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resultados para 210-1277A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近年来有害微生物的肆虐和人们防病抗菌意识的增强,社会对各种新型抗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抗菌不锈钢是一种兼具良好机械和抗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发和推广抗菌不锈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两种抗菌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抗菌不锈钢的深入研发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采用覆膜法研究了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广谱性,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对供试的17株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了较强的杀灭作用,证明其具有抗菌广谱性。两种材料对非孢子(或芽孢)产生菌的杀灭作用强于孢子(或芽孢)产生菌。但是,两种材料对产气肠杆菌均无杀灭作用。 2.考察了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杀菌率随时间和菌浓度的变化情况。两种材料分别在作用3h时和9h时,对菌体浓度为1×107CFU/mL的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杀菌率均达到99.5%。对菌体浓度≤1×107CFU/mL的大肠杆菌在24h内均可全部杀灭。 3.随打磨次数的增加,抗菌率没有变化,表明打磨不影响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抗菌率不受温度的影响,0~37℃之间,未观察到抗菌率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 4.从抗菌不锈钢中溶出的铜在杀菌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与添加了终浓度为1mmol/L的EDTA的菌液作用后,杀菌率分别降为46.8%和38.8%,因为EDTA络合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间接表明铜离子在杀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两种抗菌不锈钢中O2-的产生速率分别为0.117 nmol•min-1•g-1和0.107nmol•min-1•g-1,显著高于普通不锈钢(0.062 nmol•min-1•g-1)。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96 nmol/g和1.93 nmol/g。显著高于普通对照的1.08 nmol/g,表明存在脂肪酸被氧化的现象。这些结果为抗菌过程中存在O2-的氧化杀菌作用提供了间接证据。 6.通过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细胞外形多发生变化,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漏出,有的菌体完全溶解为碎片,显示两种不锈钢对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态的显著影响。随作用时间延长,菌液中钾离子浓度亦显著升高,在3h时,分别达到2.57mg/L和2.79mg/L(普通对照为1.61mg/L)。 7.在巯基氧化实验中,添加终浓度为5 mmol/L的L-cys,作用8h,铁素体的抗菌率降为11.1%,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半胱氨酸可能被氧化成胱氨酸,表明抗菌不锈钢可能对还原性酶具有氧化作用。 8.提取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菌的DNA,凝胶电泳观察并未出现smear现象。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尚不能检测到抗菌不锈钢对细菌遗传物质的氧化切割作用。 关键词: 抗菌材料 抗菌不锈钢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O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菩提树为培养对象,采用改进的液驱式间歇浸没培养技术进行组织培养实验。为了更准确,精密地控制培养条件我们研制了间歇浸没式植物培养箱;为了提高培养效率,降低成本,我们对现有培养系统和方法进行了改进。鉴于液驱式间歇浸没培养半开放等培养特点,容易造成雪崩式污染。通过调查污染来源,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杀菌抑菌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各个培养环节的消毒能力,建立了一套适合菩提树间歇浸没无糖培养的污染控制操作规程,为进一步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 1、利用液驱式间歇浸没系统装置(简写为TD-TIB)进行组织培养,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液驱式间歇浸没培养与RITA和TIB相比,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与间歇浸没式植物培养箱配合使用,能够精密控制环境培养参数,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的全程自动化检测控制 ,能够实现远程实时控制。利用液驱式培养方法生根后的培养苗自养光合能力强,驯化时间短,成活率高,芽多,健壮。 2、操作规程能够控制半开放间歇浸没培养中的污染问题。 从对紫外,臭氧,酒精,抗生素,杀菌剂以及过滤等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我们得出,任何一种消毒杀菌方法都不能控制系统的污染,只有结合培养系统环节和消毒方法的特点,把各种方法有机组合起来才能控制半开放条件下的污染。预处理是整个控制过程的关键。按照该操作规程,在2min/2h的间歇频率下的无糖间歇培养中,30天内成功实现了菩提树的生根驯化实验,培养液无污染。 间歇浸没培养技术与污染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小范围的规模化培养,为大规模自动化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森林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分布的?各物种是如何共存于同一群落中的?物种的分布格局是如何随尺度变化的?哪些过程影响了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森林群落中是否存在着强烈的种内或者种间竞争?是机会还是竞争在构建森林群落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了解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内在的生态学过程、揭示物种多样性维持和共存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a大型固定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第一次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不同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空间格局、种间关系、密度制约机制、物种共有度格局等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共18科32属52种。总的独立个体数为38902,包括分枝的总个体数为59121。个体数最多的前3个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60%,前14个种占95%,而其余38个种仅占5%。从物种多度、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和重要值来看,群落成层现象显著,具有明显的优势种。 2) 对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发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随树种、径级、垂直高度、空间尺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大多数树种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是聚集的,聚集程度随林层的增高而降低,而在较大的空间尺度则主要表现为规则或者随机分布;小树在小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聚集;一些树种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3) 对树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树种的种间相关性随树种、径级、垂直高度、空间尺度而变化;红松与紫椴在整体上表现为正相关,但并不是在各林层间都表现为正相关;红松和紫椴的幼树和小树大多聚集在母树的周围,蒙古栎和水曲柳的幼树和小树在母树周围分布较少;对不同树种在不同径级和垂直层的空间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蒙古栎和水曲柳多分布在光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而红松和紫椴这两个耐阴树种则分布在郁闭的冠层下,表明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境要求以满足其存活和建成的需求;通过比较6个个体数差异极大的槭属树种的种群结构、空间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等发现,15个物种对中的7个物种对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径级的物种对之间的比较也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即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 4) 分析密度制约机制对树木存活的影响,可以发现:死亡前树种的格局大多是比死亡后更加聚集的;对于死亡后存活树木的格局,5个主林层树种中的3个和8个次林层和林下层树种中的3个树种的死亡都是随机的,8个次林层和林下层树种中的5个表现出正的密度制约存活;13个树种中的9个树种的存活与其自身的胸高断面积负相关,表明在大树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种内或种间竞争;主林层树种存活与近邻距离内同种的个体数没有明显相关性,而次林层和林下层树种的存活与近邻距离内同种的个体数大多呈正相关;大多数树种的存活与同种的胸高断面积表现出负相关,表明了强烈的种内竞争的存在,树木个体的大小对种内竞争的贡献要远远大于该树种种群的密度。 5) 对物种共有度格局的分析发现:阔叶红松林群落在小的空间尺度上出现了较少的物种共有度格局,表明也许存在强烈的种间竞争;而在较大尺度上,基于群落等级、个体数较多的物种组和径级较大的物种组的分析,都出现了随机的物种共有度格局,表明在较大的尺度上并不存在明显地影响物种分布的生态学过程;基于系统发生的物种组的物种共有度格局明显地不同于群落等级的物种共有度格局,在系统发生的物种组内,没有发现种间竞争的证据,而在小尺度上却存在正的种间相关性。 6) 从不同角度对物种分布格局的分析可以看出,森林群落结构与空间尺度是密切相关的。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而变化,在一个尺度上表现为一种格局,而在另一个尺度上则可能表现为另一种不同的格局。种内和种间相关性的分析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也是存在问题最多,在山区治理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一种特殊地域类型,其显著特征是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其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严重影响当地及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 基于RS和GIS,本文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从1974到2000年间的景观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高程介于1200-3200m之间,干旱河谷在坡度26º-35º之间分布最广,坡度大于25º的陡坡上干旱河谷的分布面积约占59%左右。干旱河谷边界的上限沿垂直方向迅速抬升,1974到2000年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最高上限沿垂直方向抬升了53m,大约平均每年抬升2m。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的影响域为800米。 2.灌木林地的面积占整个景观面积的60%以上,构成了干旱河谷区的景观基质。耕地是干旱河谷中重要的景观类型,其变化幅度是所有景观类型中最大。耕地和居民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小,形状简单。耕地大多分布在干旱河谷中海拔1700-3000m的区域,并且陡坡耕种比较严重;居民用地的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相对较密,在海拔高的地方分布较分散。 3.干旱河谷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1995-2000年间干旱河谷面积年变化速率与1974-1995年间相比有所降低。1974-1995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异质性程度增大,斑块内部的连通性降低;1995-2000年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减小,蔓延度指数先减小后增大,而边界密度和分维数一直减小。导致干旱河谷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增长和政策导向。 4.干旱河谷范围的扩大,对周围景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气候朝着干旱化加剧的方向发展,人为活动强度不断加大,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潜在干旱化趋势和潜在次生干旱化趋势将加剧,干旱河谷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大孔隙是由植物根系伸展与腐烂,土壤动物活动,干湿交替,冻融循环,水流侵蚀等原因形成,能够导致水分和溶质优先迁移的孔隙。大孔隙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的运移速率,从而影响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构建及其模拟精度。本文针对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的暗棕色森林土,暗针叶林的棕色针叶林土,岳桦林的山地生草森林土和苔原带的山地苔原土:分别观测和分析了大孔隙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并针对前2种土壤类型,通过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构建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大孔隙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大孔隙数量测算得出大孔隙分布规律:暗棕色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山地生草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只是围绕一个中间值上下波动;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2)通过对暗棕色森林土和棕色针叶林土中大孔隙流路径染色示踪分析发现,大孔隙流的存在可以使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速度增加2~3倍。且棕色针叶林土的大孔隙流运移深度较暗棕色森林土深,在24 h内,前者较后者在运移深度上深10~20 cm,且棕色针叶林土中大孔隙流路径多,相同面积上,棕色针叶林土中有6条大孔隙流路径,而暗棕色森林土中只有1条。 (3)回归分析发现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色森林土中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大孔隙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2值分别为0.8123和0.9133)。考虑大孔隙存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孔隙参数的代入,使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拟合效果较好,并且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规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含油污泥已作为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其处理问题已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热洗技术是含油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而清洗药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含油污泥的处理指标与效率。目前,适合热洗处理的化学药剂很少,迫切需要开发专用药剂技术。针对含油污泥清洗效率的难题,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含油污泥清洗剂。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探索合成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命名为MBS)。分析讨论了MBS关键单体的选择、合成设计及方法,检测了MBS有关物理化学性能,考察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清洗条件对MBS脱油性能的影响,探讨了MBS对含油污泥中原油不同组分的去除效率,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MBS结构的官能团。 MBS在单体质量比为MAA:BA:St=21:62:17,引发剂AIBN为单体总量的1.2%时,含油污泥脱油率可达84%以上。MBS对于含油污泥中芳烃去除率最高,为93.0%;其次是烷烃,去除率为87.4%;沥青质、胶质最低,去除率为71.8%,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还针对目前国内尚无评价含油污泥清洗剂的标准方法,对清洗剂性能评价进行了初探,采用统一标准的模拟含油污泥进行清洗剂性能评价,并提出了制备方法,同时验证了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证明,模拟含油污泥能够真实体现清洗剂的脱油性能,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规范的含油污泥清洗剂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持续16年的长期田间试验与气象观测资料,对下辽河平原不同降水年景作物对施肥的增产反应及水分对肥料增产的促进作用、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对养分的吸收与分配以及玉米农田土壤养分收支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该地区水肥交互作用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同时,利用沈阳地区近50年气象与玉米单产历史资料,建立趋势—随机预测模型,以预测该地区不同气候年景玉米产量。 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玉米蒸散耗水与其生育期内降水之间关系密切,且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玉米消耗水分量影响不大。过少或过多的降水均会降低玉米产量;在高肥力水平下平水年(降水400~550mm)玉米产量最高,水肥交互作用对作物增产的贡献亦达最大,可占总增产量的44.9%。 玉米体内养分浓度及养分在籽实与秸秆中的分配比例明显受施肥、降水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在平水年条件下,养分在籽实内累积的比例最高;同时,作物生长状况愈好,形成单位籽实产量所需养分量有减少的趋势,有利于提高作物体内养分的转化利用效率。 施肥条件差异可使玉米收获移出农田的养分量相差2~3倍。水分条件对养分移出量的作用不如施肥明显;N肥施用加剧了土壤P的赤字,而N、P肥施用可加剧土壤K收支赤字;水分条件的改善也会明显加快养分收支赤字过程。 通过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与气象因子的分析,建立趋势—随机预测模型,发现热量因素对玉米产量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养分均衡供给可提高玉米对不利气象条件的耐抗能力,具有稳产作用;同时,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对模型加以验证,发现模型预测结果与长期定位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通过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两株以芘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命名为ZHL-4和B6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ZHL-4和B61分别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ZHL-4和B61均对芘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不添加任何其它碳源的情况下,分别在7d内将10mg•L-1芘降解了71.8%和67.4%,各加入500mg•L-1的葡萄糖和酵母膏作为共代谢底物后,7d内对芘的降解率分别提高到86.8%和89.9%。 经电泳检测,菌株ZHL-4和B61均存在内生质粒。质粒消除实验表明,消除质粒后的菌株ZHL-4和B61不能利用芘进行生长;将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中后,转化子获得了在芘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能力,初步证明两株细菌的内生质粒是与芘代谢有关的降解性质粒,其降解芘的基因位于质粒上,这与其它高分子量PAHs降解菌的降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同。 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菌株ZHL-4和B61并不具有已报道的芘降解基因nidA,这表明ZHL-4和B61具有可能不同于nidA基因的新的芘降解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建立人工植被是科尔沁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灌木植物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小叶锦鸡儿生长发育特征、更新途径,以及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固沙作用,并从水量平衡角度探讨了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的土壤水分状况和蒸散量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1) 在生长季,小叶锦鸡儿的生物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且其生长发育速度与降水量相关;人工平茬和自然萌孽是小叶锦鸡儿主要且有效的更新途径。(2) 小叶锦鸡儿群落对近地表风速具有显著的阻滞作用,群落内总输沙量及各层输沙量均明显低于流动沙丘,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3) 6年生、11年生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中微沙(0.05~0.1 mm)和粘粒(<0.05 mm)含量增加,表层(0~10 cm)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和饱和含水率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表层增加幅度最大,并且灌丛对养分有明显的富集效应。(4) 与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含水量相比,人工小叶锦鸡儿群落内土壤含水量较低,且呈现出随植被生长发育年限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生长季,人工植被区绝大部分的降雨量都通过蒸散作用丧失,各试验样地蒸散量呈现单峰型曲线模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科尔沁沙地44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叶片厚度、面积、体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叶磷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叶钾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单位重量叶氮再吸收效率、单位重量叶磷再吸收效率和单位重量叶钾在吸收效率16种叶性因子,分别从叶片光合作用,水分生理及养分再吸收方面探讨不同植物对生境的适应能力,为当地生态环境恢复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叶片形态性状和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光合作用、养分保存能力上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存在较大重叠。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叶片功能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主要是通过减弱光合作用,减缓生长速度,延长养分从衰老叶片的转移时间来适应贫瘠生境;草本植物主要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加速叶片养分和干物质周转,提高对衰老叶片养分的再吸收速度来适应生境;灌木的生存策略介于乔木和草本之间。 豆科植物对土壤氮贫瘠的适应能力和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非豆科植物;而非豆科植物对氮的保持能力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显著强于豆科植物;禾本科草本植物的叶氮含量显著高于非禾本科草本植物;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对钾再吸收效率显著大于禾本科草本植物,说明非禾本科草本植物表现出对钾营养高度的保存能力,对钾胁迫的适应力强于禾本科草本植物。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型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对策。 对4种典型生境中主要植物的叶片性状比较发现,除农田外,其它3种生境中植物叶片性状均未出现显著的差异。而农田植物仅在叶片形态性状上显著高于其它生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相对其它叶片性状来说,植物叶片形态易受生境要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生境中物种种类较少。但从整体来看,土壤特征以及植被差异对叶片性状的影响不大。 植物对叶氮、磷和钾的再吸收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某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矛盾的,以后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验证。另外,植物对氮和磷的再吸收效率显著大于对钾的再吸收效率。这一方面说明了植物对氮、磷和钾的再吸收效率机制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土壤氮和磷营养缺乏,植物为了满足自身养分需求而采取的一种生存对策。根据植物对氮、磷和钾再吸收效率平均值大小顺序,可推测3种养分对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顺序是氮>磷>钾,氮可能是影响科尔沁沙地植物生长最强的营养元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落叶松毛虫是东北林区主要害虫之一,它对松林可以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采取及时且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依据害虫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程序模型,构建了落叶松毛虫防治咨询专家系统。 落叶松毛虫防治咨询专家系统主要由推理机、知识库、数据库、知识获取机制和用户界面等部分组成。其中知识库和推理机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知识库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落叶松毛虫防治的复杂性,结合具体的限定条件,如危害特征、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害虫的生长阶段等,将知识存储在数据库中形成专家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查询语言SQL语句设计了系统的推理机,采用正向推理的方式,增强了知识库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知识获取机制面向林业专家,实现知识的获取以及知识库的修改、扩充等任务;数据库用来存放落叶松毛虫的基本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来获得落叶松毛虫相应的咨询信息。 落叶松毛虫防治咨询专家系统的目标为:(1)对落叶松毛虫的基本信息、行为特征、生理和生态学特征以及防治方法和施药方法等进行存储和查询。(2)正向推理方式保证专家系统在运行时能方便地选择问题,实现智能推理过程。(3)易用的知识维护。 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和特点:(1)该系统本着害虫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以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动态为理论基础,充分考虑不同林地环境条件下的自然控制因素,根据环境、气候和害虫本身的条件推出更加合理的结论,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2)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多种可行的防治方案,经营者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决定;(3)系统使用方便;(4)系统具有显示、打印、通过Internet浏览获取信息、显示推理解释等功能。 另外,本文对落叶松毛虫专家系统又进行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对象分为三个组别:领域专家、森保人员以及学生。三组人员分别针对系统实用性、友好性、系统提问的简洁程度以及可学习性给出等级分数。通过评估结果,最终认定该系统是可以信赖的。 本系统以落叶松毛虫防治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有效地将计算机技术和森保专家的知识结合在一起,集落叶松毛虫信息存储浏览、查询、专家系统于一体,对于缓解森林保护专家和人员的不足,提高落叶松毛虫虫害的防治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