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resultados para antisense RNA
Resumo:
对于某些一年生或二年生高等植物,春化作用是诱导其成花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冬小麦春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核酸代谢的关键期,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特异表达的基因是研究春化诱导成花机理的一个突破口。 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冬小麦燕大1817(Triticum aestivum L. cv Yanda 1817)未春化、春化4d、春化20d、5d脱春化的胚芽中的总RNA,去除污染的DNA后,将引物P_1(5'TTTTTTTTTTTCA3')、P_2(5'TTTTTTTTTTCC3')与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OPF_1-OPF_(20)、OPG_1-OPG_(20)组成80个引物对,对不同来源的RNA进行差别显示,共显示了大约10,000种mRNA,结果发现了两个仅在春化20d这一关键期表达而在未春化、春化4d、5d脱春化时不表达的春化相关基因(VRG)VRG49与VRG54。Northern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两个基因仅与春化20d的冬小麦RNA有杂交信号。将VRG49与VRG54亚克隆于pGEM-4Z载体上,利用T_7测序系统获得了VRG49和VRG54的DNA序列,它们的长度分别为307bp与169bp。 春化21d的冬小麦京冬1号(T. aestivum L. cv Jingdong No. 1)胚芽的mRNA在逆转酶作用下反转录成sscDNA杂交,将过量的未春化、脱春化的mRNA与sscDNA杂交,运用磁珠法分离出未杂交上的sscDNA,以特异的sscDNA为模板,用DNA聚合酷I合成了dscDNA。通过对dscDNA内部EcoRI位点的甲基化、末端补平、EcoRI接头的安装、连接进入λgt10载体的EcoRI位置,以及运用包装系统进行体外包装,建立了库容为4 * 10~6pfu的富集低温诱导的冬小麦cDNA噬菌体文库。用来源于未春化、春化21d、脱春化的冬小麦mRNA合成3种cDNA探针,对噬菌斑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筛选出了3个春化相关基因(VRG)VRG79、VRG111和VRG231。Dot blotting与Northern分析表明VRG79仅在冬小麦春化关键期21d表达。运用PCR方法从λgt10DNA中扩增出VRG79片断并亚克隆于PUC18载体上,通过T_7测序系统获得了VGR79的序列,其包括349个碱基。 通过Internet将VRG49、VRG54、VRG79与GenBank、EMBL、DDBJ、PBD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基因至少是在植物中新发现的基因,对这些基因推测的一些功能也进行了讨论。
Resumo:
利用RNA减法杂交、差异筛选和5’-RACE等方法从水稻分离到了一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的基因RA39。Southern 杂交表明,RA39在水稻基因组中是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的。RT-PCR 结果初步表明,RA39是一水稻花药特异表达的基因。RNA原位杂交进一步表明,RA39主要在水稻花药的绒毡层中表达,而且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四分体时期表达量最高。RA39 cDNA全长1013bp,编码298个氨基酸残基。 RA39 cDNA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没有明显的相似性,由其推测的多肽与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 RIP)的序列相似在19-34%之间。多重序列排列分析结果表明构成RIPs活性位点的5个关键氨基酸残基在RA39中是保守的,在蓖麻毒蛋白中分别为Tyr80、 Tyr123、 Glu177、 Arg180 and Trp211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通过蛋白质分离和纯化获得了在SDS电泳图谱上为单一条带的纯的RA39蛋白,用兔rRNA作底物进行的酶活性分析证明该蛋白有N-糖基化作用,是一种类型I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反义转基因植株的花粉用TTC进行活性染色结果显示其活性明显减弱,成熟的T0代反义转基因植株的结实率明显降低,只有对照的20-60%。这说明,RA39蛋白可能和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相关。 酵母DMC1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和重组修复所必需的减数分裂特异基因。根据酵母Dmc1和拟南芥AtDmc1的保守区设计简并性引物,通过RT-PCR和RACE等方法,从水稻中分离出了酵母DMC1的同源基因OsDMC1。RT-PCR分析表明,OsDMC1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较低,在叶片和幼芽几乎不表达。水稻基因组中有两个拷贝的OsDMC1。OsDmc1蛋白与酵母Dmc1和拟南芥AtDmc1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53%和81%。 酵母Spo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具有催化DNA双链断裂从而起始同源重组的功能。以酵母Spo11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和现有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水稻SPO11同源基因OsSPO11-1, OsSPO11-1是一个单拷贝基因,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在转录过程中通过内含子的可变剪切产生4个不同的转录本(OsSPO11-1A、OsSPO11-1B、OsSPO11-1C和OsSPO11-1),其中,OsSPO11-1A是一个未剪切的转录本,OsSPO11-1B包含内含子2,OsSPO11-1C包含内含子1,OsSPO11-1D是一个完全剪切的转录本。这些转录本编码的蛋白有一致的246氨基酸残基的C-端,包含了Spo11/TopVIA家族蛋白共有的5个功能基元,是该家族的新成员。OsSPO11-1A和 OsSPO11-1C在花中优势积累,OsSPO11-1B是花特异的,而OsSPO11-1D在营养器官中优势积累。在花中该基因主要在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和胚曩中表达,在减数分裂期的绒毡层细胞和不同花器官的微管束细胞中也表达。这些结果说明内含子涉及到了OsSPO11-1表达的器官特异性调节,该基因除了参与减数分裂的调节外,在体细胞的发育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Resumo:
花粉管是有花植物受精过程中雄性生殖单位的载体,它同根毛、真菌菌丝一样,具有典型的极性顶端生长模式。裸子植物花粉与被子植物相比,具有萌发时间较长,生长缓慢等特点。但是目前人们对于裸子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机理还不清楚。本文以裸子植物白皮松(Pinus bungeana)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细胞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包括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裸子植物花粉管发育的调控机制。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外源Ca2+ 和3种调钙药物(A23187、EGTA、TMB8)对白皮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高浓度的Ca2+(1%)能完全抑制白皮松花粉的萌发,低浓度的Ca2+ 则影响不大,而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Ca2+ 浓度为0.01%。用Ca2+ 载体A23187、Ca2+ 螯合剂EGTA和钙通道阻滞剂TMB8分别处理花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抑制。另外,用 Ca2+ 荧光探针 Fluo-3AM标记,对Ca2+ 的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花粉萌发的初期,Ca2+ 向萌发孔聚集。在正常生长的花粉管中Ca2+ 呈梯度分布,顶端荧光最强。与对照相比,A23187处理后花粉粒中荧光增强,而EGTA和TMB8处理的花粉粒中荧光强度均减弱。并且这3种调钙药物还破坏了花粉管顶端的Ca2+ 浓度梯度,最终导致花粉管的生长受阻。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依赖于RNA和蛋白质的不断合成。在放线菌素D的存在下,花粉萌发基本不受影响,但花粉管的生长速度下降,花粉管中RNA含量也减少。而经过放线菌酮处理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抑制,花粉管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同时花粉管顶端显著膨大。通过SDS-PAGE的结果表明,花粉粒萌发前后蛋白质图谱有明显差异。FTIR光谱分析表明,两种抑制剂处理均导致花粉管壁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例如蛋白质和饱和酯含量减少,而羧酸的含量增加。此外,由放线菌酮和放线菌素D处理后,花粉管的超微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特别是花粉管顶端的分泌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纤维素的正常合成对于白皮松花粉管的生长是必需的。在正常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生物合成抑制剂2,6-二氯苯腈(DCB)后,花粉萌发几乎不受影响,但是花粉管的形态发生异常,生长速率降低。DCB处理还导致花粉管壁中纤维素含量下降,而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用识别酯化果胶的JIM7和识别酸性果胶的JIM5对离体培养的白皮松花粉管进行标记后,发现果胶成分呈异常分布图式。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管细胞壁中蛋白质、羧酸以及饱和酯含量增加。同时,在电镜下观察发现,花粉管细胞壁顶端呈现不均匀加厚,其中主要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膜结构均遭到破坏。 上述结果说明,白皮松成熟花粉粒中已含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早期生长所必需的Ca2+ 和RNA,但是在花粉管的后续伸长过程中仍需要外源Ca2+ 的参与以及新RNA、蛋白质的不断合成。与被子植物不同,裸子植物花粉萌发的启动也需要新蛋白的合成。尽管在花粉管中纤维素的含量很低,但是对于细胞壁的构建、花粉管的正常形态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
Resumo:
本发明公开了金丝桃素的新用途。本发明发明人的实验证实,金丝桃素对RNA病毒,特别是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和犬瘟热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和灭活效果,可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备成抗RNA病毒药物。该抗病毒药物可用于临床防治和治疗禽流感、犬瘟热、口蹄疫等由RNA病毒引发的疾病,对禽业、犬业及畜牧养殖业等意义重大。此外,我国草药资源丰富,该药物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综上所述,金丝桃素将在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是抗RNA病毒药物的制备领域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Resumo:
双尾虫是否单系,以及双尾虫与其他六足动物系统关系是多年来动物分类学家争议的一个关键问题。测定了双尾虫的两大类群:康 类和铗 类,以及原尾虫、跳虫和蝗虫等核糖体RNA基因18SrDNA全序列和28SrDNA部分序列(D3-D5区),并选用甲壳动物卤虫为外群,采用最大筒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i)18SrDNA和28SrDNA数据整合分析含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息,支持双尾虫单系性观点;(ii)双尾虫与原尾虫在系统中构成姊姝群,且支持率很高。