(pH5.8)磷酸缓冲液为好。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UV2 -11 和另一未定木霉(T.sp.)UV2 -2 以0.7mol·L-1KCl的渗透稳定剂为好 ,菌丝菌龄分别为20,18~20h ;康宁木霉(T.Koningii)UV2 -1 和UV2 -15 以0.6mol·L -1NaCl的渗透稳定剂为好 ,菌丝菌龄均为16~20h,酶解时间均为2~3h。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以加入0.5%酵母膏和0.5 %泛酸钙的改良Czapek培养基效果好 ,用0.7mol·L-1 KCl和NaCl作为渗透稳定剂 ,菌株原生质体的再生率较高
Resumo:
The heat capacities of berberine sulphate [(C20H18NO4)(2)SO4.3H(2)O] were measured from 80 to 390 K by means of an automated adiabatic calorimeter. Smoothed heat capacities,{H-T-H-298.15} and {S-T-S-298.15} were calculated. The loss of crystalline water started at about 339.3+/-0.2 K, and its peak temperature was 365.8+/-0.6 K.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decomposition for berberine sulphate was at about 391.4+/-0.4 K by DSC curve. TG-DTG analysis of this material was carried out in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10 to 970 K. TG and DSC curves show that there is no melting in the whole heating process.
Resumo: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Resumo:
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绿进行了吸附脱色研究。当染料质量浓度为100mg·L-1时,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孔雀绿脱色率达到92%以上。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等条件下对孔雀绿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5℃,pH为10,转速为150r·min-1的条件下对孔雀绿具有最大脱色率,脱色时间在18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孔雀绿质量浓度为25~100mg·L-1,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孔雀绿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菌丝球对孔雀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R2>0.998),饱和吸附量达到1250mg·g-1。对吸附了染料的菌体进行解吸研究,发现用异戊醇作为解吸剂的解吸率最高,可以达到93%,解吸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
Resumo:
对铁素体和奥氏体2种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采用覆膜法检测抗菌率,用透射电镜观察与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细胞形态。2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对供试的17株常见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铁素体和奥氏体对1×107cfu/mL及以下浓度的大肠埃希菌在24h内杀灭率达到99%;铁素体和奥氏体分别在作用3h和9h时可将1×107cfu/mL的大肠埃希菌全部杀灭;打磨次数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影响2种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菌体结构松散,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有内容物漏出。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均具优良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与其作用后的细菌菌体破裂,有内容物溶出,最终致菌死亡。
Resumo:
以陕北延安黄土高原为例 ,经分析得出 :(1)黄土高原在实施竹节水平沟整地工程时 ,设计暴雨可采用 10年一遇 3h降水 6 0 mm的标准 ;(2 )每个竹节的蓄水容积不得小于 2 .5m×1.2 m× 0 .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